肾脏纤维化的分期介绍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2cb9111376baf1ffc4fad35.png)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有哪些肾功能不全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其它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上也会对肾功能不全进行分期一般都是分为四期,每期都有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下面来介绍一下。
1.肾功能不全一期肾功能不全一期又被称之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在这一时期,我们身体的血肌酐达到了133~177umol/L,肾脏代偿能力还是有那么大,虽然临床上肾功能有所减退,但转折的排泄代谢产物及电解质平衡能力、调节水仍可满足身体内的正常需要。
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在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很难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异常情况的发生,而且我们的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即使是偶有稍高现象也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2.肾功能不全二期肾功能不全二期也称之为是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者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在第二期中身体内的血肌酐比第一期有所提高,达到了177~443umol/L。
身体内的肾小球硬化纤维化数量增多,大约会损伤60%-75%,而且我们会明显的感觉到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
这个时候我们会表现出来一些症状,比如说病人会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不注意到。
当患者出现失水、出血、感染等症状时,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恶化,这一时期肾小球发生病变,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负担。
3.肾功能不全三期肾功能不全三期相对于一、二期来说更加的严重,被称之为是肾功能衰竭期。
三期的血肌酐是443-707umol/L。
这一时期肾脏功能损伤严重,患者的肾小球硬化、肾血管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贫血、血肌酐、夜尿增多、血尿素氮上升明显等症状。
而且严重者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这一时期我们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否则病情将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治疗难度将更大,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也最大。
4.肾功能不全四期肾功能不全四期也就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在这一时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时期,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肾脏纤维化进程关键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肾脏纤维化进程关键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2d8c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d.png)
肾脏纤维化进程关键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理过程。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与肾脏纤维化进程相关的关键分子标志物,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就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关键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在肾脏纤维化进程中,多种分子标志物被发现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
这些分子标志物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以及肾小球的损伤与修复等过程。
二、作用机制TGF-β: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导致ECM的合成增多。
同时,TGF-β还能抑制MMPs的活性,进一步促进ECM的沉积。
CTGF:CTGF作为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和ECM的合成,参与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
BMP:BMP是一类调节骨组织形成的生长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BMP可通过抑制TGF-β的活性,减少ECM的合成,从而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MMPs:MMPs是一类能降解ECM的蛋白水解酶。
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MMPs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ECM不能被正常降解,从而促进纤维化的发生。
三、应用研究随着对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分子标志物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首先,这些分子标志物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脏疾病的早期病变。
其次,通过监测这些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此外,针对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干预措施,如使用药物或基因治疗等手段,可有效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为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可怕的肾脏纤维化
![可怕的肾脏纤维化](https://img.taocdn.com/s3/m/184b2f122b160b4e767fcf71.png)
可怕的肾脏纤维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占成年人口10%~13%。
毋庸置疑,慢性肾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延缓慢性肾病进展,降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是当前国际医学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迫切难题。
无论病因如何,慢性肾病进展的最终归途是肾脏纤维化、瘢痕组织的形成和肾功能衰竭。
肾脏纤维化的病变特征是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激活及其导致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堆积,最终取代正常的肾脏结构、形成瘢痕,造成肾脏功能的丧失与衰竭。
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数据表明,肾脏纤维化是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的主要因素,其病变程度与病情预后密切相关。
从研究成果看,发育信号Wnt在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特别是近年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多种基因都是Wnt直接的下游靶基因。
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是慢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因此靶向抑制Wnt有望同时抑制该系统多种基因,这或许是未来治疗肾脏纤维化的全新途径。
从分子水平看,肾脏纤维化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表达和堆积,其主要取决于肾脏间质肌成纤维细胞。
当肾脏受损时,其主要损伤部位是肾小管上皮细胞。
而受损的小管细胞如何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一直是困惑肾脏病专家的难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音猬信号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表达,而其靶细胞则为间质成纤维细胞。
据此提出音猬信号是人们长期寻找的一种肾小管细胞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介导“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对话”。
另外,通过解析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组织微环境的分子变化,首次提出富含腱糖蛋-C的细胞外基质网架是促肾纤维化微环境的新概念。
这些研究对阐明慢性肾病时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瘢痕形成的机制,以及为研发靶向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肾脏纤维化的诊断依赖肾活检,属创伤性检查,难以多次重复。
因此,寻找生物标志物,对发病过程进行无创而准确的动态监测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肾纤维化资料
![肾纤维化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6f7f0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e.png)
肾活检与病理检查在肾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肾活检
• 肾活检是诊断肾纤维化的金标准,可以获取肾脏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了解肾脏损伤和纤维化的程度 • 肾活检有助于明确肾纤维化的病因,指导治疗方案的制 定
病理检查
• 病理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如肾小管萎 缩、肾间质纤维化等 • 免疫组化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相关因子 的表达水平,如TGF-β、α-SMA等
腹部超声
• 无创、简便,了解肾脏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对肾纤维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 可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肾脏的体积缩小、回声增强等异常表现,提示肾纤维化的存在
CT和MRI
•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结构和功能,对肾纤维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可以发现肾脏的肾皮质变薄、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纤维化等异常表现,为肾纤维化 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继发性肾疾病与肾纤维化
• 继发性肾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 损害等
• 糖尿病肾病,高血糖损伤肾脏,引发肾纤维化,表现为肾小球 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损伤肾脏,引发肾纤维化,表现为肾小管 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 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等,免 疫反应损伤肾脏,引发肾纤维化
减退 • 肾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细胞因子失衡、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基因表达改变等
• 细胞因子失衡,如TGF-β、PDGF等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促进ECM的合成和沉积 • 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如Wnt/β-连环蛋白、Notch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肾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基因表达改变,如E-cadherin、α-SMA等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肾脏细胞间粘附减弱和细胞骨架重塑
肾纤维化开题报告
![肾纤维化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96fe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2.png)
肾纤维化开题报告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和维持体内稳态等重要功能。
然而,肾脏疾病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难题。
其中,肾脏纤维化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改变,严重影响着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本文将从肾脏纤维化的定义、病因、发展过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肾脏纤维化是指肾脏组织中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导致正常肾单位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这种病理改变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重构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肾脏纤维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积累等。
其中,炎症反应是肾脏纤维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肾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在病理刺激下,炎症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引起肾间质细胞的激活。
激活的肾间质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导致肾脏组织中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构也会进一步加剧纤维化的发展。
这种复杂的细胞相互作用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使得肾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变得难以预测和干预。
然而,尽管肾脏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复杂,但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延缓病情进展。
例如,抗纤维化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纤维组织的形成,来减轻肾脏纤维化的程度。
此外,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通过干细胞的移植或基因的修复,可以促进肾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减轻纤维化的程度。
总之,肾脏纤维化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改变,对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肾脏纤维化的定义、病因、发展过程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肾脏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肾病分期标准5期
![肾病分期标准5期](https://img.taocdn.com/s3/m/442b90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b.png)
肾病分期标准5期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有大约5%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肾病。
而肾病的分期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医学界,肾病分期标准主要采用的是CKD分期标准,即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
这一标准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分别对应不同的肾功能损害程度。
下面我们将对肾病分期标准5期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期,肾功能正常,但存在其他肾脏损害的证据。
在此阶段,患者可能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已经存在一些潜在的肾脏问题。
因此,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预防肾脏进一步损害。
第二期,轻度肾功能损害。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到60-89ml/min/1.73m^2。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尿蛋白或者微量白蛋白尿,但通常并不会出现其他症状。
治疗上,患者需要进一步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第三期,中度肾功能损害。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GFR降低到30-59ml/min/1.73m^2。
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等症状。
此时,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运动。
第四期,重度肾功能损害。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GFR降低到15-29ml/min/1.73m^2。
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贫血、骨质疏松、高血磷和高血钾等并发症。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以维持生命。
第五期,肾功能衰竭。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GFR降低到小于15ml/min/1.73m^2。
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或者进行肾移植手术。
这个阶段的患者需要全面的医疗支持,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支持。
总的来说,肾病分期标准5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估,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肾脏纤维化
![肾脏纤维化](https://img.taocdn.com/s3/m/9b04900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b.png)
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方法及其选
05 择
药物治疗在肾脏纤维 化治疗中的应用
•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 •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 抗纤维化药物:如ACEI/ARB、虫草制剂等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肾脏纤维化进展缓慢,但不可逆
• 纤维化程度与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成正比 • 纤维化程度越高,肾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小
肾脏纤维化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共同途径
•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最终都可能发展为肾脏纤维化 • 肾脏纤维化程度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肾脏纤维化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会增加肾脏纤维化的风险
•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易感人群的识别与预防策略
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有家族遗传史、慢性疾病史和不 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 有家族遗传史:如多囊肾、Alport综 合症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 有慢性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 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 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 盐饮食、缺乏锻炼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 未来研究方向:肾脏纤维化研究的未来方向主要包括 • 深入探讨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揭示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 • 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 • 寻求早期诊断和预测指标,提高肾脏纤维化的防治效果
• 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脏纤维化的研究将取得更多 突破,为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展
•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 定期评估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调整干预方案
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大全
![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23b81f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6.png)
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大全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方便诊断严重程度、评估预后,从而给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国内外肾脏领域的学者为慢性肾脏病划分出了分期、分级、分型。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自己处于哪一个层级、应对策略各是什么?1.慢性肾脏病的分期这是一个整体的、将所有肾友都纳入其中的一个大分期。
上个世纪我国用血肌酐,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划分了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但由于肌酐检测容易受到干扰,这个分期也有滞后性、可能耽误治疗,如今国际上不怎么使用肌酐。
200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新的分期标准,也是现在全球的通用标准:第1期:肾小球滤过率90以上,正常(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尿蛋白);第2期:肾小球滤过率60-90,轻度肾功能损害(治疗目标是缓解尿蛋白与肾功能)第3期:肾小球滤过率30-60,中度肾功能损害(主要目标是保护肾功能,有50%的患者可以阻断进展)第4期:肾小球滤过率15-30,重度肾功能损害(主要目标是延缓或逆转肾功能,尿蛋白缓解不必强求)第5期:肾小球滤过率15以下,终末期肾脏病(也就是尿毒症。
不过这个诊断标准比肌酐707的标准更靠前,有更多的机会来研究决定肾功能有没有逆转价值、是否需要准备造瘘透析)透析时机:肾小球滤过率6-8左右(具体视并发症而定)有的医院肾功能化验单上出具了肾小球滤过率,有的没有滤过率只有肌酐,这部分肾友可以用肌酐大致估测一下:1期约是100以下,2期约是100-150,三期约是150-300,四期约是300-500,5期约是500以上,透析时机约在700左右。
肌酐分期不是很准确,不是规定、仅供参考。
有的患者肌酐800-1000而并发症还控制得很好;有的患者肌酐到700、透析了,然而不是每周3次的规律透析,可能隔几周到几个月才透析一次。
这些患者的肾脏细胞并未完全坏死,肾功能还是有一定生命力的,本质上的肾功能分期还在尿毒症之前。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ff0e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9.png)
细胞凋亡与自噬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主动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会导致肾小管 上皮细胞的死亡和丢失,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ECM的合成。
自噬是指细胞通过溶酶体途径对受损、衰老的细胞器及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分解和循环利用的过程。自噬对肾脏纤维化的影 响取决于具体的病理条件和自噬水平的高低。适度的自噬可以清除受损的细胞器和蛋白质,减轻肾脏损伤;而过度或不足的 自噬则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加重或影响正常的肾脏修复过程。
02
TGF-β是最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之一,它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 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分泌,抑制ECM的降解,从而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发生。
03
PDGF和CTGF也具有促纤维化作用,它们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 白的分泌,同时抑制ECM的降解。
氧化应激与肾脏纤维化
活性氧族(ROS)是主要的氧化应激标志物之一,它 能够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诱导促纤维化因子 的分泌。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内高 压、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等方面,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发生 。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 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也是导致肾脏 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药物性肾损伤
01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
导致肾脏损伤和纤维化。
02
药物性肾损伤的机制包括直接毒性作用、免疫介导的
02
CATALOGUE
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失衡
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和降解在维持肾脏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肾脏纤 维化过程中,ECM的生成增加而降解减少,导致ECM的积累和肾小球的硬化。
小鼠肾脏病理切片损伤评分
![小鼠肾脏病理切片损伤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eb71b4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9.png)
小鼠肾脏病理切片损伤评分一、肾小球损伤评分肾小球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程度对肾脏功能有重要影响。
在病理切片中,肾小球的损伤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损伤,4级表示严重损伤。
2.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损伤,4级表示严重损伤。
3.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程度:根据增生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增生,4级表示严重增生。
二、肾小管损伤评分肾小管是肾脏的重要部分,其损伤程度对肾脏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在病理切片中,肾小管的损伤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损伤,4级表示严重损伤。
2. 肾小管基底膜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损伤,4级表示严重损伤。
3. 肾小管内细胞排列紊乱程度:根据排列紊乱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紊乱,4级表示严重紊乱。
三、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程度对肾脏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在病理切片中,肾间质的损伤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肾间质水肿程度: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水肿,4级表示严重水肿。
2. 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浸润,4级表示严重浸润。
3. 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根据纤维化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纤维化,4级表示严重纤维化。
四、血管损伤评分血管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程度对肾脏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在病理切片中,血管的损伤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损伤,4级表示严重损伤。
2. 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浸润,4级表示严重浸润。
3. 血管壁纤维化程度:根据纤维化程度可分为0-4级,0级表示无纤维化,4级表示严重纤维化。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9c9c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b.png)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肾脏纤维化是一种病理过程,指肾脏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的过程。
它是慢性肾病的一种终末阶段,并且常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脏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发生的主要过程。
1.炎症反应引起细胞损伤:慢性肾炎、药物中毒、高血压等因素会引发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导致肾组织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2.细胞损伤引发细胞系信号通路的激活:细胞损伤后,受损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会被激活,包括TGF-β1、NF-κB、CTGF等,这些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了纤维化的进程。
3.炎细胞和炎性因子的释放:炎细胞的浸润和各种炎性因子的释放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性因子会进一步损伤肾小器官。
4.细胞增生和迁移:细胞增生和迁移是纤维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会增生,并从肾小管壁进入肾间质,形成肾脏组织的异常增生。
这些细胞会释放一些生长因子,如胶原增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TGF)等,进一步刺激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5.细胞外基质沉积:在纤维化的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受刺激的间质细胞会产生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等胶原成分,并分泌到细胞外形成纤维网络。
这些纤维网络逐渐增多,取代了原有的健康肾组织。
6.过度纤维化:炎症反应和细胞增生导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增加出现纤维化的表现。
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伤。
7.血管收缩:纤维化的过程中,肾组织血管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如肾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等。
这导致了肾组织缺血和缺氧现象,进一步加重了纤维化的程度。
8.肾小球硬化:纤维化的过程引发了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壁变得增厚和硬化,导致毛细血管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功能丧失。
总之,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过程。
炎症反应、细胞损伤、细胞增生和迁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的发生。
肾脏纤维化(5篇)
![肾脏纤维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1e8f2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8.png)
肾脏纤维化(5篇)肾脏纤维化(5篇)肾脏纤维化范文第1篇肾脏疾病与高血压关系非常亲密。
肾脏疾病会引起高血压,高血压也会引起肾脏疾病。
第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议显示:全国各大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15%。
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
临床上90%的肾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过去10 年中,美国终末期肾病(ESRD)发病率以大约每年9%的速度增长,其中高血压引起的ESRD 新患者占28%[1]。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果,是导致ESRD的主要缘由之一。
肾脏纤维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假如不加以掌握则会恶性循环。
因此减轻肾脏纤维化,掌握高血压,打破此恶性循环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与高血压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阐述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其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
1 肾脏纤维化形成机制1.1 肾脏纤维化的发生过程目前认为肾脏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主要分为四阶段[2]。
第一阶段是细胞的活化和损伤,炎症损伤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化及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其次阶段是促纤维化因子的释放,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血管活化因子和趋化黏附因子;第三阶段是纤维化的形成,表现为基质蛋白合成增多,降解削减,导致基质蛋白在肾间质沉积;第四阶段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主要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肾脏的沉积所致。
此阶段肾小管四周毛细血管堵塞,有效肾单位进行性削减,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
1.2 肾脏纤维化发生的主要机制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主要由肾脏细胞、纤维化因子、ECM等相互作用而产生。
1.2.1 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参加细胞1.2.1.1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肾间质的固有细胞之一,肾间质积聚的基质蛋白主要是Ⅰ型和Ⅲ型胶原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合成[3]。
正常状况下大多数成纤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小部分细胞参加基底蛋白的合成和沉积。
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9条
![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9条](https://img.taocdn.com/s3/m/99901e22ccbff121dd368338.png)
脏纤维化是导致各类慢性肾脏病病情持续性恶化进展的一种病理损伤过程。
其发病机理:1、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脏固有细胞)缺血、缺氧。
2、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肾脏血管内皮细胞。
3、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症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等),从而启动了肾脏--α纤维化的进程。
此时的病理损伤是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
该炎症反应在肾小球局部的病理改变上会出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ECM)增多,肾小球基底膜(GBM)发生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
故此期在临床上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继而肾小球会逐渐进展到纤维化,硬化阶段。
4、肾脏纤维化一旦被启动,就会继续产生并释放一系列致肾毒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PDGF、TGF-β)。
5、该致肾毒性因子可导致肾脏功能细胞(系膜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
6、其中尤其是在肾间质中的成纤维功能细胞表型被转化后,就会分泌、合成一系列不易被降解的胶原纤维蛋白(肌成纤维细胞)ⅠⅢ(细胞外基质—ECM)。
7、由于ECM生成继续增多,从而破坏了肾脏内维持对ECM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机制,致使肾脏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与降解功能降低,最终导致了大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聚集。
8、由于大量的ECM沉积与聚集,聚集的ECM就取代了健康的功能肾单位,导致肾小球继续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
9、肾脏纤维化的进展,致使功能肾单位逐渐减少,肾功能持续性减退,最终纤维化过程发展成瘢痕组织,功能肾单位全部被破坏,功能丧失,此时肾脏在临床上就会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
最新慢性肾脏疾病分期及护理
![最新慢性肾脏疾病分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88ca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e.png)
最新慢性肾脏疾病分期及护理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慢性肾脏疾病分期及护理的最新信息。
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脏逐渐失去功能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的分期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有效管理患者健康的关键。
分期慢性肾脏疾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的降低程度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期。
以下是各个分期的简要描述:1. 分期一(G1-G2):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降低,无明显症状,重点在于预防进一步损害。
2. 分期二(G3a-G3b):肾小球滤过率中度降低,可能导致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血尿等。
3. 分期三(G4):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出现明显症状,例如高血压、贫血等。
此时需要密切监测病情。
4. 分期四(G5):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至末期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5. 分期五:已进行肾替代治疗。
护理针对慢性肾脏疾病不同分期,有不同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建议:1. 分期一和分期二:重点在于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及早治疗存在的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2. 分期三:除了上述的生活方式调整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贫血、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积极进行相应治疗。
3. 分期四:除了对抗肾脏疾病本身的治疗,还需要关注替代治疗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透析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饮食和液体摄入量,并密切关注透析效果及并发症。
4. 分期五:肾替代治疗后,需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药物管理,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
结论慢性肾脏疾病的分期及护理对于有效管理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定期监测病情。
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间质纤维化诊断详述
![肾间质纤维化诊断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7c82f66137ee06eff918a1.png)
肾间质纤维化诊断详述
*导读:肾间质纤维化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人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如心、脑及外周血管硬化的表现,伴或不伴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良性期血压常中度升高,最终导致充血性心衰或脑血管意外,只少数患者死于肾衰。
恶性期舒张压常在130mmHg以上,视乳头水肿为其突出的特点,有时也可见出血与渗出物,常导致肾衰。
1.肾血管性高血压
表现为高血压。
但多见于青年,以往血压正常;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静脉尿路造影两肾长轴长度相差1.5cm以上;肾动脉造影示肾动脉主干狭窄及狭窄后扩张;
2.慢性肾盂肾炎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高血压及双肾缩小。
但以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史,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改变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尿中脓细胞数量较多,普通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一)饮食调养应忌食辛辣及肥甘厚味,进低盐饮食,戒烟酒,饮食有节,平素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食疗方服之。
(二)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三)辨证施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对治疗树立信心。
同时教给患者一些控制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
给病人安排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摇动床架,光线不宜过强。
阴虚为主者,少食生姜、羊肉等食物,多食养阴之品;阳虚者注意保暖,少食寒凉之品。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肾间质纤维化的诊断,肾间质纤维化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专家解读慢性肾病的发病过程
![专家解读慢性肾病的发病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f2386ba98271fe910ef9f9.png)
专家解读慢性肾病的发病过程慢性肾病的病情恶化过程,就是肾脏纤维化的进展过程,肾脏纤维化的进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炎症反应期、纤维化形成期及瘢痕形成期,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一点:大部分肾病的发生发展加重都要经过这几个过程:肾脏组织的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性介质的释小管—间质纤维化——纤维化形成期——功能肾单位减少,肾功能放——肾脏纤维化启动——细胞外基质的增多——肾小球硬化,肾减退——瘢痕形成期。
炎症反应期的病理损伤是:系膜细胞的增生,系膜基质的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发生改变,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强。
肾脏的滤过率由100%降至25%而相应的临床表现是:血好细胞和蛋白的大量外漏,由于蛋白的大量外漏导致了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和水肿。
此时由于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肾功能结构还没有出现损坏,慢性肾病患者不会感到不适。
这是肾脏病情的可逆期,如果接受治疗,完全有可能康复。
纤维化形成期的病理损伤是系膜细胞的继续增生,系膜基质的继续增多,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聚集、健康的肾功能单位被细胞外基质逐渐取代,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脏的滤过率由25%下降至10%。
而相应的临床表现是:尿量开始减少,血尿,蛋白尿下降、而血肌酐、尿素氮、尿酸逐步增加,身体出现严重水肿,出现恶心呕吐和身体困乏等症状。
此时病理损伤以及波及到全脏器,慢性肾病患者明显感到不适。
这已经是肾脏纤维化的中期,但肾脏还有滤过功能,如果进行积极治疗,还有治愈的可能性。
瘢痕形成期的病理损伤是细胞外基质基本上取代了健康的肾功能单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10%以下,肾功能衰竭,肾脏萎缩。
而此时肾脏在临床上就会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
此时如果慢性肾病患者还有尿液的话还是可以通过透析维持生命。
但是已经不可逆转!通过上述的分析,你知道该怎么对待你的慢性肾病了吗?如有疑问之间点击咨询在线专家!你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纤维化的分期介绍概念肾脏图肾脏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生理改变,是肾脏的功能由健康到损伤,再到损坏,直至功能丧失的渐进过程。
肾脏由于受到创伤、感染、炎症、血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致病因素刺激,其固有细胞受损,发展到后期出现大量胶原沉积和积聚,造成肾实质逐渐硬化,形成瘢痕,直至肾脏完全丧失脏器功能。
肾脏内固有细胞纤维化、硬化的过程也就是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肾脏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沉积为特征的。
疾病分期一期炎症反应期该期是肾脏组织受各种致病原因损伤后,出现的炎症反应阶段,此期在临床上除仅有尿检异常外,无任何不适,亦称无症状期。
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代偿性很强,此时的肾功能可不受影响或轻度损伤,但在肾脏内部炎症反应后的病理损伤是严重的,部分病人已经出现肾小球硬化,其临床症状的出现是滞后的。
该期如果规范治疗。
如采用扩血管、抗炎、抗凝、防血栓形成以及降解治疗措施,病情是完全可以逆转的,甚至可以痊愈。
如果未经规范治疗,或错过治疗时机,肾脏内部病理损伤会逐渐加重,病情就会迅速发展到纤维化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给治疗会带来很大难度,且困难多,逆转机会少。
二期纤维化形成期该期是肾脏纤维化形成已发展到全肾脏组织,纤维化形成后的炎症损伤已经破环了健康肾单位,影响了肾功能,病情已进入到失代偿期或肾衰竭期。
如果在该期继续规范治疗,继续扩血管、抗炎、抗凝和重点对纤维组织进行降解治疗的措施,只要这四项阻断治疗措施到位,病情就有可能逆转,远离透析;如果没能有效预防与控制易感因素,没能控制好饮食或治疗不到位,如果对一些可逆因素错过了有利治疗时机,病情很快会进入瘢痕形成期——尿毒症终末期。
三期瘢痕形成期肾脏纤维组织一旦发展成瘢痕组织,是永远不可能逆转的。
如果患者还有1000多毫升尿量,就说明还有保持尿量的残存肾功能,通过微化中药多靶点治疗只要能保护好目前的残存肾单位,使肾功能不再继续恶化进展,就有希望逐渐延长透析时间或逐渐摆脱透析。
为了便于理解,将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简化为二期,一是可逆期,即:炎症反应期、纤维化形成前期,此期如及时规范治疗,其纤维化的病理损伤时完全可以治愈的。
二是不可逆期,也就是瘢痕形成期,当功能肾单位一旦成为瘢痕组织,就是不可逆转。
疾病关系由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肾脏固有细胞受损,并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出现炎性反映,细胞活性增加,这种肾病发病的初始阶段就是肾炎阶段;随着细胞受损程度的加重,细胞表型发生转化,细胞开始出现硬化,功能开始丧失。
当丧失的程度还不足50%时,也就是细胞硬化总数还不超过一半以上时,这就是肾脏纤维化的前期。
在这个阶段,由于肾的代偿能力还很强,仍没有临床指标变化,肌酐和尿素氮都没有超出健康范围,但此时肾脏纤维化已经接近中期阶段。
随着肾脏纤维化地不断发展,丧失功能的硬化细胞逐渐增多,健康的肾单位越来越少。
当健康的肾单位(也称作残存的肾单位)低于20%时,就进入了肾功能的衰竭期,酸中毒等一些尿毒症的症状就开始出现了。
这时,沈阳虹桥肾病医院就称之为肾脏纤维化的基质合成期。
当90%的肾脏细胞都已经纤维化,也即残存的肾单位低于10%时,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心脏、大脑等都会出现一系列恶化症状,这时也就进入了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failure ESRF),即尿毒症时期。
此时的肾脏纤维化程度就称之为后基质合成期。
在这一时期,残存的肾单位都进入了硬化期,细胞都进入硬化程序,也叫做基质自主生成期。
这时的细胞外基质合成不依靠外因促成,而是自主生成和自我增值。
肾脏纤维化由此可见,慢性肾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肾脏纤维化的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如果不能被阻断,就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进而达到尿毒症阶段。
所以,尿毒症是肾脏纤维化扩大化的最终表现,无论是预尿毒症还是治疗尿毒症,都必须从阻断肾脏纤维化进程开始。
形成过程肾脏纤维化的微观表现是肾脏固有细胞的纤维化,实质是肾脏固有细胞由于受到损害而坏死。
根据肾脏固有细胞受损害程度的不同,以及是否还可以被修复,我们将肾脏纤维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纤维化形成与进展的可逆阶段药物中毒、高血压、糖尿病、持续感冒、感染等致病因素都会造成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
细胞受到损伤后,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
这些细胞因子会吸引血液中的一系列的炎症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系膜区、血管区、肾间质区浸润,并释放一系列的炎性介质导致炎性反应,反过来促进肾脏固有细胞的表型转化。
此时,肾脏固有细胞的功能已经改变,开始释放一系列致肾毒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如:TGF-B、PDGF、Bfgf、EGF等,这些因子会导致肾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分化,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在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持续不停地刺激下,成纤维细胞呈现持续活化增殖状态,并合成细胞外基质(ECM)成分(首先合成分泌纤维粘连蛋白,形成支架结构,然后继续合成胶原Ⅰ、Ⅲ、Ⅳ、Ⅴ成分)。
在这个时期,肾脏固有细胞,如系膜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也可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
虽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受损细胞仍能行使部分原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治疗使受损的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恢复原来的功能。
事实上,阻断受损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是阻断肾脏纤维化的关键环节。
只要不让固有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进程就被阻断了。
因此,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纤维化形成与进展的可逆阶段。
此阶段的治疗对于肾病的康复和肾衰竭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引起高度注意的。
第二阶段:瘢痕形成阶段当固有细胞在炎症刺激和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作用下,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的时候,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就到达了瘢痕形成阶段。
通过细胞转化的研究发现,正常固有细胞一旦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就不再依赖原发病中的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刺激而发生转化,而是自主增值、自主持续分泌并合成不易被降解的Ⅰ、Ⅲ型胶原蛋白,从而造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异常加快,降解速度降低。
这种合成、降解速度的失衡就促使大量纤维组织生成,使细胞外基质异常积聚与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纤维化,并形成持久疤痕。
在肾脏瘢痕形成阶段,有效功能肾单位数量逐渐消失,肾功能进行性衰竭。
这一时期,在临床上被称为肾衰竭的终末期,也称作尿毒症期。
在这一时期,虽然有阻止肾脏纤维化进程的可能,但对已经成为瘢痕的肾脏组织,已很难进行修复。
变化机理导致肾脏疾病的原发病因及继发病因,通过对肾脏的损伤,激活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并吸引血液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同时释放致肾毒性炎性介质,引起了肾内炎性反应。
另外,在一系列致肾毒因子的作用下,肾脏原有的功能细胞受损并发生表型改变,表型改变后的固有细胞又分泌一系列致肾毒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
这些致肾毒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又激活肾间质内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
而肌成纤维细胞才是导致肾脏纤维化的关键细胞,它所分泌合成的胶原纤维是不易被降解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胶原的积聚与沉积,从而破坏了肾脏组织结构,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肾功能也呈现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单位全部或绝大部分被破坏,功能全部或基本全部丧失。
临床上就表现为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病因一、喉部、扁桃腺等发炎链球菌感染没有一个人会把这类感染与肾病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感染留下了生存的土壤。
由于一时的不注意,感染的再三入侵需立即根治,吃抗生素要彻底,不可中途而废,否则链球菌容易感染。
一旦链球菌感染,导致身体内自我调节机制功能紊乱。
引起病毒向肾脏蔓延,导致肾小球受损,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诱发肾脏疾病。
二、长期应用引起肾损伤的药物止痛剂损害肾脏,未经医师处方严禁使用一般市售之止痛药,止痛特效药及-般止痛药(针剂或口服),如要长期使用时请与肾脏专科医师讨论,因止痛药长期使用,对肾脏有严重伤害。
未经医师处方、乱服成药、有碍肾脏功能有很多人有病时经常自作主张购买成药(抗生素),服用抗生素过量时会妨碍肾脏的功能,尤其利尿剂更不可私自服用。
三、不良生活习惯暴饮暴食有害肾脏健康人体吃下大量的食物(动植物性蛋白质),最后的代谢生物(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等皆需由肾脏负担排除,故食物过量(暴饮、暴食)将增加肾脏的负担。
适量(充分)喝水不憋尿。
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很可能经由输尿管感染到肾盂,使肾小管发生纤维化,如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得不到及时控制,更有甚者会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忽视高血压因长期的高血压将不停地破坏肾脏之微细血管,一旦微细血管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发生紊乱,引起炎症性反应。
而肾脏是由二百万个肾小体(微血管)组成的,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微细血管受损的数量与程度增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就会自然加重。
但是很多高血压病人,都存在一个错误的思想,以为自己是个健康人,认为血压高点没事。
而肾病往往就在人们的疏忽中悄然上身。
除了以上这几大肾病诱发因素外,糖尿病、感冒等因素也是易损肾脏的因素。
很多人都会问,那应该怎么保护肾脏?面对这一问题石家庄肾病医院的肾病专家程振远主任医师指出,几乎一半的肾脏病人肾脏损坏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所以等到身体感到不适时很可能已到了肾脏病的末期--不得不透析了。
所以,保护肾脏,需从日常生活中关爱健康肾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