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及冻干菌粉的研究_刘乔

合集下载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饮料工艺研究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饮料工艺研究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饮料工艺研究刘仁禄;陶兴无;许晓梅;岳崟;卞猛【摘要】为了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在麦芽汁发酵饮料中的应用条件,试验比较了乳酸菌在乳酸细菌培养基和麦芽汁中的生长情况,探讨乳酸菌在麦芽汁中的产酸情况以及与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情况.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工艺最佳条件为:12%麦芽汁中接种4%(V/V)酵母菌,28℃恒温发酵8h后经64℃恒温水浴30 min灭活,再按2%(V/V)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组合(1∶1,体积比)菌种,37℃恒温发酵12h,按此工艺方案所得发酵液经杀菌后离心澄清,色泽橙黄透亮,组织均匀,具有适宜的香味且酸味醇厚.【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5)004【总页数】5页(P988-992)【关键词】麦芽汁;乳酸菌;酵母菌;饮料【作者】刘仁禄;陶兴无;许晓梅;岳崟;卞猛【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4;S512.3+1麦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大量应用于啤酒酿造。

麦芽经糖化制得的麦芽汁中,除了丰富的糖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消滞、改善肠道功能等功效[1,2],麦芽汁在发酵之前带有生味和不清爽的味道,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异味除掉,所以麦芽也是生产功能性饮料的理想原料。

与啤酒相比,麦芽汁乳酸菌饮料的营养价值更高,尤其是维生素含量更高[3,4]。

乳酸菌发酵产品在促进人体健康、治病防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乳酸菌在利用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以及一定量的乙酸、甲酸、丙酸等代谢产物,有较强的抗菌防腐作用[5,6]。

与乳酸菌具有共生作用酵母菌培养基的优化

与乳酸菌具有共生作用酵母菌培养基的优化

与乳酸菌具有共生作用酵母菌培养基的优化摘要:以对乳酸菌(LC5)有促进作用的酵母菌(YE4)为研究对象,OD 值和活菌数为测定指标,筛选合适的培养基。

通过对 5 种酵母菌常用培养基的初筛及二次筛选,确定在 YPD 培养基中 YE4 生长良好。

以 YPD 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进一步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出改良 YPD 培养基的最佳成分是大豆蛋白胨为 0.4%,胰蛋白胨为 0.4%,酵母浸提粉为 0.4%,蔗糖为 1.2%,蒸馏水为 100 mL。

改良 YPD 培养基活菌计数测得的活菌数可达到5.01×108CFU/mL,比 YPD 基础培养基高一个数量级;OD 值是 YPD 基础培养基的 1.06 倍。

关键词:酵母菌;培养基;优化Optimization Medium of Yeast YE4 Having Symbiotic Function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LC5Abstract:Yeast (YE4)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which can promote the rol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C5),and OD600and viable count are as determination of indicators to filter suitable medium of YE4. By selecting from 5 mediums which theYE4 usually us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E4 grows very well in YPD medium. So YPD is selected as the base medium,by using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test design method to optimize it,and the best ingredients of the modifiedYPD are that:soy peptone 0.4%,tryptone 0.4%,yeast extract powder 0.4%,sucrose 1.2% and distilled water 100 mL. Theviable count of YE4 with modified YPD can reach 5.01×108CFU/mL,which is more than basis medium one order ofmagnitude,also,the OD value is 1.06 times than the basis YPD medium.Key words:yeast (YE4);medium;optimization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1],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单细胞真菌的通称。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制备谷物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制备谷物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2021Vol.40No.2•198"Serial No.348China BrewingProduct Development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制备谷物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赵修报程立坤付强张莎莎$$沈志强D$2(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市高密度发酵与高效表达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高密度发酵与高效表达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滨州256600)摘要:以大麦芽、小米、赤小豆、燕麦为谷物原料,酵母菌和乳酸菌为发酵菌种混合发酵制备谷物发酵饮料。

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先通过单试验乳酸菌接种量、发温度5个谷物发饮料品的影响,筛选出了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三个主要影响,再通过响应面法工优化。

在优化工条件的基础上,谷物发调配。

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发酵温度3+!,乳酸菌接种量3.3%,酵母菌接种量0.7%,原麦汁浓度+P。

添加发酵液50%,三氯蔗糖0.025%,槐花蜜5%的谷物发酵饮料感官评分为97分,酒精度为0.12%vol,接受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谷物发饮料;工艺优化;响应面法;母菌;乳酸菌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章编号-0254-5071(2021)02-0198-05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21.02.039引文格式:赵修报,程立坤,付强,等•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制备谷物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21,40(2):19+%202.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fermented grain beverage by lactic acid bacterium and yeastZHAO Xiubao1,CHENG Likun®,FU Qiang1,ZHANG Shasha2,SHEN Zhiqiang1'2(l.'inzhou Key Laboratory of H igh Cell Density Fermentation and Efficient Expression Technology,Shandong Binzhou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Academy,'inzhou256600,China;2.Shandong Research Center of H igh Cell Density Fermentation and Efficient Expression Technology,Shandong Lvdu Bi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Binzhou256600,China)Abstract:The Qermented grain beverage was prepared by using barley malt,oat,red bean and millet as raw materials and yeast and lactic acid bacterium as fermentation ing the sensory score as evaluation index,the effects of5factors(such as lactic acid bacterium inoculum and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on the quality of fermented grain beverage were studi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Thre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lactic acid bacteri­um inoculum,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yeast inoculum were selected and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e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the blending of grain fermentation broth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as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38!,lactic acid bacterium inoculum3.3%,yeast inoculum0.7%,and original wort concentration+°P.The sensory score and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grain beverage prepared by adding fermentation broth50%,sucralose0.025%and sophorae nectar5%was97and0.12%vol,re­spectively,which was highly acceptable and c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Key words:fermented grain beverage;technology optimiza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yeast;lactic acid bacterium谷物酿造的历史悠久,谷物发酵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1]。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作者:贺月林郭照辉谭周进尹红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2期摘要研究了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培养的工艺参数,从菌的生长动态、pH值变化动态、还原糖等方面对所选条件进行中试验证,结果表明:前期好氧培养时,培养温度28~30℃、通气量300L/min,通1h停10min、搅拌转速45rpm,210min停30min、培养24h;后期厌氧发酵时,培养温度32~34℃、通气量0 L/min、搅拌转速45rpm,通30min停30min、培养24h,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

关健词微生物制剂;培养;酵母菌;乳酸菌;中试中图分类号 Q9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2-0029-01为充分表达各种微生物的生产能力,对一定的微生物来说,需要研究微生物菌体的发育、生长和代谢等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理化和工程环境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控制其过程比较困难,特别是控制混合微生物的发酵生产[1]。

为使发酵生产能得到最佳效果,只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与发酵条件和内在代谢变化有关的各个参数,以了解有关产生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代谢变化规律,并根据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代谢调控的基础理论,有效地控制发酵,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水平。

该文对乳酸菌和酵母菌在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微生物发酵罐中的中试培养参数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红糖、葡萄糖、植物油、磷酸氢二钾、蛋白胨、胡萝卜、硫酸镁、豆粕,均为市售产品。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ail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菌种均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购得保存。

1.2试验方法1.2.1培养基制备。

具体为:2%红糖、1.5% 葡萄糖、0.1% 蛋白胨、1% 豆粕、0.5% 萝卜汁、0.1% K2HPO4,0.1% MgSO4·7H2O、0.15%植物油、水 1 000mL、pH值6.4~6.6;配料后混匀溶解,放入L-200型的微生物发酵罐中。

酵母与乳酸菌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与乳酸菌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与乳酸菌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

刘豪栋;杨昳津;林高节;马家欢;倪燮邻;邵毅恒;牟志勇;宋馨;艾连中;夏永军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22(43)9
【摘要】酵母与乳酸菌作为被广泛应用的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在发酵体系中的作用方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研究发酵体系中酵母-乳酸菌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有助于揭示微生物与食品功能的关系,对发酵进程的正向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酵母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发生的协同/拮抗作用、营养代谢产物交换、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包被等相互作用模式,探讨了酵母-乳酸菌相互作用对改善发酵食品风味质构、缩短发酵周期、提升产品益生特性等的积极作用。

最后,对酵母-乳酸菌作为组合发酵剂进行强化发酵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总页数】7页(P268-274)
【关键词】酵母;乳酸菌;相互作用;代谢交换;群体感应;风味物质
【作者】刘豪栋;杨昳津;林高节;马家欢;倪燮邻;邵毅恒;牟志勇;宋馨;艾连中;夏永军【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3.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4.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5.液质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及与乳酸菌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21摘要:酵母菌和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养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因相互补充和优化生长条件,使其复合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的作用效果。

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生机理对混合性发酵产品的质量控制、设计开发新型发酵产品和益生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可在动物胃肠道内生长繁殖,当达到足够的量时,可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刺激酶活性,提高抗病性增强动物生长免疫系统,有益于宿主的健康。

近年来,益生菌因具有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性等益生作用,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可以预防抗生素和药物的副作用。

乳酸菌和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在生产养殖方面起重要作用。

1 酵母菌1.1 酵母菌发酵饲料的作用酵母菌作为酶、游离核苷酸、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的丰富来源,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酵母菌具有平衡瘤胃微生物区系、减少甲烷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稳定瘤胃pH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机体的消化机能等益生作用。

酵母菌在发酵饲料时一方面通过自身繁殖来增加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另一方面自身产生的酶通过一系列酶解反应将饲料原料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进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酒香味或苹果芳香味,增加饲料风味和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保健等功能。

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乳酸、乙酸、丙酸等降低饲料pH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发酵饲料营养价值。

酵母菌发酵饲料时产生抑制病原菌的细菌素,破坏病原菌黏附性的酶类物质,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的过氧化氢等。

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通过提高饲料原料中的植酸磷和无机磷酸盐的降解速率来提高日粮消化率。

此外,酵母菌在发酵饲料过程中吸收饲料表面氧气,提高其他益生性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黏附性;产生硫胺素,促进厌氧真菌生长繁殖,增加纤维降解菌的数量,提高饲料中纤维的降解率。

酵母菌在均衡营养和平衡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两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在反刍动物添加剂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组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关系和风味代谢产物的研究

一组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关系和风味代谢产物的研究

分类号 TS252.1 学校代码 10129 U D C 663.1 学号 2009209048一组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关系和风味代谢产物的研究Research on Interactions and Flavour Metabolites Between a Strai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a Strain of Yeast申请人:闫彬学科门类:工学学科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研究方向:畜产品加工原理与技术指导教师:贺银凤教授论文提交日期:二〇一二年四月摘要对内蒙古锡盟地区酸马奶中分离出的1株乳酸菌和1株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初步确定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双菌发酵计数乳酸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摇床培养12h,再转到37℃静置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20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是:蛋白胨1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双菌发酵计数酵母菌活菌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7℃静置培养8h,再转到30℃摇床培养,最佳发酵时间为32h,脱脂乳中添加的营养成分最优配方为蛋白胨0.5g/100mL、蔗糖0.5g/100mL、酵母浸粉0.5g/100mL;选用乳酸菌与酵母菌1:1(m/m)作为菌种配比。

同时在最佳生长条件下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后发酵对二者共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乳酸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为12h以前(即将酵母菌在5号配方中30℃摇床培养),促进酵母菌生长的活性物质生成的时间应为16h以前(即将乳酸菌在1号配方中37℃静置培养),在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双菌培养的活菌数都极显著高于单菌培养(P<0.01)。

在最佳生长条件下测定了双菌培养体系中的风味代谢产物,以单菌培养作为对照,结果如下:通过测定游离氨基氮含量可以看出酵母菌水解蛋白能力要强于乳酸菌;在双菌培养基中有利于产出更多的风味物质,例如乙醛、乳酸、丁二酮等;乳酸菌和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都可以利用苹果酸和酒石酸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在柠檬酸的利用上,乳酸菌可以进行柠檬酸代谢,而酵母菌以产生柠檬酸为特点,暗示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双菌培养基中甲酸、乙酸、丙酸的产量在不同时期都高于单菌培养过程中的生成量。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李巧云;王潇;卢富山;尹清强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 r/min培养24 h,后期37℃静置24 h,初始pH为7.5,
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酵母菌为1%∶0.5%,培养基为YEPD时,两者的活菌数水平达到最高值,乳酸菌达5.0×10 CFU/mL,酵母菌达
1.0×108 CFU/mL。

8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李巧云;王潇;卢富山;尹清强
【作者单位】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100;河南普爱饲料股份
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100;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100;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335
【相关文献】
1.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J], 贺月林;郭照辉;谭周进;尹红梅
2.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条件研究 [J], 周静;肖嫩群
3.混合培养条件下酿酒酵母菌与毕赤酵母菌的相互影响 [J], 白梦洋;吴祖芳;李若云;翁佩芳;张鑫
4.活性乳酸菌制品中乳酸菌计数条件的优化研究 [J], 朱宝玉;张秀丽;廖兴广;张蒙;高葆真;张杰
5.活性乳酸菌制品中乳酸菌计数条件的优化研究 [J], 张秀丽;张杰;廖兴广;张濛;高葆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红糖 、 萄糖、 葡 植物 油 、 酸 氢二 钾 、 白胨 、 萝 卜、 磷 蛋 胡 硫 酸镁 、 粕 , 为 市 售产 品 。 物 乳杆 菌 (a tbcl s l t 豆 均 植 L co a iu pa — l n au 、 酸 乳 杆 菌 (atb cl s cdp i s) 产 朊 假 丝 酵 rm) 嗜 L co a iu io hl 、 l a u
母 ( add i ) 酿 酒 酵 母 (ac ao c s eei a ) 菌 C n iat l 、 as S ch rmye rvs e 等 c i
酵 母 菌 与 乳 酸 菌 混 合 培 养还 原 糖 的动 态 结 果 如 表 1
所示 , 以看 出 , 可 当培 养 到 4 h时 , 原 糖 已经 达 到 61 8 还 .8 mgmL, / 接近 用完 , 培 养液 中有 少量残 糖 , 于 酵母 菌和 乳 在 便
1 . 试 验 方 法 2
1 . 培 养 基 制备 。 .1 2 具体 为 :%红 糖 、.% 葡 萄糖 、.% 蛋 2 15 01
酸 菌 活 菌 产 品 再 贮 存 、 输 和 销 售 过 程 中 的 存 活 , 持 合 适 运 保 的保 质期 。 表 1 酵 母 菌 与 乳 酸 菌 混 合 培 养 还 原 糖 的 变 化 动 态
( / L mgm )
种均从 中 国农 业微 生物菌 种保 存 中心购 得 保存 。
《 代农业 科技 ) 0 0年 第 2期 现 21
农 业基 础科 学
酵 母 菌 与 乳酸 菌 混合 培 养 中试 研 究
贺 月林 郭 照 辉 谭 周进 尹 红梅
( 南 省 微 生物 研 究所 , 南长 沙 4 0 0 ; 湖 南 中医 药 大 学 ) 湖 湖 10 5

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酸通常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多种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均有酵母菌的存在,且会与乳酸菌产生相互作用,二者在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均具有重要地位。

在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菌群,其生态环境稳定,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对乳制品的营养特性、风味等方面产生影响。

现对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为设计出更为优质的发酵产品提供参考资料。

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相互作用关系拮抗作用。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培养时,二者产生的物质会对其他菌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或与营养素的成长产生竞争作用。

但是酵母菌与乳酸菌之间的拮抗作用机理仍处于研究当中。

相关研究中认为,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会对乳酸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是溶脂酵母产生的脂肪酸对乳酸菌进行抑制。

而酵母菌也会对乳酸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是乳酸菌产生的4-羟基-苯乳酸、苯乳酸、环肽发挥该抑制作用。

还有学者指出,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N-乙酰基β-葡萄糖脱水酶和肽酶活性增强,进而促进乳酸菌生长。

①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盐、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可供乳酸菌生长利用。

②酵母菌产生的物质可诱导乳酸菌中氨基肽酶的合成,能提高小分子缩氨酸的含量,促进乳酸菌生长。

在信号分子方面,相关研究指出,在高渗透压、高氧、高酸条件下混合培养乳酸菌和酵母菌能提高风味和乙醇的含量,酵母菌在该条件下回产生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酯,乳酸会产生乙醛、γ-癸内酯,二种菌均会产生乙醇、异戊酸等,这些物质是信号分子的标志。

在基因方面,有研究指出,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培养时,负责代谢嘧啶的隐形基因占比低于菌株单独培养时,三磷酸胞苷合成量降低,而负责三磷酸尿苷转化为三磷酸胞苷的酶催化反应pyrG基因表达比例增大,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时乙醇的积累影响了乳酸菌mRNA水平上基因表达。

乳酸菌利用苏氨酸转化的乙醛是决定酸奶风味的重要物质。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廖一漠;敖晓琳;康海燕;何甜;杨林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3(49)3
【摘要】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地域特色,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但在进一步推广中却面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

乳酸菌和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各类传统发酵食品中,并在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解析二者间的互作机制能为传统发酵食品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目前已发现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作机制可分为代谢产物互补、影响细胞生长、群体感应现象3大类。

该文综述了乳酸菌与酵母菌混菌发酵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总页数】7页(P340-346)
【作者】廖一漠;敖晓琳;康海燕;何甜;杨林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民族传统发酵食品中耐胃肠道环境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酸乳发酵中的应用
2.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生态演替研究进展
3.辽宁传统发酵豆酱中乳酸菌及酵母菌分离
鉴定4.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作关系5.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机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及冻干菌粉的研究_刘乔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及冻干菌粉的研究_刘乔
工艺技术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及冻干菌粉的研究
刘乔,姚国强,李晶,胡殿庚,张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试验研究了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高密度混合发酵培养基、发酵条 件优化及其冻干菌粉的制备。通过对氮源、发酵温度以及接菌工艺的优化证实以大豆蛋白粉为氮源, 30 ℃同时接 菌能获得更高的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活菌数 (分别为5.98×109 CFU/mL和3.15×107 CFU/mL), 较 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1倍和3.09倍。在此基础上, 上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证实同时接菌 (L. plantarum P-8 6% 和S. cerevisiae QH2-2 1%), 30 ℃下前7 h通空气, 7 h后不通气条件下, L. plantarum P-8活菌数可达到1.66×1010 CFU/ mL, S. cerevisiae QH2-2活菌数可达到6.21×107 CFU/mL, 较上发酵罐前分别提高了2.77倍和1.97倍。L. plantarum P-8 和S. cerevisiae QH2-2混合发酵液经冷冻干燥获得L. plantarum P-8的活菌数2.91×1011 CFU/g, S. cerevisiae QH2-2 的活菌数1.10×109 CFU/g。上述菌种的混合发酵为益生菌发酵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乳酸菌; 酿酒酵母; 培养基优化; 混合发酵; 冷冻干燥
以优化得到培养基为基础,对L. plantarum P-8和
S. cerevisiae QH2-2混合发酵的温度、接菌工艺进行优 化,筛选最合适的混合发酵条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中试研究摘要研究了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培养的工艺参数,从菌的生长动态、pH 值变化动态、还原糖等方面对所选条件进行中试验证,结果表明:前期好氧培养时,培养温度28~30℃、通气量300L/min,通1h停10min、搅拌转速45rpm,210min停30min、培养24h;后期厌氧发酵时,培养温度32~34℃、通气量0 L/min、搅拌转速45rpm,通30min停30min、培养24h,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

关健词微生物制剂;培养;酵母菌;乳酸菌;中试为充分表达各种微生物的生产能力,对一定的微生物来说,需要研究微生物菌体的发育、生长和代谢等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理化和工程环境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控制其过程比较困难,特别是控制混合微生物的发酵生产[1]。

为使发酵生产能得到最佳效果,只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与发酵条件和内在代谢变化有关的各个参数,以了解有关产生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代谢变化规律,并根据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结合代谢调控的基础理论,有效地控制发酵,以达到预期的生产水平。

该文对乳酸菌和酵母菌在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微生物发酵罐中的中试培养参数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红糖、葡萄糖、植物油、磷酸氢二钾、蛋白胨、胡萝卜、硫酸镁、豆粕,均为市售产品。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ail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菌种均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购得保存。

1.2试验方法1.2.1培养基制备。

具体为:2%红糖、1.5% 葡萄糖、0.1% 蛋白胨、1% 豆粕、0.5% 萝卜汁、0.1% K2HPO4,0.1% MgSO4·7H2O、0.15%植物油、水1 000mL、pH值6.4~6.6;配料后混匀溶解,放入L-200型的微生物发酵罐中。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摘要: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r/min 培养24h,后期37℃静置24 h,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酵母菌为1% ∶0.5%,培养基为YEPD时,两者的活菌数水平达到最高值,乳酸菌达5.0×108CFU/mL,酵母菌达1.0×108CFU/mL。

关键词:混合培养; 酵母菌; 乳酸菌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Mixed Culture Conditions for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Abstract: Lactococcus lactis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ere cultivated and fermented together,and the impacts of dissolvedoxygen,temperature,pH value,inoculum size,inoculation proportion,and culture medium on the number of viable count at theend of their ferment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optimized mixed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hese two bacteria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culture for 24 hours in shaker at 150 r / min at 28 ℃in earlier period,stewing for 24 hours at 37 ℃ in later period,the initial pHvalue was 7. 5,the inoculum size was 0. 5% ,the inoculation ratio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o yeast was 1% ∶ 0. 5% ,and the culturemedium was YEPD. 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number of viable coun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being 5. 0 × 108and 1. 0 × 108CFU / mL respectively.Key words: Mixed culture; Yeast; Lactic acid bacteria乳酸菌和酵母菌对人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微生物菌种,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从大自然的变化中学到了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发面、制曲等工艺,利用乳酸菌制作风味乳制品等。

一种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同步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同步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同步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及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玉洁,赵琼
申请号:CN201710783514.2
申请日:20170904
公开号:CN107312735A
公开日:
20171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同步发酵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及应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培养基配方:糖蜜2.5%,酵母膏0.8%,柠檬酸氢二铵0.2%,乙酸钠0.5%,西红柿汁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锰0.02%,pH6.0。

混合发酵方法:按发酵培养基的体积百分比1%‑3%接入菌种,发酵温度25‑31℃,搅拌转数100‑150rpm,发酵17‑23h。

发酵液与凹凸棒土按质量比1:2混合,晾干得到复合微生态制剂。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浓度高,保质期长,水质净化效果突出,减少了常规复合微生态制剂制备过程需要多罐发酵,发酵后混合等过程,降低了染菌概率,利用工业下脚料作为主要发酵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申请人: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17公里处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红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的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的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的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田建军,贺银凤,张开屏,靳烨
申请号:CN201310433882.6
申请日:20130923
公开号:CN103468615A
公开日:
201312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的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分离自内蒙古民族乳制品酸马奶酒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共生组合筛选,选出一组具有互相促进作用的屎肠球菌HE5和酿酒酵母J-4。

在优化的脱脂乳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的屎肠球菌HE5和酿酒酵母J-4时,乳酸菌活菌数达到2.88×10CFU/mL;酵母菌的活菌数达到3.3×10CFU/mL,双菌培养促进乳酸菌生长作用较好。

将培养收获的双菌冷冻干燥得到一种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的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共生作用好、产酸能力强。

申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地址: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0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田燕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酵母菌、乳酸菌复合发酵奶的开发研究

酵母菌、乳酸菌复合发酵奶的开发研究

酵母菌、乳酸菌复合发酵奶的开发研究
刘文宗;马先才;余军;熊万彬;张玉琴;张杨军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1(001)003
【摘要】本试验研究采用L16(45)正交设计法对酵母菌、乳酸菌复合发酵奶的菌种比例、发酵时间、温度和加糖量的研究,筛选出具有最佳风味产品的加工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以酵母菌和乳酸菌按2:3的比例接种、发酵时间为2.5h、发酵温度为37℃,43℃的分段发酵、加糖量为6%、酸度为840T~880T的发酵奶最为理想。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刘文宗;马先才;余军;熊万彬;张玉琴;张杨军
【作者单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乳酸菌酵母菌复合发酵剂制取发酵乳研究 [J], 德力格尔;王琦
2.复合乳酸菌协同酵母菌发酵对苏打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 [J], 闫博文;赵建新;张均叶;范大明;郝玉洁;管璐静;陈卫;张灏
3.奶啤生产中乳酸菌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研究 [J], 王洪志
4.乳酸菌及酵母菌复合发酵紫甘薯汁工艺研究 [J], 冯金晓;李明珠;俞莹
5.乳酸菌及酵母菌复合发酵紫甘薯汁工艺研究 [J], 冯金晓;李明珠;俞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不同温度下、不同接菌工艺对菌种高密度混合 发酵的影响。以已优化的通气条件为基础,其他培养 条件不变,对不同温度下同时接菌或先接菌S. cerevisiae QH2-2,7 h后再接入L. plantarum P-8的接菌工艺进行 优化。发酵结束后分别测定两株菌的活菌数,筛选出 合适的接菌工艺。 2.4 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冻干菌粉 的制备
将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混合发酵 液离心浓缩,弃去上清液,将菌泥与保护剂按照一定 比例均匀混合后入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30 h,得到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混合冻干菌粉。冻 干结束后分别测定冻干菌粉两株菌的活菌数。其中, 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200 g/L,海藻糖150 g/L。 2.5 数据分析
试验涉及一株乳酸菌和一株酵母菌的混合高密度 发酵及其冻干菌粉的制备方法。L. plantarum P-8作为 一株益生乳酸菌,具备优良的益生特性,已经在发酵 食品、动物青贮饲料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 的应用潜力和经济效益[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食品工业》2016 年第37卷第 12 期
在国外学术界,将传统(自然)混合培养技术与 现代纯种培养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定义为限定混合 培养(Defined mixed culture)。在国内,此种培养方 式习惯上被称为多菌种纯种发酵,即同时将已鉴定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经分离纯化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对同 种已灭菌的培养基在无污染条件下进行发酵[1]。在长 期的试验研究以及生产实践中,单一菌种发酵显现出 了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如对于成分较复杂或生化过程 复杂的发酵过程不能很好地完成[2]。然而,混合发酵 因其菌种间可以优势互补,为解决单一菌种发酵的局 限性开启了新的篇章。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 投身到混合发酵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MRS培养基,YPD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放 线菌酮。
雷磁PHS-3C 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 公司;ZHJH-C1112C垂直流超净工作台:上海智城 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SX-500高压灭菌锅:日本 Tomy Digital Biology公司;ADVANTECSP-650全自动 高压干热灭菌器:日本ALP;DHP-9297恒温培养箱: 上海皖宁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D-1型真空冷冻 干燥机:北京博医技术公司;5 L液体发酵罐及其附 属设备:镇江东方生物工程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Study on Mixed Fermentation and Freeze-dried Powder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
Liu Qiao, Yao Guo-qiang, Li Jing, Hu Dian-geng, Zhang He-ping*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Bio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18) Abstract The high density cultiva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 fermented wi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 was studied by optimizing culture condition and preparing freeze-drying pow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y protein powder was used as nitrogen source, inoculated simultaneously at 30 ℃ with highly viable counts of L. plantarum P-8 and S. cerevisiae QH2-2 (5.98×109 CFU/mL and 3.15×107 CFU/mL,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2.11 and 3.09 times as many as before, respectively. And on this basis, it was proved that inoculated (L. plantarum P-8 6% and S. cerevisiae QH2-2 1%) simultaneously at 30 ℃, ventilated 7 h and stopped ventilating 7 h later with the most highly viable counts of L. plantarum P-8 and S. cerevisiae QH2-2 in fermentation tank. The viable counts were 1.66×1010 CFU/mL and 6.21×107 CFU/mL which were 2.77 and 1.97 times as many as before. The viable counts of freeze-drying powder were 2.91×1011 CFU/g of L. plantarum P-8 and 1.10×109 CFU/g of S. cerevisiae QH2-2, L. plantarum P-8 fermented with S. cerevisiae QH2-2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preparing the probiotic starters and microecologics.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edium optimization; mixed fermentation; freeze-drying
2) 不同温度下、不同接菌工艺对菌种混合发酵的 影响。以优化得到培养基为基础,在不同水浴温度 下,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的接种量分 别为1%,140r/min,对同时接菌发酵24 h或先接菌S. cerevisiae QH2-2发酵12 h再接菌L. plantarum P-8发酵 12 h的接菌工艺进行优化。 2.3.3 不同发酵工艺对高密度混合培养的影响
工艺技术
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及冻干菌粉的研究
刘乔,姚国强,李晶,胡殿庚,张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试验研究了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高密度混合发酵培养基、发酵条 件优化及其冻干菌粉的制备。通过对氮源、发酵温度以及接菌工艺的优化证实以大豆蛋白粉为氮源, 30 ℃同时接 菌能获得更高的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活菌数 (分别为5.98×109 CFU/mL和3.15×107 CFU/mL), 较 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1倍和3.09倍。在此基础上, 上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证实同时接菌 (L. plantarum P-8 6% 和S. cerevisiae QH2-2 1%), 30 ℃下前7 h通空气, 7 h后不通气条件下, L. plantarum P-8活菌数可达到1.66×1010 CFU/ mL, S. cerevisiae QH2-2活菌数可达到6.21×107 CFU/mL, 较上发酵罐前分别提高了2.77倍和1.97倍。L. plantarum P-8 和S. cerevisiae QH2-2混合发酵液经冷冻干燥获得L. plantarum P-8的活菌数2.91×1011 CFU/g, S. cerevisiae QH2-2 的活菌数1.10×109 CFU/g。上述菌种的混合发酵为益生菌发酵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乳酸菌; 酿酒酵母; 培养基优化; 混合发酵; 冷冻干燥
1) 不同通气条件对菌种高密度混合发酵的影响。 以已优化得到的静态培养基、发酵温度和接菌工艺为 基础,上5 L发酵罐(实际发酵液体积为3 L)进行高 密度混合发酵。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0,250 r/min, 恒pH 5.9,S. cerevisiae QH2-2接种量为2%,L. plantarum P-8接种量为4%。对不同通气条件进行优化。
在食品领域,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的制品, 如乳制品[2-3]、面食制品[4]、肉制品[5]、果酒[6]和饮料[7]
等有很多,混菌发酵的产品在口感风味、营养价值以 及生理功能等方面都显现出了比单一菌种发酵的产品 更高的品质。
在微生态制剂领域,乳酸与酵母菌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在临床应用[8]、畜禽水产的防病养殖[9-10]以及 改善生态环境[11]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大豆蛋白粉和豆粕粉为氮源进行优化,将活化 两代的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分别以 1%接种量同时接菌,37 ℃水浴,140 r/min发酵24 h。 以单独接菌2%的L. plantarum P-8和S. cerevisiae QH2-2 为对照组试验。 2.3.2 不同发酵温度、接菌工艺对菌种混合培养的影响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 将保存在安瓿管中的L. plantarum P-8菌株接种
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 ℃恒温培养18 h,传代活化 2次。
将保存在安瓿管中S. cerevisiae QH2-2菌株接种 于YPD液体培养基中,30 ℃恒温培养24 h,传代活化 2次。 2.2 活菌计数
采用倾注平板计数法。L. plantarum P-8用MRS固 体培养基(每升MR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5 mL的1 mg/ mL放线菌酮溶液)在37 ℃恒温培养48 h计数;S. cerevisiae QH2-2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在30 ℃恒温培养 72 h计数。所用培养基均在121 ℃条件下灭菌15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