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绩效考核中的政治行为分析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绩效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务员制度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由于体制、自然和人文环境、公务员绩效价值多元化的原因,也存在着目的内容模糊、主题单一、手段落后、程序流于形式以及激励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采取科学定位、完善职位分析、使用现代考核手段并公开考核、最后加强绩效考核的沟通和反馈等对策来完善。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及原因;解决对策公务员的绩效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我国行政部门选拔优秀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手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施行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的辅助条例的相继出台,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考核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如何正确认识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因素及解决对策,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公务员的绩效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公务员考核制度,希望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能。
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公务员的考核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弊端如下:1.考核目的不明,内容模糊绩效考核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工具,制定严密的评价程序,目的是通过考核达到激励公务员的效果。
而当前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目的不够明确,在发挥对组织成员激励作用、提升组织整体绩效方面效果不佳。
当前普遍的现象是将公务员绩效考核当作一般性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往往是就考核而考核,没有从系统性、战略性、准确性上予以定位。
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定,考核内容主要集中在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标准比较笼统,考核中难于把握。
领导行为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分析
领导行为对组织成员绩效影响分析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企业中,其实也可以说,没有绩效不好的员工,只有缺乏领导力的领导(主管),因为领导(主管)的领导力对下属的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
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员工个人的角度来讲,员工绩效取决于员工能力、态度和行为。
一般而言,能力具有稳定性,而态度与行为就成为影响员工绩效变化的重要变量。
过去,我们在分析员工态度与行为影响因素的时候往往局限于员工本人,而往往很少来关注他们的领导(主管)的领导力因素。
领导者行为之所以影响员工绩效,简单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领导(主管)掌握着组织赋予的正式权力,控制着对员工奖惩大权,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奖励和惩罚,以及资源配置权力。
领导(主管)运用他所控制的奖励和惩罚的偶然性程度以及方式、对员工的资源调配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
第二,主管与员工之间的私人关系、主管是否给予员工关心和支持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将影响员工对主管和组织的归属感。
主管是否为员工创造条件取得成功,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反馈,是否能积极帮助员工排忧解难都将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影响员工的绩效表现。
中华文化下领导(主管)对员工绩效影响尤为显著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员工态度和行为更易被领导者行为所影响,领导(主管)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量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崇尚等级、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人际关系,不仅仅因为其工具性价值(比如关系在商业交易中的普遍运用),更因为其在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有学者说认为,中国人“被个人的人际关系网包围,而这个关系网则定义或构成了个体的存在、并且控制个体的思想和大脑”。
因此,领导(主管)的领导方式、如何对待下属尤其是主管如何评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影响员工对自我的定义。
当下属的自我概念感觉受到领导(主管)的不公平公正对待,怠工与低绩效就成为必然。
其次,中国人尊重权威与领导。
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6篇)
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6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范文(精选16篇),欢迎大家分享。
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1在卫生厅党组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各处室的支持和帮助下,x年全所党政团结、上下齐心,全体职工积极努力奋斗,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为目标,以全国和全省卫生工作大会精神为动力,结合我省和我所实际,圆满完成了所长和党支部两个工作目标合同所规定的任务,并通过抓“项目”试点,为开创我省结防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做好所内建设,稳定结防队伍1、针对结防人员待通差,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一方面党支部根据目标的内容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摆事实、讲道理、讲老结防人员的创业精神,讲我省以致全国、全世界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性,讲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讲结防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创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较好地做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
年内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自筹与拨款相结合,疏通了道路,完善了病员食堂、购置了车辆,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部分实际问题。
2、积极完成所内日常人事、保险、劳资、老干、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的工作。
财会上接受了政府三大检查组重点检查,结果认定:收支管理规范,未发现重大违纪。
二、培训人材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1、在人材培养上,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内人员,另一方面又抓好了对基层人才的培养。
今年所内派出x人分别到湖南医科大和北京等地参加学习和进修,派人参加了西安和新疆两个学术会议,以及省急诊培训班等短期学习班。
举办了全省结防科长统计培训班、项目办技术指导组强化短训班、结核菌检验规程研讨班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启动前的专业人员培训班共十期,共培训x×余人。
接x名收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到所内进修。
2、科研工作是反映一个单位人才和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绩效评估中的政治(一)
绩效评估中的政治(一)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绩效评估已成为一项普遍的管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鼓励优秀表现和提高不足,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然而,绩效评估中的政治问题始终存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政治因素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企业管理中,很难完全做到客观评估。
因为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其背后可能带有一些政治因素,例如对某些高手的倾向,对某些新员工的压力或对其他不利公平竞争因素的干预等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评估的结果受到某些个体的偏见影响,导致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采取措施,保证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二、政治问题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在某些管理模式中,绩效评估被误用作为一种惩罚员工的工具,使员工感到不公正,并限制了其工作动力。
这种情况下,员工会本着小视工作和浪费时间的心态去完成工作,从而对公司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企业应提倡积极的工作态度,使绩效评估成为一种促进员工成长和发展的方式,添加力量,而不是成为缓慢颓废的源头。
三、政治因素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绩效评估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企业的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将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评价度下降,破坏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企业应通过对绩效评估过程和目标的明确说明,公开公正地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监察与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结语企业绩效评估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评估过程中对政治因素的化解。
企业应该积极解决绩效评估中的政治问题,制定公正的评估体系,坚持以客观、公正、科学为准则,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动力。
干部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建议
干部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政治素质考核还不够精准在考核工作中,由于政治素质和作风表现方面考核内容无法量化、考评方式不够全面、定性标准不够客观,目前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核更多的是侧重于业绩考核,对其政治素质考核上只以“正反向选项”和谈话了解方式考核印证,或者简单以“德”的好坏直接评判政治素质高低,片面看到了干部的“工作圈”,而对最能反映其真实表现的“生活圈”“交友圈”知之甚少,导致对干部情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存在简单以测评得分确定政治素质考核是否“优秀”等问题。
同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平时考核、年度综合考核侧重于测评打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缺少实地、跟踪的动态考核,工作对象和群众参与考核较少,造成考核评价“远看谁都像、细看不知谁”的情况,使考核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考核结果运用还不够充分从考核评定看,对“奖优评先”比较注重,但在鞭策后进上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对考核较差的班子、干部往往出现“奖优不罚劣”或者“蜻蜓点水罚”的情况,负向激励惩处的措施不多、鞭策不够有效的问题;从结果运用来看,对不胜任、不适宜、考核成绩连续排名靠后的干部“下”的机制不够健全,在较真问责、治庸治懒、解决干部“上亦能下”“下而能上”等方面还有差距。
干部考评体系还不够健全从大的方面来看,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平时考核、年度综合考核仍侧重于测评打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传统手段,缺少实地、深入的“考证”,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短板,对科室和干部考评标准仍不够客观,出现“管中窥豹”的情况,导致会出现个别干部月度考核一直排名靠前或靠后等问题。
从小的方面来说,个别单位“一把手”对推进绩效考核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干部岗位重点工作指标月度任务难以分解、部分工作不能量化问题,缺乏有效的考评办法,以考促干、以考促改的“助推器”作用发挥不充分。
对策建议管好用好干部,关键靠科学的制度作保证。
要在不断健全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前提下,继续坚持精准科学定结果,多措并举用结果,切实做实考核“后半篇文章”,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考”有所得、“评”有所获、“改”有所成。
政治建设目标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政治建设目标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一、自我评价概述
本次政治建设目标绩效考核,我们认真对照相关标准,全面审视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政治建设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 政治理论学习:我们严格按照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
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了全体人员对党的基
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2. 制度建设:我
们进一步完善了政治建设相关制度,明确了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组织生活:我们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定
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团结和凝聚力。
4. 廉
政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无
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三、成绩与问题
经过考核,我们发现政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例如,在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对政治建设的重视程度还需提高。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其对
政治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2. 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3. 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
意识。
4. 加强对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未来展望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政治建设工作,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为推动单位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同时,
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单位政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分析
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分析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组织管理中的重要工具,旨在评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从而对员工进行绩效奖励或惩罚。
然而,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合理性和公正性的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并给出总结。
一、目标设定合理性分析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首先体现在目标设定上。
合理的目标设定应具备可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去除性等特点。
对于可衡量性来说,目标必须是明确可量化的,以便于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对于可操作性来说,目标必须是员工能够理解和实施的,避免给员工带来过大的压力。
对于可去除性来说,目标必须是与员工个人能力和责任相匹配的,避免将组织的整体目标强加给个人。
二、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分析除了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外,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还要从评估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评估方法应该客观、公正、全面和可信。
客观性和公正性是评估方法的核心要求,评估结果应基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而非主观的偏见。
全面性要求评估方法应综合考量员工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而非片面评价。
可信性要求评估方法应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反馈机制的合理性分析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还体现在反馈机制上。
反馈机制的合理性即指员工对评估结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合理的反馈机制应及时、明确和针对性。
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员工及早了解自己的表现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明确的反馈能够让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或加强。
针对性的反馈能够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公正性的评价绩效考核制度的公正性是其合理性的重要体现。
公正性的评价应从公开、透明和公平三个方面进行。
公开的评价意味着评估标准、方法和结果应对所有员工公开,避免不公平的对待。
透明的评价意味着员工应可以清楚地了解评估的标准和过程,避免信息不对称。
公平的评价意味着评估结果应基于事实和数据,而非个人偏见,避免人为的主观判断。
政治政治分析
政治政治分析政治分析政治分析是指对政治事件、政治现象和政治决策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的过程。
它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经济关系等方面,对于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分析的定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分析的定义政治分析是对政治事件和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解析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政治信息和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预测。
政治分析的目的是提供对政治决策的支持和指导,使政府和决策者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二、政治分析的内容政治分析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经济关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政治分析内容:1. 政治经济分析:通过研究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2. 政治制度分析:研究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评估不同制度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3. 政治行为分析:研究政治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分析其目标和策略,推断其行为对政治格局和政策制定的影响。
4. 政治决策分析:研究政府和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和方式,分析决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影响,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三、政治分析的方法政治分析依靠科学、系统和客观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解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政治分析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政治理论、政策文件和学术著作等文献,了解政治问题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际情况。
2.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政治数据,运用统计和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客观、可验证的结论。
3. 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具体的政治案例,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原因,提供经验和借鉴。
4. 对比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政策和决策,揭示其差异和相似之处,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四、政治分析的意义政治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意义:1. 增加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政治分析提供了对政策制定的支持和指导,使政府和决策者能够基于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做出明智的决策。
绩效考核的不足及改善方法
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企业经营成本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的发展,员工绩效考评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并得以实施,但达到良好效果的并不多。
相反,在考核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本文通过对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绩效考核;考核标准;考评方法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而考评结果正是对这一核心目标的最直接体现。
因此,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动态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解决之道,促进这套体系持续改进与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工作。
一、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一)部门长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很多部门长语言上很重视考核,支持考核,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借故业务繁忙而无暇顾及,直到考核周期快结束时才“重视考核”,根据一些主观打分拍脑袋而定;或当员工出了问题时就强调考核的重要性,并亲自参与推进。
而这样的考核,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考评标准不合理,不明确,不规范。
第一,指标设定及权重分配不合理。
许多部门为了保护部门利益,故意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目标作为部门人员的KPI 进行考核,并在权重方面予以倾斜,导致部门绩效目标极易达成。
第二,目标值设定不合理。
很多公司在设定目标值的时候,要么定得太低,要么定得太高,要么变更太快,未充分参考历史数据。
第三,数据统计方法不合理。
比如:某制造型企业生产部门的KPI 指标之一是“产品的不良率W 1%,其统计的不良品仅包括自己部门检查出来的不良品,并未包括部门流出的不良品,以及自己部门返工的不良品。
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考察个人的业绩政治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实现的目标和成就:个人是否能够在工作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取得显著的成就。
例如,个人是否成功完成了项目,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对组织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等。
2. 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个人在工作中是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
例如,个人是否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等。
3. 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个人是否能够与他人良好合作,在团队中发挥协作精神,并能够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工作。
例如,个人是否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决策,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解释意见等。
4. 领导能力和影响力:个人是否在工作中展现出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影响力。
例如,个人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潜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等。
关于具体事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例子:1. 在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取得成功。
个人可能曾经领导或参与一个复杂的项目,并成功地完成了项目的目标。
2. 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个人可能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挑战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解决了问题或改进了工作流程。
3. 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色。
个人可能曾经在一个团队中展现出优秀的合作能力,与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
4. 在领导岗位上取得成功。
个人可能在领导岗位上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有效地管理团队并实现了一些重要的业绩目标。
5. 在行业或领域中具有影响力。
个人可能通过发布论文、发表演讲或获得奖项等方式,在自己的行业或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浅谈机关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机关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施绩效考核是近年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当前,随着绩效考核的推广和应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客观地评价机关单位的工作实绩,激发干部职工的潜能,全面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笔者将简要阐述机关绩效考核的基本含义、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对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个简明的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绩效考核的基本思路对策,供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借鉴和参考。
一、机关绩效考核的几个相关问题(一)机关绩效考核的基本含义绩效考核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对成绩和效果进行考查和核对。
有的人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填表“打分”,即按照组织人事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考核表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然后按照单位要求划分等级,并与效益工资、晋升、淘汰等人事决策挂钩。
有的人认为,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成员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成员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成员的过程。
也有的人认为,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成员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情况及其成绩,以确定其工作的优、劣或判断其是否称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综合几种观点,笔者认为,机关绩效考核是指一个机关单位或一个管理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某一既定目标,分配任务,划定标准,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考核办法,全面系统地评价机关单位或管理部门内部各组织成员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并给定一个等级结果的过程。
(二)机关绩效考核的目的关于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英国学者格雷厄姆认为,有四大目的;美国知名的组织行为专家约翰•伊凡斯维奇认为,有八个目的。
尽管内容有较大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
一些专家学者将绩效考核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项:一是判断功能,即可以为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服务,提供依据;二是发展功能,即可以对被考评者作出反馈,并据此结果制定与实施计划。
年终考核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年终考核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一、政治表现
在年终考核中,某员工的政治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他/她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
同时,该员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具体事例
1.在公司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中,该员工总是积极参与,认真学
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他/她经
常与同事分享学习心得,促进了整个团队的政治素质提升。
2.在工作中,该员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执行党的方
针政策。
在某次重大项目决策中,他/她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
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3.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该员工能够保持冷静,迅速作出正确
的判断和应对措施。
他/她曾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积
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在日常生活中,该员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她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
力量。
综上所述,该员工在年终考核中表现优异,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公司员工。
个人业绩中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个人业绩中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1. 政治表现:
- 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
- 较高的政治素养: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强政治觉悟和敏感性,能够在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要求。
- 严守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做到廉洁奉公,严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2. 具体事例:
- 在单位组织的扶贫工作中,积极参与并主动承担了多个贫困家庭的帮扶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并定期回访,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
- 在一次重要项目中,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主动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克服困难,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 积极参与单位的社会责任活动,组织并参与了多次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为单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绩效考核满意度分析报告
绩效考核满意度分析报告绩效考核满意度分析报告(精选13篇)在现在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绩效考核满意度分析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绩效考核满意度分析报告篇1我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正20xx年春学期开始制定,并于当年九月一日正式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中考核项目主要是达标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60%),单项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5%),期终综合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25%),实施五年来,总体运作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先将学校绩效考核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绩效考核实施现状分析1、绩效考核注重拉开差距,体现一定的激励作用。
学校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根据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点强化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将绩效工资比重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显著教师倾斜,拉开差距,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20xx年春学期绩效工资高低相差4600多元,秋学期绩效工资高低相差4200多元。
2、绩效考核内容全面细实,涵盖多方面重点工作。
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德、能、勤、绩等方面。
“德”的考核重点是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情况;“能”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勤”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德情况;“绩”的考核重在教育效果、教学效果、教研业绩等方面。
3、考核方案经教代会通过,方案实施有群众基础。
学校考核方案制定依据是《扬州市邗江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方案在广大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初稿。
然后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初步方案。
最后将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
因此,我们认为绩效方案实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考核方案几经修改完善,凸显重点工作的考核。
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引言干部绩效考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公务员队伍的高效运转和提升政府工作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干部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讨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指标设定不合理在干部绩效考核中,指标设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指标设定不合理的问题。
比如,有些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准确评估干部的实际表现。
建议一:设定科学、可量化的指标,确保指标的具体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问题二:权力寻租问题干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一些干部利用权力寻租的问题。
有些干部通过操纵考核数据、拉关系等手段,获取不应得的高绩效评价和奖励。
建议二:强化考核制度的监督与惩戒机制,建立严苛的考核程序和举报机制。
同时,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察和问责,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问题三: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化在现行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中,常常出现评价标准单一化的问题。
只注重干部的经济指标或政绩成果,忽视了干部的道德品质、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建议三: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多元化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干部在经济、政绩和素质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注重考核的全方位性和综合性。
问题四:评价过程不公开透明干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评价标准和结果往往不为干部所知,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和对考核结果的质疑。
建议四:加强对干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将评价过程向干部和公众公开,接受监督和评价。
结论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然而,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指标设定、加强考核制度监督、完善评价标准和公开透明评价过程等措施,我们可以改进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更加公正、客观和准确的考核评价。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写写帮整理)
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写写帮整理)对政府绩效考核管理的分析与思考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就是指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的发展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探索和尝试。
其中,甘肃将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其特点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把评价组织权交给第三方学术性中介组织,这种模式实质上就是引入服务对象来考核政府业绩。
一、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目前,政府绩效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内部考评,一种是公众参与的外部测评。
笔者对这两种考核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两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官方主导与公众参与。
前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围绕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包括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财源培植、招商扩投等一级指标和班子建设等二级指标,考核方式也多采用领导打分和各部门互相打分的方式。
评价队伍完全是由政府各部门人员组成。
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博弈,且缺乏公开性。
后者是把评价权交给政策直接受益者,以他们日常在政府部门办事的感受作为依据。
因为政府工作干得好不好,绩效大不大,感受最深切、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公众,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
这也是政府转型的方向和“善治”的结果。
二是经济指标与公众价值。
尽管在指标设计上考虑到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素,也对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而信访的“一票否决”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
但强势部门和强势指标仍充当“主角”,这一“主角”的导演就是政府官员。
绩效考核表里政治表现怎么写
绩效考核表里政治表现怎么写
绩效考核表里政治表现这些写,如下:
1、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我认真学习,态度明确。
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读好。
所以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
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并善于总结经验,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
3、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卫生,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
参加了长跑活动、植树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舒肤佳产品的调查、义务家电维修和义务家教服务等校、班组织的各种活动。
我乐于助人,总是尽力帮助在学习和生活需要帮助的同学。
4、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来自社会,所以自己也要报答社会。
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
要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坚持了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义。
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
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关“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政治表现”的话题。
这个话题涉及到个人的工作表现、政治立场和具体的事例。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个人业绩的评估谈到考察对象的个人业绩。
个人业绩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绩往往通过一定的指标和数据来衡量。
在企业中,个人的业绩表现往往与薪酬、晋升和激励挂钩,因此对个人业绩的评估尤为重要。
在政治领域,个人业绩则更多地体现在其在公共事务中的表现和做出的贡献。
一个政府官员的执政成绩、推动的改革等都是其个人业绩的体现。
在考察对象个人业绩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在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绩、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推动项目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领导力。
个人业绩的评估需要客观、全面地进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和指标上。
二、政治表现的评估谈到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
政治表现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态度、立场和行为。
在一些组织和机构中,政治表现也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因为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表现往往关乎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在一些特定的背景下,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可能更加受到重视,比如在政府部门、党委组织等。
评价一个人的政治表现需要考察其在政治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对党的态度和对国家政策的支持情况。
一个人的政治表现还与其在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成绩、所发表的重要观点和立场等息息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对政治表现的评估需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三、具体事例的分析我们需要具体的事例来分析考察对象的个人业绩和政治表现。
具体事例往往可以更加客观地展现一个人的工作和政治实践。
在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考察对象在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决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其所体现出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
某政府官员在一次重大的改革中推动了一项重要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个事例可以作为评价其个人业绩和政治表现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绩效考核中政治行为形成的原因
现有研究表明,资源稀缺是组织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在绩效考核中,当绩效考核结果与稀缺资源存在很强相关性时,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政治行为。导致绩效考核中政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组织资源的有限性。一个组织的各种资源,如权利、经济报酬、高级管理职位等都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结果密切相关,因此诱发了员工为了争夺这些有限的资源而采取政治行为。一般来讲,绩效考核的结果是组织人力资源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决定组织资源分配结果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员工的晋升、职业生涯、薪酬、培训甚至轮岗、辞退等一系列的活动。因此绩效考核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包括潜在的冲突和显性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原因,原本看是简单、有效的绩效考核活动在实践中很容易演变成为组织成员之间互相博弈的政治游戏。
3、组织利益分配体系的零和博弈特性。当组织成员要面临零和博弈的利益分配体系时,任何个人或部门的资源、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其他个体或部门的损失为前提,这种压力迫使群体成员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不是合作。而绩效考核的结果正是这种利益分配体系的主要标准,因此组织成员在考核过程中关注自身利益而不是组织目标,总是试图通过非制度化的政治行为谋求最有利的绩效考核结果。
2、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从考核方法、考核流程、需要的时间以及参与人数等方面来看,绩效考核是一个需要大量信息的复杂系统,而信息的获取既需要高昂的成本,又需要先进的技术方法,这使得多数组织不得不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考核,这也为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主观需求来决定绩效考核的结果打开了方便之门。信息不完全一方面使考核体系的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考核结果难以精确反映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和绩效水平。另一方面,信息不完全还会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工具以及考核者的公正性、公平性的普遍质疑。因此,不管是绩效考核者还是一般的员工,都转而寻找一些非常规的途径,试图通过政治行为影响考核结果,使其有利于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吴铮,孙健敏.绩效评估中的政治因素[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 卿涛,郭志刚.论绩效考核政治及管理[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6期
3 黄钟仪.绩效考核“滑铁卢”的新视角——绩效考核中“政治普遍性”的挑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9期
6 王震,江卫东.企业政治产生原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2期
7 米家乾.绩效评估如何走出困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5期
三、政治行为是导致绩效考核失效的重要因素
1、管理者的政治顾虑增强了考核结果的随意性
管理者在考核过程中面临着多重相互冲突、难以调和的目标:既要通过考核准确把握员工工作的实际状况,为员工的岗位配置、提拔与晋升做依据;又要努力平衡员工的种种利益诉求,维持团队的相对稳定,避免出现过激的内部冲突;同时还希望通过考核行为树立自身的权威、在考核结果中体现个人意志。这表明,现实中的管理者在对员工考核时有许多非常实际的担心和忧虑,迫使其不能对员工进行准确地考核。
四、绩效考核中政治行为的归避
1、利益机制约束。为了削弱组织成员通过政治行为改变绩效考核结果以获取个人利益的动机,组织需要改革报酬体系,恰当地定义其与绩效考核结果间的关系、从而降低组织成员对绩效考核过程的关注程度,这种方法可以称为利益机制约束。绩效考核往往和薪酬、晋升关联在一起,绩效薪酬被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核心手段进行使用。然而,实践结果证明,正是这种关联导致并加深了绩效考核中的冲突和政治。很显然,当绩效考核结果与组织成员的薪酬间的关系削弱时,组织中多数成员通过政治行为改变绩效考核结果的动机将会逐渐消失,绩效考核中的政治行为的普遍性将会下降。同时,在声誉机制的约束下,那些企图采取政治行为的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因此不得不放弃政治行为。
2、政治行为扭曲了员工的工作行为
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体现着一个组织的战略意图,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员工行为的风向标,为员工提供努力的方向,并指明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将会被忽略或者否定。然而,政治行为有可能打破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与引导作用,使组织的监督成本增加,员工也很难形成对自身工作结果的合理预期。即是说,当绩效考核政治大行其道,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努力程度时,考核指标的导向性作用将被严重削弱,并导致员工行为的异化,员工会尽可能地通过人际关系的改善来获得较高的考核成绩,而不是努力提高技能水平以获取合意的工作结果。在零和博弈的绩效报酬体系下,员工在绩效考核中的政治行为可能会导致相互攻击、互相拆台的现象,员工拒绝与同事分享成功经验与信息,不能互相学习和有效的配合,而降低组织的整体业绩。
3、政治行为影响个人的公正感知
公正性是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最主要期望,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正性的判断是培育员工的忠诚与追随意愿的重要手段。而绩效考核包含了组织公正性的三个方面:根据员工的表现给员工一个绩效评分需要体现出结果公正性;决定绩效评分的一系列程序和制度需要体现程序公正性;绩效考核活动中一系列的人员交往活动需要表现出交往公正性。因此,透过绩效考核建立员工的公正感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政治性原因使员工的工作实绩在考核评分中被刻意放大或缩小,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员工的公正性感知。考核评分被人为提高会让员工形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形成对更高考核评分的强烈预期,当这种预期不能实现时,员工将会感觉到不公平。同样,如果考核评分被有意识地降低时,员工的第一反应就会是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产生挫折、困惑、痛苦和愤怒情绪,这是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组织政治是在存在有不确定性及对选择方案意见不一致时,组织成员获取、开发、并使用权力及其它资源以取得期望结果的行为,是组织成员超越其正式角色而做出的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害分配的活动。组织政治影响组织的正常决策过程,为组织的决策体系增加了复杂的讨价还价、磋商与协调过程。政治行为不在岗位职责的范围之内,主要关注影响个人利益的“利害分配”。而在绩效考核(绩效考核1 evaluation/)中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分配问题,组织成员总是试图通过政治行为将绩效考核朝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引导,不论是组织的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的政治行为都可能导致考核结果的扭曲和失真,致使绩效考核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政治行为成为影响绩效考核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即使绩效考核的制度完善、科学、合理,指标体系考核指标都明确可行,绩效考核的结果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要解决组织所面临的绩效考核难题,试图去制定完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不够的,需要从催生组织成员政治行为的动机入手,并通过合理的利益引导和行为引导抑制政治行为的动机。
此外,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管理者主要根据主观上“看到的事实”而不是客观上的“事实本身”做出解释和判断,考核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的知觉。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事实”往往并不是一个员工绩效的真实反映,很多工作本身也不适合客观测量。对个体努力程度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知觉的歪曲和偏见的影响。主观性的测量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大的决定权,这种决定权很容易演变成管理者维护利已团体利益,打击敌对团体或个人的工具。
建立程序机制约束的核心问题是让员工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全过程中来,从而获得公平感知。参与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员工感觉到自己能够直接影响考核决策或通过其它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感到有机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估。当员工感知自身不论通过何种途径都会对最终的绩效决策有影响时,就能感知整个考核过程是公正和可取的。我国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权利距离的国家,通常情况下管理层与员工的情感距离较大,如果能够在考核程序中设置高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则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公平感知。因此提高组织成员对程序公正性感知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绩效考核中的双向沟通机制,在绩效考核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全面的反馈通道,让员工充分体验到参与感和受到的尊重。
2、程序机制约束。在绩效考核中,由于信息不完全,绩效考核结果的绝对公平是难以企及的目标,这一点在组织成员中是有共识的,因此组织成员对公正性的期望实质上是期望程序公正。根据公正性理论,对于考核的结果,员工往往缺乏相关的对比信息,很难判断结果是否公正,因此只能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考核过程、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等有关程序公正性的信息判断考核的公正性。如果管理者能够平等地对待员工,鼓励员工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来,表明其对员工的充分尊重,提升员工对程序公正性的感知,则员工通过政治行为改变绩效考核结果的意愿将会下降,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称作程序机制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