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思考题一.名词及命题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是以古代希腊文化为社会历史背景,以古希腊文典籍为主要思想材料的哲学。
2、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有多种提法,主要是指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3、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存在属性: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第二,存在是唯一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思维的对象。
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4、智者是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5、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把这一命题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按照柏拉图的转述,这里的“人”是指个人的感觉,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事物都以各人的感觉为标准。
6、认识你自己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人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即人的德性。
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到人学的转变。
7、柏拉图的“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和得到知识的过程,就是灵魂在外物的刺激下,回忆其固有理念的过程。
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地位。
8、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怀疑”一词的希腊文意思是“探究”。
怀疑主义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二、问答题1.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①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②研究中心是“本原”问题。
③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
④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特色。
2、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思想。
第一,“万物皆变,无物常驻”,自然事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第二,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
“逻各斯”——希腊文原义是“话语”,进一步引申为尺度、比例、规律等含义。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1、逻各斯(logos):Logos,是话语,词语的聚集之意,赫拉克利特最早引用这个概念,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正确的道路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他认为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就逻各斯是世界本原而言,它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被理解的“理性”“理由”等。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定义:对自然秩序的智慧言说。
①人们所听到的(言辞)②规整万物的(类似某种普遍的规律)③一种独立于表达它的人的存在。
2、努斯(nons):由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将来会存在的东西,过去存在过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东西,以及现在存在的东西,都是心所安排的”,“心”即“努斯”,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混合的,是单独的,独立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努斯”是灵魂,思想或心智,就是作为个体精神向上超越的精神能力的存在,它代表自我超越,不断创造的主体原则,要求人摆脱物质世界的羁绊,以自我规范的对象,使对象符合我的目的,强调主体性,目的性,自由性,人的自由性。
3、苏格拉底谈话方法: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
承认自己无知,正式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
苏格拉底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他既不是欲擒故纵的圈套,也不是大智若愚的讥诮,没有真诚的无知,便没有对知识的真诚探索,物质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
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
苏格拉底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
4、柏拉图的“相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相论是由本体论与认识论两部分组成的,作为认识论的相论实质上是一种对本质直观的认识论方法,而辩证法则是认识的途径.作为认识论的相论是人类知识可能性与确定性的重要保证,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近代大陆理性主义及康德、黑格尔的认识论都受到相论的影响,而排斥相论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必将导致不可知论.这主要是方法论上的。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一、希腊哲学的起源1、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关注自然学和宇宙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等。
2、苏格拉底哲学:关注伦理学和人类学,以对话和质问的方式探究真理和美德。
3、柏拉图哲学:创立了理念论和灵魂三重结构,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
4、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关注实体、真理和逻辑原理。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主要关注基督教信仰和神学,如奥古斯丁、拉克坦提乌斯等。
2、经院哲学:在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如安瑟尔姆、阿奎那等。
三、现代哲学1、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人类自由,如伊拉斯谟、弗朗西斯·培根等。
2、经验主义哲学:关注经验和实践,强调观察和实验,如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
3、理性主义哲学:关注理性和演绎法,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4、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关注先验论和绝对精神。
四、20世纪哲学1、分析哲学:关注语言和逻辑分析,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现象学:关注经验和意识,探究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存在意义,探究人类的自由和责任,如萨特、加缪等。
4、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多元性和相对性,批判现代性和宏大叙事,如福柯、德里达等。
五、其他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1、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尼采:批判了基督教道德和现代性,提出了超人概念和永恒轮回学说,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观点、方法和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底蕴和精神。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第一篇: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一、西方哲学史七个重要板块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上帝存在的证明5、启蒙运动;6、康德的批判哲学;7、黑格尔(包括被黑格尔批判的哲学,费希特、谢林的绝对唯心论)二、复习重点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是”(Being)【解释】“是者”【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真理“去蔽”(P43)【解释】“美德即知识”(P48)【】柏拉图的四个比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码(P100)【】评价怀疑论(皮浪、休谟、康德的怀疑论)(人生的悬搁,不动心态度,人生的态度)【】上帝存在的证明(西方哲学史上的几个人、几种证明)(P126,140,158,216)【】上帝是什么?为什么要证明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要对其怀疑?【】哲学与科学的关系?(P200)【解释】普遍怀疑【解释】普遍数学【简述】“我思故我在”?【简述】笛卡尔方法论的四条原则?【论述】为什么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要点:是奠基人;奠了什么基;以后的哲学是否在其基础上】【】白板说【】洛克: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P248)【】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何理解?(P265)(感觉之外是否有世界存在、映像、印象)【】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三点)【】德国与法国、英国启蒙运动(哲学)的比较【】卢梭《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风俗的敦化》对我们的启示(P281)【】在工业化社会进程中人的地位?(结合三大启蒙运动)【解释】先天综合判断(使知识成为可能的东西)【】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的含义?【】康德哲学为何是批判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自我意识第一原则(费希特)【】天启哲学(谢林)(哲学要不要统一宗教?)【】人如何实现自由?如何在历史中自由?(《精神现象学》)第一章(导言、前序)【】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是”(Being)【】“S是”和“S是P”的区别:【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第二章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解释】本原第三章: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解释】“美德即知识”(P48)【解释】相(Idea)【解释】柏拉图“四线段喻”【】两个世界的划分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柏拉图的四个比喻一、“太阳比喻”二、洞穴比喻(两个领域及哲学家的使命)三、“灵魂马车”比喻四、爱的迷狂比喻【】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第四章:晚期希腊哲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玛(pneuma)【】评价怀疑论1、皮浪(前365-270)的怀疑主义:2、休谟(1711-1776)的怀疑3、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第五章:基督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1、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2、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补充)4、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5、莱布尼茨: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
西方哲学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所以,“本原”的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是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一是生成的原因问题,亦即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2、巴门尼德:A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奠基人,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B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
C其对哲学的贡献:①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花费呢,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③他不再像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④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D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西方哲学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本体论。
3、原子论:①德谟克利特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最高成果,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作为不可分的最小单位而存在,而虚空是非存在,不过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的另一种状态,它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②德比较好的解释了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万物为一,都是由同一种东西组成的,万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原子之间有形状,位臵和秩序的不同,由于有了虚空,原子就有了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的碰撞造成了它们的组合与分解,从而形成了万事万物。
看上去原子论解决了自然统一性和多样性,但有原子论有十分浓厚的机械论色彩。
4、智者:公元前5世纪,“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收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
智者具有明显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了启蒙作用。
5、亚里士多德:著作《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绪论早期古希腊哲学(1)古希腊哲学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来源可概括为“两希”,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可见古希腊哲学影响之大。
在《荷马史诗》所描绘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前三千年)因异族入侵被摧毁之后,古希腊文明在荒野上拔地而起,建立起了当时独特的“城邦政治”。
见第25页,伯利克里的演讲。
哲学产生的条件:闲暇(闲人);思想的自由(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自然力和必然性的深切感受)。
(2)古希腊哲学的特性由于,第一,公民的自由;第二,人人平等;第三,公开论辩。
所以,说理是最重要的本领,使理性精神(非宗教精神,积极的悲剧精神,解释命运、必然性或规律)成为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也造就了西方文化特立于世的传统。
与其后的西方哲学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是,第一,朴素直观性;第二,“拯救现象”的经验主义;第三,以宇宙论(自然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A 米利都派泰勒斯(前570)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物都充满着神灵(“宇宙充满了灵魂”)。
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
B 赫拉克利特(前504-501)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的问题上。
火本原说: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逻各斯学说:世界的本性可“说”(逻各斯);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理性(说)才能发现它。
生成辩证法:对立面转化的关系;对立和谐的关系。
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城的赫拉克利特学派统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C 毕达哥拉斯(前532/531)学派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不仅认为万物都包含数,而且认定都是数,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数的关系。
他们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闻名于世,又由此导致不可通约数的发现。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难得显赫,却从未消失,总是作为其他哲学家思想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虽然有时是最重要的部分。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
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
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
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
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西方哲学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提出水本原,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从水中产生,而后又复归于水。
2、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形者,认为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者”中分离出来,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3、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原说,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
气与水一样是自然物质,但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气存在但不可测量和无边无际,无孔不入也无所不包。
因此既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本原说,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是有定形的东西,而最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数构成了一切变化不定之物共同的确定不变的东西,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
2、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认为火是万物本原,强调万物及其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
逻各斯:原意是“话语”,也由此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
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看到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则,即作为万物本原的火与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
(2)说明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3)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
”“存在”或“存在物”的特点:(1)“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
(2)“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
(3)“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4)“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无际的或无定性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1、“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
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2、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
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
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3、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
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4、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
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
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
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5、实体(亚里士多德):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
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
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6、经验论: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文化中哲学思想发展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到现代哲学的发展的广泛范围。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关键的复习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回顾西方哲学史的重要内容。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史的起点。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哲学家和学派,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创立了柏拉图学派,并发展了理想国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则是柏拉图学派的学生,他对逻辑、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古希腊哲学之后的一个时期,它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主要关注上帝、信仰和神学问题。
圣奥古斯丁是一位重要的中世纪哲学家,他将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提出了信仰与理性的统一。
托马斯·阿奎那则是中世纪哲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试图用哲学的方式证明上帝的存在。
3.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是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类的自由和个体的发展。
伽利略·伽利莱和弗朗西斯·培根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们对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时代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权威和观念。
伏尔泰和伊曼努尔·康德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他们提倡人类理性的重要性和对权力的限制。
4.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
康德提出了一种以理性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强调人类理性的限制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费希特则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他提出了辩证法的概念。
黑格尔则试图建立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体系,他强调了自我意识和历史的重要性。
5.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哲学发展阶段。
西方哲学史复习 浙师大
世界的本原问题:什么叫本原:即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
1.水本原说(P13):是泰勒斯提出来的,他第一次摆脱了神话宇宙论的传统藩篱,试图在自然界的范围中,用作为日常自然物质的水来说明万物的根源,是一种对万物本原肯定性的表述。
他认为水具有运动本性的,它不仅是万物由以产生的源泉,而且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
2.本原(P14):是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的,他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性的表述,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
事物的产生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
3.气本原(P16):是由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他认为地球和日月星辰都是从空气中产生出来的,并且被空气和一种神圣的“精气”所包围着,气随着凝聚和稀散这两种相反的运动而分别转化为火、水、土及宇宙万物,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它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的东西。
4.毕达哥拉斯(P17):第一次提出了“心灵和表象是在脑子里面”的观点,创立了宇宙中心火(地动说)的理论,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
数本原说: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东西就是“数”。
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关系或抽象原则。
5.火本原说(P20):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他认为火通过浓厚化而变为气,进一步浓化则依次变为水和土,这是“下降的道路”;反之,土通过稀薄化而变为水,进一步稀薄化则依次变为气和或,这是“上升的道路”。
而“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道路”,它们表现得都是火与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
逻各斯(P20):逻各斯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也是确定了周期的尺度。
西方哲学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概要
西方哲学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要知道的英文单词:1、哲学:Philosophy P10 ppt132、本体论:Ontology P243、形而上学:Metaphysics P554、实体:substance P58 suhstantia P1545、逻各斯:Logos P195、辩证法:dialectics6:本原;principle序:1、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以来对实体观点的发展和变化(经验论和唯理论很重要)亚里士多德、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贝克莱、休谟2、古希腊时期关于本原问题的发展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妮、巴门尼德)、原子论者(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本原(arche)principle、本义:开始、发端、起源引申义:1、万物由之产生:本原作为万物的始基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无定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引申义:2、万物由之构成:本原作为万物的元素恩培多克勒: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德谟克利特:原子说引申义:3、万物的内在根据、支配万物变化的规则:本原作为万物的原则毕达哥拉斯:万物的本原是数(形式、理念)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逻各斯)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一、米利都学派:P13-15都是朴素的一元论本原作为始基1、泰勒斯:水(具体物质)2、阿那克西曼德:无定(空间无限、无任何质的规定性)3、阿那克西美尼:气(具有质的规定性,但也具有无限和永恒运动的属性)二、毕达哥拉斯学派P161、毕达哥拉斯:数(1)数本原说——本原作为根据和原则第一、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①比例关系②对立关系③类比关系第二、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2)对数作为本原的更深入理解当他们说,万物是数的模写或模拟,这也许就是他们表现他们的思想的最有积极意义的说法了。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罗素(5个)1、什么是分析哲学?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代背景:黑格尔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的复兴数理逻辑的发展语言学的转向(lingustic turn)分析哲学:二十世纪初叶由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发起并推动的一场哲学运动,它以现代数理逻辑为手段,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的逻辑本质从而构造新的世界图景,被称为二十世纪哲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
2、什么是“罗素悖论”?它说明了什么?在数学集合论中一个命题蕴涵着自身的否定,即:由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否仍为自身元素?普通集合(ordinary set):其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奇异集合(funny set):其总体仍然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由普通集合构成的的集合是奇异集合还是普通集合?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任然是普通集合的话,那么他的总体不是含自身的元素,然而,新集合又由是他自身的元素构成,则新集合不是普通集合。
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奇异集合,那么他的总体仍是自身元素,然而新集合由普通集合构成,总体不是自身元素,所以新集合不是奇异集合,这直接说明了集合论中的自我指涉问题。
3、什么是摹状词?罗素如何用它消解“存在之谜”?摹状词:用于描摹单个事物的性质的词项,通常的形式是“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即由冠词和普遍名词构成。
专名具体指某一个事物,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事物,那么在听到专门时将不可能知道其所指称的对象,与专名不同,摹状词是复合的符号,被这些符号确定的意义赋予意义,因此哪怕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从未被知道过,人们还是能力理解它所指称的对象。
摹状词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存在之谜同一律失效的问题排中律失效的问题存在之谜:非存在存在Eg:金山罗素认为“金山”不是一个专名,而是一个摹状词,他可以转写为“一个具有金和山两种属性的x”将金山从主词变为一个描述语。
于是“金山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转化为:有(没有)一个X,此X是金的并且是山;并且对于所有的Y,如果Y是金的并且是山,则Y等于X。
【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关键字】资料一、米利都学派(一)重要概念:“始基”(重点)。
泰勒斯认为万物始基为“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
本原即始基指物的起始、本源和归宿;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构成元素;是万物生灭基础与说明的原则。
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2、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概念(重点);三、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关于世界的本原“数”;四、爱利亚学派(一)巴门尼德:1、存在与非存在,提出了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重点);2、存在的基本特征(5个);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难点)。
4、being“存在”的意义(重点)(二)芝诺:论证存在不是多。
1、否定多的论证;2、否定运动的论证:两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龟”,“飞矢不动”和“运动场”(难点)。
第二节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繁荣到危机时期的哲学公元前5-前4世纪)多元论者恩培多克勒:1、四根说,“爱”和“恨”;2、流射说,同类相知说。
阿那克萨戈拉:1、种子说,“奴斯”;2、异类相知说。
原子论唯物主义(一)留基波(创始者)(二)德谟克利特:1、原子与虚空(重点);2、影象说的认识论。
智者派:(一)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重点);(二)高尔吉亚:“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难点)。
苏格拉底(重点章节):(一)认识你自己(重点);(二)美德即知识;(三)苏格拉底的方法(助产术)(难点)。
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通过对话接近真理。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苏格拉底确信, 得到可靠的知识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受到规训的对话, 这种对话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一名思想的助产士. 他称这个方法为辩证法(助产术)。
(四)1、定义的重要性;2、目的论思想;(重点)柏拉图(重点章节)(一)柏拉图的洞穴:简述柏拉图的洞穴1、洞穴的讽喻:走出洞穴的囚徒:现在被解放了的囚徒理解了他和他的囚徒们在洞壁上所看到的东西—影子和倒影是如何不同于可见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东西的, 他也会明白, 何以没有太阳就没有可见的世界.]2、洞穴的暗示:1)教育乃是一种转变—从现象世界到实在世界的彻底转向洞穴的喻言暗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洞穴的黑暗之中, 我们的思想都是与模糊不清的影子的世界相适应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引导人们离开洞穴进入光明的世界.我们必须彻底摆脱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欲望, 使得理智变得盲目的似真实幻的世界. 教育乃是一种转变—从现象世界到实在世界的彻底转向.2)2. 存在着两个世界: 黑暗的洞穴世界和光明的世界; 知识以最实在的东西为基础, 是确实可靠的2、解释“柏拉图线段”—在线段的隐喻中, 柏拉图更详细地来描述所能获得的知识的层级. 在发现真知的过程中, 我们依次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二)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1、1)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原型, 有着永恒的存在, 被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感官所把握;理念是独立存在的, 尽管具体事物会消逝, 但理念却依然存在。
西方哲学史复习要点
1、古希腊哲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6世纪,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晚期希腊哲学。
2、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②探讨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③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④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⑤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
3、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①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②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是“本原”问题。
本原(亚里士多德):“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毁灭后又复归于它,万物虽然性质多变,但实体却始终如一。
”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本原。
③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与宣称。
④早期希腊哲学产生于本土以外的殖民地,其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的特色,并且以此为据,区分出不同的学派。
4、东部的伊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米利都学派,其创始人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本原”是宇宙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哲学概念。
阿那克西曼德是第一位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学家,他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无定的本性或自然。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这个无定的本原是气。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他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
逻各斯:指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是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万物根据它而生成。
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涉及了认识论的问题,认为“自然惯于掩盖自己”。
5、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以毕达哥拉斯为创始人,集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团体。
该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和谐: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指一定数的比率关系。
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与和谐。
西方哲学史复习纲要
西方哲学史复习纲要西方哲学史复习纲要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1、泰勒斯——水原论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水是万物产生的原创和运动的原因。
2、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因此,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无定形”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
3、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
4、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原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这是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
5、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逻各斯——原意是话语,用来专门指说出的道理,说出的话语与现实的规则、法则想通,因此可以理解为世界运动的法则、规律。
6、克塞诺芬尼——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认为并非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7、巴门尼德——存在论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
8、芝诺(1)否定运动的论证——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
(2)否定多的论证——芝诺提出了“大小的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这些论证无非是要说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则必然导致自相矛盾。
9、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样一来,事物就也无所谓客观规定性而言,更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原本,均依每个人的立场为转移。
10、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恩培多克勒在综合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说”,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什么叫本原:即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2四根说(32):提出四根说的是恩培多克勒,他认为万物由四种不同元素,即水、火、土、气组合而成。
四根不是单一的物质本原,而是物质内部构造的四个基本元素,它们不再通过表面的物态变化,而是通过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是事物生成和毁灭。
他们之间分合需要外部力量:爱恨3种子说(33):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哥拉,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和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最小的微粒-“种子”-“同类的部分”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4努斯(34);也称心灵,*努斯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
*努斯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但其本身却与宇宙相分离(第一次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
*“努斯[心灵]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
”(将主观目的注入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5精神助产术(49);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方法——“精神助产术”。
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回答的方式,从具体问题出发,随着讨论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达到正确的普遍的知识的过程。
黑格尔把它说成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
意义: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哲学也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
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
他在对话中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产,而不是自己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须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生命。
}6柏拉图四线段喻、线喻(55):1、“线喻”--无知、意见与真理“原始物质”“可见世界”“可知世界”(理念)无知意见真理想象信念理智理性2、“洞喻”--灵魂的不断“转向”3、“日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7洞穴比喻(58):(柏拉图这个洞穴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石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
转向就是反思和再反思,虽然是不段的转回头,但总的来说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
所以,柏拉图又用线喻表明了这个上升过程的各个阶段。
)“洞喻”--灵魂的不断“转向”8普纽玛:斯多亚自然哲学的中心概念。
它被认为是火与气的复合物。
他们也称之为“技艺性的”或“理智的”普纽玛。
因为普纽玛有两个成分,它便有一种独特的张力运动,使其不断地活动。
它是一种结构稀薄精致的物质本体,但也像一种凝聚力或能量般贯穿整个宇宙,说明后者的变化和持续。
它作为自然,作为神,作为普遍的逻各斯,而作用于质料,即土和水的元素,将它们相结合。
普纽玛既在宏观宇宙,也在每个个别物体中起作用。
这一观念深受前苏格拉底哲学影响,并转而影响了17至19世纪科学中关于以太的设定。
它也可与当代物理学的“力场”观念相对照。
9奥康的剃刀(166):奥康反对实在论,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
后人把他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作“奥康剃刀”。
这一原则可以简要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
”它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又被称之为“思想经济原则”根据这个原则,逻辑和经验以外的假设是多余的,一切既无逻辑自明性,又缺乏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剔除,以此为科学的发展扫清障碍。
10培根三表法(209):培根的归纳法是分步进行的:1、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
2、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具有表(所有正面的例证)、差异表(所有反面的例证)、程度表(不同程度的例证)。
3、归纳。
11莱布尼茨前定和谐(248):莱布尼茨那里,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如何能够保证庞大而复杂的单子系统在各自独立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协调一致呢?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
(钟表匠、作曲者)12康德自在之物物自体:物自体(自在之物):指康德臆想的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
康德把它作为现象基础,认为人的感性认识是由于外物的影响作用才产生的。
人们只能认识外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现象(表象)。
物自体是感觉的基础。
但是,人不可能超越感官去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对人来说,永远不可知。
判断,填空1动物是机器是谁说的笛卡尔2人是机器是谁说的拉美特利3斯宾诺莎的实体,样式是什么?实体的定义:“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实体就是神或自然(“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的自然”),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尔区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二元论,他认为只有一个实体,这就是神或自然。
实体包含着属性。
“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实体的主要属性为“思维”和“广延”。
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即作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的个别事物。
实体本身是不动不变的,但它的样式却是千变万化、各式各样的。
因此,实体与样式之间的关系,乃是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
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
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
4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一、“数是万物的本原”1、“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2、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二.对立和谐思想——宇宙是天体的和谐1、“宇宙”(cosmos)的本来含义是“秩序”,后来逐渐从“秩序”转变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
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3、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
5.柏拉图的四种德性6.7.赛捏卡的三论1、论发怒2、论行善3、论仁慈8.洛克观念的两个来源洛克把经验分为两种,即感觉与反省,它们构成了我们观念的两个来源。
9.斯宾诺莎实体的属性“思维”和“广延”10.伏尔泰说的经典名言“即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
自由观“成为自由,那就是只受法律支配”简答:1.芝诺悖论(29)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针对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1.“二分法”——运动的事物要达到目的必须先走完全程的1/2,而要达到1/2则又必须先完成1/2的1/2,如此分下去,以至无穷,因此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阿基里要想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乌龟已经向前爬了一段距离,于是阿喀琉斯又要先赶上这一段路,而此时乌龟又往前爬了一点······如此推论,阿喀琉斯只能无限的接近乌龟,却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飞箭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经过许多点,而在这段时间的每一个瞬间,飞箭都必然处于某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飞箭既然在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那么所有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故曰飞箭不动。
“运动场”的悖论——又叫做“一半的时间可以等于一倍的时间”。
否定多的论证:2.德行即知识(48)1.命题的含义:认为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 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3.亚里士多德四因说(71)一)四因是什么质料因: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于其中的东西。
形式因: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
动力因: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
目的因:事物要实现的目标。
以上四个原因,又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四因说”的思想来源主要指的是以下几大学派及其思想: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2、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3、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恨说”;4、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
4.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74)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对他的师父柏拉图充满了敬意,却对他的理念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质、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一般和个别的思想。
第一、与个别事物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柏拉图的理念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体共同本质的目的;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
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所谓的理念或相,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把逻辑上的类的概念说成独立存在的理念既无必要也无用。
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不能解释个别事物。
把理念或型相与个别事物分离开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 1.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能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2.他们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解释事物的可感性质3.他们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能解释个体对他们的依存第三,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居间者”(第三者)的悖论。
所谓第三者,是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
5.奥古斯丁的光照说“光照说”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把人的心灵比作眼睛,把理性比作视觉。
正如只有在光照之下,眼睛才有所见,心灵只有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
所以,只有那些信仰上帝、热爱上帝的人才能自觉地、充分地接受真理,把这些真理集中起来,最后认识作为真理之源的上帝。
6.认识的四种障碍罗吉尔培根(163)(一)唯名论在共相问题上,培根反对把共相实体化的实在论。
对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持唯名论观点,他否认有独立存在的一般,认为客观存在的只是个别的事物。
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权威和榜样”)2、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7.弗朗西斯培根四种假象(206)培根把科学发展的障碍归结为四个假相“种族假相”人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