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什么叫本原:即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

2四根说(32):提出四根说的是恩培多克勒,他认为万物由四种不同元素,即水、火、土、气组合而成。四根不是单一的物质本原,而是物质内部构造的四个基本元素,它们不再通过表面的物态变化,而是通过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是事物生成和毁灭。他们之间分合需要外部力量:爱恨

3种子说(33):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哥拉,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和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最小的微粒-“种子”-“同类的部分”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4努斯(34);也称心灵,*努斯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努斯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但其本身却与宇宙相分离(第一次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努斯[心灵]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将主观目的注入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

5精神助产术(49);

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方法——“精神助产术”。

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回答的方式,从具体问题出发,随着讨论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达到正确的普遍的知识的过程。黑格尔把它说成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意义: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哲学也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要归功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他在对话中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产,而不是自己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须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生命。}

6柏拉图四线段喻、线喻(55):

1、“线喻”--无知、意见与真理

“原始物质”“可见世界”“可知世界”(理念)

无知意见真理

想象信念理智理性

2、“洞喻”--灵魂的不断“转向”

3、“日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7洞穴比喻(58):

(柏拉图这个洞穴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石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转向就是反思和再反思,虽然是不段的转回头,但总的来说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所以,柏拉图又用线喻表明了这个上升过程的各个阶段。)

“洞喻”--灵魂的不断“转向”

8普纽玛:斯多亚自然哲学的中心概念。它被认为是火与气的复合物。他们也称之为“技艺性的”或“理智的”普纽玛。因为普纽玛有两个成分,它便有一种独特的张力运动,使其不断地活动。它是一种结构稀薄精致的物质本体,但也像一种凝聚力或能量般贯穿整个宇宙,说明后者的变化和持续。它作为自然,作为神,作为普遍的逻各斯,而作用于质料,即土和水的元素,将它们相结合。普纽玛既在宏观宇宙,也在每个个别物体中起作用。这一观念深受前苏格拉底哲学影响,并转而影响了17至19世纪科学中关于以太的设定。它也可与当代物理学的“力场”观念相对照。

9奥康的剃刀(166):

奥康反对实在论,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作“奥康剃刀”。这一原则可以简要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它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又被称之为“思想经济原则”根据这个原则,逻辑和经验以外的假设是多余的,一切既无逻辑自明性,又缺乏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剔除,以此为科学的发展扫清障碍。

10培根三表法(209):

培根的归纳法是分步进行的:

1、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

2、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准备。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具有表(所有正面的例证)、差异表(所有反面的例证)、程度表(不同程度的例证)。

3、归纳。

11莱布尼茨前定和谐(248):

莱布尼茨那里,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如何能够保证庞大而复杂的单子系统在各自独立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协调一致呢?

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钟表匠、作曲者)

12康德自在之物物自体:

物自体(自在之物):

指康德臆想的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康德把它作为现象基础,认为人的感性认识是由于外物的影响作用才产生的。人们只能认识外物作用于感官时所产生的现象(表象)。

物自体是感觉的基础。但是,人不可能超越感官去认识物自体,物自体对人来说,永远不可知。

判断,填空

1动物是机器是谁说的笛卡尔

2人是机器是谁说的拉美特利

3斯宾诺莎的实体,样式是什么?实体的定义:“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实体就是神或自然(“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的自然”),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尔区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二元论,他认为只有一个实体,这就是神或自然。实体包含着属性。“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实体的主要属性为“思维”和“广延”。

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即作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的个别事物。实体本身是不动不变的,但它的样式却是千变万化、各式各样的。

因此,实体与样式之间的关系,乃是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

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

4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

一、“数是万物的本原”1、“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2、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

二.对立和谐思想——宇宙是天体的和谐1、“宇宙”(cosmos)的本来含义是“秩序”,后来逐渐从“秩序”转变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

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3、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

5.柏拉图的四种德性

6.

7.赛捏卡的三论1、论发怒2、论行善3、论仁慈

8.洛克观念的两个来源

洛克把经验分为两种,即感觉与反省,它们构成了我们观念的两个来源。

9.斯宾诺莎实体的属性

“思维”和“广延”

10.伏尔泰说的经典名言

“即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

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

自由观“成为自由,那就是只受法律支配”

简答:

1.芝诺悖论(29)

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针对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的四个论证

1.“二分法”——运动的事物要达到目的必须先走完全程的1/2,而要达到1/2则又必须先完成1/2的1/2,如此分下去,以至无穷,因此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阿基里要想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乌龟已经向前爬了一段距离,于是阿喀琉斯又要先赶上这一段路,而此时乌龟又往前爬了一点······如此推论,阿喀琉斯只能无限的接近乌龟,却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飞箭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经过许多点,而在这段时间的每一个瞬间,飞箭都必然处于某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飞箭既然在每一点上都是静止的,那么所有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故曰飞箭不动。

“运动场”的悖论——又叫做“一半的时间可以等于一倍的时间”。否定多的论证:

2.德行即知识(48)

1.命题的含义:认为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 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