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泥塑恐龙》听课评课稿(2020)
恐龙评课稿精选十一篇
恐龙评课稿恐龙评课稿「篇一」《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第四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文中列举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详略兼有。
教学时,应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以读导学”作为课堂的主要模式。
读中,要把课文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意思;读中,要积累、感悟,内化课文的知识;读中,要思考、质疑,提高认识水平。
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恐龙灭绝这个谜有探索的强烈欲望,懂得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合作学习、体味过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词语。
2、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
难点是:要在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同时能对书上的解释提出一些疑问,或者自己能提出别的猜想:上课一开始,老师播放了一段恐龙的录像,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恐龙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把学生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恐龙的世界里。
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不时的发出“啧,啧”的声音,这其中有好奇、有惊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美丽的画面没有声音,如果能配上一段神秘的音乐,相信效果将会增倍。
然后老师紧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介绍的五种说法。
在教学第二自然时,老师抓住了“突然”“十分”等关键词,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表现出地球变冷的速度之快和不可预料,这里学生读得很好。
在后面的教学中,老师还采用了“男生站起来读、男女生拼接连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可是朗读方式仍是以齐读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朗读的目的性也不够明确。
整节课老师“导”的色彩比较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很好的调动起来。
最后老师布置学生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恐龙灭绝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学生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恐龙的书拿出来,这样就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点燃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兴趣的火花。
2019-2020年新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1.泥塑恐龙教案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反思
2019-2020年新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1.泥塑恐龙教案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表现庞大的动物。
3.通过泥塑恐龙,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用泥塑的形式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恐龙的图片资料、彩泥或陶泥、恐龙玩具模型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泥塑刀(可自制)、彩泥或陶泥。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欣赏各类恐龙图片,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恐龙的外形特征与现存动物,如大象、鳄鱼、鸟类等动物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类型的恐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2.揭示课题。
3.师生一起探究:怎样用泥塑表现恐龙?4.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外形的基本特征。
5.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5页泥塑步骤图,教师现场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泥塑恐龙,进一步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7.作业建议:用泥塑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9.展示评价:以“恐龙乐园”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10.拓展延伸:欣赏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恐龙(绘画、拼贴、剪影等)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我从备课、教具准备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积极思考。
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欣赏感受各种恐龙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其泥塑的方法,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
附送:2019-2020年新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2.炫彩的天空教案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天空的不同色彩变化,欣赏天空的美丽景色。
《恐龙世界》美术评课稿
《恐龙世界》美术评课稿第一篇:《恐龙世界》美术评课稿美术评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老师执教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恐龙世界》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美术教研课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案和教学反思
美术教研课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编写本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现恐龙的特征,进而发挥想象力,运用绘画的表现方法,在创作中自由表达个性与创意。
本课教学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探究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触摸实物模型、欣赏大量图片、观看模拟视频等,为丰富学生的创作提供多种视觉和触觉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养成探究生命奥秘的意识,学会掌握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及生活环境,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学生在观察、触摸、分析、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环境。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恐龙的造型特点。
结合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利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3.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美术的趣味性和表现方法的丰富性。
培养探究恐龙世界奥秘的兴趣,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正确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一些,对于美术表现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兴趣入手,结合科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可视形象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去欣赏体验,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联想。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大胆描绘,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准备:师:视频、课件、恐龙模型、范画;生: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图画纸等。
恐龙评课稿8篇
恐龙评课稿8篇恐龙评课稿8篇恐龙评课稿1《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篇幅较长,重点难点明晰,不像其他文本那样蕴涵的情感丰富。
恐龙虽然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物,毕竟没有直观的认识,尤其演化过程年代久远漫长,要把文字梳理出来,理成一条明晰的线索,加以想象理解,仅靠常规教学手段效率低,效果差,有较大难度。
老师很容易步入一个误区,就是上成科学课。
李国海老师能抓住这种文本特点,既扬“科普”特色,又凸显“语文味”,在把握说明文的特点上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李老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学法教授,学生的学习方法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一些,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到方法,锻炼交际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能力目标。
一、词语教学落实有效设计。
在词语教学这个环节,李老师有针对性地分行呈现,落实各个训练点。
结合当地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的语音缺陷,适时纠正学生的平翘舌音,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并指导书写。
在这个教学环节,李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在重点正音的同时,不忘兼顾理解词语意思。
二、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准确性。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科学知识,学生读读说说就能明白,不难理解,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样准确介绍科学知识,这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
也就是我们不仅要关注“说什么”,更要关注“怎么说”的问题。
李老师在这节课中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的例子很多。
如:“漫长”使用与否中,感受科普说明文的用词的准确,语言的魅力。
这样,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把握,又提升了语文素养。
其中一处,老师出示了“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这两句话,让学生对比朗读,从中不仅体会到“一支、漫长、最终”三个词语不能省略,在语言实践中体现出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学习锤炼语言。
三、读写链接,有效仿写。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李老师抓住“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捏泥土恐龙课程设计
捏泥土恐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恐龙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种类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能运用泥土材料,结合所学的恐龙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恐龙模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捏泥土的方式,制作出具有立体感和生动形象的恐龙作品。
2. 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对泥土材料的控制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捏塑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创作恐龙作品,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手工制作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逐步提高,但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完善。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知识介绍:通过课本《自然世界》中“恐龙的世界”章节,学习恐龙的分类、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 恐龙分类:了解不同类别的恐龙特点,如肉食性、草食性恐龙。
- 恐龙外形:学习恐龙的身体结构、皮肤纹理等特征。
2. 捏泥土技巧教学:- 基本技巧:学习揉、搓、捏等基本手法。
- 高级技巧:教授如何运用不同工具进行雕刻、拼接,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3. 创作实践:- 个体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恐龙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捏泥土恐龙。
-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主题创作,如“恐龙家族”“恐龙乐园”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关注作品创意、技巧及合作过程。
2018-2019-恐龙评课稿-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恐龙评课稿篇一:《恐龙》评课稿《恐龙》评课稿罗传艳老师发言:因为这是一篇关于恐龙的知识性课文,所以把握不当可能变成科学课。
新课标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据母语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母语。
语文课应该有其个性,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语文课永远不变的性质。
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张丽老师整个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并且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白汉献老师发言:首先王老师紧紧地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教学,一切的教学手段都是在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其次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王老师对重点的把握是很到位的,看得出她对教材是深入研究过的,在教材的解读上一定是做足了功课的。
另外有一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把握,整堂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极为顺畅,配合十分默契,即使遇到一两个问题,巧妙地加以引导,再次把学生自然地带进文本,让他们进一步地去探索文本。
苏金安老师发言:一堂好课绝不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独角戏,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的。
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特别好。
整堂课的发言面很广,的确做到了人人参与。
在朗读课文时形式多样,充分的自读给每个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评读又注意到了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在以读感悟的过程中,更是尊重孩子个性化的发言,只要说得在理,总是能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无疑又给了更多孩子一份包的自信。
陶泥恐龙教案、反思、剪影公开课
一、教案编写陶泥恐龙教案、反思、剪影公开课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陶泥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恐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陶泥材料和工具。
3. 投影仪和显示屏。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恐龙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向学生介绍陶泥艺术,激发学生对陶泥创作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5分钟)1. 讲解恐龙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步骤三: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陶泥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在指导下动手制作恐龙陶泥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恐龙陶泥作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恐龙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陶泥创作的兴趣。
在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恐龙陶泥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陶泥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三、剪影公开课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陶泥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在指导下动手制作恐龙陶泥作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恐龙陶泥作品。
5.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恐龙的制作步骤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制作过程,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评价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恐龙的制作步骤和技巧,积极参与创作,表现出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泥塑动物》评课稿
•掌握泥塑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观察和模仿动物的形态特征。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和操作方法。
3.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把握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泥塑创作。
•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包括揉捏、搓圆、压平、拼接等。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真实的动物形态,并与教材中的泥塑动物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学生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逐步进行泥塑的操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态进行创作,也可以选择教材中提供的动物形态。
5. 作品展示和交流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自评
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题册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他们可以思考自己在泥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以及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等方面。
•通过学习《泥塑动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学生能够观察动物形态特征,了解动物的外貌和动作。
•学生掌握基本的泥塑技法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模仿的方法进行泥塑创作。
•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泥塑材料,完成一个基本的泥塑作品。
•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沪教
一、引言
《泥塑动物》是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通过泥塑这一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形态,了解动物的特点,并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本评课稿将对《泥塑动物》这一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
《恐龙》的评课稿范文
《恐龙》的评课稿范文第一课时《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韩老师教学这一课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课时教学有这么几个特点:一、这堂课的教学老师以文本语言文字为载体,从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安排以及方法的运用上,都体现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及其说明方法。
课文第二段教学中,老师舍得在感悟“雷龙”的形态特点上下功夫,读中悟写,从读红说,使学生初步领悟作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表达方法,把雷龙和其它种类的恐龙特点写具体,写清楚了。
二、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能充分用好教科书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以读为本,特别是课文第二段的“范例导读”,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例文”作用,为改换人称复述学生喜欢的一种恐龙作了铺垫。
又如老师注意“以学定教”高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把第四段描写的霸王龙的内容与第二段一并教学,学生了解霸王龙外形特点,也明白了课文安排在第四段描写,是为了说明它食肉的特点,更突出它的霸气。
其次注意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管是教学开始播放的恐龙生活场景画面渲染,还是相机出示的有关恐龙图片,都能逼真生动地再现恐龙的形象。
图文结合,增添了学生探究恐龙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老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感悟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遥远不可及的恐龙有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之感。
第二课时韩老师在《恐龙》第一课时教学中,引导学生着重了解了恐龙的外形特点,而第二课时的教学则为学生进一步提供乐于探究的条件,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教学形式灵活、开放。
语文课程要克服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弊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要灵活、开放。
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游戏——“我说特点你来猜”、“词语分类说特点”导入,再次激发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恐龙听课有感评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恐龙》听课有感评课稿《恐龙》听课有感五月十五日,盛教师和顾教师师徒二人引领小孩们一路畅游了恐龙世界,同时让咱们领略到青、壮教师的不同风度!盛教师以其一贯的沉稳、感性风格率领学生感受神秘的恐龙世界;顾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彰显年轻教师的别样风度。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其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小孩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恐龙。
两位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让小孩们了解到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知识,把握介绍一种物品的方式,还让他们将这种探讨延续到课外,培育了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持久爱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讨大自然隐秘的爱好,达到持续进展的目的。
回忆两节课,感受如下:一、图文结合,引导认知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习性都是科学家依照目前把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
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处运用了打例如、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式,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此课的设计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拉近了小孩与文本间的距离。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各类恐龙时,教师均辅之以图片的展现,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语文新课标注重在读中明白得,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两堂课学生朗诵始终被惯穿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中两位教师极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恐龙的特点,在明白得的基础上朗诵激情,在多样的朗诵方式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如在学习霸王龙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出它的凶猛,在学三角龙的时候,希望让人听了可怕。
如此,学生在不同方式的念书中加深明白得和产生独特体验,有所感悟和试探。
三、积存迁移,增强信息搜集意识课堂只是小学生汲取知识的一个途径,教师应利用课内的知识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
语文的学习资源应该说是最普遍的,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课内的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教师要利用课堂,利用课内的知识来激发学生探讨课外更广漠的天地。
恐龙,评课稿
篇一:《恐龙》评课稿《恐龙》评课稿罗传艳老师发言:因为这是一篇关于恐龙的知识性课文,所以把握不当可能变成科学课。
新课标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据母语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母语。
语文课应该有其个性,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语文课永远不变的性质。
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张丽老师整个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并且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白汉献老师发言:首先王老师紧紧地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教学,一切的教学手段都是在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其次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王老师对重点的把握是很到位的,看得出她对教材是深入研究过的,在教材的解读上一定是做足了功课的。
另外有一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把握,整堂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极为顺畅,配合十分默契,即使遇到一两个问题,巧妙地加以引导,再次把学生自然地带进文本,让他们进一步地去探索文本。
苏金安老师发言:一堂好课绝不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独角戏,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的。
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特别好。
整堂课的发言面很广,的确做到了人人参与。
在朗读课文时形式多样,充分的自读给每个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评读又注意到了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在以读感悟的过程中,更是尊重孩子个性化的发言,只要说得在理,总是能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无疑又给了更多孩子一份包的自信。
总之,这堂课是有效的,我相信只要是认认真真上课的学生,都能受益匪浅。
这种扎扎实实的课堂氛围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篇二: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评课稿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评课稿听了*老师执教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课堂中许多亮点都值得我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活动《泥塑恐龙》听课评课稿(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袁丹老师的《泥塑恐龙》,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
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柯蒙蒙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
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并进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师素质良好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恐龙世界》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
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
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2、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都有所发展。
总之,柯蒙蒙老师执教的《恐龙世界》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
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恐龙世界》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浅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