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病机学说

合集下载

病机学说的内容+经络病机+脏腑病机 +内生五气病机

病机学说的内容+经络病机+脏腑病机 +内生五气病机

病机学说的内容+经络病机+脏腑病机+内生五气病机病机学说的内容病机病机的概念: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包括病因、病性、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转归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

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而抗邪,引起了正邪相争。

斗争的结果,邪气对人体的损害居于主导地位,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或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或使气血功能紊乱,并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病机”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该篇数次提到病机,并强调其重要性,如“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又从临床常见的病证中,总结归纳为十九条,即后世所称的“病机十九条”。

对于“病机”二字的原意,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

病机学说的内容:病机学说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其任务旨在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理论基础。

病机学说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病程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

中医病机学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把局部病变同机体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

中医病机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疾病发生时·,各脏腑病变按一定规律互相影响。

中医学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解释脏腑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以及疾病的传变规律。

当然,疾病的发展传变也有不以次相传的特殊情况,如溺水卒死是不可预测的意外情况,不能机械地按照以次相传的模式制定诊疗计划。

中医学在疾病发展和转变上,既看到了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一般规律,又指出了疾病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的特殊情况,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

病机学一、概述(一)病机概念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机制,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二)病机发展史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1.先秦两汉时期—病机学说雏形已成《黄帝内经》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证,从五脏和六淫致病,归纳总结了十九条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等,从心、肝、脾、肺、肾五脏,上下二焦,以及风、寒、湿、火、热等方面加以概括,起着执简驭繁的作用,其为病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要求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邪正盛衰的病机列出了大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盛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盛制热,阴胜则寒。

”成为阴阳失调病机的纲领《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则是气血病机的概括展示汉代《伤寒杂病论》,精辟地阐述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与其传变、转归规律,补充了《素问》六经病机之不足,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很大发挥,凸显了病机学说与临床应用之结合《金匮要略》,是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分证的,使脏腑病机在临床医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运用华佗所著的《中藏经》,则详论脏腑虚实寒热和生死顺逆的变化,对后事脏腑辨证学说有深远的影响2.晋隋唐时期—病机学说系统发展隋代《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著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所提出的“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以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论点,即使依据阴阳水火之虚实以分析病证而得出的病机理论,给后世以极大的启发3.宋金元时期—病机学说全面发展宋代陈言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三因学说,从致病途径、发病机理结合临床表现对病因进行分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总结出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实为儿科病机学之先师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阐明了实火病机的理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创发汗、催吐、泻下等攻邪的主要方法李杲注重邪正病机,注重脾胃,创脾胃论。

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学说PPT精品课程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学说PPT精品课程讲义

(二)阴阳偏衰— 精气夺则虚
1、阳偏衰:即阳虚;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阳气虚损, 机能衰退,温煦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
阳气不足以心、脾、肾为多见,特别是肾;其特点 为温煦、推动、兴奋等功能减弱。 2、阴偏衰:即阴虚;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精、血、津 液等物质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旺,机能虚 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阴液不足以肺、肝、肾为多见,特别是肾;其特点 为制约、滋润、宁静等作用的减退。
展变化及转归的规律和机理。 2 .病机学说的概念: 病机学说:是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
和转归基本规律的医学理论。是中医临床
阐释和辨证治疗疾病变化的核心内容。也
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联系的桥梁。
3. 中医病机理论的内容包括:
(1)发病病机; (2)基本病机: 包括邪正盛衰、阴阳 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紊乱、内生 五邪等; (3)系统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 (4)疾病病机:如感冒的病机; (5)症状病机:症状发生的机理; (6)疾病的传变及转归机理。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医基础理论 病机学说
主讲:XX XX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
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
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 发病病机 • 基本病机 • 疾病的传变和转归
病 机 学 说 1. 病机的概念: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
(一)感邪即发(卒发):外感六淫、外伤、
情志遽变、中毒等。
(二)伏而后发:有潜伏期,一旦发病多病情
较重。如狂犬病、艾滋病等。
(三)徐发:起病缓慢,多与病邪性质及
个体体质相关,如湿邪、饮食偏嗜致病。

第七章病机学说

第七章病机学说

第七章病机学说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

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

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006中医基础-病机共98页文档

006中医基础-病机共98页文档

病机学说的内容
基本病机 内生五邪病机
疾病传变
第一节 基本病机
1、概念: 指机体对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
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 化的一般规律,也是疾病过程中 具有共性的病理发展过程。
2、内容: o 邪正盛衰 o 阴阳失调 o 精、气、血失常 o 津液代谢失常
一、邪正盛衰:
(一)概念: 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
属实热证。
壮热、恶热、烦渴 面红、目赤、失眠 实热证 便干、尿黄 舌红绛、脉洪数
(4)形成原因:
感受温热阳邪或其它外邪从阳化热 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气滞、瘀血、痰湿、食积等邪郁化火 恣食辛辣肥甘、误用温补壮阳之品
2.阴偏盛
(1)含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 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热量不 足,以及阴寒积聚的病理状态。 (2)病机特点:阴胜而阳未虚。
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 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1)邪气盛则实(实证):
概念:在疾病过程中,以邪气亢 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 映。所表现的证候为“实征”
病机特点:邪气较亢盛,正气未衰, 故邪正相搏,斗争剧烈,病理反应 明显。
病因: 外感六淫、疠气致病的初、中期。 水湿、痰瘀、气滞所致的内伤病。 (体质壮实,正气不虚)
(3)邪正相持:在疾病过程中,邪正双 方势均力敌,相恃不下的一种暂时的 病理状态。
(4)正虚邪恋: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 虚,余邪未尽,正邪。相争不剧烈,疾 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或留下
后遗症。
阴阳失调
1.阳偏盛: (1)含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
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2)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 (3)临床表现:热、动、燥为特点的阳热表现,

病机

病机
舌淡 细 嫩少 弱 苔
隐痛 大便稀 喜按 溏小便 清长
实 新 潮 壮 精神兴 证 病 红 实 奋
声高气 粗
疼痛 大便秘 拒按 结小便 短赤
苔 厚 腻
实 而 有 力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正虚邪盛则为虚实夹杂 实中夹虚与虚中夹实 (2)虚实转化 邪气日盛致正气日虚→实证转虚证 正气日虚致邪气日盛→虚证转实证 (3)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 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 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 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 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 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 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 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四)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正盛邪衰,正胜驱邪,病情好转 2.邪胜正衰 正衰邪盛,正不胜邪,病情加重 3.邪正相持 正虚邪恋或邪去而正气未复
二、阴 阳 失 调
概 念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 导致阴阳失衡,出现阴阳偏盛、偏衰、 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
(一) 阴阳失调与发病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1.诸风掉眩,皆属於肝。 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属肝 的病变。 2.诸痛痒疮,皆属於心。 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 血分有热所致。 3.诸湿肿满,皆属於脾。 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 ,多属脾的病变。 4.诸气膹郁,皆属於肺。 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 属肺的病变。 5.诸寒收引,皆属於肾。 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 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病机_中医基础学

病机_中医基础学

4 正虚邪恋

含义:正气已虚,余邪未尽,但正气难 复,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为邪正 相持的特殊病机。
形成: 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 久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而致。 转归: 1.增强正气,祛除余邪,病趋好转或痊愈。 2.调养失当,正气难复,无力驱邪, 病邪粘滞缠绵、难以速除, 正气虚,病转迁延或慢性,留下后遗症。
特点:1、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 实热病证。2、高热、面红目赤 阳邪入侵,从阳化热
阳偏胜
机理:
邪自内生,气郁化火
阳热亢盛
感受温热阳邪 形成 感阴邪从阳化热 原因: 五志过极化火 气滞、血瘀、食积郁而化热
热——壮热、面红、目赤 表现:动——脉数、心烦、躁扰 燥——口渴、便干、苔黄
阳偏胜
2、“至虚之病,反见盛候” “大实之病,反见羸状”
特点:1、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某
(《景岳全书》)
(1)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 病机本质为“虚”,却见某些假实之象的病 理变化。 形成: 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 退所致。 表现:本虚表实 脾气虚,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 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


病邪 作用于 人体 机体的正气抗击 1)破坏人体相对的阴阳平衡 正邪相争 2)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3)使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紊乱


从而影响及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产生 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颈项强,皆属于湿 诸病浮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解释。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形成的原因,病机则是指导致疾病发展的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病因病因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中医将其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 外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当人体受到这些因素的侵袭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七情则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绪,当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2. 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先天即人体自身遗传的因素,包括体质、先天禀赋等,如果先天体质较差,则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后天则主要是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保养,也会导致疾病出现。

二、病机病机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主要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变化。

1. 脏腑中医学将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病理变化往往与脏腑有关,比如心包炎就是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肝病则是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

中医通过观察脏腑的病变,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2. 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人体内运行着并相互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产生疼痛和其他病理变化。

3.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它们是相对而言的,也是互为根本的。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阳盛则会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阴虚则会出现口干、消瘦等病理变化。

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关键。

三、应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病因的把握,中医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病机学说详解

病机学说详解

虚实错杂
含义:指疾病过程中,邪盛与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形成: 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 杂病变。 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兼内生痰、食、瘀 血、水湿凝滞的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 表现: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 的病理状态。(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 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 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 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六经病机,发 挥了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病机。 《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 机专著。 《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儿科病机理 论基础,阐明了儿科病机特点。 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 病理转化过程 由虚转实——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 的病理转化过程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 的临床假象。 形成: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 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表现: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 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
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 含义: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 的临床假象。 形成: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 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表现:如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 谵语。又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 等状似虚寒的假象。
正胜邪退
含义: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日趋强盛,邪日 衰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 化。 形成:患病机体正气较盛,抗邪能力较强; 或邪气较弱;或治疗正确及时。 转归:为疾病向好转或痊愈发展的最常见的 转归。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
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除病邪 机体对疾病的自愈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之所凑 正虚感邪而发病 其气必虚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2、邪气侵袭——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侵袭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邪气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 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 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 饮、瘀血、结石等。 其中如高压电流、化学毒剂、刀枪伤、烧烫 伤及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伤 害。
实中夹虚——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
(如高热,是邪实,但热盛伤津,津伤为虚。)
(2)、虚实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不是绝对 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邪正相争在力量上的 对比可能发生变化,而出现由实转虚或因虚 致实。 由实转虚多为实证日久而损伤正气,如高热 患者因失治或治疗不当,久病不愈,精气亏 损,则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委靡、肢冷、 脉沉细无力等症状。 由虚转实则是由于脏腑功能虚衰使痰饮、水 湿、瘀血等实邪留滞于体内,转为实证。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六淫致病—发病急、病程较短,初 起多有卫表证候。 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 多直接伤及内脏。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 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 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 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1、虚实病机
(1)、实证: (2)、虚证:
(1)、实的病机 ——邪气盛则实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六)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六)

性 重 浊 黏 腻 , 滞 脾 胃气 机 , 可 见 有 胸 闷 、 肿 者 , 点 在 肺 失 宣 发 ; 水 者 , 点 在 肝 失 疏 阻 故 脘 重 腹 重
痞 、 心 、 胀 、 溏 等症 状 。 恶 腹 便 泄 ; 以下 水 肿伴 有 小 便 不 利 者 , 点 在 肾虚 腰 重
维普资讯
本栏 目特 约主持人 : 哈孝贤研 究员
( ) 液代谢障碍 二 津
津 液 的代 谢 包 括 两
个 主要 环节 , 即输 布 和 排 泄 。 输 布 , 是 流 动 、 就 运 输 和布散 。津液通 过输 布 的环 节 , 能 发挥 才 它 滋 润 、 养 全 身 的 功 能 。 泄 , 指 津 液 中具 营 排 是
可 见 胸 满 咳 嗽 、 促 不 能 平 卧 ; 气 凌 心 , 动 而 不 定 , 《 经 》 :风 胜 则 动 。 ” 风 所 喘 水 可 故 内 说 “ 内 见心 悸 、 痛 ; 饮溢 于 四肢 , 脉之 气 阻滞 , 心 水 经 可见 有 四肢水肿 胀痛 等 。 气 随津脱 致 的症 状 表现 , 头 目眩晕 、 肢 抽 搐 、 麻 如 四 肢 震 颤 、 摇项 强 等 , 似 风 动 的病 理状 态 。这 头 类

漫 谈 中 医 的 病 机 学 说
与 脾 、 的 功 能 失 常 关 系 最 密 切 , 肾 又 是 最 肾 而
饮” 。 等
为 根 本 的 环 节 。所 以 , 医 有 “ 主 水 液 ” 中 肾 的说
法。 .
水 液 停 留 主 要 表 现 为 水 肿 或 腹 水 。 病 发
变 化 及 临 床 表 现 也 会 多 种 多 样 。 停 的部 位 则 津 液 的 生 成 、 布 和 排 泄 , 赖 于 气 的 生 化 、 饮 输 有 运

病机

病机

基本
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人之所有惟气与血,人体内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气机活动和气化过程为基础 的,因此,任何具体的生理活动都是气机运动和气化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气机运动和气化过程加以概括。所 以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任何病机变化不论是产生于局部,还是发生于全身,都必然要引起气机运动 的失调和气化活动的失常,从这一意义上讲,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内容概括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 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 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 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机理分析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它的制约因素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病邪 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 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但从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邪正斗争。邪正斗争在证候上的反映,主要表现虚实的变化。《素 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一般多见于 疾病的早期或中期。如痰涎涌盛,食积不化,瘀血内阻,水湿泛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 通,脉实有力等,均为实证。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如大病久病后的神疲体倦,面容憔悴, 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均为虚证。邪正斗争还可以概括疾病转归,正胜邪衰 则病退,正虚邪实则病进。②阴阳失调。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体内的阴阳 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 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离决等几个方面。③升降失常。人体气的运动可概括为升降出 入,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因此升降失常,可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发生各 种病理变化。如肺失宣降的胸闷咳喘,胃失和降的呃逆呕恶等。在升降失常中,尤以脾胃升降失调至为重要,因 为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影响着整体机能活动,所以治脾胃注意调升降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耗,血脉中的津液干涸,称为血燥。多因大热伤津,或烧伤灼液,或阴虚劳热等可导致津枯血燥,常见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生。如临床常见的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则化火,发为“肝火”病证。
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则阳亢,因而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则往往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颧红等,即为虚火上炎所致。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因而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或屈伸不利。
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寒从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形成,多因阳气虚损,机体脏腑组织失于温煦,阴寒内盛所致。其产生多与脾肾阳气不足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肝阳化风,多由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为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阳化为风,形成风气内动。其症状轻则可见筋惕肌肉颤动,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率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临床可见筋挛肌肉颤动,手足蠕动等症,以及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之症。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形成原因甚多,一般可见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生风;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肝阳化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
热极生风,多见于热性病的热盛期的极期。常见痉厥、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即是指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热邪的郁结,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阳气过盛化火,即机体阳盛有余,机能亢奋,热极化火的病变。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皆能入里郁滞,并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湿、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主要机理是以上这些因素,易于导致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因而形成实热内结。
津液代谢,是肌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津液代谢的失常,必然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障碍。
津液代谢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而致;二是由于,而致体内的津液滞留,形成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循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内生“五邪”病机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变化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种病理状态。由于病起于内,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称作为生“五邪”,属于病机的范围,具体包括、、、、。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输布,因而形成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或是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一局部,以致湿从内生,或酿为痰,或成饮,或水泛为肿等。其成因甚多,除了外邪因素外,主要的有气、血和有关脏腑的功能失调。
津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肺、脾、肝、肾、三焦等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脏腑的功能失调,则津液不能外输于皮毛和下输于膀胱,而致痰壅于肺,甚则发为水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可使津液在体内环流减弱,而痰湿内生;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津停;肾失蒸腾气化,则气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滞;三焦的水道不利,影响了津液在体内的环流和气化功能。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不变的,在一般状况下,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痊愈或好转;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可以导致死亡。
正盛则邪退是指在邪正盛衰的变化过程中,正气来复,正气战胜邪气,邪气逐渐消退,疾病趋向好转而痊愈,这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局。如六淫之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多由于正气被邪气所遏制而发病。如果患者的正气来复,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可促使邪从外解。
一、津液不足,是指体内津液在数量上的减少,导致内则脏腑,外则皮肤,孔窍缺乏津液,失其濡润滋养,产生一系列干燥失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过用燥热之剂,耗伤阴液所致。
一般来说,如炎夏多汗,高热时的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中常见的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的表现;如热病后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见舌质光红无苔,形体瘦削等,均属于液枯的临床表现。
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又称为“内燥”。
多由于久病、久热,耗伤阴液;或高热而灼伤津液;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体内津液亏少,不能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之现象。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
津液代谢失常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正在抗争中经常发生变化。所以,虚和实的病机,也经常可发生。病机的或实或虚,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是,临床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或虚或实;而在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实,所以临床分析病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
一般来说,阴液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症,虽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内燥的临床表现多为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现象,诸如形体消瘦,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不通,小便短赤不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症,故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邪正盛衰与病机虚实的关系,首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主要是邪气盛;主要是正气虚,然而疾病的种类极多,疾病的过程亦较复杂,使邪正之间的盛衰变化呈现错综复杂。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水停气阻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气凌心,则可见心悸、心慌,甚至胸闷心痛等症;水饮停滞中焦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食呆滞,甚则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水饮阻滞于经脉则可见肢体困倦、沉重等症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