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运动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的运动处方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治疗的机理:
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康复机理,除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过程外,还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因此,对本病的康复治疗除积极抢救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枝循环的形成外,还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作用。
近十多年的经验表明:通过良好设计的患侧主动性运动的再训练方法,有可能使患者
患侧运动功能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从而获得正常的活动。这种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不意味着损伤和死亡的上位神经元再生,而是建立在大脑的可塑性基础上的功能重组。功能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因此,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这是一个在学习的过程.。
偏瘫医疗体育的原则
(一) 做好功能评定和功能预后估测,确定康复目标争取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以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和促进功能恢复.
(二) 功能锻炼首先着眼于改善整体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加强运动的速度和力量.
(三) 功能锻炼要适量,安全,循序渐进,并与其他康复措施密切结合.
(四) 发展代偿功能,补偿运动功能.
(五) 加强康复护理和心理康复,消除悲观消极情绪,提高康复的积极性.
(六) 学会日常生活活动(ADL)简便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职业康复,鼓励病人回到社会中去.
四.偏瘫功能评定为制定康复目标,观察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预后估测等,应采
用客观,全面和实用的评定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 徒手肌力检查(MMT—T) 2.
运动功能(MFT) 3. 关节活动范围(ROM—T); 4. 感觉功能检查; 5. 智能状态检查; 6. 语言能力检查; 7. 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检查8. 平衡能力检查; 9. 日常生活动作检查(ADL--T); 10. 步态分析及步行能力的检查.
五.偏瘫功能预后的估测:功能预后的估测有助于确立适当的康复目标.脑血管意外的预后,主要决定于脑内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年龄,全身状态和并发症等.其次则为是否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上肢功能预后:发病后如果上肢的偏瘫功能恢复期是IV期以上时,则偏瘫状态能迅速得到改善,经1—2月治疗即可达到IV期,III期以下时,预后则不良. 下肢功能预后:通常偏瘫病人使用矫形器具约90%可恢复步行功能.发病后如果在仰卧位患肢能做空中曲伸者,可恢复到独立步行;患肢能伸展上举者,可恢复到用拐杖步行水平. 手指功能预后:手指功能预后估测比较复杂.如果发病后经过1个月不能屈曲手指,经过3个月不能伸展指时,将成为残疾手.
六.偏瘫病人体疗康复方法偏瘫体疗康复大致可分为急性期(卧床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等三个阶段.
(一) 急性期体疗: 发病后一周大致可望脱离危险,但3周内死亡率仍较高,故体疗必须在意识恢复,并发症控制,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行.此期治疗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康复护理和心理康复:要加强康复护理和思想疏导,解释病情,使病人面对现实,树立对治疗信心,能主动
配合治疗.
1. 姿势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位.
(1)变换卧位姿势:在发病之初就应注意躯干的姿势,对预防褥疮有重要意义,主张少用仰卧位,多用半侧卧位,也可采用俯卧位,但不论采用那种体位,必须每2小时变换一次.
(2)保持正确的肢位:偏瘫正确的肢位与矫形外科的功能位置有所不同,它针对痉挛性瘫痪的特殊姿势予以矫正,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主要是矫正上肢以屈曲及下肢伸展挛缩模式。如肩易发生内收。内旋挛缩,应在上臂和躯干之间夹一枕头,便于使肩保持外展,外旋位。另外要将肩部垫高,以防止肩后缩和半脱位。腕关节背曲30度,手指轻度屈曲,手中可握直径4—5CM的纱布卷或木块,还可使用托手夹。下肢使髋,膝轻度屈曲,可在膝下垫小枕。保持裸关节于中立位,为了防止髋关节外旋与垂足,常用沙袋置于大腿外侧和使用挡足板(直角式或箱槽式)。
(3)被动运动于助力运动,关节活动度锻炼;病情稳定,病人能配合时应早开始,主要由治疗师操作,进行患肢各关节轻柔的被动运动,幅度小,每个关节作5—6次,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逐渐加大。患者也可用健肢帮助作助力运动,同时健肢也要进行运动,防止肌力低下
(4)按摩:主要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炎和褥疮,也可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对瘫痪肌肉多采用推摩和揉捏手法,而拮抗肌则给予安抚性向心推摩,不要用叩打等强刺激手法。按摩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上肢伸肌,下肢屈肌群等处。
(5)传递性神经冲动与保健体操:在患肢出现主动运动前,通过意想运动训练,以大脑有节律地向肌肉传递神经冲动,有利于促进主动运动的恢复。保健操用健肢主动运动配合呼吸练习,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目的在于保持和强化健肢功能,改善病人全身状态。
(二)亚急性期体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病后一周,脑出血,脑部手术后2—3周即为亚急性期。此期康复治疗目的重点在于降低肌张力,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常用方法有:
被动运动:对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以充分的牵伸,先做近端运动,再做远端肢体的被动运动。
放松练习:采用主动放松训练和肌电生物反馈法等方法,以降低痉挛肌群的肌张力。
主动运动:对患肢已部分恢复功能的肌群,应鼓励做主动运动。上肢主要做肩上举,外展,外旋,伸肘,腕和手指的伸展练习。当功能有改善时,再进一步作实用性功能练习。注意此时上肢的动作常出现屈曲型联合动作,因此,应鼓励多作伸展活动。
下肢主要作屈曲,内收,裸背伸等练习。此时下肢的动作常易出现伸展型联合动作,因此鼓励多做屈曲活动。要特别注意作下肢屈髋时,同时屈膝,裸背伸的协调练习。病人一般情况好转时,可作床上靠坐,先靠起20度,以后增至60—90度,再作无依靠坐位,床边坐,椅上坐及坐位平衡练习。当患肢下肢能主动屈伸,表示该侧肌力已能支持体重,若能将患腿抬起,足跟离床,表明该侧肢体已有下床步行的可能,应及时作站立练习。为使患肢能逐步适应负重,可先在斜板上站立,从20度开始,渐增至60—90度。病人开始下床时,可由医务人员或家属协助进行。
具体方法是患者坐于床边,医务人员面向病人站立,病人健侧上肢越过医务人员的肩,患侧上肢置于医务人员腰部,医务人员一手置于病人腰部,另一手扶住病人的患侧上肢,一下肢跨前半步,用膝部顶住病人患侧下肢,病人就可站立。气功:可采用放松功,以降低痉挛肌的肌张力。用强壮功诱导内气,由躯干流向患侧肢体,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三)恢复期体疗当病情允许起床时,即开始恢复期康复治疗,其目的是促进功能进一步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