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作品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树影墙上藤,瞬间邂逅亦姻亲。
24/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阿尔泰山村
97X18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6 上海美术馆藏
山顶是垂线之群,山麓是横线交错。从山麓爬向山顶,横线在婉转曲折 的过渡中终于转化成垂线,用线之横直的转换来表达空间的高远。没有体面渲 染,点、线之疏密冷暖替代了渲染,只为了裸露点、线之独特品位。
孩子们是喜欢桑 园的,钻进去採桑葚 吃,一面捉蚱蜢。我 到今天还喜欢桑园, 喜欢春天那密密交错 着的枝条线结构画面, 其间新芽点点,组成 了丰富而含蓄的色调。
2/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高粱与棉花
61X46cm 油画· 木板 1972 上海美术馆藏
粮食是我的图腾。南方 的水稻和小麦个儿都矮,北 国的高粱高高挺立,显得风 姿绰约,而且威武。下放劳 动,种过各种庄稼。看高粱 从幼苗而青春,满身苍翠, 秋,通体艳妆,赤红的脑袋 在蓝天摇曳,实是一种骄傲。 其时相邻的棉桃绽裂,白花 遍野,因自己参加过劳动, 也共享了收获的欢乐。假日, 在地头用油彩抱着写生熟透 的高粱,秋风吹来,展示了 孔雀开屏,我的图腾原来具 孔雀之华丽。
14/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荷花(一)
70X1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0 上海美术馆藏
具体的荷塘里毕竟是紊乱的,她只予人以点、线、块 面组合间抽象美的启示。正如树叶的飘落启示了舞蹈家, 残荷则启示了画家。
15/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浮游
70X1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5 上海美术馆藏
19/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夜航
45X48cm 水墨设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宣纸 2000 上海美术馆藏
黑沉沉的丛山,长江轮船 冲向黑暗,撞进峡谷,情况显得 严峻,偶遇月夜,亦予人月黑天 高,星星有鬼眨眼之恐惧感。长 江两岸皆山城,滨江叠城,气势 宏伟。夜,万家灯火,在乌黑的 宇宙中显得分外灿烂辉煌,每遇 夜航经过山城,我总要欣赏个够, 苦于无法用绘画表现这景之奇观 与心之跳跃。我试绘过无数次夜 航,染透了黑,却失去了黑中之 跃动。这回,在黑之气氛中突出 了黑之结构、黑之筋骨,夜只是 配角,是剧中的锣鼓或背景。猛 记起,这可能是无意中受了京剧 《三叉口》表演处理的影响。
残荷新柳
61X50cm 油画 2003 上海美术馆藏
荷花开闭,秋风 乍起,残荷启迪画 家们的笔飞墨舞。 当只剩下一些折断 了的枯枝时,在镜 面般宁静的水面上, 各式各样的干枝的 线的形与倒影组合 成一幅幅几何抽象 绘画。
1/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桑园
46X61cm 油画· 木板 1963 上海美术馆藏
27/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沧桑之变
145X368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8 上海美术馆藏
沧海变桑田,是漫长的过程,见沧海者未识桑田,桑田里人则难于想象 此地本处沧海中。沧海与桑田都是人世具象,而其转化中的过程却近乎抽象了。 我画过许多桑田,也画过许多沧海,现成的桑田与沧海,写其貌,传其神,总 不失为大地景色,生活情调。我想表现时时出现在脑海里的时空之变,眼见的 形形式式启示我未见的变幻莫测,苦经营,令时空交汇到我的画面上,她们会 失去本色?也许这正是她们的本色,她们只是扬弃了人们的桎梏,一味任性奔 驰,但处处相互照顾,呼应回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别冤屈了她们不守规 矩,宇称不守恒,艺术之源还寓于性灵。
7/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长江山城
148X148cm 油画· 麻布 2003 上海美术馆藏
重庆,长江山 城,请从江边爬坡 进城,试试!
8/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荷塘春秋
90X150cm 油画· 木板 2002 上海美术馆藏
我画过荷叶田田,那是稚嫩的苗圃;亭亭玉立,少女身段;碧叶红莲, 艳光照人;风雨残荷,线、面交错;冻死在冰雪里的乌黑的枯枝败叶,如一群 僵尸。不到一个整年,荷塘里展现了生命之始与终的全过程,那是人世沧桑的 浓缩。轻盈与滞重,欢乐或悲壮,各具其独特之美,缘此我曾撷青春与迟暮之 美于同一画面,题曰《荷塘春秋》。
新的艺术情思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新的艺术技法。
16/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长日无风
70X140cm 水墨· 宣纸 2000 上海美术馆藏
何处寻宁静,入画来,日长似小年,小鸟天堂,安于 黑白之乡。
17/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异化
69X138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2 上海美术馆藏
5/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白桦
97X18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1 上海美术馆藏
不是金刚怒目,白桦的眼睛似秋波,听,林里吃吃的 笑声!
6/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玉龙山下古丽江
70X140cm 油画· 麻布 2003 上海美术馆藏
古丽江,长依玉龙,但其间遥远,从未相并合影。白 山黑城,长相思,今于我笔底相会,天地之谊,母女之情。
绿树红楼,青岛 风光洋味多。近朱 不赤,绿树入墨, 自家彩色。
12/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富春江上打鱼船
46X61cm 油画· 木板 1963 上海美术馆藏
遗传基因是科学家 的课题,艺术中的遗传 基因更为隐蔽,她往往 只体现在感受中。即使 面貌不像了,也许基因 却呈现在脉搏里,脉搏 里有节奏,或者节奏寄 寓于脉搏,说得玄乎点, 有魂,魂寓何处?寓于 历代文化的背景中,寓 于各自的苦难与悲愤中, 寓于扬眉吐气中· · · · · ·
13/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水田
47X60cm 油画· 木板 1973 上海美术馆藏
如镜子的水面色调变化极 为微妙,冷暖倾向难于言传。 如色彩单调,则线组织虽完整, 也只追随了版画效果而失油彩 之特色。胸中已伏龙蛇,但绘 画还须从色调开始,先铺色。 铺满了油彩的画面难于用色彩 钩勒,我多半是用大笔扁侧着 将色切入画面,如一经涂抹, 翻动了底色,则将无法收拾。 在水田中作油画写生,难于找 到安插画架的立足点,何况在 窄窄的田埂中尚需搬动货郎担 式的画架,确乎极为不便。或 者索性扬弃水光天色之色彩变 化,既避免了油色之滞凝,更 着力于发挥线之盘旋与疏密, 当又可创造另一番境界与腔调, 这便是我经常将油画水田移植 进水墨的初衷。
3/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照壁
68X138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7 上海美术馆藏
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桥前桥后,傍岸闲卧舟楫。
4/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英国乡村民居
60X73cm 油画· 麻布 1992 上海美术馆藏
英国乡村民居, 中国四合院,美的 形韵,并不遥远。
《耕耘与奉献 ——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耕耘与奉献—— 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我爱人民,我的整个生命投 进了这爱的旋涡,作品是连绵不 绝的旋涡的凝固吧。我深信,今 天的人民和明天的人民,永远欣 赏烙印着真挚感情的作品,而不 ( 之二 ) 限于形式的具象或抽象。 ——吴冠中
左键翻页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22/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山高水长
140X7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6 上海美术馆藏
高山流水歌一曲,流水随曲调奔 流。只求知音倾听,忘却了两旁景物, 淡化了高低山色。
23/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墙上姻亲(一)
70X1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9 上海美术馆藏
20/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纠葛
46X49cm 水墨设色· 宣纸 2000 上海美术馆藏
童年的家乡种丝瓜、葫 芦,瓜藤缠绵,吸引蜜蜂钻 进去采蜜,也吸引我随着蜜 蜂寻寻觅觅,留恋于密密藤 叶间的神秘。后来看到苏州 拙政园里文徵明手植的紫藤, 数百年的老藤繁枝密叶,自 成宇宙一统。尤其当落叶的 秋冬季节,枝藤交错的穿插 更显壮观,似龙蛇搏斗,具 翻江倒海之气概。我画不尽 紫藤,画不尽藤之情结。丝 瓜、葫芦、紫藤都早已退向 远处,屡屡突现在眼前的缠 绵的情结,是情之纠葛。
10/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武夷山村
70X14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8 上海美术馆藏
杉之群,山之硬,铁划银钩写精神。林下名胜九曲溪, 朱熹理学流潺潺,至今清澈见底。
11/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青岛红楼
46X61cm 油画· 木板 1975 上海美术馆藏
9/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汉柏(二)
96X18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2 上海美术馆藏
苏州郊区司徒庙有四株巨大的汉柏,乾隆皇帝命名曰:清、奇、古、怪。 站立着的魁梧身躯予视觉以强烈印象,魁梧的身躯跌倒在地则予人更强烈的印 象,甚至近乎一种刺激。据记载,汉柏曾被雷劈,折臂断腿依然存活,且烧焦 过的破片又在泥里发出新枝。如今郁郁葱葱分外茂密,数千年坎坷之生命铸造 了千姿百态之壮观景色,令每一代子孙望之肃然起敬。
21/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四合院(一)
70X7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9 上海美术馆藏
我住了几十年大 杂院里的四合院,决 不敢恭维这种封闭式 的构建,落后的传统。 今挥毫,俯视这魔窟 似的四合院,黑白块 面之结构甚美,气氛 沉郁具神秘感,可赞 美为古迹、遗址、文 物,若作为住宅,我 说声告别。
30/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夕照华山
145X365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7 上海美术馆藏
流动的线,断断续续的点、出没无常的形、彩色的跳 跃与跌落 · · · · · · 当她们相互拥抱在同一空间,映入了同一画 面,似纷乱的雪掠过人间春色,予人苍茫、迷惑之感。
31/62
28/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崂山松石
180X95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7 上海美术馆藏
花丛多刺,刺丛开花,是玫瑰; 石隙长松,松林抱石,是崂山。
29/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狮子林
173X290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3 上海美术馆藏
苏州狮子林其实是抽象雕塑馆。中国人欣赏太湖石,独立的石或石之群 体构成,园艺家的高品位审美观早已普及于人民大众。用点、线来构成抽象的 石群之美,同时凭点、线的疏密表现块面之多样,则画面必然是抽象形式了, 人们开始也许不接受。于是织入回廊、亭榭、浮萍、游鱼,导人们进入园林, 跨入园林,便进入了抽象画境。这可说是我“风筝不断线”艺术观的体现。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老虎高原
123X245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9 上海美术馆藏
黄土高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惊见斑斑虎群,于 是作老虎四五幅。
32/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张家界
69X139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92 上海美术馆藏
我爱人民,我的整个生命投进了这爱的旋涡,作品是连绵不绝的 旋涡的凝固吧。我深信,今天的人民和明天的人民,永远欣赏烙印着 真挚感情的作品,而不限于形式的具象或抽象。
18/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依附
48X45cm 水墨设色· 宣纸 2001 上海美术馆藏
依附,或者说是 攀附。藤无脊椎,自 己站不直,幸而臂长, 手指尖尖,善于抓住 一切可攀到的有力靠 山。她们攀上山墙, 爬上太湖石,遇石洞 便钻进钻出。于是她 们长成枝叶缠绵、姿 态绰约的诱人风韵。 我有意虚写太湖石之 实体,突出了依附者 的音容笑貌,便于观 众欣赏其体态之美, 或感喟其生涯之哀。
25/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68X137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6 上海美术馆藏
取自湘西。
26/62
《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选》(之二)
长城(一)
179X95cm 水墨设色· 宣纸 1986 上海美术馆藏
我曾作峨眉山麓手卷,自题:“万 仞峨眉横看”,而今却万里长城昂视, 长城欲腾空,去月球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