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合集下载

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军人钢铁般的意志还是先进的技术?有一句话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很贴切,那就是“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这句话很好地道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哪!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总觉得好像先进的技术才是关键,其实这是理解错了,或者说只看到了表面!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一、人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士气为什么我同意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士气。

士气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士气是一支军队最根本的东西。

如果一支军队士气高昂,那么这支军队就能够打胜仗,如果一直军队士气不高,萎靡不振,那么它能不能打胜仗,是有待考验的,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打不了胜仗的。

而决定士气高低的就是人的因素。

一支部队士气建设得怎么样,和这支部队的领导,和这支部队的干部,和这支部队的氛围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全部都是由人组成的。

一个部队的领导自己的方向比较清晰,自己的领导能力比较强,那么他就能够把这支部队带得很好,就能够把这支部队带得嗷嗷叫。

如果一个军队的领导者不能让军队活起来,调动下面人的士气,那么我个人认为这个领导者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

同时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决定战争胜负,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双方的指挥员对于战争的把控怎么样。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对战场的掌控非常好,战术运用非常娴熟,运用得当,那么这个指挥官就能比另一个指挥官有更大的胜算。

二、人决定了一支军队的训练水平我同意决定战争结果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决定了一支军队的训练水平。

在战场上面,哪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更强,就看就支部队平时是否训练有素,在平时的训练当中,他们的训练水平究竟怎么样。

如果一支部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同时对于一些武器装备平台的操作非常熟练,那么这一支部队形成的战斗力就会非常高。

如果一个单位纪律松懈,对训练的态度暧昧,或者对训练的态度很消极,那么这个单位的训练水平肯定会很低。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连载20年前解放军出版社的专著《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然要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

最新的技术成果往往要物化为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投入作战使用后,必然使传统的战役战术、条令条例、编制体制和军事战略理论面临挑战。

新的、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这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军事学说、作战样式和编制体制将逐渐形成,然后再指导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改进,从而使武器装备发展构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周期。

例如,坦克出现后的“闪击战”使步兵的“方阵”式战术显得过时,航母和舰载机出现后的“航母战”、“两栖登陆战”和“远距离投送兵力作战”很快淘汰了“线式作战”和“舰队决战”样式,核导弹出现后的战略核大战,飞机、导弹和坦克相结合的“空地一体战”以及神奇的“电子战”、“信息战”和“计算机病毒战”更为这场新的军事革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把军事技术做为历次军事革命的基础和诱因,没有军事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就不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军事革命的实质是军事技术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航天和生物技术等共用性、基础性高技术。

这些高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支柱性的军用高技术,如目标探测、精确制导、C3I系统、电子对抗、隐身反隐身、航天、核武器和先进防御技术等,这些军用高技术的作用是直接物化成军队所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

所以,军事技术革命实际上应该认为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技术和军用高技术为支撑的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

军事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往往优先运用于军事,引起军事技术的变革。

军事技术的发展必将首先物化为新型的武器装备,继而对军事思想、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编制体制和军队建设等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促使其产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和革命。

打赢高技术环境下局部战争

打赢高技术环境下局部战争

打赢高技术环境下局部战争[摘要]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

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

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

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

一、提高打赢战争的能力一支军队要想具有高强的威慑能力,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必须具备打赢能力。

没有打赢能力,要想实施有效的军事威慑只能是一句空话。

不论社会历史如何发展,军队只要还存在,其基本职能就是打仗。

如果把和平时期的战备任务也考虑进去,军队的基本职能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误解和动摇。

”既然,打仗是军队的基本职能,那么,研究作战问题就理所应当是军队的主要任务,而且应当是经久不衰的经常性的重要任务。

这是由军队的基本职能决定的。

研究作战问题切中当前我军建设的薄弱环节。

这些年,我军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建设中的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军的打赢能力不足。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的“两个不足”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胡主席在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危险”,其中一个是能力不足的危险。

这个危险可以说也正是军队面临的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和平建军的危险。

和平环境,对于军队来说,永远是强度最大、浓度最高的“腐蚀剂”。

二、打一高技术环境下的局部战争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1.作战规律。

研究作战规律是我们研究作战问题的首要任务。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作战规律的研究包括客观规律和主观指导规律两个方面。

所谓客观规律,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或作战的诸要素中所呈现的必然联系和稳定的发展走向。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央视国际2006年04月20日14:42黄迎旭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军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武器的关系,大力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战斗精神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至关重要19世纪中叶欧洲军界曾经围绕新式针发枪对战争的影响展开了一场争论,不少人认为,对使用针发枪进行快速连续齐射的部队发起任何冲锋都是不可能的。

但1859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很快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于是军界舆论开始转向。

恩格斯总结这场争论,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第229页)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恩格斯的观点,提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9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关于战争制胜因素的基本道理。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我军历来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重视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

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武器的先进程度,我军都无法和敌人相比。

然而,我军始终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官兵有着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改变了战争形态,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精神的作用是否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视信息技术对战争的巨大影响,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从世界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确实可以看到信息技术装备的巨大优势。

但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支配战争命运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论断并没有过时。

忽视信息技术对当代战争的作用要犯错误,但夸大信息技术对战争的作用、忽视战斗精神的作用同样要犯错误。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自古以来,战争胜负是由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决定的,而所有的战争因素都是通过人和武器同战争胜负发生联系的,人和武器对战争胜负起最直接的作用。因此,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武器的关系,这是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恩格斯曾经指出:枪是不会自己射出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因此他作出这样的结论:“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再先进再强大的武器也是受人支配的;其设计性能在战争中发挥到何种程度,除了取决于战场环境外,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战斗意志、战斗技水平、指挥谋略能力等人的因素,在战争的对抗而此战能够胜利至关重要。
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在此次战争中从武器装备上看双方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关键的战争初期中国差远了;从战略战术上看中国也并不十分高明,何况美国还很快找到了反制的有效策略;而此战能够胜利的原因就是志愿军指挥员具有压倒敌人的勇气。勇气是建立在敌人的蔑视和必胜信念基础上的无畏气概。没有勇气的军队是不堪一中国人缺乏勇气击的。曾记否,中国人因缺乏勇气,在鸦片战争中败于人数不多的英国军队,从此中国开始衰落,受尽西方列强的凌辱,因缺乏勇气,中国庞大的北洋舰队还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而敌方舰艇一艘未沉。但鸦片战争110年后的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员却拥有着不凡的勇气,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时,仍保持着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气概。赢得了这场武器装备悬殊的战争。
所以说战争胜负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在毛泽东看来,人的因素包括人力人心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人的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因素,。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而不是物。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指以武装力量为骨干的特定人群,在战争过程中直接和间接发挥出来的,由人的生理素质、自然科学素质和社会科学素质构成的,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并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战斗力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但这一因素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内涵和作用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

就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而言,较之以往,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人的因素”凸显信息“人的因素”凸显信息,是指人在推动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演进的同时,亦使自身具备了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特质。

可以说,“人的因素”信息化既是信息化战争出现的客观前提,又是信息化战争发展推动和牵引的必然结果。

在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朝网络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的快速、实时和准确流动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信息已超越物质和能量成为战争制胜的主导要素。

基于此,人要主宰信息化战争,就必须努力完成自身的信息化。

正如人们看到的,为了争夺新军事变革的制高点,世界各军事强国在大力培养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同时,也把提高全体国民的信息化水平摆到了重要位置。

因此,“人的因素”的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以信息化为主的新的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要看到,“人的因素”的信息化是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能力素质的全面信息化。

思维观念的信息化,主要是指确立“信息主导”和“信息制胜”的理念;思维方式的信息化,是指思维方式向精确、超前、创新和体系化方向转变;能力素质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分发和利用能力,善于运用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善于运用网络化的指挥体系控制情报体系、作战体系和保障体系;善于运用电子战、网络战、情报战和心理战等来全维制敌,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在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中牢牢掌握作战主动权。

“人的因素”不断物化战斗力的两大核心要素是人和武器。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上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新时期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准备高素质军事人才在未来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使得军事人才的培养成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1、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我军应付未来战争挑战的需要信息化战争的出现对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战争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化战争逐渐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战斗力的主体,其作用贯穿于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思想作战理论、后勤保障等要素之中,是战斗力的灵魂。

战斗力其它要素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官兵的士气、意志、体质、谋略、创新精神。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同时,信息化战争表现出与机械化战争不同的特点,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队的行动越来越依赖信息的支持,数字化部队的建设成为重点;战场空间空前扩大,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中展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典型作战样式;武器装备在软件系统的支撑下,更加智能化;指挥手段更加多样、更加迅捷。

信息化战争新特点表明,传统型的军事人才已经滞后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新型军事人才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适应政治性更强的未来战争的需要,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符合打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先进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战艺术,胜任对战争的有效指导,健全的身心素质,能应付快节奏、大压力的现代战争。

军事人才的竞争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争夺的制高点。

世界各军事大国都认识到人比武器装备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更重要。

美国《2010年联合构想》指出:到达2010年,科技力量将极大地提高美军的战斗力,但美军的最大优势是官兵的适应能力、创造精神、集体观念和献身精神;“人”是最根本的力量源泉,胜利最终取决于美国武装力量的每一份子。

美国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上将在谈到美国如何打下一场战争时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仍将需要有才能的、足智多谋的和勇敢的男女战士,以实现和指挥我们的军事行动。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为什么说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信息化战争的人-机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

人—机系统是工业革命以来战争的基本要素,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

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客观物质基础,就是机械化人-机系统向智能化人-机系统转化。

在智能化人-机系统中,人的智能被物化在武器系统中,使得武器系统不仅可以延伸人的肢体,而且可以延伸人的头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人在战争中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的技术操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现场、非直观、非接触地实施作战行动。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人在智能化人-机系统中丧失了主体地位。

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再先进的信息化武器系统,也是受人支配的;其设计性能在实战中发挥到何种程度,除了取决于战场环境外,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

战斗意志、战术技术水平、指挥谋略能力等人的因素,在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中仍然至关重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

”只要人在战争的人-机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被颠覆,人在战争中发挥能动性的空间就是巨大的,武器的优劣对比不能决定一切,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的可能性始终存在着。

如果相信信息优势决定一切的观点,否定人的主体地位,忽视人的战斗精神,对于装备相对劣势的军队来说,就等于先解除了自己的精神武装。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还是交战双方全部力量的综合较量,仅有强大军力并不能必然赢得战争。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战争力量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力和人心在内的综合力量。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想凭借强大的军力征服中国,但中日双方全部国力综合较量的结果却是日本输给了军力较弱的中国。

毛泽东同志正是依据对中日双方全部国力的综合分析,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科学结论,坚定了全民族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浅谈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与武器对于战争胜负的辨证关系

浅谈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与武器对于战争胜负的辨证关系

浅谈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与武器对于战争胜负的辨证关系信息化战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也是两个军队实现信息化对决的形态。

在信息化的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和武器之间的辨证关系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本文将从人和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人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虽然现代战争中的武器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是没有人进行操作和指挥,武器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

因此,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战术指挥战争中,决定战局胜负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性能,更重要的是指挥员的战术指挥。

指挥员需要熟练掌握作战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敌情、资源分配及人员部署,制定有效的战术方案,进而指挥作战部队依据该方案实施作战。

因此,优秀的指挥员有能力调动部队、制定遵循实施战术,改变战局,甚至完成取胜的使命。

2. 信息共享信息在现代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敌情判断还是作战指挥都离不开信息支撑。

信息共享可以帮助指挥员更好的把握作战情况,更加完备地了解敌情,以及快速地反应重大变化。

信息共享需要指挥员具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操纵的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作战中实现快速判断和指挥的能力。

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指挥员的信息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作战的胜负。

3. 心理因素心理素质对于战争胜负影响至关重要。

在曾经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一些特种部队常常是即使相对于大规模的战斗任务,也要采用小团体的特种行动,其核心原因在于这些部队带有高度的斗志和勇气,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敏捷机智的反应和足够的胆略去完成一些危险的任务。

在实际战斗中,人往往能够决定胜负。

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改变非常大,武器的发展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表现在武器的杀伤力、精度、射程以及防护能力等方面,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杀伤能力现代武器的杀伤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对敌方进行可控范围内的杀伤。

最新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最新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古往今来,战争一直是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中国可以考证的战争出现在4600年以前,那是的部族为了生存,相互开战。

而我觉得,从人类活动出现以来战争就已经出现了,人们为了食物而捕杀野兽,这就是一种战争。

而各种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战争的胜负,其根本在于人。

有人说: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武器。

我个人并不苟同。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因该明确几个问题:一、我们这里所论述的是战争而并不是战斗。

战争和战斗并不相同,战争不是两个人之间一对一的决斗,那样的决斗不是战争。

二、我们所说的决定是因素。

所谓决定因素是能够改变整场战争最后的结局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三、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如果我们把武器设定为可以杀人于千里之外,并且便于携带的单兵武器,那么我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明确了以上三点以后接下来我将来阐述我认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具体理由。

一、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战争进程中,更体现在战前的准备中。

充分的战争准备,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而这种战前准备就包括了武器的准备。

而现代战争中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技术基础,这与古代战争不同。

现代战争往往初战便是决战,谁的战争准备充分,谁便能够掌握先机,甚至置对方于死地。

因此,能做好战前准备的人才是战争的关键。

二、我所指的人是能决定战争成败的人,是具过硬的军事素质的人。

面对不同形态战争,对于战争的指挥官要求很高,对于战士的要求更高,要在战争中发挥出人对战争的能动性,就必须以丰富的军事知识为基础,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特点,了解敌我双方的实时动态,同时对将士的心理变化也要了如指掌。

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把握住机会,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准确的体现了战争的高强度、快节奏。

这就要求部队具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坚强的意志和更灵活的应变能力。

战争是决不是武侠小说中那样有着侠骨柔情的江湖。

现代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_

现代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_

现代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_人呢!没有人打什么仗,武器装备和外交固然算是两个因素,但最终要的还是人!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战争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整体。

但是,人和武器总是它的基本要素。

在军事史上,对人与武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看法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

一种是唯武器论,片面夸大武器的作用,认为武器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另一种是唯意志论,片面夸大人的精神作用,贬低和否定武器的作用,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人的意志或神灵决定的。

恩格斯早就指出:"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

"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论证人与武器的关系中,进一步肯定了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他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但是,随着新军事变革和高技术战争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尖武器在战场上的出现,人们在不断创新军事理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高技术决定论,只看到部分新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作用,忽视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对"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一命题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针对这种现象,江泽民指出:海湾战争以后,怎样看待军事技术的作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还是那句话,要尊重科学,重视武器,但是,人是决定性因素。

对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我们既要看到高技术重要性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人。

以后,他又多次阐述了人与武器装备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指出:我们历来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无论武器装备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见物不见人。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

论军事高技术条件下人和武器的辩证关系13-制药2班-南会荣-1310461203内容摘要:纵观中外的战争历史,武器和人的关系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关系。

人类发明武器,武器使人强大。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军事发展更加现代化,如今武器装备逐渐实现模式通用化、模式化,军事应变实战化、全民化,装备发展组合化、一体化,火力打击智能化、精确化等等。

这些使得战争结构和作战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那么,这其中人和武器的关系又有那些变化呢?关键词:科技进步、军事高技术条件、人与武器。

1:高素质的人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中决定性因素的关键要素如今军事领域已经广泛地使用高技术,一个军人的素质高低不再是指的简单的能力,而那时战斗力的质量差,而以不同的两者形成的人的群体,军队,部队或战斗团体,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

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的体力和体能的作用大幅度下降,人的智能在这上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样,人和武器结合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稍加训练就会提高技能,从而形成和提高战斗力。

武器装备也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

但是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人的手里也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比如,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各自得到了苏联和美国的一些先进武器,但是由于双方军队的素质不高,结果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

所以智能的武器还是需要智能的士兵来掌握。

种种事实表明,高素质的人在战争中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相反,低素质的人再多,但它起的作用也很小,有时候甚至没有用。

2:人的数量优势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优势,战争不仅取决于人的质量,也来自人-武器结合的质量。

纵观古今,在以前武器装备较落后的时期,兵力兵器的数量往往是判断军事力量强弱的标志,而且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

“多兵之旅必胜”几乎成为战争致胜的名言,然而在高技术的今天,这句名言也不在适用了。

海湾战争期间,伊军尽管占尽兵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军力,经济和政治组织力方面的质量差,不仅一次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简直成了战场上的活靶子,只有挨打的份,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因此只有高素质的人和武器结合,才能生长和提高战斗力。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一论战斗精神: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央视国际2006年04月20日14:42黄迎旭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军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武器的关系,大力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战斗精神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至关重要19世纪中叶欧洲军界曾经围绕新式针发枪对战争的影响展开了一场争论,不少人认为,对使用针发枪进行快速连续齐射的部队发起任何冲锋都是不可能的。

但1859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很快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于是军界舆论开始转向。

恩格斯总结这场争论,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第229页)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恩格斯的观点,提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9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关于战争制胜因素的基本道理。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我军历来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重视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

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武器的先进程度,我军都无法和敌人相比。

然而,我军始终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官兵有着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改变了战争形态,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精神的作用是否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视信息技术对战争的巨大影响,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从世界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确实可以看到信息技术装备的巨大优势。

但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支配战争命运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论断并没有过时。

忽视信息技术对当代战争的作用要犯错误,但夸大信息技术对战争的作用、忽视战斗精神的作用同样要犯错误。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论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论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论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人永远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尽管信息化战争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但并没有改变“人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定律。

人的因素包括人的军事素质、战斗技能、意志品质、精神状态等诸多方面,其中人的战斗意志、战斗士气、战斗作风既是战斗力形成的催化剂,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越高,功能越齐全,对人的要求就越大,越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表明,信息化战争不仅仅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人的谋略、技能、智慧和勇气的比拼。

“兵可挫而气不可挫”。

未来信息化战争之所以更加注重心理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心理战能够有效地摧垮对方的精神和意志,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因素的“软杀伤”甚至比单纯军事打击的“硬杀伤”更有效。

战斗精神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战斗精神”一词源于我军,外军所谓的“军心士气”、“职业道德”、“战斗作风”等,都与我军提倡的“战斗精神”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美军强调的“军种核心价值观”,认为它们是军人信仰、准则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其职业能力的具体反映,是每个军人必须遵守的职业操守;俄军常用“军心士气”、“精神道德建设”、“永恒的高尚品质”等表示近似内容;印度军队主张树立“克制、自尊、守纪的集体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要求军队必须具有“能为印度的自由、幸福和繁荣死而无怨”的品质等。

由此可见,虽然称谓不尽相同,表述五花八门,但是外军普遍认为,“爱国、忠诚、守纪、勇敢、顽强”等精神品质是构成军人“战斗精神”的基本要素。

作为激发强大战斗力的“催化剂”,“战斗精神”现实存在于外军的建军理念之中,“战斗精神培育”也逐步成为外军军队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古今中外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发展充分证明,战斗精神归结起来就是一种与士气、勇敢、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等内容相关的范畴,集中地体现着人们为维护崇高信念、实现理想抱负的特殊精神品质。

人仍然是高技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人仍然是高技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作者: 程真亮;扶元友
作者机构: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政教室;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政教室 讲师;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页码: 43-44页
主题词: 高技术战争;决定因素;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目的;未来战争;局部战争;争胜负;未来高技术;海湾战争;智力对抗
摘要: <正> 海湾战争后,由于高技术武器的“神奇”作用,使部分官兵认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技术武器使得未来战争成为物化了的智力对抗,人的因素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主要靠装备,装备落后,打不了胜仗”。

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错就错。

理论文章:让战争制胜决定因素搭上现代化的快车

理论文章:让战争制胜决定因素搭上现代化的快车

理论文章:让战争制胜决定因素搭上现代化的快车理论文章:让战争制胜决定因素搭上现代化的快车基于对战争制胜决定因素重要性的清醒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事人员现代化”纳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容体系,实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我们党历来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战争形态演进,武器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但这并没有改变战争制胜的决定因素,反而强化了人的主导作用。

习主席强调指出:“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

”“我们说武器装备越来越重要,并不意味着人就不起决定作用了,而是人的因素、武器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智能化,无人机并非真的无人,智能化也不是武器变成人,而是武器在前台、人员在后台,人的智能移植到了武器中,人与武器已经高度一体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我们党提出并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是洞察未来战争制胜因素作出的科学决断。

军事人员现代化,要求军事人员的素质能力与担当起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相适应。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这意味着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时,我军军事人员素质应同步实现基本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时,我军军事人员素质应同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军事人员现代化,不仅仅是军事素质的现代化,而是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的现代化。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点明了对军事人员素质能力的时代要求,为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时代的军事人员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不仅要使作战力量而且要使支援保障力量的素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不仅要使现役力量而且要使非现役力量的素质能力与其职能使命相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军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武器的关系,大力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战斗精神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至关重要19世纪中叶欧洲军界曾经围绕新式针发枪对战争的影响展开了一场争论,不少人认为,对使用针发枪进行快速连续齐射的部队发起任何冲锋都是不可能的。

但1859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很快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于是军界舆论开始转向。

恩格斯总结这场争论,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第229页)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恩格斯的观点,提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69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关于战争制胜因素的基本道理。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我军历来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重视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

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武器的先进程度,我军都无法和敌人相比。

然而,我军始终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官兵有着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改变了战争形态,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产生巨大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人的因素特别是战斗精神的作用是否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视信息技术对战争的巨大影响,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从世界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确实可以看到信息技术装备的巨大优势。

但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支配战争命运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论断并没有过时。

忽视信息技术对当代战争的作用要犯错误,但夸大信息技术对战争的作用、忽视战斗精神的作用同样要犯错误。

在信息化战争的人-机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战争还是人与人的较量。

人-机系统是工业革命以来战争的基本要素,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

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客观物质基础,就是机械化人-机系统向智能化人-机系统转化。

在智能化人-机系统中,人的智能被物化在武器系统中,使得武器系统不仅可以延伸人的肢体,而且可以延伸人的头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人在战争中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直接的技术操作交给机器去完成,人可以非现场、非直观、非接触地实施作战行动。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人在智能化人-机系统中丧失了主体地位。

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再先进的信息化武器系统,也是受人支配的;其设计性能在实战中发挥到何种程度,除了取决于战场环境外,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

战斗意志、战术技术水平、指挥谋略能力等人的因素,在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中仍然至关重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

”只要人在战争的人-机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被颠覆,人在战争中发挥能动性的空间就是巨大的,武器的优劣对比不能决定一切,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的可能性始终存在着。

如果相信信息优势决定一切的观点,否定人的主体地位,忽视人的战斗精神,对于装备相对劣势的军队来说,就等于先解除了自己的精神武装。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还是交战双方全部力量的综合较量,仅有强大军力并不能必然赢得战争。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战争力量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力和人心在内的综合力量。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者想凭借强大的军力征服中国,但中日双方全部国力综合较量的结果却是日本输给了军力较弱的中国。

毛泽东同志正是依据对中日双方全部国力的综合分析,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科学结论,坚定了全民族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赢得战争不能仅仅靠军力,更不能仅仅靠一两件新式武器。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战争形态,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战争力量的综合性质,信息化战争不是仅仅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就能够打赢的。

信息技术确实是战争力量的倍增器,但是没有可供支配的现实战争力量,信息技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给人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能动性留出了巨大空间,也给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留出了巨大空间。

信息化军事技术处于劣势的一方,完全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全部力量和资源特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军事技术的劣势。

如果战争胜负可以仅凭信息化军事技术的优劣来决定,那么战争就简单多了,战争双方只要计算清楚各自的信息化军事技术水平就可以分出胜负,然而现实战争却不可能是这样。

当代霸权主义者迷信武力,但他们也是“柿子只拣软的捏”,只有确信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后才敢动武,仅拥有军事力量优势还不敢轻启战端。

这也告诉人们,仅拥有信息技术优势并不能完全分出胜负。

信息优势决定一切的观点之所以站不住脚,就是因为它只盯住信息技术这一个因素,而忘记战争是包括战斗精神在内的综合力量的较量。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仍然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的道义力量是决定战争命运的根本因素,也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源泉。

为正义而战,人的战斗精神必然充沛而恒久;反之,战斗精神就会衰退,战斗力随之减弱。

战争的道义力量,是任何人都不敢忽视的力量。

当然,道义力量对战争命运的决定作用不会是径情直遂的,特别是在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的情况下,道义力量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将会表现得非常复杂曲折,但终究会表现出来,而反道义的非正义战争终究会因为官兵缺乏战斗精神和失去民众基础而难以为继。

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都是用劣势的武器装备打败了在武器装备上拥有巨大优势但丧失道义的敌人。

这样的历史,只要有战争就会不断地重复,只不过实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正义的战争能够焕发出人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赢得正义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能动性发挥呈现出了新特点。

我们应当在努力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深入研究现代战争条件下人与武器关系的新特点,通过培育战斗精神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人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战争进程中,更体现在战前的准备中。

充分的战争准备,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

这种准备既包括物质准备,又包括精神准备。

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战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添油式”战争,往往初战便是决战,谁的战争准备充分,谁便能够掌握先机,甚至置对方于死地。

因此,在现代战争中战争准备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战争双方的较量在战前就已经展开。

这就决定了要赢得现代战争就必须充分估计将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从物质和精神上做好战争准备。

人在战争中的能动性的发挥提前到战前,体现在战争准备之中。

这就决定了军队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要把培育战斗精神,作为我军搞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

第二,掌握和运用智能化人-机系统的人,必须是具备现代科技素质的人;不具备现代科技素质的人难以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能动性。

不同形态战争对人的素质有不同要求,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具有现代科技素质,否则既不能掌握科技含量极高的智能化人-机系统,也不能掌握在这套系统基础上形成的战法,更不可能在实战中将这套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要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能动性,就必须以高昂的热情学习军事知识,具备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现代科技素质,为打赢战争做好知识和素质准备。

第三,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能动性将更多地在智力领域展开,对战争谋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动员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一种误解,以为信息化战争的决策、指挥、控制等统统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做,人只需要按按电钮就行。

其实不然,信息化战争中的极其复杂的作战系统、高度调协的作战行动、变幻莫测的战局、巨大的物资消耗等,都给战争双方的智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力对抗也更加激烈,人的能动性更多地体现在智力的角逐之中。

高强度的智力角逐,更需要旺盛的战斗精神。

第四,信息化战争的高强度、快节奏,要求部队官兵具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坚强的意志和更灵活的应变能力。

信息化战争决不像有些人所宣传的那样“诗意化”、“仁慈化”了,而是更加残酷、血腥和激烈,战争形态的多样化以及战争空间扩大化,更加凸现对人的战斗精神的需求。

未来战争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变成战场,无论前方还是后方、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做技术保障工作,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战争所形成的威胁。

不具备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很难承受信息化战争的高强度和快节奏,更谈不上发挥人的能动性。

那种信息化条件下按按电钮、敲敲键盘就可以打胜仗、战斗精神变得无足轻重的认识,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从心理角度看,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中也同样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隐蔽性、远程打击能力和大杀伤力,容易使官兵产生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从而削弱官兵的作战热情和战斗意志。

同时,信息化战争中,利用舆论战、心理战等手段,着眼打击对方军心士气和战斗意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因素的“软杀伤力”甚至比单纯军事打击的“硬杀伤力”更有效。

因此,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不仅需要继续发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在心理上具备不怕“攻心伐谋”、勇于克敌制胜的战斗意志。

如果军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披坚执锐的高昂士气,即使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战斗效果。

☆通过培育战斗精神促进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军队战斗力来源于人与武器的结合,而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合理的体制编制,而且需要高昂的战斗精神。

在军事斗争准备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始终要把人作为战斗力的第一资源。

这就要求把爱护官兵生命和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只有拥有和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才能做到能动地使用手中武器,把武器的效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对敌形成压倒优势。

坚持把培育战斗精神摆在重要位置。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抓得紧而又紧的重要任务。

战斗精神作为一种政治觉悟,需要建立在牢固的思想基础之上。

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坚定部队官兵的政治信念,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铸造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