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剂歌诀讲课稿
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 金匮肾气丸(汤)
![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 金匮肾气丸(汤)](https://img.taocdn.com/s3/m/607cf1e605087632311212f6.png)
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金匮肾气丸(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气丸(汤)《金匮要略》干地黄八两•240g山药四两•120g山萸肉四两•120g茯苓三两•90g丹皮三两•90g泽泻三两•90g附子(炮)一两•30g桂枝一两•30g【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服一丸。
汤剂,按上分量取十分之一,水煎二次兑匀,分两次温服。
金匮肾气汤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茯苓9g 丹皮9g 泽泻9g 熟附子3g 桂枝3g【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方解】本方是治疗肾阴阳两虚病变。
方中地黄、山萸肉滋肾精、补肝血。
山药培中土以滋精血之源。
桂枝、附子暖肾阳,意取阳性动而助滋阴之效。
茯苓、泽泻渗水于下,使水归水脏,肾有水精可藏。
丹皮舒血,调活络脉之滞,使通则不痛,则各症自愈。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
(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慢性后头困痛本方治慢性后头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脉象虚弱。
2、老年喘咳老年喘咳属现代的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现代认为与理化刺激和过敏或感染有关,患者年龄均中年以上,病程缓慢。
祖国医学列入肾气虚不纳气,用本方补肾阳而纳气,而本方又能补肾阴,肾肺经脉相连,故治喘咳。
3、肾阴阳两虚之痿证(现代称:席汉氏综合证。
腺脑垂体机能减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见妇科分娩后期大出血。
)症见乳房萎缩,长期闭经,毛发常脱落,尤以腋毛、阴毛更为显著,眉毛亦可脱去。
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用本方治疗,各症可愈。
4、遗精遗精有区分有梦遗精和无梦遗精,有梦属阴虚,无梦属阳虚。
这里所治是阳虚遗精,兼见疲乏无力、脉结。
用本方加生龙牡治之可愈。
5、腰胯拘痛髂(QIA)后上脊至臀部牵扯性疼痛,腰为肾之外府,此处也属肾范围,用本方补虚止痛可愈。
6、心动应衣(现代医学的;心动悸。
金匮要略ppt课件完整版
![金匮要略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fe25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1.png)
湿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病因
辨证治疗
外感湿邪或脾虚生湿,湿邪困脾,导 致运化失常。
根据湿邪的性质和部位,采用健脾祛 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等治法。
病机
湿邪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常,水液 代谢障碍。
2024/1/27
13
暍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病因
外感暑热之邪或内伤饮食不节, 导致气阴两虚。
2024/1/27
肾病治则
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温阳利 水等治法,以维护肾脏的正常 生理功能。
10
03
痉湿暍病脉证治
2024/1/27
11
痉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病因
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经络 ,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 脉失养。
2024/1/27
病机
邪阻经络,气血不畅,筋 脉拘挛。
辨证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用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 阴养血等治法。
8
先后病脉证治原则
先病后治原则
先治已病脏腑,后治未 病脏腑,以防止疾病传
变。
2024/1/27
先表后里原则
先治外感病邪,后治内 伤杂病,以免外邪内陷
,加重病情。
急则治标原则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 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时,应先治标以缓解病
情。
9
缓则治本原则
在病情相对稳定时,应 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 行治疗,以巩固疗效。
03
辨证治疗
根据中风的分期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急性期以祛邪为主,
恢复期以扶正为主,后遗症期则以通络为主。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
外治法,提高疗效。
30
历节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历节病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可 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9f492e61711cc7930b71684.png)
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可编辑)王雪华教授金匮要略讲稿王雪华讲《金匮要略》王雪华简介王雪华教授女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学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委省医药管理局哈尔滨市卫生局科技成果立项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现受聘美国中国医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主讲《中药学》《金匮要略》等学验俱丰深得海内外不同层次学员的赞誉并应邀赴韩国讲学200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启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被遴选为四大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金匮要略精讲》主讲人完成80学时VCD光盘制作内容所需的100余万文字的修改与校订工作自19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研究生30余名2002年1月荣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首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称号在"张仲景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和"经方的临床应用与开发实验研究"领域富有开拓性创新性主持重大科研课题7项参与项目3项已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1经方加味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以及放化疗损伤的研究2当归芍药散胶囊剂汤剂加味治疗妇科腹痛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的系列研究3射干麻黄汤冲剂治疗小儿寒饮咳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4研制痛痹贴治疗寒湿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颇具特色有利于深入挖掘仲景学说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阐发张仲景对内伤杂病的证治规律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际国家省级学术会议颁发的奖杯奖牌证书15个主审主编副主编大型辞书专著教材教参等计19部2002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最擅长治疗肿瘤及放化疗损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石症过敏症胸痹心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精神抑郁症以及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第01讲《金匮要略方论》性质与沿革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多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雪华教授我为能够荣幸地被遴选为本课程的主讲人我很高兴一有一种荣誉感就是对我个人对我的工作单位对我所在的临床基础学科金匮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和研究生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二是责任感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大温课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决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所有听课学员对我的信任和期望三使命感正当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争创佳绩迎接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快车道我能够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尽心竭力地工作是值得庆幸和终身难忘的因此我把这次学习的好机会看作是代表全国的同行们在这里作一次中心发言作一次公开教学愿抛砖引玉并广泛听取宝贵意见借此机会我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和现场学员的真诚合作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内容是开头的话绪言学习《伤寒论》讲沿革我们已经了解到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时期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十卷是辨伤寒六卷是来论杂病由于历史原因原著虽已亡佚但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自然地逐渐地形成了我们现在所通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学术界已确认这是张仲景的著作两者互为羽翼堪称姊妹篇这两本书都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当中的四大经典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为了全面继承发扬这一份宝贵遗产开篇的绪言我准备讲四个问题第一《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和沿革第二就是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第三有关本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最后讲一下学习目的和方法在第一个问题里我首先讲一下书名释义书名释义呢也就是说刚才我们说《金匮》或者讲义叫做《金匮要略》我认为全名就是我写在板书上的这个叫做《金匮要略方论》那么要解释这个书名的话应当从三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首先我们来看金匮金就是指的黄金了它是世间的珍宝那么作为匮[guì]这个只能念[guì]不能念[kuì]匮[kuì]表示知识贫乏缺憾那么就是匮乏这里面的匮[guì]虽然没有带木字旁但是和我们大家知道的衣柜书柜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地方呢我觉得金匮一个是当名词来看是一种器具藏物之器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放个书还得有个书架有个书柜是不是啊这个在古代也是这样的作为名词来用比方说《周书?金縢》篇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这个就是把一些珍贵的书册放到由黄金封缄的柜里这是作为名词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名词就是用来藏放古代皇帝的一些比如圣训玉牒实录以及重要档案的地方我们这次来到北京使我想起在南河沿有北京皇史宬那里就藏放着明清两代皇帝的有关这些重要档案其实它是一个文物保护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仍然是蔚为可观能够看到153个鎏金雕龙的金匮特别大象大箱子一样不仅外观美观就是防蛀保护保密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就证明金匮的含义小的话呢就是一个器具如匣子啦箱子啦或者是大的柜那么这个就是藏放这些东西的放金匮的地方象明清两代的这个就是叫皇史宬如果说形容词的含义作为书名它是形容词的作用就是比喻文献资料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个就是在《汉书?高帝纪》里面与功臣剖符作书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这是我把金匮作为名词作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情况给大家作了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从书名上来说比方说先于张仲景在《素问》里面有《金匮真言论》《伤寒论》的别本有叫《金匮玉函经》还有北宋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在清代有陈士铎著有《石室秘录》所以这里面金匮玉函石室用黄金宝玉石头那个石头现在我想不是一般的石头盖的房子玉函什么叫函呢信封或者是匣子用宝玉做的这就证明他要珍藏的文献资料相当宝贵所以林亿也说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下面我要说的是要略的含义要略可想而知要略就是简要节略的意思就是它经过人删减不是一个全本而是一个节略本所以要略它实际上可以互训比方说颜师古他就说以金以匮保慎之义《新书?胎教》也说书之玉版藏之金匮也陈修园又说书之所以名为要略者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那就是要略者就是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因此有一层意思我刚才讲了就是节略本之意内容怎么样呢精要现在我说根据陈修园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他是要反映张仲景的治略思想比方说进一步来理解要略就是为什么叫治略思想比方说西汉刘安著《淮南子》在他的书末有要略一篇到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慎他著其篇名对要略他怎么呢他说要略二字其义可互训也要略者乃谓其医学精要之中最精要者这就是说呢不是一般的节略本的问题而是它包含着医学精要部分里最精要的内容所以要保慎另外还有高诱他解释说《淮南要略训》的要略二字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也不是一般的简要把内容简明扼要就得了略数其要是要把精要部分的最精要的内容拿到《金匮要略》里面记载明其所指对各篇章所说明的内容要层次清楚要便于检用那么序其微妙对其深奥的理论奥妙之处要特别的加以阐述加以论述论其大体我觉得这个大体就是张仲景在祖国医药学里面他的重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世界医学科学的贡献就在于他首创了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不仅对外感热病而且对内伤杂病尤其富有指导意义所以这个要略的内容我说的比较多概括起来讲要略即表示内容精要又能够阐明仲景的治略思想所说方论就是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所以我们说杂病的疹疗体系它理法方药脉因证治全备我从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叫《金匮要略方论》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首先说金匮它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这就是我解释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书名释义概括起来是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保慎或者说应当慎重保藏下面谈本书的性质请大家把书打开在绪言的第一段开始的地方讲到了《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所说专书就意味着它是专治杂病的治疗学也就是说它是杂病治疗学也可以说是仲景杂病的辨证治疗学这本书是张仲景完成而且是在东汉末年问世所以它具有首创性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作为经典著作我认为它当之无愧是我们中医药学必读之书原因呢我觉得第一是它的权威性所说权威性就是它不管是对外感热病还是对内伤杂病是理论源头第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在临床应用上可以说它是临床应用无尽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化无穷常读常新啊所以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也是被公认的下面是指导性这个指导性就是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均具有广泛而较高的指导意义这个指导意义集中表现在《金匮要略》里面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基本论点我就是点题第一就是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为指导第二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恒动观第三是辨证施治或者说叫辨证论治第四就是治病求本这个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反映了我们中医学的特色第三我认为是它的科学性就是它创制大量的经方这些经方对热病对杂病的疗效可以说现在已经经历了1800年了不仅是时间而且是临床实践的考验证明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后世医家包括古代的医家都一致推崇它赞誉它称它是什么呢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这个将在第三个问题重点来阐述本书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时候我们要分别来论述它为什么是首创治疗杂病的辨证论治的疹疗体系这个诊疗体系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说它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第三个就是关于它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地位和重大影响在这里面我们不细说了古代神医华佗称张仲景的书为真活人书也这就是对它的神奇的疗效给予高度的赞赏象清代的徐灵胎告诫后学者说如果能通金匮之理天下无难治之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科目录的调整工作中就是把《伤寒》《金匮》《温病》合起来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进行加强建设就是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医疗科研上要大踏步的前进要打好基础重视经典的教学重视经典方剂学习重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而且要从科研的角度从临床实践的疗效上挖掘整理提高它我现在说到这里我觉得作为临床基础课加强不仅是对于中医学生的理论提高而且特别是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包括他的科研技术能力这个方面是很有道理的我说到这里实际上就是绪言的第一个自然段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第三谈一下沿革有关沿革的内容我准备分成三个时期来说成书散佚整理校定因为《伤寒论》的绪论它也要在沿革方面谈到之些问题因此我准备讲基本的和《金匮》相关的内容成书时间我们《讲义》上请大家看一下它写的是公元三世纪初成书的时间马继兴先生的研究结果是他依据仲景的原序说到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建安纪年实际上是公元196年十稔一稔是一年十稔是十年所以相当于公元206年我觉得这个是在考究的具体时间上和公元三世纪初的宽泛的认识都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话我们都把它做为一个常识来了解一下下面来说第二个问题就是散佚散佚这个佚字是当丢来讲但是不能念散失散佚亡佚都是说由于战乱而未见其书在什么时候丢的呢我们《讲义》强调的一个。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8faf7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f.png)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现在从痉湿暍病脉症第二从这地方开始,这个金匮要略可以研究,他都是各种的病做题目。
这一章讲的是三种病痉、湿、暍,这三种病的脉和证并治,应该有个并治两字,并治两字落下去了。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这个痉病,一般说是不恶寒的,唯独刚痉则不然,反恶寒这个反字,其实这是太阳伤寒嘛,伤寒是发热无汗而恶寒。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痉,痉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抽,平时说是抽风,小孩子五天风,七天风,怎么说与风有关系,其实不然的,现代说是破伤风,它是由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抽。
小孩子剪脐带,以前剪脐带不卫生,感染破伤风菌就要抽,现代小孩子遇到抽风就少啦,在医院就消毒干净了。
所以说古人说这风是有问题啰,研究中医的原委相当广,相当广泛须要整理。
这里头的风字,假如是风,现代的产妇不象以前,以前简直是把屋里捂真是风湿不透,该抽风还是抽风,现代在医院里头蛮不在乎,它不抽风所以不是风是肯定的,不但还经过科学证明了。
但站在中医的立场想一想,既不是风,那治病是袪风啰,是治什么呢?古人认为是袪风,既不是袪风,这袪风的药也就成问题了,所以说研究中医需要务实来看待它,这问题太多了,我本来打算,平时经常用的药,另写一些,现在怕是来不及了,时间根本不够用,你们谁有时间可以写一点。
这一章很容易就看的出来,意思就是这种抽的这种病,如果以太阳病伤寒这个病型出现的话,就叫做刚痉。
刚才讲这个中风是有问题,但是刚痉这个形象一点不错,古人对证的形象的掌握,这也是个规律,治疗一点不错,所以中医竟管说它是风也好是寒也好,是辨证不是辨病,治疗既不是袪风也不是治破伤风菌,所以中医妙的地方,不在我们这种理论上怎么来说它,而在治疗的方法方式上。
就说《伤寒论》里方法方式讲的非常清楚,这个书就不清楚了,你看这一句话就知道,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如果没有一个痉的这个问题在里头搁着,那这就是太阳伤寒啊,怎么是刚痉呢?它讲的是痉,其实是痉抽,如果痉病一抽,要是以太阳伤寒出现者,就叫刚痉,它是这个意思。
金匮要略方剂歌诀
![金匮要略方剂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e503ba2280eb6294dc886c06.png)
1、精萎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萎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2、麻黄加术汤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3、麻黄杏仁惹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惹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4、防己黄罠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罠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 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瓜蒂汤喝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爼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
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叶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涎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緘。
8、百合滑石代赭石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9、百合鸡子黄汤不应议吐叶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10、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1.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淸,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2、梧萎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萎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滑石散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淸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14、甘草泻心汤♦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16、赤小豆当归散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17、升麻螫甲汤赤斑咽痛毒为阳,螫甲周围一指量,半量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18、升麻螫甲去雄黄蜀椒汤身痛咽痛而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黃务去特叮咛。
19、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黄姜桂苇朴紫威,夏胶芍甘ZHE虫五,琴参各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苓妇,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桃效椁鼓。
196首《金匮要略》方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196首《金匮要略》方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7e913e2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4.png)
196⾸《⾦匮要略》⽅歌,朗朗上⼝,便于记忆[视频]时长 10:10[视频]时长 10:10清代陈修园先⽣的《⾦匮⽅歌括》易于记忆、背诵,对理解经典很有帮助。
⼩药童校正地头晕眼花,整理了这196⾸⽅歌1、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体⼏⼏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枣枚宜。
2、⿇黄加术汤烦痛湿⽓⾥寒攻,发汗为宜忌⽕攻,莫讶⿇黄汤⾛表,术加四两⾥相融。
3、⿇黄杏仁薏仁⽢草汤风湿⾝痛⽇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半两⼗枚杏,炙草扶中⼀两宜。
4、防⼰黄芪汤⾝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通,⼰芪⼀两磨分服,四⽚⽣姜⼀枣充。
喘者再⼊五分⿇,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七甜⽠蒂可珍。
6、百合病总⽅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是真鍼。
8、百合滑⽯代赭⽯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滑须三两效可夸。
9、百合鸡⼦黄汤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搅混融。
10、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1、百合洗⽅⽉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升⽔⼀⽃,洗⾝⾷饼不和羹。
12、栝蒌牡蛎散洗⽽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滑⽯散前此寒⽆热亦⽆,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宜三两,百合烘筛⼀两需。
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蚀亦良箴。
16、⾚⼩⾖当归散眼眦⾚⿊亦多端,⼩⾖⽣芽曝令⼲,⾖取三分归⼀分,杵调浆⽔⽇三餐。
17、升⿇鳖甲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指量,半量雄黄升⼆两,椒归⼀两草同⾏。
18、升⿇鳖甲去雄黄蜀椒汤⾝痛咽痛⾯⽪青,阴毒苛邪⾪在经,即⽤前⽅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金匮要略》教案(供中西医专升本科专业用)
![《金匮要略》教案(供中西医专升本科专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72a4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3.png)
《金匮要略》教案(供中西医专升本科专业用)第一章:《金匮要略》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匮要略》的背景、作者、成书时间及历史地位。
2. 掌握《金匮要略》的篇章结构及内容特点。
3. 理解《金匮要略》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金匮要略》的背景及成书过程。
2. 作者张仲景的生平和医学贡献。
3. 《金匮要略》的篇章结构及内容概述。
4. 《金匮要略》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匮要略》的背景、作者及篇章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匮要略》中的典型病案,展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金匮要略》原著及注释本。
2. 课件:展示《金匮要略》的篇章结构及内容。
3. 案例库:收集《金匮要略》中的典型病案。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匮要略》背景、作者、篇章结构的掌握情况。
2. 病案分析:让学生分析《金匮要略》中的典型病案,评估其应用能力。
第二章:《金匮要略》病证分类一、教学目标1. 掌握《金匮要略》的病证分类体系。
2. 了解各类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方法。
3. 理解病证分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金匮要略》的病证分类体系。
2. 各类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方法。
3. 病证分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匮要略》的病证分类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病证的典型病例,展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金匮要略》原著及注释本。
2. 课件:展示《金匮要略》的病证分类体系。
3. 案例库:收集各类病证的典型病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匮要略》病证分类体系的掌握情况。
2. 病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各类病证的典型病例,评估其应用能力。
第三章:《金匮要略》方剂应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金匮要略》中的常用方剂。
2. 了解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症及临床应用。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7438d9f78a6529657d5364.png)
第18篇------论外科疾病 第19篇-----论不能归类的疾病 第20~22篇------论妇产科疾病 第23篇-----论杂疗方 第24~25篇-----食物禁忌
包括60多种疾病,前22篇共载方剂205首。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5பைடு நூலகம்
(二)分篇依据
1、多病成篇(合论)
(1)病机相似(血痹、虚痨)
(一)基本精神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 1、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 天人合一(天人整体观):“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
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 人体整体观:“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为核心地位。 • 人与环境统一性的破坏,或者人体自身整体环境的破坏,会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22
6 、定法和活法 • 定法:肯定的治法,“主之“,即方证切合,非此方不可 • 活法:治法不变,但有灵活的余地:“亦主之”,“与之”,
“可与之”,“宜”,“当”。 7 、 各篇相互对照
如痰饮病篇和水气病篇 8 、 采用旁证
《金匮要略》讲义--课件
23
9 、参考书 (1) 、清 · 徐影《金匮要略论注》 (2) 、清 · 程林《金匮要略直解》 (3) 、清 ·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4) 、参考辅导资料 五、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 ②伤寒与杂病的联系
• 张仲景从医疗实际出发对伤寒和杂病采取了分中有合的编 写办法。
• ③伤寒与杂病互参
• 有些条文两书重复,一共有42条相同。有些治法和方剂俩
书相互使用,37方相同《金(匮比要略如》讲五义苓--课散件 和猪苓汤)。
21
4 、 注意本书的文法 (1) 省文法 (2) 倒装法 (3) 夹注文法 5 、方证互测,前后联系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3)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3)](https://img.taocdn.com/s3/m/247bfe2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9.png)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3)这两个和起来呢,这个附子和术的并用它治一般的慢性关节炎是离不开的,非常好使,它这后头有解释。
这个不是说术就能治大便硬,他由于小便数造成的大便硬,尤其这个术和附子为伍,最能治小便利。
这个看附子它这药的作用,无论身上哪个机能沉衰了,不得了了,附子能使这个沉衰恢复。
你比如说小便数,它总是这个约束尿的那个肌肉啊麻痹,就是机能衰减了,有尿它就要拉拉出去,附子呢,它能使这个机能恢复,加上术的力量,那小便就不会数了。
那个肾气丸啊,咱后头就讲到就有了,说妇人转胞啊,就是尿系(输尿管)曲折,所以小便不利,那吃肾气丸呢,它能使这个更紧张的组织,使屈曲的尿系啊恢复正常,小便自然就通畅了嘛。
所以它附子这个药啊,凡是机能沉衰,在咱们临床反应是个阴性的反应,用它是没错的。
这段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呀,加术,配伍附子反倒能治小便利,由小便利造成的大便硬,小便不利了大便自然就恢复了。
同时附子、术的合用,又能祛风湿解痹痛,所以都能好。
这一段,你单看不好理解呀,就光知道术利尿就糟了,那你就解释不明白。
我们来看看底下方子。
“桂枝四两”这个去皮要不得,这个桂枝啊,它这个作用就在这皮上,去皮就剩下干木头了,什么作用也没有了,所以这个是错的,我们现在用就用桂枝四两就行,不要用去皮的,因为有去皮两个字啊,后头又出来个桂枝木,这不是瞎糊闹嘛!那是把皮去了成木头没有作用了。
“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这个附子用量相当的重,桂枝、生姜、甘草、大枣就是桂枝去芍药汤,把这个桂枝加量了,也就是桂枝去芍药的基础上加上附子。
附子就是温阳去寒,同时关节拘挛痛它都治。
所以我们治这个不得翻身的关节痛呀,有用这个的机会,但不一定都得用这个桂枝去芍药这个方子,用桂枝汤加术、附也可以的这个时候。
底下这个呢“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这个方子可以看看底下煎服法后头这个挺好,“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这个附子有这个毛病啊,我们在临床上要知道,附子有些反应,它不但有的时候吃了身上感到身麻痹,最常见的头晕,所以我们用这个附子在临床上啊,开始用的时候,用三、五钱是没问题的,最好先用三钱就是10克,逐渐加,你要是大量用,人吃上了那不得了,常常得头晕得厉害,如喝醉酒的样子,病人胆小就不敢再吃了,你告诉他清楚也行啊,但是开始不要大量用,逐渐增加,用个一钱八钱是没问题的,药不了人,它是有毒嘛。
《金匮要略》记忆歌诀
![《金匮要略》记忆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e33e9a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0.png)
《金匮要略》记忆歌诀《金匮要略》七言记忆法(一)痉病外邪阻经络,内兼伤津又亡液。
柔痉栝蒌桂枝方,欲作刚痉葛根汤。
刚痉邪入阳明里,急下存阴大承气。
寒湿在表身烦痛,不可火攻麻黄术。
风湿在表日晡热,麻杏苡甘效明显。
若论风湿表虚证,防己黄芪不用催。
风寒湿胜表阳虚,桂枝附子祛风气。
寒湿未尽风已去,去桂加术立时愈。
风湿表里阳气虚,甘草附子病可已。
伤暑偏于热盛证,要用白虎加人参。
水行皮中暑挟湿,一物瓜蒂汤可治。
心肺阴虚又内热,百合病治用百合。
误汗百合知母汤,误下滑石代赭方。
误吐百合鸡子黄,正治百合地黄汤。
经久变渴百合洗,渴不差栝蒌牡蛎。
百合病若变发热,百合滑石不须多。
湿热虫毒致狐惑,甘草泻心蚀上部。
蚀于肛者雄黄熏,咽干苦参洗下部。
狐惑酿脓里热盛,脓成能食赤豆归。
阳毒升麻鳖甲汤,阴毒可去椒雄黄。
鳖甲煎丸治疟母,温疟白虎桂枝主。
牝疟宜用蜀漆散,柴胡加减治渴寒。
侯氏大风风引痫,头风摩散附子盐。
防己地黄病如狂,临证四方用恰当。
《金匮要略》七言记忆法(二)风湿历节不须忙,桂枝芍药知母汤。
寒湿历节主疼痛,乌头汤方圣人功。
血痹正虚主麻木,黄芪桂枝五物主。
遗精梦交阴阳虚,桂枝加龙骨牡蛎。
阴阳两虚虚劳证,小建中汤偏于阳。
气血阴阳俱不足,黄芪建中汤可图。
肾阳不足腰痛寒,快用八味肾气丸。
虚劳不足风邪苦,薯蓣丸方可调补。
心烦失眠阴血亏,虚劳可用酸枣仁。
虚劳羸瘦有干血,大黄蟅虫丸方验。
虚寒肺痿甘草姜,寒饮郁肺射麻黄。
痰浊壅肺皂荚丸,麦门冬汤虚火喘。
饮近于表邪上盛,厚朴麻黄喘为贵。
小青龙去桂芍草,再加厚朴杏麦小。
水饮内停喘身肿,脉沉泽漆汤可用。
肺痈实证见喘甚,葶苈大枣可泻肺。
肺痈成脓桔梗汤,饮热郁肺婢夏会。
寒饮挟热咳喘证,小青龙加石膏美。
肝郁奔豚奔豚汤,误汗奔豚桂加桂。
茯苓桂枝草枣汤,水饮欲作奔豚证。
胸痹阳虚阴寒盛,栝蒌薤白白酒贵。
痰饮壅盛闭心脉,栝蒌薤白半夏裁。
胸胃合并阴寒盛,可用枳实薤白桂。
无形气痞痹属虚,塞因塞用人参汤。
胸痹轻证偏饮邪,茯苓杏仁甘草宣。
金匮方歌
![金匮方歌](https://img.taocdn.com/s3/m/45b975f70242a8956bece4a6.png)
《金匮要略》方歌1、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2、麻黄加术汤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个、白术四两)3、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麻黄半两、炙甘草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4、防己黄芪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生姜四片、大枣一枚)5、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
(瓜蒂二十个)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鍼。
(百合七枚、知母三两)8、百合滑石代赭石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百合七枚、滑石三两、代赭石弹丸大)9、百合鸡子黄汤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10、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百合七枚、生地黄一升)11、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2、栝蒌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滑石散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滑石三两、百合一两)14、甘草泻心汤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生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方剂歌诀详解——肾气丸
![方剂歌诀详解——肾气丸](https://img.taocdn.com/s3/m/7e1db3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5.png)
方剂歌诀详解——肾气丸肾气丸《金匮要略》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歌诀总括】肾气丸能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全方药物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炮附子组成。
【歌诀详解】原书用治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脚气、转胞等肾阳不足诸症。
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在之处,为机体气化之根本。
一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失常,百病丛生。
腰为肾之外府,脚为足少阴经脉所过,肾阳不足,不能温达腰脊、下肢,故腰痛脚软。
阳虚则外寒,故下半身常有冷感。
寒生而筋脉收引,故少腹拘急。
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小便不利;肾阳虚馁,膀胱失约,则小便反多;入夜阳消阴长,故夜尿频多。
肾主水,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水液失调,壅滞为患,聚于皮下,则为水肿;水湿下注,则足肿不能履地而为脚气;水湿上泛,则为痰饮咳喘。
肾气虚不能摄水,小便恣出,肾水下趋则小便频数,肾气不上腾则口渴喜饮,故见消渴。
以上诸病,总由肾阳不足所致。
肾阳不足,温煦无能,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治当补肾助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化气利水之法。
然肾阴与肾阳互根互用,阳虚者补阳之时,配伍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补命门之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阳化气,二药合用,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
然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故又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滋肝补脾,益阴涩精,辅助干地黄滋补肾中之阴。
泽泻、茯苓渗湿泄浊,通调水道,与桂、附相伍,温阳化气以作动力,则更能去水湿、消阴翳;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伍桂枝可调血分之滞。
泽泻、茯苓、丹皮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之品助湿碍邪之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方剂歌诀1、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2、麻黄加术汤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3、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4、防己黄芪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
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鍼。
8、百合滑石代赭石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9、百合鸡子黄汤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10、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1、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2、栝蒌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滑石散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14、甘草泻心汤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16、赤小豆当归散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17、升麻鳖甲汤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一指量,半量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18、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19、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黄姜桂苇朴紫葳,夏胶芍甘ZHE虫五,葶参各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芩妇,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桃效桴鼓。
20、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原汤论已详,加桂三两另名方,无寒但热为温疟,骨节烦痛呕又妨。
21、蜀漆散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服不踰闲。
22、牡蛎散先煮三漆四麻黄,四蛎二甘后煮良,邪郁胸中须吐越,驱寒散结并通阳。
23、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柴胡去夏为伤阴,加入蒌根四两珍,疟病邪因可灼液,蒌根润燥且生津。
24、候氏黑散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25、风引汤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寒滑赤石紫膏六,瘫痫诸风个里探。
26、防己地黄汤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淋来取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27、头风磨散头之偏痛治何难,附子和盐等分磨,躯殻外生需外治,马膏桑饮亦同科。
28、桂枝芍药知母汤脚肿身羸欲吐形,芍三姜五是前型,知防术桂皆需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29、乌头汤历节痛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未均,芍芪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蜜煮匀。
30、矾石汤脚气冲心矾石汤。
煮须浆水浸之良,湿收毒解兼热,补却灵枢法外彰。
31、古今録验续汤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32、千金三黄汤风乘火势乱心中,肢痛节拘络不通,二分芪辛四分独,黄芩三分五麻攻。
二分黄加心热端,消除烦满枳实单,虚而气逆宜参补,牡蛎潜阳悸可安,增入蒌根能止渴,各加三分效堪观,病前先有寒邪在,附子一枚仔细看。
33、近效术附汤一剂分服五钱匕,五片生姜一枣饵,枚半附子镇风虚,二术一草君须记。
34、黄芪五物汤血痺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通效自神。
35、桂枝龙骨牡蛎汤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36、天雄散阴精不固本之阳,龙骨天雄三两匡,六两桂枝八两术,酒调钱匕日三尝。
37、黄芪建中汤小建汤加两半芪,诸虚里急治无疑,急当甘缓虚当补,愈信长沙百世师。
气短胸满生姜好,三两相加六两讨,若逢腹满胀难消,加茯两半除枣姜;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还须开窍早。
三两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饮为至宝。
薯蓣丸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敛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
更有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38、酸枣仁汤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芎甘各一相调剂,服后安然足睡乡。
大黄蛰虫丸干血致痨穷原委,暖中补虚大治旨,螬蛭百个蛰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一两干漆十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三甘四芍二黄芩,五劳要证须用此,此方世医勿惊疑,起死回生大可恃。
39、肘后獭肝散獭肝变化少人知,一月能生一叶奇,鬼注冷劳宜此物,传尸虫蛊是专司。
40、甘草干姜汤二两干姜两炙甘,姜须炮透旨须探,肺中津涸方成痿,气到津回得指南。
41、射干麻黄汤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三两破坚城。
42、皀角丸浊痰上气坐难眠,痈势将成壅又坚,皀角蜜丸调饮下,绸缪需在雨之前。
43、厚朴麻黄汤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二两姜辛膏蛋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44、泽漆汤五两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
45、麦门冬汤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麦,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故是正宗。
46、葶苈大枣泻肺汤喘而不卧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葶苈一丸十二枣,雄军直入夺初萌。
47、桔梗汤脓如米粥肺烦清,毒溃难支药要轻,甘草二两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48、越婢加半夏汤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涛涛,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49、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龙分量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躁藉辛凉。
50、千金生姜甘草汤肺痿唾涎咽燥殃,甘须四两五生姜,枣枚十二参三两,补土生津运肺伤。
51、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皀角汤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一个皀驱粘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52、千金苇茎汤胸中甲错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薏半升桃五十,方中先煮二升茎。
53、奔豚汤气冲腹痛号奔豚,四两夏姜五葛根,归芍芎芩甘二两,李皮须到一升论。
54、栝蒌薤白白酒汤胸为阳位似天空,阴气弥沦痺不通,薤白半升蒌一个,七升白酒奏奇功。
55、栝蒌薤白半夏汤胸背牵痛不卧时,半升半夏一蒌使,薤因性湿唯三两,斗酒同煎涤饮奇。
56、栝蒌薤白桂枝汤痞连胸胁逆攻心,薤白半升四朴寻,一个瓜蒌一两桂,四枚枳实徹浮阴。
57、茯苓甘草杏仁汤痺而短气孰堪医,甘一茯三淡泻之,更有杏仁五十粒,水行气顺不求奇。
58、橘皮枳实生姜汤痺而气塞又何使,枳实辛香三两宜,橘宜一斤姜半斤,气开结散勿迟疑。
59、薏仁附子散痺来缓急属阳微,附子十枚切莫迟,更有薏仁十五两,筋资阴养得阳归。
60、桂枝生姜枳实汤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逆客气填,三两桂姜五两枳,驱寒散逆并攻坚。
61、乌头赤石脂丸彻背彻胸痛不休,阳光欲熄实堪忧,乌头一分五钱附,赤石椒姜一两求。
62、九痛丸九种心痛治不难,狼萸姜豆附参安,附需三两余皆一,攻补同行仔细看。
63、附子粳米汤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胁皆膨呕吐成,附子一枚枣十个,半升粳夏一甘烹。
64、厚朴七物汤满而便秘脉兼浮,三两甘黄八朴投,二桂五姜十二枣,五枚枳实效优优。
65、厚朴三物汤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法更神奇。
66、大建中汤痛呕食难属大寒,腹中头足触之难,干姜四两椒二合,参二饴升食粥安。
67、大黄附子汤胁下偏痛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辛可补天。
68、赤丸方寒而厥逆孰为珍,四两夏苓一两辛,中有乌头二两泡,蜜丸硃色妙通神。
69、大乌头煎沉紧而弦痛绕脐,白津厥逆冷淒淒,乌头一个煮添蜜,倾刻颠危快挈提。
70、当归生姜羊肉汤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如今豆蔻香砂法,可笑依盲授指南。
寒多增到一斤姜,痛呕宜加橘术商,术用一兮橘二两,祛痰止呕补中方。
71、乌头桂枝汤腹痛身痛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煎乌头合用神。
72、外台走马汤外来异气伤人多,腹胀心痛走马搓,巴杏二枚同捣细,冲汤捻汁好驱邪。
73、旋覆花汤肝著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就轻松,覆花三两葱十四,新降通行少许从。
74、甘姜苓术汤腰冷溶溶坐水泉,腹中如带五千钱,术甘二两姜苓四,寒湿同驱岂偶然。
75、甘遂半夏汤满从利减续还来,甘遂五枚芍五枚,十二枚夏指大草,水煎加蜜法双该。
76、木防己汤喘满痞坚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参施,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77、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四两苓加不用膏,芒硝三合展奇韬,气行复聚知为实,以软磨坚自不劳。
78、泽泻汤清阳之位阴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79、厚朴大黄汤胸为阳位似天空,支饮填胸满不通,尺朴为君调气分,四枚枳实六黄攻。
80、小半夏汤呕家见渴饮当除,不渴应知支饮居,半夏一升姜八两,源头探来病根除。
81、己椒苈黄丸肠中有水中带干,腹里为肠按部观,己椒苈黄皆一两,蜜丸饮服日三餐。
82、小半夏加茯苓汤呕吐悸眩痞又成,四苓升夏八姜烹,膈间有水金针度,淡渗而卒得病情。
83、外台茯苓饮中虚不运聚成痰,枳二参苓术各三,姜四橘皮二两半,补虚消满此中探。
84、桂苓五味甘草汤青龙却碍肾元亏,上逆下流又冒时,味用半升苓桂四,甘三扶土镇冲宜。
85、桂苓五味甘草姜辛半夏汤咳满平时渴又加,旋而不渴呕驱邪,冒而必呕半升夏,增入前方效可夸。
86、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咳轻呕止肿新增,面肿须知肺气凝,前剂杏仁半升煮,可知一味亦规绳。
87、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面热如醉心邪殃,前剂仍增三两黄,驱邪辛温药一派,别能攻热制阳光。
88、栝蒌瞿麦丸小便不利渴斯成,肺水留中液不生,三两蓣苓瞿一两,一枚附子二蒌行。
89、蒲灰散小便不利用蒲灰,平淡无奇理备该,半分蒲灰三分滑,能除湿热莫疑猜。
90、滑石白鱼散滑石鱼灰与白鱼,专司血分莫踌躇,药皆平等白调饮,水自长流不用疏。
91、茯苓戎盐汤一枚弹大取戎盐,茯用半斤火自潜,更有白术二两佐,源流不滞自濡沾。
92、越婢加术汤里水脉沉面目黄,风水相搏湿为殃,专须越婢平水,四两术斯去湿良。
93、越婢汤一身悉肿属风多,水为风翻涌巨波,二草三姜十二枣,石膏八两六麻和。
94、防己茯苓汤四肢聂聂动无休,皮水情形以此求,己桂芪三草二两,茯苓六两砥中流。
95、甘草麻黄汤里水原来自内生,一身面目肿黄呈,甘须二两麻黄四,气到因知水自行。
9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汗脉沉出汗黄,水伤心火郁成殃,黄芪五两推方主,桂芍均三苦酒襄。
97、桂枝加黄芪汤黄汗都由郁热来,历详变态费心裁,桂枝原剂芪加二,啜粥重温令郁开。
98、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心下如盘边若杯,辛甘二两附全枚,姜桂三两枣十二,气分需从气转回。
99、枳术汤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聚验其边,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专疗水饮愆。
100、硝石矾石散身黄额黑足如烘,腹胀便溏晡热从,等分矾硝和麦汁,女劳疸病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