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赋-苏轼-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

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

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B)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解析:B项,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A、C、D三项均为动词,回头看。

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步自雪堂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16.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

[来源:] 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

C.如此良夜何——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解析:C项,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17.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2020-2021学年济南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济南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济南高新区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

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

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

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

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

“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

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

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

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

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巨室,然有二十余口。

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

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

“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

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己,经常口诵手抄渊明诗文。

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一员迁客。

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荒地。

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

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

“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有文化美名。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而又异常聪敏的文艺全才,是古代文人最喜爱的对象之一。

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要略逊一筹。

苏轼的画作真迹已不可复见,就其他方面来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美学史上却影响巨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理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他在上皇帝书、熙宁变法中持有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特点。

这与后代士大夫没有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迂腐气。

但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留给后人的并不是他这一面,而是他的另一面。

这另一面才是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的关键。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对人生的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都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里面还有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也不只是对政治斗争的恐惧,而是对整个人生、俗世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怀疑,是对社会的厌倦并企求解脱,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便成了一种想要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感伤与厌倦。

这种对整个人生与宇宙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表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道,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李密《陈情表》)(2) __ , __ 。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韩愈)(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答案】(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2)《氓》第三章中用了,!这句起兴的句子以戒女无与士耽。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忳”“邑”“侘傺”“嗟鸠”“葚”“壑”“蛟”“嫠”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中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经典试题(含答案) 百度文库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中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经典试题(含答案) 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康望湖亭①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

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2)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解析】【分析】(1)“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颔联中“片帆”“一山”,一动一静,“急”“孤”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景中含情,结合注释①分析,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表明作者有为国效力之意,然而面对自己不断贬谪的命运,却报国无门,济世无术;“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则表达诗人漂泊异乡,思乡而无法归去的悲苦之情。

故答案为:⑴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⑵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景艺术主要包括:①修辞(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设问、反复、用典),②表现手法(对比、衬托),③多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④两个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⑤空间的角度(远近上下高低)等。

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手法,就一定要考虑“借景抒情”手法,这是最基本的手法。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注意运用知人论世和抓关键词句法回答此题。

注意注释和关键词句“孤”“许国心犹在”“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古诗文阅读】苏轼《秋阳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秋阳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秋阳赋》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用以下文言文完成问题16-20。

(19分)秋阳赋(宋代)越王的孙子苏轼有一个贤子,他住在一个没有土壤的土地上,唱着无言的诗①. 告诉东坡居民:“我的心是明亮的,像秋日的明媚;我的气是庄严的,像秋日的纯洁;我想做好人,像秋日的坚实山谷;我恨恶邪恶,想受到惩罚,像秋日的流星树。

你觉得我丈夫的幸福和傅的儿子怎么样?”和尚微笑着说:“少爷,你怎么知道秋日的太阳呢?你出生在中国的一座宅邸之下,却远行于朝廷之上。

出门时,你有一个大掩护,进入幕布谋划。

热是暖的,冷是凉的。

你知道秋日的太阳!如果你给予它,你就真的知道了。

方霞的性欲也很坏,云朵雨在滴漏,雷电交加,江湖合一,大地就藏在你身后。

船穿过城墙,鱼和龙进入房子。

细菌衣服用于餐具,青蛙和蠕虫在几个座位上移动。

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在三个吴国种植,有田地和商店。

谷物已经结实结实了② 耳朵,大米很漂亮,泥很平。

沟渠和城市都有交通,墙壁也破旧不堪。

脸上有污垢?画作里,眼睛湿润的泪珠冒着烟。

大锅和汽船都空了,邻居们都很安静。

鹳和鹤在屋里唱歌,女人们快乐地永远叹息。

如果你有一个计划,你会吃它。

如果你没有衣服,你就会很穷。

突然,大锅里的星星出来了,灯笼和鲜花都挂了起来。

微风从西边吹来,鼓声和钟声令人厌烦。

女仆很高兴,告诉我雨停了是个好兆头。

如果跳蚤这样做并占据它,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得越来越乏味。

洗澡?山谷④ 在扶桑上空升起。

我从来没有期待过它,而是倒转的风景⑤ 屋顶梁上的苍蝇。

方石狮也喜欢喝醉后醒来,喜欢沉默后唱歌。

如果你无力出发,如果你回到家乡,第一次见到你的父亲和兄弟。

少爷高兴吗?“公子说: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俗人说,”太阳在天空中运行,南北不同。

它令人印象深刻,但燃烧,而不是虐待,但穆却温暖,而不是善良。

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2020-2021【语文】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附答案 (2)

2020-2021【语文】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附答案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康望湖亭①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

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2)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解析】【分析】(1)“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颔联中“片帆”“一山”,一动一静,“急”“孤”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景中含情,结合注释①分析,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表明作者有为国效力之意,然而面对自己不断贬谪的命运,却报国无门,济世无术;“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则表达诗人漂泊异乡,思乡而无法归去的悲苦之情。

故答案为:⑴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⑵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景艺术主要包括:①修辞(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设问、反复、用典),②表现手法(对比、衬托),③多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④两个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⑤空间的角度(远近上下高低)等。

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手法,就一定要考虑“借景抒情”手法,这是最基本的手法。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注意运用知人论世和抓关键词句法回答此题。

注意注释和关键词句“孤”“许国心犹在”“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注),野径入桑麻。

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

后赤壁赋苏轼阅读试题与答案及其参考译文

后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
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
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B)
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
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
解析:B项,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A、C、D三项均为动词,回头看。

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
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步自雪堂
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

2023秋色赋阅读答案完整

2023秋色赋阅读答案完整

2023秋色赋阅读答案完整语文阅读在平常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力量的提高特别有帮忙。

下面是我整理的秋色赋阅读答案完整,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秋色赋阅读答案完整花木绚烂的春天当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更富有绚烂绚丽的颜色。

你瞧西面山洼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

简直像一片火,红得刺眼。

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那闻名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艳丽,那么逗人宠爱;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闪耀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亮,真像是用水晶的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紫色的珍宝。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我喜爱这秋色,由于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富强,也意味着开心、欢快和富强。

(1)你觉得秋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用两个字的词语表示。

(2)瓜果遍地的秋色更使人欣喜。

本文介绍了哪些瓜果,请你告知我。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你知道小为什么喜爱秋色吗?答: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丰收,成熟,昌盛,富强,多彩,欢快(2)红香蕉苹果,大金帅苹果,山楂果,水晶葡萄,红玫瑰葡萄(3)由于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富强,也意味着开心、欢快和富强语文小说阅读做题小窍门一、不空题:在肯定不空题这一点上,可能全部的语文老师都提示过吧,由于做语文卷子,尤其是阅读,空题那可是大忌,即使完全不会也不能一字不答,多多少少能写什么,就写什么。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六五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六五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六五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目。

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高考资源网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秋阳赋苏轼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秋阳赋苏轼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秋阳赋| 苏轼|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秋阳赋| 苏轼| 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宋)苏轼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① 之诗。

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

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

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

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

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

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

是犹未足病也。

耕于三吴,有田一廛。

禾已实而生②耳,稻方秀而泥蟠。

沟塍交通,墙壁颓穿。

釜甑其空,四邻悄然。

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

计有食其几何,矧③无衣于穷年。

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

清风西来,鼓钟其镗。

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

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淡淡其不芒矣。

浴于旸谷④ ,升于扶桑。

曾未转盼,而倒景⑤飞于屋梁矣。

方是时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鸣。

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

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

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

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自今知之,可以无惑。

居不障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

”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注】①无言:内容空洞。

②生:发芽。

③矧:也④旸谷: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⑤倒景:这里指彩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秋阳之陨群木木:树木。

B.若予者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蚤:通“早”,早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雨止之祥也昔人云:将以有为也B.乃真知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奴婢喜而告余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升于扶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山西省运城市汾河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汾河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汾河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喜事契诃夫那是夜里十二点钟。

米佳?库尔达罗夫神色激动,披头散发,飞也似的跑进他父母的住宅,急急忙忙在各个房间里跑进跑出。

他的父母已经躺下睡觉了。

他的妹妹躺在床上,正好读到一本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页。

他那些在中学里读书的弟弟们已经睡着了。

“你从哪儿来?”父亲惊讶地说,“你怎么了?”“哎呀,你们别问了!我可再也没有料到!是啊,我再也没有料到!这……这简直叫人没法相信!你们再也意想不到!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吧!”他妹妹从床上跳下地,把被子裹在身上,走到哥哥跟前。

那几个中学生醒过来了。

“你怎么啦?你脸色都变了!”“我这是因为高兴,妈妈!要知道,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全俄国呀!以前只有你们知道世界上有个十四品文官①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②,可是现在全俄国都知道了!妈妈!啊,天主!”米佳跳起来,在各处房间里跑来跑去,然后又坐下。

“可是到底出了什么事呢?你说清楚呀!”“你们生活得像野兽一样,可是报纸上有那么多值得注意的东西!要是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马上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有一件事能瞒住!我多么幸福啊!啊,天主!要知道,报纸上只登有名的人物的事情,可是现在一下子把我的事情也登出来了!”“你说什么呀?登在哪儿了?”父亲脸色发白。

母亲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

中学生们跳下床,衣服也没披,只穿着短短的睡衣,走到他们哥哥跟前。

“是啊!报纸上把我登出来了!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妈妈,您把这张报纸留起来做个纪念!以后我们有空的时候把它拿出来读一下。

您看看!”米佳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递给父亲,伸出手指头戳一戳用蓝色铅笔勾出来的地方。

“您念吧!”父亲戴上眼镜。

“您倒是念啊!”妈妈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

爸爸咳嗽一声,开始念道:“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十一时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你们看见了吧,看见了吧?往下念!”“……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从小布龙纳亚街考齐兴大楼的酒店走出,业已喝醉……”“这就是我同谢敏?彼得罗维奇一起刚喝完酒。

2020-2021学年北京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 题。

苏东坡的秋天武志强对秋的感应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文人的感应就是留下一些文字,直到骨骸与灵魂一起都漂泊了,天地间只留下一枝瘦笔,让后人来读。

古秋中最喜欢苏东坡的秋。

酒不醉人人自醉,苏东坡的秋就散发着浓浓的酒味,一路走下来能把你醉倒。

秋天的天性要求人精神的皈依,苏东坡不止一次皈依了秋天。

当他孤苦飘零到黄州时,作了《卜算子》一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尽秋的凄清、冷寂,但在字里行间又有一股隐隐约约极细微的飘仙之气,我想苏东坡一定是饮了酒之后开始这月夜独往来的,千年之后依旧能嗅到他的酒仙之气,仿佛他不是用脚行走,而是孤鸿一样在飘。

到底是深谙秋的人,也到底是酒中人,即便到心境死灭时也能散发出一股酒的芬芳,不要小看这点芬芳,正是它使苏东坡成为苏东坡,如果说是苏东坡写尽了秋,倒不如说是秋和酒拯救了苏东坡。

当你望着那湛蓝的秋空,眸子里不是盛满了渴望燃烧的酒液吗?沉寂的热情又一次被唤醒被点燃了。

苏东坡把目光投向秋天,他又开始向往了。

在他那篇脍炙人口、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中,一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展示了他博大宽广的襟怀。

前后判若两人,但秋的精神又一以贯之,如果不是万里清秋,苏东坡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吗?能通过这样的抒发疗救他的精神危机吗?正是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为他提供了纵横驰骋、跌宕腾挪的天地舞台,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他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才竖立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雕像。

秋天的个性就是苏东坡的个性,秋天不能缺酒,有酒的苏东坡不能缺秋。

中秋之夜的苏东坡欢饮达旦后,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就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够了,仅此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就可使苏东坡笑看天下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和玩弄阴谋诡计的人,问问他们,能写出这一句吗?仅仅一句,谁能情怀真正的富有,唯有东坡。

《秋赋》—阅读题答案

《秋赋》—阅读题答案

《秋赋》—阅读题答案《秋赋》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常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技能的提高特别有援助。

这篇《秋赋》阅读答案,由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①人生犹如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忙的。

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非常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迷人的色泽;但是那漂亮的瞬间非常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辞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

那是一种悲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受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灿烂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假设有知,是感伤的。

果实如假设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辞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隐藏着再一次聚会的盼望。

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

草籽被风吹到四周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

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希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立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山南海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鬓发。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

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漂亮,像是天上来也匆忙去也匆忙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落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久不知疲乏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那么无一例外地都要回来到天宇的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阳赋|苏轼|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秋阳赋|苏轼|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苏轼
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①之诗。

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

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
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

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

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

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

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

是犹未足病也。

耕于三吴,有田一廛。

禾已实而生②耳,稻方秀而泥蟠。

沟塍交通,墙壁颓穿。

釜甑其空,四邻悄然。

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

计有食其几何,矧③无衣于穷年。

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

清风西来,鼓钟其镗。

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

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淡淡其不芒矣。

浴于旸谷④,升于扶桑。

曾未转盼,而倒景⑤飞于屋梁矣。

方是时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鸣。

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

公子亦有此乐乎?”
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

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

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自今知之,可以无惑。

居不障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

”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注】①无言:内容空洞。

②生:发芽。

③矧:也。

④旸谷: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⑤倒景:这里指彩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秋阳之陨群木木:树木。

B.若予者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蚤:通“早”,早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雨止之祥也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B.乃真知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奴婢喜而告余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升于扶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B.本文以秋阳为题,却花很大篇幅叙述阴雨带给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鱼龙游入房屋,霉菌长满用具等等。

抑扬结合,主旨是为了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
的关注之情。

C.夏日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人们在连日的阴雨中困难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们的欣喜,缘于苏轼的亲身经历,亦是他贬居生活的缩影。

D.文章模仿汉赋对话形式,表现了不同境遇的人对于秋阳的不同感触,歌颂之情彰显自然。

行文流畅,不可遏制;多用比兴手法,华丽的铺陈,文采出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

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16.A
17.C
18.B
19.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

20.夜里躲避洪水先后五次更换地方,白天反复烘烤淋湿的衣服。

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

说得很好。

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我可以通过想象得知。

【参考译文】
越王的子孙中,有一位德才兼备的公子,他在如同仙境一样美丽的地方建了一座宅院,经常吟诵一些内容空虚的诗。

他告诉苏东坡:“我的心灵纯洁而且明亮,好像秋日里的阳光一样明媚;我的气度庄严而且雄壮,就像秋天里的阳光一样清秀明丽;我喜欢善良的人,而且喜欢帮助他们走向成功,这就好比是秋天的阳光,让各种粮食作物逐渐成熟;我讨厌丑恶,并且想把丑恶的东西革除,好像是秋天的阳光让树叶凋零。

我想以我的这些想法写成一篇赋,编成乐曲让人们吟诵,你觉得怎么样?”
苏东坡笑着对他说:“公子怎么知道秋阳的情感呢?你出生在富贵华丽的屋子里,而且经常畅游在朝廷的金殿上,你出门的时候坐着有华盖的轿子,进入宫殿后待在锦绣的帷帐中,酷暑时节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天气,寒冷的天气中你只感觉到些许凉意。

你怎么会了解秋阳呢?我这样的人,才会真正了解秋阳。

夏天,阴雨绵绵,积水成涝,蒸汽上升为云,云聚集在一起形成瓢泼大雨降落到地面上,雷电使得暴雨更加凶猛,大江大河连成一片,大地淹没在洪水中下,小船行走在昔日的城郭中,鱼龙游到了人家的屋子里。

霉菌生长在人们的生活用具上,青蛙、蚯蚓爬在桌案和床席上。

夜里躲避洪水先后五次更换地方,白天反复烘烤淋湿的衣服。

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躬耕在三吴,有一块田地,谷子成熟而且发了芽,稻子已经抽穗倒伏在泥水中。

沟渠与田埂相连,墙壁倒塌,屋门破损。

脸上沾满粉尘污垢,眼睛流着被烟熏黑的泪水。

做饭的锅和盆都是空的,周围的邻居家一片寂静。

鹳和鹤之类的水鸟在房顶上鸣叫,妇人在夜里起来哀叹,计算着剩下的口粮还能吃几天,有的人穷荒之年没有一件衣裳可穿。

终于,饭锅下出现了火花,油灯点亮,一点好兆头出现了。

清风从西面吹来,钟鼓声响起。

家中的奴仆和婢女高兴地告诉我,这是大雨停止的信号。

我很早起来占卜,长庚星淡淡的,没有光亮。

早晨眺望东方,看看太阳从东方升起。

还没有来得及期盼,而一道彩虹横挂于屋顶之上。

此时,我陶醉其间,好似大梦初醒,像哑巴想高声呼喊,像瘫痪的人勉强行走,像回到家乡刚刚见到父母兄弟。

公子,你可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和欣喜?”
公子说:“说得很好,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我可以通过想象得知。


苏东坡又说:“太阳在天上运行,南北看到的不一样。

火红的太阳,它的酷热并非是要施虐于人,它在温暖的时候也并非是对世人有所慈悲。

何况,今天这个温暖的太阳,就是昨天那个酷热的太阳。

怎么能说在夏天防备太阳,而在冬
天太阳的威力变弱了呢?我们这些小民,既容易发怒又容易欣喜。

世人对于冬天的畏惧,对于夏天的喜爱,就如同是朝三暮四的猴子。

从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没有疑惑了。

居家不必封门闭户,出门不必头戴斗笠,酷暑不必害怕,这样才能记得秋阳的恩德。

”公子听了这一席话后,拍手称是,一笑而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