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艺术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课件 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课件 美术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115ced227916888586d7b8.png)
思考与探究
留横山墨 得流河点 文乱仍无 林世是多 细杈旧泪 朱揣椰山点 耷摹树河多 。,。,
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观察与发现
作品 名称
作品基 绘画 本信息 内容
构图
用用 笔色
落 款
《 芙 蓉 锦 鸡 图 》
绢本设色 立轴, 纵81.5cm, 描绘金 横53.6cm。 秋景色 北宋徽宗 的花鸟 赵佶绘, 画作。 故宫博物 院藏
苏少版中学美术教学课件 册
七年级上
水韵墨染 “鱼”我同乐
——中国花鸟画
观察与发现
仔细观察这些作品, 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观察与发现
思考与探究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 生字、号、别号极多,尤以 “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思考与探究
画幅左侧 芙蓉、锦 鸡,与右 双钩 上轻盈飞 笔法 舞的蝴蝶 遥相呼应, 线条 布局密中 细劲 见疏。
设色 浓丽
晕染 细致
自创 瘦金 体。 用笔 瘦劲 犀利, 独具 一格。
现代 齐白石
齐白石
(1864一1957)汉 族,曾任北京国 立艺专教授、中 央美术学院名誉 教授、北京画院 名誉院长、中国 美术家协会主席 等职,曾被授予 “中国人民艺术 家”的称号。其
观察与发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
朱耷 齐白石
第1课 情景交融的中国山水画-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情景交融的中国山水画-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500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b.png)
第1课情景交融的中国山水画-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上的意义。
2.能够感受并表达中国山水画的情境、气氛、意境和审美价值,逐步形成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3.发扬探究精神,学习艺术创作方法,掌握画山水画的基础技能,创作一张主题明确、风格鲜明、有情境有意境的小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核心概念和基本构图,掌握画山水画的基础技能。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情境、气氛、意境和审美价值,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前置活动学生就各自收集和筛选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进行展示、评论和讨论,从感受、结构、构图、色彩、形态和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学习和探究的角度进入教学状态。
2.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华夏大地的壮美和自然诗意的韵味,进而带动学生心情和兴趣,为后续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打好基础。
3. 学习活动(1)基础知识掌握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核心概念和关键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情境审美赏析以艺术史、文学典故、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境为媒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情境、气氛、意境和审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线条构图实践在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模仿、修改、创新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画法和构图方法,培养学生用线条表现物体形态的能力。
(4)作品创作实践在掌握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情境和意境,自主创作一幅山水画小作品,体现出学习成果和留下自己的艺术印记。
4.巩固活动通过作品展示、评议和解读,再次强化学生的山水画欣赏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形成一种长期的艺术修养和发展素质。
四、教学设备与资源教学设备:录像机、投影仪、白板、笔、黑板等。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2999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2999](https://img.taocdn.com/s3/m/35f428cc71fe910ef12df8ee.png)
明 月 出 天 山 , 苍 茫 云 海 间 。
看 万 山 红 遍 , 层 林 尽 染 。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 。
野 旷 天 低 树 , 江 清 月 近 人 。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
只松 在下 此问 山童 中子 ,, 云言 深师 不采 知药 处去
斧劈皴
南宋时期山水画的特点:山势秀丽, 画面有很多的空白,题画诗的出现, 开创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
诗情画意——诗意之美
《寒江独钓图》宋 马远
你能用一首诗来描述这幅作品吗?
孤千 江
舟山 雪
蓑鸟
笠飞 柳
翁绝 ,,
宗 元 (
独万 钓径
唐 )
寒人
江踪
雪灭
。。
请你根据作品的意境,把老师提供给你的诗句和作品一一对应起来。
势
之
美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雨点皴)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 脉络纹理的画法。
皴法运用——笔墨之美
披麻皴
斧劈皴
雨点皴
米点皴
解索皴
牛毛皴
荷叶皴
折带皴
《踏歌图》 南宋 马远
分
析
比
较
画
面
山
石
的
布
局
、
意
《踏歌图》 南宋 马远
境 。
——
诗 情 画 意
诗 意 之 美
自然意趣
中国山水画课件PPT
追寻山水的脉络:
魏
隋
两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1)
![八上美术知识点梳理(1)](https://img.taocdn.com/s3/m/8cdba2c0cc175527072208ec.png)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 山水画:中国画中表现自然风光的画种中国山水画取得重大成就在宋元时代3 青山绿水: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4 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点:表现题材多为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溪山行旅图》5 南宋山水的特点是将景物集中于一侧北宋米芾、米友仁有“米氏云山”“米派”之称,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7 “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夏圭8 元代山水特点: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追求“诗情画意”9 中国山水画的“三远”: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10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11 明四家(吴门画派):文徵(zheng)明、沈周、唐寅、仇英12 清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13 《游春图》(展子虔隋代)是我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人物与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有“近在咫尺”的艺术效果,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14 文人画是画中带文人情趣、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
要求“诗书画印”相结合。
唐代的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1 《江帆楼阁图》李思训(唐)2 《游春图》(我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卷)展子虔(隋代)3 《溪山行旅图》范宽(北宋)《云山墨戏图》米友仁(南宋)《山径春行》马远(南宋)《临流赋琴图》夏圭(南宋)《容膝斋图》倪瓒(元代)《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代)《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代)《真赏斋图》文徵明(明代)《清凉环翠图》南京清凉山的风光龚贤(清代)《江山如此多娇》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词意创作的大型中国画,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傅抱石、关山月(现代)《淮扬洁秋图》“之”字状石涛(清代)《青城山》黄宾虹(现代)《万山红遍》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李可染(现代)1 唐代李思训及儿子李昭道并称“二李”,是“青绿山水”的集大成者2 明代石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著有《石涛画语录》1 风景画: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给我们的感受,树木、田野、山川、河流……2 取景框(用手也可)可以确定构图,安排画面的中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3220fe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e.png)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中国山水画教学,旨在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意味和山水之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3.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课程内容
第一课: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第二课:构图与线条韵律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分析具体作品中的构图和线条韵律。
第三课:笔墨运用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运用特点;
•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第四课:作品赏析
•分析和欣赏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第五课:学生作品展示及点评
•展示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创作的山水画作品;
•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课程教材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
•《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估
•学生的作品创作和表现;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学生对老师讲授、指导和评价的反馈。
结语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让学生在了解和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能力。
苏教版七上美术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上美术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a1d726650e52ea5418981c.png)
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初步了解山水画常见的表现技法。
情感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赏析,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体会与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将自然造化与个人心性相结合,在绘画中表现自然之美,借山水之景抒自己之情。
理解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习多角度欣赏山水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通过赏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山水画不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画家在山水画中对意境的营造。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制作教学课件,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与揭题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发觉大自然的伟大。
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小溪,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
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山水的喜爱。
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
中国的画家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色的呢?思考:山水画以描绘山水自然风景为主体,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我们还会探寻到什么?中国山水画又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1. 大自然风景图片欣赏。
2. 揭示课题。
二、欣赏与比较有没有同学欣赏过中国山水画?我们一起来赏析山水画,探寻山水画的独特之美。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小组进行归纳:A组隋唐(青绿山水)、B组北宋(水墨山水)、C组南宋(水墨山水)、D组元(文人画)。
三、欣赏解析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0f50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a.png)
14
黄 公 望
15
黄
公
望
的 浅 绛
富富 16
黄
公
望
的
天 地
浅
池
绛
壁
山
图
水
17
范
其
宽 -
他
宋
作
溪
品
山
行
旅
图
王 希 孟 宋 千 里 江 山 图
18
荆
其
浩
他
五
作
代
品
匡
庐
图
李 成 宋 读 碑 窠 石 图
19
小结:
山水画主要以下几个分类:
浅绛山水:浅绛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 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画。代表作: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中 第
一
章国 山 水 画
1
目录
壹貳
了欣 解赏 作名 者画
2
展 子 虔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 大夫、帐内都督。善画楼阁人马,人物描法甚细,以 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意度俱足,开唐画之先河。 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为李思训父 子所取法。作立马有走势,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擅 绘壁画,遗迹遍长安、洛阳、江都等地寺院。作品有 《法华经变》、《授塔天王图》、《北齐后主幸晋阳 图》、《朱买臣覆水图》、《十马图》等。存世《游 春图》(一说乃唐代摹本 ),金碧设色,景物秾丽,山 峦树石空钩无皴,今藏故宫博物院。其画对南朝以来 重视色彩、远近、明暗的技法,以及重写实的传统有 所继承、发展。
6
李
思
李
训
思 训
青
-
绿
唐 -
山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丨赣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丨赣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9a92f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f.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2. 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关注自然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之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笔墨运用。
3. 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4.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法,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学会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之美。
2. 难点: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山水画创作中的笔墨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册、毛笔、墨、颜料、宣纸等。
2. 学具:画册、毛笔、墨、颜料、宣纸、水桶、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什么是山水画?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法,配合示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笔墨技法。
3. 欣赏经典:教师出示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如构图、笔墨、意境等。
4. 实践环节:教师示范山水画创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
2. 山水画的基本笔墨技法。
3. 经典山水画作品欣赏。
4. 山水画创作步骤与要点。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如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等。
3.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最新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课件第一课 中国山水画艺术
![最新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课件第一课 中国山水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ab3044240c844768eaee60.png)
千里江山图
局部 宋代 王 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希图孟,高度概括了江南水乡得 景色。在画法上为传统青绿山水得特点,用色 以石青、石绿为基调,浓郁厚重,轻淡空灵, 在青绿色调之中又呈现出丰富得色阶层次得变 化。
西陵峡 1960年 傅抱石
• 这幅山水画以新得表现 技法展现了西陵峡得景 色,江崖壁立,大江东 下,一只帆船逆流而上 ,船虽小,但可小中见 大,抒发了画家对祖国 河山得热爱与赞美之染
说一说 • 这些画家得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得理由。
• 请同学们欣赏我国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中国山水画艺术
六年级 上册 第 1课
你知道吗?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得一种形式。歌颂祖国山河得 壮丽,是我国山水画永恒得主题。它在取材、构图、用色等 方面,具有鲜明得民族特色。
看一看
• 仔细观察下面这几幅作品,从作品得取材、构图、用色等方 面,说说它们各自得特点。
深
堂
富春山居图
琴
趣
图
(
中
国
画
)
局部 元代 黄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公,望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得布置疏 溪山行旅密图得(当中,国墨画色)浓范淡宽干(湿宋并)用,极富于变化。
•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 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得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 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得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 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a99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8.png)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程背景本课是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第1课,主要讲授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具有美学意义,也具有人文价值。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构图和技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构图;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水墨渲染和构图方法;3.能够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水墨渲染和构图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一、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画家主要以描绘具体的景物为主,如山、水、树等。
到了宋朝,画家开始注重表现意境和人文情感,通过构图和写意表现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情。
元代和明代则发展出了以水墨为主的一派,如文人画和南宗画,这些画作主要表达文人士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山水画的主题是自然山水,表达的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的存在,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核心思想。
因此,中国山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二、水墨渲染和构图的基本技法水墨渲染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之一,它通过深浅变化和颜色对比表现山水中的光影和空气感,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山石和水面的纹理和质感。
构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另一个重要技法,它通过对画面的水、陆、树、石等元素分析、归纳和组合,构建出一个和谐、平衡、和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除此之外,中国山水画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法,如笔法、墨色处理、湿度控制等。
三、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本课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然后让他们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他们一些指导,如画面的构图、水墨的用色、墨迹的处理等。
江西版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案
![江西版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736fb680203d8ce2f24e7.png)
教案首页一、导入1.出示国画视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旅行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心情愉快,现在我们就来一次特殊的旅行吧。
注意旅途中你能看到什么样的优美风光。
大家看大屏幕。
2.播放国画山水画视频片段。
3.师:同学们,你们看到哪些优美的风光?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师:感觉身临其境,好像进入了这个仙境,那哪位同学注意到了这么美丽的风光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生:水墨画、国画4.出示课题师:水墨画、国画也叫中国画,中国山水画泼墨淋漓,诗意盎然,我国古代很多的画家也喜欢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畅游其中,心旷神怡,他们把这种美好的感受用写意山水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山水画艺术,一起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二、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师: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称为山水画,我国山水画的历史非常悠久,老师收集了一些不同时代的山水画珍品,我们一起来欣赏。
1.出示展子虔的代表作品《游春图》师:这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代表作品《游春图》,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师:是的,非常古朴,这幅画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在保存的最早的山水画,也是画家展子虔唯一的一幅传世之作,它描绘的是阳春三月,人们游春赏春时的情景。
2.出示《溪山行旅图》师:这是北宋范宽的代表作,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这件作品描绘了些什么?生:……师小结:你观察的真仔细,山底下,还有条小路,一些商人牵着马经过这里,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和马显得非常渺小。
中国画向来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一说,意思是说如果山画一丈高,那么人就只有一颗豆子那么小,这幅画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画中人物和景物的比例关系。
这幅画中有从山间直落的瀑布声、有马蹄声,有人交谈的声音,让整幅画充满了动感,使得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3.出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师:让我们继续来欣赏,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是一幅六米多的长卷,上面是较为完整的全图,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将它分为了三段。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a2c0af52f12d2af90242e69e.png)
黄公望在富春江住了很久,对这一带的山峰、河流、房舍、树木都很熟 悉。他把画带在身边,随时加以修改。这种力求完美的态度,使这一卷看似 平凡的画,变成了中国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江南河流很多,地势比较平缓,没有坚硬的石块,为了表现平缓的土坡,运
用了“披麻皴”。披麻皴笔划如散麻下披,后人因其形似故名。
思考:为什么叫溪山行旅图呢?从什么地方 可以看出来
动潺渐一 缓山 。溪渐种 缓底 这水进动 走下 就应入态 进, 是和了的 了是 诗。画音 人一 情动面乐 们条 画中,感 的小 意有山觉 视路 !静涧。 野,
,还马 一 静有队 队 中那铃 给商 有潺声 人旅
——
《山径春行》马远(南宋) 绢本 册页 27.4×43.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披麻皴
黄公望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云游,时时将自然山水融于胸中,草木葱茏,溪桥 渔浦,可以看出南方的风貌,画面大片空白的出现,可能是水、山之间的雾、天 空等。
长卷,是时间延续的过程,右手的卷,左手的放的关系,使每一段都有了 独立性,局部的独立性。33厘米高,636.9多厘米长,画面在长卷中做散点透 视。
南宋 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纸本
米点山水 米芾及其儿子米友仁用浓淡不同的墨,慢慢点染出山色的迷漫、渲染出云
的流动,非常好地表现出江南景色,被人横称卷为(“米长家卷山)”。
情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纸本设色 28.4×93.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山水画
情
中国山水画
情
《鹊华秋色图》大面积留白表示什么意思?
水
避触人袖幽野Fra bibliotek鸟花不多
成 啼
自舞册
页
镜片
分析比较意境、布局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 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件 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bc58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c.png)
《游春图》隋 展子虔 高43厘米,宽80.5厘米 32
注意山石的画法
线条勾勒 辅以色彩
33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34
雨点皴 短粗密集的线条 积墨法 层层用墨渲染
“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 35
皴法
36
什么是皴法?
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 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 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 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 斧劈皴等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 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 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 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 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始于唐代 大小李将军 李思 训 李昭道父子
5
富春山居图 纸本 黄公望
浅绛 山水
设色素雅清淡。以水墨勾勒皴染。 赋色以赭石为主。
画坛中最早使用浅绛山水的是董源,盛 于黄公望。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2
《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
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
13
《早春图》北宋 郭熙
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
14
《容膝斋图》元 倪赞
纵74.7厘米,横35.5厘米
15
平远
白云红树图轴》
中国古代的一种山水画风格,属于中国画技 法的一种。 没骨山水不用墨线勾勒描绘物景,直接以大 块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
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山水画称之为没骨山水, 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
没骨山水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 画法强调了描绘物景的自由和笔墨的简洁, 是中国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https://img.taocdn.com/s3/m/cc46b7cf172ded630b1cb6a0.png)
1.师生共赏
(1)山水画的成熟——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多媒体出示中国山水画发展脉络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演变历史,知晓本科学习内容。
引领学生赏析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指出画中人物、景物比例恰当,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
简单介绍散点透视法,生理解后连线练习。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生从构图、技法、画面内容、意境营造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点评、分享。
四、悟内涵——拓展延伸,体悟内涵
比对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的称谓不同。
请学中国山水画相匹配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发挥艺术通感的作用易于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段
学科
美术
学校
执教
课题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含重、难点)
本课属八年级上册教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山水画以自然界山水景色为题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画家对自自然的认识、审美价值。本课选取隋唐、两宋共6件作品进行教学。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为标题,从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古代山水画家游走山水,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为学生学习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变迁中的家园》做了铺垫。独特的艺术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轻松进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和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的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围绕学习建议对作品内容、构图、技法等进行了赏析。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表达的时空,也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9eac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9.png)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类型:美术课程课题: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材版本: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色的能力。
4. 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欣赏。
4.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2. 难点:运用山水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色,领悟山水画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山水画的特点和魅力。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作品欣赏:教师展示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艺术特点。
4. 实践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则。
3. 山水画的意境表现。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尝试用山水画的技法进行描绘。
2. 收集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环节讨论山水画的特点和魅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如《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水画能够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喜爱。
人美版美术六上《中国山水画艺术》 PPT课件
![人美版美术六上《中国山水画艺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465ae619e8b8f67c1cb9cb.png)
漓江山水天下无
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 凸。 • (4)点。最后着色点苔。
风格特色
•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 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 没骨山水等。
• 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 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 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 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 罩青绿。 •
• 金山碧水:中国山水画之一种。以泥金﹑ 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比“青绿 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 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 楼阁等建筑物。
中国山水画艺术
元 黄 公 望
富春山居图
•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 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 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 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 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 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 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 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 置和表达意境。
• 没骨山水:“没骨”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 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大块面的水墨或 彩色描绘物景。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山水 画,称之为“没骨山水”。
• 浅绛山水,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 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 水画。浅绛山水画法特点是素雅青淡,明 快透澈。
山水画特点
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 “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 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 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 卷,括进江山万里 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 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 出立轴长卷 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 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 上册 第1课
你知道吗?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形式。歌颂祖国山河 的壮丽,是我国山水画永恒的主题。它在取材、构图、用 色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看一看
• 仔细观察下面这几幅作品,从作品的取材、构图、用色 等方面,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富春山居图
深 堂 琴 趣 图 ( 中 国 画 )
千里江山图
局部 宋代 王希孟
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高度概括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在画法 上为传统青绿山水的特点,用色以石青、石绿为基调,浓郁 厚重,轻淡空灵,在青绿色调之中又呈现出丰富的色阶层次 的变化。
西陵峡
• 这幅山水画以新的表现 技法展现了西陵峡的景 色,江崖壁立,大江东 下,一只帆船逆流而上 ,船虽小,但可小中见 大,抒发了画家对祖国 天下无
1984年 李可染
说一说
• 这些画家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 请同学们欣赏我国水墨动画片《山水情》。
欢迎使用本课件
祝您桃李满天下
局部 元代
黄公望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 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范宽(宋)
•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 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 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的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 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