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理论练习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2.在中国古代提出“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3.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反映论D.辩证法
4.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艺术交往论把文学看成是(C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
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
5.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C )A.发生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
6.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7.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D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
8.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以触及读者阅读的( B )A.创造性质B.再创造性质C.意识形态性质D.反映论性质
9.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D )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
10.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A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
11.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B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
12.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关系(C )A.总是平衡B.总是不平衡C.并不总是平衡D.基本平衡13.在西方18世纪之前所使用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基本上是(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
14.在现代世界,文学的通行含义是(C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
1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B )A.单一性B.多重性C.明确性D.完整性
16.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化的根本性方针是(C )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继承文学遗产
17.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物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A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18.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它所凭借的“艺术符号”是(B )A.语言B.言语C.线条D.色彩
19.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观念是(A )A.诗言志B.诗缘情C.诗者,吟咏情性D.感物吟志
20.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A )A.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B.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C.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D.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21.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B )A.别林斯基B.立普斯C.洛克D.克罗齐22.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C )A.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等
B.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观念移注
C.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
D.客体被创作主体重新塑造
23.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发生的枢纽是(B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
24.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
25.类似联想是指(B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
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
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
26.文学创作中的直觉是指(B )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
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7.略去具体细节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的构思方式称为( D )A.夸张B.变形C.突出D.简化
28.曹植写七步诗的情况,是一种(B )A.推敲B.即兴C.雕琢D.灵感
29.与生活的真实比较,艺术的真实是一种(C )A.客观的真实B.事实的真实C.假定的真实D.历史的真实30.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B )A.以热情为元素B.诗意的裁判
C.唤起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D.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31.与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相比,作家的使命是( C )A.诠释社会发展规律 B.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C.宏扬人文精神 D.发现客观真理
32.从现实生活出发,描写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事物,表现作者真切感受的文学类型称(A )A.现实型文学B.理想型文学C.象征型文学D.古典型文学33.下列作品属于象征型文学作品的是(D )A.《红楼梦》B.《西游记》C.《桃花源记》D.《等待戈多》3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C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末D.19世纪末3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是(A )A.高尔基的《母亲》B.法捷耶夫的《毁灭》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高尔基的《我的大学》36.结构最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是(C )A.诗歌B.小说C.散文D.戏剧
37.与普通言语比较,文学言语的最大的不同是其(B )A.外指性B.内指性C.形象性D.音乐性38.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B )A.梁启超B.王国维C.刘熙载D.朱自清
39.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是(B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D.思与境偕40.按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B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诗人之境D.常人之境4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A )A.哲理性B.象征型C.求解性D.多义性42.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C )A.哲理性B.象征型C.荒诞性D.多义性
43.在叙事作品中,“事件”是指(C )A.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B.按事件顺序讲述的故事
C.又所叙述的人物行动及其后果构成的叙述单位
D.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44.在叙事性作品中,“角色”是指(C )A.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B.作品中有姓名、身份的人物
C.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D.叙述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45.叙事作品中的“故事时间”是指(C )A.故事内容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B.“叙事时间”
C.故事内容中虚构事件中的前后关系
D.叙述人“讲”故事的时间
46.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比较,突出话语的(B )A.说明功能B.表现功能C.指示功能D.报道功能47.18世纪德国思想家莱辛的《拉奥孔》主要说明(C )A.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的区别B.声调与情调的联系
C.诗与画的区别D.情与景的关系
48.在风格问题上,曹丕提出的观点是(B )A.言者,心声也;声者,心画也B.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C.各师成心,其异如面D.诗品出于人品
49.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是(C )A.精神个性与伦理观念B.精神个性与伦理道德
C.文体特色是言语组织D.主体特征与对象选择
50.从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上说,文学接受是一种(B )A.阅读活动B.审美活动C.消费活动D.教育活动
5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中,把文学接受看作认识活动的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