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花园口黄河扒口执行者
李淮《黄河东流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李淮《黄河东流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淮《黄河东流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 (见不能走那条路条) 内容概要 1938年夏,日本鬼子的魔爪深入我中原腹地,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贪生怕死,采取了灭绝人性的所谓以水代军的策略, 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了河南、江作者简介 (见“不能走那条路”条)内容概要 1938年夏,日本鬼子的魔爪深入我中原腹地,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贪生怕死,采取了灭绝人性的所谓“以水代军”的策略, 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给中原大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豫剧大师阎立品的戏曲人生:终身未嫁,品行高洁
豫剧⼤师阎⽴品的戏曲⼈⽣:终⾝未嫁,品⾏⾼洁1、义成班⾥的“⼩闺⼥”1932年冬,有⼀个和马⾦凤同岁的⼥孩来到开封义成班,正式拜班主杨⾦⽟为师。
这个⼥孩长得眉清⽬秀,品貌端庄,笑起来声⾳清脆,脸上⼀对好看的酒窝若隐若现。
她,就是后来的豫剧⼤师阎⽴品。
阎⽴品原名阎桂荣,1922年1⽉24⽇出⽣在河南省封丘县仝蔡寨村,⽗亲是清末民初名震开封的男旦“四⼤云”之⼀的阎彩云。
受⽗亲的熏染,阎⽴品从⼩就喜欢看戏、学戏,表现出不俗的天赋。
阎彩云成名后,有⼀次在新乡演出,认识⼀个姓郭的⼥⼦,陷⼊“婚外恋”的纠葛中,很少顾及家中的妻⼦⼉⼥。
1932年冬,失去⽣活来源的阎⽴品,在母亲和外祖⽗的带领下,来到省城开封。
当时阎彩云正在外地搭班演出,⾛投⽆路的阎⽴品就进义成班开始学戏,师从于杨⾦⽟、马双枝夫妇和有“杂⾯⾁包”之称的祥符调名艺⼈周青⼭。
优秀的⽼师和戏班的诸多名家,给阎⽴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她不但跟师傅认真学戏,也虚⼼向其他著名演员讨教。
⼗多岁时的阎⽴品⽂静娟秀,聪明乖巧,很讨⼈喜欢,⼤家都对她特别眷顾。
学戏⼀年,⽼师就让她登台实践。
阎⽴品演出的第⼀个戏是《打⾦枝》,她⾝材娇⼩,体态轻盈,扮相秀美,奶腔甜润,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戏班的⽼师前辈们都亲切地叫她“⼩闺⼥”。
很快的,“⼩闺⼥”的名号就在观众中流传起来,很少有⼈叫她当时的名字“阎桂荣”。
三年期满后,阎⽴品艺成出师,⽗亲阎彩云接她去太康县搭班。
临⾏前,阎⽴品向师⽗、师娘拜别,师⽗杨⾦⽟语重⼼长地叮咛:“出去搭班,要清清⽩⽩做⼈,端端正正演戏。
⾝钱不是要来的,要艺压钱,不要钱压艺。
”在以后漫长的演艺⽣涯中,阎⽴品时刻把⽼师的教诲记在⼼上。
2、“⽴⾝不使⽩⽟玷,品⾼当与青云齐”。
1938年春,太康沦陷,阎彩云、阎⽴品⽴志不给⽇寇、汉奸唱戏,遂离开县城,躲到偏僻的乡村。
阎⽴品索性剪掉⼀头秀发,把娇艳秀美的⼥⼉⾝隐藏在⼟布男装之中。
也正是这⾝男装,使阎⽴品逃过了⼀次次危难。
历史趣谈是谁将蒋介石炸开花园口的秘密公之于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是谁将蒋介石炸开花园口的秘密公之于众?
导语: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堤坝,致使黄河泛滥,一泻千里,根据《豫省灾况纪实》记载:堤决之时,波浪翻滚,黄水淘天,声震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的黄河堤坝,致使黄河泛滥,一泻千里,根据《豫省灾况纪实》记载:堤决之时,波浪翻滚,黄水淘天,声震百里——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
直到1946年,黄河才回归故道,但在这8年之间,豫东大地饥荒连年、饿殍遍野,差不多成了人间地狱!
在蒋介石执政的时候,花园口炸堤曾是一个大秘密,其保密的程度,达到了甚高的级别,任何知情人都不可以向外界透露,蒋介石还“天才”地将花园口决堤的责任,全都推给了日本人。
当时《大公报》、《申报》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报,都刊登了这样的消息:日军飞机轰炸黄河堤垣,以至决口,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虐举措,不仅吓不倒中国人,反倒增加我军民抗日之决心!
花园口决堤造成了民众89.3万人死亡,1200万人无家可归,如此重大的“人祸”,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谴责的声音,更是滔滔不绝。
日军纵然穷凶极恶,但也不愿将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急忙发动电台、报纸等舆论工作,全力澄清事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纯属国民党所为!
陈诚为了坐实日军飞机炸堤的罪行,他还亲自出席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有记者问道:“日方否认炸堤,并一再宣称黄河溃坝之事,纯系国军所为,您对这件事如何评论?”
陈诚“义愤填膺”地说:“自古以来,黄河虽多次溃堤,但皆为天灾,日军依仗着武器之利,炸毁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决口,让我黎民涂炭,
生活常识分享。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经过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经过
沈家五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86()1
【摘要】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在黄河花园口掘堤,是我国抗击日本侵略军“以水代兵”的一件大事。
特就所接触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中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综合记述如下: (一) 1938年4月上旬,蒋介石正积极调集兵力,向徐州集中,企图扩大台儿庄战果。
4月13日,陈果夫致函蒋介石,主张在河南武陟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
他认为“黄河南岸千余里颇易守,大汛时且恐敌以决堤制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
又说:“沁河附近之黄河北岸,地势低下,敌在下游南岸任何地点决堤。
【总页数】3页(P136-138)
【关键词】武陟县;蒋介石;花园口决堤;国民党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日本侵略军;黄河南岸;第一战区;黄河北;豫东
【作者】沈家五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
【相关文献】
1.黄河花园口决堤是谁的主意 [J], 长歌
2.爆破黄河铁桥及花园口决堤执行记 [J], 朱振民
3.抗战时期黄河花园口决堤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J], 苏新留
4.致命黄河——花园口决堤 [J], 拉纳·米特;蒋永强;陈逾前;陈心心;
5.徐李氏我经历80年前黄河花园口决堤 [J], 方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历史上人为的黄河决堤
中国历史上人为的黄河决堤
李固渡决口,发生于1128年,由南宋将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所决,致使黄河南夺淮河入海七百余年之久。
公元1128年,宋为阻金兵而在滑县、汲县之间的李固渡决口,在濮阳、东明之间,经巨野、鱼台注入泗水,从此告别北方故道和渤海出口而东南流入泗、淮又长达800年。
原来下游决口河道摆动于太行山以东泰山丘阜区以北而转变摆动于伏牛山、大别山以东泰山丘陵区以南.决口点略往西移而流向日趋东南。
凤池口决口,发生于1232年,由南下蒙古军队为进攻金朝所决,这次决口加重了黄河对淮河流域诸河道的侵夺,进一步强化了黄河南流入海的趋势。
公元1232年蒙古在归德凤池口决口攻金朝,河水夺濉入泗.公元1234年蒙古军南下又在汴城北寸金淀决口灌攻宋军,河又夺涡水入淮,夺淮后继续侵入淮河更上游支流.1272年,1286年屡由新乡。
原阳一带向南决口,时而走汴道由徐州入泗,时而由开封经通许、太康由涡水入淮,时而由中牟经尉氏、扶沟由颖水入淮河,这就南下几乎进占了淮河全线的主要支流。
水淹开封。
1642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第三次围攻开封,黄河突然决堤,起义军与百姓淹死无数,水又倒灌进开封城,开封城内百姓也淹死大半。
历史学家分析,很可能是明朝军队偷偷掘的堤作的孽。
最后一次黄河重大的决溢改道是花园口决口.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5月19日徐州陷落后,于5月底6月上旬在花园口扒决,6月下旬汛期水位上涨,原口门扩大,新口门又增加,泛区由北到南,
由西到东遍及豫、皖、苏三省44个县市,5400余km2,1250余万人民受淹,并未阻止侵略者的进攻,只使人民灾难更加深重。
一个局外人炸开了花园口大堤
钩沉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抗日战场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徐州陷落后,日军即以土肥原贤二的第十四师为主力沿陇海路两侧西进,意图攻占郑州。
为保住郑州,蒋介石急令薛岳指挥四个军追击围歼土肥原贤二部,但未能成功。
6月3日,日军土肥原师团猛攻开封,郑州危在旦夕。
如果郑州一旦失守,不仅物产富饶的中原地区会落入日军之手,而且日军会利用其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两个月内就可能从河南的平原地区攻占武汉。
如何阻挡日军攻势,这一严峻问题摆在了国民党高层面前。
经过多天的讨论,蒋介石、冯玉祥和薛岳等人一致决定采用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的建议:以水代兵,掘开黄河大堤,用滚滚黄河之水阻挡日军机械化部队。
6月3日子夜,担任豫东河防任务的第三十九军刘和鼎军长被一封急电催醒,急电下方那个冷冰冰的签名令他脑袋一震,睡意顿消,发电人正是远在武汉的最高统帅蒋介石,蒋介石明令刘和鼎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中牟县赵口掘堤。
刘和鼎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将两团官兵火速遣上赵口河堤,开始执行秘密掘堤任务。
但是眼看日军兵临城下,赵口大堤始终没能扒开,蒋介石心急如焚。
就在国民党高层一筹莫展之时,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局外人——蒋在珍却让局势豁然开朗。
这位来自新八师的师长原本奉命执行“G”任务,就是一旦敌人攻破郑州立即放火焚城,但是任务暂时被中止。
原地待命的蒋在珍目睹了赵口掘堤失败后,让部下分头调查郑州河防的历史状一个局外人炸开了花园口大堤文/王云飞况,查阅档案资料,同时派人向水利专家登门求教。
调查结果出人意料,一位水利专家告诉蒋在珍,赵口段大堤原本十分坚固不易破坏,而新八师驻地京水镇所在的花园口曾在清光绪年间三次决堤,该河段才是黄河大堤的软肋所在。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通往掘堤成功的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蒋在珍立刻接通武汉大本营的电话,直接向蒋介石做了汇报,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电话中蒋在珍还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之内掘开花园口大堤。
历史趣闻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惨案 花园口决堤事件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惨案花园口决堤事件怎么回事
导语: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老百姓经受了从没有过的苦难,以下三个事件是中国老百姓经历的惨案中最大的。
花园口决堤事件:又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老百姓经受了从没有过的苦难,以下三个事件是中国老百姓经历的惨案中最大的。
花园口决堤事件:
又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惨案,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当局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的灾难性事件,发生于1938年6月9日。
其目的是进行“以水代兵”,造成平汉铁路以东地区的洪水泛滥,以此阻止具压倒性优势的日军机械化部队沿黄河西进。
国民党当局为了取得“洪水滔天”的奇效,对老百姓严格封锁消息。
等到洪水来临,百姓躲之不及,造成了89万人死亡的惨祸,这是中国抗战史上非常沉痛的一笔。
长沙大火:
又称文夕大火,发生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
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
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重庆防空洞惨案:
又称较场口隧道惨案、6·5惨案,发生于1941年6月5日夜晚,日军再一次空袭重庆,仅能容纳四五千人的较场口防空隧道里挤进了一万余人。
由于拥挤和缺氧,造成大量进入隧道躲避空袭的重庆市民死亡,关于具体死亡人数,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
生活常识分享。
土肥原贤简介
土肥原贤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提出在东北建立以逊帝溥仪为首的满蒙“五族共和”体制的日本傀儡政权。
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他亲自赶赴天津,制造“便衣队”暴乱事件,乘机将溥仪从天津劫持到东北。
在土肥原等人的导演下,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政权很快成立,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在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下,日本从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资源,东北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
策划以分裂中国为目标的“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向华北扩张。
与日本的侵略政策一致,土肥原于1933年再次充任沈阳特务机关长,开始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当时,华北山海关、唐山、通州等地的特务机关,全部划归土肥原领导。
在他的策划下,特务机关先后对阎锡山、韩复榘、宋哲元等中国地方首脑进行拉拢,企图使他们脱离国民政府,另立自治政权,但没有收到成效。
于是,土肥原又开始寻找其他机会。
1935年5月,4名日本军人在察哈尔省由多伦经张北县沿途偷绘地图,到达张北时因无证件而被中国军队扣留。
土肥原立即以此为由向冀察当局施加压力,逼迫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秦德纯与之签订《秦土协定》。
该协定主要内容包括:1、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中国军官;2、停止国民党在察哈尔的一切活动;3、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29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4、取缔察哈尔省的排日机关及排日活动;5、撤换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职务。
1935年10月,土肥原特务机关进入北京后,继续策划以分裂中国为目标的“华北自治运动”。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证,土肥原曾亲自与国民党冀东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进行密商,要求后者“起事”。
在土肥原的煽动下,殷汝耕于11月25日在通县宣告脱离国民政府,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发表了亲日宣言。
冀东伪政权成立后,土肥原又鼓动主持华北军政的宋哲元与殷汝耕合作,成立“华北五省联盟自治政府”。
宋哲元得到国民政府同意后,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
花园口决堤事件浅析
花园口决堤事件浅析
梁定国
事件介绍
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 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是国民党 在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面前,为延缓日军进攻压力,试图以水代兵,从而 发生的在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
10
事件感想
相较于积极影响,显然消极影响更为沉重且持久。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有悖人道主义的,反映了国民党“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 一个”的做事风格,失信于民的政府必将失去公信力!
Pag2
事件背景
1938年6月, 侵华日军欲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威胁洛阳、西安, 进而由平汉线 南下武汉, 窥视中国战时首都和抗战大后方。若郑州失守,将对整个抗战局 势极端不利。此时,国民党内部有多人向蒋介石建议,决堤黄河,蒋介石 批准。 陈果夫建议在武陟决堤:“委员长钧鉴: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 途或可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里,颇不易守,大汛期间且恐敌以决 堤攻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盖沁河口 附近,黄河北岸地势低下,若在下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口附近北 堤决开,全部河水即可北趋漳、卫(即漳河与卫河),则我之大危可解, 而敌则居危地……”
Page 7
事件影响
积极影响: 1、决堤阻止了日军继续向西进攻,消灭日军精锐部队万余之众。2、日军预期 的进攻路线被打破。豫东战场渐渐冷却下来,穿越豫东大平原的新黄河就成为 军事分界线,把日军阻隔在黄泛区的东面。 3、为保卫武汉争取到了时间,也使得日军改变通过平汉路进攻武汉的设想。
抗战时期的河南四害
抗战时期的河南四害抗战时期的河南四害“屋漏偏遭连阴雨。
”正当民族决战空前残酷之际,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夹杂着蝗灾、水灾汹涌而来,横扫了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华北遭遇数十年未有的大旱奇荒。
天灾战祸,交相煎迫,把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1942年至1943年,河南有300万人因饥饿而死……1942年~1943年处于抗日前线的河南在不断遭到战祸的同时,还遭到一场巨大的天灾和人祸,“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
1938年黄河扒口造成的水灾后患继续侵害着黄泛区灾民。
1942年全国性大旱,其中河南受害最重,先是几个月滴雨未下,再就是漫天的蝗虫。
那时蝗虫非常之多,落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等蝗虫飞走,树叶被蚕食殆尽,光秃秃的如同死树。
旱灾和蝗虫使得河南中部、南部一带赤地千里,庄稼绝收,大批灾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以草根树皮充饥,仅河南省就饿死300万人,濒临死亡等待救济者超过1500万人,另有300 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
这场灾害本来不该死这么多人,可是当发生灾害的时候,日军进攻河南,对根据地频繁“扫荡”,同时进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和屠杀,加上国民党在河南的驻军汤恩伯部收编的土匪较多,军纪败坏,对国统区百姓烧杀抢掠,河南百姓“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漯河、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
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
”刘震云在他的作品《温故1942》中披露,在他的家乡延津县,上岁数老人提起1942年,仍然不堪回首。
“飞蚂蚱那一年,一个村饿死几十口。
”“别提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十一年坏得很!”刘震云的二姥娘、三姥娘都做了流民,二姥爷、三妗子都饿死在路上。
姥姥同村的郭有运,逃难中因卖小女儿为老母亲看病,与老婆大打一场;老娘最终还是病死了;大女儿害天花死在洛阳教会的慈善院;扒火车去潼关,儿子掉到车轮下被轧死。
抗日战争惨案的历史事件介绍
抗日战争惨案的历史事件介绍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惨案的历史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抗日战争惨案的简介抗日战争惨案除了指的是日军在战争过程中对中国人们造成的惨痛灾难之外,还有一些是因为在抗击敌人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预料到后果的严重性而导致的一些惨案。
而花园口决堤这次事件也被人们称为是抗日战争惨案之一。
在1938年的时候为了能够阻止日军持续的进攻,蒋介石等人进行了用水流代替将士打击敌人的计策,将黄河地区的花园口扒开,最终让黄河的水流改道,影响到了很大范围内的百姓,所以被人们称为是抗日战争惨案。
这次抗日战争惨案是由蒋介石予以批准的,之后守护黄河地区的商震部队实行这次的任务,并且将地点选在了赵口这个地方,但是却因为这个地区有太多的沙子而无法扒开,蒋介石知道之后就命令重新换了个地方,这才将地址定在了花园口附近,而蒋介石还怕属下太过于缓慢,曾经几次催促。
在挖掘了两天之后花园口终于被扒开了。
可是在挖开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大暴雨,这样一来决口变得更大了,日军迫于黄河的凶猛,于是放弃了原来的计划,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进军武汉,也就是说尽管这次的行动让日军改变了计划,并且留给国民党休息的机会,但是最终却仍旧没能阻挡日军的步伐,武汉地区还是被他们占领了。
最重要的是黄河水倾泻而出,连续毁坏了四十多个省区才流入了淮河之中,造成几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蒋介石一定没有想到这次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抗日战争的死亡人数中国人民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值得世代称颂。
众所周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从人力方面来说,抗日战争死了多少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相关部门初步统计了伤亡数字,分析数字便可得知抗日战争死了多少人。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略者共有200多万,根据日本厚生省在1964年调查中得知,日军在抗日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大约有44万。
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始末
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始末1938年6月6日,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决定在黄河花园口掘堤放水淹日军,6月9日,悍然掘开郑州花园口大堤,使黄河水奔腾直泻,夺淮入海,人为地制造了一场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大浩劫、大灾难。
69年后,在花园口决堤这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管志光、黄河河务局处级调研员赵友林等学者、专家,他们向记者再现了当时悲惨的一幕。
“以水代兵”“花园口原是一处古渡口,位于郑州北郊30多里的黄河南岸。
花园口不论是作为小村落名还是黄河流经道路上的普通渡口,都一样是默默无闻。
可是60多年前那场人为的大灾难却让它一夜成名天下知。
”对花园口颇有研究的原邙金河务局副局长余汉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1938年日军入侵中原,6月7日继开封失陷后,中牟又失守,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为阻止侵华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黄河大堤。
赵友林说:“应该说扒黄河阻挡日军早就有想法,当时的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晏勋甫建国后著书说,1935年他担任武汉行营参谋长时,便有中日交战时可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借以保全郑州之议案;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
但下命令又是比较仓促的,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6日,国民党新八师师长蒋在珍提出改在花园口另行决堤,被采纳,得赏金2000元。
蒋在珍在掘堤前,先把花园口一带的群众都赶到5公里以外,然后密布岗哨,选出身强力壮的士兵800多名,分5个小队,日夜轮流掘堤,夜间以汽车上的灯光照明。
6月9日上午9时许,蒋在珍部在花园口决堤成功,河水奔腾而出,水流由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犯。
1938 周口抗日保卫战
1938 周口抗日峰火抗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但77年前发生在周口的那场抗击日寇的保卫战,让许多周口人回味历史,记忆犹新。
1938年9月,淮阳沦陷后,日军为了控制整个豫东,威胁平汉铁路,于同年10月中旬,对周口发动了持续数天的猛烈进攻。
由于我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不仅保住了黄泛区以南的大片国土和千百万百姓的生命财产,还狠狠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周口是扼守豫东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6月,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派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滔滔黄水一泻千里。
周口北寨有一条光绪13年堵黄水时修的大堤,正是这条大堤挡住了汹涌南下的黄水,使周口北寨以南免遭劫难,而周口以北变成了宽达20余里的水乡泽国——黄泛区。
当时泛区以北各县相继被日寇占领。
周口正处在黄水南岸,为国共两党军队控制地区的边缘,又据豫皖水陆通道中枢,在军事、交通等方面的地理位置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日军侵占淮阳不久,就对周口虎视耽耽,妄图一举夺取,以便切断豫皖交通,与平汉线上的日军会合,占领全部中原。
在豫东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的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
驻防周口一带的是原属国民党西北军的骑兵十四旅。
防区东起新站,西至谭庄,总长100余里。
周口以东至牛口、新站一线,由团长马仁兴率领的二十八团驻守;周口以西至谭庄一线,由团长杨天斌率领的二十七团驻守;周口市区和近郊,则由十四旅旅部和直属的机抢连、迫击炮连、特务连、学兵连共千余人驻守。
虽然当时在周口市区内还驻有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刘基炎的保安队,贾鲁河以西驻有张位明的游击队,但这些都是专会欺压百姓不能打仗的乌合之众,装备落后,不堪一击。
而十四旅是骑兵,没有重武器。
全旅只配有四门迫击炮,六挺重机抢,其余全是马步抢、手榴弹和大刀。
并且防线太长,装备又差,兵员不足,而日军却拥有飞机大炮和大批汽艇、船只,敌我力量悬殊很大。
为了争取国民党骑兵十四旅,党组织曾派张侠等30多名共产党员到骑兵旅工作,向士兵们讲抗战道理,教抗战歌曲,在士兵中秘密发展党员,这支队伍的战斗士气非常高涨。
用一生追寻初心——记第一届全国劳模、治黄特等功臣于佐堂
用一生追寻初心——记第一届全国劳模、治黄特等功臣于佐堂作者:暂无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第9期崔慧聪于佐堂,从山东利津于家村走出来的第一届全国劳模代表,治黄特等功臣,在60年的治黄生涯中,他屡建奇功、力挽狂澜,被誉为黄河抢险第一人。
投身汛营练本领1921年7月,年仅22岁的于佐堂来到旧山东河务局南四营当起了汛兵,憧憬着黄河不决口的日子。
就是这年7月,黄河在利津宫家坝决口,离口门不足5千米的于家村遭受了灭顶之灾。
于佐堂一家侥幸逃出,起初露宿坟岗,后到河东许家村大王庙内栖身。
“黄河决口真是‘天意’吗?有啥法子能保住黄河不决口?”从出生到此时已历经7次黄河决口的于佐堂忍不住一遍遍地问自己。
在宫家坝决口十几天后,于佐堂带着惶惑与疑问走出大王庙,投身汛营,当了一名河工,试图从这条令人又爱又恨的大河中寻找答案。
短短几年的光景,凭着聪明好学的劲头,于佐堂练就了一身抢险、修埽、看水、估工的绝活。
正当于佐堂踌躇满志准备在黄河治理上大展身手时,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扒堤放水以阻日军西进,黄河改道南流入淮。
又因日寇入侵,利津沦陷,河务机构撤销,于佐堂无奈归家务农。
重返治黄队伍1946年,国民政府欲堵复黄河郑州花园口口门,使黄河回归故道,企图水淹解放区的阴谋昭然若揭。
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山东省河务局相继成立,人民治黄事业在山东起步,中国共产党郑重接过了治理黄河的历史重任,带领解放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在洪水与炮火中进行着波澜壮阔的“反蒋治黄”斗争。
1947年3月,花园口口门堵复,河竭9年的黄河故道再次迎来汩汩黄流,也迎来了重返治黄队伍的48岁老河工于佐堂。
日夜牵挂黄河的于佐堂,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铿锵脚步,带着人民治黄为人民的赤诚初心,一头扎进了治黄事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回答曾经的疑问。
1947年7月,肆虐洪水涌向黄河口。
此时的利津黄河堤防工程刚刚修复,堤身十分薄弱。
黄河与中原三作家
黄河与中原三作家作者:刘涛来源:《博览群书》2017年第07期黄河流经中原,中原作家与黄河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些作家从小生活于黄河边,大都有浓厚的“黄河情结”。
写黄河、唱黄河,似乎已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作家们写黄河、唱黄河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小说、诗、歌词、散文、报告文学、唱本、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等。
而就小说来讲,中原小说家写黄河的作品也不胜枚举。
在这些作家中,笔者挑选三位最有代表性的,来谈谈他们与黄河的因缘。
/冯金堂与《黄水传》/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水传》就以黄河为题材。
作者冯金堂(1922—1968)为河南扶沟县季历岗村人,是个地道农民作家。
他由农民成长为作家的经历,带有一定传奇性。
由于家庭贫困,冯金堂只上了四年小学就辍学务农,后来却凭着艰苦自学和超常毅力,完成35万字的长篇小说《黄水传》,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河南甚至全国拥有一定知名度。
他的这种传奇,可以说是黄河赋予的。
1938年黄河泛滥,扶沟县沦为黄泛区,冯金堂在家撑船一年多,后逃难到陕西省黄龙山开荒种地,抗战胜利后返家。
因此,冯金堂虽非黄河岸边人,黄河却硬生生闯入他的家乡,闯入他的生活。
他后来写黄河,为黄水作传,既有生活的偶然性,又有历史的必然性。
写《黄水传》前,冯金堂已经写过通俗文艺作品《控诉蒋贼扒黄河》(坠子),这是专门讲述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口事件的第一部作品。
1961年出版的《黄水传》,则用传统通俗小说章回体形式,讲述黄河决口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黄水传》共41回,前21回讲述张家庄农民在黄水到来后十室九空的悲惨情景,写了武强、李小荣、张成仁等农民逃荒路上的苦难生活,以及留守农民李老万一家在地主周大赖剥削下家破人亡的凄惨遭遇。
后20回讲述抗战胜利后武强、三喜、二怪等回到家乡,在新四军带领下,开展土改工作和游击战争,迎来黄泛区解放。
小说通过黄河泛滥带给人民的灾难,控诉蒋介石的旧中国;又通过新四军带领人民得解放,歌颂新中国。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破产始末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破产始末作者:王贞勤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8年第06期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其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三省44县(市)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抗战胜利后,尝到“以水代军”甜头的蒋介石,故技重演,精心设计了一个“黄河战略”:将黄河水道归故,水淹并割裂黄河故道两岸的广大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识破了蒋介石的这个二次“水兵计”,围绕黄河归故同国民党方面展开激烈斗争,最终使归故后的黄河安然入海,保卫了沿黄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粉碎了蒋介石的“黄河战略”。
蒋介石欲故技重演中华儿女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抗日战争终于在1945年8月取得彻底胜利。
举国欢庆之时,蒋介石的脸上却难见笑容。
原来,他正在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迅速发展壮大而忧心忡忡。
由于坚持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5个解放区。
这些解放区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们基本上连成一片,横亘在华北、华东大地上,切断了南京与华北、东北等地的陆路联系,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展开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一向视中国共产党为真正心腹之患的蒋介石,在日本投降后不久,就调集重兵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磨刀霍霍”,并一手策划了多起对华北、华东等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武装挑衅事件。
然而,国民党军队不仅在战场上没有占到便宜,还受到国内外爱好和平人民的一致声讨,蒋介石被弄得灰头土脸,心情更加焦躁。
1945年入冬后的一天,蒋介石在军用地图前发现这么一个现象:中国共产党的几个主要解放区几乎均在郑州花园口以下的黄河故道两岸范围内。
蒋介石又想起抗战胜利后黄泛区一带民众有让花园口下游的黄河重归故道的呼声,“联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也有让黄河重归故道并给予资助的建议,他心中一亮,想出一个“以水代军”的计策。
历史趣闻花园口决堤事件罪魁祸首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花园口决堤事件罪魁祸首是谁?
导语:事情还要从兰封战役说起,日军占领徐州后,日本大本营认为徐州会战基本结束。
为扩大战果,继续突进,土肥原师团日军中的精锐,一向骄横,突
事情还要从兰封战役说起,日军占领徐州后,日本大本营认为徐州会战基本结束。
为扩大战果,继续突进,土肥原师团日军中的精锐,一向骄横,突出过快,将进攻的重点放在兰封。
但守兰封的却偏偏是蒋介石的爱将,却又贪生怕死的桂永清。
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桂永清就逃命去了。
但,桂永清是何应钦的亲戚,因此桂永清却没受到蒋介石的什么大不了的处分,另一个嫡系龙慕韩却当了替死鬼,桂后来反而官运亨通升任海军总司令。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八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
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贪生怕死,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
由此,蒋介石只好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
扒开黄河之后,也并非毫无用处,日军被黄水阻隔,迟滞了行军。
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
花园口决堤时,蒋介石以军事机密为借口严密封锁消息,没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迁移,黄水下来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老百姓突然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花园口决口,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
日本人也不。
现代黄河史上的一次人为决口发生在什么时候,受灾情况怎样?
现代黄河史上的一次人为决口发生在什么时候,受灾情况怎样?佚名
【摘要】现代史上黄河的一次人为决口发生于1938年6月6日,决口地点在河
南郑县(今郑州)花园口。
rn1938年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下,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追击,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
然而,这一人为改道,却使滔滔黄河倾泻东南,造成河南、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
【年(卷),期】2012(000)011
【总页数】1页(P37-37)
【关键词】黄河大堤;决口;受灾情况;抗日战争;花园口;南郑县;国民党;日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1
现代史上黄河的一次人为决口发生于1938年6月6日,决口地点在河南郑县
(今郑州)花园口。
1938年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下,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本侵略
军的追击,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
然而,这一人为改道,却使滔滔黄河倾泻东南,造成河南、安徽、江苏3省44个县市遍地洪水,良田沃野尽
成泽国,1 250多万人受灾,89万无辜百姓死于非命,无数群众背井离乡,流离
失所。
尤其是河南省,受灾最为严重,有21个县市60多万hm2耕地被淹,47
万多人死亡,造成了大片的无人区。
“黄泛区”,这个象征苦难的地理名词便在地理书上出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告急,程潜命令蒋在珍炸毁黄河大 铁桥以阻日军。蒋在珍命令我指挥工兵连实 施炸桥任务 “七· 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已到生死 存亡关头。中国军队武器低劣,以血肉之躯 与强敌殊死抗击,在残酷的消耗战中挫敌凶 焰,使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破灭。 覆国之际,蒋介石被迫与共产党合作,两党 携手,共御强寇。
蒋自认此战为“千古笑柄”
17日拂晓时分,一切准备就绪。我与蒋在珍师长、朱振民 参谋长及指挥所军官齐集在南岸桥头上,等待由新乡南开 的最后一趟列车通过铁桥,然后即行发出炸桥信号。 那日大风不停,仿佛山河呜咽,与中华民族同悲。凌晨 五时过一点,最后一趟列车在熹微的天光下赶到了。那是 由闷罐车、平板车、客车组成的一趟混列。车上装满了战 斗到最后一刻的铁路员工和他们的家属,还有不少伤兵。 清冷惨淡的灯光下,我们看见车上每一张脸膛上都涌满了 肃穆、悲壮、凄凉的神情。
在此紧急情况下,第一战区长官部急向蒋委员长建议利用黄 河伏汛期间决堤,造成平汉路以东地区的泛滥,用滔滔洪 水阻止敌人西进,以保郑州不失。此建议立即得到蒋委员 长的批准。
6月6日拂晓时分,住在京水镇师部的蒋在珍师长突然被电 话铃声惊醒。蒋师长抓起话筒一听,原来是集团军总司令 商震直接与他通话,告诉他陇海路南之敌已突破通、许一 带我军防线,逼近开封,而赵口决堤尚未完成,命令新八 师加派步兵一团,前往协助。
任务终于完成了,然而,我们却丝毫没有通常完成战斗任务后的那种满 足与欢欣。其复杂沉痛的心情无以言表!如此浩大的工程,先人当耗去 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方得以建成?然数日之间,我们便将它彻底炸毁了! 蒋师长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令我拟《爆破黄河铁桥记》,以为纪 念。 我神魂颠倒如痴如果鼓捣三日,呕心沥血,字斟句酌,终至成篇。结 尾一段,可谓荡气回肠:“……直至二十日晨,经晏勋甫参谋长视察 后,始告停止爆破,计自三十九至八十二孔,均遭严重破坏。于是号 称世界伟大工程之黄河大铁桥,徒留得残痕几许?念缔造之艰难,知 修复之不易。爰摄斯影,以志不忘,且益坚我中华民族抗战到底之决 心。”
花园口决堤后
19日中午吃午饭时,我突然听到南岸桥头处人声喧哗,不少战士纷纷向桥头 跑去。我大步赶拢,原来是战士们在铁桥的右栏杆上部,发现了一块铁碑。
花园口决堤后日军水中行军
黄河决口未能改变武汉命运
战士中能识字的不多,许多人嚷嚷着:“请熊参谋念念,请熊参谋念 念。”我仰头匆匆浏览了一遍,顿时有乱箭穿胸之感。我高声念道: “大清国铁路总公司建造京汉铁盛宣怀,一品顶戴署理商部左丞唐绍仪 行告成典礼。谨镌以志,时在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我怆然 涕下,痛呼道:“弟兄们,这是祖宗留下的记功碑啊!可今天,这座大 铁桥却毁在了我们这些不屑子孙的手上!”
1938年6月9日凌晨花园口决口
蒋在珍师长焦虑万分,亲赴桥上,令我继续督促爆破,尽 快将铁桥彻底炸毁。并命傅衡中率四个营的兵力火速重返 北岸据守,若敌前锋逼近,须死战以争取炸桥时间,非有 命令撤退者,一律就地枪决。
自17日凌晨至19日傍晚,整整三天三夜时间里,执行炸桥任务的官兵无 一刻不在桥上,无一刻合眼。这三天时间里,我每日无数次来回穿 梭奔走于铁桥上,督查作业进度。每一次爆破,只能给大桥造成局部的 破坏,工兵装填一次炸药,引爆一次,如此反复进行,黄河上爆破声隆 隆,不绝于耳。
熊先煜:我是炸黄河铁桥、扒 花园口的执行者
(第二期学习材料)
追掉阵亡战士
熊先煜:我是炸黄河铁桥、扒花园口的执行者 笔者按:熊先煜(1913-1999),抗日名将佟麟阁将军的 三女婿,生前系重庆市文史馆员、政协委员。1938年,他 在国民党新八师服役,亲自勘察、指挥了炸黄河大铁桥、 花园口决堤等影响抗日战争局势的惊天战事。以下是他在 临终之前,首度开口,回忆这段峥嵘岁月的自述。
弥天大错 扒开黄河
当雪亮车灯穿透迷朦夜空,当列车发出 “哐啷哐啷”的巨响驶上铁桥之际,司机 看到了如林般屹立在黄河之北、黄河之南、 黄河之上的众多军人。他突然拉响了汽笛, 而且毫不间断,那尖厉刺耳激人心扉的声 音仿佛是悲怆的呼唤——那是一个饱受屈 辱的民族发出的含血带泪的愤怒与不屈的 呐喊!
商震第32军军长
15日午饭后,即接上峰通知,豫北情况紧急,二十九军将向山西转 进,新乡已不能保,饬令工兵于当夜十一时开始装药,长官部并派 工兵队长某前来指导技术事项,待命炸桥。 16日凌晨五时,蒋在珍师长接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命令:新八师掩 护并指挥工兵连炸桥,固守黄河阵地。
黄杰逃跑理由
当晚突接长官部电话,谓战局遽变,宋哲元部已 沿道清铁路向西转进。程潜长官命令:拂晓时 炸毁铁桥。 蒋在珍师长放下电话,把目光落到我脸上, 一字一板地说:“熊参谋,炸桥的命令已经下 达,指挥工兵连实施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准 备一下就去桥上吧。”
徐州战役还未开战,就已失败
1938年2月12日,新八师(由黔军改编)奉第一战区司令长 官程潜将军之命,由郑州火速开赴黄河大铁桥两岸布防,并奉 命在强敌逼近北岸之际,毅然炸毁黄河大铁桥,使敌机械化部 队不能长驱直入郑州。
土肥原日军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
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 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和阎锡山为同学, 交往甚密。从1913年以后,他在中国整整活 动了30年,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说 几种中国方言。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判处死刑、上绞刑架前高呼“天皇万岁”、 “大本营万岁”的土肥原贤二。
程潜 第一战区司令 兼河南省主席1882年生于湖
南。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 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党陆军 一级上将。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 义,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 南省省长,1968年4月5日在北京病逝。
13日,我随新八师师长蒋在珍将军乘火车由郑州出发,经广武县 境,到达黄河南岸车站,在此设前敌指挥所。我当时24岁,任师部 上尉作战参谋,负责防务部署,并协助参谋长处理作战事务。
我到达桥上后,工兵连连长周玉睿即来见我,报称该连已经开来三日, 各项准备业已完成,对于炸毁大铁桥,确有充分把握。周玉睿连长还 告诉我,漳河以北之敌,连日沿平汉路南犯,我二十九军各部迎击于 安阳、汤阴、汲县等地,战斗惨烈无比。每日此间有大批伤员过桥。 据闻我军力不能支,已逐渐南移,敌人以大批坦克为前锋,正由汲县 南下,很快将驶抵黄河北岸。 蒋在珍将军听罢我的报告,顿时紧锁眉头,满脸阴云叹息道: “以我穿草鞋持步枪之兵卒,迎战日寇之坦克装甲,岂能战而胜之? 看来我万余贵州兄弟,指日之间,便要血溅黄河了。” 我听后血气贲张,暗暗抱定为国捐躯之决心。
五时一刻,蒋在珍师长向我下达了炸桥命令。 我高举信号枪,连发白色信号弹三发。顿 时,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震天动地,黄河铁 桥笼罩在滚滚烟团与频频闪烁的火光之中。
当爆炸声停息后,我和周玉睿立即上桥检查。岂料,因技术 原因,多达百孔的大铁桥仅被炸坏三孔而已,其余的九十 七孔,虽已是遍体鳞伤,只不过是被炸药崩掉了一层“皮 肉”,一个个巨大的桥墩,依然挺立在滚滚江涛之中。此 时天色鱼白,前方情况不明,黄河以北又无我军作战,且 地势平坦,铁轨未及破坏,甚利敌机械化部队之行动。
从军事角度分析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还我河山!还我黄河铁桥!” 战士们扬起手臂,含泪怒吼。
就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就在中华先人立下的彪炳丰功伟绩的铁碑 前,我陡然感到我的心,我的双腿,仿佛被灌上了铅,变得那样的沉 重……
至19日傍晚,我查知水面自三十九孔起,至八十二孔止,其间均已遭 严重破坏,即便日寇夺去,也需三年五载方能修复。此时从南岸望去, 有桥床爆倒者,桥墩爆塌者,桥床桥墩均爆落入水者。巍巍然钢铁长 龙,此时恰似被肢解折断的骨架,或没于水中,或露于江面,凌乱不 堪,一派狼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展布开一幅凄凉悲壮的画面。 这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位中国军人的心中,永不能忘!
14日上午我们正吃早饭,敌机突 然来袭,陡然间警报声响得惊心 动魄。我和指挥所里的官兵们乱 纷纷跑出车站,疏散到田野上。
桂永清 第二十七军军长黄埔军校
一期毕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师长、军长、中华民 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 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病逝于台湾, 享年54岁。
花园口决口后 灾情严重
蒋在珍不敢懈怠,赶紧起床,叫我随他一同驱车 赶往赵口视察。 赵口一段,地势较低,选中此处决堤至当。惟 计划此事时,对黄河水势估计过大,对堤质估计 过松,故而决定在大堤相隔四十公尺处挖开两道 口子,以为河水同时放出后,利用河水的巨大压 力,能将两处决口之间四十公尺长的河堤冲走。 孰料决口掘成,中间大堤久冲不垮,兼之决口过 于狭小,流量有限,士兵虽奋力加宽,然军情紧 迫,已时不可待。
此处无任何防空隐蔽之物,我们或蹲或立或卧,皆举眼看天,目睹涂 有血红太阳旗标志的敌机在空中如入无人之境,我们除了气愤却也无 法可施。敌机群呼啸而过,并未投弹,观其飞行方向,估计是去轰炸 郑州。敌机过后,我们刚松了一口气,回到指挥所不一会儿,便听远 处声如巨雷。我冲出门一看,原来是敌机在归途中沿路投弹,顷刻间, 指挥所北侧篮球场落三弹,铁路对面中国银行也被炸,烟火冲腾,泥 石飞溅。百姓死伤无数,民居着火,男女老幼大呼小叫仓惶奔向田野。 牛在狂奔,狗在乱蹿,鸡飞上房,猪撞墙倒。仅几十秒钟后,天地又 归于宁静,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噩梦——但这毕竟不是梦,四处房子 在熊熊燃烧,田野上到处响起了撕肝裂肺的哭喊。 这时我猛听见指挥所电话铃骤响,我飞步奔入,抓起一听,是驻郑 州的军部来的电话,通告敌机十余架轰炸郑州市区,车站及大同路一 带伤亡损失惨重。
第八军军长黄杰
午后一时许,我随蒋在珍师长乘手 摇平板车赴黄河北岸视察阵地,随 行的还有警卫营营长刘荫培、副官 郑自襄和两名卫士。平板车到达铁 路桥上,因八十二孔处上午被敌机 炸坏,南撤列车已经受阻,工兵们 正全力以赴抢修。官兵见师长来到 第一线,纷纷呐喊请战,还有不少 学生官兵咬破指头写血书,场面极 为感人。稍顷,通知已可以行车, 及抵北岸,蒋师长接见第一团团长 傅衡中,并向该团官佐慷慨训话, 勉励众官兵面对强敌宁为玉碎,不 做瓦全,誓为中国军人争荣光,并 表示自己将为全师表率,与敌血战 到底,然后视察桥头堡阵地后方返 回南岸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