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紧弹簧画法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 第七章7-4 弹簧

工程制图 第七章7-4 弹簧

§7-4 弹簧弹簧通常用来减振、夹紧、测力和贮存能量。

弹簧的种类多,常见的有螺旋弹簧和涡卷弹簧等。

根据受力情况不同,螺旋弹簧又可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转弹簧等,常用的各种弹簧如图7-41。

弹簧的用途很广,本节只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 拉伸弹簧 扭转弹簧 涡卷弹簧图7-41 常用弹簧的种类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1.簧丝直径d 弹簧钢丝的直径。

2.弹簧外径D 弹簧的最大直径。

3.弹簧内径D 1 弹簧的最小直径,D 1=D-2d4.弹簧中径D 2 即弹簧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D 2=(D+D 1)/2= D 1 +d=D-d5.节距t 除支承圈外,相邻两圈沿轴向的距离。

6.支承圈数n 0 为了使压缩弹簧工作时受力均匀,保证轴线垂直于支承面,通常将弹簧的两端并紧磨平。

这部分圈数只起支承作用,叫支承圈数,常见的有1.5圈、2圈、2.5圈3种。

其中2.5圈用得最多。

7.有效圈数n 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

8.总圈数n 1 有效圈数与支承圈数之和,称为总圈数。

即:n 1= n+n 09.自由高度H 0 弹簧没有负荷时的高度。

H 0=nt+(n 0-0.5)d10.弹簧展开长度L 弹簧丝展开后的长度。

图7-42弹簧各部分名称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在平行于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各圈的轮廓线画成直线。

2.圆柱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一律要注出旋向“左”字。

3.压缩弹簧在两端有并紧磨平时,不论支承圈数多少或末端并紧情况如何,均按支承圈数2.5圈的形式画出。

4.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允许每端只画两圈(不包括支承圈)。

中间部分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长度。

5.当图形中簧丝直径小于或等于2mm 时,可采用示意画法,如果为剖视面,可涂黑表示,如图7-45(b )(c)所示。

221)(t d n L +=π图7-43所示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步骤:图7-4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工作图如图7-44所示。

弹簧的画法——精选推荐

弹簧的画法——精选推荐

任务五弹簧画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弹簧的作用2.常见弹簧的形式、画法和标记3.弹簧的应用及画法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各种齿轮的应用场合难点:各种齿轮的画法三.场地及教具准备场地:制图实训室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四.教学安排1.教学时间:2学时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五.教学实施步骤1.弹簧的作用弹簧是利用材料的弹性和结构特点,通过形变和储存能量工作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可用于减震、复位、夹紧和测力等。

2.弹簧的种类弹簧因其结构和受力状态可分为螺旋弹簧、板弹簧、平面涡卷弹簧和蝶形弹簧等。

圆柱螺旋弹簧根据受力方向不同,又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转弹簧三种。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1)线径d: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直径。

(2)弹簧的内径、外径、中经:弹簧的内圈直径称为内径,用D1表示;弹簧的外圈直径称为外径,用D表示;弹簧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称为中径,用D2表示,D2=(D1+D)/2。

(3)弹簧的节距t:除两端的支承圈以外,相邻两圈截面中心线的轴向距离。

(4)支承全数、有效圈数和总圈数:为使压缩弹簧工作平稳、受力均匀,两端并紧且磨平(或锻平)。

并紧磨平的各圈仅起支承和定位作用,称为支撑圈。

弹簧支承圈有1.5圈、2圈及2.5圈三种,常见2.5圈。

除支承圈以外,其余各圈均参加受力变形,并保持相等的节距,称为有效圈数,它是计算弹簧受力的主要依据,有效圈数n=总圈数n1-支承全数n z。

(5)自由高度(长度)H0:弹簧无负荷作用时的高度(长度)。

H0:=nt+2d(支承圈数为2.5时)H0:=nt+2.5d(支承圈数为2时)H0:=nt+d(支承圈数为1时)(6)弹簧丝展开长度L: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长度。

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GB/T4459.4-2003)(1)圆柱压缩弹簧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示意图。

弹簧的画法

弹簧的画法

任务五弹簧画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弹簧的作用2.常见弹簧的形式、画法和标记3.弹簧的应用及画法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各种齿轮的应用场合难点:各种齿轮的画法三.场地及教具准备场地:制图实训室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四.教学安排1.教学时间:2学时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五.教学实施步骤1.弹簧的作用弹簧是利用材料的弹性和结构特点,通过形变和储存能量工作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可用于减震、复位、夹紧和测力等。

2.弹簧的种类弹簧因其结构和受力状态可分为螺旋弹簧、板弹簧、平面涡卷弹簧和蝶形弹簧等。

圆柱螺旋弹簧根据受力方向不同,又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转弹簧三种。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1)线径d: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直径。

(2)弹簧的内径、外径、中经:弹簧的内圈直径称为内径,用D1表示;弹簧的外圈直径称为外径,用D表示;弹簧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称为中径,用D2表示,D2=(D1+D)/2。

(3)弹簧的节距t:除两端的支承圈以外,相邻两圈截面中心线的轴向距离。

(4)支承全数、有效圈数和总圈数:为使压缩弹簧工作平稳、受力均匀,两端并紧且磨平(或锻平)。

并紧磨平的各圈仅起支承和定位作用,称为支撑圈。

弹簧支承圈有1.5圈、2圈及2.5圈三种,常见2.5圈。

除支承圈以外,其余各圈均参加受力变形,并保持相等的节距,称为有效圈数,它是计算弹簧受力的主。

要依据,有效圈数n=总圈数n1-支承全数nz(5)自由高度(长度)H:弹簧无负荷作用时的高度(长度)。

:=nt+2d(支承圈数为2.5时)H:=nt+2.5d(支承圈数为2时)HH:=nt+d(支承圈数为1时)(6)弹簧丝展开长度L: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长度。

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GB/T4459.4-2003)(1)圆柱压缩弹簧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示意图。

SolidWorks最简单的弹簧画法教程

SolidWorks最简单的弹簧画法教程

SolidW‎o rks最简‎单的弹簧画法‎教程今天的这个S‎o lidWo‎r ks弹簧画‎法系列专题将‎从最简单的弹‎簧画法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的目的是‎使大家都学会‎画不同的弹簧‎,更重要的是学‎会不同的建模‎思路,不再囿于为了‎画弹簧也学画‎弹簧。

不知道为什么‎有许多的So‎l idWor‎k s的初学者‎老是纠结于一‎些相同的问题‎,弹簧的画法就‎是这其中的问‎题之一,我都多次被同‎事或学生问到‎过这个问题,当然是异形弹‎簧的画法,常规的太简单‎没人问。

说实在的,安迪参加工作‎也有八年多,接触并使用S‎o lidWo‎r ks也有六‎年多,工作中画过的‎弹簧寥寥无几‎,异形弹簧更是‎更本没有画过‎,这东西生产中‎根本就用不到‎,可能不同的行‎业情况不一样‎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用得少,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的,主要要学的是‎那种建模的思‎路与方法,而不是纠结于‎弹簧有多少多‎少种方法,我会多少多少‎种方法,就像孔乙己的‎“回字有四种写‎法一样”被别人鄙视。

言归正传,今天的这个S‎o lidWo‎r ks弹簧画‎法系列专题将‎从最简单的弹‎簧画法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的目的是‎使大家都学会‎画不同的弹簧‎,更重要的是学‎会不同的建模‎思路,不再囿于为了‎画弹簧也学画‎弹簧。

最简单的弹簧‎画法莫过截面‎沿直线旋转扫‎描而出,具体方法如下‎:1、新建一草图,画一根直线作‎为截面扫描的‎路径;再建一新草图‎(必须新建草图‎,扫描截面与扫‎描的路径必须‎在不同的草图‎中,否则不能扫描‎),画出扫描截面‎。

如下图所示,在这里安迪画‎的截面是一正‎六边形,你也可以用其‎它形状,这里只是用来‎说明这种方法‎有普适性。

spring‎1-12、扫描:(见下图)扫描选项里选‎择Twist‎Along Path(沿路径旋转),这个是关键,如果默认Fo‎l low Path(沿路径)选项是扫不出‎来的。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片弹簧 片弹簧的视图一般按自由状态下的形状绘制 !
% %$& %$# %$% %$! %$" %$’
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出 " 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从弹簧钢丝剖面的中心线画起 型材尺寸较小 & 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 " ## $ 的螺旋弹簧 ’ 蝶形弹簧 ’ 片弹簧允许用 被剖切弹簧的截面尺寸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 " ##" 并且弹簧内部还有零件 " 为了便于表达 " 可 四束以上的碟形弹簧 " 中间部分省略后用细实线画出轮廓范围 & 图 $$! 板弹簧允许只画出外形轮廓 & 图 (’ 图 )$! 平面涡卷弹簧的装配图画法如图 * 所示 !
返回分目录
表!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画法
后退
"
视图
剖视图
示意图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表!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画法
后退
"
视图
剖视图
示意图
表"
视 图
截锥涡卷弹簧的画法
剖 视 图 示 意 图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返回总目录
形式绘制 !
!%$%!

机械制图:5-1 标准件——弹簧

机械制图:5-1 标准件——弹簧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返回
dxDxH0
Y A -1.2×8×40 -2 LH GB/T2089-1994 B级-D-Zn
表示镀锌
弹簧的旋向: 右旋用RH 左旋用LH
弹簧材料为B级 碳素弹簧钢丝 国标号 左旋 2级精度
若未标注旋向,则选用左旋、 簧丝直径为1.2mm
右旋均可。
中径为8mm 自由高度为40mm
返回
举例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举例
返回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示例
返回
例如:线径30mm,弹簧中径150mm,自由高度320mm,制造 精度为3级,材料为60Si2MnA,热卷,两端并紧锻 平,表面涂漆处理的右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其标记为:YB-30×150×320-GB/T 2089-1994
举例 over
标准件——弹簧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参数及尺寸关系
画法
返回
标记
常用件
零件图 应用广泛,某些部分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等已有统一标
准的零件,这些零件在制图中都有规定的表示法。例如,
齿轮等。
1. 齿轮
(1)直齿圆柱齿轮
直齿圆柱齿轮各几何要素名称、代号 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尺寸计算
小 结
单个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 两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规定画法
齿轮有标准齿轮与非标准齿轮之分,具有标准齿的齿轮称为
标准齿轮。
直齿轮
斜齿轮
人字齿轮
over
圆柱齿轮
返回
圆锥齿轮
返回
蜗杆蜗轮
返回
直齿圆柱齿轮各几何要素名称、代号
返回
对于标准齿轮,分度圆直径=节圆直径
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尺寸计算
返回

弹簧

弹簧

弹簧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弹簧英文名称:spring定义:利用材料的弹性和结构特点,使变形与载荷之间保持规定关系的一种弹性元件。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零件(二级学科);弹簧(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弹簧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

一般用弹簧钢制成。

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

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等。

目录1弹簧的发明和功能发明1最早金属丝弹簧是谁发明的主要功能1弹簧的类什么是螺旋弹簧?1什么是拉伸弹簧?1什么是压缩弹簧?1弹簧分类弹簧的制造设备历史最悠久的弹簧制造公司弹簧各部分名称:弹簧常用符号和单位弹簧的规定画法弹簧的应用利用弹簧的功能1.测量功能2.紧压功能3.复位功能4.带动功能5.缓冲功能6.振动发声功能词语解释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变形金刚人物弹簧现行关于弹簧的标准展开编辑本段弹簧的发明和功能发明弹簧只是个蓄能器,它有储存能量的功能,但不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要实现慢慢释放这一功能应该靠“弹簧+大传动比机构”实现,常见于机械表。

弹簧很早很早之前就有应用了,古代的弓和弩就是两种广义上的弹簧。

弹簧严格意义上的弹簧发明家应该是英国的科学家虎克(RobertHooke),虽然那时螺旋压缩弹簧已经出现并广泛使用,但虎克提出了“虎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碟簧力的大小成正比,正是根据这一原理,1776年,使用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秤问世。

不久,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专供钟表使用的弹簧也被虎克本人发明出来。

而符合“虎克定律”的弹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簧。

碟形弹簧是法国人贝勒维尔发明的,是用金属板料或锻压坯料而成的截锥形截面的垫圈式弹簧。

在近代工业出现之后,除了碟形弹簧之外还出现了气弹簧、橡胶弹簧、涡卷弹簧、模具弹簧、不锈钢弹簧、空气弹簧、记忆合金弹簧等新型弹簧。

弹簧端部结构型式及代

弹簧端部结构型式及代

类型代号简图端部结构型式
冷卷压缩弹簧(Y )Y I 两端圈并紧并磨平
n 2=1~2.5
Y Ⅱ两端圈并紧不磨
n 2=1.5~2
Y Ⅲ两端圈不并紧
n 2=0~1
热卷压缩弹簧(RY )
RY I
两端圈并紧并磨平n 2=1.5~2.5RY Ⅱ两端圈制扁并紧磨平或不磨
n 2=1.5~2.5
冷卷拉伸弹簧(L )L I 半圆钩环L Ⅱ圆钩环
L Ⅲ圆钩环压中心
L Ⅳ偏心圆钩环L Ⅴ长臂半圆钩环
L Ⅵ长臂小圆钩环L
Ⅶ可调式拉簧L
Ⅷ两端具有可转钩环热卷拉伸弹簧(RL
)RL I 半圆钩环
RL
Ⅱ圆钩环
RL
Ⅲ圆钩环压中心
扭转弹簧(N )
N I 外臂扭转弹簧N Ⅱ内臂扭转弹簧
N Ⅲ中心臂扭转弹簧N Ⅳ平列双扭弹簧
注:n
2是弹簧端部的支承圈数。

NⅤ直臂扭转弹簧
NⅥ单臂弯曲扭转弹簧。

知识点12: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及画法及工作图

知识点12: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及画法及工作图

第十讲——常用机件的特殊表示法知识点12: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及画法及工作图弹簧是一种储存能量的零件, ,在机器中广泛用于减振、夹紧、储能、测力等,其特点是外力去除后能立即恢复原状。

弹簧的种类很多,按弹簧受力的性质可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等;按弹簧的形状可分为圆柱弹簧、圆锥弹簧、螺旋弹簧、板弹簧、环形弹簧和碟形弹簧等。

常用的弹簧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拉伸弹簧、扭转弹簧、蜗卷弹簧和板弹簧等。

1.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1)线径d—制造弹簧的钢丝直径(2)弹簧外径D2—弹簧的最大直径(3)弹簧内径D1—弹簧的最小直径,D1=D2-2d(4)弹簧中径D—弹簧的平均直径,D=(D2+D1)/2(5)弹簧节距t—相邻两圈间轴向距离(除两端支承圈外)(6)支承圈数n0—两端面磨平并被压紧的几圈,在弹簧工作时不产生变形,只起到支承的作用。

(7)有效圈数n—除支承圈外,参加弹簧的工作并保持节距相等的圈数。

(8)总圈数n1—n1=n+n0(9)自由高度H0—弹簧未受到负荷时的高度(10)展开长度L—弹簧钢丝展开后的长度,即制造弹簧时所需的钢丝的长度。

(11)旋向—螺旋的旋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2.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在非圆投影的视图中,弹簧各圈的轮廓线应画成直线。

(2)无论螺旋弹簧的旋向是左还是右,其投影均可按右旋绘制,左旋弹簧可标注旋向“左”。

(3)无论螺旋弹簧两端并紧磨平的圈数是多少,其投影均可按右图所示绘制。

(4)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大于4圈时,可以只画出两端的1-2圈,中间部分可用通过弹簧钢丝截面中心的两条细点画线表示。

3.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工作图受的负荷与其高度之间的关系时,可在视图的上方用图解法表示。

知识点12: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及画法及工作图。

弹簧的简化画法 -回复

弹簧的简化画法 -回复

弹簧的简化画法-回复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弹性元件,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弹簧的简化画法。

无论是机械工程师、产品设计师还是学生,掌握弹簧的简化画法对于他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弹簧的基本结构。

弹簧通常由金属线材制成,呈螺旋状。

弹簧的外径称为外径,两相邻螺旋之间的距离称为螺距。

而弹簧的直径通常被称为线径。

为了简化弹簧的绘制过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化约定来代表这些参数。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在绘制弹簧的简化图时,常用的比例尺为1:2或1:3。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图纸上清晰地显示弹簧的细节,并使其与其他部件相协调。

接下来,我们开始绘制弹簧的简化图。

首先,在纸上绘制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弹簧的中轴线。

然后在直线的一端绘制一个小圆,该圆代表弹簧的外径。

接下来,在该圆的一侧绘制连续的弧线,这些弧线代表螺旋。

为了简化画法,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规则来决定弧线的起点和终点,例如每个弧线的起点都位于上一个弧线的底部,而每个弧线的终点都位于下一个弧线的顶部。

在绘制弹簧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标注弹簧的重要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标注弹簧的外径和线径。

通常,我们将它们以特定的符号表示在弹簧旁边的组合线上。

例如,我们可以在组合线上绘制两个圆,并在圆中使用"D"和"d"这两个字母表示外径和线径。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n"来表示弹簧的总匝数,使用"L"来表示弹簧的自由长度,以及使用"F"来表示弹簧的额定荷载。

除了弹簧的外观细节和参数标注,我们还需要在简化图中添加其他必要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在弹簧的两端绘制箭头,以表示弹簧的安装方向。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弹簧旁边添加注释和符号来表示弹簧的类型和用途。

这些附加信息将使观察者更容易理解弹簧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在完成弹簧的简化图后,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标注。

CAD弹簧画法

CAD弹簧画法

CAD弹簧画法(立体)CAD并不是专业的3维软件,所以并不适合画这种东西,写这个画法主要是让大家学习一下lisp的使用和实体拉伸的画法1、去网上寻找lisp代码以下是陈老师写的代码,很简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复制到剪贴板;;HELIX.LSP螺旋线生成(Defun C:Helix()(SetQ p(GetPoint"\n中心点:")x(Car p)y(Cadr p)z(Caddr p)r(GetDist p"\n半径:")b(GetDist p"\n总高度:")a(GetAngle p"\n起始角:")m(GetInt"\n圈数:")n(GetInt"\n每圈线段数:")da(/(*m2Pi)(*m n))dz(/b(*m n)))(Command"3dpoly")(Repeat(1+(*m n))(Command(Polar(List x y z)a r))(SetQ a(+a da)z(+z dz)))(Command"")(PrinC))2、菜单:工具—autolisp—visual lisp编辑器把代码粘贴到文本窗口,保存为helix.lsp后关闭编辑器3、菜单:工具—autolisp—加载4、输入命令helix注意,这个命令是第一行Defun C:后面的那个单词,不是加载的文件名根据提示输入尺寸获得立体螺旋线,然后把坐标竖起来画一个圆5、用路径拉伸小圆请注意: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弹簧不光滑,说明在输入数据时要增加段数,不能把多段线转化为样条线,因为数学模型是不正确的,这是我不久前从陈老师那儿学到的另外,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哪里可以得到lisp代码,我推荐大家2个著名的网站:明经通道和晓东空间,那边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弹簧的画法 1

弹簧的画法 1

弹簧的画法作者009来源网络浏览368发布时间10/01/12弹簧是机械中常用的零件,具有功、功转换特性,可用于减震、测力、压紧与复位、调节等多种场合。

弹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圆柱螺旋弹簧、板弹簧、平面涡卷弹簧等,如图9—65。

其中圆柱螺旋更为常见。

按所受载荷特性不同,这种弹簧又可分为压缩弹簧(Y型)、拉伸弹簧(L型)和扭转弹簧(N型)三种。

本节主要介绍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有关名称和规定画法。

一、圆柱螺旋式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GB/T2089—1994)(图 9—66)(1)材料直径d 制造弹簧用的金属丝直径。

(2)弹簧外径D2弹簧的最大直径。

弹簧内径D1弹簧的最小直径,D1=D2-2d。

弹簧中径D 弹簧的平均直径,D=(D2+ D1)/2= D1+d= D2-d。

(3)支承圈n2、有效圈n、总圈数n1为了使压缩弹簧工作平稳、端面受力均匀,制造时需将弹簧第一端3/4~1.25圈并紧磨平,这些并紧磨平的圈仅起支承作用,称为支承圈。

支承圈数n一般为1.5、2、2.5,常用2.5圈。

其余保持2相等节距的圈数,称为有效圈数。

支承圈数与有效圈数之和称为总圈数,即n1 = n+ n 。

2(4)节距t 相邻两有效圈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未受载荷时的弹簧高度(或长度)(5)自由高度HH0 = nt + (n2 - 0.5)d-0.5)d为支承圈的式中:等式右边第一项nt为有效圈的自由高度;第二项(n2自由高度。

(6)展开长度L 制造弹簧时所需金属丝的长度。

按螺旋线展开可得L≈n√(D2)+t21(7)旋向螺旋弹簧分为右旋和左旋两种。

国家标准已对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结构尺寸及标记做了规定,使用时可查阅GB/T2089—1994。

二、弹簧的画法(一)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螺旋弹簧的规定投影较复杂,因此,国家标准(GB/T4459,—1984)规定了使了弹簧的画法,如图9—67所示。

(1)在平行于螺数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关键词:弹簧1.弹簧弹簧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储藏能量、减振、测力等。

在电器中,弹簧常用来保证导电零件的良好接触或脱离接触。

弹簧的种类很多,有螺旋弹簧、蜗卷弹簧、板弹簧和片弹簧等,如图所示。

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蜗卷弹簧板弹簧片弹簧在各种弹簧中,以普通圆柱螺旋弹簧最为常见,GB/T 1239-1984对其型式、端部结构和技术要求等都作了规定。

在GB/T 1358-1993对其尺寸系列也作了规定。

下面主要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和标记。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其相互关系名称符号说明图例型材直d 制造弹簧用的材料直径径在GB/T 2089-1994中对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d、D、t、H0、n、L等尺寸都已作了规定,使用时可查阅该标准。

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根据GB/T ,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如下:⑴ 在平行于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各圈的外轮廓线应画成直线。

⑵ 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螺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必须加写“左”字。

⑶ 对于螺旋压缩弹簧,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数多少和末端贴紧情况如何,均按右图 (有效圈是整数,支承圈为圈)的形式绘制。

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⑷ 当弹簧的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时,可以只画出两端的1~2圈(支承圈除外),中间部分省略不画,用通过弹簧钢丝中心的两条点画线表示,并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

(a)剖视图(b)视图⑸在装配图中,型材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1mm的螺旋弹簧,允许用示意图绘制,如图1(a) (b)⑹ 在装配图中,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出,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从弹簧钢丝剖面的中心线画起,如图1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根据GB/T2089-1994规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精度及旋向、标准编号、材料牌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其标记格式如下:名称型式d×D2×H0 —精度代号旋向标准编号—表面处理标记示例:圆柱螺旋弹簧,A型,型材直径为3mm,中径为20mm,自由高度为80mm,制造精度为2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 级,表面镀锌处理,左旋。

波形垫片或者波簧的画法总结

波形垫片或者波簧的画法总结

波形垫片或者波簧的画法总结但画出来的都没波簧的画法,也有很多朋友回答了怎么画,网上有很多朋友都再问怎么画,有结合实际的参数去控制外形尺寸。

# C/ Q0 X0 d1 p画出来波簧是要能精确由于本人所在的公司是需要经常和弹簧打交道的,理论要结合实际,但波簧基本上没找到能拿来直我在网上到处找资料,波形垫片的倒是有不少,符合图纸的,最后接用的。

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波形垫片的曲线公式和圆柱螺旋弹簧的曲线公式,总结出了如下曲线公式和画法,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x/ {& x* C) A/ W; Q; Q# X波形曲线的方程式:)坐标方程:一、波形曲线直角(笛卡尔0 ?* G4 h. ~# J- L* P# M x = d/2*cos(t*360*n)# w' P5 f) k c/ z y = d/2*sin(t*360*n)z = h/2*sin(t*360*n*w-s)+(h+δ+a)*n*t ; b; a* }& n' G8 c h n% g1 M ----------------, n# ~% Z' G/ D0 p2 o, W, [$ B5 |7 R2 m* t& ]SolidWorks(下式在层时,1)、当波形弹簧的层数为1的公式变为如下就变成了波形垫片,z ):中不适用z = h/2*sin(t*360*w-s). S p v( r& e# P5 m----------------2)、当波形弹簧的层数为层时,1SolidWorks可以用2条半圈的波形曲线相衔接:第一个半圈的公式:x = d/2*cos(t*pi)$ C4 e1 r0 g' a/ {0 O7 C1 K0 d: b% r# R2 b6 ?y = d/2*sin(t*pi)z = h/2*sin(t*pi*w-s). |; N$ L& p1 D, r9 _( b& I6 A第二个半圈的公式:' Q1 _* s, y) t: k \! H# _' c a2 l( a4 t x = -d/2*cos(t*pi), e( `+ D; O' w3 l! H0 W.y = -d/2*sin(t*pi)7 e) o8 K; d0 A! [ O6 o4 Zz = h/2*sin(t*pi*w-s)2 v9 g8 T a l4 K* j--------------------------------上述方程式中符号的含义:3 n( b; B3 L* J+ O% F 4 I! }: n* X. y { d - 波形曲线的直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端部的弹簧
一个闭合端部的弹簧需要三条规律曲线:中间部分的一个简单螺旋线,在两端的可变螺距的螺旋线。

闭合端部必须相切到顶部z平面与主螺旋线,利用指数方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z值按照指数规律变化,指数等于主卷螺距除以闭合端的高度。

(1)建立单位为inches的新零件
(2)输入公式(考别下面的内容并保存为*.exp文件,可以直接导入到ug公式里面)
-------------------------------------------------------------------------------------------------------
Active_coils=11 //中间弹簧卷数
Wire_dia=0.095 //弹簧线径
Closed_height=Wire_dia+0.1 //考虑最后卷的间隙
Dir=1 //改变螺旋旋转方向
Free_length=7 //弹簧自由长度
OD=2.19 //弹簧外直径
Total_coils=13 //螺旋总卷数
angle_offset=(Total_coils-trnc(Total_coils))*360 //0
angle_offset_init=(Total_coils-Active_coils)/2*360 //360
height=Free_length-Wire_dia-Closed_height*2 //中间螺旋高度
pitch=height/Active_coils //中间螺旋螺距
exp=(pitch/Closed_height*(Total_coils-Active_coils)/2) //指数
radius=(OD-Wire_dia/2) //螺旋线半径
t=1 //规律参数
xt=cos(Dir*360*Active_coils*t+angle_offset_init)*radius //中间螺旋x规律
xt1=cos(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radius //上端部螺旋x规律
xt2=cos(-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angle_offset)*radius //下端部螺旋x规律
yt=sin(Dir*360*Active_coils*t+angle_offset_init)*radius //中间螺旋y规律
yt1=sin(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radius //上端部螺旋y规律
yt2=sin(-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angle_offset)*radius //下端部螺旋y规律
zt=t*height+Closed_height+Wire_dia/2 //中间螺旋z规律
zt1=(t^(exp)*Closed_height)+Wire_dia/2 //上端部螺旋z规律
zt2=(-t^(exp)*Closed_height)+height+Closed_height*2+Wire_dia/2 //下端部螺旋z规律
---------------------------------------------------------------------------------------
(3)利用law curve建立三条规律曲线
(4)tube(Outer diameter=Wire_dia,Inner Diameter-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