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两只羊的故事教案
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
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教学目标:1. 能听懂并理解故事《两只羊》的内容。
2. 能够运用简单的词语叙述故事的内容。
3.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两只羊》故事书。
2. 手偶或图片等故事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用手偶或图片等故事辅助工具引入故事《两只羊》。
2. 教师介绍故事的背景,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展示与讲解:1. 教师逐页展示故事书的图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
口头练习:1. 教师读出故事的第一页,让孩子们跟读。
2. 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两只羊的样子和动作。
3. 教师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问孩子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比如:两只羊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在做什么?等等。
活动时间:1. 将故事分成几段,每段安排一个小活动。
2. 针对每段故事,教师用图片或手偶等辅助工具,进行故事再现,并引导孩子们模仿故事中的动作和表情。
认知训练:1. 教师将故事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写在黑板上,并让孩子们逐个跟读、学习。
课堂表演:1.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故事进行表演。
2.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改编故事情节或增添自己的想法,但要保留故事的主要内容。
总结:1. 教师与孩子们共同总结故事的内容。
2. 教师指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总结故事的重点和主题。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观看孩子们的故事表演,并与他们分享故事的学习心得。
2.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新的故事,与其他孩子分享。
教学反思:《两只羊》这个故事内容简单,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
通过口头练习和活动时间的设计,能够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表演和拓展活动,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克服障碍,确保每个孩子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
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学习词语:两只、石头、桥下、办法、高兴。
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习词语“两只”、“石头”、“桥下”、“办法”、“高兴”。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两只羊》。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羊的图片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两只羊》,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几只羊?它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它们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词语学习: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幼儿学习“两只”、“石头”、“桥下”、“办法”、“高兴”,并通过游戏巩固词语学习。
5.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羊的图片卡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两只羊》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用词语“两只”、“石头”、“桥下”、“办法”、“高兴”进行家庭小故事创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针对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展,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家庭作业环节,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对故事的理解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和家长的参与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的动物主题故事教学,如《两只小猪》、《两只老虎》等,让幼儿在对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两只羊中班语言教案
两只羊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两只羊》2.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羊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大羊,小羊不计前嫌,帮助大羊疗伤、寻找食物,两只羊成为了好朋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动画、角色头饰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教案未完,后续章节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两只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小羊为什么帮助大羊?”“两只羊变成了好朋友,你高兴吗?”等,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情境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两只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2. 画一画故事中的角色,并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故事的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的作业,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类似主题的故事分享,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2. 开展同伴互助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分享和关爱。
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让幼儿学习新的动物名称和认识它们的形态特征,如毛色、角、尾巴等。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 comprehension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看理解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幼儿后续的语言发展。
二、教学内容1.故事朗读朗读《两只羊》这个故事,让幼儿跟随感性进行理解,感受故事情节中的乐趣和动物之间的情感。
2. 观察羊的特征通过故事和图片的呈现,引导幼儿认识羊的一些形态特征,如毛色、角、尾巴等,培养观察力和辨认能力。
3. 复述故事流程通过故事后的细节复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好《两只羊》这本故事书,熟悉故事内容和要领,准备好相关图片,展示给幼儿。
2. 教学步骤步骤 1:引入“羊”的主题教师向幼儿引入羊的主题,并通过图片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自由讨论,增强对羊的认识和语言表达练习。
步骤 2:故事朗读教师朗读《两只羊》这个故事,让幼儿跟随感性进行理解。
步骤 3:观察羊的特征通过故事和图片的呈现,引导幼儿认识羊的一些形态特征,如毛色、角、尾巴等,培养观察力和辨认能力。
步骤 4:复述故事流程通过故事后的细节复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3.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教材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活动,例如制作羊的手工等,增强教学趣味性。
2.语言教学活动应该更具体,包括掌握新词汇,句型模式和常用口语的运用等,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入。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观察、听说能力测试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汇总评价结果修订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
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征和情节发展。
2. 学会正确运用“两只”的表达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征和情节发展。
学会正确运用“两只”的表达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图片、羊的公仔两只、小草道具。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过羊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两只羊,引导幼儿说出羊的特征。
教师讲述故事《两只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展开: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和情感变化。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3. 巩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两只”的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运用“两只”的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故事情节。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角色特征和情节发展。
教师强调“两只”的表达方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家庭生活中的“两只”事物,如两只鞋子、两只袜子等。
2. 家长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两只羊》,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
3. 游戏化学习: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和表达。
4. 家庭参与:家长协助幼儿记录生活中的“两只”事物,促进家园共育。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如发言、游戏等活动。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课堂中正确运用“两只”的表达方式。
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
中班幼儿语言教案《两只羊》1500字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羊这种动物。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图片展示羊的形象,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
2. 玩具或手偶:如羊的玩具或手偶,用于让幼儿感知和接触羊。
3. 故事书:准备好《两只羊》的绘本故事书。
三、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课件或图片,向幼儿介绍羊的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让幼儿触摸和感知羊的玩具或手偶,引导幼儿感受羊的毛绒和形态。
2. 故事讲述(10分钟)拿出故事书《两只羊》,向幼儿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边读边指指故事书中的图画,让幼儿观察和感知羊的形象和动作。
3. 讨论交流(10分钟)讲完故事后,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 两只羊是什么样的动物?- 羊喜欢吃什么?- 羊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4. 制作羊的手工(15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羊的认识,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羊的手工。
可以准备一些羊的创意手工材料,如剪纸、折纸、毛绒等,让幼儿按照示范进行裁剪和粘贴,制作出自己的羊。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动手实践(10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羊的认识,可以邀请幼儿到室外或室内的活动场地,观察真实的羊。
带着幼儿近距离观察羊的形态、动作和行为习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羊的了解。
6. 整理回顾(5分钟)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可以提问幼儿一些问题,如:- 你觉得羊是什么样的动物?- 你制作的羊是什么样子的?- 你对羊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和认识羊这种动物,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和观察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制作手工和观察实践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两只羊》。
2. 羊的图片、玩具等。
3. 分享物品(如零食、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两只羊,引导幼儿说出羊的特点。
1.2 讲述故事《两只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及情节。
2. 活动一:角色扮演2.1 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一只羊和一只狼)。
2.2 引导幼儿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方式表现角色特点。
3. 活动二:情景对话3.1 设置情景:两只羊在草地上相遇,引导幼儿进行对话。
3.2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4. 活动三:分享环节4.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引导幼儿学会分享。
5.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同伴关系。
六、教学延伸:1. 延伸活动一:绘画活动6.1 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羊,并分享给大家。
6.2 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画作,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2. 延伸活动二:音乐活动6.3 教唱儿歌《两只羊》,让幼儿在唱歌过程中感受故事的乐趣。
6.4 邀请幼儿边唱边表演,增强音乐活动的互动性。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教师开展家庭延伸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反馈:1. 家长和幼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2.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的故事【故事简介】两只羊的故事讲述了一只有毛的羊和一只没毛的羊,它们之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
故事教育孩子们不仅要学会自己生存,还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温暖世界和周围的人。
【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对待生活、环境和他人的关心和热爱。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能力,促进思维的启发和语言的表达。
3.开发幼儿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帮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温暖身边和世界”这一人类普遍价值观念。
【教学内容】1.讲故事。
活动开始,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这个故事的主题和目的,然后小心地讲述两只羊的故事。
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重重复和引导孩子思考,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互动交流。
老师让孩子们思考一下故事想要表达的意义,然后通过问问题或让孩子们说出故事中的事件和情节,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差异化的引导。
3.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进行深入和具体的故事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温暖。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扮成羊,通过模仿羊的声音、表演身体语言等方式感受故事中的情节,或者通过模拟游戏如“小羊找回毛”让孩子们体验帮助别人的快感。
4.艺术创作。
通过手工制作或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所感所悟,并让幼儿在创作中回味和深化对故事的感悟。
【教学重点】1.教师的讲述和引导,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促进对故事的记忆和反思。
2.互动交流,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3.适当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温暖。
4.可以辅以艺术创作等方式让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更深入,加强对故事的感性认知。
【教学方法】1.故事讲述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描述动物的生活和行为。
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2.互动交流法:通过问题的提问、游戏的互动、对幼儿刚刚讲述的内容进行复述,促进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情节,进行故事的再现,强化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语言教案两只羊
幼儿园语言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两只羊》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两只羊》的主要内容,包括角色、情节和道理。
2. 故事相关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如“一只羊”、“两只羊”、“山坡上”、“桥洞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两只羊》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和运用故事相关词汇和句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故事《两只羊》的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
2. 故事卡片:包括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3. 录音机、录音带:用于播放故事音频。
4. 作业本:用于让幼儿书写故事相关词汇和句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听故事《两只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展示:展示故事《两只羊》的PPT,让幼儿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3.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几只羊?它们在哪里?为什么一只羊进不去桥洞?”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情景练习: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如“一只羊”和“另一只羊”在山坡上的对话。
5. 书写练习:给幼儿发放作业本,让幼儿书写故事相关词汇和句型。
七、课堂作业:1. 作业内容:让幼儿书写故事中的角色名称,如“一只羊”、“另一只羊”。
2. 作业要求:字体规范,书写清晰。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两只羊之间的友谊。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两只羊》:讲述两只羊在不同情况下互相帮助、分享的故事。
2. 相关词汇:羊、友谊、分享、帮助、团队精神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气氛。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两只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讨论环节(5分钟):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两只羊为什么是好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活动延伸(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主动分享、互相帮助。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两只羊》2. 手指游戏音乐3. 角色扮演道具:羊头饰品4. 活动延伸材料:画纸、彩笔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故事课件,确保图像清晰,文字简洁。
2. 准备手指游戏的音乐,确保音质清晰。
3. 准备足够的羊头饰品,以便于角色扮演活动。
4. 准备画纸和彩笔,供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使用。
七、教学步骤:1. 开场热身(5分钟):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气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故事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讲述《两只羊》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交流(5分钟):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两只羊为什么是好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角色扮演(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表演能力。
《两只羊》教案范文
《两只羊》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两只羊》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两只羊》是一篇关于两只羊之间友谊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狼企图吃掉一只羊,另一只羊为了拯救朋友,毅然决然地引狼入陷阱。
两只羊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击败了狼,成为了好朋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3 情感教育法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展示两只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角。
4.2 讲述故事生动讲述《两只羊》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3 讨论与思考提问学生:“为什么一只羊要救另一只羊?他们是如何成功击败狼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4.4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5 总结与拓展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两只羊》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图片素材收集两只羊、狼等相关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关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两只羊》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生动的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掌握生词“羊”、“爸爸”、“妈妈”、“草”、“花”、“树”等常见物品的基本中文词汇。
•学会自然、流畅的口语表达,增加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故事书《两只羊》;•图片资料:草、花、树、羊等;•黑板和粉笔;•课件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学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名为《两只羊》的故事,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听吗?”2. 故事学习(1)第一遍阅读:老师向学生讲故事,在语速、语调和节奏上刻意处理好。
(2)第二遍阅读:再次读一遍故事,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同时适当强调关键词汇。
(3)提问引导: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向学生提问。
“树”、“草”、“花”和“羊”是我们熟知的物品,请问在哪里看到它们?(学生回答:“草地上”、“山坡上”等)(4)课件学习:运用课件软件,呈现羊的图片素材,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羊”这一生词。
3. 情境模拟练习(1)模仿羊音:带领学生模仿羊的叫声,培养学生的音感和语感。
(2)羊说句子:在学生较为熟悉羊这个单词后,让学生用“羊”这个生词造句子,例如:“这只羊很可爱。
”或者是“这只羊在吃草。
”等等,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4. 小结利用黑板和粉笔,带领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和关键词汇,加深学生的印象。
并及时纠正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发现了故事情节中的智慧和趣味,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加深了对“羊”这个生词的认知。
同时,在故事中融入了自然风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自然与动物的相互关系,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图像比较、互动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两只羊》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两只羊》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动物的名称和特征2.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3.提高幼儿的阅读本领4.训练幼儿的察看本领和逻辑思考本领教学准备1.《两只羊》故事书2.四个羊毛玩具3.幼儿绘本4.幼儿贴纸和彩笔5.音乐解析6.教学反思材料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手持一只羊毛玩具,向幼儿呈现,然后老师引导幼儿们一起接受触摸羊毛玩具,并介绍羊儿的特征以及生活二、故事叙述(20分钟)老师叙述故事《两只羊》,用语言和动作进行仿照。
在故事中强调羊的特征和不同的形态,让幼儿们知晓。
在叙述完故事后,请幼儿们表达他们对故事的感受。
三、讨论(10分钟)在故事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发起一些问题的讨论:1.你们认为你们最喜爱的是哪只羊?为什么?2.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羊都有哪些特点?3.羊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四、绘本鉴赏(15分钟)老师介绍一些与羊有关的绘本,例如《小羊咩咩咩》,《小绵羊Sophie》等。
让孩子了解不同羊绘本的形态,对比着两只羊故事的绘本形态,以此引导孩子的阅读!五、羊图画讲解(20分钟)老师已经准备好羊的贴纸和彩笔,并告知孩子们可以用这些绘画羊的图像。
老师激励孩子们表现出本身对羊的想象,可以画咩咩叫的羊,可以画憨态可掬的羊,画出他们认为最美丽的羊。
六、音乐启迪(15分钟)在讲故事动画中,播放一些好玩儿的小动物歌曲,如《小兔子乖戏水》《小毛驴》《彩虹桥》等等。
通过音乐教育启迪幼儿对羊看法!教学反思老师的反思是对本身这一次的教学活动的评价和改进,为了让教学的质量更好,对于本身这一次的教育思考会更加深入,反思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和解决可以帮忙老师这一教育顾问更好地完成我国的幼儿教育重任,开展更好的幼儿阅读难度!1.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故事情节,这一次的我,回顾整个讲解过程,发觉本身在叙述《两只羊》的时候,找原来的故事情节的过程没有讲得充足好!解决方法:老师可以再次学习好讲解整个故事情节的方法,更有逻辑性地让孩子明白故事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两只羊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两只羊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两只羊》的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彼此互帮互助”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三、教学步骤
(1)热身活动:老师请学生用英文描述两只小羊:It is a white sheep, it has a black eyes. 学生描述完后老师点赞打气。
(2)主题活动:老师点读故事,反复强调故事中的情节:两只小羊相互帮助,才能成功跳出篱笆。
学生开始主动参与,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讨论故事情节。
(3)讨论活动:老师提问,什么是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动物的演示图片,用英文描述。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哪些案例可以表现出“彼此互助”的道理?
(4)小结活动:老师总结故事中的启示,并录音保存,以便下次授课时能让学生回忆起来。
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活动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们愿意思考,有创意地把故事中的元素和句子结合起来,反映故事中的情感,同时也为大家讲解彼此互帮互助的道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
意识和友谊感。
但是,本次课堂的热身活动有待改进,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力,在思考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
幼儿园小班教案《两只羊》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两只羊》的故事内容。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两只羊》是一则关于两只羊的故事,讲述了两只羊在草原上的生活点滴。
故事中,两只羊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共同度过困难。
2.2 教学资源:故事课件:《两只羊》羊的图片素材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素材展示两只羊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提问:你们见过羊吗?羊是什么样子的?3.2 故事讲解:使用故事课件,为孩子们讲述《两只羊》的故事。
讲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孩子们观察和理解。
3.3 活动一:手工制作给孩子们发放手工材料,指导他们制作羊的手工作品。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装饰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孩子们的听说能力:在故事讲解过程中,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专注听讲,是否能够回答问题。
4.2 观察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观察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能够按照指导完成作品。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者动物,并描述给家长听。
5.2 下一节课预告: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提前有所准备。
第六章:教学活动二角色扮演6.1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6.2 活动过程: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羊、草原、困难等)。
每组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6.3 评估与反馈: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动作表现等。
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两只羊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两只羊教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两只羊》这首儿歌。
2.能够通过绘本了解羊的生活、特点等知识。
3.培养孩子对不同语言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4.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自信。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儿歌《两只羊》。
2.观察、理解、记忆绘本内的内容。
教学难点1.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
2.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
教学环节1.师生互动。
2.讲故事引发兴趣3.朗读儿歌4.观察、理解和记忆绘本内的内容5.分组讨论6.模仿对话7.课后作业教学过程师生互动1.老师向孩子们打招呼,问候孩子们的身体状况,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让孩子们安心参与课堂。
讲故事引发兴趣1.老师: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让孩子们猜测这个故事的内容。
朗读儿歌1.老师拿出儿歌《两只羊》并进行朗读。
2.老师为孩子们分别讲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观察、理解和记忆绘本内的内容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绘本《两只羊》并详细讲解里面的场景和情节。
2.让孩子们逐步地理解并记忆这个故事。
分组讨论1.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思维方式进行分组,让孩子们一起讨论《两只羊》中的某个问题,如“羊为什么爱吃草?”。
2.老师引导孩子们碰撞思想,开发他们的智慧。
模仿对话1.老师画出一只羊和一只狼,让孩子们模拟对话,来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和语言特点。
课后作业1.让孩子们带上日记本,去观察自己身边的动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并尝试朗读《两只羊》这首儿歌。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需要做下面几点:1.孩子们的记忆力比较弱,需要用图画来帮助他们去记忆。
2.拓展词汇,让孩子们掌握一些更具有表现力和意义的单词。
3.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让语言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给孩子们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享受语言学习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节语言活动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
无论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参与,愉快学习。
《两只羊》教案范文
《两只羊》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两只羊》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力、口语、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故事内容。
(2)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一些特定场景的描述和表达。
(2)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羊的话题。
(2)引入故事《两只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内容,遇到生词或难点可以查阅词典或与同桌交流。
3. 课堂讲解与练习:(1)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针对故事内容,进行听力、口语和阅读练习。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讨论,如:“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2. 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调查周围同学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小组交流。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内容准确性和创意性。
《两只羊》教案范文
《两只羊》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两只羊》这个故事,了解故事的梗概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故事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思考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让学生学会通过故事思考和讨论问题。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一些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2)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内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两只羊》这个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内容,提前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巩固所学词汇。
4. 口语表达:(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故事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一些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
(2)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拓展性思考和创作。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课后复述故事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两只羊的故事教案XX幼儿园 XXX活动目标:1.德育目标:教育同伴之间不能争吵、打闹,要懂得相互谦让。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故事内容,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词:独木桥。
3.能力目标: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活动课件,故事录音,小黑羊、小白羊头饰各一个,长凳一条。
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几位动物小朋友,仔细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和小羊有关,名字叫《小羊过桥》。
教学过程1、幼儿看视频课件,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听后,回答两个问题: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两只小羊过桥了吗?结果怎样?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会请能力差的幼儿回答,培养他们学故事的兴趣。
2、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桥中间过不去的课件,让幼儿理解独木桥的窄,只能走一个人。
学习词:独木桥。
4、展示对话课件,让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我会请口语表达力较强的两名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其他幼儿小声地学说。
5、展示两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课件,让幼儿懂得: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的道理。
6.教师边用玩具纸偶边表演边引导幼儿念儿歌:东边,西边,一起来到。
你也,我也,扑通掉进。
7.请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
8.提问:两只羊应该怎样做才不会掉入河中,又能顺利的过桥呢?指名答,答对的请他用纸偶进行表演9.续编故事:第二天,两只小羊又在桥上遇见了,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接着把故事编下去,并请小朋友们表演一下在独木桥上要懂得谦让的情景10.教师小结:这一次,小羊们懂得了要谦让。
启发幼儿再编一首儿歌,表扬一下两只小羊。
东边小白羊,西边小黑羊。
一起来到小桥上,你让我,我让你。
一先一后过了河,大家乐呵呵。
11.请两名幼儿把两只羊的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两人一组,表演故事12.讨论:谦让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怎样相互谦让?比如:玩滑滑梯时、玩玩具、上厕所、吃水果时、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处要按顺序排队,不要抢到别人前面去。
小结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小朋友,你们想对两只小羊说些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给同伴听。
我巡回指导,听听小朋友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小朋友,以后你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我学《两只羊的故事》郑州市互助路小学二八班陈卓城辅导教师:张亚培绘本,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种书籍,在绘本的王国里我沐浴着知识的春天,感受着快乐和幸福。
在看到的所有绘本中我最喜欢《两只羊的故事》这本书,故事中的两只羊是邻居,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它们的主人却想尽办法禁止它们来往,它们两个一次又一次地反抗,最后赢得了主人的理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且两个主人也成了好朋友。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友情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邻居之间要互相帮助。
我和我的邻居刘佳乐、张绶园也是好朋友,虽然我们经常争吵、打闹,但是我们都不计较,都能宽容地对待对方,所以我们相处得很好。
而且在我们的影响下,我们的妈妈们也成了好朋友,我们六个一起去运动、去吃牛排、去看电影??妈妈还给我们买一样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别人都说我们是三胞胎呢。
妈妈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此我祝愿所有的邻居都能成为好朋友,和谐地相处,快乐地生活!绘本作文《逃家小兔》教学设计打鼓中心小学教师:胡莉目标预设:1.创造性地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2.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3.在阅读和表达绘本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
教学过程:●预热:孩子们,今天早上出门前,妈妈对你说了些什么?第一板块:讲述绘本故事1.导入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一起来讲一个故事。
可以照着图上地文字讲,也可以根据图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讲,喜欢吗?2.讲述教师开头: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你们有过这种想法吗?好,就让我们一起当当这只逃家小兔。
根据绘本内容,学生讲解,教师不断引导:A、出示彩图一:,兔妈妈怎么站在小溪的中央垂钓呢?她为什么用胡萝卜做鱼饵呢?B、出示彩图二:瞧,兔妈妈背着一个包,里面会装些什么?肩上的绳子用来干什么的?C、出示彩图二:兔妈妈来到一片怎样的花园?她跨的篮子里装的是什么?D、出示彩图三:兔妈妈变成的树,和你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同?E、出示彩图四:看着这个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兔妈妈会把小兔吹到哪儿?F、兔妈妈站在钢丝上,为什么要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还打着伞?G、这幅图画在色彩上与其他几幅画面相比,有什么不同?在屏幕上打出“??”,想象看,小兔还会逃到哪里,兔妈妈又是怎么追的?在同一张灯片上出示:“如果你张开手臂抱住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如果你变成,” 兔妈妈说,“我就变成,”。
无论小兔怎样的逃离妈妈,妈妈总能找到他,最后—— 3.概括故事讲完了,故事内容很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儿童交流,教师板书:逃、追第二板块:体验绘本故事1.每一次逃离,都充满了调皮;每一次追逐,都充满了爱意和艰难;每一次逃离和追逐都构成一个温馨浪漫的故事。
2.可是,这里只有画面,没有文字,想想看,我们该怎样让图画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复活”呢?....3.演绎文本演出来,太好了!谁来当当小兔子,谁愿意来扮演妈妈?他们表演,我们干什么?好,我们一边当观众,一边当当导演!现在我们就来演演这幅画,出示彩图二。
在演之前,作为导演,得先跟演员“说说戏” .....A、小兔子现在已经到了哪里了?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呀?是呀,任何一个故事的发生都得有——板书:起因B、小兔小兔,终于逃离妈妈的怀抱,心情怎样?你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呢?你会怎样表达自己快乐呢?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C、兔妈妈,听说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石头,你的心情怎样?该怎样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呢?你会怎么追他呢?——不一会儿,兔妈妈累得气喘嘘嘘,路边的小草会这样劝她——,可兔妈妈却说————不好,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空中的小鸟劝她——,可是兔妈妈却——D、兔妈妈找到小兔了吗?是呀,任何一件事情都得有——板书:结果E、母子相逢,该是怎样的情景呢?4.小结:多么亲热呀!刚才,两位演员和台下的各位导演一起合作,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给这幅图画加上起因,添上了结果,给兔妈妈和小兔加上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看,这幅画已经变得栩栩如生了!第三板块:描绘绘本故事1.孩子们,“表演”可以让彩图中的故事“复活”起来,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让这幅图画故事“复活”呢?...2.是呀,图文并茂,也可以让画面动起来,活起来!我们为这幅画配上文字。
请大家从其他五幅彩图中选择一幅最喜欢的图画,配上文字。
注意图画与想象结合,可以从不同角度写。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仪展示学生作文,集体批改。
3.原来,一幅彩图里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如果大家给每一幅彩图加上前因、结果,给画面上的主人公加上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用生动具体的文字写下来,这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就会变成一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故事集。
大家想来当当这个小作家吗?第四板块:延伸绘本故事1.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师生互动评点。
采取一幅图画“母子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2.充分交流后,教师总结:孩子们,这真是一场在兔妈妈和小兔之间展开的欢快而奇特、温馨而柔美的..........追逐游戏!因为有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文字,这场游戏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境了!3.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关于《逃家小兔》这个绘本,关于《逃家小兔》这个故事集才刚刚开始,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添加画面,不断丰富文字,我相信,《逃家小兔》一定会成为人生旅途上不断温暖我们心灵的大书!●结束全课。
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看到妈妈,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绘本作文《逃家小兔》说课“绘本作文”——全新的作文教学听过手绘本作文教学课吗?这是一种创新的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创新课型。
为什么以《逃家小兔》这本书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载体呢?这样的课型是我第一次接触。
我要说:首先因为这本书内容简单有趣,在这个故事中,小兔子和他的妈妈通过对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捉迷藏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顽皮和奇特的想象很容易把孩子们带进一个天真浪漫的世界;而兔妈妈在小兔子千变万化中的紧追不舍和机智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妈妈都会紧紧地跟随和护卫。
简单有趣的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和妈妈的故事呢?所以,这本书不仅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且能带着学生轻松走进故事的创编。
其次,这本书写法简单。
的确,整个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
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也正是这份简单,让我们作文教学的训练点集中明确,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
第三,独具特色的结构留下了相当大的写作空白。
这本故事书的结构相当独特——小兔子和妈妈的每一次捉迷藏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话,第二部分是彩图,这些彩图都很有意思,画的是小兔子完成了变化,妈妈正行走在寻找的过程中。
这些彩图对于写作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每一幅彩图都没有文字说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描述的空间。
这样,想象中对话和想象中描述相互支撑,让写作训练更加丰满。
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习在对故事的猜测中起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古老的一句话却历经沧桑而依然魅力无限,这就是经典。
兴趣的调动就从“猜猜‘逃家小兔’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了。
学生的猜测是很有趣的,人人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进行的想象,所以,很少有孩子能猜到故事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走进故事,就会使学生在认识上和心理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一落差不仅可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潜意识中可以帮助他们体会到兔妈妈的慈祥、温暖和智慧。
接下来,对故事书的阅读采用读、想、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则让他们学习句式的表达方法,二则使教学一直走在一种不确定中。
这样的不确定能够弥补这本书因为故事情节类似、表述方式单一而给学生们带来的审美疲劳,促使他们不断变化角度想象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但是,看书读故事毕竟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阅读只是写作的前奏,所以,综合几次对话,寻找写作特点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
写作也是从填空开始的,并由填空过渡到了写一段话,写几段话,于是,想象和写作就融合在一起。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自己创作的旅程。
对于这样一节手绘本作文课,我的感受是故事中的每一次对话的写作都是学生在合理想象基础上的创造,都是两个对立的人在一个孩子内心中冲突以后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