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 全本书精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职业的定义: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3.职业教育的概念:(1),“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

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2),“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

(3),“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称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4),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4.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5.职业教育的特性:(1),职业性:黄炎培说使无业者有也;有业者乐业(2),社

会性;(3),实践性;(4),大众性;(5),终身性: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5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1职业教育萌芽阶段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3职业教育的发展

6.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和工地等场所培养出来的。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等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学徒的记载。

7.1866年6月由左宗棠建设的福建船政学堂,用以培养国防需要的造船,驾驶技术人员,是中国最早的技工教育,也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

8.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休斯法”,这是以振兴中等程度的职业教育作为目标的法令。

9.国外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巴洛夫与福斯特,他们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俩位学者。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首次从学校体系的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规定,但是实业学堂多附与普通学堂内。

11.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卯学制。

12.1912年,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的教育方针;而在这个时期对实业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黄炎培先生。

13.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即《学制系统改革案》第一次从学制上确立了职业学校的名称。

14.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15.2005年11月,国务院又一次组织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16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1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一线生产骨干,因此企业文化必须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得到体现。

2聚合企业文化包含俩个层面的意思:第一,职业教育应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企业文化的精髓。

第二,职业教育应复制一定企业的优秀文化

职业教育过程首先是把现有的企业文化不断转化为学习者的知识,能力,行为规范,又创造性地反作用于客观的企业文化,在客观的企业文化上打上新的文化烙印,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内容和特质。

3职业教育企业文化:聚合,选择,传递传播,创新企业文化

4职业教育的制约功能;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内容

5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以上,+1为经济发展输送经济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型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有成效的标准。

2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及教育政策二社会经济形

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三学制,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

学制主要指受教育者的入学条件及修业年限,学制和学历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内涵最重要的依据是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其基本内涵主要涵盖“知,技,意”三方面。

1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以及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2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以下的原则:一,适应性原则;二,整体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可行性原则;3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依据:

一,人才结构理论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人才需求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依据;

三,国民经济结构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依据;

四,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依据;

五,终身教育理论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

六,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参考依据;

4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一,层次性;二,区域性;

三,开放性;四,灵活性;五,统筹性;

5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趋向:一,开放化;二,多样化;

三,终身化;四,规范化;五,人本化;

6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分:1职业学校教育系统;2职业培训系统。

1,狭义的专业是指教育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业分类。广义的指专门从事的某种学业或职业专业设置是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2.职业学校的专业则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的,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3专业设置的内容: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二,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三,配置图书资料和实验实习设备四,明确修业年限

4专业设置的步骤:一,开展社会调研;二,职业—专业分析;六,专业规划三,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四,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五,教育资源分析;

5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类型:

一,同质结构这种专业结构的教育机构利用率最高,教学管理相对简单,能较快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在一定周期内培养出较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二,近质结构既具有较高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必要时也便于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途径,一般具有较好的办学效益。

三,异质结构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育成本相对加大,教学组织和管理比较复杂,当专业结构过于零散时难以形成专业规模和保证教育质量。

2课程的概念:一般认为,课程是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教育活动。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课程。

3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一,定向性二,实践性三,适应性四,昂贵性;4职教课程类型1按课程教学形态分,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按课程教学要求分,可分必修课与选修课4按课程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3按课程组织方式分,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通常又被称为科目课程,是一种单学课的课程组织模式,“科目课程”强调分科,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俩种或俩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综合学科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职业教育课程要以综合课程为主。

5隐性课程是指学生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有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特点,以非正式的,非官方式的课程方式呈现,具有潜在性。

隐性课程是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大体可分为一下几种:1,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校训,校风,告示;2,关系性隐性课程,如学校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等;3,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产生的影响,如文化活动的价值取向,文化活动的氛围等;4,校园环境隐性课程,指校舍及各种功能场所的设计分布,以及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宣传设计。隐性课程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职业教育课程方案,计划,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关系的概括性呈示方式。

7.课程观是教育观在课程领域中的体现,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功能,目的,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

8.对职业教育影响较大的课程观主要有: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中心的核心课程,多元整合型课程等。

1三段式: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三段式课程的基本结构为文化课,专课程开发方法: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