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
血压变异病理性血压变异动脉弹性降低、血容量增加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可引起血压升高,出现病理性血压变异。
通常表现为血压变异程度增大,但也可表现为生理性变异减小或消失。
夜间高血压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减退,可使血压变异减小。
肾脏排钠障碍可使血容量增加,即使增加幅度较小,也会引起血压变化。
夜间血压易受影响,尽管日间血压正常,夜间血压可能已明显升高。
研究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中单纯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在日本和南非黑人中发生率与之相似,欧洲白种人略低,但也超过5%。
另外,日间和夜晚血压都升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不下降或反而升高,表现为生理性昼夜节律消失,可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预测心脑血管风险。
晨峰血压血压变异增大带来的心血管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较典型的是晨起血压升高,即晨峰血压。
在通常情况下,从睡眠到觉醒及开始活动,血压会有所升高。
但如果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病理性原因,晨峰血压升高幅度过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我们与多国家学者合作,使用国际合作24小时动态血压数据库,对平均随访10年以上的5000名自然人群进行分析发现,当晨峰血压>37 mmHg时,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的数十次血压间的变异性增大时,标准差和绝对差异平均值都与心血管风险显著相关,血压变异性增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或坐位站立时血压通常不会明显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特别是伴有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当体位变化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虽无严重心血管风险,但老年人可因站立时血压过低而跌倒,导致骨折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药物所致血压变异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使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高血压患者数庞大,仅我国就多达1.6亿,且一旦患病,常须终身治疗,故降压药物应用甚广。
许多降压药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可影响血压的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ppt课件
MAPHY TOMHS Syst-China
LIFE ASCOT
VA MONORx
TROPHY
SHEP
血压变异性
2
在高血压领域我们已经走过……
高血压有害 降压有益 降压目标 降压获益的根本在于血压降低本身 五类一线降压药物各有更适合的人群
血压变异性
3
我们还在路上……
血压的低限在那里? 如何看待降压治疗中的J型曲线 血压变异性的意义是什么?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目标? 中国高血压与国外有区别么?
血压变异性
Peter M Rothwell,et al. Lancet Neurol. 2010 Mar 11
每次随访 记录 3个血压值
(月)
28
ASCOT-BPLA BPV分析:氨氯地平组血压变 异性高患者比例明显低于阿替洛尔组
患者例数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SI =
SD
血压下降的均值
24小时血压变化 的标准差
=
用药时24小时 血压变异性
SI 越高,药物24 小时降压效果越平稳
ΔH
SI
SD
=
血压变异性
21
T/P比值:FDA评价降压药物疗效持久的金指标 FDA抗高血压药物指南建议:降压药物经安慰剂校正后的T/P比值
不应小于50%-66% T/P比值越接近1越理想 T/P比值高能够减少血压变异,降低由血压波动导致的致死率
ASCOT-BPLA BPV亚组:与平均血压相比,血 压变异性更强预测心血管事件
BP平均血压: 与卒中相关,但与冠心病事件 风险相关性不高。
BPV血压变异性: 与卒中及冠心病关系密切,在 卒中方面作用更显著。
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血压变异性课件
如何降低晨峰血压?
霍震,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 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34(3):287-288
选用长效的24h平稳降压药
谷峰比值(T/P)>50%
平滑指数(SI) >0.8
半衰期长
2、杓 型 血 压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10, 15:173–180
Clinical Focus,September 5,2005, vol 20.No17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主要目的有3个: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骤升,最终有效保护靶器官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 (JNC -VI)中推荐选用日服一次能够 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 ,体现了对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原则。
1
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可预测卒中或心梗事件的发生
2
LVH:左心室肥大(LVH)即心脏结构发生改变,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
4
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是心血管事件重要的预测因子
靶器官损害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
血压的昼夜节律在清晨最为显著,此时,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这种现象即为“血压晨峰” 计算标准:起床后2 h平均血压与包括夜间最低血压在内的1 h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测得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3
血压变异性_越低越好吗_苏津自
·编辑部述评·血压变异性,越低越好吗?苏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5通信作者:苏津自,E-mail:sujinzi1@yahoo.com.cn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个老问题。
自人类开始探索血压奥秘之时便认识到血压是在不停地波动着,这在本质上就是对BPV认识的开始。
但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血压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许多更迫切等待解决的问题,BPV的秘密一直没有被揭开。
近30年来,虽然对BPV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也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直到2010年3月神秘的面纱突然被揭开,原来在血压水平的背后,还有一只BPV的神秘之手,在影响着降压治疗的最终结局。
其实,平稳降压的重要性更早就已经被认识到,BPV与平滑指数、谷峰比值以及晨峰血压控制等一样,都是为了阐明平稳降压的重要性。
只不过平滑指数和谷峰比值是反映降压治疗效果的平稳性,而BPV则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血压波动状况。
BPV的背后还包含着机体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靶器官损害的程度,环境因素作用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影响的共同结果。
问题在于目前对BPV的认识基本上是BPV增大与靶器官损害和不良终点事件密切相关,治疗上均以降低BPV为诉求,而对其异常的范围和意义了解甚少,带来的困扰是临床实用性下降。
医生并不知何时需降低BPV,何时可以适可而止,或者是否已经达到了目的。
因此,有必要对正常血压者与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伴有不同合并症时BPV的范围进行探讨,并在未来实践中解决BPV现存的各种问题。
1 正常血压节律与BPV正常血压具有昼夜节律,一定幅度的夜间血压下降能够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血压按其形态可分为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
正常血压者多为杓型血压,而高血压者非杓型比例明显增加。
杓型血压具有一定的BPV(指24h短时BPV),并且大于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者,而超杓型血压者的BPV最大。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的波动情况,目前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对于其波动机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对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意义,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大,选择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有利于实现平稳降压,从而降低靶器官的损害。
标签:血压变异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平稳降压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情况,是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的动态调节过程[1]。
1733年,Stephen Hales用玻璃管插入大鼠的四肢血管处观察动脉搏动,最早描述了血压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并宣称“在动物的一生中,随时间变化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搏动”[2]。
此后大量科学家对于血压变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血压变异性的量化研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测量方法。
1960年以后动态血压计的临床使用,为其测量提供了方法。
目前对于血压变异性一般应用动态血压变化的标准差来表示,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舒张压标准差(dD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舒张压标准差(nDSD)。
1 血压变异性的产生机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的血压呈周期性波动,在人体可耐受的范围内变化。
昼夜之间的变化有恒定规律,波动曲线类似杓型,有时夜间血压可低于白昼血压10%~20%。
一般在夜间2时~3时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6时~8时和16时~18时),呈“双峰一谷”表现。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受到破坏,使血压变异性增大。
Mancia等[3]研究正常健康人群、轻度高血压及重度高血压患者三组人群的血压变异性,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健康人,且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最大。
血压变异性的概念PPT课件
10
血压晨峰
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通常具有夜间血压下降和清晨 觉醒后血压迅速升高的特点,伴随清晨觉醒起床,血压急 剧升高,出现血压晨峰现象。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研究显示,MI、 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异常及脑卒中等都于早晨高发,而 夜间发生率较低,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时间高发的时间所 一致。因此,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可能密切相关。
3
1.杓型:指夜间血压均值较日间血压均值低10-20﹪ 2.超杓性或深杓型:指夜间血压降低>20﹪ 3.非杓型:即夜间血压下降达不足10 ﹪ 4.反杓型: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者)夜间血
压水平高于日间,此种血压节律一般被视为非杓型血压分 布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具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 对于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非杓型)或超过 20﹪(深杓型)其靶器官损伤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4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清晨觉醒后血压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 这一现象称血压晨峰,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也是导致相应时 段内心脑血管事件簇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降压治疗中应 关注。 四、BPV与高血压者靶器官损害 有个研究结果发现,在血压水平相当的情况下,BPV高,靶 器官损伤严重,这是首次提出了有关BPV的病理学意义的 临床证据。 五、BPV发生机制 1.生理学BPV
血压变异性 ppt课件
• e.g. within-visit
– VIM (独立于均值的变 异)
• (同次随诊血压变异)
Hours (数小时间变异)
– ASV (连续测量变异) – ……
• e.g. ABPM
• (24小时血压监测变异)
Days (数日间变异)
• e.g. home monitoring
• (家庭自测血压变异)
压力反射敏感性高 vs. 收缩压变异性低
10
Parati P et al., AJP 1995: 268:H1606
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可导致BPV增加
• 年龄及动脉硬化均通过降低压力反射敏感 性而导致夜间非杓型血压的出现[1]
• 动脉硬化与内皮功能减退和压力反射敏感 性降低有关,后者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和非杓型血压[2]
1
2
血压变异性(BPV)是新的概念吗?
19世纪
早在18世纪,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血压不是恒定的,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对 血压的波动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
20世纪初
20世纪初
20世纪70s 20世纪90s
袖带式 水银血压计
高血压听诊测量 动脉内插管技术 血压连续监测
全自动 血压监测仪
高盐摄入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影响血压变异
• 17例血压正常的患者分别接受每日10和200meq(mg当量)钠盐 • 压力反射敏感性通过按压颈动脉后的血压比值来评估,即压力反
射斜率 (mmHg/mmHg)化来评估
* *
*P<0.05
12
Rajiv Agarwal .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2010, 19:51–58 Creager MA, et al.Hypertension 1991;17:989–996.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摘要]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的波动情况,目前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对于其波动机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对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意义,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大,选择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有利于实现平稳降压,从而降低靶器官的损害。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平稳降压[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020-03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情况,是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的动态调节过程[1]。
1733年,stephen hales用玻璃管插入大鼠的四肢血管处观察动脉搏动,最早描述了血压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并宣称“在动物的一生中,随时间变化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搏动”[2]。
此后大量科学家对于血压变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血压变异性的量化研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测量方法。
1960年以后动态血压计的临床使用,为其测量提供了方法。
目前对于血压变异性一般应用动态血压变化的标准差来表示,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舒张压标准差(dd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舒张压标准差(ndsd)。
1 血压变异性的产生机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的血压呈周期性波动,在人体可耐受的范围内变化。
昼夜之间的变化有恒定规律,波动曲线类似杓型,有时夜间血压可低于白昼血压10%~20%。
一般在夜间2时~3时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6时~8时和16时~18时),呈“双峰一谷”表现。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受到破坏,使血压变异性增大。
血压变异的正常值
血压变异的正常值,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血压变异正常参考值如下:
①24 小时收缩压变异< 15.1mmHg
②24小时舒张压变异< 13.6mmHg
③白天收缩压变异< 13.3mmHg
④白天舒张压变异< 12.6mmHg
⑤夜间收缩压变异< 12.5mmHg
⑥夜间舒张压变异< 9.7mmHg
血压负荷:
指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分别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率。
一般认为正常人血压负荷应< 10 %;
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40%是预测左室功能的良好指标。
血压负荷> 40%时,约有60%~90% 的患者出现左室肥厚或舒张功能减退;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负荷,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最大充盈率有很好的相关性;
收缩压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更好
2.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测定两上臂血压,若收缩压差< 10mmHg ,采用非优势手(一般为左侧) ,若收缩压差≥10mmHg ,选用血压较高侧安装监测袖带。
袖带固定要适宜,袖带下缘应位于肘窝上2.5cm 处,应与上臂紧贴,不得过松或过紧。
测压的压力感知探头应准确地固定在上肢动脉明显搏动处。
2)在任何位置都不可使压力管弯曲,入睡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应于身体一侧,以避免弯曲压力管;白天活动时尽量保持上肢自由下垂,以利测量准确。
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do i s n. 1 6 7 4—3 8 06. 201 3. 1 0. 3 6
血压变异性研究进展
血压变异性研究进展在普通人群及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中,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a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且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了血压水平之外,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也是一个很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近期的研究发现BPV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
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CVD为主要的死亡原因。
因此,CKD患者BPV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1 血压变异性基本概念BPV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动态调节、综合平衡的结果,也是人类血压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特征。
BPV可根据原因,分为病理变异、生理变异和药物所致的血压变异。
BPV也可根据发生时间,分为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
正常情况下,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呈周期性波动,昼夜间的变化有恒定的规律,呈现出类似杓型的“双峰一谷”波动曲线,即6点-10点和16点-20点会出现血压峰值,1点-2点则出现血压较低水平。
2 血压变异性检测方法及指标2.1 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法(ambulota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通过对24h多个时段的血压进行规律测量,较偶测血压,更能真实地反应血压在24h内的波动,多用于短时BPV。
研究示,CKD患者的ABPM可独立于传统测血压或其他标准的测量血压的方法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临床上通常测量患者左上肢肱动脉24h血压波动,测定间隔设定为:白昼(6:00~22:00)每30min测压1次,夜间(22:00~6:00)每1h测压1次。
有效读数范围收缩压:70-250mmHg,舒张压:30-130mmHg,脉压差:20-160mmHg。
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出现以下情况需重复测量:(1)血压有效读数<80%;(2)连续2h内无有效血压读数;(3)数值错误率>30%。
梁平-血压变异性-
研究提示: 随着血压变异性 (SBP SD) 的增加,患者的 卒中风险显著增加
2015年FEVER研究事后分析: 血压变异是血压水平外最重要可控危险因素
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出各参数对卒中的总体预测效能结果 影响卒中事件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为:
1. 年龄 2. 终点时的收缩压(SBP)
6. 性别
7. SBP独立于平均血压外
图 正常人的生理性血压变异——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亦存在血压变异,主要受自主神经调控。
血压变异机制尚未明确
体液? (内皮等) 因素 血管舒缩? 机械 因素 通风
行为 因素
血压 变异性
动脉硬化? 其它因素?
遗传因素?
周期性影响 (可能大部分为中枢影响)
环境 刺激
压力感受性反 射
上图为影响24小时血压变异性的因素 “+”是血压变异性的有利因素, “-”是不利因素, “?”代表缺少结论性证据
Hypertension. 2012;60:512-517
血压变异与血压水平相关 高血压患者的24h变异显著增加
* P<0.01; #P<0.05
*
SD (mmHg)
#
*
平均动脉压<100mmHg 平均动脉压101~105mmHg
平均动脉压>105mmHg
Circ Res.1983 Jul;53(1):96-104.
Lancet 2010;375:938-48
长时BPV与卒中风险密切相关
排除有卒中病史或CT示有梗死灶的患者
12 10 8
HR (95% CI)
校正后的平均 收缩压
6 4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收缩压标准差的十分位数
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贺娟娟;马丽【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年(卷),期】2024(42)2【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其患病率和血压水平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对人民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2]。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一种反映血压波动程度的指标,大量研究证实,除了血压水平外,血压变异性增大亦可升高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3]。
与其他年龄段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常有血压变异性增大等特点,其伴有靶器官损害和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更大。
因此,保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并有效控制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以保护靶器官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十分重要。
常规的降压药以降低血压水平为主,对降低血压变异性并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在高血压治疗上也展现其优势,本文主要针对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134-137)【作者】贺娟娟;马丽【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血压达标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研究2.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和动态血压变化分析3.老年高血压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4.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伤相关性研究进展5.异常血压变异性对老年人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曾良帮(综述);彭勇(审校)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22(34)5
【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血压升高引起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血压变异性(BPV)和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血压变异包含了自主神经对心血管调控的重要信息,被视为独立于血压的一项能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可提供关于血压水平、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等信息。
因此,血压变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
本文就血压变异性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与CVD的关系及目前存在的争议等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阅、借鉴。
【总页数】6页(P775-780)
【作者】曾良帮(综述);彭勇(审校)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通用医疗成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血压变异性及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3.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4.心率变异性的机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
性研究进展5.心血管疾病对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压变异性用于临床仍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血压变异性用于临床仍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张晓伟;李悦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早在18 世纪中叶,人们就发现血压是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
即使相邻两次心脏搏动之间,血压也存在一定差异。
1948 年Hammarstrom 等[1] 首次提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lity,BPV)概念,定义为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程度。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张晓伟;李悦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 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J], 任斌;丁林锋
2.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J], 张钟丹
3.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刘飞雪
4.清理[三角债]仍需解决几个问题 [J], 程建萍;扶贞友
5.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短期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研究 [J], 王亚娟;詹小娜;富丽娟;张明明;徐世莹;高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升高和血压变异性增加 共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年龄、种族、男性、肥胖 社会地位低、低出生体重
血压变异性*
血压
心脑血管疾 病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 ) 是描述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波动程度的量化指标
J Hypertens. 2010 Apr;28(4):660-4.
研究提示: 随着血压变异性 (SBP SD) 的增加,患者的 卒中风险显著增加
2015年FEVER研究事后分析: 血压变异是血压水平外最重要可控危险因素
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出各参数对卒中的总体预测效能结果 影响卒中事件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为:
1. 年龄 2. 终点时的收缩压(SBP)
6. 性别
7. SBP独立于平均血压外
平均血压
• SBP和DBP的变异性以三个指标表示: 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独立于 均值的变异(VIM)
变异系数与平 均血压始终存 在相关性
排除平均血 压影响
血压变异性 (SD)
血压变异系 数(CV)
独立于均值 外的血压变 异性(VIM)
VIM =
SD
平均血压X
血压变异(BPV)是 人类血压的基本生理特征
降压治疗后血压变化
服药
短效降压药物
0
BP (mmHg)
-5
BP =8.6 (24h血压变化均值) SD = 9.3 (24h血压变化的离散程度)
-10
SI= BP /SD=0.92
-15 0 4 8 12 16 20 24
24小时观察时间
Parat et al, J Hypertension 1998.
Hypertension. 2012;60:512-517
血压变异与血压水平相关 高血压患者的24h变异显著增加
* P<0.01; #P<0.05
*
SD (mmHg)
#
*
平均动脉压<100mmHg 平均动脉压101~105mmHg
平均动脉压>105mmHg
Circ Res.1983 Jul;53(1):96-104.
20
451
心血管事件 心脏事件 卒中
387
事件数(每1000人· 年)
事件数(每1000人· 年)
15
15
212 280
10
10
55 40
115 130 64
200 143 184 135 76
5
22 50 86 123
5
51 11
0
7.39 9.30 10.79 12.54 16.15
0
7.39
9.30 10.79 12.54
35mmHg
夜间高血压常伴有非杓型血压
夜间高血压
15.2%
非杓型高血压
• 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分析动态血压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 入组意大利马尔凯地区安科纳小镇高血压中心2002年9月-2011年1月记录了ABPM的1395例患者 • 分析患者在最热的2个月份(7、8月)和最冷的2个月份(1、2月)24h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及脉压的变化。
异常的昼夜模式包括 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日间血压下降<10%,或夜/昼的收缩压和(或
)舒张压比值>0.9但<1
反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日间血压值未降低反而增高,或夜/昼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比值≥ 1
超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日间血压值显著降低>20%,或夜/昼收缩压和(
的血压变 异性(VIM) 8. 治疗
3. 终点时的舒张压(DBP)
4. SBP平均实际变异度(ARV) 9. SBP变异系数(CV) 5. SBP标准差(SD) 10. 总胆固醇
/course/show/189.html
BPV导致心血管疾病机制
BPV带来的损伤是全面循序渐进的,最终会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明 显增加。
2010 ESH: 血压变异性的时间性分类
Minutes (数分钟间变异)
短时BPV
within-visit (同次随诊血压变异)
Hours (数小时间变异)
ABPM (24小时血压监测变异)
长时BPV
Days (数日间变异)
home monitoring (家庭自测血压变异) visit-to-visit (随诊间血压变异)
J Hypertens.2002 Nov;20(11):2183-9..
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为“ 血压晨峰”
上床 清醒状态 睡眠状态 起床 清醒状态
清晨血压
夜间血压
最低血压 觉醒前 血压
站立 仰卧
凌晨
中午
Am J Hypertens.2015;28(1):7-9.
推荐家庭自测血压作为长时BPV的监测手段
降压治疗后血压变化
服药
长效降压药物
0
BP (mmHg)
-5
BP =8.6 (24h血压变化均值) SD = 2.3 (24h血压变化的离散程度)
-10
SI= BP /SD=3.7
-15 0 4 8 12 16 20 24
给药后时间
Parat et al, J Hypertension 1998.
收缩压变异性是卒中/TIA的强预测因子
UK-TIA试验
P<0· 0001
HR=6.22 (4.16-9.29)
n=2006
风险比 (95% CI) SBP SD 十分位数
Lancet 2010; 375: 895–905
UK-TIA试验为一项随机、双 盲试验,入选了2435例近期 TIA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
120.6 mm Hg (n=172)
132.7 mm Hg (n=171)
24h SBP
• 一项纳入280名血压正常受试者,234例无合并症高血压患者研究,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化,观 察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CCA-IMT: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Hypertension. 2005;45:505-512.
或)舒张压比值<0.8;
夜间高血压: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绝对水平升高( ≥ 120/70mmHg) 清晨高血压:清晨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过度升高。(晨起后未服降压药前1-2小
时,血压≥ 135和(或)85mmHg,有些患者可延迟1-4小时。
晨峰现象:晨起后最高血压与夜间最低血压的差值≥
短时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体液因素 (内皮细胞)
+
血管舒缩运动 机械因素
+ +
通气性动脉硬化 行为因素
+
BPV
+ +
-/+
其他反射
-
节律影响 (可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中枢)
压力感受器反射 环境
Mancia G, 2010 ESH Plenary Session sentation
24h短时血压变异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2, 30:1392–1398
夜间/非杓型血压增高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非杓型血压. 杓型血压. 正常血压.
高血压.
• 纳入1542例40岁以上参与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平均随访9.2年。观察血压与心血管死亡率 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夜间血压下降每减少5%,增加20%心血管风险。
Weeks (数周间变异)
Rothwell P, 2010 ESH Plenary Session Presentation
血压变异性评估指标
统计学指标
•SD(标准差) •CV(变异系数) •VIM(独立于均值的变异性) •ASV(两个相邻血压读数绝对差 的平均值) ---基于血压值计数进行分析
CV = SD
• 清醒和睡眠期的数据,动态读数提供准确的评
估白天和夜间的变异和杓型的程度
Curr Cardiol Rep. 2009 November ; 11(6): 414–421.
正常血压的昼夜模式即杓型血压,指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日间血压值下降10%-20%,
或夜/昼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值≥ 0.8但≤0.9。
Lancet 2010;375:938-48
长时BPV与卒中风险密切相关
排除有卒中病史或CT示有梗死灶的患者
12 10 8
HR (95% CI)
校正后的平均 收缩压
6 4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收缩压标准差的十分位数
Cuffe RL, Rothwell PM. Medium-term variability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5; 19 (suppl 2): 51.
图 正常人的生理性血压变异——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亦存在血压变异,主要受自主神经调控。
血压变异机制尚未明确
体液? (内皮等) 因素 血管舒缩? 机械 因素 通风
行为 因素
血压 变异性
动脉硬化? 其它因素?
遗传因素?
周期性影响 (可能大部分为中枢影响)
环境 刺激
压力感受性反 射
上图为影响24小时血压变异性的因素 “+”是血压变异性的有利因素, “-”是不利因素, “?”代表缺少结论性证据
血压变异性—降压应关注细节
血压变异性的定义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
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
血压变异性通常用特定时间段测量的血压读数的 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