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_任薇
血压变异
血压变异病理性血压变异动脉弹性降低、血容量增加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可引起血压升高,出现病理性血压变异。
通常表现为血压变异程度增大,但也可表现为生理性变异减小或消失。
夜间高血压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减退,可使血压变异减小。
肾脏排钠障碍可使血容量增加,即使增加幅度较小,也会引起血压变化。
夜间血压易受影响,尽管日间血压正常,夜间血压可能已明显升高。
研究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中单纯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在日本和南非黑人中发生率与之相似,欧洲白种人略低,但也超过5%。
另外,日间和夜晚血压都升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不下降或反而升高,表现为生理性昼夜节律消失,可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预测心脑血管风险。
晨峰血压血压变异增大带来的心血管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较典型的是晨起血压升高,即晨峰血压。
在通常情况下,从睡眠到觉醒及开始活动,血压会有所升高。
但如果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病理性原因,晨峰血压升高幅度过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我们与多国家学者合作,使用国际合作24小时动态血压数据库,对平均随访10年以上的5000名自然人群进行分析发现,当晨峰血压>37 mmHg时,心血管风险显著升高。
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的数十次血压间的变异性增大时,标准差和绝对差异平均值都与心血管风险显著相关,血压变异性增大,则心血管风险增加。
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或坐位站立时血压通常不会明显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特别是伴有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当体位变化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虽无严重心血管风险,但老年人可因站立时血压过低而跌倒,导致骨折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药物所致血压变异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使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高血压患者数庞大,仅我国就多达1.6亿,且一旦患病,常须终身治疗,故降压药物应用甚广。
许多降压药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可影响血压的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的波动情况,目前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对于其波动机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对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意义,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大,选择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有利于实现平稳降压,从而降低靶器官的损害。
标签:血压变异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平稳降压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情况,是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的动态调节过程[1]。
1733年,Stephen Hales用玻璃管插入大鼠的四肢血管处观察动脉搏动,最早描述了血压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并宣称“在动物的一生中,随时间变化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搏动”[2]。
此后大量科学家对于血压变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血压变异性的量化研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测量方法。
1960年以后动态血压计的临床使用,为其测量提供了方法。
目前对于血压变异性一般应用动态血压变化的标准差来表示,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舒张压标准差(dD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舒张压标准差(nDSD)。
1 血压变异性的产生机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的血压呈周期性波动,在人体可耐受的范围内变化。
昼夜之间的变化有恒定规律,波动曲线类似杓型,有时夜间血压可低于白昼血压10%~20%。
一般在夜间2时~3时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6时~8时和16时~18时),呈“双峰一谷”表现。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受到破坏,使血压变异性增大。
Mancia等[3]研究正常健康人群、轻度高血压及重度高血压患者三组人群的血压变异性,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健康人,且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最大。
血压变异性
BPV概念的形成及演化
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血压波动性/变异性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
的概念
1987年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意大利学者Mancia的实验室报告了BPV与高血
压病人的靶器官损伤有关
近30年动物学研究对BPV与靶器官损伤的机制性探索逐步完善 2010年大型试验ASCOT-BPLA、MRC、UK-TIA等对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的关
•
不同个体理应根据其独特的BPV模式和BPV曲线,选择个体化的降
压治疗策略
——Hou, B《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Adv CardiovascDis, July 2009,30(4):594-597
• • • •
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血压的药物,实现降压达标 使用能够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平稳控制患者血压 (包括晨峰
研究目的:评估内皮功能与高血压患者血
压变异的关系
前臂血流 :非杓型组低于杓型组
p < 0.05
方法: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乙酰胆碱(内皮依
赖性扩血管)和硝酸异山梨酯(非内皮依赖性
扩血管)对杓型或非杓型血压患者前臂血流 的影响。
讨论:夜间非杓型血压患者NO释放减少, 因而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弱于杓型血 压患者
正常血压 24小时MAP: 81±9 袖带MAP: 94±4
0
临界高血压 中-重度高血压 重度高血压 103±2 110±16 126±25 111±4 124±6 148±12
Mancia.et al.,J Hypertension 2003;21(Suppl 6):S17-23
血压变异与内皮功能受损相关
Lancet 2010; 375:906-15
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标签: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
一般认为,传统诊室血压如果测量正确的话,可以作为患者真实血压的指标。
事实上,患者的真实血压远远不是简单的诊室血压可以反映的。
既往强调的降压达标,是使血压在某个时点达标,却很少关注血压波动对疾病的影响[1]。
2010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PeterSever教授报道了ASCOT-BPLA一项新的分析,在110万次的血压测量值的基础上阐述了血压变异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引起心血管病学界和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关注。
由此,血压变异性成为高血压病新兴研究热点。
笔者就近几年的文献作一分析与总结。
1定义血压变异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程度,包括短时血压变异性和长时血压变异,通畅用平均血压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以及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ariation independent of mean,VIM)这三个指标来表示血压变异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到的血压变异数据属于短时血压变异性的范畴,是目前最常用的血压变异性指标,也是新兴的高血压病研究热点[1]。
血压变异性是反映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人类血压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
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是有别于血压的一项能独立反映心血管活动的指标。
血压变异性主要受到自主神经对心血管中枢的影响。
交感和迷走神经共同调节血压波动,迷走神经起主导作用。
目前,血压变异性已被公认为有别于血压的一项独立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血压变异性增大,和血压升高一样,是血管病变、容量扩张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最终结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
诸多临床研究证实,血压变异性的增大与动脉硬化,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蛋白尿等均存在相关性[2]。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摘要]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的波动情况,目前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对于其波动机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对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的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意义,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大,选择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有利于实现平稳降压,从而降低靶器官的损害。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平稳降压[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020-03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情况,是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的动态调节过程[1]。
1733年,stephen hales用玻璃管插入大鼠的四肢血管处观察动脉搏动,最早描述了血压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并宣称“在动物的一生中,随时间变化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搏动”[2]。
此后大量科学家对于血压变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血压变异性的量化研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测量方法。
1960年以后动态血压计的临床使用,为其测量提供了方法。
目前对于血压变异性一般应用动态血压变化的标准差来表示,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舒张压标准差(dd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舒张压标准差(ndsd)。
1 血压变异性的产生机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的血压呈周期性波动,在人体可耐受的范围内变化。
昼夜之间的变化有恒定规律,波动曲线类似杓型,有时夜间血压可低于白昼血压10%~20%。
一般在夜间2时~3时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6时~8时和16时~18时),呈“双峰一谷”表现。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受到破坏,使血压变异性增大。
降压治疗新理念——重视血压变异性
降压治疗新理念——重视血压变异性高血压患者除血压降幅达标之外,如何进一步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更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是目前高血压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
高血压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压的绝对值,但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心血管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甚至是比平均血压值更为可靠的心血管风险预测指标。
同时,一系列研究证据显示,血压平均值水平并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获益。
尽管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仅有少量篇幅提及BPV,但在过去的30年间[1],越来越多的学者对BPV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降低BPV也是血压控制目标之一。
因此关注血压变异性意义重大,BPV 应成为高血压治疗领域的下一个重要靶点。
一、 BPV的定义和分类血压波动的发生是心血管系统的固有特性。
血压变异性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2],通常以血压在一定时间内动态血压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与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来表示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异性。
按照观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时变异性和长时变异性[3]。
短时变异性指发生在24小时内,包括心动周期间变异,数分钟间变异(同次随诊血压变异)、数小时间变异(24 h动态血压监测变异,ambulota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及昼夜血压的变化。
长时血压变异性是指数日间变异(家庭自测血压变异,home monitoring),数周间变异(随诊间血压变异),数月甚至季节间血压变异等。
二、短期BPV和长期BPV的发生机制血压波动是外在环境、个体行为因素和多种内在的心血管调节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BPV异常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
1. 短期BPV在24小时过程中,血压受体力活动、睡眠和情绪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
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4-12-26T11:45:55.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3期供稿作者:李佳(综述)任明(审校)[导读] 通常用动态血压标准差(SD)与变异系数(CV)来表示。
正常人体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现象,即勺型血压。
李佳(综述)任明(审校)(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12级研究生 810001)【摘要】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两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人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血压水平受各种生理、病理、精神、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
随着高血压治疗的不断优化,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关于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却较为局限。
近年来,很多资料表明BPV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密切。
在2010年的欧洲高血压病年会上,各国专家就BPV 的重要性展开激烈讨论,提出BPV将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下一个重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BPV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35-01 据统计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0%-20%,由于工作压力大,环境恶化,饮食结构改变,其发病率持续升高。
血压是维持组织器官有效灌注的前提,为保证机体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血压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即血压变异性(BPV)。
BPV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具有一般规律,也存在个体差异。
目前联合降压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晨峰和血压昼夜节律,从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关键。
1血压变异性的概念: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是体内神经内分泌调节、环境行为等因素共同的结果。
通常用动态血压标准差(SD)与变异系数(CV)来表示。
正常人体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现象,即勺型血压。
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进展张雨【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1(32)6【摘要】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from around the world has shown that abnormal fluctuations in blood pressure or abnormal increases in blood pressure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heart, brain, kidney and other target organ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reviews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and related treatments.%人体正常血压在生理机制调解下呈现规律的波动变化.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研究表明血压异常波动、血压变异性增大可促进心脏、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受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血压变异性的近期研究进展及相关药物治疗做一综述.【总页数】4页(P821-824)【作者】张雨【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CCU,安徽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相关文献】1.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临床研究进展 [J], 刘骏;杜瑞雪;王亮;朱兵;骆雷鸣2.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J], 王学磊;曹中朝3.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短期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研究 [J], 王亚娟;詹小娜;富丽娟;张明明;徐世莹;高蕾4.异常血压变异性对老年人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孙小毛;马丽萍5.前循环机械取栓术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J], 刘雅;孙伟民;刘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压变异性:一个仍值得探索的指标
血压变异性:一个仍值得探索的指标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有些病人多次测量的血压变化不大,有些病人则变化很大,后者就是血压变异性大。
血压变异性通常用特定时间段测量的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D)或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CV)等来表示。
众所周知,血压和心率一样,时刻变化着。
血压变异既可以是生理变化,如昼夜变化的“两峰一谷”;也可以是病理状态,如出现发作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现象,变化剧烈。
目前认为血压变异性既是一个临床指标(marker)也是一个治疗靶点,BPV增加可增加对血管壁的剪切力从而破坏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自2010年ASCOT-BPLA BPV研究结果公布,BPV 与冠心病和脑中风事件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国内外出现大量临床研究着眼BPV的临床价值和干预措施。
目前普遍肯定BPV的临床价值,认为BPV是独立于血压值外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应用长效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等有助于改善BPV。
但也有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被明确。
如BPV的诊断标准,目前没有统一切割点来区分正常和病理BPV;如BPV测量的标准方法,基于不同血压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BPV有短时(基于有创血压监测或诊室多次血压测量:数分钟内甚至数秒内的变异)、中时(基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一昼夜的血压变异)、长时(基于家庭血压监测或多次随访诊室血压: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之分,哪个指标更具临床意义和上述指标间是否有相关性均不得而知。
近日美国高血压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正是评价了诊室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监测(HBPM)不同方法评价得出的BPV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显示不管是“方法内”还是“方法间”不存在相关性或仅存较弱相关性。
(Am J Hypertens,2018 Feb 31(3):305-312)研究结论值得大家思考。
(1)因为BPV受所影响因素众多,在短时、中时、长时BPV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似乎也不同,如短时BPV 受交感张力影响较大,中时BPV受日间生活工作状态、夜间睡眠、降压药物选择影响较大,长时BPV受季节气温变化影响较大,那是否也可以说短、中、长时BPV描述的本来的就不是同一个现象,也就不存在相关性的问题了。
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
最近讨论较多的是长时血压变异,即在数月或数 年中所记录的血压之间的变异。在近期发表的ASCOT 血压变异分析中,至少有两个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其一,长时血压变异可以预测心血管风险。当血 压变异较大时,心血管风险也较高。其二,与B受体 阻滞剂阿替洛尔加噻嗪类利尿剂苄氟噻嗪相比,钙离 子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 哚普利可显著降低长时间血压变异H剖。作者认为,两 个药物对血压变异的不同影响可部分解释氨氯地平加 培哚普利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优势。
当动脉血管的弹性功能显著下降时,当血管中血 液的容量扩张时,当作用于血管与血液的神经、内分泌 调节功能亢进或减退时,血压水平会升高,出现高血 压,同时也往往会出现病理性的血压变异,通常表现为 血压变异增大,但也可表现为生理变异的下降或消失。
当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功能下降时,在安静、稳定的环境中,短时记录每个心 动周期的血压,分析血压的变异性,多表现为血压的变 异较小。当肾脏不能及时、有效地排泄过多摄入的钠 盐时,血管内血液的容量会上升,即便是小幅度的上 升,也会带来血压的变化。这时,最先、最易受到影响 的是夜间血压。有时,在白天血压还处于正常水平时, 夜间血压已经升高,并带来心血管风险。我们研究发 现,这种单纯夜间高血压在我国自然人群中患病率高 达10%以上,日本人、南非黑人的患病率相似,欧洲白 种人略低,但也在5%以上…。有时,白天和晚上的血 压都升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不下降或反而升高, 表现为生理性昼夜节律消失,可以独立于24 h平均血 压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旳程度,是体内神经内分泌动态调整综合平衡旳成果。血压变异是人类血压旳最基本旳生理特征之一
2023 ESH: 血压变异性旳时间性分类
Minutes (数分钟间变异) e.g. within-visit (同次随诊血压变异) Hours (数小时间变异) e.g. ABPM (二十四小时血压监测变异) Days (数日间变异) e.g. home monitoring (家庭自测血压变异) Weeks (数周间变异) e.g. visit-to-visit (随诊间血压变异)
心脑血管事件下降(%)
怎样降低晨峰血压?
霍震,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分析. 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旳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2023,34(3):287-288
选用长期有效旳24h平稳降压药
谷峰比值(T/P)>50%
平滑指数(SI) >0.8
半衰期长
2、杓 型 血 压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enner and Rector's The Kidne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23, 15:173–180
Clinical Focus,September 5,2023, vol 20.No17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具有主要意义
高血压旳时间治疗学主要目旳有3个: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克制清晨觉醒后旳血压骤升,最终有效保护靶器官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告 (JNC -VI)中推荐选用日服一次能够 二十四小时平稳降压旳长效降压药 ,体现了对高血压旳时间治疗学原则。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评估与意义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评估与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
其中,血压变异性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估指标,成为研究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评估与意义进行探讨。
一、血压变异性的定义和指标血压变异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体血压参数的波动程度。
常用的血压变异性指标有24小时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日间和夜间血压的长期变异系数、24小时内晨间血压升高的百分比等。
二、血压变异性的评估方法血压变异性的评估首先需要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
目前,常用的测量血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自动动脉压估计(automated arterial pressure)和金标准直接测量法。
前者是通过无创的方法估计患者的动脉压力,而后者则是通过有创的方法直接测量患者的动脉压力。
评估血压变异性时,还需要参考患者的生活方式、用药情况、工作及休息的时间、运动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控制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以及其他与血压相关的疾病。
三、血压变异性的意义血压变异性作为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 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增加,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升高,预测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更高。
2. 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血压变异性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
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血压波动性较大的情况下,其疾病严重程度也较高。
3. 判断药物疗效的依据: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血压变异性可以作为判断药物疗效的参考依据,通过观察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可以确定治疗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4. 指导个体化降压治疗: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
血压变异性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个体化的降压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任薇【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18)2【摘要】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 )is an index used to describe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a period of time, which exists independent from blood pressure level. A variety of factors involved in its patho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while the carotid sinus and aortic arch baroreceptor reflex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regulations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 Existing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long period of BPV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ba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BPV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target for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and a prospective study on BPV with different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s in urgent need, by which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available drugs influence on BPV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血压变异性(BPV)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指标,并不依赖于血压水平而独立存在.多种因素参与调节BPV的病理生理过程,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神经反射及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现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BPV 增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不良预后有关,对其有效干预为高血压防治的又一靶点,而针对不同药物对BPV的影响差异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总页数】4页(P241-244)【作者】任薇【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315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相关文献】1.合并H型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J], 南宇飞;卢翠莲;严之红2.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希;韦巍;韦洪弟;刘毅;农克继3.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J], 王思4.超声检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动态血压变异性评价的临床意义 [J], 谢文静;邓建国;李秋霞5.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24 h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状况及临床意义 [J], 张南龙;江丹娜;陈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压变异性:临床意义和抗高血压治疗的作用
血压变异性:临床意义和抗高血压治疗的作用
施仲伟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卷),期】1995(022)004
【摘要】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性与平均动态血压水平,也与血压波动幅度有关。
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是降低24小时平均血压,且能减小血压变异程度。
传统降压药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奶小,而新近问世的一些长效制剂具有24小时稳定的抗高血压作用,可望减少采用短效药物时所伴发的血压明显波动。
测定谷-峰比值可能有助于发现能24小时平稳降压的药物。
【总页数】2页(P227-228)
【作者】施仲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05
【相关文献】
1.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J], 刘媛媛
2.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王炳理
3.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许芬芬
4.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胡瑞玲
5.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许芬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压变异性临床研究
血压变异性临床研究
尹进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4(022)005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监测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BPV组和高BPV组,各150例,再选取正常血压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内膜中层厚度,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测定血清胱抑素和24h尿微量白蛋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标志.结果观察组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PV组双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较明显,而且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高于低B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早期肾损害相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总页数】2页(P41,44)
【作者】尹进
【作者单位】武汉新江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
【相关文献】
1.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J], 王智勇;饶盛环;叶文成;黄锡亮
2.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J], 任斌;丁林锋
3.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动脉硬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J], 姜金钟;苗维;田守森;田雯艳
4.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J], 蒋子裕; 陈楚雯; 杨伟烙; 刘议蔓
5.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J], 王滨和;田小平;杨文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窄及其并发症的问题,实际临床工作中,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超早期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溶栓机会。
所以如何掌握时间窗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动脉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能使溶栓患者获得更大益处,可能是将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王玉才,周沐科,王会,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就诊延迟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0,25(3):449-451.[2]Naylor AR.Time is brain![J].Surgeon,2007,5(1):23-30.[3]宁观林,李冬华,吴世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61-63.[4]Hacke W,Kaste M,Bluhmki E,et al.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3 to4.5hour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08,359(13):1317-1329.[5]Wahlgren N,Ahmed N,Davalos A,et al.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3 4.5h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SITS-ISTR):an obser-vational study[J].Lancet,2008,372(9646):1303-1309.[6]Fisher M,Bastan B.Treat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J].Curr Opin Drug Discov Devel,2008,11(5):626-632.[7]谭文琪,杨林华,陈晓育,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4):306-307.[8]张拥波,余刚,董为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7):423-425.[9]王克英,王雪里,赵永春,等.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4:212-213.[10]Pettersen JA,Hudon MF,Hill MD.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J].Expert Rev Cardiovas Ther,2004,2(2):285-299.[11]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6h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4:212-213.[12]李文武,李志宏,武豫冬,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3):56-57.[13]Gahn G,Barlinn K,Dzialowski I,et al.Combined thrombolysis with abcixmab and rt-pa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Acta Neurol Scand,2010,121(1):63-66.[14]Jeong SY,Park SS,Koh EJ,et al.Multimod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ike:outcomes and related prognostic factors[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09,45(6):360-368.[15]朱其义,贾建章,沈兆波.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静脉溶栓后动脉溶栓的时机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609-610.[16]Zivin JA,Albers GW,Bornstein N,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transcranial lase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9,40(4):1359-1364.[17]Eggers J.Acute stroke:therapeutic transcranial color duplex sonog-raphy[J].Front Neurol Neurosci,2006,21:162-170.[18]Sacco RL,Chong JY,Prabhakaran S,et al.Experimental treanment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2007,369(9558):331-341.[19]Urrutia VC,Wityk RJ.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in acute stroke [J].Neurol Clin,2008,26(2):565-583.[20]Gorelickn P,Sechenova O,Hennekens CH.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CardiovascPharmacol Ther,2006,11(4):245-248.[21]Rha JH,Saver JL.The impact of recanalization on ischemic stroke outcome:a meta-analysis[J].Stroke,2007,38(3):967-973.[22]Rubiera M,Alvarez-Sabín J,Ribo M,et al.Predictors of early arterial reocclusion aft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ducedrecanaliz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5,36(7):1452-1456.[23]Saqqur M,Molina CA,Salam A,et al.Clinical deterioration after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reatment:amulticenter transcranial Doppler study[J].Stroke,2007,38(1):69-74.[24]Zhu Y,Carmeliet P,Fay WP.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arterial thrombolysis resistance[J].Circula-tion,1999,99(23):3050-3055.[25]Cornu C,Boutitie F,Candelise L,et al.Streptokin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TheThrombolysis in Acute Stroke Pooling Project[J].Stroke,2000,31(7):1555-1560.收稿日期:2011-07-12修回日期:2011-09-16编辑:伊姗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任薇△※(综述),杨国君(审校)(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315020)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2)02-0241-04摘要:血压变异性(BPV)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指标,并不依赖于血压水平而独立存在。
多种因素参与调节BPV的病理生理过程,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神经反射及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
现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BPV增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不良预后有关,对其有效干预为高血压防治的又一靶点,而针对不同药物对BPV的影响差异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药物干预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REN Wei,YANG Guo-jun.(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020,China)Abstract: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is an index used to describe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a period of time,which exists independent from blood pressure level.A variety of factors involved in its pathophysiological regulation,while the carotid sinus and aortic arch baroreceptor reflex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regulations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Existing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long period of BPV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ba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BPV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target for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and a prospective study on BPV with different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s in urgent need,by which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available drugs influence on BPV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Key words: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Organ damage;Drug intervention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反映血压自发性波动的指标,与心脏左心室肥大、动脉血管重构、脑卒中,乃至高血压肾脏损害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