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
儿童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一、0 - 1岁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运动阶段)1. 生理发展- 新生儿的身体各部分机能还很脆弱,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身体快速发育。
例如,婴儿的视力在出生时很模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能看清物体轮廓、颜色等,到1岁左右视力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 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从最初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逐渐发展为有目的的动作。
在0 - 3个月时,主要是头部和颈部的动作发展,如能抬头;3 - 6个月时,开始学会翻身、坐立;6 - 9个月时,能爬行;9 - 12个月时,部分婴儿开始站立和行走。
2. 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迅速。
婴儿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例如,他们对声音非常敏感,在胎儿期就开始有听觉反应,出生后能区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
在视觉方面,他们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案、人脸等比较感兴趣。
- 这一阶段婴儿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运动来实现的。
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如抓握、摇晃、敲打物体等,来了解物体的属性和因果关系。
例如,当婴儿发现拉玩具上的绳子会使玩具靠近自己时,他们就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
3.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出生后就会表现出情绪反应,如哭、笑等。
0 - 3个月时,主要是满足生理需求后的满足性微笑;3 - 6个月时,开始对熟悉的人有更多的社会性微笑;6 - 12个月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如母亲)的依恋关系,当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不安(分离焦虑),而见到母亲回来时会表现出高兴(依恋行为)。
- 婴儿在这个阶段也开始有简单的人际交往,如与家人的目光交流、发出声音回应等。
二、1 - 3岁幼儿早期(前运算阶段早期)1. 生理发展- 身体发育速度较婴儿期有所减缓,但仍然在不断成长。
幼儿的身高、体重稳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在提高。
例如,他们能够更稳地走路、跑步,还能尝试攀爬等动作。
- 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迅速,幼儿能够用手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如用勺子吃饭、搭积木、涂鸦等。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特定的心理特点和养育的重点,如果家长能
够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科学的认识和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得
到正确的成长。
0-3岁的幼儿:
1、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是神经发育不完全,感
情发展不完整,思维能力有限,情绪容易不稳定,情绪体验能力不强。
2、养育重点: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检查孩子的心理
发展情况,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和密切关注,进行丰富的感官和刺激活动,
及时表示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6岁的儿童:
1、心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建立合适的社会关系,具备
模仿学习的能力,记忆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强化,思维方式也
有了变化,既保有孩童特性,又有成人特性的混合体。
2、养育重点: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同情他人、与人沟通交流,以及体会到不同的真实和感悟,从而逐步发展
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6-12岁的孩子
1、心理特点:孩子思考的发展比较成熟,能够理解复杂的知识,具
备比较强的记忆力,但情绪仍然比较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心,受到情绪
影响容易内疚。
0-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随着孩子的成长,0-6岁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并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良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0-6岁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迅速:0-6岁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他们的大脑发育迅猛,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黄金时期。
2. 好奇心强: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会主动探索和观察周围的环境,喜欢尝试和实验。
3. 模仿欲望强烈:孩子在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并且愿意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语。
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4. 情绪波动大: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绪非常敏感,经常会出现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很容易激动、生气、哭闹或者快乐。
5. 自我意识不强:0-2岁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基于以上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1. 提供丰富的刺激: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玩具、绘本、音乐等。
这些刺激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建立良好的情绪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情绪环境。
父母应该尽量保持冷静和耐心,避免过度惩罚和批评,以免对孩子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3.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尝试新事物,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4. 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在这个阶段特别需要父母的认可和鼓励。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任务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 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6、行为问题:
(1)、情绪问题:当入园的孩子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情绪非常外露,还表现 在易哭、易怒、有时自说自话、有时发呆等。 (2)、焦虑问题:孩子特胆小、不愿意与人交谈,怕见陌生人,还很孤独。 这些都是在托班初期甚至整个托班年龄段呈现出来的状况,也可以说在托班年龄段正在形成行为习 惯的最初阶段。由此,及时及早的做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尤为重要。
5、想象的发展:
1) 没有预定的目的,受当时事物的影响比较大。 2) 由于想象没有预定目的,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所以想象比较被动,主题也不稳定。 3) 这时期幼儿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想的目的。 另外,小班幼儿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
二、情感发展
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只能做出一些举动,甚至是一些不应该
0至6岁儿童心理特点
所谓学习困难,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 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类不 同性质的学习异常现象。
但孩子的智商却非常正常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 ➢ 视觉能力
注视动作-盯着固定物体不离开 移视动作-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 追视动作(迷宫、连数字) 环视动作 视觉分辨训练-如把“玉”写成“王” (仿色、
(三)按照天性抚养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独特的时间表
二、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1、动作(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
(1)0-1岁: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1-2.5岁:学会走路、熟练地用双手操作、初步学会
语言 (3)2.5岁-6岁:走、跑、跳、钻爬、抛接球、平衡和攀登
各种感觉输入统合情况
各种感觉 听觉(听)-----说话、语言 前庭(重力和移动)-眼睛运动
身体平衡
身体两侧协调
动作计划
重力安全感
本体感受------手眼协调 (肌肉和关节)
触觉--吸吮----注意力时间长短
吃
视觉认知
视觉--母婴亲情-- 有目的的活动
(看) 触觉快感-- 情绪稳定
(2)前运算思维:2-7岁
自我中心、从自我角度看事物 守恒概念的形成
动作和感觉统合能力
第3-7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 感觉统合定义:把各种感觉输入组合起来,以提供充分运用,
如剥桔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平衡觉 等)。 感觉动作能力的作用
动作差的孩子缺乏空间感和时间感,搞不清前后左右 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有关(动作可逆性) 言语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眼睛追视、视知觉广度)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儿童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儿童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如下:
1.新生儿期(0-2月):心理特征变化最大,情绪变化丰富,有条件
反射。
2.婴儿早期(1-6月):视听觉快速发展,通过定向活动认识世界,
手眼动作逐渐协调。
3.婴儿晚期(6-12月):依恋关系产生,语言功能萌芽,肢体动作
迅速发展。
4.先学前期(1-3岁):思维和言语能力逐渐发展,能够直立行走和
使用工具,展现出最初的独立性。
5.学前期(3-6岁):具有较大情绪作用,有较强模仿性以及肢体活
动性,并开始自觉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逐步展现出独特个性,对成人依赖性强,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抽象思维逻辑开始发展。
6.15岁到25岁:处于叛逆期和关心期,与孩子成为朋友,若孩子
关上心门就很难。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以下是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1.婴儿期(0-1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
他们对声音、触觉和视觉等刺激非常敏感,能够通过咿咿呀呀和表情来与父母交流。
他们对父母的关注和亲密接触有强烈的需求,同时也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养育重点:关注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提供有营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和提供安全的环境。
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础,多和孩子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安抚。
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通过唱歌、阅读图画书等活动来刺激他们的感官。
2.幼儿期(1-3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开始尝试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如穿衣服、吃饭等。
他们容易表现出情绪化,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养育重点: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例如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吃饭等。
建立稳定和安全的日常生活规律,给予孩子安全感。
提供适合的玩具和游戏,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带他们参加一些儿童活动和社交游戏。
3.学龄前期(3-6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的阶段。
他们开始发展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技能也在逐渐提高。
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养育重点: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教会他们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小学阶段(6-12岁)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阶段。
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个性,对待学习和社交等方面有一定的意识和选择。
养育重点: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0~1岁宝宝的心理特点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
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
以睡眠为主。
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
这时如果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孩子经常接受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并受到亲人的爱抚和照顾,就会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成熟、心理的发展。
3~6个月的婴儿。
视、听能力比前一段有进步,开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东西和较长时间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
这时婴儿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
此时,父母多逗引孩子玩,经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与他“说话”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6~9个月的婴儿。
能用眼睛长时间地注视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会两手交替拿东西或用双手拿东西,在双手臂的支撑下,能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会用玩具相互撞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拍手”、“再见”、“谢谢”等,并且能照着去做。
这一阶段,家长应多帮助宝宝练习站、坐、转等动作;给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和小摇铃等玩具,和他一起玩,并用正确的语言告诉他玩具的名称。
9~12个月的婴儿。
能够在东西不见了时用眼睛去寻找;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鸭子小车的“嘎嘎”声等;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由于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使他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东西放人口里尝尝。
这一阶段您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教他学走路,经常与宝宝在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以及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想探索世界的要求。
婴儿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各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幼儿期(0-3岁):此时孩子的性格特点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幼儿期孩子性格多样,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安静温顺。
一般情况下,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
他们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的孩子逐渐具备了一些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主动积极,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和学习。
他们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往往是充满好奇和勇敢的。
同时,他们的思维开始慢慢发展,逐渐具备了一些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3.小学阶段(6-12岁):小学期间,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有些孩子表现出勤奋上进、乐观开朗、好奇心旺盛和才智出众的特点;而有些孩子则表现出内向、紧张、胆小和情感丰富的特点。
此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更多的社交经验,他们逐渐学会了与同伴合作、相互倾听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孩子逐渐从儿童发展为青少年,并经历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充满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他们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希望被认同为独特的个体;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被关心、被指导和被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特点多样,既有乐观自信的,也有情感起伏大的。
这个时期孩子对社会问题和自己的未来也开始有更多的思考。
5.成年期(18岁以上):成年期的孩子逐渐步入成人社会,他们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成熟的社交能力。
不同的孩子在性格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些人性格开朗、外向,善于交际;有些人则内向、沉稳,善于思考。
此外,成年期的孩子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性格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些性格特点是由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
0 – 6 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把孩子性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文李沿黎(授课提纲)提问:请大家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中,父母说的那句话最使你感到伤害,导致与父母不怎么说心里话了。
朋友与成人、老师的那句话曾使你感动,使你们成为好朋友。
什么是情商?它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是用来表示被试者情绪发展水平的标志。
Emotional intelligence特征:(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他人的情绪,能用“加强生活能力”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不过有的人表现为冷漠和忧郁,有的人则表现为内心充实、生活上进和思维上的敏捷。
作用:用智力测验智商的办法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不可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情绪能力。
人在决定一件事时,不仅需要智力,也需要情绪能力。
但情绪需要认识,因为情绪是容易伪装的;情绪又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情绪容易冲动。
自制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把握,比如愤怒。
什么是同理心?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俗话说的“设身处地”。
0-6儿童心理及辅导0- 三个月的胎婴儿心理这段时间孩子的感觉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大量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但是也有清醒的时刻,并且对母亲的情绪有感应。
表现与对策:由于父母与孩子没有矛盾,由天生的亲情爱,双方沟通交流很正常,施教顺利。
只要开始不抱着睡就行。
其他尽量满足孩子。
结合《0岁方案》对孩子多教育,多抚摸孩子,对孩子说话。
结果:经过《0岁方案》胎教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安静,理解父母,学习接受能力强,幼儿期信赖父母,长大后与父母感情好,听话。
父母的感知能力增强,幸福感增加。
三个月婴儿心理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对社交也感兴趣,会主动逗周围的人。
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原因孩子心跳很快,不能太长时间兴奋,容易疲劳。
表现与对策:1、“没有表情游戏”实验,继续《0岁方案》教育。
2、孩子可能在与父母做模仿游戏,很高兴的时候突然烦躁,侧过头终止与大人的交流,这是中断学习和游戏,带孩子进入安静的环境,听优美的音乐,予以抚慰。
0-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总体特征:这一阶段宝宝得第一个特征就是情绪状态高涨,白天差不多一半得时间就是醒着得,醒着得时候有很多事情可做,并且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很开心。另一个共同特点就就是对周围环境得兴趣开始扩展,日益增长得探索欲望,包括视觉探索,声音探索,触觉探索。第三个特征就是开始玩自己得脚,宝宝得胳膊与腿开始进行有力得运动了,并且学会了翻身。
(三)个性开始显露,情绪发展更复杂
该阶段宝宝得个性逐渐显示出来。2岁幼儿得情感已不再取决于自身得需要就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而就是发展到较为复杂得情感体验,1-2岁开始分辨“您得东西”与“我得东西”,并拒绝与别人分享。2岁幼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明白别人也有情感。
观察者。视觉能力会在该阶段得到基本得发展,该阶段宝宝就是个观察者,她们尤其喜欢观察人脸或者人脸得图片与喜欢缓慢移动得物体,对距离眼睛13-30厘米得小而精致得物体很感兴趣,对较远处物体得兴趣在逐渐增长。
啃咬。这阶段宝宝最喜欢做得事情就就是啃咬。
倾听。在这个阶段末期,宝宝开始对倾听自己用口水在嘴巴里发出得声音感兴趣,从这时起,她对声音得兴趣不断增长。
(五)对陌生人感到害怕
该阶段得宝宝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学会区分陌生人与熟悉得环境,明显地拒绝与父母或者熟悉得家人分离,并对陌生人表现出焦虑不安、转头、寻找母亲或者依偎在母亲怀中。这种表现8-10个月之间达到高峰,在一岁半以后慢慢消失。
(六)推介物品
为该阶段得孩子提供各种玩具
满足手-眼技能类玩具,如按键盒、塑料钥匙串、洗澡玩具、各种嵌套玩具等
满足物体运动轨迹兴趣得玩具,如各种球;
满足多种兴趣得玩具,如纸板书;
满足角色扮演游戏得玩具,如玩具xx;
1-2岁
总体特征:
1-2岁得幼儿无论在生理还就是心理方面,都有了长足得进步。1-2岁,幼儿得乳牙慢慢长齐,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日益灵活,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得想法,想要得东西等,具备了基本得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拜托了小婴儿得影子。但就是这个年龄段得孩子会反抗父母得意志,开始意识到自己就是个独立个体,喜欢自作主张,因而加大了父母养育得难度。
0-6岁婴幼儿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二、味觉的发展特征 婴儿的味觉系统在胎儿三个月时就开始发育,并且 开始受到多种味觉刺激;
出生前味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新生儿一生下来就 有了味觉,并且相当敏锐,表现出明显的对甜物的 “偏爱”,对咸、酸、苦的液体有不愉快的表情;
人类味觉系统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 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 致的。
婴儿发展的里程碑:翻身、坐、爬、走、跑、跳的学习都与小脑有密 切关系,小脑的发育和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前庭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 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 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 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 展必遭到障碍。
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 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 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 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二.前庭觉的功能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 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 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 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 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3、有意识动作。视力的提升,手眼协调的萌芽期。 约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 能够弯曲手指“包住“物体,然后用手指的力量稳 稳地抓住物体。 4、有目的动作。双手协调。 婴儿约7个月大时,婴儿这时手指的力量已能克服 重力作用,使物体离开地面,能双手拿奶瓶。婴儿 在抓握时其拇指保持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 抓握“物体。 大脑区域:左右脑神经连接,促进双手配合完成动 作。
这几个阶段。 三、 宝宝的视觉发展规律 1.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 2.出生后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 3.出生后3个月时,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 反射。 4.出生后4个月时,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 5.出生后6个月时,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 体视觉。 6.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 7.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 8.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 9.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0-6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0-6 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0-6 岁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快速而显著的变化。
了解这些发展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引导。
一、生理发展特点1、身体生长0-1 岁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身体生长速度非常快。
体重通常会增加两倍以上,身高也会明显增长。
到了 1-2 岁,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然较为迅速。
2-6 岁期间,孩子的身体继续稳步成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对稳定。
2、动作发展从新生儿的本能反射动作,到逐渐掌握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大动作,再到能够用手抓握物品、进行精细动作如画画、穿衣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
3-4 个月大的婴儿能够抬头,6 个月左右可以翻身和独坐,8-9 个月开始爬行,1 岁左右学会站立和行走。
2 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跑和双脚跳,3 岁时可以单脚跳和上下楼梯,4-5 岁能够更灵活地跑跳、投掷和接球,6 岁时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进一步提高。
3、大脑发育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迅速增加,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个时期的丰富环境刺激和良好的营养对于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4、感觉器官发育视觉方面,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逐渐提高,能够分辨颜色和细节。
听觉在出生时就已经比较敏锐,能够对声音做出反应,之后逐渐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和方向。
触觉、味觉和嗅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帮助孩子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5、睡眠需求新生儿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通常在 16-20 小时左右。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1-3 岁的幼儿每天需要 12-14 小时的睡眠,3-6 岁的孩子每天需要 10-12 小时的睡眠。
二、心理发展特点1、认知发展0-2 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婴幼儿(0~6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分阶段汇总
婴幼儿(0~6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分阶段汇总0~1岁婴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婴儿出生后由胎内安全、舒适的环境转向一个变化多端、充满刺激的全新的胎外环境,这是婴儿面临的巨大变化。
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首先必须适应环境,独立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如自己吸吮吃奶。
其次,适应空气和温度的变化,接受外界光和声音等各种各样的刺激。
新生儿的体重、身长都明显增长。
出生带来许多无条件反射活动,主要是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如觅食反射,只要奶头触到新生儿的嘴边,他就会转头寻找;吸吮反射,新生儿出生就能够吃奶;防御反射,当新生儿的鼻腔受到刺激时就会打喷嚏,眼睛受到刺激时就会眨眼。
这些反射都是新生儿的本能,与维持新生儿的生命有关。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条件反射。
如妈妈把他抱成喂奶的姿势,他就做出吸吮反应,人类后天学会的一切本领,都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出现,对新生儿适应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新生儿出生后能够逐渐注视进入他视野的物体。
在第2~3周,出现集中听音的能力。
当听到特殊的声音时,新生儿会安静下来。
到了第4~5周,当成人说话时,他会停止吃奶,安静地注意听。
满月的孩子与成人的交往也开始发生了,当他看到人脸时会发出微笑,甚至会手舞足蹈起来。
再大些的孩子,更需要与人交往,当人不在时,他会哭,有人陪伴时他就很愉快。
(二)动作不断发展在婴儿的发展中,动作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这一年中,婴儿的动作发展非常突出。
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准确和专门化的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多是手脚乱动、全身参与,而且是笼统、不明确的动作,用手抓东西也是一把抓,不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东西。
随着婴儿长大,才逐渐分化为局部、准确和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看,婴儿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学会走。
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婴儿先出现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躯体动作、双臂动作、腿部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如手指捏东西、拿筷子、捏笔等。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孩子的性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变化。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征:1.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的性格主要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
由于幼儿时期儿童的主要需求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们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互动和情绪表达上。
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并且对问题提出疑问。
-情感丰富:幼儿期的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很敏感,他们对父母和亲近的人表达深深的情感。
-自我中心性:幼儿期的孩子往往没有明确的和他人进行共享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很难体验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善于模仿和学习:幼儿期的孩子对于模仿行为和学习新事物有很高的兴趣和天赋。
2.学龄前儿童期(3-6岁):学龄前儿童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上学,与其他孩子进行社交和学习。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特征主要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社交性强: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他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和合作,对于团队活动有很高的兴趣。
-情感稳定: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逐渐学会控制情绪,表现出情感稳定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他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个性特点逐渐显现:在学龄前儿童期,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始显现,例如活泼、安静、内向、外向等。
这个时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开始形成。
3.小学生期(6-12岁):小学生期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小学生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探索和好奇心:小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增加,对各种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小学生期的孩子更加关注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他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
-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开始有更多的考虑,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接受。
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学前儿童(3-6岁)1.自我中心:学前儿童主要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2.安全感需求:学前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安全感需求较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3.想象力丰富:通过大脑的发育和探索环境,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幻想和创造性的活动。
4.独立性逐渐增强:学前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表现出想独立做事情的愿望。
二、小学生(6-12岁)1.进取心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追求成功和成就感,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自我意识提升:小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和面子问题。
3.好奇心强: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极高的学习兴趣。
4.朋辈关系重要:小学生开始在同龄人中建立友谊和互相影响,朋辈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初中生(12-15岁)1.自我认同困惑:初中生在心理上经历了许多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价值的怀疑。
2.规则意识增强:初中生开始逐渐接受并遵守社会和学校的规则,强调的是遵守秩序、服从统一的原则。
3.成人意识觉醒:初中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开始学会自我管理和生活自理。
4.同伴压力存在:初中生在同伴团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伴之间的互相表现和评价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四、高中生(15-18岁)1.独立意识加强:高中生逐渐有了成熟的思维能力,开始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渴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2.学业压力增大: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对于成绩和升学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压抑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3.自我意识更强:高中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社会认同感,关注自己在学术、感情和外貌等方面的表现。
4.人际关系复杂:高中生踏入社会的门槛,面临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处理和平衡各种关系。
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在不同年级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对于教育者、家长和社会来说,了解并应对这些心理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0-14岁的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虎妈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如果家长能把握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养育重点,孩子便能脱颖而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1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年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
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前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也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
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面对这个时候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便能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穷极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价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幼时,尤其是1岁左右,能在家人的陪伴和呵护下成长,孩子便会形成极具安全感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过分敏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
此外,他也提到,如果孩子哭闹,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不要不理不睬。
换句话说,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举动”。
孩子一岁的时候,家长要多陪孩子,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回应”,帮孩子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样孩子才会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才不会处处表现得很惊慌。
2岁:“不”字当头,培养孩子幽默感的一年2岁开始,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2~3岁的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喜欢自己脱穿衣服、叠被子,尽管他还不会或不太会,但这种要求很强 烈。
2~3岁的孩子乐于助人、喜欢劳动。妈妈刚扫地,他就去拿簸箕;爷爷拿起报纸,他会送来眼镜…… 2~3岁的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他能很快地背会一首儿歌、古诗;跟随成人到过某个亲友家,再路过 时他能说出这是谁家。 2~3岁幼儿的语言发育特征是什么? 2~2岁半 (1)会说50多个字。 (2)能说5~6个字组成的句子。 (3)会说简单的儿歌。 (4)会使用代词“你”、“我”。 (5)不再说难懂的话。 2~3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他便会顺从地接受并记住。他可以 遵守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例如,他会根据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 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 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表明小班幼儿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 了。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腰,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 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此时儿童开 始能以认真的态度对侍成人所教之事,并有动手尝试的愿望。比如,拿到新玩具时,既喜欢操作摆弄, 同时也能认真看、听成人讲解,并试着改变玩法。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探索其中的奥秘。
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 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他们会经常主动地拉拉老师的衣 服.以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和与老师交往的意愿。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 不太在意同伴间的协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只有在宽松的户外活动时,才会相顽追逐、奔跑、喊叫, 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有联系的交往。小班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 分享玩具。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
13
特点五:出现欺负与被欺负。 • 欺负是儿童之间,尤其是小学生之 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 行为。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 欺负,男生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 • 理论解释:
1) “竞争假设”: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 结果; 2) “外部特异性假设”:儿童自身具有一 些外部异常特征而受欺负; 3) “依恋理论” :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 全依恋; 4) “心理理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 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 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 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 式。较好把握他人心理而喜欢给别人带 来痛苦的儿童。
1)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 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 价。 2) 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 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 转化。 3) 从简单、笼统地评价 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 价。 4)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 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4
特点三:具有一定的 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活动的4种类 型:
1) 运动抑制:学会抑制某些 行动,学会停止动作; 2) 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 己的情绪; 3) 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 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 的反应; 4) 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 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17
1. 2. 3. 4. 5.
特点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艾里克森,发展角色统 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 体征——自我形象 •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 力和学业成绩——自我 评价 • 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 征和情绪特征——自我 中心倾向,过分夸大自 己的感受和体验。
21
• 本阶段主要问题:适应不良等 • 主要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 • 主要原因:升学压力、感情困扰、人际关系等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6 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把孩子性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文李沿黎(授课提纲)提问:请大家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中,父母说的那句话最使你感到伤害,导致与父母不怎么说心里话了。
朋友与成人、老师的那句话曾使你感动,使你们成为好朋友。
什么是情商?它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是用来表示被试者情绪发展水平的标志。
Emotional intelligence特征:(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梅耶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他人的情绪,能用“加强生活能力”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不过有的人表现为冷漠和忧郁,有的人则表现为内心充实、生活上进和思维上的敏捷。
作用:用智力测验智商的办法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不可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情绪能力。
人在决定一件事时,不仅需要智力,也需要情绪能力。
但情绪需要认识,因为情绪是容易伪装的;情绪又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情绪容易冲动。
自制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把握,比如愤怒。
什么是同理心?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俗话说的“设身处地”。
0-6儿童心理及辅导0- 三个月的胎婴儿心理这段时间孩子的感觉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大量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但是也有清醒的时刻,并且对母亲的情绪有感应。
表现与对策:由于父母与孩子没有矛盾,由天生的亲情爱,双方沟通交流很正常,施教顺利。
只要开始不抱着睡就行。
其他尽量满足孩子。
结合《0岁方案》对孩子多教育,多抚摸孩子,对孩子说话。
结果:经过《0岁方案》胎教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安静,理解父母,学习接受能力强,幼儿期信赖父母,长大后与父母感情好,听话。
父母的感知能力增强,幸福感增加。
三个月婴儿心理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对社交也感兴趣,会主动逗周围的人。
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原因孩子心跳很快,不能太长时间兴奋,容易疲劳。
表现与对策:1、“没有表情游戏”实验,继续《0岁方案》教育。
2、孩子可能在与父母做模仿游戏,很高兴的时候突然烦躁,侧过头终止与大人的交流,这是中断学习和游戏,带孩子进入安静的环境,听优美的音乐,予以抚慰。
结果:孩子学习安静与自我控制,和自我安抚的方式,与父母的情感增加。
父母也学会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三、六个月到八个月婴儿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记忆力和观察力,开始探究周围世界,有了一些动作能力,能够同时注意到人和物,有欢乐、好奇、恐惧、失望、无聊等情感,能听懂一些话语,指认物品和学过的常见字和人,对父母特别依恋。
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变得不理解孩子,认为孩子出现的变化,并以为孩子有了讨厌的行为,亲子之间有了一定矛盾。
主要表现和对策:1、有了“陌生人焦虑”,父母与陌生人的亲近有利于消除孩子的焦虑,陌生人主动与孩子做游戏,慢慢接近到融合。
2、有“社交咨询”,对未知有着恐惧感,依赖父母的暗示。
非常听父母的话,父母不让干的陌生的事就不干,非常理解父母的表情。
3、喜欢撕、咬、扔物品,父母要耐心的帮助他们去探索事物。
整个过程中父母要将孩子的感受语言化,言辞和父母脸部的表情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亲子关系极大的改善,孩子也有飞跃的发展,获得安全感,并会用各种表情和手势,父母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四、九个月到一岁孩子心理婴儿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情感,领悟到他生命中的人和物有某种程度的永久性和不变性,继续用各种方式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
继续发展各种情感。
同时恐惧感增加。
主要表现和对策:1、将坏的玩具递给父母,得到父母的理解情感会增加,信心也会增强,父母要学会用语言表述孩子的想法2、喜欢捉迷藏游戏,扔东西,以领悟物质的不变性。
3、容易产生父母分离焦虑症,并知道你要离去的动作。
父母需要逐步实习分离,建立父母离开不会有可怕的事,理解孩子情感并用语言描述,向孩子保证一定回来。
4、安全感强的孩子和焦虑的孩子表现不同。
建立表情娃娃或脸谱,关心孩子的心情,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感情的语言化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为行走和说话做好准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增强,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会让下一个阶段的矛盾减少,父母引导孩子的能力增强,并实现“双向爱”。
五、一岁到三岁孩子的心理这是孩子拥有了行走自主权,有了语言,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并一定要付诸实施,有了强烈的情感表现,成为“叛逆冲突”的第一年龄阶段。
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阶段。
主要表现和对策:1、父母的不理解自己时会坚持己见,对父母的强迫行为会激烈的反抗,萌发语言技巧,常说“不”“我做”。
孩子希望获得事物的控制权。
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选择权。
比如穿衣服、吃药、打针等。
2、对同龄孩子产生兴趣,但缺乏交际技巧。
自我意识增强,无法理解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感觉。
同伴常发生矛盾“儿童自我中心”心理:1)我看到的,是我的;2)如果是你的,但我想要,就是我的;3)我的,永远是我的。
父母这时要用行为表演示范教孩子学会“分享”、等待、轮流,对孩子的心情一定要用语言描述,懂得孩子的心理,并让孩子从自己的心理理解别人的心理,对孩子的分享、关爱行动及时鼓励,强化,多用积极暗示。
对同伴最好采用“并行游戏”,对孩子重要物品可以采用“禁止触碰”的方式。
3、孩子有着教育滞后表现行为,有着再现记忆能力。
观察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并稍后加以模仿,游戏。
这段时间亲子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父母要学会体察孩子的情绪,并表达出来,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孩子也会学着父母调和矛盾,调整心情,学习遵守规则。
当孩子心情舒畅时,会对学习发生极大的兴趣,学习能力、表现能力极强,相反则会厌恶学习,性格发生扭曲。
顺利通过这个阶段父母则获得极强的理解力和引导力,反之则会陷入教育的逆境。
六、四到六岁的孩子的心理语言、动作、认知发展很快生活范围扩大,交际能力增强,能够理解一些事情但新的问题出现,有自己的想法,但可能不被理解,甚至发生冲突;有了朋友但需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需要友谊,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愿望喜欢两个人玩耍,排斥第三人“走开,我不要你做朋友。
”“不要爸爸,我要妈妈。
”对策:“我现在只想和聪聪玩,但我希望等一会你可以跟我玩。
”“他们不让我一起玩,真让人生气,我再找个人玩或者我玩玩具。
”假装游戏充满恐惧:1对无力感的恐惧,孩子会自然存在的无力感和危弱感。
对策:给孩子选择权例如:系鞋带:不要先帮忙,可以安慰“有时候长鞋带是很烦人。
”2对被遗弃的恐惧真是存在而又普及对策:不要开玩笑接受他们的感受,并下保证3 对黑暗的恐惧是未知,是怪物的隐藏之处对策:就在他的附近给一些光线胆小鬼的父亲4 做噩梦的恐惧难于分辨的梦境对策:叫醒他,抱抱,谈一谈,保证桃丽丝.布雷特《安妮的故事》隐形魔力戒对付梦中老虎5 对父母的冲突的恐惧孩子以为责任在自己,以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的力量,而维系家庭是他们的职责。
对策:避免结果展示家长错误的说法:1、命令给我关上电视、把地扫干净、去,睡觉!别让我再看见你跟他在一起!感想:爸妈不想知道我的想法,不尊重我反应:抵制、嘟囔、顶嘴、抱怨……2、警告你再闹,我就走了!你小心弄坏了!我再说一遍,我打死你!你迟到了可别怪我…..感觉:我真的不会怎么了?吓唬我。
吓人,又发火了反应:大哭、当没听见,生气3、训诫你应当有个规矩的样子!人人都应当劳动。
你应当懂得大人为你操了多少心!感受:我真是坏孩子!我就是这样!反应:顶嘴、烦心、越做越糟(可可攀高的故事)4、建议你干嘛不试试……依我看,你应当去道个歉……我要是你就得找他评评理!我在你这年龄…….你还小,没经验,不懂……感受:我没用。
我不用动脑筋了。
我就不这样。
反应:心情低落、反驳5、论证(粗心的孩子的故事)不讲卫生,你准得病。
一心二用,结果算错了吧。
我说过多少回了,让你多穿点,就是不听,感冒了吧,活该!感受:烦人,就知道取笑我。
我就是差劲。
只有大人是对的。
反应:顶嘴、不作声6、批评(一位母亲深夜到访我的情景)你真笨!你够懒的,责任全在你,这像什么样子。
没有你这么不听话的。
感受:我是很糟的。
我就是这样。
爸妈不喜欢我了。
反应:自卑、自负7、表扬(赏识教育)瞧,我儿子是个小能人!我女儿长得最漂亮。
你真聪明!显示评价这的立场和权利现在表扬,马上又要批评后果:逐渐爱听表扬话,经不起挫折大人不是真心表扬,而是另有所图例如: 儿子:“我的字老写得不好!”妈妈:“怎么不好,挺好的!”儿子:“不,你成心这么说,怕我不高兴!”女儿:“妈妈,今天的语文测验我得了100分。
”妈妈:“真让我高兴!”8、嘲讽你那脑子让猪吃啦!算不出来就脱袜子,数数脚趾头打扮什么,想参加选美呀!感受:烦。
爸妈就是不喜欢我。
我不跟他们说了。
反应:尚失信心9、猜测我知道因为什么….你大概又跟人打架了。
你准保想偷着去游泳,告诉你,别想瞒我。
感受:生气、被算计了、反应:下回伪装好点,不跟父母说真话10、盘查你说吧,今天怎么回事?你放学后上哪儿去了?走吧,你不说我也能知道。
你不言语就算完了?感受:很烦,爸妈根本不理解我。
不信任我。
我不值得信任,我总在做不该做的事。
反应:不说了。
不谈话。
11、同情我理解你。
我同情你。
算了,别往心里去。
倒霉。
感受:说的什么,怎么办,不关心我。
反应:说了是白说。
12、搪塞我眼下顾不上你。
行,有时间我一定带你去。
感受:我的事不值得提。
反应:再也不用找父母了。
孩子真的是不听话的吗?是孩子不听话,还是父母不会听话?让孩子听话的策略是什么?怎么畅通交流一、察觉小孩的情绪,培养孩子自我理解能力家长自我体验:导火索-感受-对错-其他人知道吗-交谈对象或发泄方式,做记录当不确定孩子的情绪时,多花时间与孩子接触,找出孩子的需要。
我们情绪有:愉快、钟爱、兴趣、兴奋、骄傲、渴望、爱、被爱、感谢、压力、伤害、悲伤、苦恼、愉快、生气、怜悯、厌恶、内疚、妒忌、懊悔、羞愧说出情绪(例如:可可1岁以前与我分离的情景)二、认同情绪培养孩子自我安抚的能力错误的做法:回避(例如:一位母亲到研究所要求找回孩子信心)正确的做法:情绪轻微时及时觉察和认同,拉近距离,遇到大事共同合作三、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标准姿势:深吸一口气、放松、蹲下、看着他、认真的听例如:两个孩子家庭里,一个孩子收到了礼物,另一个很生气,提出抗议:“这个不公平!”父亲:“下次你去参加活动时,他们也会寄给你一份礼物的。
”后果:孩子更生气,原因:父亲不了解自己的感受。
更正:你也希望大家给你寄一份礼物吧!(再说其他的话)四、口头上的情绪描述五、订规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定规矩,那些是可接纳与不可接纳的行为确定目标思考可能的答案评估所建议的答案帮助孩子选择一个解答案例分析女儿:明天我不想上学。
妈妈:你不想?那真奇怪。
你不是很喜欢上学吗?我很纳闷,想知道你是不是担心什么事情。
女儿:对,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