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合集下载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轻尘”的“?”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又叫《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

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

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拈出“青青柳色”,这是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陽关无故人。

注释: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秦时咸陽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陽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浥:湿润。

6、客舍:旅店。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陽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矩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陽关。

在今甘肃省矩煌县西南。

11、故人:老朋友。

译文: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陽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赏析:本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

名为【陽关】,又名【渭城】。

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前两句写明送别时间,地点与氛围。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

朋友“西出陽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诗人全部情义的琼浆玉液。

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唐·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⑤:湿润.⑥客舍:旅店.⑦更:再.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⑨故人:老朋友.⑩尽:喝尽.⑩君:元二.作品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轻尘”的“”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 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简介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时作的送别诗,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此诗,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主要字词: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老朋友即将奔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惜别之情溢满心头,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诗人截取临别的一个景、一句话,表达了深深的依念之情和浓浓的关怀与祝福。

前两句写景,为送别营造氛围,以景衬情。

首句写朝雨,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湿润了轻尘;次句写客舍周围新长出来的青青春柳。

“轻尘”“客舍”暗示了远行和离别,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而春日新柳,更象征着离别的不舍。

通过描写客舍周围阴雨绵绵的天气和嫩绿的春柳,来营造了一个情意浓郁的氛围,为后面的话别铺垫。

三、四句写话别,只写了一句劝酒的话:请您再干一杯吧,离别之后西出了阳关就很难遇到像我们这样的老朋友了。

作者把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朋友所有的关心和牵挂都溶入了一杯酒中。

绝句短小,只有四句,但作者通过这四句诗却能把读者带进一个送别的场面之中,带进一个依依惜别的情感之中。

前两句对朝雨和春柳的描写,给你丰富的想象空间:渭城笼罩在一片濛濛春雨中,而渭城的那个客舍,正在饯别,客舍外的青青杨柳见证了朋友之间的难分难舍。

离别之地的春色清新,离别之后呢,西出阳关就是“春风不度”的荒凉了。

三、四句的“再尽一杯”的规劝,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离别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不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宴席进行了多久,酿满别情的酒喝过几巡,殷勤告别的话重复过多少次,我们可想而知,但离别的时刻终究要到来,再喝一杯吧,这一杯酒让惜别之情达到了顶点。

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赏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诗题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题目的意思是王维送别名为元二的朋友去西北边疆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诗的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后来有人根据这首诗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其送行之地是渭城。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六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六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六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六年级〈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是: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旅舍周围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

我的朋友元二啊,你要出使去安西了。

请再饮一杯酒吧,你往西出了阳关之后,就很难再遇到老朋友了。

注释:“元二”是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

“使”是出使的意思。

“安西”是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

清晨的雨,洗净了尘埃,旅舍边的柳色,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这“柳”也暗示着离别。

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诗人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难以再与故旧相见了,这两句将深沉的惜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运用片段:例子1: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清晨,渭城的地面被细雨湿润,就像一块被轻轻擦拭的镜子。

王维站在旅舍前,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元二即将出使安西。

他心里肯定特别难受,就像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要分开时一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句啊,真是让人心里酸酸的。

我就想啊,如果我是王维,我肯定会紧紧拉着元二的手,不让他走呢。

那时候的人们,送别可不像现在,一个电话就能联系。

出了阳关,可能真的就再也见不到了。

哎,友情在那个时候,真是珍贵又脆弱啊。

例子2:我和小伙伴们在讨论古诗的时候,提到了《送元二使安西》。

元二可真不容易啊,要去那么远的安西。

王维呢,他肯定是很舍不得元二的。

你看诗里说的,早晨的雨把渭城的灰尘都打湿了,周围的柳树看起来很清新,可是这清新里却透着离别的悲伤。

我觉得王维就像一个有好多话却说不出来的人,只能劝元二喝酒。

这酒里啊,满满的都是他的不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原文: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以行第相称,以表亲切和敬重。

元二是奉命出使,出使地点是安西,今新疆库车一带,唐朝在那里设有安西都护府。

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

渭城,是秦朝都城咸阳的故址,汉武帝元鼎三年改名渭城,是唐时送人赴西域的必经之地,位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早晨一场濛濛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

“浥”,湿润之意,朝雨不大不小,恰到好处,足见“浥”字准确生动。

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

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舍,瓦楞青青,路边柳色,新新如洗。

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象朝雨有意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是那么多情,然景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的感情。

“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柳”与“留”谐音双关,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

唐诗中折柳赠别的诗句很多,如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劳劳亭》),刘禹锡“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等等。

诗人通过一、二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句由写景转入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参考!《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⑷。

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⑶客舍:旅店。

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然而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以及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以及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下面是关于《送元,使安西》古诗鉴赏的内容,欢迎阅读!《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情感分析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送别诗,在当时即谱入乐府,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

或称之为《渭城曲》,或称之为《阳关曲》(《阳关三叠》)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姓元的朋友出使安西而作。

安西,时为西域诸国总称,因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故称。

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即现在的新疆**。

当时,自长安赴西域,必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处渭河北岸,在长安附近。

阳关,故址在敦煌县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小诗自写景始,以抒情终。

前两句状眼前之景,绘形绘色,如同戏剧舞台上的布景:渭城早春的清晨,蒙蒙细雨拂温轻尘,雨过天晴,驿道微湿,客舍杨柳青青。

这里的“温”字,十分传神。

混,本为湿**意,在此作使动用法,谓细雨拂尘而使之湿润。

漫漫古驿道,无雨则尘士飞扬,雨大则泥泞难行。

而今朝,虽有雨而细小,拂轻尘而不扬,好似天从人愿,特地安置了一个清洁明快的环境。

好友出使西域,本为壮举,此番送行,非籍然销魂之别,故诗人笔下的“"景物亦非阴沉忧郁之状。

然而,西域毕竟尚为荒漠孤寂之地,好友离别在即,势难挽留。

所以,在明快的画面中,读者总感到有几丝早春雨后的凉意。

这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为后两句抒情确定了基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字,恰当确切,内涵丰富。

它暗示朋友对饮已三巡数盏,此前的频频举杯、殷勤话别尽在无字处包涵。

诗人选取饯行之酒将阑的场面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入诗,自然妥贴,意蕴深长,可谓化俗为雅小诗从景入情,情景交融。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及翻译【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洗净尘埃,客舍青翠柳色崭新。

劝你再喝一杯美酒,西去阳关没了朋友。

【正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沉寓意而被广泛传颂。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离别和孤独之感,同时也映射出边塞的荣辱与风景的变幻。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送元二使安西》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的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是作者勉励某使者西行时的开场,渭城常常被朝雨所沐,雨水洗去了尘埃,也隐喻着洗净灵魂的涤荡之力。

而“朝雨浥轻尘”一句则更强调了雨小、轻柔,勉励途中的使者,如朝雨一般洗刷疲倦,重新出发。

接下来的“客舍青青柳色新”则是在诗中描绘出西行路上的客栈,青青的柳色意味着旅途愈发靠近春天,新的绿意迎面而来,也让人联想到人们在此辗转的旅行时所期待的温暖与希望。

而“劝君更尽一杯酒”则是诗人对使者的劝勉,认为即将离别的使者应该再喝一杯酒,以增添壮别之情。

送行之际,一杯酒不仅仅是为了消除一些思乡之苦,更是表达对他的赞美与希望。

最后的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对离别的回响。

王之涣以西行的使者为镜,映射出自己和他人的离别之情。

阳关意指边塞,没了故人表达了当时年少的边塞守卫生活的孤独与荒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别之痛。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塑造出了离别与孤独之情,以及边关风景的荣辱与变幻。

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的诗,更是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时光荏苒与生活琐碎中的不安与彷徨。

然而,诗人在表达孤独离别之时并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以“劝君更尽一杯酒”来勉励,让人们在离别的时刻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虽然边关无故人,但人们可以通过坚强的内心和对未来的希望来面对离别和孤独。

正如诗人所说,“西出阳关无故人”,那就更要勇敢地继续前行,不畏艰险,永远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送元⼆使安西》是唐代诗⼈王维创作的七⾔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后⼆句转⼊伤别,却不着伤字,只⽤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原⽂ 送元⼆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 西出阳关⽆故⼈。

注释: 元⼆:姓元,排⾏第⼆,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

朝(zhāo)⾬:早晨下的⾬。

浥(yì):湿。

客舍:驿馆,旅馆。

柳⾊:柳树象征离别。

更尽:再喝⼲,再喝完。

阳关:在今⽢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故⼈:⽼朋友。

译⽂: 渭城清晨的细⾬打湿了路边尘⼟,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

【篇⼆】⼩学三年级语⽂《送元⼆使安西》教案 教学⽬的 1、认识2个⽣字,会写2个⽣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导⼊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诗吗?谁来背⼀背?(⽣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诗的作者李⽩为什么写这⾸诗。

(因为李⽩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来送他,李⽩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

今天,让我们⼀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20送元⼆使安西) ⼆、学习古诗 (⼀)复习学习古诗的⽅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译文及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译文及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对照翻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送元二使安西 翻译、解析

送元二使安西 翻译、解析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

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

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赏析】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一、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词句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⑶客舍:旅店。

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四、白话翻译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五、阅读鉴赏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浥”,湿润。

善画风景的王维,在诗的一开篇,就描画出一幅清新明朗的图画——早晨的一场细雨,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天气清朗,从长安西去的大道显得洁净清爽。

“浥”字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洗尘而不湿路,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的。

客舍,总是与羁旅相伴;柳,更是离别的象征(“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在离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己”。

但在王维的笔下,客舍和杨柳并未令人黯然消魂,反而因一场朝雨的洗涤显得明朗清新。

平日里,尘土飞扬,路旁杨柳不免笼罩上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重新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让人感觉它变“新”了。

又因柳色之“新”,更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朝雨过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一切,读来只觉风光如画。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浥:〔y 〕:湿润。

6、客舍:旅店。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1、故人:老朋友。

12、更尽:先饮完。

1/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解释: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词语解释: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武帝时称渭城。

浥:沾湿。

客舍:旅馆。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诗文赏析: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本诗是王维在三十多岁时为送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紧紧抓住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

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

这里一个“新”字,一扫与离愁别恨相联的孤寂惨淡的情绪,而使诗歌的基调趋于乐观开朗。

这两句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挚情,“春雨”、“杨柳”等词在中国传统诗歌中素来有象征离情别绪之意,从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们含蓄地告诉读者:春雨可以洗净天地之间的灰尘,却洗不尽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意;杨柳之色可以因雨涤而更新,而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却会永远依旧。

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这里不用折柳之旧俗,而让杨柳列队为友人送行,表现出心胸阔大、不拘小节的浪漫气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见也不到老朋友了!这里所截取的虽然只是饯行宴席上友人酒酣意欲告辞启程、主人殷勤劝酒的短暂场面,但是却表明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已达到了高潮。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全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全文

送元⼆使安西古诗全⽂送元⼆使安西古诗全⽂ 诗⼈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情,也深知友⼈的远征可谓九死⼀⽣,更明⽩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

下⾯是⼩编整理的送元⼆使安西古诗全⽂,欢迎来参考!送元⼆使安西 送元⼆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注释注释 元⼆:作者的友⼈元常,在兄弟中排⾏⽼⼆,故名“元⼆”。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即指初春嫩柳的颜⾊。

君:指元⼆。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 译⽂ 清晨的细⾬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就见不到⽼朋友了。

赏析 赏析 唐代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送元⼆使安西》(⼜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震撼的的艺术感染⼒,然后具有极⾼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西⾯吐蕃和北⽅突厥的侵扰。

开元⼆⼗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逸战胜⼟蕃,唐⽞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此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题作《渭城曲》。

他书也名《阳关曲》。

乐府曾以此诗入谱,成为当时流行歌曲,有《阳关三叠》之名。

元二:王维的友人,姓元,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元二。

安西:唐代设有安西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库车。

[2]渭城:本秦咸阳县,汉改名渭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浥轻尘:是说雨后使尘土沾湿,不再飞扬。

浥:湿。

[3]柳色新:一作“杨柳春”。

[4]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所以叫“阳关”。

古代中外陆路交通的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清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轻扬的灰尘,旅店旁的杨柳显得更加青翠。

奉劝您再喝尽这斟得满满的杯中酒,要知道西行过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一】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前谈话:我们一到四年级背过很多古诗,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我出上句你对下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看来大家掌握的很熟练呢!准备好我们可以上课了吗?二、导入解诗题1、你知道刚才我们背的这几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王维2、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诗,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纠正停顿:送|元二|使安西齐读课题,从题目你读懂了什么?送别,元二(董大),安西,使:出使,怎么知道?板书:结合注释安西是什么地方,知道吗?我找了一些图片(课件补充)安西今在新疆库车附近,谁去过新疆?我也没去过,它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在中国的东面,而新疆是中国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看了图片,你知道安西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荒芜人烟,一望无际的沙漠,缺少水的空气是十分闷热师:再来读一读。

元二去干什么呀?(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镇守边关,保卫国家。

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

所以是─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去保卫国家。

)师: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读题目。

三、知诗意,以画解诗。

1、师: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生介绍,板书:查找资料师补充(课件显示)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是唐朝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后代学者称其为“诗佛”。

2、第一次和一首新古诗见面我们要先做什么呢?(生:先读熟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我们学习古诗的敲门砖。

(贴板书。

)3、那就读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这首诗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而画面?(生读书,师巡视指导)4、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一听?(1个,第一遍就读的这么流畅真了不起。

)谁还想读?老师发现你们对“舍”这个字都读的特别准,板书“舍”及拼音,三声意思是丢弃,四声是房子,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写的字,伸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第一个写正确,第二个写美观。

(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头)6、展示书写:谁愿意把你的字展示给大家?评价:这个天撇捺写的很到位能盖住底下的(画星星)虫的下面是提也写的很正确(画星星)。

同桌互相交换过来,看看他是不是写的很正确呢,如果写的好就也给他画画小星星。

四、美读古诗1、谁再来试试把古诗读的字正腔圆?(出示整首诗)(一生读)2、听了你这么一读啊,我也想读。

能不能让我也来读一读啊?(师按照平仄规律,有感情地读完整首诗,配乐)师:谁说说老师读得怎样?(3、4人)生1:你读得很有感情,并且你每读一个句子,后面有一个停顿。

师:哪儿停了,能说得具体些吗?生:每一句读完了,后面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再读下一句。

师:对。

你说出了读诗的一个很关键的方法,那就是要缓缓地读。

还有谁要说?读诗有长有短这样才有节奏。

读诗也要注意押韵,(出示韵脚)自己读读同学们,这就是古人读诗的方法。

(生点头)想学这种方法吗?师:怎么读?两个字一读。

“渭城”连着读,“朝雨”连着读,“浥”单独读,“轻尘”连着读,读的时候按照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平仄的规律。

(师板书:平仄)师:什么叫做平仄的规律?在我们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声调,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

这四种声调我们它分成两类,第一类我们称它为:平声,也就是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我们用一个符号表示:一横(师板书一横)。

如果我们遇到平声的时候,尽量把这个字的声音延长。

(师指着第一句诗中的“轻尘”)来,读一读。

生:轻尘——(多找几个同学读)师:还不够长,再来。

生:清尘——这就有诗人的感觉了。

师:对。

轻尘——(生反复练读,感受平仄)其他同学和你的同桌试试。

师:平声会读了,那么仄声呢?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声和四声。

我们用一条竖线来表示。

(板书一竖)仄声读的时候声音一出来马上就收掉。

我们称为仄短。

(板书:短)师:客舍。

客和舍字一读马上收。

(生练读)师:对呀,两个字两个字一读,平长仄短.师:标上平仄,它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投影出示标有平仄的诗)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来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五、品读古诗(一)景美1、掌握了技巧了谁来试试读第一二联(一生)指导读诗。

谁再来试试?2、孩子们,前面我们提到,苏轼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听到他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读一读)(送别的地点是哪里?渭城,朝雨:早晨,知道了送别的时间,这个雨下的大吗?不大,刚刚打湿了地面的尘土就停了;浥,什么意思:湿润,怎么知道?师板书:结合注释;客舍,什么样的客舍?有着青青瓦片的客舍;柳树:在小雨的滋润下更加新鲜了,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连起来说一说3、默读,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读S 看到这两句诗,我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T 带着你的好心情读一读T 你的朗读让我眼前浮现了绿绿的垂柳,青青的客舍,整个街道也不再尘土飞扬,雨后清新的空气也扑面而来。

S 仿佛闻到醉人的清香,清纯的风向我吹来。

T 雨后的清新的风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是吗?读出来T 我仿佛闻到一股醉人的清香,清凉的风从我脸庞吹过。

T 还有吗?把你的感受大胆地说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S 雨后很清爽,清新。

舒畅T 带着清新的感觉,让清新的风吹向我们。

读T 你读出了诗歌的味道。

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清新的景物。

我们不能让它只停留在文字上,要用我们的语言和声音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齐读T 我好像置身于这美丽的景色中了五、教学三、四两句,感受深挚的送别情怀。

T 这么美的景色,元二能不能留下?(不能)T 他还是不能不去安西,你知道安西离这里有多远吗?(出示地图)T 元二从渭城出发,经过陇山,穿过河西走廊,到达甘肃的阳关,再出阳关到安西,这绵绵延延,你知道有多远吗?三千多公里,跨越了将近半个中国。

T 这么遥远的距离,面对此情此景,前途莫测,王维对元二的这份送别之情能不深吗?S 深T 想一想,大胆地猜一猜,安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S 我觉得那里空气应该很清新S 我觉得那里有草原T 那里啊没有草原,只有高原,气候恶劣。

而且是一片荒漠,漫天的风沙。

(出示图片)从清新美丽的渭城去往漫天飞沙的安西,当时王维是什么感受?这种依依不舍你在哪里读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说到酒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许许多多与酒有关的诗篇,你想起了哪句?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衣留客足鸡豚。

师: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师:这是一杯热情好客的酒。

生: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出自杜牧的《清明》,这是一杯浇愁的酒。

4、师:这酒一杯有一杯的滋味,“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离别的酒)生1:离别的酒。

生2:友谊的酒。

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元二啊,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叹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

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

孩子们,再读读整首诗,看看是哪些景物让元二和王维触景生情,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1: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2: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3:客舍。

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4: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会给人欣欣向荣之感。

师:元二啊,我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你的脚步吗?而你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儿啊,客中送客,想想我也只身飘泊,而今天你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叹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

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

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猜一猜生:3000多公里。

师:3000多公里。

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

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

课始老师说了特别是在古代离别容易想会难,而此次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从阳关道安西一路是怎样的路况呢?岑参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师: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黄沙满天!师: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满目荒凉!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元二呀,你这一去啊,有多远?有多少坎坷与艰辛?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万水千山,你要多久才能到达安西?你在安西要多久才能完成使命?更要多久才能回到朋友的身边?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有多孤单?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有谁可以与你喝酒,有谁可以与你聊天?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元二啊,这一路啊,有多少风险,你将一个人去经历;而有多少担心,让在长安的朋友们承担?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拓诗蕴师: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此次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吟送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阳关三叠》音乐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