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导丝选择的原则
首选导丝 大部分病变选Miracle 3~4.5、Cross IT 100~ 200、 Pilot 50~150;如血管扭曲钙化宜选Pilot 150~200 更换导丝 不同手术步骤对导丝的需求不同,术中可能需用 换导丝;普通导丝失败后建议换硬度更高弹簧圈导丝 (Miracle 6~12, CrossIT 300~400)或亲水滑导丝(Shinobi Plus, PT2MS, Pilot 200,Field 等),仍有50%以上成功率 专用导丝 CTO专用导丝Miracle 3~12, Conquest 及 Conquest (pro)综合性能好,有经验者可作首选导丝
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正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
掌握正向导丝操作要领
精准细致:0.2~0.5 mm前推、5~10度双向
旋转
双手操作:左手拇、食指司推送和回撤导
丝,右手司导丝旋转器
导丝尖端:始终保持呈30~50度角(被拉直
提示在假腔)
导丝颈部:保持垂直(出现锯齿状或锐角
(Pro) 9~12g
触觉反馈和头端控制好
易穿越纤维钙化病变
易穿透纤维帽
适合带桥侧枝的病变
锥型导丝易发生穿孔
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
导丝尖端塑形的原则
大血管需要相对大弯,小血管相对小弯 病变处有分支尽量塑成小弯 根据导丝通过情况及阻力感随时重新改 变弯度 越硬的导丝塑弯应当越小以防穿孔
正向技术:“锚定”技术
边支导丝球囊锚定技术
主支OTW球囊锚定技术
正向技术:边支技术
CCT 2003 , O Katoh
正向技术:接触导丝技术
第一根导丝 第二根导丝
小分支
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疗
其它策略失败时,该技术可能奏效 IVUS探头进入假腔前要先用1.5mm球
正确选择导丝-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熟悉CTO常用导丝分类和特性
亲水超滑导丝 : Pilot 50~200 , PT2 MS , Whisper, Fielder, Crosswire NT
高阻力和迂曲血管 适合穿越微孔道 易进入内膜下及假腔 触觉和头端控制较差
疏水缠绕型导丝 : Cross IT100~ 400, Miracle 3~12g, Conquest
囊预扩,但应防止穿孔并发症 特别适合在内膜下假腔未扩大前使用 对图像的三维识别非常重要 适合于放置于主支或边支口部
IVUS指导导丝技术:从边支查看前向主支导丝
IVUS探头 主支导丝
Diagnal
通过不同血管部位的IVUS影像可发现 CTO病变的入口
CTO入口
指引导丝从假腔进入真腔
IVUS探头位置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
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
CTO PCI的失败原因
导丝不能通过 内膜下夹层 穿孔 球囊不能通过或者扩张 血栓形成
63% 24% 11%
2% 1.2%
CTO PCI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导丝无法通过病变
Kinoshita I, et al. JACC 1995;26:409-411
微导管配合下的导丝尖端塑形
为了提高通过性,第一弯应 尽量小( 30~45°),最大60° 从尖端下方1~2mm处开始塑形
根据病变近端血管的直径和弯 度决定第二弯的大小(10~30°) 可利用微导管的进退来改变导 丝尖端弯度
第一弯~<30° 从尖端1-2mm弯曲
第二弯10-15°
Martin B. Leon, ACC 2010
提示进入假腔)
细心体会突破感:导丝前推速度非常缓慢
正向技术:平行导丝技术
First wire
Second wire
当导丝进入内膜下造成假腔后,保留导丝于假腔中作为路 标,另插入的导丝以假腔中的导丝为标志,尝试从其它方 向进入真 腔,以避免再次进入假腔
正向技术:导丝互参照技术
从平行导丝技术发展而来 使用2根微导管或者OTW球囊,容易进行导丝交换 多条导丝可互为参照直至其中一条进入真腔
IVUS导管与导丝伴行,根据超声影像随时调整导丝位置
指引导丝从假腔进入真腔
根据管腔是否有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分辨真假腔
IVUS影像证实导丝在真腔
Thank You!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