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课程大纲

一、实践教学目的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题范围及人员组成

人员组成:一人一题

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5. 社会调查项目;

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项目要求

第一类:互联网+

参赛项目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

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

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

第二类:“郑明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第三类: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

三、课程报告要求

基本资料有:

1、参赛作品方案

2、答辩ppt

3、作品摘要

4、团队简介

5、他相关参赛方案辅佐材料也可自行载入

四、成绩评定流程

参加比赛获奖,95---100分

模拟答辩:现场打分60-95

报告质量:50分

现场答辩:50分

五、附件

1、报告模板

2、评分细则

六、报告提交时间

1.2015年10月28日(可尝试参加2015物流大赛)

2.2015年12月23日

创新实践课程报告报告题目

姓名学号

院系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专业物流工程2班指导教师辜丽川职称教授

二o一五年十一

目录(四号黑体,居中)

项目摘要 (1)

1一级标题(或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Y 2××××××(正文第二章)…………………………………………………Y 2.1 ××××××(正文第二章第一节)………………………Y 2.2 ××××××(正文第二章第二节)………………………………… Y

2.X ××××××(正文第二章第X节)………………………………… Y

3 ×××××(正文第三章)…………………………………………… Y X ×××××(正文第X章)…………………………………………………… Y 结论………………………………………………………………………………Y 致谢…………………………………………………………………………… Y 参考文献……………………………………………………………………………Y 附录1××××(必要时)…………………………………………………… Y 附录2××××(必要时)…………………………………………………… Y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

“创新、创意及创业”

挑战赛【放项目名称】

【中间放团队标志、

团队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

2015年XX月XX日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参赛者情况信息表

申队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学历()A大学本科B硕士研究生C博士研究生

项目全称

学校专业年级

联系地址

移动电话邮箱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备注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备注

(不超过100字)

目录(四号黑体,居中)

项目摘要 (1)

1一级标题(或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Y 2××××××(正文第二章)…………………………………………………Y 2.1 ××××××(正文第二章第一节)………………………Y 2.2 ××××××(正文第二章第二节)………………………………… Y

2.X ××××××(正文第二章第X节)………………………………… Y

3 ×××××(正文第三章)…………………………………………… Y X ×××××(正文第X章)…………………………………………………… Y 结论………………………………………………………………………………Y 致谢…………………………………………………………………………… Y 参考文献……………………………………………………………………………Y 附录1××××(必要时)…………………………………………………… Y 附录2××××(必要时)……………………………………………………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