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相对运动问题

合集下载

4连接体问题及解题方法

4连接体问题及解题方法

4连接体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2.连接体题型(1)系统内所有物体相对静止,即运动情况相同,a 也相同------相对静止问题(2)系统内物体相对运动,运动情况不同,a 也不同------相对运动问题二、处理方法1整体法分析系统受力时只分析外力不必分析内力;在用隔离法解题时要注意判明隔离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同时为了方便解题,一般我们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2.相对静止类:程。

(整体与隔离结合使用)例1.A 、B 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 B =6Kg ,今用水平力F A =6N 推A ,用水平力F B =3N 拉B ,A 、B 有多大?3.相对运动问题: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 =1.6 m 、质量为M =3 kg 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 =1 kg 的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若2s 时两者脱离,则F 为多大?4.判断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以最容易达到最大加速度的物体作为切入点,进入分析例3.如图所示,m 1=40 kg 的木板放在无摩擦的地板上,木板上又放m 2=10 kg 的石块,石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试问(1)当水平力F =5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2)当水平力F =10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g =10 m/s 2)此时m 2的加速度为多大?5.方法总结①.当它们具有共同加速度时,一般是先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再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②.当它们的加速度不同且涉及到相对运动问题,一般采用隔离法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找它们运动或受力的联系点列辅助条件方程.练习题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A .211m m m + FB .212m m m + FC .FD .21m m F 2.上题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A 对B 作用力等于为( )3.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以下四个式子来表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正确的是() A.F-Ma B.μma C.μmg D.Ma4.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滑块A、B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A与斜面间、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当A、B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时,B受到摩擦力()A.等于零B.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μ1mgcosθD.大小为μ2mgcosθ6.相同材料的物块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加恒力F,使两物块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绳中张力。

初中物理竞赛 第四讲 运动学

初中物理竞赛 第四讲 运动学

第四讲 运动学一、相对运动问题如果有一辆平板火车正在行驶,速度为火地v (脚标“火地”表示火车相对地面,下同)。

有一个大胆的驾驶员驾驶着一辆小汽车在火车上行驶,相对火车的速度为汽火v ,那么很明显,汽车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火地汽火汽地v v v += (注意:汽火v 和火地v 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汽车中有一只小狗,以相对汽车为狗汽v 的速度在奔跑,那么小狗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火地汽火狗汽狗地v v v v ++=从以上二式中可看到,上列相对运动的式子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①合速度的前脚标与第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合速度的后脚标和最后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相同。

②前面一个分速度的后脚标和相邻的后面一个分速度的前脚标相同。

③所有分速度都用向量合成法相加。

④速度的前后脚标对调,改变符号。

相对运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许多问题通过它的运用可大为简化1、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站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上行驶,方向相同,乙在前,早在后,在射程以内,车上两人同时发出相同的演示子弹,子弹对枪口的速度都是u 。

在两车速度分别为1v =2v ,1v >2v ,1v <2v 三种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应该是( )(A )甲车上的人选被射中 (B )乙车上的人选被射中(C )两人同时被射中 (D )无法确定3、有A 、B 两艘船在大海中航行,A 船航向正东,船速15km/h,B 船航向正北,船速20km/h. A 船正午通过某一灯塔, B 船下午二点也通过同一灯塔.问:什么时候A 、B 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离公路距离为60m 的A 处,他发现公路上有一汽车从B 处以10m/s 的速度沿公路匀速前进。

大学物理相对运动定义教案

大学物理相对运动定义教案

教案:大学物理——相对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的定义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对运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相对运动的定义2. 相对运动的应用3. 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对运动的定义及其应用。

2. 难点: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相对运动的定义、原理及其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对运动原理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相对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4. 练习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相对运动的概念,如两个人在相对运动的小船上交谈,他们各自的参考系不同,但都能描述对方的运动。

2. 讲解相对运动的定义:讲解相对运动的定义,强调参考系的重要性,解释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关系。

3. 相对运动的应用: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航空、航海、车辆行驶等。

引导学生运用相对运动原理分析问题。

4. 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讲解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方法,如速度、加速度的相对性。

推导相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公式,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5.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给出的案例,让学生运用相对运动原理解决问题,如飞机罗盘、汽车大雨行驶等。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相对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相对运动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相对运动的理解。

3. 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相对运动现象,尝试用相对运动原理进行分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高中物理新课标3-4相对论经典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新课标3-4相对论经典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的要大B.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位移为负值时,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C. 在狭义相对论中,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 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D. 在无线电波的接收中,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2、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B.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3、关于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D.地面上的人发现,坐在高速离开地球的火箭里的人新陈代谢变慢了,而火箭里的人发现地面上的人新陈代谢也变慢了4、根据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根竹竿沿着垂直于竹竿方向高速运动时,竹竿的长度会缩短B.对于确定的物体,无论运动速度有多大,物体的质量都不会改变C.宇宙飞船高速经过地球附近时,地球上的人观察飞船上的时钟变慢了D.宇宙飞船高速经过地球附近时,飞船上的人观察飞船上的时钟变慢了5、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B.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章. 物体的运动 四、运动的相对性》优质课教案_6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章. 物体的运动  四、运动的相对性》优质课教案_6

201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教学背景:1课时教学准备:一大一小两只毛绒熊、三角板与一个苹果、卫星模型与大号瑜伽球、一大一小两架飞机模型、玩具风车25个、电池与绿色花泥25组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2.掌握判断物体所处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方法。

3.能理解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学生主要问题在于,分不清研究对象和参考物。

因此,课堂采用生活化引入方式,以一大一小两只玩具熊的位置变换问题引入运动与静止概念,并对如何判定运动进行初步的方法小结,并在此过程中初步强化研究对像的选取问题。

紧接着用一个“搬小猪”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概念,同时引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同一个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内会有两种运动形式,由此将学生的关注焦点引向参照物的选取。

接下来,通过火车问题,进一步强化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两者的关系,引出相对运动的概念。

用多个相对应用在生活、生产中的真实应用,设计活动让学生进行模拟或者应答,以表现性任务的完成来反馈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重难点:研究对象、参照物的判定;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主要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机械运动二、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三、运动的相对性四、运动相对性的应用应用1:同步卫星应用2:加油机和受油机应用3:风洞五、运动相对性造成危害的一面教学反思:本课将理解上的难点用游戏(搬“小猪”、风车、电池与花泥等)进行了分解,学生在活动中玩得开心,学得入心。

用表现性任务观察(同步卫星、加油机等)学生的掌握情况,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反馈课堂学习成果,非常直观。

另外,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诠释比较到位,学生理解比较透彻。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机械运动复习要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和声音(shēngyīn)背诵(bèi sònɡ)一、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1、机械运动(jīxièyùndòng)三要素:解题关键点:找出被研究对象,即某个动、或者不动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参照物选取题目中出现的。

如果题目中只有一个物体,则参照物可选择大地或者太阳。

3、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题型一、判断运动、静止(1)坐在汽车内的乘客,如果以车中的座位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后退,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的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到树木向北运动,则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甲汽车里的人看到停在马路旁边的乙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题型二、选取参照物(1)月亮在云中穿行分析:被研究对象是(2)甲乙两个同学并排走,甲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3)坐在动车上的小明,看到树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4)小小竹排江中游,微微青山两岸走。

前半句参照物是()后半句参照物是()分析:被研究对象是:(5)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为参照物的。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

分析:被研究对象是:6.相对静止: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

例: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也是相对静止的;正在行驶的传送带与上面(shàng miɑn)的货物也是相对静止的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biànhuà)。

大一物理相对运动知识点

大一物理相对运动知识点

大一物理相对运动知识点一、相对运动的概念相对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言的运动。

在相对运动中,我们需要关注参考系的选取和相对速度的计算。

1. 参考系的选取参考系是指用来描述和观察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可以得到不同的相对运动结果。

常见的参考系包括地球、火车、飞机等。

2. 相对速度的计算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

在相对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来计算相对速度,其中关键的概念包括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几何法则。

二、相对运动的相关定理相对运动有一些重要的定理和规律,这些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速度叠加定理速度叠加定理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的速度可以叠加。

叠加的原理是将两个速度矢量相连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相对速度。

2. 相对运动定律相对运动定律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与它们各自的速度的矢量和有关。

根据相对运动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等于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减去自身的速度。

三、相对运动的应用相对运动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相对速度的计算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中,我们需要计算相对速度来确保安全。

例如,在车辆追尾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两车的相对速度来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

2. 摩擦力与相对运动在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常常伴随着摩擦力的产生。

通过研究相对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我们可以优化机械设备的设计,减少能量损失和运动阻力。

3. 碰撞问题与相对运动在碰撞问题中,相对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分析相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碰撞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四、相对运动的挑战与发展相对运动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

1. 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参考系下的不变性。

相对性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即物理规律不依赖于参考系的选择,它对于相对运动的研究和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运动学4相对运动

运动学4相对运动

y
y′
p
t′ = t
经典时空观
O
v r
v O′ R
v r′
u
x′ x
伽利略坐标变换式
y
y′ = y z′ = z t′ = t
x′ = x −ut
}
z
y'
v u
P
r r
o
r r′
o' x x'
r R
z'
(2) 位移的相对性
y
S
y′
y ′′
u
S′
∆r
P
r r
O O′
r r′
P
r r′
∆r′
o ′′
vAK′
r v s a
vAK
= 4000/1.1 ≈ 3636.36(s)
t = 4000 / vAK′
α
r vK′K
B
4000m
0.55m•s-1
A
一货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5m/s竖直下落的大雨,车上仅靠挡 竖直下落的大雨, 例:一货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 竖直下落的大雨 板平放有长为l=1m的木板 。 如果木板上表面距挡板最高端的距离 的木板。 板平放有长为 的木板 h=1m,问货车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使木板不致淋雨? h ,问货车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使木板不致淋雨? 解:车在前进的过程中,雨相对于车 车在前进的过程中, 向后下方运动,使雨不落在木板上, 向后下方运动,使雨不落在木板上, 挡板最上端处的雨应飘落在木板的最 左端的左方。 左端的左方。
a = tan θ g
2
= v
−1
0
' (cos
θ )t
θ = t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感觉风从正北方向吹来;当自行车的速度增加两倍时, 人感觉风从正东北方向吹来,求5 5km / h 11.18km / h
tg 2
相对运动 【例题 2】模型飞机以相对空气 v=39km/h 的速度绕一个边 长为2km的等边三角形飞行,设风速u=21km/h,方向与三 角形的 AB 边平行并和飞机起飞方向相同。求飞机绕三角 形一周需要多少时间? 运 动 矢 量 分 析
21km / h 21km / h
39 km / h
1200
39 km / h
1200
vBC
vBC
【答案】 t AB AB 1 ( h)
vu 30
t BC tCA
1 ( h) 12
t t AB t BC tCA 12(min)
相对运动 【问题综述】 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1.准确判断谁是合运动,谁是分运动;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2.根据运动效果寻找分运动; 3.根据运动效果认真做好运动矢量图,是解题的关键。 4.解题时经常用到的矢量关系式:
v绝对 v 相对 v牵连
相对运动
【例题1】当自行车向正东方向以5km/h的速度行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