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研究探讨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前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来进行人际交往和表达意见,而语言也是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向,其中语式则更注重语言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综述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现状。

兼语式的概念和分类兼语式是一种语法结构,指同一个句子中由两个或多个动词共同构成谓语成分。

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式可以分为动合结构、动补结构、动补宾结构、动宾补结构、动宾补宾结构五类。

动合结构:指一个句子中两个动词构成一个谓语,是兼语式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走过来看看”、“吃完饭去散步”等。

动补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加上其所需的动词补足语构成的谓语,如“我想跳舞”、“他学习写汉字”等。

动补宾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加上其所需的动词补足语和宾语共同构成的谓语,如“他看见邻居走了进来”、“我又买了一件衣服”等。

动宾补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和宾语通过宾语补足语共同构成谓语,如“他让我去做作业”、“我听到她唱歌”等。

动宾补宾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和宾语通过宾语补足语和宾语共同构成谓语,如“他将问题解决了”、“我认为这首歌唱得好听”。

兼语式在汉语中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修辞效果。

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充满了兼语式的运用,如《红楼梦》中的“宝玉满面愁云,翠缕黄衫,投闲处、对晚照,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句子,就有多种不同的兼语式结构。

除了文学作品,兼语式在日常交流、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气氛热烈的宴会上,人们可能会使用“喝个彩,祝福永远”等兼语式的祝福语;在商业广告中,兼语式的使用可以增强商品的吸引力和描述效果,如“一条龙服务,尊贵享受”等。

兼语式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机制兼语式的语义特征是将两个或多个动作或事件整合在同一个语句中,从而可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时间关系。

对外汉语兼语句教案

对外汉语兼语句教案

对外汉语兼语句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兼语句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兼语句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学生能够运用兼语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3. 学生能够分析和理解兼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1. 兼语句的定义和结构。

2. 兼语句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3. 兼语句的语境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兼语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兼语句的语境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教学板书。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兼语句的定义和结构。

2. 教师通过举例子或图片展示兼语句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兼语句的定义和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要素。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兼语句的基本用法和表达方式。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运用兼语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准确之处。

四、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兼语句的语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

2.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兼语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拓展、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使学生对兼语句的定义、结构、用法和语境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口头练习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在讲解中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拓展环节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兼语句的偏误分析

兼语句的偏误分析

兼语句的偏误分析[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兼语句以其特殊的意义、特殊的结构逐渐成为外国留学生交际中频繁使用的句式。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留学生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其结构、语义特征等问题而出现使用上的偏误。

在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语料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举例说明的方法,总结出留学生在汉语兼语句使用时的偏误类型,并得出兼语句的偏误情况是可以出现在句型结构各个成分上的结论;同时,通过对兼语句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类,可以更加系统地对汉语兼语句进行教学。

[关键词]兼语句;偏误;结构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增多,对外汉语专业也逐渐从新兴走向了成熟。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也都经历着从出现到解决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

兼语句作为汉语基本句型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总结出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而使教与学变得更加系统。

一、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是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合一个主谓短语从而构成的短语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动宾短语中的宾语是后半部分主谓短语的主语。

兼语句的最基本结构是“N1+V1+N2+V2”,其中“V1+N2”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构,“N2+V2”是一个主谓结构。

二、兼语句的基本用法兼语句在使用时有多种限制条件。

在兼语句“N1+V1+N2+V2”的基本结构中,N1是事件的施事者,也就是动作的发出者,N2是事件的受事者,也就是事件的承担者。

N1和N2在语义上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果位置调换,那么语义也将有所变换。

同时,在这个结构中,V1和V2的使用也是有许多限制的,并不是任何动词都可以进入这个结构充当V1、V2的成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N1+V1+N2+V2”中V1的类别(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兼语句的结构中,动词V1通常具有表示让、要求、禁止等的意义,也就是说表示“使某人怎样”“让某人怎样”以及“禁止某人怎样”等,这类动词通常包括要求、请求、邀请、怂恿、鼓励、强迫、领导、组织等带有“使动意义”的词。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本文从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回顾了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现状,发现需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汉语中介语语用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语用教学尤其是语用教学中输出训练和测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途径。

标签:中介语语用言语行为语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一、引言赵杨(2015)认为,中介语语用是非本族语者对言語行为的理解与产出以及与二语相关的语用知识的习得。

掌握汉语语用知识、具备汉语语用能力才会减少或避免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顺利进行交际;而掌握学习者习得汉语语用规则的特点及其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规律会使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有效;而且,唯有全面掌握并分析、研究汉语的语用需求与运用规律,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更加科学、实用。

(李军、薛秋宁,2005)二、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中介语语用研究大多在言语行为框架内开展,言语行为是语言所共有的,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赵杨,2015)。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一)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理解包括对语言形式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对语境中言语行为(话语意图)、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

1.学习者如何理解语用意图母语、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的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从话语形式去理解言语行为的现象(Carrel,1981)。

对话语意图尤其是言外之意的理解在日常交际中很重要(李军、薛秋宁,2005)。

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在从语言形式去理解话语意图的逐步推进中因汉语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不得不借助于母语。

2.影响语用意图和言外之意理解的因素影响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理解的因素有汉语表达形式和语境、学习环境和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居住时间以及学习者现有的相关知识系统、思维方式和习惯等。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本文讨论了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

文章首先说明了“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后分析了“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的一些典型例子以及它们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的重要性。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随着汉语句法研究的发展,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汉语兼语式”概念指的是一种句法分析,它同时包含了汉语和英语句法分析。

在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中,汉语和英语句法分析的特征都是受到同等的重视,以便深入理解句子的结构、意义及其两种语言的差异。

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本文将分析几个典型例子,深入探讨它们在句法分析中所占据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在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中,“我们把简单的食物叫做‘低级食物’”。

在这句话中,“我们”与“把”是汉语中的句子结构,而“low-level food”是英语中的句子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句话受到了汉语和英语句法结构影响,它反映出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的特点。

此外,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差异。

例如,“我们正在把这件衣服按照你的要求缝制”中,“把”表达的是汉语形式的句子结构,而“sewing”并不是一个汉语的句子结构,而是一个英语的句子结构。

因此,这句话也反映出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在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差异方面的重要性。

最后,“今天是最后一天”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本句中的“是”是汉语中特有的句子结构,而“last”是英语中的句子结构,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句话也反映了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在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差异方面的重要性。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兼语式句法分析对于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差异和它们句法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兼语句习得与教学研究

初中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兼语句习得与教学研究

初中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兼语句习得与教学研究现代汉语兼语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研究方面,都越来越被重视。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现代汉语兼语句本体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以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兼语句问卷调查作为语料来源,对外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兼语句习得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一些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兼语句的教学建议。

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关于兼语句的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是关于现代汉语兼语句本体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兼语句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外国留学生兼语句的习得研究,主要是对外国留学生不同兼语句的习得顺序的分析,以及对由句法结构不完整、语义指向错误、“语用”选择不当三个方面引起的兼语句偏误进行分类分析,并且从兼语句知识本体、教学者、学习者三个方面来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在结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兼语句的五个类别:使令类、称呼类、有无类、喜怒类和交接类,分别提出了对外汉语兼语句的教学建议。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对比研究

中使 用率很高 , 也是对外汉语初级教学 中的重要语 法项 目。 但该 句式在对外汉语初级教 材中的描述却并不尽相 同。本
文按 照历时顺序选取 了比较有代 表性 的十部对外汉语 初级

教材 , ① 除 了《 初级汉 语课本 》 外, 其 它所选教 材都收入 了这 重要句 型。通过考察各教材对兼 语句的描述 , 我们发现不
同之 处集 中在概念定义 、 类别划分 、 无 主语兼语句等几 个方
面。

的意义时用兼语句 , 然后 指出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 , 并给 出
结构的语序 , 将句子成分 与词类相对应排列并给出例句 。例
句 中出现 了省略主语 ,添加能愿 动词等句 子以扩展 难度 。 《 新 实用汉语课 本》 用英文作解 释 , 基本与 《 实用汉语 课本 》 相同, 也对“ 请” 和“ 让” 作 了区别 。《 成功之路》 给出兼语句的 定义 , 用字母代表 的句子成分排列 出形 式结 构 , 列 出带有动 词“ 请” 、 “ 让” 、 “ 叫” 的例句 , 但并 没有 明确 指出这类句子 的 使令 功能意义。《 发展汉语 》 首先给 出兼语句 的谓语形 式为 “ Vl ( 让、 叫… …) +名词性成分 + V 2 ” 。然后 指出“ 这个 名词
《 基 础汉语》 将“ 兼语式 ” 改为“ 兼 语句” , 定义简化 为“ 有

无主语兼语句各教 材的描述 都 比较简单。《 汉语教科 书》 从
无 主语句 人手 , 指 出“ 汉 语里 有一些 用 ‘ 有’ 起 头 的无 主语 句, 这种句子在 ‘ 有’ 和宾语之后 , 还有其它成分。” 然后给 出
兼语句是一种具有汉语特 色的复杂句式 ,在现 代汉语
步 的区别 , 指 出“ 请” 用于 比较客气 的场 合 , 还 有邀请 的意 思。教材采取 以词类排列结 构给出例句 , 例句 中出现 了否定 形式 , 不刻意讲解但有助于启发学生 自己掌握。《 汉语教程 》

“构式—语块”理论下的兼语句教学调查及探讨

“构式—语块”理论下的兼语句教学调查及探讨

“构式—语块”理论下的兼语句教学调查及探讨兼语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殊句式,也是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目前,兼语句的相关本体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针对性的兼语句教学研究却为数不多,且多停留在传统的“主—谓—宾”、“施—动—受”教学思路上。

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使二语习得者语用偏误量增多。

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与此同时,“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的适时提出与成功应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本文考察了四部比较权威的大纲、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分析兼语句的设置分布情况,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偏误情况也做了统计分析,并归纳出兼语句偏误类型有:句式杂糅、遗漏、误用、错序、误加等,得出引起偏误的原因:语际干扰、语内干扰、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干扰以及教学因素干扰。

最后从“构式—语块”教学法角度设计出一套相对简单、比较全面、易于二语习得者学习的兼语句课堂教学教案。

“构式——语块”教学法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一种补充性的新思路,它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研究与教案设计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研究与教案设计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研究与教案设计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研究与教案设计随着对汉语学习的广泛关注和推广,HSK考试作为国际汉语水平评定的标准,成为了全球汉语学习者的重要目标。

《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准备和应对HSK考试而编写的教材。

在这个系列教材中,兼语句作为汉语语法的重要部分之一,获得了特殊关注。

本文将对《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研究进行探讨,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相应的教案,以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兼语句。

一、兼语句的定义和特点兼语句是指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的句子结构。

在《HSK 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这类句子常常以“一个…”、“两个…”等形式出现。

兼语句的特点在于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使得学习者需要掌握其中的特殊结构和用法。

兼语句的用法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表示选择:一个动词可以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表示在多个宾语中进行选择。

Example:他可以喝茶、咖啡或者果汁。

你可以选择华山、泰山或者黄山作为旅行目的地。

2. 表示并列:一个动词可以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表示并列关系。

Example:他又唱又跳,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这个餐厅提供中餐和西餐。

3. 表示补充:一个动词可以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表示相互补充关系。

Example:他给我买了一本书,并且还送了我一束鲜花。

这家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

二、《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兼语句的教学针对兼语句的特点和用法,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案,以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知识点。

1.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习者解释兼语句的定义、特点和用法。

2. 例句分析:选取教材中的例句,让学习者分析其中的兼语句结构和用法。

3. 句型模仿:让学习者根据给定的语境和词汇,模仿兼语句的句型进行语言输出。

4. 实践练习:设计情境,要求学习者运用兼语句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现代汉语的兼语式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课题,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兼语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存在并使用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兼语现象,这些兼语现象既包括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也包括话语中的交际行为和语气等方面。

本文将综述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前景,并对其进行评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兼语现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现代汉语中的兼语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解释和观点。

其次,兼语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不断拓展和深化。

在兼语研究中,学者运用了很多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如实证研究、对比研究、理论分析等,不断推动了研究的进展。

此外,兼语研究还与相关领域的研究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格局。

然而,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兼语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尚未达成共识。

不同的学者对于同一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存在差异,这导致了研究成果的分散和碎片化。

其次,兼语研究往往缺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合。

学者们在研究中过于依赖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这使得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再次,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虽然在兼语研究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但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和问题没有解决。

总之,现代汉语的兼语式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课题,其研究现状、问题和前景对于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充分吸收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加强对兼语现象的描述、分类和理论研究,并注重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可以为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

汉语兼语式的句法分析及其相关语法现象中文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语言,句法分析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研究者们就汉语兼语式句法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其特定语言现象的描述、句法分析方法的完善及其在汉语句法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从汉语兼语式句法的定义、特征、研究现状及相关语法现象这四个方面着手,阐述汉语兼语式句法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语法现象。

一、汉语兼语式句法的定义、特征及研究现状1.1语兼语式句法的定义汉语兼语式句法是指以一种独立的句法结构系统来描述汉语句法现象的一种句法系统。

这种系统不仅包括汉语独特的语言句法模型,而且还包括汉语中的一些跨文化句法现象。

1.2语兼语式句法的特征汉语兼语式句法的主要特征是以汉语为基础,融合了一些西方语法概念,如语素分析、语义结构分析、依存句法理论等,以及借鉴了一些西方语言的句法特征,但又不影响汉语句法原有特点。

1.3语兼语式句法的研究现状近几年,汉语兼语式句法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研究覆盖了汉语句法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汉语句法模型的构建、汉语句法特性及其句法结构的分析。

研究者们也深入分析了汉语句法的双重特性,以及汉语句法现象的跨文化特色,因此,汉语兼语式句法的研究现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汉语兼语式句法的相关语法现象汉语兼语式句法的相关语法现象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2.1义unbond语义unbond是指一句话中实际含义与表面意思不符的现象,通常出现在汉语中的反问句中。

例如:你怎么没来?(实际上是在问“你为什么来了?”)2.2招呼语打招呼语是指常见的汉语礼貌用语,如你好、您好等等,通常出现在对话开头。

2.3谓形式称谓形式是指汉语中常见的称谓词,如您、你(朋友)、你(客气)等,这些称谓词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完全相同。

2.4式结构汉语句式结构是指汉语句法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如主谓宾结构、状语结构等,这些结构有助于帮助汉语说话者正确表达思想。

试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_使_字兼语句_廖洁

试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_使_字兼语句_廖洁

收稿日期:2010-05-02作者简介:廖洁(1985—),女,重庆市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试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使”字兼语句廖洁(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摘要:“使”字兼语句的结构与一般兼语句基本相同,但深层语义结构却与其有很大差别,可以视为话题兼语句。

汉语兼语句表层结构的相似性,导致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容易将“使”字兼语句与“叫”、“让”字兼语句及“把”字句混淆。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深层语义的讲解入手,灵活使用追问法、情境语用法、句子合成法、近义词对比法等帮助留学生正确地使用各种类型的兼语句。

关键词:“使”字兼语句;深层语义;把字句;对外汉语;语法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82(2010)03-0057-05第22卷第3期2010年6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Vol.22No.3Jun.2010兼语句一般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重叠构成,前一个动宾结构的宾语兼做后一个主谓结构的主语[1]。

“使”字兼语句以动词“使”为第一谓语,比如“这样的计划会使企业破产”、“你的话使我很高兴”。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字兼语句是外国学生错误率较高的一种句式。

本文将首先分析“使”字兼语句的特点,然后从留学生易犯的几种常见偏误入手,找出其出现的原因,从而探讨最佳的教学策略。

一、“使”字兼语句的基本特点我们以下面十个例句为基础,分析“使”字兼语句的基本特点。

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②你的要求使我有点为难。

③生活艰辛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④我的沉默,一定使老张发现我是稳健派。

⑤惨象已使人惨不忍睹。

⑥有学识的有心人愿意努力,可使文化得以保存。

⑦营业员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便和顾客关系亲近起来,产生和谐、融洽的气氛,从而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⑧这幅画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使人得到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连动句、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开题报告

连动句、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开题报告

连动句、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连动句和兼语句在中文语法中属于比较复杂的部分,也是初学者比较容易混淆和错误的部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种句式的学习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连动句和兼语句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种句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先对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定义、特点、构成要素等基本知识进行梳理和介绍,然后将研究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它们在教学连动句和兼语句时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最后,结合现有的语言学和教育学理论,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以促进学生对连动句和兼语句的理解和掌握。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教学观察等多种方法,其中,实地教学观察将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场景中进行,观察学生在学习连动句和兼语句时的表现和反应,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总结,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三、预期目标和结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连动句和兼语句的教学策略,通过对现有的教材和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对连动句和兼语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预期结果包括:明确连动句和兼语句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总结对外汉语教材中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和资料收集(1个月)1.1.收集和整理连动句和兼语句相关的文献和资料;1.2.分析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在教学连动句和兼语句时的教学方法和效果;1.3.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在学习连动句和兼语句时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和观察(2个月)2.1.选取适合的对外汉语课程或班级,进行实地教学观察;2.2.观察学生在学习连动句和兼语句时的表现和反应;2.3.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外汉语 兼语句

对外汉语 兼语句

对外汉语兼语句对外汉语是指面向外国人教授汉语的语言教学。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对外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学生首先要学会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使用正确的词序、语态、语气等,才能在交流中不出差错。

同时,词汇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关键。

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和表达汉语,也可以更有效地扩展词汇量,提高汉语水平。

其次,与基本语法和词汇紧密相关的是汉字的学习。

汉字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符号,其演变和规律决定了汉语的历史及现代性。

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和发音技巧,了解汉字的基本规律和常用的部首,理解汉字语义、结构、发音、用法等,这样既能认读大量的汉字,又能更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

第三,交流能力的提高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实际沟通紧密相连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交流能力的提高。

通过角色扮演、实地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实际体验和练习汉语对话。

如此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加自信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第四,对汉语文化的了解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汉语是一门汉民族的语言文化,这也决定了简单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需要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汉语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汉民族的思想、风俗和文化传承等内容,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汉语。

最后,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的角色。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陪伴者和分析者。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更快、更准、更好地学习汉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重要方面包括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汉字的学习、交流能力的提高、汉语文化的了解以及教师的角色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全面、有序和均衡的提高和发展,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因此这些方面的提升都应该同时得到重视和关注。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兼语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兼语句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兼语句本文通过对比《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对兼语句处理的异同,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出发,就兼语句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标签:兼语句对比对外汉语教学刘月华等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以下简称《实》)和齐沪扬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以下简称《对》)两部语法书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编写的,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比两书中对兼语句处理的异同,以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从兼语句的定义、类型、语法特征及其与其他句式的区别等四个方面,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处理方法。

一、定义介绍《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两书中,对兼语句的定义表述基本相当,但介绍方法上有些不同。

《实》中以“你请他来”为例,说明“他”是动宾短语“请他”的宾语,又是主谓短语“他来”的主语,“他”是兼语,这样的句子就叫兼语句。

而《对》中用“兼语短语”这一概念来解释,把两个短语套叠作为兼语句形式标志,通过图示和公式来说明名词兼有宾语和主语的双重身份,并用语义上的施事受事关系指出动词1和动词2之间的因果或目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介绍“兼语短语”时,可以借鉴《对》中的公式法,用公式将它分解成两个短语。

例如:晚上我请你吃饭。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公式:晚上我请你吃饭=晚上我请+吃饭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公式: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领导经常表扬+工作认真运用公式法能够更直观地解释“兼语”兼有宾语和主语的双重身份。

但在实际讲解中应该注意少用“兼语短语”“施事”“受事”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多举例子,尽量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兼语句。

二、类型介绍《实》和《对》两书中,都根据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类,所包括的类型基本一致,有以下六种:①表使令;②表称谓或认定;③表示爱憎、好恶;④兼语的谓语是说明或描写兼语的;⑤动词1为“有(没有)”;⑥动词1为表示肯定意义的“是”。

对于一种所谓“兼语式”的初步探讨

对于一种所谓“兼语式”的初步探讨

错误 的

试 比较
:
⑥ 马 家要 娶 祝英 台 作 媳 妇
可 祝英 台 宁 死 不 嫁
,
}
⑦我 不 娶 她作妻 子
例⑥中 妇

,

马 家 要娶祝 英 台 ”

祝英台

就一 定

作 媳妇

吗?

祝英 台


,

作媳
能 构 成 主 谓 关 系 吗 ? 再 看例 ⑦

既然 句 中前后 两个 动词 分别 属于 前后 两个 主语
, , “ ” “

:

( 以 让 ) 字 没 有 任 何 动 词 特 点 不 能单 独作 句 子 成份 不 能 带 了

” “


,
不能 重 叠
,




一样
,
是典 型 的介 词
)

( 二 ) 形 容词 活 用 为使 动 词
L 君 子 正 其 衣冠 @ 能 富 贵将 军 者
.

( 《 请 大 家分 析 特 殊兼语 句
上 撰文
,

哈 尔滨

全 国语 法 和 语 法 教学讨 论会
,


,
有位 代表 提 出这 样 一 个 句 子

,

① 他 把羊 牵到 山 上 去 吃 草 ” 代表 们看 法 很不 一致 说

吴 为 章 同志 在 《 汉 语学 习》 杂 志 上 撰文
既 然兼
语 句有着前 后 两 套 主 谓结 构 边 断 句分 析 法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研究探讨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研究探讨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研究探讨《汉语课本》延续了《基础汉语》关于兼语句的定义,并进一步指出了兼语句的前一个动词往往是带有使令意义的"请、让、叫、组织、领导"等或"有"。

《基础汉语课本》对于兼语句的描述采取最基本的做法,对其进行定义(与前两部基本相同)并指出其使令意义,给出例句。

《实用汉语课本》在《基础汉语课本》的基础上,还对"请"和"让"作了进一步的区别,指出"请"用于比较客气的场合,还有邀请的意思。

教材采取以词类排列结构给出例句,例句中出现了否定形式,不刻意讲解但有助于启发学生自己掌握。

《汉语教程》首次从功能意义角度入手,指出汉语表达"让某人做某事"的意义时用兼语句,然后指出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并给出结构的语序,将句子成分与词类相对应排列并给出例句。

例句中出现了省略主语,添加能愿动词等句子以扩展难度。

《新实用汉语课本》用英文作解释,基本与《实用汉语课本》相同,也对"请"和"让"作了区别。

《成功之路》给出兼语句的定义,用字母代表的句子成分排列出形式结构,列出带有动词"请"、"让"、"叫"的例句,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类句子的使令功能意义。

《发展汉语》首先给出兼语句的谓语形式为"V1(让、叫……)+名词性成分+V2"。

然后指出"这个名词性成分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从而定义其为兼语句。

由此可见,各教材关于兼语句的定义大致相同,都突出强调"兼语"的概念,并明确形式结构。

对于常用动词并非所有的教材都做了介绍,但从教学角度来讲,提示兼语句常用"请"、"让"、"叫"等动词,从而点出其典型语义即"使令"功能义十分必要,有助于学生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并与其他类似形式(主谓结构作宾语)等相区别。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字兼语句-精选教育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字兼语句-精选教育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字兼语句一、留学生使用使字兼语句的偏误分析(一)“使”字兼语句与“叫”、“让”字兼语句混淆由于汉语语感不强以及对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不了解,再加上很多工具书常用“致使、叫、让”等来解释“使”,留学生对“致使”这样抽象的提法难以理解,通常用“使”来代替“叫、让”。

如:1.老师使我擦黑板。

2.我使他去打听情况。

“使”字兼语句的深层语义结构为:NP1(原因/方式)+使+NP2(施事)+V2。

NP1表达的意义是产生V2的原因或方式,并不指发出V2这个动作,而分析以上每个例句可以得出,V1是由NP1发出的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出这些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NP1(施事)+让/叫+NP2+V2。

“使”字兼语句中的V2一般表示一种变化的情况[-V→V],即NP1使NP2发生了某种变化,含有“致使”义,NP1表示原因,“使”引出对象,V2意味着产生的结果。

而例句中的V2都是一般性的动词性结构,表示NP1让NP2发出的动作,仅表示一种“使令”义,没有“致使”义。

我们认为:凡是兼语句中含有“致使”意义的,即由于NP1使NP2产生了V2这个变化,那么就可以用“使”,在口语中可以用“叫、让”代替,而如果不表示“致使”、没有结果意义的兼语句,就不能用“使”而只能用表示“使令”意义的“叫、让”等动词。

(二)“使”字兼语句与把字句相混淆1.哥哥嫂子对他很不好,使他从家里赶走。

2.一阵电话铃声使她弄醒了。

3.那个金发女郎使我迷住了。

这些例子有以下共同点:(1)“使”后边的小谓语“赶”、“弄”、“迷”都是及物动词。

(2)“赶走”、“弄醒”、“迷住”都是及物动词带补语的形式。

(3)“使”的宾语“他”、“她”、“我”都是后边动词的受事对象。

(4)这些句子所表示的,都是给“使”的宾语带来某种变化或使其产生某个结果。

这几个特点正符合“把”字句的要求,因此这些“使”字句改为“把”字句都十分自然。

留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误呢?1)没有掌握“使”字句的本质特征:“使”的宾语NP2是后边动词或形容词的施事主语,NP1是产生V2的原因和方式。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类词的标注问题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类词的标注问题

作者: 马宏基
作者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科学决策
页码: 86-88页
主题词: 教材;兼类词;词性标注
摘要:教材中兼类词的标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在这方面存在一些瑕疵。

兼类词是一类特殊的聚合,要正确的定义和确定兼类词,必须把兼类词同词的多功能现象区分开来。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对兼类词作整体标注,标出兼类词的多个词性,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

还应该合理安排兼类词多项词性的排列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材中兼语句描述的研究探讨
《汉语课本》延续了《基础汉语》关于兼语句的定义,并进一步指出了兼语句的前一个动词往往是带有使令意义的“请、让、叫、组织、领导”等或“有”。

《基础汉语课本》对于兼语句的描述采取最基本的做法,对其进行定义(与前两部基本相同)并指出其使令意义,给出例句。

《实用汉语课本》在《基础汉语课本》的基础上,还对“请”和“让”作了进一步的区别,指出“请”用于比较客气的场合,还有邀请的意思。

教材采取以词类排列结构给出例句,例句中出现了否定形式,不刻意讲解但有助于启发学生自己掌握。

《汉语教程》首次从功能意义角度入手,指出汉语表达“让某人做某事”的意义时用兼语句,然后指出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并给出结构的语序,将句子成分与词类相对应排列并给出例句。

例句中出现了省略主语,添加能愿动词等句子以扩展难度。

《新实用汉语课本》用英文作解释,基本与《实用汉语课本》相同,也对“请”和“让”作了区别。

《成功之路》给出兼语句的定义,用字母代表的句子成分排列出形式结构,列出带有动词“请”、“让”、“叫”的例句,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类句子的使令功能意义。

《发展汉语》首先给出兼语句的谓语形式为“V1(让、叫……)+名词性成分+V2”。

然后指出“这个名词性成分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从而定义其为兼语句。

由此可见,各教材关于兼语句的定义大致相同,都突出强调“兼语”的概念,并明确形式结构。

对于常用动词并非所有的教材都做了介绍,但从教学角度来讲,提示兼语句常用“请”、“让”、“叫”等动词,
从而点出其典型语义即“使令”功能义十分必要,有助于学生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并与其他类似形式(主谓结构作宾语)等相区别。

类别划分
关于兼语句,除了《汉语教程》、《成功之路》外,所选教材基本都将其划分为两次、两类进行讲解,分别为兼语句和无主语兼语句。

第一类多体现在上面说过的基本概念中。

而无主语兼语句各教材的描述都比较简单。

《汉语教科书》从无主语句入手,指出“汉语里有一些用‘有’起头的无主语句,这种句子在‘有’和宾语之后,还有其它成分。

”然后给出例句,(1.有人敲门。

2.从前有一个农民叫张和。

)再根据例句指出其中的结构关系,点出兼语,引出其定义。

《基础汉语》也在无主句里简单介绍了有一种用“有”或“是”的无主语兼语句,其中“有”字例句与《汉语教科书》例2类似,“是”字例句为“是谁给我打的电话?”《汉语课本》(校内版)中兼语句的描述在一课内,包含了上述的两类。

商务版②将其分为两次讲解,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添加了“组织、领导”等,而将“有”开头的无主语兼语句单列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版强调了“有”后边的名词(即兼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都不是确指的。

此后的《基础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也都对无主语兼语句进行了简单介绍。

《发展汉语》虽然也分为两次描述了两类兼语句,但并不包含无主语兼语句,而是将第一类按照功能意义分为两种进行讲解(具体见四)。

无主语兼语句讨论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各教材对于无主语兼语句的看法并不一
致。

针对《基础汉语》中提到的“是”字开头的兼语句及其例句“是谁给我打的电话?”,我们认为这样的句子理解为“是……的”强调句更合适。

如果我们补充例句的答句,则为“是玛丽给你打的电话”或“是一个叫玛丽的女孩给你打的电话”,将答句与例句结合可以看出其典型语义功能是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而且“是”后面的宾语可以是确指的,也可以是不确指的。

这些都与“有”开头的句式不同,因此我们认为不宜将其看做无主语兼语句。

关于“有”开头的兼语句,很多教材都将其称其为“无主语兼语句”,但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讲,这样的讲解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句式的功能意义。

吕叔湘曾经在《中国文法要略》对这类“有无繁句”做过讨论。

吕先生将其称为“没有起词的有无繁句”,认为句中“有”字具有一种介绍的作用,因为主语是上文没有提过的,带有或多或少的无定性质,需要介绍一下。

正如上文中《汉语课本》(商务版)强调的“有”后边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应该是非确指的。

吕先生以“有人敲门”为例进行分析,指出这句话“实在只是一个叙事句,它的意义都在‘人’(起词),‘敲’(动词),‘门’(止词)这三个词上,‘有’字只是一个形式词,既然有敲门的事情,其为‘有’人,不言而喻,何必再说?所以要这么说,因为不知道是谁敲门。

前面有没有这个‘有’字就可以表示起词的无定或有定,例如:(1)有客来了。

(2)客来了。

前句的客人是不速之客,后句的客人是约好了的客人”。

③吕先生认为,为权宜之计,未尝不可把“有”字作为一个表无定性的指称词。

叶斯柏森在《语法哲学》中也曾针对英语中的“therebe”(“有”字句)做过讨论,
叶氏认为“这类句子通过把弱化的there置于通常被主语占据的位置,好像将真正的主语藏起来了,将它降低到次要的地位,因为它不确定”。

④可见叶氏认为there的作用在于引出后面真正主语的不确定性,主张将其看做不定冠词。

叶氏还提到许多语言都有用“有”后接一个形式的用法,即使在主语放在动词之前是一条不变的规律的汉语中,在这类句子中,却也把“有”放在句首。

所以,我们认为针对多种语言中共有的这种语言现象,我们从句子的功能语义角度将其看做表无定性的指称词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发展汉语》关于兼语句的描述
前面已经提到《发展汉语》也将兼语句分为两次、两类进行描述。

第一类的形式为“N1+让、叫……+N2+V”,包括两种意义,一是N1要求或请求N2做某种动作,二是N1同意N2去做某事。

并且给出了表达两种意义的常用动词。

在第二种意义中,还从语音角度指出句子的重音应该放在使令动词上,而且给出了其否定式,指出否定式的重音在否定词上。

第二类兼语句形式为“N1+使、叫、让+N2+Adj/V”,意义表述为N1是引起N2做出某种事情或者发生某种变化的原因,N1不是有意要求、命令N2这么做。

最后还区分了“让”、“叫”和“使”在这两类兼语句中的应用,即“让”和“叫”可以用在两类兼语句中,而“使”只能用于第二类中。

由此可见,《发展汉语》是根据兼语句的不同功能意义将其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结构,早在《汉语教科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1.我请你来。

”“、2.这件事情让我很高兴。

”这样的两类例句,分别代表以上的两类兼语句,但并没有将两类分开讲解。


续教材的形式和意义以及例句也都集中在第一类上。

我们认为这两种兼语句确实能够根据不同的形式结构搭配不同的语义功能,分类描述更加细致和系统,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但是针对第一类划分的两种意义则并没有必要。

这两种意义更多的是从动词本身的含义出发,学生只要掌握了不同动词包含的不同意义以及一个动词(“让”)所具有的两种义项就能理解句义。

这些更多的是词汇方面的问题,无需特意从语法上分类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