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监护
ICU及危重症监护
ARDS通常由严重感染、创伤或休克引起,导致肺部炎症和肺组织损伤,使肺部 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治疗ARDS的方法包括机械通气、液体管理和抗炎治疗。
心搏骤停
总结词
心搏骤停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需要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详细描述
心搏骤停通常由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颤)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 停搏引起。治疗措施包括心肺复苏、 除颤、药物治疗和复苏后治疗。
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AI技术进行病情预测、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救治 成功率。
远程医疗
通过远程监测和诊断,实现异地专家会诊和指导,提高救治效率。
3D打印技术
应用于个性化医疗设备和植入物制造,满足患者特殊需求。
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精细化护理
提供专业、全面的护理服 务,关注患者心理和生理 需求。
应对医疗资源紧缺的挑战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使用效 率,确保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培训与扩张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学科建设, 扩大危重症监护领域专业人才队
伍。
社会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危重症 监护事业,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重症肺炎
总结词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其他 并发症。
详细描述
重症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治疗措施包 括抗生素、抗炎药物、机械通气和对症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 况,涉及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
MODS通常发生在严重感染、创伤或 休克后,导致多个器官受到损害。治 疗措施包括支持性治疗、器官功能替 代和病因治疗。
危重症监护的内容
危重症监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率等,这些指标的稳定是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血液检测:为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并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特定检查,如血培养等。
循环功能监测:主要包括心电监护和血流动力学监护,心电监护通过心电图等手段连续性无创监测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监护则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尿量、肢体温度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器官灌注情况。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注意呼吸道的湿化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肺部并发症的监护:如心搏骤停后,由于肺循环中断,肺部感染成为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策略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策略1.严密监测:对危重病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
需要定期记录这些指标,并及时识别任何异常。
2.心理支持:危重病患者往往会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3.定期翻身和床位转换:危重病患者容易发生压疮和肌肉萎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翻身和床位转换,以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止肌肉萎缩。
4.防止感染:危重病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确保患者的环境清洁卫生。
5.高效缓解疼痛:危重病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止痛药物,并密切关注疗效和患者的反应。
6.密切关注呼吸功能:呼吸系统常常是危重病患者最受影响的系统之一、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氧饱和度,并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或其他辅助呼吸设备的支持。
7.液体管理: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非常重要,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给予静脉输液,并密切监测体液平衡和尿液量。
8.管理并发症和并存疾病:危重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并发症和并存疾病,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状况进行及时的识别和干预,以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9.定期康复评估和干预:对于危重病患者,早期的康复评估和干预非常重要,以促进其尽早康复和恢复功能。
10.家属参与和教育:危重病患者的家属通常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他们需要得到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顾。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在实施上述策略之前,还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护理团队应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与监护。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危重症监护( critical care)是一个围绕“生命-安全”这一主题展开的有关医学、科技、伦理和人性的课题。
包括抢救、治疗和照顾三个方面。
抢救是保证生命的关键,而照顾则是为了促使患者尽快康复,使机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是指在保证基本生命支持治疗的前提下,以挽救和维持患者的生命为目的,用医学的手段,给予最好的监护,以及时处理和纠正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在当今世界上,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仍有许多病情严重的急、危、重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合适的监护,导致病死率增高,其原因很多,与危重病监护技术发展滞后有关,国内亦如此。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国内不少城市的急救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和边远地区也有条件开展危重病监护,通过危重病监护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提高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
危重症监护室一般设床位60张左右,对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必要时采取特殊监护和治疗措施。
根据国际惯例,对重症病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均应该坚持监护和治疗到最后一分钟。
重症监护室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生命体征稳定的急性和慢性疾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而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和管理是关键环节。
通常把重症监护病房简称为ICU(重症监护病房),但更常见的称法是综合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多学科协作的场所。
在急诊室里,除了有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科护士外,还有呼吸科、心血管内科、神经科等临床科室的医生护士组成的团队,负责组织抢救工作。
各个专科医生与护士之间都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多学科合作共同参与的一个紧密型的工作团队。
这个团队除了正常的日常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为病人提供周到细致的专科护理服务,以及多学科共同努力下制定的专科护理计划,并执行计划来实施护理干预,并且密切注意病人的变化,调整护理干预方案。
ICU的优势就在于团队的共同合作,每一位成员都被赋予了极高的责任心,护理服务需要所有的成员都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护理经验为基础,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才能达到完美的护理服务。
病危重症监护管理制度
病危重症监护管理制度1. 前言本病危重症监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对病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工作,提高医院病危重症护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制度的适用范围包含病危重症患者的识别、评估、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是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基础和紧要构成部分。
2. 病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和评估2.1 病危重症患者的定义病危重症患者是指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体征衰竭或生命体征已经衰竭并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
2.2 病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医院各科室对入院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初步推断是否为病危重症。
假如初步评估结果为可能是病危重症患者,应及时报告给重症医学科。
2.3 病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对病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病情分级、病情察看、诊断与治疗方案等内容。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及时向主治医生和护士长报告。
3. 病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3.1 治疗方案订立与执行医院重症医学科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包含药物治疗、护理措施、呼吸支持、血液支持等内容。
治疗方案的执行应由主治医生和护士长共同负责,并及时调整。
3.2 护理措施实施针对病危重患者的特点,订立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及时执行。
护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含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依照规定时间进行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维持患者舒适,保持环境乾净卫生,避开交叉感染,保持干净的床单、被子等。
•做好患者的个人护理,包含清洁、翻身、口腔护理等。
•供应心理支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帮忙他们缓解焦虑和畏惧。
•监测和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按医生的要求予以液体支持,并及时记录患者的尿量。
•严格遵守医嘱,定时给药,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重症监护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医院应保证重症监护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和修理。
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供应备用设备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危重病人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病情恶化,而临床观察指标不明显,预示病人生命垂危的状态。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紧密观察和积极抢救病人,以争取挽救病人生命为主要目的的医学活动。
危重症监护的分类1。
按患者的临床表现分类:①急性重症监护:以病情发展迅速或病情较重为特点,多见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②亚急性重症监护:以病情发展较缓慢或病情较轻为特点,多见于神经内科的某些疾病; ③慢性重症监护:以病情迁延不愈或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而导致临床上有生命危险为特点,常见于内科某些疾病。
2。
按患者监护的方法分类:①非生命体征的监测:用机械、电、光、热等物理因子和化学刺激,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体位、引流管、吸引器、输液泵等进行的监测。
②生命体征的监测:用人工方法监测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
3。
按危重病人的监护对象分类:①病理性危重病人:包括各种各样复杂的病情变化和各种意外情况造成的危重病人; ②生理性危重病人:包括各种急性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可以被认为是病理生理上和临床预后处于不良状态,虽有自身稳定趋向但又具有病情急剧恶化可能的病人。
由于危重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生理改变显著,死亡率高,医务人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抢救,这样才能获得最好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并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及时、准确、快速的抢救,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对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遵循以下两条原则:①严格保证病人的休息与睡眠时间;②维持病人所需的营养及水分供应。
医护人员一般遵循以下几项基本操守来执业?(1)尊敬地称谓每个接触你服侍他们健康安全卫士之前都会告诉我说“您”!。
危重症病人的监护护理及护理
气道管理
疼痛管理
包括吸氧、吸痰、气管插管等,以确保病 人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
危重症病人可能遭受各种疼痛,护理人员 需要掌握疼痛评估工具,提供合适的镇痛 措施。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症病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CPR技 术。
机械通气
在病人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时,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机械通 气技术,如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
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 合作,护理人员应提升与医生、药师、检 验师等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人员 需要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以保持良好的工 作状态,同时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CHAPTER 06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护理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医嘱,护理人员应准确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升压药、降压药、 扩血管药等,以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感染预防与控制
严格执行手卫生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 作前等关键时刻进行手消毒,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环境消毒
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包括空 气、物体表面、医疗设备等,减少 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自我关怀
注重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以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心理健 康。
CHAPTER 05
危重症病人监护护理的技能 与培训
基本监护技能
生命体征监测
输液和输血管理
危重症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 呼吸频率、体温等)需要持续监测,以及 时发现任何可能的病情变化。
危重症病人常常需要静脉输液或输血。护 理人员需要掌握安全、有效的输液和输血 技术。
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
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在医疗领域,危重病患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直接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效果。
为了提高危重病患的监护水平,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步骤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包括适时监测、有效沟通、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适时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是评估病情变化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在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病患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以及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可以使用各种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氧监测仪、无创血压监测仪等,以实时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监测数据,用于科学分析和判断。
有效沟通在危重病患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的沟通可以确保医疗团队协同工作,减少误解和失误。
医护人员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规范,包括定期开会讨论病患的监护方案,及时分享关键信息,确保每个人都了解病患的病情以及治疗计划。
合理用药危重病患的药物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和监护结果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按照给药途径、剂量和频率等要求给予药物,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不足。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密切观察病患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严密观察对于危重病患的监护,医护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病患的病情变化。
在监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患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进食情况等,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调整监护治疗方案、及时通知医生或调整护理措施等。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对病患的伤口、导管等进行定期观察,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应急处理在危重病患的监护过程中,突发状况可能随时发生,例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和处理。
因此,在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进行定期的模拟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效率,包括心脏复苏、机械通气等紧急救治技术。
结语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是医疗团队提供高质量医疗护理的基础。
危重症监护小组工作总结
危重症监护小组工作总结危重症监护小组是医院重要的医疗团队之一,他们负责对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和护理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危重症监护小组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和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们小组的工作,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小组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面对重症患者时,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我们必须紧密协作,高效沟通,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方案。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其次,我们小组在技术和知识上不断提升。
面对重症患者,我们必须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我们定期组织医疗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我们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医疗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治疗能力。
最后,我们小组注重患者和家属的关怀和沟通。
重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我们小组建立了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机制,定期向他们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我们还积极开展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我们的危重症监护小组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和工作质量,为患者的健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希望我们的工作总结能够对其他医疗团队有所启发和帮助。
急诊危重症监护
3、氧分压(PaO2 )
PaO2是指血液中溶解的氧分子所产 生的压力,正常人可随年龄增长而降 低。 PaO2与细胞对氧的利用有密切联 系。
监测指标: 右心房压力(RAP) 肺动脉压(PAP) 肺动脉楔压(PCWP) 可以计算出心输出量(CO) 心VP PAP PAWP CO CI 5 mmHg 25/5 mmHg 15 mmHg 10 mmHg 正常值范围 1-10mmHg 15-30/0-8 mmHg 10-20 mmHg 5-15 mmHg 4~7L/min 3.20±0.20L/(min·m2)
*下呼吸道梗阻:呼气费力,呼气时 间延长。
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是反映氧和功能的重要指标,与 PaO2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PaO2<99mmHg时,SPO2可以灵敏 的反映PaO2的变化。
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
定义:指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 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分压或浓度值,反 映肺泡内CO2分压( PACO2 )。
呼吸功能监测内容
呼吸基本参数 血气分析
肺功能
一、呼吸基本参数
1、呼吸状态
频率:正常成人 新生儿 1岁儿童 8岁儿童 节律 10-18 bpm; 40 bpm; 25 bpm; 18 bpm。
呼吸运功方式: 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但两种呼吸运动很少单独存在)
呼吸音
*上呼吸道梗阻:三凹征(胸骨上凹、 锁骨上凹、肋间隙向内凹陷)
ICU分类
ICU的功能
1、社会功能: 具备 救治紧急情况 和 处置各种 突发事件 , 挽救生命 和 对各种器官功 能支持的能力。
战争 灾害 事故
越南战争仅2.6万伤员到达医院进行手术,大量伤 员死于手术前 伊拉克战争中 前线外科分队:1)20人组成 3名普外科 1名骨科 2名麻醉 3名护士和其 他相关人员 2)装备 4台呼吸机、监护仪、ICU床, 2个手术台 等相关设备 可以完成30台手术和术后6小时的ICU管理
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护
近代所应用的监护装置和方法能够满足这些 目标。
4
危重症患者监护总目的:
评估重要器官功能; 跟踪急性疾病过程,熟悉疾病病生理变化及转归; 评估病人舒适度和缓解疼痛及窘迫方法的效果; 监测疾病并发症及其负面事件并跟踪疾病严重度; 决定所需干预,如:插管和机械通气; 跟踪治疗干预结果; 评估通气机和其他支持装置的减少和停止;
33
现在已广泛用脉搏氧饱和度仪(POM)连 续监测患者的氧合状态(SpO2)。根据正常人及 患者的测定,SpO2与SaO2显著相关,相关系数 为0.90-0.98,因此监测SPO2已广泛用于ICU。
34
POM是根据 1.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有不同吸
收光谱; 2.通过动脉搏动信号,排除静脉及毛细血
37
7.低氧饱和度状态:当SpO2<70%时,POM读 数不准确。
8.低灌流与低温:这时的POM读数不可靠,当 体温<35C,血压低于50mmHg或用血管收缩 药时搏动波幅减小时,可影响SpO2准确性,无 脉搏时不能测出SpO2。
9.其他因素:测定部位因患者躁动而使传感器 松动,外部光源的干扰及手术的电灼均影响
Qs = 1-SaO2
Qt
1-SvO2
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连续监测 SvO2及分流率对于选择最佳PEEP,达最高DO2是 非常有用的。
42
循环系统监护:
➢ 压力监测 ➢ 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Doppler、NICO
有创—S-G、PICCO、CCO
43
44
45
46
47
48
49
19
血压监护
血管内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评定循环功能 的重要指标。 血压形成与 CO、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 粘度、动脉壁弹性有关,是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基础上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MAP=CO×SVR 是反映后负荷、心肌氧耗与作 功以及周围循环指标之一。周围组织灌注取决于血 压与外周阻力,故血压反应循环状态并无特异性也 非唯一指标。 MAP=DBP+1/3(SBP-DBP)或
重症监护室人员需掌握的内容
一、急危重症常见监护技术及常见仪器设备的应用(一)急危重症常见监护技术
1生命体征的监护(N0级)
2中心静脉压的监测(N1级)
3连续动脉血压的监测(N2级)
(二)常见仪器设备的应用
1各种微量泵的使用(N0级)
2监护仪的使用(N0级)
3简易呼吸器的使用(N0级)
4压低温治疗仪的使用(N1级)
5血气分析仪的使用(N1级)
6呼吸机的使用(N2级)
7床旁血滤机的使用(N2级)
8心电图机的使用(N3级)
9除颤器的使用(N3级)
二、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一)概述
1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N0级)
2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N1级)
3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N2,N3级)(二)胃肠外营养
1胃肠外营养的适用征(N0级)
2胃肠外营养的配制(N1)
3胃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N2)
4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N3)
(二)肠内营养
1肠内营养的适用征及禁忌(N0级)
2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营养管放置(N1级)
3肠内营养的护理(N2、N3级)
三、休克患者DIC期的护理。
急危重症监护
血气分析主要参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见表3-2-2
(五)呼吸机治疗
呼吸机是通过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止二氧化碳 蓄积、纠正组织缺氧、抢救呼吸衰竭的有力工具。主要是改善通气功能, 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功,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当衰竭的呼吸肌功能得到恢复时,可考虑撤机。
必须符合的撤机最低标准: ①临床症状稳定或改善,FiO2<45%, PEEP≤5cmH2O,PaO2>55mmHg;②最大呼气后,最大吸气负压≤20cmH2O;③肺活量≥10ml/kg;④每分钟通气量≤10L时, PaO2≤45mmHg。
(六)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床旁胸部X线操作方便,无需搬动患者,可以很快获得检查 结果,以便了解人工气道位置、肺内有无感染、肺不张和气胸等病变,及 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胸部X线能直接获得肺部病变的性状,连续对比 能反映病变和临床处理后的变化。
(3)通气血流比值(V/Q):V/Q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 比,该比值影响气体交换。当比值>0.8时,表明生理无效腔增加;当比值 <0.8时,表明发生了肺内分流。
肺功能的主要监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见表3-2-1。
(四)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监测
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氧与二氧化碳的吸收、排泄及输送等过程正常与否, 对维持人体心肺脑肾等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气、换气、血流及呼吸动力功 能等发生障碍,都会引起血气的变化,因此血气分析成为监测呼吸功能的重要方 法,对危重病人是一种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检查,在诊断缺氧及酸碱失衡和指导危 重病人的抢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危重症监护单
危重症监护单(ICU)危重症监护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护理过程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的一种客观实时记录。
此记录反映患者在ICU内的病情、监测、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
可随时了解和反映出病情的动态变化,为下一步治疗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危重症监护单(ICU)是以表格形式、文字书写的护理单。
(一)护理目标评估和掌握危重症患者监护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使患者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危重症监护单(ICU)适用于所有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的患者。
(三)内容与格式(1)眉栏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诊断等。
项目记录栏包括: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压力检测(CVP、PAP、PCWP)、微机血糖(GLU)、吸氧方式及流量、人工气道情况、机械通气情况、脑科观察、入量、出量、引流情况、特殊病情及治疗等。
(2)ICU监护单格式:为表格式,双面书写。
(四)书面说明(1)由责任护士填写危重症监护单。
(2)危重患者从入室起至出室使用危重症监护单。
(3)日期、班次、记录时间:可以按需动态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不受时间的限制,记录时间按24h制书写要求。
(4)体温(T)、心率(P)、呼吸(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根据监测数据每小时客观记录各项指标变化,记录方式以阿拉伯数字记录。
(5)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压(PWP)、微机血糖(GLU)等各项指标按医嘱记录。
(6)吸氧:患者吸氧时记录吸氧方式及流量。
每班记录一次,有改变随时记录。
(7)人工气道记录:人工气道记录分经鼻气管插管(A1)、经口气管插管(A2)、气管切开(B)方式记录。
每班记录一次,有改变随时记录。
(8)呼吸机参数记录:使用呼吸机时按医嘱设置呼吸模式(MODE)、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氧浓度(FiO2)、呼气末正压(PEEP),每班记录一次,有改变随时记录。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
危重症监护名词解释【拼音】 wei zhong gui jian【【解释】危重症监护室是集重症医学,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综合治疗科室。
设有抢救、监护和治疗等几个部分。
危重症监护室的任务是对所收治的危重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或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持医务人员良好的自身安全状态,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危重症监护室以抢救生命为主,治疗上强调早期、积极和综合治疗。
其具体内容包括: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功能。
3、防治各种原因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
4、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5、防治各种并发症。
6、加强基础护理。
危重症监护室使用和管理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特别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2、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和诊断决定抢救用药,不得随意更改。
3、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应按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去做,坚守岗位,随叫随到。
4、配置氧气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迅速敏捷。
5、每日巡视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并予记录。
6、每天检查抢救物品及抢救器械是否完好、消毒液是否变质。
7、危重患者转科时,由接收科室进行床边交接班,新入院患者应有专人陪送。
8、危重患者病情有变化或危重患者出现意外时,值班人员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
9、应经常整理危重患者病历,并于病程中记录。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英文】 clinic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解释】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性疾病,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病人保护,病原微生物控制和感染控制。
【例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2、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要进行隔离。
4、凡是可能造成传播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灭菌合格后才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心静脉压(CVP)
监测方法:中心静脉置管
适应证:
a、需持续测定中心静脉压用于评估心功能或 血容量
b、用于危重症患者静脉给药通道或胃肠外营 养静脉输入通道。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颈内静脉 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尖端应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 房交界处。
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 气胸、空气栓塞、动脉损伤和感染等。
二、危重病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概 念:
受医疗条件和设备限制 集中人力和设备组成危重病监护单元(ICU),
以便集中危重病人实施监护和治疗 分 类:
综合ICU、专业ICU CCU、SICU、PICU
.
5
急诊的危重病监护
急诊病人的病情需要 综合ICU的局限性 不能及时入院的危重患者
.
23
3.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
测定方法:肺动脉导管
适应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相关潜在危险的危重病人;用 于采集混合静脉血或其他用途。 临床常见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手术;肺栓塞、呼吸 衰竭;严重创伤、灼伤;各种类型休克;嗜铬细胞瘤等。
并发症: 心律失常、肺动脉破裂、肺梗死、感染;导管打结和球 囊破裂。
.
21
3.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
意义:
肺动脉楔压能够反映左房压,是反映左室前负荷和左 室功能的指标——用于评估左室功能状态
估计肺循环容量,指导液体复苏
影响因素:心脏和血管顺应性、胸内压、心脏瓣膜情 况、心室间相互作用等,
直接通过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估计心脏前负荷和
心脏充盈情况并不准确——结合其他指标和信息;容
心电图各段波形形态
床旁心电图
.
11
第二节 循环系统功能监护
第十八章 急危重症监护
.
12
血流动力学监护
目 的: 评估病人的器官灌注情况
——临床医生通过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分析评估和 判断病人脏器的血流灌注状态
.
13
血流动力学监护
1.动脉血压(AP)
意义:
常用平均动脉压间接反映灌注压——足够的灌注压是器官充分灌注的 基本条件,与器官血流呈正相关
不能马上入院的危重患者(抢救和部分专科救治)
人员
.
9
常用检测指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尿量肢 体温度等
测量方法分类:无创性监测;有创性监测
.
10
一、心电监护
连续性无创监测心电图:
监护仪器:心电监护仪 患者体位:卧位或半卧位 监护内容:多导联心电图波形变化;心率、节律变化;
收缩压的正常值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计算公式: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临床治疗目标: 平均动脉压>=65mmHg;危重症患者——血管活性调控障碍,血流灌注
更直接与动脉血压相关——平均动脉压维持在较高水平(75~85mmHg) 可能更有利
.
14
1、无创血压监测
急诊与灾难医学
.
1
第十八章 急危重症监护
.
2
第一节 概 述
第十八章 急危重症监护
.
3
一、急危重症监护的概念
对象:
各种急危重症患者 包括:急性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加重或
病情恶化;
内容:
各种监护手段和方法 对生命和器官功能进行适时监测
目的:
及时评估病情,提供生命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
4
优 势:
较手动法准确 无创性桡动脉血压波形分析法——能够连续性的监测
病人的动脉血压
.
16
1.动脉血压(AP)
2、有创血压监测-动脉内导管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血压过高或过低(收缩压>250mmHg或 <80mmHg时)时,有创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大大高于无创监测;
由于血压快速波动或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而需要对血压进行持续 监测时;
足背动脉
监护仪器:心电监护仪
并发症:血管损伤;相关血管并发症和感染并发症
.
18
中心静脉压(CVP)
意义:
2.中心静脉压(CVP)
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是右室前负荷和右心功能状 态的指标。
同时监测血压值或心输出量,对两者共同分析和判 断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和判断血 压降低的原因
.
19
2.中心静脉压(CVP)
✓ 最重要的作用——评估有效循环容量 ✓ 容量负荷试验——在30分钟内输入一定量的晶体
或胶体液,通过动脉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肺 动脉楔压等评估病人对液体的反应性和耐受性
• 影响因素: – 心脏舒张功能、心室顺应性、胸内压、心脏瓣膜病等
• 正常值:2~6mmHg
.
20
1.动脉血压(AP)
监测方法:
手动法:听诊法——最常用;超声多普勒法——新生儿 自动无创动脉血压测定(广泛应用于急诊室或重症监护
病房):采用示波测量法的袖带式无创血压监测仪—— 最常用 无创性桡动脉血压波形分析法
.
15
1.动脉血压(AP)
局 限:
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袖带宽度、病人活动、病人血 压过高或过低、心律失常
在休克前期,动脉穿刺的最佳时机可能应在急诊室病人动脉搏 动尚能明显触及时;
需要频繁进行动脉采血时; 当病人不适于无创监测时,比如上臂存在解剖学异常或过度肥
胖的病人。
.
17
1.动脉血压(AP)
• 穿刺部位: 桡动脉——最常见;股动脉、肱动脉
靠近中心的血管波形较平滑,靠近远端的血管波形较高尖
桡动脉
特点
以设备齐全的抢救分区实现 单个床位的完善的监护与救治功能 “抢救性重症监护单位”
.
6
.
7
急诊抢救室的监护病床
普通抢救区
.
8
二、急诊重症监护单元
现 状:
国内无统一标准和规范; 医护人员缺乏相关培训; 医疗设备有待完善; 作用有限
结构设计 设 施——监护;治疗 功能
急症的救治;
量负荷试验。
.
22
3.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
心输出量是反应心脏功能的直接指标;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心脏指数
心输出量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直接相关;每搏输出量同时受 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功能等的影响。
结合中心血管压力等综合分析——对于低血压、休克等病理 是反映肺循环压力的参数,根据肺动脉压能 够判断肺血管的血流和血管阻力;肺动脉压的监测在肺动脉 高压患者的监护和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