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比喻的结构和要素。
比喻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比喻的应用和修辞效果。
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拟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拟人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拟人与比喻的区别和联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拟人。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拟人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夸张的定义和修辞效果。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夸张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夸张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修辞效果。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夸张练习,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夸张的应用和修辞效果。
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反问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反问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反问与疑问的区别和联系。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问。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反问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排比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排比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排比的结构和要素。
排比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九)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
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依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
壁》)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
D.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容易题。本题考查比喻的基
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四个选项均为比喻。B 选项将君子的德比为风,小人的德比
为草。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为明喻。A、C、D 三个选项为借喻,句中本体不出现,直接以
(2)只问不答。
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
l.定义:
3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语文】
【2020 届】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4.示例:玫瑰迷人牡丹大气(意思恰当即可。需注意本体、喻体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础,就是熟悉这些修辞手
法的一般修辞作用。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一般 修辞作用分别是:
1)反复: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诗文句式
整齐有序,文章起伏回荡,充满语言美。运用反复,必须要 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 ,不必要的反复, 会使文章语言??唆、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
思路点拨:此题结合仿写考查正确运用比喻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在解此题时,无论选哪一个话题,首先要弄清句子 的结构,即从语法角度看,是“……是……只要……”的条 件假设复句;再从修辞角度看,三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 三句构成排比;还暗含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这个仿写的话题可以自选,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因此,
混淆,考生应能区别。例如: (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
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 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两个句子运用 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 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2.熟悉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
3.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是用疑问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或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或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且只问不答, 答案暗含在问句中。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的修 辞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 印象,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说服力。
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2)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
解。
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情感,加深印
象。
三、例题分析 例:仿照下边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借代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
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1)特征代本体。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材料代本体。
如:懒将白发对青铜。
(3)标志代本体。
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人名代著作。
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5)绰号代本人。
例如:“芦柴棒”,去烧火!(6)专名代泛称。
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7)具体代抽象。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8)部分代整体。
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1)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2)简洁、精练,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3)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
(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
(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答题方法1.辨析技巧借代:借代就是换称(即“换名”),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
使用借代的手法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看表述与客观事物的原情况相比,是否有扩大、缩小或超前。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林下潼心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和反问等九种。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是准确辨 识,二是灵活运用。
• 一、比喻 • 1.含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 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 2.作用: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 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 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 刻的印象。 • 3.构成: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 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七、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 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 2.作用:反复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突 出思想观点的作用(内容);同时还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回 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和节奏感(形式)。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 语间隔。如:你的每一个脚步,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 革命……革命……革命……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 子。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 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 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 补充: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 二、比拟
• 1.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
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
• 2.作用:比拟可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赋予某事物,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
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进而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
第4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3)比喻的分类: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②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5高考一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考查频率高。修辞手法是高考热点,几乎每年都会考查修辞手法。2.题型不稳定。高考试题多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的能力。以前多是客观题的形式,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的类型,要求选出修辞手法运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近几年多是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表达效果,或是与仿用句式、变换句式、扩展语句等综合起来考查。
串对
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种类
释义
例句
按形式
工对
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宽对
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比喻的分类:
分类
释义
例句
明喻
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连接。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达到表达深意、增加效果的目的。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众多,其中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说明。
一、比喻1.直接比喻:直接将被比较对象和比较对象进行比较,明确点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他像个吃饱了撑的小猪,懒洋洋的在床上打滚。
2.隐喻:通过暗示、含蓄的方式来比较两种事物,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空间。
例:她的目光如同夜空中繁星般闪烁,美丽而神秘。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物体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类的特质和行为,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例: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舞动着绿叶,似乎在诉说着欢乐和生机。
三、夸张夸张是在表达中夸大其词,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效果,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情感或观念。
例:他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台小王子。
四、对偶对偶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强调其中一种东西的特性,以突出重点,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春江花月夜,夜深人静,江水波光闪烁,花儿含苞欲放。
五、排比排比是通过语言的平行结构,使各个事物并列呈现,以突出重点,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他的眼睛红红的,他的脸色发白,他的双唇发紫,他的手冰凉。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常用来加强说服力或修辞效果。
例:你难道不怕失败吗?七、倒装倒装是改变语序,把谓语动词或情态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以突出主语、强调语气或实现其中一种修辞性效果。
例:Only through hard work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八、括号括号是通过加入附加的说明或解释,来丰富内容、增加语言的精度。
例:我明天(星期五)要去参加比赛。
九、双关双关是通过一句话或一句词含有两种或多种意思,以便实现语言幽默效果或达到表达深意的目的。
例:父母是家庭的衡量器,男人娶妻是家庭的添乱器。
综上所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倒装、括号和双关等。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C.《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
D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 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一、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
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2.联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 ,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 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 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 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徂涞山 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
贺卡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起到很大的作用。 请根据引导语的提示,用一组排比句揭示 这种作用。 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 热情的祝愿。它__,它__,它__, 它___。
•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种子播 撒,它把美好的祝福传递,它把人 间的真情表达。
请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 益广告词。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 言简明。(20个字以内)
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哪一组正确? ( )
①大运河通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
②这(大运河)就是大街。
③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④建筑也是新式,简洁不 啰嗦,痛快之至。 ⑤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正确使用修辞反复、设问、反问
举例
• 例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 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 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 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 "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 法为反复。
举例
•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 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 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 《项链》)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 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 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 该句为排比。
反复的类型
•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 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 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 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 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 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 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 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 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 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 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 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 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 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 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 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 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 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专题15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备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
专题15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按排列顺序,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4)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A.反问排比比喻拟人B.设问排比夸张拟人C.反问排比比喻夸张D.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1)“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中运用反问修辞,答案在问句中,答案是“役夫不敢申恨”。
(2)“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中三个“是……的”句式一致,构成排比。
(3)运用比喻,把“过往的车辆”比作“穿梭的小船”。
(4)“忙得忘记早晚”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蜜蜂以人的生活状态。
所以依次是:反问、排比、比喻、拟人。
故选A。
2.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
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C.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D.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
将“海洋”比喻成“生命的摇篮”和“天然的牧场”。
B.反复。
“前进”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人民军队的勇往直前。
C.无修辞手法。
“狼狗”和“狼”是两个同类的事物,“像”在此表示比较。
D.拟人。
“挺”字赋予了宅门人的动作特点,把“宅门”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宅门像人一样坚强地挺立着的形象。
故选C。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州人到了外地也要吃烧梅,因不地道,吃了又悔,但仍要吃。
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味蕾的诱惑,不如说是乡土情结。
黄州烧梅是黄州传统名点,其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寓意为榴结百籽、梅呈五福,因而亦叫“石榴烧梅”。
烧梅与东坡饼、炒汤圆并称为古城黄州的三大名吃。
相传黄州烧梅在明代以前是用肥肉、桂花、核桃仁等做馅,清代以后又加入了葡萄干、冰糖等,制成后用蒸笼蒸熟。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 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强调感情,表达思想,增强气势。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培养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 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 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 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培养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的能 力是多方面的,简述之:就仿写扩句题型而言, 主要是审题能力,此外还有联想能力、驾驭语 言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就“文学鉴赏”而言, 这两种题型主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考查,这 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 别是语境的分析,语境把握不住是很难理解修 辞的表达效果的;就作文而言,是善于使用比 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句子的能力,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比拟:把物拟做人或把人拟做物,使形 象栩栩如生,使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创造意境。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 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 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 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4.设问与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 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性词语)组成。
6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 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门前一副巨画,名叫自然。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同一本体运用几个喻体进行比喻。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7
春晖又红万朵花
芳草春来依旧绿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
37
2、组合式。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 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 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32
五、对偶
对偶的种类 1、正对 2、反对 3、流水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b.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成分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 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26
三、借代
2.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丢了乌纱帽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 6、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一)考点知识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博喻。
(5)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M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作用:①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
③表意丰富。
3.两者的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比喻)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拟人)(二)考查角度一是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二是修辞作用的正确理解,三是修辞类型的准确判断。
(三)考查内容从取材来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的,主要是那些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
考查中一般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为主,而尤以比喻、比拟、排比三种最为突出。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
(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例③: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 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 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 须有相近的地方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香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 飞鸟。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缩小的夸张
这五二巴岭十掌逶五大迤年的腾过小细去山浪,庄,弹吸乌指引蒙一着磅挥成礴间千走。上泥万丸人。的 心。
超前的夸张 愁 农他肠 民酒已 们没断 说沾无,唇由看,醉见心,这早酒样就未鲜热到绿了,的。先麦成苗泪,。就嗅 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 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高考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反问)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 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 2、排比增强文势
•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 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 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 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 目光短浅,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 高瞻远瞩;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 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可以让人 的情绪高昂、愉悦!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 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 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着的信念 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 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 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 他义无反顾地去了, 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对誓 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 的蔺相如, 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 他在 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 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 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例如:(1)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 壮成长。(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解析:(1)是借喻,“园丁”指的是老师, 可以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 是部分代整体,不能改为比喻。
1、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 是() A.无事不登三宝殿 B.不为五斗米折腰 C.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D.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答案]C(比喻,“老鼠”比喻丑恶害人的 东西。其他三项为借代。A“三宝殿”个别 代整体,代指门。B.“五斗米”具体代抽象, 代指微薄的俸禄。C.“庆父”代指祸乱的罪 魁,“鲁难”代指国家的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人的爱他,也有的人恨
他。
精品课件
7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 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③表达感情。
精品课件
8
6、比喻要贴切
①在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精品课件
15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 答:此诗将江两作岸用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
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 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 写出了舟行之快。
喻体不当
精品课件
9
品味比喻的妙处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 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 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 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精品课件
10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 或者去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 种不期待的伤痛。
精品课件
16
二、比拟
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 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这种修辞格叫 比拟 。
构成及种类:被比拟的人或事物 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根 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 物两类。
精品课件
17
1
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
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 人格化。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 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 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精品课件
5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 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 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国母亲。④我的朋 友——书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精品课件
12
1、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的是(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 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 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 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 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 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 一方 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 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精品课件
6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精品课件
1
修辞在高考中如何考?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 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精品课件
2
往年高考考查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排比
对偶
夸张
设问
反问
2007年新增加考项:反复
精品课件
19
品味拟人的妙处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
精品课件
13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各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得知儿子制作的航海模型获得了学校小科 技比赛一等奖后,兴奋得三个月没睡觉。
B、一道艳丽的彩虹趁人不注意,悄悄地爬上天空, 宛如飞腾着的一条巨龙。
C、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 出反映我们时代的好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 家是没有的。
精品课件
3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 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 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精品课件
4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 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 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 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 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围城》钱钟书)
精品课件
11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 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例如: ①山歌向着高山唱, 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 可是,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进门 缝来,落到枕头边上,我 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③油蛉
2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
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或者使甲事物具有
乙事物的属性。
例如:①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
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身子长在水里。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 侄儿宏儿。
③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
龙绳子和金属梯 子。
精品课件
18
比拟要注意问题
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 方,才能把物写得像人,或把人写得像物一样。
D、马路和汽车好比钢琴和二胡一样,没有好的二 胡,钢琴就奏不出动听的乐曲;没有好的马路,汽 车也不能跑得顺畅。
精品课件
14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