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知识、技法表解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鉴赏表格

文学作品鉴赏表格
夹叙夹议
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
熔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笔法灵活,摇曳多姿;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画龙点睛,以抒情煽情造势,以描写渲染铺垫,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
概括叙事、议论、抒情内容,分析如何结合,解说写法好处






象征
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为“思想感情的方程式”
①形象表现思想情感;②具有深沉、含蓄之美;③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
例说摹状种类,说明作用好处
间接抒情
与“直抒胸臆”相对的概念,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人写己、叙事抒情等方式
①将抽象的情感表现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②表意委婉,抒情含蓄,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说明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其作用、好处
现身说法
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概括说明景物内容,分析作用、好处
白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勾特点、不设喻、少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法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②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引述白描文句,说明事物特征,分析白描好处
摹状
对景物作细腻入微的描摹,有摹声、摹色、摹形等
①绘声绘色,穷形尽相,使事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说明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
倒叙
将记叙内容中的片断提前写
①强调突出被倒置部分的内容;②造成悬念,吸引读者;③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富于变化
说明倒叙情况,指出强调内容,分析倒叙好处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某一片断
①补充内容,使特点更突出;②补充内容,使情节更完整;③补充内容,照应上文或作下文铺垫
说明插叙情况,指出补充内容,分析作者用意

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

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

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是人类创作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需要通过艺术鉴赏来准确理解、感受和欣赏。

一、审美价值的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首先体现在审美价值的体验上。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文字、情节和形象的感知,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阅读一部优秀的小说时,读者会与作者的虚构世界产生共鸣,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情感和意义。

这样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从日常琐事中得到解放,享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二、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涵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还要注意作品的形式与内涵。

形式是指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而内涵则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以及作家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和内涵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家的意图和创作风格。

例如,在阅读一部散文时,可以关注作家的描写技法、议论逻辑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三、历史背景的理解艺术鉴赏还需要考虑到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

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时代的痕迹,反映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对时代变迁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例如,在阅读一部当代小说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变革、文化冲突等问题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精神内涵。

四、多角度的解读艺术鉴赏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阅读文学作品。

作品本身可能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刻和背景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审视作品,拓展阅读的视野和感知的深度。

这种多角度的解读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更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最后,艺术鉴赏的重点在于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给予作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心去感受和沉淀。

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和互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和思想。

鉴赏诗词手法:26种表现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26种表现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26种表现手法起兴、比兴、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点化(化用)、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1总论情与景关系①“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②“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2.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苏幕遮 范仲淹
四、虚实结合
四、虚实结合 “虚”包括以下两类: 非眼前的、想象的: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b、已逝之景之境。 c、设想的未来之境。 非具体的、抽象的:思想感情类的 “实”也包括两类: 1.眼前的:实物、实事、实境 2.具体的:用以蕴涵思想感情的物象 虚与实的关系:“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化虚为实。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1、借景抒情
以下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物象。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
2
1
借景抒情
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通感等 其他表现技巧术语: A渲染、烘托、衬托、起兴、双关、铺垫、用典、象征、移情、反复、反语、抑扬、联想、想象 B 结构技巧(脉络层次术语): 并列层进、对比结构、意象组合、 一句一绝、重章叠唱、伏笔、照应、铺垫等
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仗、用典、设问、反问、反语、互文、反复等

文化艺术鉴赏与欣赏技巧

文化艺术鉴赏与欣赏技巧

文化艺术鉴赏与欣赏技巧一、引言文化艺术是人类创作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鉴赏与欣赏是体验和理解文化艺术的关键技巧。

本文旨在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化艺术鉴赏与欣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二、背景知识在开始学习鉴赏和欣赏技巧之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

这些知识包括原始艺术、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等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等。

三、视觉鉴赏1.构图分析: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来理解其构图方式,并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或情感。

2.色彩运用:注意观察作品中所使用的色彩搭配和明暗对比,探索作者选择这些颜色的意图。

3.绘画技法:了解并欣赏不同绘画技法的特点,如水彩、油画、素描等,以及各自所传达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四、音乐欣赏1.音乐风格辨析:聆听不同的音乐作品,分辨其所属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理解这些音乐风格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曲式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曲式结构中的主题变奏、重复等元素,找出作品中的主旋律以及其变化和发展过程。

3.音色与表达:倾听作品中不同乐器和声部的演奏技巧及其对整体音响效果产生的影响,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五、戏剧与舞蹈鉴赏1.剧本分析:阅读或观看戏剧作品时,关注剧情结构、角色性格及其演绎等方面,理解剧本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

2.演员表演技巧:观察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肢体语言以及声线运用等方面,在细节中寻找刻画角色和传达情感的巧妙之处。

3.舞蹈形态与编排:欣赏舞蹈作品时,注意观察舞者的动作美感及其与音乐之间的和谐配合,体验舞蹈所传递出来的节奏、动感和力量。

六、文学阅读1.文字解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中的文字, 注意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象、象征以及内涵。

2.情节分析:关注小说或诗歌中的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思考作者对于人生、社会等主题的思考或批判。

3.读者角度:个人经验与书中情节相结合,倾听内心对于故事情节启发带给你怎样全新理解。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全(艺术手法)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全(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全)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⑴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

鉴赏语言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鉴赏语言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世俗利益,这既关乎下棋之道,更关乎个人尊严; ②父亲这话既是说给“眼镜”听,以拒绝对方馈赠,也是说给儿子听, 含有言传身教的意味。
理解语句的含意,要注重四个方面
① 分析关键词语。把握语句的意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这些 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
② 联系上下文。明确语句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表达 的深层含意。
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等; ③ 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
真题演练
2020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大师(节选)双雪涛
……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 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 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一)词语角度 1.叠词 作用:使音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衬托人物心 理。 2.数词 作用:使......更精准 3.拟声词 作用:使......更生动形象 4.文言词 作用:使文章显得典雅 5.动词 作用:增加紧迫感,增强气势 6.形容词 作用:描写逼真、生动形象
必备知识
解答语言艺术题型的常见角度(五个角度)
必备知识
解答语言艺术题型的常见角度(五个角度)
(四)语言风格角度 1.幽默诙谐、辛辣、寓庄于谐 2.平实(口语化)是指语言通俗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 3.华丽 是指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 对偶、用典修辞 4.运用方言 作用:富有xx地域色彩 5.诗化风格——是指小说中描写的景象很优美 6.清新、豪放、婉约、含蓄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解析:赏析语言特点时,应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
择、语言的整体风格(包括语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角度考虑。画 线部分是写波塔波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时看到的场景,赏析时应注意 联系人物此时的心理和情感。从词语的选用看,画线部分用了叠词、拟 声词,如“簌簌”“沙沙”等来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从语言风格 及修辞手法看,对环境的摹写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或象征色彩,比如,月 亮升起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另外,语言整体上具有美感,有诗 的特质,如“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这一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波塔波夫 内心的情感波澜。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了解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

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

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

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常见角度和内容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常见角度和内容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常见角度和内容(一)鉴赏文学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鉴赏文学形象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

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分析,也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兮析。

三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二)鉴赏文学语言,首先应该弄清文学语言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该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档次。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音韵平仄、和谐叠词精心设计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整散句的搭配使语言流畅有气势等;2.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①叙述种类: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②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自描工笔等。

③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2.表现手法,如赋、比、兴、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用典、讽喻、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便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及其表达效果(使文章┄┄生动形象或突出┄┄思想感情,或准确、形象、生动、清新、绚丽、质朴、明快、简洁、洗练、精当、含蓄、有力,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文学作品鉴赏方法

文学作品鉴赏方法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不同的文体,鉴赏的的方式、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要善于反现撞击情感之“钟”,即作品或文章的美感因素,判断其审美价值及审美趣味,从而达到欣赏鉴别的目的。

对于以说明、议论为主的文章,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观点和价值。

说明文要看是否说明事物的功用以及是否传达了新的观念,给人以新的知识或认识,议论文主要是对观点的评价,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是否带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否合理。

我们要建立理性的思维判断,客观、全面地评价文章的得失。

一、鉴赏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联系背景,知人论世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时代的作品,由于作家风格、思想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情调,即使是同一作家,也可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动、个人感情的变化,写出不同情调的作品。

当然,这不是对鉴赏所有的文章都管用,而是对因时为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情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二)把握整体,鉴赏局部文章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而各个局部又是为整篇文章服务的,不能脱离局部而鉴赏文章,也不能脱离整体,鉴赏局部。

要立足于文章的整体来鉴赏局部。

这样,才不致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文道统一,鉴赏技巧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

鉴赏文章,不能割裂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要抓住思想内容来鉴赏表现形式,要通过鉴赏艺术形式本体来体会思想感情。

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足以见内容和形式在鉴赏时的重要关系。

鉴赏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鉴赏文章词句的表现力。

语言是文章的外壳,作家根据表达的需要遣词造句。

因而培养从关键词句入手,来体会文章的内容入魅力的能力非常重要。

2、鉴赏文章修辞的表现力。

3、鉴赏文章的写作方法的表现力。

4、鉴赏文章的布局谋篇。

(四)正确评价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

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技法

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技法

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技法·邵建华文学作品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2001年高考5考试说明6中要求: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全国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怎样根据5考试说明6中的要求做好文学作品中的阅读题呢?一、明辨体类。

作品的体类不同,鉴赏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

如散文的鉴赏评价重在语言的韵味,思想内容的把握,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结构分析,风格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

诗歌的鉴赏评价侧重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对作品语言特点、手法的运用、风格倾向的赏析。

小说的鉴赏评价重在对主旨的分析,情节结构线索的把握,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的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的把握,艺术技巧和作者思想倾向的把握。

戏剧鉴赏重在把握戏剧冲突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语言的品味和潜台词的挖掘。

1991年、1993年、1998年、2000年全国高考试卷、2001年北京、安徽、内蒙古春招试卷都是考的散文阅读鉴赏,诗歌阅读鉴赏年年都考,其他体类今后高考也可能会涉及。

但不管高考考不考,辨明体类,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的。

二、强化整体阅读意识,学会理解作品内容。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反映的(即通过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来表现的);它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等。

理解作品内容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作品的整体把握上,从题材与主题的统一上,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从有关背景入手,用归纳的方法分析和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或推知作品的主旨,并进行一定的评价。

1993年高考阅读文章5青菜6第4题,考查对文章旨趣的体味:A 项讲美德与幸福的关系,与本文题旨明显不一致;C 项所谈与本文主旨沾不上边,而B 、D 两项分别与本文着力描写的/青菜0的颜色和风格特征相对应,从题材与主题的统一上可推知这两项与题目要求吻合。

二是从字词句的分析层面去探究作品的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的因素。

文学批评知识:批评文学作品的文学技法和艺术手段

文学批评知识:批评文学作品的文学技法和艺术手段

文学批评知识:批评文学作品的文学技法和艺术手段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反思和解析,旨在揭示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指引和借鉴。

对于文学批评者来说,掌握一些文学技法和艺术手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首先,文学批评者需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结构、主题等。

对于情节,需要考虑其紧密性、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否自成一体、有足够的张力和转折点。

人物塑造是否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和历史和社会的背景。

语言是否清晰流畅、准确得体、有感染力和艺术性,结构是否规则完整、合理紧凑、适应情节需要。

其次,文学批评者需要注意文学作品的风格,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的风格特点。

如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意象和意境,散文的文采和语言技巧、视角和表现手段,小说的故事性和现实性、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等。

作为文学批评者,离不开比较分析的方法。

可以将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优缺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较全面地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文学批评者需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社会生产和文化表达。

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有助于理解作品本身以及它与当时社会的关系,阐发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文学批评者需要具备批判的眼光和方法。

批评不是简单的表达赞或批的情感,而是要表现出批判的思想和严谨性。

可以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也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

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以上的文学技法和艺术手段是基础,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的体验和理解。

批评不仅能够为文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巨大的动力和启示,更能够对读者提供指引,引导他们欣赏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为精神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与技法表解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与技法表解
概括情节内容,说明几起几落,说明作用好处




















文眼
诗文中体现主旨总揽全文的词句
①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凸现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②总领全文,总摄全篇,使结构更加圆合
引出文眼词句,说明总摄作用,分析巧设文眼的好处
以小见大
用具体材料表现重大主题,用其中一典型或部分反映全体
概括材料内容,分析虚实结合的情形。指出用意好处
动静相宜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绘的结合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甚至静景动写,动态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使文章跌宕越伏,灵活多变,富有诗意和韵味
举出实例,分析动静结合的情形,指出用意、好处
有张有弛
张指情节紧张激烈,弛指情节舒缓迂回
时而轻松舒徐,时而扣人心弦,有急有缓,有起有伏,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引人人胜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与技法表解
论题
角度
赏析点
基本理论
主要效用及赏析术语
赏析方法








主题
思想
主旨
通过全部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基本思想:莱主张,某情感,某意愿,某哲理等写作意图;批评什么,歌颂什么,号召什么,揭示什么等
全面理解,准确概括。宜大中取小,主攻一点,勿面面俱到









第一人称
用“我”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所想为文,常用于叙事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集锦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集锦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

它主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2(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3联系。

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代。

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4应考策略(1)准确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结合相关诗句具体阐释。

(3)明确指出此种结构特点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1情的写法)2(1(2,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4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

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5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6(7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形象生动;修辞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古诗词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此不再赘述。

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也要注意。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应考策略鉴赏诗歌修辞类题目的注意事项:对修辞方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修辞方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鉴赏手法

鉴赏手法
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 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 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示例:2008年全国3《马缨花》相关文字
对比/衬托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北京一 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 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 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衬托不是对比,衬托中两事物主次分明,对 比中两个对立面是平等的;
衬托的目的是突出主要事物,对比的目的是 互相生发,相得益彰。
概 念


分托
正衬
正衬是同一方向 的比较,目的是 使美者更美,丑 者愈丑。
有主次,用次要突出主要事物
反衬
利用事物间相反条 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反衬。反衬是反 方向的对照,是以 疑见险,以丑称美。
院子不小,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 面,浓阴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 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 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 上陈列的那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 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 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
第一文问章:第戈一壁段滩描环写了境戈的壁恶滩劣的;哪戈些壁特点滩?色联彩系的全单文调,谈 谈第作二者问这:样为写表有现什么石用油意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
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
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10上海秋季卷《天目山》
对比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 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 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 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 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 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 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 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 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文学技法与文学形态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文学技法与文学形态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文学技法与文学形态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上半叶欧美文学中的一种流派,以其独特的文学技法和形态引领了当时文学界的潮流。

本文将从文学技法和文学形态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主义文学。

一、文学技法1.流露内心情感的笔触现代主义文学中,笔者更注重文字韵律的节奏感和音乐感,通过内心世界的幻象,在文学语言的层层叠叠中,塑造出极具感染力的形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描写人物内心变化的描写方式,“她岸然跑下楼梯。

因为大步迈得急,所以在那一瞬间,她的心骤然闪动了一下,仿佛有什么存在于她的肚子里”。

2.重视内敛和隐喻意味现代主义文学中,隐喻意味经常贯穿其中。

格雨特·斯坦的小说《迷失》就体现了这种特点。

她通过建立一系列不断交织的隐喻关系,让小说中的人和物在不同层面上发挥着各自独特的象征意义。

而且,现代主义文学的难度很大,要完全理解其中的意味、构思和情感,读者需要具备一种以视觉为主的体验。

3.现代主义文学的折衷性现代主义文学体现了一种文学语言的多样性和折衷性。

文学家尝试将非文学的技术理念和文学写作语言结合在一起,通过追求形式和结构上的创新性,从而定义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

二、文学形态1.重视叙事结构,发掘全新的叙事可能性现代主义文学中,文本的叙事结构成为写作的一种文学形态。

简洁的故事、独立的短篇故事、实验化的故事和显式的听众,这些结构与传统故事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推动性。

2.语言形式上的实验现代主义文学大量采用实验性的语言形式,以实现作品意义上更深更丰富的内涵。

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表现出了语言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折衷性。

因此,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形式非常多元化,如增加非线性、非随机、异构和分裂的诗体、增强字体和排版效果等。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态上的创新,更体现了文学技法上的新意和创意。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反叛和变革为主旨,吸收各种文化象征和符号,以创新的思想和实验性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作品的新意和不同形态。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鉴赏文学作品(1)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鉴赏文学作品(1)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鉴赏文学作品(1)文学作品是以语言艺术为基础的作品,鉴赏文学作品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其艺术形式、内容、思想与文化内涵,探索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表达手法等方面,从而领略作品所呈现出的美感、思辨价值及社会意义。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一、研究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生命史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脉络对于区别作品的独特性和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时空背景、作者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对于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作品也有其生命史,即其在历史上的流传与接受状况,通过了解作品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作品的批评与评论、作品的阐释与发展,可以深入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所在。

二、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是其艺术形式的核心,是表达思想情感、描绘人物情境的媒介,也是区分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品间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鉴赏作品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作品的语言运用特点,包括作者的语言选择、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

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内蕴、形式美感和文化意义。

三、剖析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意识等都是其精神内涵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作品时,可以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情节安排等来逐步解析作品背后的思想和观念。

比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可以深入把握作者对社会角色和人性特点的探讨和展示;通过作品的时间、地点、情境的选择和安排等,可以理解作者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关照。

四、注重作品形式与内容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形式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视觉效果是其内容思想的表现方式,因此在鉴赏作品时,不能只关注作品的情节和故事本身,还要关注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技法上的特点,如文学样式、节奏韵律、描写方式等,这些都折射了作者意图到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鉴赏文学作品要注重文学史和作品生命史的分析、中心语言艺术特色、作品精神内涵以及作品形式与内容的互动关系。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与技巧
引言
古代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
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对于鉴赏也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作品的叙事方式、修辞手法和文学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每个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分析作品中
的主题和情感,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字词的解读与理解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古老或专用的字词,对于这些字
词的解读和理解也是进行作品鉴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字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表达。

情感的体验和寻找共鸣
古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通过体验和寻找与作品中
情感的共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涵。

阅读与交流的重要性
最后,要注意阅读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
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

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
鉴赏。

通过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结构和主题,解读字词,体验情
感并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学作品。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讲)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讲)

鉴赏指津
⑴开头与结尾
12/17
开头和结尾是否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全面考虑,精心设计.好的开头, 即可使文章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常见的开头写法有:
①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这样的开头,或揭示全文内容, 或交代写作动机,能一下子把读者引到文章的中心问题 或主旨上.如《白杨礼赞》的开头就是这样:"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鉴赏指津
一鉴赏表达方式
2/17
⒈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 交代.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第一,明确人称的作用 ①第一人称:是指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 作者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 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但第一人称中的"我", 有时指作者自己,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 物或全文的线索人物等.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 以真实生动之感.
⑶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①主观描写,是作者用浓厚的情感色彩去描绘人物 或意象的笔法.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 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 怒哀乐的思想情绪,也就是说,描写的内容带有作 者的主观情感. ②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 状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典型例题 《名师一号》p349
我赞美白杨树."
②写景抒情,渲染气氛.用环境描写和抒发感情开头, 烘托渲染气氛,引出所要叙说的人和事,这是一种偏重 于定调的开头.如《七根火柴》的开头:"天亮的时候,雨停了.草地的
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暴雨夹杂着栗子 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开头的环境描写,点出草地恶劣的气候特征, 说明了对火的迫切需要,为下文的保存火柴作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技法表解文学作品鉴赏知识、技法表解论题角度赏析点基本理论主要效用及赏析术语赏析方法主题思想及其表现主题思想主旨通过全部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基本思想:某主张,某情感,某意愿,某哲理等,写作意图:批评什么,歌颂什么,号召什么等。

全面分析,正确理解,准确概括。

及其表现材料事件、景物、形象等;引用、议论、抒情等。

材料是形成观点或主题的基础和支柱,是文章的血肉,所析要真实、典型、全面,与观点一致。

找出材料,归纳要点,揭示意图,凸现主旨。

技巧象征、用典、对比、衬托、讽刺、渲染、比兴、寄寓等。

详见艺术手法。

围绕主旨,阐明表现手法运用情况,略说其作用。

艺术手法主要表达方式自称第一人称,用我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所想为文。

便于直接表达的观点态度;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真切感,增强表达效果;常作线索。

指出第一人称使用情况,分析其作用、好处。

对称第二人称,又叫直接谈话式,第一人称的变化形式。

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事为物,则具拟人化作用。

说明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

倒叙将记叙内容中的片断提前写。

强调突出被倒置部分的内容;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富于变化。

说明倒叙情况,指出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倒叙的好处。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插入某一片断补充内容,使之更突出;补充内容,使情节更完整;补充内容,照应上文或作下文铺垫说明插叙情况,指出补充内容,分析用意。

人物描写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

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景物描写作品中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为人物设置活动空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使形象更突出;具有推动情节、预示结局作用。

概括说明景物内容,分析作用、好处。

白描以勾画特点,不设喻,少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法。

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引述白描文句,说明事物特征,分析白描好处。

摹状对景物作细腻入微的描摹,有摹声、摹色、摹形等。

绘声绘色,穷形尽相,使事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例说摹状种类,说明作用、好处。

间接抒情与直抒胸臆相对,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人写己、叙事抒情等方式。

将抽象的情感表现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表意委婉,抒情含蓄,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说明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其作用、好处。

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能有力地论证文章观点;能丰富文章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加可信度,增强说服力;显得真切自然,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概括材料内容,指出论证对象,说明作用、好处。

比喻论证用设喻的方法阐明观点。

化抽象为具体,将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指出喻体、本体,说明所论证观点,分析作用、好处。

夹叙夹议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

熔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笔法灵活,摇曳多姿;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来点睛,以抒情作造势,以描写做渲染,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

概括叙事、议论、抒情的内容,分析其如何结合,解说写法、好处。

主要表现手法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

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

找准本体,指出征体,归纳象征意义,分析其效用。

对比将相反的事物或事物相反的方面进行比较的表现手法。

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现主旨;表现好恶褒贬;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找出对比双方,揭示对比用意,说明对比效用。

衬托用次要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二类。

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表意委婉,含意隽永,耐人寻味,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找出衬托双方,揭示衬托用意,说明衬托效用。

用典采用典故表情达意,含用事、用文两种。

用古人古事,借人写已,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委婉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用诗文名句,佐证文意,增强说服力;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学情味,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指出用典处,解释典故内容(指用事),分析用典意图,说明用典效用。

比兴比,即打比方;兴,即托物起兴。

古诗和民歌常见手法。

比:取喻设譬,形象地表情达意。

兴:先言他物,托物发端,触物生情,烘托气氛,奠定基调;引起所咏之词,总起下文。

指出比兴手法,说明运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

讽刺用夸张、反语等手段揭露、嘲讽或戏谑对象,有冷嘲热讽之分。

鲜明地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的褒贬好恶;幽默风趣,增强战斗性、批判性或感染力。

引用讽刺词句,说明讽刺对象及特征,分析其效用。

渲染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对环境、场面、事件、人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写。

营造气氛,设置铺垫,奠定感情基调,预示情节结局,增强合理性、连贯性,增强表现力感染力。

概述渲染内容,指出渲染目的,分析渲染作用、好处。

艺术手法主要结构技法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接显示中心。

突出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

说明开头情况,指出全文中心,分析开头好处。

卒章显志文章结尾时显示中心。

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强调之效。

说明结尾情况,指出全文中心,分析结尾好处。

过渡层次段落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语或句子。

承上启下,使内容连贯,文脉畅通;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引出过渡文句,说明承上启下情况,分析作用、好处。

题文照应文章题目与正文的照应。

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

找出点扣题目的文句,分析反复点扣的作用、好处。

首尾呼应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重复开头内容,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找出首尾呼应文句,分析其作用、好处。

前后照应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后应。

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

找出伏笔与应笔,分析其作用、好处。

伏笔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的埋伏。

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耐人寻味;结构圆合严密。

由应笔上溯,找出伏笔,从意料之外发现情理之中,从而分析作用、好处。

起承合文章基本结构方式,即开头、展开、折、结尾。

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章法井然,结构清晰环环相扣,结构连贯;接应自然,结构严密概括段落大意,说明段间关系,分析结构特征。

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打比方。

有语言艺术之花之誉。

生动形象,突显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所突出特征,述其好处。

借代用相关事物代替所表达事物。

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委婉含蓄,幽默俏皮;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

引用原文,找出借体和本体,指出特征,述其好处。

拟人把物当人写,将物人格化。

突出事物特征;赋予无生命事物以生命,赋予无情感事物以感情,使语言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便于抒情,激发想象,加强感染力。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说明拟人好处。

夸张有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物作夸大或缩小描述,以显特征。

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说明其好处。

对偶由两个字数相当结构相同的语句构成的语言艺术形式。

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挫,音乐感强;表意凝炼,概括力强,具警策之美;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吟诵,便于记忆。

引出对偶句,细析对称美。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构成的语言艺术形式。

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层递还能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引出排比句,说明其效用。

设问为引人注意而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引起人们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作用。

引出问句,判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用。

反问用疑问形式从反面表达正面的意思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辞严,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变化句式,打破平板,掀起波澜引出问句,判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用反复有意让某些词句重复出现,有连续、间隔之分。

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一唱三叹,能加强节奏和抒情效果;间隔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引用反复文句,说明反复种类,分析反复效用。

反语又叫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本意。

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语中含刺,能增强批判性、战斗性。

具幽默感。

引出反语词句,解释其本意,分析修辞效用。

双关又叫一语双关,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

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能增强抒情效果;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找出双关词句,说明其双重含义,分析作用、好处。

博喻莎士比亚式比喻,用两个以上比喻表现事物特征。

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事物,使其特征更鲜明突出;生动形象,而且有气势,能增强抒情性和表现力。

找出博喻文句,指出其中喻体,说明所突出事物特征,分析博喻好处。

通感指采用不同感觉间相互沟通与挪移的方式描摹对象。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突出特征,增强表达效果;调动读者多种感觉,激发联想,耐人寻味。

引出通感文句,分析移觉情况,说明表达效用。

主要艺术特征主要艺术特征抑扬结合有意压低或抬高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巧作抑扬,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形象更丰满,能鲜明地表情达意,增加文章波澜曲折之美,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力概括段意,说明抑扬结合情形,分析用意,略说写法好处。

虚实相生虚指作品中的空白或想象性内容,实指实物实景。

留下空白,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丰富内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概括材料内容,辩明虚实性质,分析用意好处。

动静相宜动态描写与静态描绘的结合。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甚至静景动写,动态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使文章跌宕起伏,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感。

举出实例,分析动静结合情形,指出用意、好处。

艺术手法有张有弛张指情节紧张激烈,弛指情节舒缓迂回时而轻松舒徐,时而扣人心弦,有急有缓,有起有伏,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概括情节内容,说明张弛结合情形,说明作用好处详略得当详写与略写结合。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充实内容,凸现中心;或惜墨如金,或用墨如泼,参差变化,摇曳多姿。

概括材料内容,说明详略安排,分析详略原因,说明用意好处。

忽离忽合离指放得开,合指收得拢。

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欲即欲离,不即不离,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举出实例,分析离合之处,解说意图和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