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题

某某省八市重点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记载,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

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25.东汉思想家王符说,“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

此思想A.强化了重农抑商意识B.突出了经济的社会效益c.调整了社会经济结构D.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26.图B是连环画《宋应星》中的一幅插图。

它反映了明代制瓷业A.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B.私营制瓷工场占据了主导c.生产程序有着严格的分工D.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7.北宋名僧智圆说:“夫三教(懦、佛、道)者,本同而末异,其於训民治世,岂不共为表里'”这反映了A.儒佛道三教的起源基本相同B.佛教的社会地位超过了懦学c.儒家主流思想地位受到冲击 D.佛教思想已实现中国化改造28.《某某条约》规定“凡英国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

夸大皇帝准其嗣后不必照向例,凡有英商……勿论与何商交易,均昕其便”。

此规定A.标志着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B.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c.说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加剧D.促进了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29.图9是l912年3月英国著名伦敦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中国人不仅剪掉了辫子,而且还戴上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自由的“自由帽”。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A CD B C D B A D C D A B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D C CB B DC C A A C BD 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主要观点:主张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主张“与世推移”的时代发展观;承认人的私欲;斥责道貌岸然的假道学。

(4分)时代价值: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价值。

(2分)(2)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程朱理学严重禁锢人们思想,王阳明心学促使知识分子自我意识觉醒。

(6分)32.(1)主要特点:总体来说,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人口增长速率不均衡。

(2分)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状况;政府政策;科技发展水平。

(4分)(2)基本观点:人口增长是推动人类社会变迁和整体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2分)证明: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对农副产品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迅猛发展,由此引起圈地运动。

(2分)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金,并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从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2分)(3)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会影响人口变化;而人口变化又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滞作用。

(2分)33.(1)主要特点: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4分)(2)核心观点:当今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

(2分)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使欧洲有着相似的文化认同感;近代以来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迫使欧洲反思对抗的危害;冷战时期,美苏对欧洲的控制和压迫推动了欧洲联合的步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同源文化更易联合。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1)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1)

2015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历史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A.汉代关税在税收中占比相当高B.实行抑商政策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2.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顾炎武在《日知录》指出:“明末清初,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农民‘有田者什—,为人佃作者什九’”。

二者共同反映了A.千耦其耘式经营盛行B.自耕农式经营破产C.租佃式经营发展D.田庄式经营扩大4.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权臣’,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这表明①内阁没有法定决策权②阁臣地位常受到挑战③阁臣一直没有得到尊崇④内阁对六部有监督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5.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个点向—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

”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6.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A.《申报》已经成为—种政论性报纸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申报》正在摆脱乡士意识的束缚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7.在西方因素的影响下,清政府发生诸多变化。

【历史】河南省豫南九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河南省豫南九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豫南九校2014—2015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遂平一高命题老师姚俊刚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考生应在答题卷作答,在本试题卷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 A.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B.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2.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B.以中御外,加强皇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3.明初中央“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4.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西周以来关于继承制度的规定。

但到满清时,皇位继承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

这一变化表明( )A.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B.分封制的彻底瓦解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D.清朝放弃了王位世袭制5.克里斯提尼被誉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者”,他不仅保留了梭伦时期的基本结构,而且还有重大的创新。

其“创新”主要表现在()A. 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B. 以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C. 向参政公民发放津贴D. 以抽签方式选举议事会成员6.“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内、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的历史。

中国史前史是中国通史的史前部分。

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相对,史前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具体来说,中国史前史是指商代以前的历史;同时不限于中原,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于中国史前史的范畴。

史前时代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社会史主要内容是讲生产方式、婚姻、家庭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侧重于阐述原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他阶段的历史研究亦是如此。

按学科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性质。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运行的机制,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法则,构成历史的核心内容。

但除此之外,各国历史有各国的特点,各民族历史有各民族的特点。

特点就是差别,主要包括民族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其中既有体质特征的差别,也有非体质性质的差别,诸如生活习惯、民族气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国家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相同,但政体、文化、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一国一个样,古今都如此。

有些文化传统可能随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淡化、消失,或被新形式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可世代相传,其根源甚至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史前史的史源主要来自史前考古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遗址、遗迹、遗物,这些古代物质遗存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素材不等于历史,依考古文化序列编排出的年表也不等于历史。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只要加以客观报道,自然而然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就能从中阐发历史规律。

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并制约着人们的活动。

但规律又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认识规律不那么容易。

不然,为什么自然界的进化经历了亿万年,直到达尔文才提出进化论?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这样。

中原名校豫南九校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中原名校豫南九校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5届中原名校豫南九校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高三数学试卷(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P ={x |2x -x -2≤0},Q ={x |2log (1)x -≤1},则(C RP )∩Q 等于 A .[2,3] B .(-∞,-1]∪[3,+∞)C .(2,3]D .(-∞,-1]∪(3,+∞)2.设复数1z =1-i ,2z =2+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1z ·2z 的虚部为A .-1B .1C .i -D . i3.已知sin (4-x )=35,那么sin2x 的值为 A .325 B .425 C .625 D .7254.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n S =2(n a -1),则a 2等于A .2B .4C .6D .85.“m >0”是“函数f (x )=m +2log x (x ≥1)不存在零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6.若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的斜率为 A .2± B .±2 C .±12D .±22 7.已知12log a >1,1()2b >1,2c =3,则A .a >b >cB .c >b >aC .a >c >bD .c >a >b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433B .533C .23D .8339.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输出的结果为A .2B .-2C .12D .-1210.已知函数f (x )=32(1)2,x x x x ⎧⎪⎨⎪⎩,≥2,-,0<<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x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A .(0,12) B .(0,1) C .(12,1) D .(12,1] 11.O 是平面上一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动点P 满足:OP uu u r =OA uu r +λ(AB uu u r +AC uuu r ),λ∈[-1,2],已知λ=1时,|AP uu u r |=2.则PA uu r · PB uu r +PA uu r · PC uu u r 的最大值为A .-2B .24C .48D .9612.抛物线2y =2px (p >0)的焦点为F ,已知点A ,B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FB =120°.过弦AB 的中点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 ,垂足为N ,则AB MN 的最 小值为A .33B .233C .1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横线上.13.设五个数值31,38,34,35,x 的平均数是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____.14.已知实数x ,y 满足002x x ⎧⎪⎨⎪⎩≥y ≥+y ≤,则z =4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15.表面积为6π的圆柱,当其体积最大时,该圆柱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为____________.16.已知{n a }的通项为n a =3n -11,若12m m m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则所有m 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b c +=cos()cos A C+C . (1)求角C 的大小.(2)若c =2,求使△ABC 面积最大时,a ,b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汽车市场上随机抽取20辆纯电动汽车调查其续驶里程(单次充电后能行驶的最大里程),被调查汽车的续驶里程全部介于50公里和300公里之问,将统计结果分成5组:[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续驶里程在[200,300]的车辆数;(2)若从续驶里程在[200,300]的车辆中随机抽取2辆车,求其中恰有一辆车的续驶里程在[200,250)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上面ABC ,AC ⊥BC ,E 、F 分别在线段B 1C 1 和AC 上,B 1E =3EC 1,AC =BC =CC 1=4.(1)求证:BC ⊥AC 1;(2)试探究满足EF ∥平面A 1ABB 1的点F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x )=2x +ax -lnx ,a ∈R .(1)若a =1,试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令g (x )=()x f x e,若函数g (x )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M 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为22,且一个焦点坐标为(2,0). (1)求椭圆M 的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M 相交于A 、B 两点,以线段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 ,其中点P 在椭圆M 上,O 为坐标原点.求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过圆E 外一点A 作一条直线与圆E 交于B ,C 两点,且AB =13AC ,作直线AF 与圆E 相切于点F ,连接EF 交 BC 于点D ,己知圆E 的半径为2,∠EBC =30°.(1)求AF 的长;(2)求证:AD =3ED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3sin x αα⎧⎪⎨⎪⎩=cos y =(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4) =42. (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P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求点P 到C 2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 坐标.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 (x )=|2x -1|.(1)若对任意a 、b 、c ∈R (a ≠c ),都有f (x )≤a b b c a c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2)解不等式f (x )≤3x .。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讲中国历史,是讲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内、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的历史。

中国史前史是中国通史的史前部分。

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相对,史前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具体来说,中国史前史是指商代以前的历史;同时不限于中原,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凡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古人类遗址和原始文化遗存,都属于中国史前史的范畴。

史前时代大部分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社会史主要内容是讲生产方式、婚姻、家庭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侧重于阐述原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他阶段的历史研究亦是如此。

按学科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性质。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运行的机制,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法则,构成历史的核心内容。

但除此之外,各国历史有各国的特点,各民族历史有各民族的特点。

特点就是差别,主要包括民族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其中既有体质特征的差别,也有非体质性质的差别,诸如生活习惯、民族气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国家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相同,但政体、文化、生活方式又千差万别,一国一个样,古今都如此。

有些文化传统可能随社会性质、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淡化、消失,或被新形式的传统取代;唯构成民族特性的传统精神,往往可世代相传,其根源甚至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史前史的史源主要来自史前考古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遗址、遗迹、遗物,这些古代物质遗存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素材不等于历史,依考古文化序列编排出的年表也不等于历史。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只要加以客观报道,自然而然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就能从中阐发历史规律。

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并制约着人们的活动。

但规律又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认识规律不那么容易。

不然,为什么自然界的进化经历了亿万年,直到达尔文才提出进化论?对历史的认识也是这样。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8届⾼三第⼆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商朝王位的继承,⾃第⼆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

王⼦⽆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弟可传,然后传⼦。

但传末弟之⼦抑或传其先兄之⼦,似⽆定制:多数是传末弟之⼦,但有不少例外。

这表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初步形成B.宗法制度已经出现C.王位世袭制并未确⽴D.世袭制并不成熟2.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

商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正》。

这表明()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B.古代重视利⽤物候知识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农经济的发展D.农业的产⽣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3.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

他们宣传:“外事,⼤可以王,⼩可以安。

”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A.诸侯争霸⼒图实现全国统⼀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敌4.商鞅认为“⼀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

这主要反映了商鞅()A.⼒图建⽴并维护专制局⾯B竭⼒提⾼民众的法治观念C.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D.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性5.如果周天⼦和⼀般贵族还保持着⽐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

出现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结构的变⾰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6.汉代天⼦下诏举贤,名⽬极多,例如:“贤良⽅正能直⾔极谏者”、“⽂学⾼第者”、“孝悌、有⾏义闻于乡⾥者”等等。

汉代天⼦下诏举贤()A.运⽤了名⽬众多的选举⽅法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C.利于⼠⼈依据标准⾃由报名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7.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活的深⼊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