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
遗传学第十二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04
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01
方差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变异 程度,确定数量性状是否受遗传 控制。
相关分析
02
03
通径分析
研究两个或多个数量性状之间的 关联程度,揭示它们之间的遗传 关系。
通过建立数量性状之间的因果关 系模型,解释不同性状之间的遗 传路径和效应。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定位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到染色 体上的具体位置。
基因克隆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和克隆数量性状基因, 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转基因技术
将数量性状基因导入其他生物体,研究其表达和功能。
基因组学技术
基因组关联分析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研究数量性状 基因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基因组编辑技术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质量性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存在明显 不同的、确定的类型,如人的血型。
数量性状的特征
连续变异
数量性状在群体内的变异呈连续分布,而非离散的。
受多基因控制
数量性状通常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而非单一基因决 定。
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
数量性状的表现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到环境因 素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等。
03
医学研究
研究人类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遗传机制。
02
农业育种
通过遗传规律改良作物和动物品 种,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04
生物进化研究
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是生物进化 的基础,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有 助于深入了解生物进化机制。
03
数量性状遗传的机制
基因互作
数量遗传学与作物育种
3 遗传率
• 遗传率 也称为遗传力,是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遗传 学上解释为性状变异的遗传传递能力,它是遗传方差占总方 差的比例,故又称为遗传率。遗传率分为狭义遗传率和广义 遗传率。广义遗传率为群体遗传方差VA+VD占表型方差的比 率。狭义遗传率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VA占总方差VP的比率。 • 狭义遗传率: VA 2
• Hardy和Weiberg(1908)研究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发 现了随机交配群体的遗传平衡定律,为群体遗传 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此人们进一步研究群体 的遗传演变、进化和适应。 • Fisher(1918)提出了表型方差可以分解为遗传 方差(包括加性方差、显性方差、上位性方差) 和环境方差的经典数量遗传学思路,为变异的遗 传学解析提供了基础。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还出现了许多遗传试验 设计及其分析方法,例如NC设计、三重测交设计、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设计与分析、双列杂交与配 合力分析等。
• 对动物、植物和人类的许多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表明,生物 群体所处的宏观环境对群体表现也具有环境效应E,基因 在不同环境中的表达也可能不尽相同,会存在基因型与环 境互作效应GE。因此.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型值 可以细分为P=E+G+GE+e,群体表现型变异也可作相 应的分解,VP=VE+VG+VGE+Ve。 • 对于加性—显性遗传体系,如果基因型效应可以分解为加 性效应和显性效应,GE互作效应也可相应地分解为加性 与环境互作效应AE和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DE,个体的表 现型值为P=E+A+D+AE+DE+e,表现型方差可分解为 VP=VE+VA+VD+VAE+VDE+Ve。 • 对于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体系,个体表现型值为 P=E+A+D+I+AE+DE+IE+e,表现型方 差的分解为 VP=VE+VA+VD+VI+VAE+VDE+VIE+Ve,其中IE是上位性与 环境互作效应 ,VIE是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方差。
统计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
统计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统计遗传学(Statistical Genetics)是研究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它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探索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表型变异的贡献。
统计遗传学主要关注以下内容: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通过对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规律和遗传动力学。
2.遗传连锁和基因关联:研究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和基因关联,了解遗传效应和基因相互作用对表型变异的影响。
3.遗传参数的估计:通过统计方法来估计遗传参数,如遗传方差、遗传相关性等,从而量化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4.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全基因组信息为基础,通过对大规模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的分析,寻找基因与复杂性状之间的关联,并揭示与疾病风险相关的基因位点。
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是研究连续性性状遗传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量化表型变异,并将其归因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性状的遗传机制和遗传参数的估计。
数量遗传学主要关注以下内容:1.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对连续性性状进行测量,并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
2.遗传方差分析:利用统计模型和遗传方差分析方法,估计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性状变异的贡献。
3.遗传相关性和遗传进化:研究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和遗传进化,探讨性状演化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4.遗传参数的估计:通过统计方法和家族研究,估计遗传参数,如遗传方差、遗传相关性和遗传可塑性等。
统计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都是遗传学的分支领域,它们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来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拓展了对遗传变异和遗传机制的理解。
这些研究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的遗传性状研究、疾病遗传学以及选择育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量遗传》课件
遗传方差与变异方差
01
遗传方差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基因方差和 基因型方差。
02
变异方差是指由于环境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环境方差和 残差方差。
遗传相关与相关系数
遗传相关是指两个性状在遗传上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 数表示。
相关系数是指两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r表 示,其值介于-1和1之间,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 。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 传性疾病,改善人类健康 状况。
人工智能在数量遗传学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大规模数据,挖掘数量性状的 遗传规律。
预测模型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数量性状的表 现和遗传趋势。
辅助育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育种方案,提高育种效率和成 功率。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发育阶段或不同处理条件下 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 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
04
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作物育种
作物产量
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可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通过研究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可 以定位控制产量性状的基因,进而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等方法,将有益基因 聚合到一起,培育出高产的作物品种。
肉质和乳制品品质
数量遗传学在动物肉质和乳制品品质改良方面也有应用。 通过研究与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相关的QTL,可以定位控制 这些性状的基因,进而利用MAS等技术,将有益基因聚合 到一起,培育出具有优良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的动物品种。
人类医学研究
数量性遗传ppt课件
目前,数量性遗传学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数量性遗传学研究的 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数量性遗传学基本理论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数量性状遗传的基础,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 定律,决定了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规律。
05
数量性遗传学研究展望
基因组学技术发展
01
基因组学技术不断进步,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数量性状的遗 传基础。
0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加速基因组学数据的获取和
分析,提高研究效率。
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
03
为数量性遗传学研究提供更多线索。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将为数量性遗传学研究提供更精确和高效 的基因操作手段。
数量性遗传学
目录
• 数量性遗传学概述 • 数量性遗传学基本理论 •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 • 数量性状基因组学应用 • 数量性遗传学研究展望
01
数量性遗传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量性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数量性 状遗传规律的科学,主要关注可遗传 的连续变异,如身高、体重等。
特点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受环境因 素影响较大,因此数量性遗传学研究 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数量 性状的影响。
遗传相关性与协方差分析
遗传相关性
01
表示两个数量性状之间的遗传联系,可以通过相关系数来衡量
。
协方差分析
02
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协方差,评估两个数量性状之间的共同遗
传变异和环境变异。
数量遗传学
质量性状:指由一对或对基因控制,在个体间能够明显区分,呈不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群体中不能明显区分,呈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门阈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在群体中呈不连续分布的性状,一般能够明显地区分其表现形式。
数量遗传学: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选择:在人类和自然干预下,某一群体的基因在世代传递的过程中,某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所发生的变化现象,称作选择。
适应度:比较群体中各种基因型(以个体平均留种子女数为标准)生存适应力的相对指标。
适应度就是特定基因型的留种率和群体最佳基因型留种率之比值。
选择系数:1减去适应度就是该基因型的选择系数。
留种率+淘汰率=1遗传漂变:如果群体规模较小,下一代的实际基因频率都可能由于抽样误差而偏离理论上应有的频率。
始祖效应:当来自大群体的一个小样本在特定环境中成为一个新的封闭群体,其基因库仅包括亲本群体中遗传变异的一小部分,并在新环境中承受新进化压力的作用,因而最终可能与亲本群分体。
这种过程在体现的般规律,称为始祖效应。
瓶颈效应:当大群体经历一个规模缩小阶段之后,以及在漂变中改变了基因库(通常是变异性减少)又重新扩大时,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
同型交配:如果把同型交配严格地定义为同基因型交配,那么近交和同质选配都只有部分的同型交配,只有极端的近交方式——自交才是完全同型交配。
群体遗传学:专门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群体:是指一个种、一个变种、一个品种或一个其它类群所有成员的总和。
孟德尔群体:在个体间有相系交配的可能性,并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流的有性繁殖群体。
基因库:以各种基因型携带着各种基因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亚群:由于各种原因的交配限制,可能导致基因频率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形成若干遗传特性有一定差异的群落通常称为亚群。
随机资本:在一个有性系列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式雄性的个体与其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机率是相同的。
《数量遗传学基础》课件
03
人类健康与疾病研 究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复 杂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预防 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3
疾病抵抗力增强
通过研究动物的疾病抗性基因,提高动物的疾病 抵抗力,降低养殖成本和动物疾病发生率。
人类遗传学研究
疾病预测与预防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基因 ,为疾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个体差异研究
通过研究人类的数量性状基因,了解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为个性 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课件
• 数量遗传学概述 • 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 •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数量遗传学的应用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数量遗传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量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科学。
特点
数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其遗传变异规律比质量性状复 杂。
04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QTL分析
关联分析
元分析
这是数量遗传学中最为常见和 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 析,可以对遗传数据进行分析 和解释,探究遗传变异的来源 、分布和作用机制。
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是 利用统计学方法定位控制数量 性状的基因位点,分析基因位 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
表型组学研究
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和成像技术,对动植物表型组进行深入研究, 以揭示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跨物种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差异,以 揭示物种进化的机制和规律,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数量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遗传学:生物学中研究遗传和变异,即研究亲子间异同的分支学科。
数量遗传学:采用生物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二、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1. 性状的分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与特性的统称。
如毛色、角型、产奶量、日增重等。
根据性状的表型变异、遗传机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性状分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阈性状3 类。
数量性状: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肉量、产奶量等。
质量性状:遗传上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毛色、角的有无、血型、某些遗传疾病等。
阈性状: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易受或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
有或无性状:也称为二分类性状 ( Binary traits)。
如抗病与不抗病、生存与死亡等。
分类性状:如产羔数、产仔数、乳头数、肉质评分等。
数量性状的特点:必须进行度量,要用数值表示,而不是简单地用文字区分;要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要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组成群体某一性状的表型值呈正态分布。
3.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不一定都是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
有许多数量性状受主基因(major gene)或大效基因(genes with large effect)控制。
果蝇的巨型突变体基因( gt);小鼠的突变型侏儒基因( dwarf, df);鸡的矮脚基因( dw);美利奴绵羊中的Booroola 基因( FecB);牛的双肌( double muscling)基因( MSTN);猪的氟烷敏感基因( RYR1)三、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和遗传参数估计;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交配系统的遗传效应分析;育种规划理论。
四、数量遗传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理论基础奠定:孟德尔遗传学+数学+生物统计学理论体系完善:与群体遗传学关系最为密切;学科应用:与育种学最为密切,是育种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学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密切结合,并产生了新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如分子数量遗传学等。
数量遗传学的基础 第一节 性状的分类
性状遗传变异的动态; 必须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数量性状的特点
变异的连续性 对环境的敏感性 分布的正态性 多基因作用的微效性
数量性状的特征
对质量性状而言: • 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 F1有显隐性之分 • F2代可明显分组,不会出现超亲遗传的现象
对数量性状而言:
玉米穗长(表)
• 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 两个纯合的亲本杂交,F1代一般是双亲的中间类型,但有时
人的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
遗传特征:两个有差异的亲本杂交
1. F1为双亲中值,但有时会偏向某一亲本; 2. F2均值、F1均值、双亲中值相近 3. F2变幅增大,但是变异程度远远超过F1 4.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5.有超亲遗传的现象:当杂交的亲本不是极端类型的时候,杂 交后代中有可能会出现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类型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关系
1 由于区分的着眼点不同 2由于杂交亲本的差别基因对数不同。数量性状一般由微效 多基因控制,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由单一的主基因控制。 3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同时控制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与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可能连锁。
三、 阈性状
可以用等级或分类表示的性状,如猪肉 颜色分为5级;蛋黄颜色分为9级。
第十四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一、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
1.概念 “是遗传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
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 统计学 群体 数量性状
动物生产中需要改良的性状大多是数量性状。
第一节 性状的分类
《数量遗传 》课件
05
数量遗传学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发展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量遗传学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 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揭示更 多复杂的遗传现象。
大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的 遗传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准确 地识别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将为数量遗传学提供更强大的工 具,用于预测和解析复杂的遗传 模式。
3
数量遗传学在植物育种中还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 型组学的研究,以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人类医学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主 要用于疾病易感性和复杂性疾病
的研究。
通过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可以鉴 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
依据。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还 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研 究,以揭示人类复杂的疾病机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 系。
分析步骤
构建因果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计算路径系数,然后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 度。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用于降低数据的维度,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 个不相关的主成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特别是当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 线性时。
分析步骤
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 取主成分,然后解释主成分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内容与领域
研究内容
数量遗传学主要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基础、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包括基 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分析、遗传力和方 差组分的估计、选择反应和遗传进展 的预测等。
领域
数量遗传学与种群遗传学
数量遗传学与种群遗传学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在种群遗传学中的作用等问题。
其中,数量遗传学和种群遗传学是两个重要方向,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是个体和种群。
一、数量遗传学数量遗传学是一门研究个体遗传变异及其遗传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遗传变异在种群内的分布与频率,以及在各代之间的遗传效应。
数量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基因型是个体的遗传构成,表型是个体在某一环境条件下表现的形态和功能。
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表型的表现。
数量遗传学将个体遗传变异分解为基因频率变异和表型变异,前者引起了不同基因型的比例变化,后者体现为不同基因型在表型上的差异。
数量遗传学的核心思想是遗传变异不仅取决于基因的遗传规律,还取决于遗传变异的性质和环境条件。
数量遗传学的应用广泛,包括人类遗传病、动植物的育种和遗传改良、药物研究和环境污染等领域。
二、种群遗传学种群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变异在自然种群中分布、变化、演化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在自然环境下,种群内遗传构成和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流入和基因流失以及随机漂变等因素对遗传结构的影响。
种群遗传学的一大特点是研究对象是整个种群,而不是个体。
研究方法包括遗传标记、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等多种手段。
种群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是哈代-温德尔定理,它表明在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和基因互作等因素影响下,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分布和变化过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种群遗传学的应用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种群遗传学监测、种群退化和DNA指纹等各个领域。
例如,在保护物种方面,种群遗传学可以用来评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物种保护制定科学依据;在遗传监测方面,种群遗传学可用于追踪潜在的基因流入和基因流失,以及估计种群大小和迎接潜在的环境变化等。
三、数量遗传学与种群遗传学的联系数量遗传学和种群遗传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首先,它们都研究遗传变异及其遗传规律,探讨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探究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 数量遗传学
i
x)
2
n
方差和标准差是全部观察值偏离平均数的重要度量参数
S 就称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
或叫做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标准差
均值和标准差决定了表型的分布 一般:育种要求标准差大,则差异大,利于单株的选择;
良种繁育场则标准差小,差异小,可保持品种稳定。
四、标准误
1 2 (1/4)1=1/4 (3)1=3 3
(a+b)2
2
3
4
6
(1/4)2=1/16
(1/4)3=1/64
(3)2=9
(3)3=27
5
7
(a+b)4
(a+b)6
4
n
8
2n
(1/4)4=1/256
(1/4)n
(3)4=81
(3)n
9
2n+1
(a+b)8
(a+b)2n
多基因假说要点: 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F1 F2 (A1A2B1B2C1C2)熟期介于双亲之间 27种基因型 (其中A1A1B1B1C1C1的个体将比晚熟亲本更晚,
而A2A2B2B2C2C2的个体将比早熟亲本更早)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需要分析杂交后代的大量个体→ 应用数理统计等方法
→ 分析平均效应(mean)、方差(variance)、协 方差(covariance )等遗传参数→ 发现数量性状遗传 规律。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 如:人高、动物体重、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产量 高低等。 表现型变异分析推断群体的 遗传变异借助数量统计的分析方法 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数量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数量遗传学:一门研究生物数量性状变异的遗传规律的学科。
数量遗传学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表现型分解为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分量(components),并进一步剖析遗传变异中的基因效应。
Multiple Gene Hypothesis:•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多基因间不存在显隐关系•多基因的效应相等,具有累加作用•多基因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存在主基因与修饰基因群体:具有性繁殖且经常异交的生物个体的集团,或者是一群可繁殖后代的生物个体的集团(孟德尔群体)。
群体的遗传组成:体基因型的数目或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之形成的基因型数量分布。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特定基因型在群体内出现的概率.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特定位点上一种等位基因占该位点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或该等位基因在群体内出现的概率。
Hardy-Weinberg Law: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理想群体•个体随机交配•没有选择压•基因型比例逐代保持不变•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存在简单关系。
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平衡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取决于群体的基因频率,而与起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无关。
连锁不平衡:两个以上位点间基因型频率的不平衡状态,似乎由位点间连锁关系引起的。
连锁平衡:对于那些重组后位点或者基因型的频率等于预期的群体。
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非随机交配(non-random mating)–近亲交配–聚类交配(assortative mating) (e.g. human)–反聚类交配(disassortative mating)(e.g.self-sterility system)•系统性过程(systematic process)–基因频率定向变化:Migration, Mutation, Selection–基因频率随机变化:Random drift in small population适应度:基因型能成活繁殖后代的相对能力。
第九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九章数量遗传学基础概述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动物的遗传性状,按其表现特征和遗传机制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一类叫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 ), 一类叫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 ), 再一类叫门阈性状(Threshold trait)。
动物的经济性状(Economic trait)大多是数量性状。
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及其机制,对于指导动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性状:是指那些在类型间有明显界限,变异呈不连续的性状。
例如,牛的无角与有角,鸡的芦花毛色与非芦花毛色,等等。
这些性状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它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性状间大多有显隐性的区别,它的遗传表现完全服从于三大遗传定律。
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在类型间没有明显界限,具有连续性变异的性状,如产奶量、产卵量、产毛量、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等。
门阈性状: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这类性状具有潜在的连续分布遗传基础,但其表型特征却能够明显的区分,例如,产子数,成活或死亡,精子形态正常或畸形,这类性状的基因效应是累积的,只有达到阈值水平才能表现出来。
二、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数量性状表现特点表明,数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因此其表型变异是连续的,一般呈现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很难分划成少数几个界限明显的类型。
例如,乳牛的产奶量性状,在群体中往往从3000kg至7000kg范围内,各种产量的个体都有。
由于数量性状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对其遗传变异的研究,首要的任务是对性状的变异进行剖分,估计出数量性状变异的遗传作用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具体地说,对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第二,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研究过程要对数量性状进行准确的度量;第三,必须应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第四,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弄清性状的遗传力以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整理)数量遗传学
质量性状:指由一对或对基因控制,在个体间能够明显区分,呈不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群体中不能明显区分,呈连续性变异的性状。
门阈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在群体中呈不连续分布的性状,一般能够明显地区分其表现形式。
数量遗传学: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选择:在人类和自然干预下,某一群体的基因在世代传递的过程中,某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所发生的变化现象,称作选择。
适应度:比较群体中各种基因型(以个体平均留种子女数为标准)生存适应力的相对指标。
适应度就是特定基因型的留种率和群体最佳基因型留种率之比值。
选择系数:1减去适应度就是该基因型的选择系数。
留种率+淘汰率=1遗传漂变:如果群体规模较小,下一代的实际基因频率都可能由于抽样误差而偏离理论上应有的频率。
始祖效应:当来自大群体的一个小样本在特定环境中成为一个新的封闭群体,其基因库仅包括亲本群体中遗传变异的一小部分,并在新环境中承受新进化压力的作用,因而最终可能与亲本群分体。
这种过程在体现的般规律,称为始祖效应。
瓶颈效应:当大群体经历一个规模缩小阶段之后,以及在漂变中改变了基因库(通常是变异性减少)又重新扩大时,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
同型交配:如果把同型交配严格地定义为同基因型交配,那么近交和同质选配都只有部分的同型交配,只有极端的近交方式——自交才是完全同型交配。
群体遗传学:专门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群体:是指一个种、一个变种、一个品种或一个其它类群所有成员的总和。
孟德尔群体:在个体间有相系交配的可能性,并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流的有性繁殖群体。
基因库:以各种基因型携带着各种基因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亚群:由于各种原因的交配限制,可能导致基因频率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形成若干遗传特性有一定差异的群落通常称为亚群。
随机资本:在一个有性系列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式雄性的个体与其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机率是相同的。
数量遗传的名词解释
数量遗传的名词解释数量遗传是一门研究个体数量变异及遗传机制的学科,也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数量间的差异来探索基因在个体数量变化中的作用。
数量遗传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与植物种群,也包括实验室中的模式生物,如果蝇、鼠类等。
一、数量遗传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数量遗传的研究是为了解释物种数量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种数量的变化涉及许多因素,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突变等等。
数量遗传学从基因遗传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体的数量变异是否受到基因水平上的调控,并探究基因在个体数量变化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物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量遗传的重要概念与方法1. 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在某一位点上的基因组合,而表型则是个体的可观测性状。
数量遗传研究关注的是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分析遗传基因对表型的影响,从而了解个体数量的变异。
2. 遗传方差与环境方差遗传方差是指个体数量变异中与基因型有关的部分,环境方差则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部分。
通过比较遗传方差与环境方差的大小,可以评估个体数量变化中基因与环境对个体数量变异的影响程度。
3. 遗传参数估计为了了解遗传因素对个体数量变异的作用程度,数量遗传学中引入了一些统计方法,如重复测量与分析、各种遗传方差分析模型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估计出遗传参数(如遗传方差、遗传相关等)来描述个体数量变异的遗传组成。
4. 选择实验选择实验是数量遗传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在不同基因型个体群体中选择性繁殖,可以探究不同基因型在个体数量变异中的作用。
这种实验可以反映个体数量变化中的选择压力和基因遗传效应。
三、十大经典数量遗传学实验1. 麦吉利细菌实验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培养大肠杆菌,研究人员发现了头发色突变的麦吉利突变体与胞内色素谷胱甘肽之间的遗传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2. 麦克洛迪果蝇实验通过选择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果蝇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如雌性翅膀长短的变异,这些变异与环境适应和优势基因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七章 数量遗传学 基础
这一点在育种中很重要,所以A又叫做育 种值。
3.环境离差的剖分
E = Eg + Es Eg:一般环境效应 Es:特殊环境效应
一般环境效应又称永久性的环境效应, 能长期甚至是终身影响个体的表型值; 特殊环境效应又称暂时性的环境效应, 只影响个体某个阶段的表型值。
这样 P= G + E = A+D+I+Eg+Es =A+R P:表型值 A:育种值 R:剩余值
这是一对无显隐性关系(共显性)基因控制 的性状,子1代为中间性,子2代以1:2:1的表型 比例分离。
第二类杂交试验:
P F1 F2 红色籽粒 x 白色籽粒
中等红色 15红色 :1白色
经仔细观察,红色中还存在不同等级。
1/16深红:4/16次深红:6/16中等红:4/16浅红:1/16白
第三类杂交试验:
3、显性离差 d= 12-10=2g
2.基因型值的平均数 有了基因型值,再与基因型频率 结合起来就可以计算群体基因型值的 平均数。
设在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A和a 的频率分别为p和q,且p+q=1。则AA、 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p2、 2pq和q2。群体平均数可由表13算出。
表8-1 群体基因型值平均数的估计
二、对数量性状的新认识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除了微效基因,也 可以有主效基因(Major gene);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有加性效应,也有 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更多的情况是几 种基因效应同时存在;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统计方法,可以对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 研究,如QTL。
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由 μ= α(p-q)+2pqd 可以看出,任何 基因座上的基因,对群体平均数的贡 献可以分为两部分:
数量遗传学
• 这时上述模型可简化为:P=G+E----数量性状的 数学模型
二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
•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环境效应偏差是以离均差表示的,个 体随机环境效应对各观察值的影响有大有小、有正有负, 总和可抵消为0.即假设有:
• 因此.在同一固定环境条件下可得到
三 基因效应及其剖分
•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在实际育种工作中仍是有欠缺的,这 是由于基因实际上存在三种不同的效应: • 即基因加性效应(A) • 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D) • 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I)。 G(遗传效应值)=A+D+I
• 从育种学角度出发,重要的是能够真实遗传的育种值(基 因加性效应值)A这一部分,而D和I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一般均将它们归并到环境偏差E中,通称之为剩余值,记 为R,即有: R=D十I十E • 因此,模型可进一步化为 P=A+R
描述数量性状遗传规律有三个最基本的遗传参数: 重复率、遗传力和遗传相关
• 重复率: • 用来衡量一个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 关程度。Fra bibliotek• • • •
V(G)基因型方差 V(Ep)持久环境效应方差 V(P)总环境效应方差 V(E1)暂时性的环境效应方差
遗传力
• 广义遗传力就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 通过广义遗传力的估计,可以了解一个性状受遗传效应影 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
数量性状基因座
• 英文全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 英文缩写:QTL • 概念:指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或基因组)中所 在的座位。通过检测染色体上某个座位表现出对数量性状 表现型的作用的大小,可以探知QTL的存在。检测到的一 个QTL既可能只包含一个数量性状基因,也可能包含若干 个数量性状基因,与人们的检测能力有关。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数量遗传学是一门研究性状数量遗传规律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各种性状,例如身高、体重、智力等等。
该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医药、动物和植物育种、生物统计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数量遗传学最初是从各种农业作物或家畜身上开始研究的。
当时研究的重点是对各个性状的数量特征进行遗传解析,找出因子的渐次叠加效应和环境和基因因素的相互作用。
如今,数量遗传学已经更深入地探索了遗传多样性、驯化和人工选择等领域,并逐渐扩展研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数量遗传学的基础概念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基因型和表型。
基因是一段决定某一性状的DNA序列,基因型是个体拥有的一组基因序列,而表型是个体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
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也包括这些基本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组个体的不同身高,来研究它们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数量遗传学的核心挑战是找到这些性状与基因型之间的联系,并确定环境对于基因型的影响。
二、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数量遗传学采取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包括家系研究法,孪生研究法,关联分析法,和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模型。
家系研究法旨在研究一些常见性状的遗传机制,并找出它们如何在家族或句群中传递下去。
从家族中获得信息可以更容易地判断一个性状是如何受到基因遗传影响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的。
孪生研究法是检验遗传和环境在不同状况下的影响是否相同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一组普通人的基因型和表型以及另一组同卵双生子的情况,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判断身高和其他性状是否受到遗传影响。
关联分析法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统计学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对某一性状的组成程度。
数量遗传学最新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来研究人类疾病。
研究人员使用虚拟人群体来模拟遗传性疾病的传播和控制,以预测疾病的扩散情况和爆发频次,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该学科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数量遗传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该学科可用于研究某些人群内的复杂遗传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