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

合集下载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书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4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1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我来说,家庭生活和学校工作,让我闲暇时间不在向学生时代那么充实,读书自然无疑是开阔我个人视野最好的捷径。

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专著时,经常便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可以在书中学习到怎样教育教学,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的确很真实也很充实。

回顾教书生涯,已走过了18个年头。

随着现今教育发展的态势,当前要“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可为是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的一个终极目标。

近些天里,我在一个星期内,细细研读了当代堪称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

感受颇深,在书中受到了很多启迪。

体会之一:教师更应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名家名著更要捧读不辍。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

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他在给杨守丰书信中的结尾推荐他阅读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及《傅雷家书》。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

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

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

读书伴随着积累,然而才能在需要的时,才能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对于教师更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体会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8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8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8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第一篇: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

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

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是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鲜活的校园生活。

透过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讲到这里,我有点惭愧,回忆我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把学生当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

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希望那些后进生们别考的太差,别把平均分拉动太大。

事实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理由让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啊。

其次,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师对学生门的一腔爱心,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着他们学生们,才能无微不至的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写下这么多手记、札记。

说实话,我对教育类的书总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着,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

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总是用高深的理论堆积而成的,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所以领略不到他们所阐述的情境吧。

但是这本书通过记录校园中的生活,孩子们的日常表现,还有学生们的作文等夹叙夹议地讲述事例,用最真挚、朴质的文字阐述着高深莫测的理论。

李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确实跟别人有这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比如说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给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优秀15篇)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优秀15篇)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优秀1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

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模板与感悟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模板与感悟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模板与感悟读完一本《爱心与教育》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书心得,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读书心得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5篇,以供大家参考!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1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的确如此,因为借来的书就有还期,必须每天有计划地读一些,到时候才能如期偿还。

图书馆的综合类图书区是我常去的地方,很多好书让人爱不释手。

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读书不少于30页的读书计划。

这样,我的借书卡每次借一个月就可以读完两本300页左右的书了。

寒假到了,于是我特意借来一本教育类的书籍——著名教育家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每天细心研读,在感动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启发,致使每天都多读一些,比计划提前读完了这本号称“让所有人感动流泪的教育故事”,甚至连“前言”“后记”“补记”“附一二三四”都一字不落地如饮甘露一般读过了。

读书必有感触,即使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自己的读书习惯也是要摘记读书笔记和在博客中留下感受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居住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现代人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

首先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和书中的人物、事件一起做一次神游,进行精神上的旅行;其次,读那些名家名篇的时候,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一些精彩的文学描写的方法,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第三点,我在读教育类的书籍时,就如同在跟大师对话,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真是何乐而不为呢?在小的时候,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读书就有摘记,每每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美文掩卷之际,都要在脑海中回味半晌,陶醉于文中的故事里,尽享文字给人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仿佛品尝艺术盛宴的美妙滋味。

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不想改变这种现在看似迂腐的习惯。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7篇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7篇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7篇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7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了可以书写自己的教育学习感想,可以书写心得体会进行描述。

那么,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篇1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荡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

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

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处。

《爱的教育》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这是最能体现爱的价值,虽然有点长,但可以简短只去一部分。

那么多人爱我、帮助我的人,我多幸福呀!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篇2我爱读书,因为从书中我能够得到很多欢乐、很多知识。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1本学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对教师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

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感动;被他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行为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

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

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

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

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

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

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立刻被他的深邃和激情所打动。

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震撼着我的心灵深处。

这不是论文的长篇大论,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充满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思自身,反思自己与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我还进一步感悟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每个孩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一棵棵小树苗,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和扶持,方能茁壮成长。

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教师的爱心、耐心、信心。

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心中只有装满爱学生、爱事业的情感,才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早上第一节是五一班的数学课,讲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堂上,同学们都争先举手上台演板。

这时,王斌大声喊到:“老师,叫我。

”我说:“你看你不举手就大声说话,而且声音还那么大,你还是在练习本上做吧!”于是我叫了其他同学上台做了。

我心想:王斌,刚上课时你还和别的同学偷说话不认真听讲,才点名批评过又大声喊叫,怎么会叫你上台做题。

这时,同学们都在练习本上做题,只有王斌在乱动。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通用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以来,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教育改革者,他们身体力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线,探索教育的规律,为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些有名的教育工作之中,人们常说的“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

他们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大江南北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当在教育实践中遇到困惑时,我们会想到历史,同样的事情别人肯定也经历过,前人的经验总有借鉴之处。

在大致了解李镇西老师的经历后,知道了他是在发表了《爱心与教育》后广为人知的,李老师后来也有许多著作,个人认为最初的教育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本书也是后来思想发展的核心。

书本内容介绍:本书介绍的是李老师早期的教育经历,用作者的话说是“因为我承受了太多学生的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对待优等生让他们更优秀;对待后进生,逐步激励,将对学生的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为了促进后进生进步,李老师动用全班力量,在行动与精神上给予帮助。

李老师的未来班是一个团结,有爱心的班级。

班里一个学生有困难,全班学生都会自觉伸出援手,家庭陷入困难的伍建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同学们不忘生病的胡国文。

对于未曾谋面的学生,李老师会通过信件的方式给予帮助,并长期保持联络,对待教育始终如一的态度让人敬佩。

我的感受:合上书,李老师的内心的教育思想对我启发很大。

首先,他是一生致力于教育的人。

从走上教师岗位起,内心就十分笃定,他至今仍保持着童心。

今年七月,李镇西老师在乐山给他的第一届未来班上完最后一堂课。

他退休了,离开了学生,但他的精神传播给了他的学生和千千万万的教师,他的教育信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影响了无数人。

其次,从教以来,李镇西老师能从学生的视角思考与解决问题。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9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在阅读《爱心与教育》时,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镇西,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作者对“逆境”学生的关心,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究,精要的教理阐述,精典的教例剖析,科学的研究方法,明晰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时效性令人佩服。

作者对爱的教育的升华是这样说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的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班里一名学生刘某,稍有不顺的就大发脾气,希望通过发泄愤怒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为他提供了释放的空间,训练他学会用动作释放自己的情绪,训练他在情绪冲动时,能从自我的情绪中跳出来,更好的观察自己和别人,客观的面对和分析^p 所面临的问题,改变自己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

为了帮助他学会如何爱别人,我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布置各种障碍物,我蒙上眼睛,让他扶着我穿过障碍,其他同学观察,他扶着我胳膊的手柔和而坚决,他很轻声的告诉我应该怎么走,我的头、膝盖不时碰到他防止我撞上障碍物的手上。

在一片黑暗中,他是我的眼睛,我的希望,而他却是那么温和、那么细心,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流在我心中涌动,但我的心却在唱歌:他知道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爱是人的本能。

然后,我又让以前与他关系比拟恶劣的同学蒙上眼睛,让他扶他们穿过障碍。

几个下来,同学们都反映他非常细心,值得信赖,他也表示以后与同学相处要互相宽容、互相谅解。

从此以后,他变得爱同学了,爱老师了,相信他也会用同样的爱,爱父母,爱社会,爱国家。

当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起来的时候,这种爱变得伟大了,我们的职业也变得伟大了。

师爱,并用这种无私的爱引导学生,就是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1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1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1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寒假里,学校发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说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

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

”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错误。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

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爱学习不贪玩的完美类型。

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

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

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

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6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我来说,家庭生活和学校工作,让我闲暇时间不在向学生时代那么充实,读书自然无疑是开阔我个人视野最好的捷径。

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专著时,经常便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可以在书中学习到怎样教育教学,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的确很真实也很充实。

回顾教书生涯,已走过了18个年头。

随着现今教育发展的态势,当前要“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可为是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的一个终极目标。

近些天里,我在一个星期内,细细研读了当代堪称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

感受颇深,在书中受到了很多启迪。

体会之一:教师更应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名家名著更要捧读不辍。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

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他在给杨守丰书信中的结尾推荐他阅读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及《傅雷家书》。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

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

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

读书伴随着积累,然而才能在需要的时,才能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对于教师更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体会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在这里,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一节课的时间,他们又和你玩在一起;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上教育类时,第一次看到《爱心与教育》,没看内容时,我想这一定是本人文性很强的教育类书籍。

处于喜好,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上网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在这份长达几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于漪老师说:“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

”李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人。

李老师每带一个班,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为他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

这样的老师能不让人敬佩吗?李老师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

教育与文学,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半,生命与使命同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带着自己的心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梦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爱心与教育》。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爱心与教育》让我得益匪浅。

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

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中需要的那一份爱心与耐心。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2读完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他的爱心,他的思想,他的教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爱赢得心灵,用爱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发现闪亮之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优秀8篇)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优秀8篇)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优秀8篇)《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篇1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一:爱心和童心,我感受颇多。

最令人感动的是李老师那一腔投身教育的满腔热情,以及学生们纯洁美好的心灵,着实让我佩服和羡慕。

诚然,在李老师的世界里也有不愉快,也有不完美。

但是,他甘愿竭尽所能,来做那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特别是他常说的那一句”我这是在还债啊“,可谓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我知道,我可能不会像李老师那么的优秀,但是,我愿意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为之而奋进。

看了李老师在教育中的点滴小故事,真是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动容。

例如将汪斌父亲送他的鸡蛋每天煮给汪斌吃;送钱给家境困难的宁玮,让她改善伙食,增加营养。

特别是读到李老师给学生过生日,送上生日的祝福时,我内心由衷地佩服、由衷地震撼。

李老师居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送出不同的礼物。

例如书籍、生日蛋糕、精美的书签等等。

特别是生日礼物上的祝辞,更是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那些收到礼物的学生内心又怎会不开心呢?李老师真是做到了和学生亦师亦友,真正的”把心灵献给了孩子“,能够做李老师的学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李老师正是用他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阐述了何为崇高的教育,也教给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给学生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安慰,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篇2《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合集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合集15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合集15篇)《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断断续续读完李镇西《爱心与教育》。

虽然不如书中所说的某些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的”,也绝不会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地向他“诉说自己的感想”,甚至对这本由我们副校长“极力推荐”的名著还有小小失望,不过充塞在这本书每一个角落的“爱心”,确实让我感动。

贯穿全书的,是一个“爱”字:“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

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与和谐。

以前我认为,有两类人是不能办教育的,一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是商人。

急功近利者势必追求短期效果,无视教育规律;商人重利轻义,把教育作为赚钱工具。

现在我觉得,有两类人是不适于呆在教育战线的,一是把教育当成饭碗的人,一是不具备爱心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李镇西那样爱学生,或者学到他一半,那我们的教育或许会发达得多。

我也很爱学生,尤其爱那些眼睛清纯透亮的学生,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

可我对学生的爱还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向学生“还债”的程度。

李镇西在书中,反复强调他的学生请他吃什么东西,或在毕业多年后给他写信、寄贺卡、打电话,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对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安慰,也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更是教师非常在乎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爱,真的不求回报吗?”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师、恋人们在发表爱的宣言时,都会强调:“我爱你,我不期望从你那得到什么!”事实上,当子女忤逆,当学生忘本,当情人反目时,凡正常人都会有悔不当初的感觉,对对方都有许多怨恨,对人生也会生出许多悲观、痛楚的幽怨。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通用7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通用7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通用7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通用7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明灯作伴,尽管夜已深,我仍旧伏在书桌上不忍释手地看着《爱心与教育》,一点倦意还没有,被李镇西老师“还债”的故事感动着。

曾经为琼瑶、岑凯伦笔下唯美的爱情而感动,为了躲避宿管老师的抽查,甘愿躲在被窝里电筒达旦,兴致犹存。

当了老师以后,为了充实专业教学知识,常要逼自己读一些教育类书籍,却经常翻不了三页,接倒头便去南柯赴那神往的约会。

为什么此书在出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一本无需炒作的畅销书?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书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唤起了千万读者尘封已久的情感,还因为李老师那一股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对学生、对工作无比挚爱的清泉也同时滋润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李老师对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但凡用心灵写出的作品必然会赢得读者心灵”。

“只有童心可以唤醒爱心,只有爱心可以滋润童心”,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他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

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麻木并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

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承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这位真诚的教育者,以他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的心灵。

就在《爱心与教育》的故事感动着我时,“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也鞭策着我,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然后不断地地演绎有关“债”的故事!学生们的爱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同学、对老师的爱,还扩展为对周围生疏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说: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老师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魁伟!因为有爱,才让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让我们每一位灵魂工程师都能以李镇西为典范,施行爱的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2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关心、关注、关爱,可是长久的对需要爱的人施之以爱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精选10篇)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精选10篇)

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精选10篇)爱心与教育阅读心得篇1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

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

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整篇*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校长)
一件小事:
❖ 1.“我”由于生病住院不小心传出后,引来学生接连来拜访, 于是,“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报答学生对我的厚爱?
❖ 2.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夜里,上午才认识的宁玮来对“我”说周 慧病了!(她肚子疼得厉害)已近12点。“我”毫不犹豫决定 送她到医院,学校非常远,公共汽车早已停开,便骑自行车送 她到医院,医生一检查,怀疑是阑尾炎,但又还没有到动手术 的时候,需要住院观察。住院部在门诊部后面的山顶上,自行 车根本没法上去,而此刻的周慧好像更加疼痛难忍了,小声呻 吟着,几乎走不动路了。怎么办?“我”一蹲,弯下腰,背着 周慧像山顶爬去并用诗来分散她的痛苦。当天夜里在病房守侯 着她,望着输液瓶里的点滴,一直到天明……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李老师精彩语录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理解与感悟:
一、种种事例都让为教师的我们明确,
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或崇 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 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应该努力 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 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 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 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 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对于孩子, 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 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 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 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 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 要爱。
感受之三:优生也需要细心培养
“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 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
——李镇西 1、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志向。 2、培养他们豁达而淡泊的心境 。 3、经常激励他们超越自我。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尽管一周内他只有两
天来喜报但李老师还是给他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 频率慢慢少了;半个学期后,他基本上改正了坏习惯,李老师在全 班人面前表扬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 6.还有一位学生上课在抽屉里偷偷研制炸药,结果引燃了书包, 李老师就把这位学生介绍给一个化学老师,结果他渐渐的迷上了化 学。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理解与感悟:
二、李老师的这本《爱心 与教育》所记录的件件发人深省 的教育案例,都是我应该仔细思 考与反思的。是的,学生也是 “人”,具有各种鲜明个性和心 理特征的主体,教学的过程就是 在与学生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得 以实现的。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 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 合格的,被人认可的人民教师。
教育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卡娅(前苏联教育家)
经过两天半的认真阅读,读完了李镇西 撰写的《爱心与教育》,其间,我无数 次流下眼泪。我为一位教师的爱心、童 心、悲心、真心、信心,自然流下了热 泪。像《爱心与教育》这样高水平的“实 力教学”真是太少了!
❖ 4.还有一位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李老师给他推荐既有教育意义又 有精彩情节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叫他上课抄这本小说等等。 “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 5.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 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 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 的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 给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 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感受之一:老师必须虚心好学
1、多读教育教学专著,多学习。 2、善于向学生学习。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感受之二:真诚地付出爱心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李镇西
1、与学生做朋友,平等交流。 2、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
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学生。 3、真诚地付出。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查有梁(四川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
学者)
❖我是带着钦佩的心情去读《爱心与教育》
的,读出的结果是满心的感动。教育毕竟 不同于哲学、逻辑学,虽不拒思辨,但绝 不可缺少爱心。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 的血脉,才有生命的教育。《爱心与教育》 是一本活的教育学。活就活在他是源于许 许多多的生活实例、教育实例,这些事例 是李震西和他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 的。其中有李老师倾注的心血,也有学生 对李老师的感情回报。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和学生的感情故事
❖ 1.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 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
❖ 2.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劝很大,李老师一直鼓 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 动力。
❖ 3.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 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 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 流。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让 人 们 因 我 的 存 在 而 感 到 幸 福 。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该书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素质教育的随 笔,它以手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 了李老师与他的学生的教育实例, 也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关于素质 教育的种种观念。
❖ 李老师说,当好一个好老师最基本 的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会与 学生们交朋友,切身体会他们的喜 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困惑和心理障 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 灵献给孩子”。
❖ 后来周慧在高中毕业前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李老师背着我慢慢 走者,头埋得很低,腰也给压弯了;他不停地喘着粗气,可还 给我开玩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我一句话 也说不出来,却在心里默默地接着诗句念着:“给人民作牛马 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 “秘密行动”——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 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