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原
热原的定义和性质及去除方法
![热原的定义和性质及去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b70c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f.png)
热原的定义和性质及去除方法
热原是指在热量交换过程中,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热量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抗热量,它是热量传递的障碍物。
热原具有以下特性:
1、热原是一种抗热量,它可以阻止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热量的传递率。
2、热原的存在会使热量的传递更加困难,从而降低热量的传递率。
3、热原的存在会使热量的传递更加不稳定,从而使热量的传递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热原的去除方法:
1、采用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增加传热面积可以减少热原的影响。
2、采用改善传热条件的方法,改善传热条件可以减少热原的影响。
3、采用改善传热系数的方法,改善传热系数可以减少热原的影响。
4、采用改善热量传递机制的方法,改善热量传递机制可以减少热原的影响。
热原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热原的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48d7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9.png)
三、除去热原的方法
1.高温法
耐高温的注射器、针头或器皿,在洗涤干燥后, 于250℃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2.蒸馏法
热原能溶于水但不挥发,因此制备注射用水时, 需经蒸馏,纯化水中的热原可被除去。
3.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 、脱色作用,所以在注射剂中使用较广。常用 量为0.1%~0.5%,但应注意吸附可能造成主药 的损失。
7.超滤法
一般用3.0~15nm孔径的超滤膜除去部分热原。
8.其他
如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也可通过吸附 或滤过作用除去部分热原。
四、检查热原的方法
中国药典现行版本规定热 原检查采用:
(一)家兔法 (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一)家兔法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热原检查法系将一定 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 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 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如室内空气、环境、人员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 操作时间过长、产品灭菌不及时或灭菌不合格等 均会增加微生物的污染而产生热原。
5.产品密闭不合格,在储存中被污染
(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
临床使用的器具如输液器、注射针筒针头、配 药器具等的污染会带入热原,中心配药室或临 床科室配药过程,由于环境、操作、用品、混 入的其他药品等因素的污染也可能带入热原。
二、污染热原的途径
(一)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1.从溶剂中带入
是热原污染的主要途径,主要指配制注射液用的注射用水 ,尽管水本身并非使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但易被空气或 含尘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虽经蒸馏可将热原除去,但若 操作不当或蒸馏设备结构不合理,水蒸气中带有细小的水 滴则可将热原带入。
热原检查法
![热原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70999633687e21ae45a914.png)
实验动物的选择
—
体重
性别
条件
饲养温度 试验温度
中国药典
>1.7kg
不限,雌兔 应无孕
使用7天预养期未见异常的未试
动物,或已试的符合热原规定的 动物。
美国药典
≥2.0kg
不限,雌兔 不使用3天内已试动物,不使用 应无孕 热原试验不合格的动物。
17-25℃ 变化≤3℃
20-23℃ 选定温度 ±3℃
英国药典 ≥1.5kg 不限,雌兔 应无孕
新方法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新方法的研究与国际相比有一定差距, 2010版中国药典未收录新热原检测方法。 国家药典委员会已经启动了体外热原检查法 的课题.
已开展的研究方法
兔新鲜全血法 鼠新鲜全血法 人新鲜全血法 人冻存全血法 PBMC细胞法
感谢聆听!
第三组:王雅静、吴显婷、郭帅、祁宇
时间:2017年4月
20-23℃ 变化≤3℃
—
中国药典
时间
3-7天
给药
N
美国药典 7天内
N
测量次数
选择条件
8次 30min/次
8次体温均在38.0-39.6℃之间, 且最高与最低体温相差≤0.4℃,
个体间体温差≤1℃
8次 30min/次
体温不超过39.8℃,个体间体 温差≤1℃
英国药典
1-3天
10ml/kg生
10次
体温在38.0-39.8℃之间,个体
理盐水 30min/次,舍
(38.5℃)
去前2次
间体温差≤1℃
注意事项
1. 抓取兔子的正确方法:一手抓持兔颈背部皮毛,一手托起兔臀部。 2. 在热原检查前1~2日,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实验室
热原(田莉-中药系)
![热原(田莉-中药系)](https://img.taocdn.com/s3/m/de8de5ab964bcf84b8d57b76.png)
复习与小结
1、热原含义与组成。 2、热原的基本性质。 3、污染热原的途径及除去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 4、检查热原的方法。
可认为: 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二、热原的性质
1. 水溶性:浓缩液多有乳光。 2. 不挥发性:本身不挥发,但可随水蒸气带出。 3. 耐热性:100℃不能破坏;
180℃ 3-4h; 250℃ 30-50min; 650℃1min
4. 滤过性:1-5nm,超滤膜可截除热原。 5. 其它性:
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吸附性(活性炭可吸附) 带电性(某些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硫酸洗液或稀氢氧化钠溶液。
五、检查热原的方法
1、热原检查法
《中国药典》规定的热原检查法。家兔 致热实验法。
家兔对热原的反应表现和敏感度与人相 似;
适于各种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检查;
操作繁琐; 试验结果受环境影响较大,
干扰因素多。 某些品种不宜采用(局限性)
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鲎试剂: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无菌冷冻 干燥品。
三、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
1、溶剂:操作不当、结构不合理、贮存时间长、存放
容器不洁。
2、原辅料带入: 3、容器、用具、管道、装置: 4、制备过程污染:环境、时间、灭菌不完全 5、使用过程中带入:
四、热原的去除方法 (一)药液或溶剂
1、吸附法
药液或溶剂
+ 0.1-0.5%活性炭
除热原
煮沸,搅拌15分钟,滤过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药剂学
中药制剂教研室 xx
20xx年3月
第九章 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
热原的除去方法
![热原的除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9bcb6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d.png)
(一)除去药液中热原的方法
1、活性炭吸附法:即在配液时加入0.1-0.5%(溶液体积)的针用一级活性炭,煮沸并搅拌15分钟,即能除去大部分热原,而且活性炭还有脱色、助滤、除臭作用。
但活性炭也会吸附部分药液,故使用时应过量投料,但小剂量药物不宜使用。
2、离子交换法:热原在水溶液中带负电,可被阴树脂所交换,但树脂易饱和,须经常再生。
3、凝胶过滤法:凝胶为一分子筛,利用热原与药物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开。
但当两者分子量相差不大时,不宜使用。
4、超滤法:超滤膜的膜孔仅为3.0-15nm,故可有效去除药液中的细菌与热原。
(二)除去器具上热原的方法
1、酸碱法:因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等破坏,所以玻璃容器、用具及输液瓶等均可使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浸泡以破坏热原。
2、高温法:注射用针头、针筒及玻璃器皿等,先洗涤洁净烘干后,再在180℃加热2小时或250℃加热30分钟以上处理破坏热原。
(三)除去溶媒中热原的方法
1、蒸馏法:利用热原的不挥发性来制备注射用水,但热原又具有水溶性,所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蒸馏器要有隔沫装置,挡住雾滴的通过,避免热原进入蒸馏水中。
2、反渗透法:用醋酸纤维素膜和聚酰胺膜制备注射用水可除去热原,与蒸馏法相比,具有节约热能和冷却水的优点。
热原与内毒素的区别
![热原与内毒素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57089a6dd3383c4bb4cd21e.png)
热原系指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
所以热原有外生致热原和内生致热原之分。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Lipoply Saccharide)和微量蛋白(Protein)的复合物,它的特殊性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
一般来说内毒素是热原,但热原不全是内毒素。
欧洲药典委员会副主席J.Van Noordwijk提出:“严格地讲,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但所有已知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
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条件下,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一般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存在细菌内毒素意味着不存在热原。
热原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现已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三部内广泛应用,但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内一个药品都未运用,这主要是由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持点所决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较家兔热原检查法灵敏、快速、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等优点,目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已广泛应用于西药、生物制品。
但同时也应该指出,细菌内毒素检查是一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生产工艺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其干扰的增加,然而根据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因此,中药注射剂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但是对一些具有解毒降温作用的药物,因会干扰家兔的生理活性,引起体温下降,用家兔法检测不准,还是应考虑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由此可见,热原与细菌内毒素两者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是有区别的。
热原是一种致热物质
![热原是一种致热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1192bc16b7360b4c2e3f6475.png)
热原是一种致热物质,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来自生产环境的污染程度,即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这种致热原可用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检测出来;而另一种致热原则来自于材料,材料对人体的致热程度是无法用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检测出来的,必须用家兔法进行检查。
所以,你的产品如果是首次注册,材料中的致热程度还不明确的时候,不能只检测细菌内毒素,也需要用家兔法检测热原。
如果你的产品重新注册,材料中的致热原已经被排除,那么只需检测细菌内毒素就可以了。
个人观点,供参考。
1.1热原的本质M.Thm as等[1]指出,热原(Pyrogen)又称内毒素(Endotoxin),产生于革蓝氏阴性(Gram-nagative)细菌的细胞外璧,亦即细菌尸体的碎片。
它是一种脂多糖物质(Lipopoly-saccharide),简称LPS,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根据产生它的细菌种类而定。
在水溶液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为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
最近已揭示了类脂A (Lipid)也是热原物质,构成为危害人体的内毒素,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00。
永田彦等指出[2],发热性物质即热原有两类:一类是低相对分子质量发热物质(Pyretice),另一类是高相对分子质量发热物质(Pyrogen),它们统称为内毒素。
一般认为热原是指细菌发热物质,它由革蓝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的外膜构成。
更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份是脂多糖(LPS)及类脂A,是热原的活性部分。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万~2.5万,在水溶液中形成缔合体,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0万~100万。
这类物质具有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易被除灭。
1.2热原的定量表示热原可以用浓度来定量标度。
文献大都以每毫升克数为浓度单位,一般单位为ng/ml,即10-9g/ml,或pg/ml,即10-12g/ml。
也有采用EU/ml为热原单位。
我国1998年药典确定用EU/ml为热原单位。
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比较复杂,因为来自不同种类细菌的热原毒性表现不尽一致。
热原名词解释
![热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f4104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a.png)
热原名词解释热原是指能够产生热量或者能够使得物体增加温度的物质、现象或者过程。
热原是热力学研究的基础概念之一,是描述能量传递与转化的重要范畴。
下面将从不同层面对热原进行解释。
首先,从微观角度来看,热原可以是分子、原子或者电子等微观粒子。
根据统计物理学,物质的温度是由其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决定的,而热运动则是微观粒子之间的能量交换结果。
在一个物体中,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可以通过碰撞传递热量,使得物体整体的温度增加。
因此,微观粒子本身就是热源,也是热原的一种。
其次,从宏观角度来看,热原可以是燃料、火焰或者太阳等宏观现象。
燃料的燃烧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使得周围的物体升温,因此燃料可以看作是一种热源。
火焰则是燃料燃烧的可见光和热辐射,太阳则是地球上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这些宏观现象都能够产生热量,因此可以视为热原。
此外,从能源转化的角度来看,热原可以是能够转化热能的装置或者过程。
热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例如,蒸汽机是一种能够直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压力通过活塞来产生运动。
同样地,热能也可以被转化为电能,例如热发电厂中的蒸汽轮机通过转动涡轮发电机来产生电能。
这些装置和过程都是热原的一种,它们实现了热能到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最后,热原还可以指一种独立的物质,它可用于产生热量。
例如,电热源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它通常由电阻丝制成。
当电通过电阻丝时,电阻丝会产生阻碍电流流动的电阻热,从而使得电阻丝加热并释放热量。
这样的电热源被广泛用于加热器、电热炉、电热水壶等家电设备中。
综上所述,热原是能够产生热量或者使得物体升温的物质、现象或者过程。
它可以是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也可以是燃料的燃烧、太阳的辐射等宏观现象,还可以是能够转化热能的装置或者过程,或者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热源。
热原检查法
![热原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605bae168884868662d654.png)
A
18
新方法原理
外热原
人体(分泌内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
细胞(分泌内热原)
新方法主要以应用动物来源或人源细胞模拟人体,通过检测内源性热原(主要为细胞 因子,如IL-6、IL-1、TNF-α)在体外进行热原检测。
A
19
新方法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新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 际发达国家实验室,包括英国国家生物制品 检定所NIBSC、德国国家疫苗及血清研究所 PEI等,均对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替代方法开展 了研究。
第三节 热原检查法
A
1
热原的定 义
热原(pyrogen)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 热物质。
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 原及化学热原等。
这里所指的“热原”,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 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大多数微生物都能产生热原,致热 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是革兰阳性杆 菌类,革兰阳性球菌则较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 能产生热原。它的化学结构是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
A
5
热原检查法的定义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 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 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A
6
实验耗材去热原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 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耐高 温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 热30分钟(英国药典200℃1h)
不耐高温器皿可置于30% 双氧水中浸泡4h,再用细菌内 毒素检查用水充分冲洗,60℃ 烘干备用
升高总和>3.5℃
另取5只动物 进行复试,试 验方法初试
合并初试、复试8只动物, 体温升高超过0.5℃的动物数 ≤3只,或者超过3只,但体
热原的性质及去除思路
![热原的性质及去除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5718c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72.png)
热源又称为热原质或者致热源,从广义的概念说是指微量既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源分为两类:①外源性热原,是指细菌内毒素,主要是指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是在细菌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的。
②内源性热源是指中性粒细胞,在外源性热源等作用下所释放出来的某些应激物质。
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热源通常是指外源性热源,大多数细菌、真菌甚至病毒都能产生热源,其中致热能力较强的热源是革兰阴氏杆菌所产生的脂多糖,脂多糖组成因菌种的不同而不同,热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约为1×106。
人体内注入含有热原的注射液,大约半小时后,就可产生发冷、寒战、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热原反应的温度变化曲线应热源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人认为细菌性热源自身并不引起发热,而是由于热源进入体内后,使体内多形性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引起5—羟色胺的释放而导致发热。
热原的性质1.耐热性:热源在100℃加热不降解,因此在一般注射剂的热压灭菌法过程中,热原不易被破坏,但在180℃加热3-4h,240℃加热60min,或者250℃加热30-45m in,可以使热源彻底破坏。
2.过滤性:热源体积小,约为1-5nm,一般的滤器均可过通过,用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但可被活性炭吸附。
3.水溶性:由于磷脂结构上连接有多糖,所以热源能溶于水。
4.不挥发性:热源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可由水蒸气中的雾滴带入蒸馏水,故应注意。
5.其他:热源可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破坏,也能因超声波及其它表面活性剂(如去氧胆酸钠)而失活。
0.22μm 热原
![0.22μm 热原](https://img.taocdn.com/s3/m/1297d1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7.png)
0.22μm 热原
0.22μm的微孔滤膜主要用于过滤细菌,但无法去除热原。
热原是一种大分子复合物,需要使用超滤或其他化学法去除。
因此,对于需要过滤热原的操作,不能仅依赖0.22μm的微孔滤膜。
热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活性物质,由微生物产生,主要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组分,在细菌死亡后释放出来,具有很强的热原活性。
外毒素是活菌分泌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毒性和酶活性。
热原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很难通过常规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完全去除。
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去除热原的方法,利用膜的孔径大小来截留热原物质。
超滤膜的孔径大小通常在1-100nm之间,可以截留大部分热原物质。
此外,超滤膜还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耐压性,能够保证药液的透过和生产过程中的高压处理。
相对于超滤膜,0.22μm微孔滤膜的孔径较小,主要用于过滤细菌等微粒物质。
它可以截留细菌,但对于热原这样的大分子复合物而言,其截留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需要去除热原的制药或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超滤膜或其他化学法进行热原去除。
热原检测实验报告
![热原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ddf8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原的概念及危害。
2. 掌握热原检测的方法和原理。
3. 学会使用热原检测仪进行实验操作。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耐热性,可引起人体发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
本实验采用凝胶分散法检测热原,原理为:热原在一定的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与凝胶介质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发生凝集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胶颗粒,从而检测热原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药物样品- 蒸馏水- 生理盐水- 热原标准品- 凝胶分散剂- 凝胶介质2. 实验仪器:- 热原检测仪- 移液器- 电子天平- 烧杯- 恒温水浴箱-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将药物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将生理盐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 将热原标准品用蒸馏水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 将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凝胶介质中,在热原检测仪上检测,记录凝胶颗粒形成时间。
- 以凝胶颗粒形成时间为纵坐标,热原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检测:- 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凝胶介质中,在热原检测仪上检测,记录凝胶颗粒形成时间。
- 将样品检测数据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热原含量。
4. 结果分析:- 比较样品检测数据与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热原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样品检测:- 样品溶液在热原检测仪上检测,凝胶颗粒形成时间为(XX±X X)min。
3. 结果分析:- 根据标准曲线,样品中热原含量为XX IU/ml,符合规定。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凝胶分散法检测热原,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掌握实验操作步骤,避免误差。
- 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热原的组成
![热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b7d26f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8.png)
热原概述热原是指在物理和化学反应中,能产生热量的物质。
热原是一种可以将物质能量转换为热能的物质,它可以把物质的化学能量转换为热能,从而改变物质的温度。
热原是一种可以提供热量的物质,它可以把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从而改变物质的温度。
热原的分类根据热原的来源可以将热原分为化学热原和物理热原两类。
1.化学热原:化学热原是指通过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物质。
化学热原的热量产生的原因是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从而释放出能量,使物质的温度升高。
常见的化学热原有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钠等。
2.物理热原:物理热原是指通过物质的物理变化产生热量的物质。
物理热原的热量产生的原因是物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释放出能量,使物质的温度升高。
常见的物理热原有汞柱、硫酸银、硝酸铋、氢氧化钠等。
热原的作用热原是一种可以提供热量的物质,它可以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从而改变物质的温度。
热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热风炉、热水炉、热气球、热气炉、热泵等设备的热源,以及热风炉、热水炉、热气球等设备的热能转换。
热原的安全性由于热原可以产生热量,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使用热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使用正确的热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2.应确保热原室内温度低于安全温度,避免发生爆炸。
3.应确保热原室内湿度低于安全湿度,避免发生火灾。
4.应确保热原室内没有易燃物,避免发生火灾。
5.应确保热原室内没有易爆物,避免发生爆炸。
6.应确保热原室内没有毒气,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7.应确保热原室内没有有毒物质,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8.应确保热原室内没有高压气体,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热原的应用热原可以用于各种热能设备,如热风炉、热水炉、热气球、热气炉、热泵等,以及热风炉、热水炉、热气球等设备的热能转换。
热原还可以用于冶金、冶炼、热处理、热熔、热压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热水供暖、热水供应等生活用途。
结论热原是一种可以提供热量的物质,它可以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从而改变物质的温度,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热能设备,以及冶金、冶炼、热处理、热熔、热压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热水供暖、热水供应等生活用途。
热源简介
![热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8a89968b84ae45c3b358cc3.png)
(3)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等:如未按
GMP要求认真清洗处理,常易导致热原污染。 (4)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制备过程中室内 卫生差,操作时间过长,产品灭菌不及时或 不合格,均啬细蓖污染的机会,从而可能产 热原。 (5)输液器具:有时输液本身不含热原,而 往往由于输液器具(输液瓶、乳胶管、针头 与针筒等)污染而引起约半小时
就能产生发冷、寒战、体温升高、恶习心呕 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错迷、虚脱,甚 至有生命危险。有人认为细菌性热原自身并 不引起发热,而是由于热原进入体内后使体 内多形核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释放一种内源性 热原,作于于视丘下都体温调节中枢,可能 引起5-羟色胺的升高而导致发热。
(1)注射用水:是热原污染的主要来源。尽
管水本身并非是微生物良好的养基,但易被 空气或含尘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若蒸馏设 备结构不合理,操作与接收容器不当,贮藏 时间过长易发生热原污染问题。故注射用水 应新鲜使用,蒸馏器质量要好,环境应洁净。 (2)原辅料:特别是用生物方法制造的药行 和辅料易滋生微生物,如右旋糖苷、水解蛋 白或抗生素等药物,葡萄糖、乳糖等辅料, 在贮藏过程中因包装损坏而易污染。
(7)超滤法:一般用3.0~15nm超滤膜除去热
原。如超滤膜过滤10%~15%的葡萄糖注射液 可除去热原。Sulliuen等估用超滤法除去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内毒素等。 (8)其他方法:采用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法, 或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处理含有热原 的葡萄糖或甘露醇注射液亦能得到热原合格 的产品。微波也可破坏热原。
制药工艺 20120813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称为热原。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 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莓菌甚至病毒 也能产生热原。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 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是磷脂、 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 毒素的主要成分,因而大致可认为热原=内 毒素=脂多糖。脂多糖组成因菌种不同而不 同。热原的分子量一般为1×104左右。
热原名词解释
![热原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f8f1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4.png)
热原名词解释热原(thermodynamics)是物理和化学研究中指一组热力学理论。
它是由19世纪晚期的科学家们建立来研究运动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热原是一门研究物理系统如何与它们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物理系统的变化和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热力学的最基本的原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指出,物质的状态改变必须伴随着它们能量的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状态函数定理,指出热力学系统本质上趋向熵增加。
热力学第三定律,也叫余热定律,指出两个热力学系统在温度上的差异始终趋向趋向零。
热原的基本概念也包括热容量(thermal capacity),定义为物体或系统固定温度下能够容纳的热能的大小。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熵(entropy),熵增加意味着物质的状态的不可逆性:也就是说,熵的增加意味着物质的组合是不可逆的,在其他温度下,它们永远不会恢复原来的状态。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它表示物质能够传导热量的速度和能力。
它决定了物质内部热量能够传播的速度。
高热导率的物质,如金属,可以更快地传播热量;而低热导率的物质,如纸张,则传播热量地更慢。
热原还涉及潜热(latent heat)和焓(enthalpy)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物质固体和液体状态之间的温度改变,后者是物质发生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
最后,还有活度(activity)的概念,活度表示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某种物质的归一化熵。
热原研究的应用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很广泛,尤其是在能源、自动控制和交通管理等方面。
它已成为工程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础;它也是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能源储存和传输的研究的基础。
热原在生物、化学、气象、地质等学科也有深远的影响。
热原的研究可能会提高对更精确的物理理论的理解,如量子力学,推进重大进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总而言之,热原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对待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药剂学热源的名词解释
![药剂学热源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0baa1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2.png)
药剂学热源的名词解释
一、热原的概念
定义: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分子量一般约为1×106.
二、热原性质
1.耐热性好:在180℃3~4小时、250℃45分钟、650℃1分钟才能破坏;
2.滤过性:不能被一般滤器除去,可被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是目前药液除热原主要方法;
3.水溶性:热原溶于水;
4.不挥发性:热原溶于水,但不挥发,据此可采用蒸馏法制备无热原注射用水。
热原易被水雾带入蒸馏水,注意防止;
5.其他:可被强酸碱强氧化剂破坏,据此可采用酸碱处理旧输液瓶,除掉热原。
热原试验演示文稿
![热原试验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07ef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试验目旳
将一定剂量旳供试液(医疗产品旳萃取液),静 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要求旳时间内观察家兔 体温升高旳情况,以鉴定供试品是否具有潜 在旳致热作用。
根据措施:
GB/T14233.2-202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 具检验措施;中国药典2023; ISO 1099312:2023{GB/T16886.12-2023}.
或0.6℃以上旳家兔超出1只;或在复试旳 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 旳家兔超出1只;或在初试、复试合并8只 家兔旳体温升高总和超出3.5℃,均判为 供试品旳热原检验不符合要求
当家兔体温升高为负值时,均以0℃计。
展望
检验成果旳精确性和一致性取决于试验动物 旳情况、试验室条件和操作旳规范性。
家兔法检测内毒素旳敏捷度为0.001μg/ml,试 验成果接近人体真实情况,但操作繁琐费时, 不能用于注射剂生产过程中旳质量监控,且 不合用于放射性药物、肿瘤克制剂等细胞毒 性药物制剂。
注意事项
(1)试验室内保持平静,防止强烈直射 阳光、灯光等刺激。
(2)试验过程中防止家兔骚动,保持体 温稳定。 (3)试验室、喂养室温度及其变化应符 合要求。 (4)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肛门体温 计。
试验措施
取合用旳家兔3只,测定其正常体温 后15分钟以内,自耳静脉缓缓注入要 求剂量(10ml/kg)并温热至约38℃旳供 试品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按前法测 量其体温1次,共测6次,以6次体温 中最高旳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 兔体温旳升高温度。
试验措施
如3只家兔中有1只体温升高了0.6℃ 或0.6℃以上,或3只家兔体温升高 均低于0.6℃,但体温升高旳总和达 1.3℃或1.3℃以上,应另取5只家兔 复试,检验措施同上。
热原的名词解释
![热原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f07a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e.png)
热原的名词解释热原,顾名思义,是热的根源。
所谓热的根源,指的是能够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能量。
热能是一种能够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形式,它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
热原可以来自太阳、人体、机器等各种物质和物体。
在自然界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热原之一。
太阳能是地球上绝大部分动力活动的能源之一。
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经过空气的传递和物体的吸收,转化为热能。
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尤其是在夏天。
除了太阳之外,人体也是一种重要的热原。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产生能量,并转化为热能。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会感到发热的原因。
人体的体温是通过新陈代谢和排热的方式来维持的。
当人们被淋雨打湿或者在寒冷的环境中暴露时,身体会迅速散发热能,使体温下降,从而降低体温。
机器也可以是一种热原。
所有能够进行燃烧或产生能量转化的机械设备都能产生热能。
例如,发动机在燃烧燃料时会产生高温,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一台电脑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发热,这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流动会引起电阻产生热能。
机器发热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这些能量损失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热原的传热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能通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传递。
当你触摸一个热的金属杯子时,热能通过传导迅速传递给你的皮肤,使你感到火热。
对流是指热能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
例如,在水壶中加热水时,通过对流,热能从底部迅速传递到水面。
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太阳的热能就是通过辐射传递给地球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和利用热原。
热能的传递和控制涉及到环境保温、能源利用的各个方面。
在住房建筑中,通过合理设计隔热层和使用保温材料,可以降低能量消耗,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合理使用热原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因此,对热原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都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热原是能够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能量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本站原创
2004-8-22 4:46:00 1300
热原检查法
佚名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
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供试用家兔供试用的家兔应健康无伤,体重1.7~3.0kg,雌兔应无孕。
预测体温前7日即应用同一饲料饲养,在此期间内,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不得有异常现象。
未经使用于热原检查的家兔;或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但组内升温达0.6℃ 的家兔;或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但其组内家兔平均升温未达0.8℃,且已休息两周以上的家兔;或三周内未曾使用的家兔,均应在检查供试品前3~7日内预测体温,进行挑选。
挑选试验的条件与检查供试品时相同,仅不注射药液,每隔1小时测量体温1次,共测4次,4次体温均在38.0~39.6℃的范围内,且最高最低体温的差数不超过0.4℃的家兔,方可供热原检查用。
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2日方可供第2次检查用。
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且其组内家兔平均升温达0.8℃或更高时,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
每一家兔的使用次数,用于一般药品的检查,不应超过10次。
试验前的准备在作热原检查前1~2日,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相差不得大于5℃,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7~28℃,在试验全部过程中,应注意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应避免噪音干扰。
家兔在试验前至少1小时开始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直至试验完毕。
家兔体温应使用精密度为±0.1℃的肛温计,或其他同样精确的测温装置。
肛温计插入肛门的深度和时间各兔应相同,深度一般约6cm,时间不得少于1分半钟,每隔30~60分钟测量体温1次,一般测量2次,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兔的正常体温。
当日使用的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0~39.6℃的范围内,且各兔间正常体温之差不得超过1℃。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热30分钟或用180℃加热2小时,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除去热原。
检查法取适用的家兔3只,测定其正常体温后15分钟以内,自耳静脉缓缓注入规定剂量并温热至约38℃的供试品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按前法测量其体温1次,共测3次,以3次体温中最高的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数。
如3只家兔中有1只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或3只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但升高的总数达1.4℃或1.4℃以上,应另取5只家兔复试,检查方法同上。
结果判断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数低于1.4℃;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仅有1只,并且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为3.5℃或3.5℃以下,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符合规定。
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超过1只;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超过1只;或在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超过3.5℃,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
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供试用家兔供试用的家兔应健康无伤,体重1.7~3.0kg,雌兔应无孕。
预测体温前7日即应用同一
饲料饲养,在此期间内,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不得有异常现象。
未曾使用于热原检查的家兔;
或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但组内升温达0.6℃的家兔;或3周内未曾使用的家兔,均应在检查供试品前3~
7日内预测体温,进行挑选。
挑选试验的条件与检查供试品时相同,仅不注射药液,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共测8次,8次体温均在38.0~39.6℃的范围内,且最高与最低体温的差不超过0.4℃的家兔,方可供热原检查用。
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供再供热原检查用。
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
每一家兔的使用次数,用于一般药品的检查,不应超过10次。
试验前的准备在作热原检查前1~2日,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相差不得大于5℃,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7~25℃,在试验全部过程中,应注意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防止动物骚动并避免噪音干扰。
家兔在试验前至少1小时开始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直至试验完毕。
测量家兔体温应使用精密度为±0.1℃的测温装置,测量探头或肛温计插入肛门的深度和时间各兔应相同,深度一般约6cm,时间不得少于1分半钟,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一般测量2次,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兔的正常体温。
当日使用的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0~39.6℃的范围内,且各兔间正常体温之差不得超过1℃。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热30分钟,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除去热原。
检查法取适用的家兔3只,测定其正常体温后15分钟以内,自耳静脉缓缓注入规定剂量并温热至约38℃的供试品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按前法测量其体温1次,共测6次,以6次体温中最高的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温度(℃)。
如3只家兔中有1只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或3只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但体温升高的总和达1.4℃或1.4℃以上,应另取5只家兔复试,检查方法同上。
结果判断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和低于1.4℃;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家兔不超过1只,并且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和为3.5℃或3.5℃以下,均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符合规定。
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家兔超过1只;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家兔超过1只;或在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和超过3.5℃,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当家免升温为负值时,均以0℃计。
热原检查法
表1 批出厂产品最少检验数量
──────────────────────────────────────────────────
供试品批产量N(个)每种培养基最少检验数量
───────────────────────────────────────────────────
注射剂
≤100 10%或4个(取较多者)
100〈N≤500 10个
〉500 2%或20个(取较少者)
大体积注射剂(>100ml) 2%或10个(取较少者)
────────
眼用及其他非注射产品
≤200 5%或2个(取较多者)
>200 10个
───────────────────────────────────────────────────────
桶装固体原料
≤4每个容器
4〈N≤50 20%或4个容器(取较大者)
>50 2%或10个(取较大者)
───────────────────────────────────────────────────────
注:若每个容器中的装量不足接种两种培养基,那么表中的检验数量应加倍。
表2 上市抽验样品(液体制剂)的最少检验量
────────────────────────────────────────────────
供试品装量V(ml)每支样品接入每管最少检验数量
培养基的最少样品量(瓶或支)
─────────────────────────────────────────────────
≤1全量 20 ①
1<V<5 半量 10
5≤V<20 2ml 10
20≤V<50 5ml 10
50≤V<100 10ml 10
50≤V<100(静脉给药)半量 10
100≤V≤500半量 6
V>500 500ml 6
──────────────────────────────────────────────────
①每种培养基各接种10支供试品。
表3 上市抽验样品(固体制剂)的最少检验量
──────────────────────────────────────────────────
供试品装量M 每支样品接入每管培最少检验数量
/支、瓶或个养基的最少样品量(瓶或支)
───────────────────────────────────────────────────
M<50mg 全量 20①
50mg≤V<300mg 半量 10
300mg≤V<5g 150mg 10
M≥5g 500mg 10②
──────
①每种培养基各接种10支供试品。
②桶装固体原料的最少检验数量为4个包装上一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