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分析
法律责任的违法与惩罚
法律责任的违法与惩罚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需要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惩罚。
本文将介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惩罚方式。
一、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 行政责任: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一般会由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行政制裁。
行政责任通常表现为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等行政处罚措施。
行政制裁主要是通过行政部门的行政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民事责任:对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民事责任通常由侵权者向受害者支付经济赔偿,以恢复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民事责任为受害者提供了一种法律保护手段,使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刑事责任: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追究方式。
刑事责任通常是以刑罚的方式加以惩罚,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
刑事责任的追究目的在于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违法行为的惩罚方式1. 罚款:罚款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常见惩罚方式。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法律规定了不同的罚款金额,并规定了缴纳罚款的期限。
罚款的目的在于使违法者承担经济损失,同时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其再次违法。
2. 拘役:拘役是对某些轻微刑事犯罪行为的一种常见惩罚方式。
拘役的刑期通常为数日至数月,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将被关押在指定的监狱或拘留所中。
拘役的目的在于让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一定的惩罚。
3.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对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的一种惩罚方式。
有期徒刑的刑期通常为数年至数十年不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被送入监狱服刑。
有期徒刑的目的在于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并给予社会一个警示。
4. 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对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的一种惩罚方式。
无期徒刑的刑期为犯罪分子的余生,在监狱中度过。
其行为的性质及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性质和法律后果。
行为的性质是指行为本身的性质,如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等;法律后果是指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如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本文将针对某一具体行为,分析其性质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二、案例背景甲乙两人在一次聚会上相识,之后因工作原因产生业务往来。
甲乙两人合作期间,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机密文件泄露给乙,致使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以下将分析甲的行为性质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三、甲的行为性质1. 违法行为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甲泄露公司机密文件,使乙获得竞争优势,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2. 民事侵权行为甲的行为还涉嫌民事侵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
甲泄露公司机密文件,导致乙在业务往来中侵犯公司权益,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甲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甲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如果甲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他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1)被追究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被禁止从事与商业秘密相关的职业;(3)被追究附带民事诉讼责任,赔偿公司经济损失。
2. 民事责任如果甲的行为构成民事侵权,他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1)被判决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公司经济损失;(2)被判决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返还收益、支付违约金等;(3)被禁止从事与侵权行为相关的业务。
五、总结通过对甲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甲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和侵权性,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民事侵权行为;2. 甲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包括刑罚、赔偿、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等法律后果。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的违法和制裁
法律的违法和制裁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然而,即使有法律的存在,仍然有些人会违背法律,犯下种种罪行。
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必须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违法行为以及相应的制裁措施。
一、法律的违法行为法律的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违背国家法律规定所进行的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的性质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走私、欺诈等犯罪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对于犯罪行为的分类,法律通常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将犯罪分为轻罪、中罪和重罪。
不同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同,因此法律对这些犯罪行为给予了不同的制裁措施。
二、法律的制裁措施法律的制裁措施是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的手段。
它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1. 刑罚制裁刑罚制裁是最常见的法律制裁手段之一。
根据国家的法律,对于犯罪行为,法庭可以判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不同刑罚。
这些刑罚旨在对罪犯进行惩罚,并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除了刑罚,国家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制裁手段,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这些措施可以对违法者进行经济上的制裁,以减轻社会对违法行为的损失,并作为违法行为的代价。
2. 行政制裁除了刑罚制裁,还有一些违法行为不属于刑事犯罪范畴,但也需要进行制裁和处罚。
对于这些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行政制裁措施。
例如,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员,交管部门可以罚款、扣留驾照等行政处罚措施,以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3. 民事制裁在某些情况下,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民事诉讼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法行为的制裁,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总结:法律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秩序和公平正义。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法律对违法行为实施相应的制裁措施。
刑罚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是常见的法律制裁手段,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纠正,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稳定。
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
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体现,对于制裁违法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明确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对于违法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本文将以案例和相关法律知识为基础,探讨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
案例一:盗窃行为盗窃是违法行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相应制裁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盗窃的构成要素包括明知是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盗窃行为一般根据被盗财物的价值以及作案手段的不同,划分为多种情节。
根据具体情节的轻重,制裁措施也有所不同。
比如,盗窃金额较小的可以处以罚款或拘役的处罚,而盗窃公私财物金额较大或者采取暴力手段的则可能面临较长的有期徒刑。
案例二: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违法行为。
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我国交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
例如,对于超速驾驶、闯红灯、酒驾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一般会采取罚款、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拘留等方式进行处罚。
此外,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
案例三:经济犯罪行为经济犯罪行为也是法律中需要制裁的重要内容。
比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根据我国刑法,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可以制裁的措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等。
此外,对于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涉案金额巨大的还可能面临没收财产的处罚。
总结:综上所述,法律对于制裁违法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制度体系。
无论是盗窃行为、交通违法行为还是经济犯罪行为,法律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和法规进行规范和制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违法行为,法律的制裁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因此,我们作为公民,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应当充分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以免陷入违法行为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①夏某某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它属于哪种类型?
②这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情节怎样?
③这种行法者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公安、工商、税务、物价、城
管、 教育、审计、海关等),依据行政法规,对犯有行政违法 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行 政拘留、 警告、罚金等)。
原因
结果
违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法
行
民事违法行为
为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罚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处罚或 行政处分
巩固新课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AB )
A、欠债不还的行为; B、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C、走私、贩卖军火; D、放火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 (2)、在学生当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私自携带匕首到学校,被
案例2:
李某曾是某中学的学生,因为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被勒令退 学。有一天,他纠集王某和赵某两个同学跑到这所中学,强行 勒索其他学生的钱物,价值40元。后由校卫把他们押送到派出 所,根据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王某等,拘留2天,勒令退 回钱物的处罚。
①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它属于哪种类型? ②这种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情节怎样? ③这种行为受什么制裁?由哪一特定国家行政机关执行?
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处理
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处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处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法律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法律规定下应承担的权利义务,违法行为则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合理处理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法律责任的定义、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法律赋予的一种特殊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在法律规定下,个人或组织应当承担的行为后果。
它体现了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是对违法行为的制约和惩罚。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形式。
民事责任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争议,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刑事责任是指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一般由刑事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判,并对犯罪行为者进行量刑处罚;行政责任是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一般由行政机关自行处理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进行复议。
接下来,对于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两种。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如盗窃、抢劫、杀人等;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如违反合同、侵犯他人权益等。
对于刑事违法行为,一般采取刑事处罚,即由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行为者进行量刑处罚。
对于民事违法行为,一般采取民事赔偿的方式,即由受害者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法院申请赔偿。
此外,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也可以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交通违规、违章建筑等。
在实际处理违法行为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种类的违法行为所涉及到的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应严格依法进行追究和判罚;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
同时,也要始终坚持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对于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惩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处理违法行为还需要注重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合法行为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第一节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一、合法行为的概念和种类(一)合法行为的概念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
掌握合法行为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法行为是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的行为。
2.合法行为是一定社会所要求、希望或者允许的行为。
3.合法行为是受法律所保护的行为。
(二)合法行为的种类1.按合法行为所实现的法律规范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行使权利的合法行为、履行积极义务的合法行为、遵守禁令的合法行为。
2.按合法行为人的内心动机和心理期望,可分为主动的合法行为、顺应的合法行为和被动的合法行为。
3.按合法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自然人的合法行为、单位的合法行为和国家机关的合法行为。
4.按合法行为是否产生奖励性后果,可分为一般性合法行为和受奖励的合法行为。
5.按行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作为的合法行为和不作为的合法行为。
二、违法行为的概念、种类和构成(一)违法行为的概念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二)违法的构成1.违法的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违法的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3.违法的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4.违法的主观方面,这是指违法主体对其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抱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三)违法的种类1.刑事违法,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律并应追究民事责任的行为。
3.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法规并应追究行政责任的行为。
行政违法包括职务过错和行政过错。
4.违宪行为,简称违宪,是指违反宪法的行为。
第二节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是指法律规定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履行的各种义务(责任)。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 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市声管理法规、 森林法规、环保法规、交通管理法规、治 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什么是法律Biblioteka 任?它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法律制裁?它有哪些种类?
(四)法律责任
1、含义
法律责任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 应承担的责任。
2、法律责任的类别
违宪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较轻, 社会危害性不十分严重,触犯民事法律 法规和行政管理规范,应承担法律责任 的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指违反 刑事法律,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事制裁的行 为。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 法规的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 《合同法》等
具有社会危害性
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所违反的法律类别 有责任能力 根据违法情节和社会危害 程度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王某曾因多次盗窃而被判刑3年有期徒刑,刑满 释放后,他不思悔改,一天又潜入三户居民家中, 将一台价值 2700 元的彩电偷回家,并窃得现金 5 万 多元。事后,王某遇到张某,并对张某说:“我又 弄到一台新彩电,你如果要的话,可以便宜一点卖 给你。”张某明知彩电来路不正,却贪图便宜,以 800 元的价格买了彩电。后来,公安机关破案,将 王某和张某抓获归案。
案例二
1998年1月20日,临时工刘某下夜班 后,到某歌厅玩,吃了水果,喝了一瓶洋 酒,服务小姐催他结账,刘某却说“我没 钱!”被保安人员拖出歌厅。刘某对此不 满,早7时,他拨打110称:“有4名男青 年持刀抢走我人民币7000元、手机一部。” 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以拨打110取乐, 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按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将其拘留。
法律的违法与制裁
法律的违法与制裁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准则和规范,它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约束。
然而,有时候人们会违反法律,从而引发违法行为的制裁。
违法行为的后果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的后果和制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裁方式:1. 罚款:当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时,法院可以判处罚款作为一种惩罚。
罚款的数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所属法律的规定而定。
2. 刑事制裁: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可以规定刑事制裁,例如监禁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
3. 补偿责任:当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时,法律可以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经济赔偿和精神赔偿等。
4. 行政处罚:政府机关可以对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措施,例如警告、暂扣执照、停业整顿等,以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5. 资产冻结:在某些情况下,当违法行为涉及到财产时,法院可以冻结违法人的财产,以确保赔偿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预防违法行为为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机关的监督和执行能力,提高违法行为受到制裁的概率。
- 促进公正和透明:建立公正和透明的司法体系,确保法律的执行公正无私,避免滥用权力和不正当干预。
- 设立奖惩机制:通过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和强化遵守法律的行为,同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形成奖惩相对应的有效机制。
- 便利可及的法律服务:提供便利可及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法律,并提供对合法行为的支持和引导。
总结起来,违法行为会导致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为了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并且加大执法力度和促进司法公正透明。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和提供便利可及的法律服务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提高法律的执行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
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
违法行为是对法律的挑战和践踏,必须严肃追究和制裁。
本文将就法律如何制裁违法行为展开探讨。
一、刑事制裁刑事制裁是法律对于严重违法行为最常见的制裁方式。
它通过判处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严厉的刑罚来惩罚犯罪分子,起到震慑其他人不敢违法的作用。
刑罚的种类和程度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来决定。
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如谋杀、抢劫等,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而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如盗窃小额财物等,通常会判处罚金或短期有期徒刑来制裁。
刑事制裁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罪犯进行惩罚,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民事制裁除了刑事制裁外,法律还通过民事制裁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民事制裁主要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损害赔偿或强制执行恢复原状的方式进行。
民事制裁适用于违法行为给其他人造成了财产损失或精神上的伤害。
在发生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等违法行为时,被侵害人可以通过起诉等方式要求违法行为人进行赔偿或履行合同。
通过民事制裁,违法行为人不仅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经济代价,进一步增强法律的约束力和公信力。
三、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治理的重要手段。
行政制裁通常由法律的执行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采取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等措施。
行政制裁适用于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警告、罚款、暂扣执照或撤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理。
例如,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企业,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产整顿或罚款等。
行政制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违法行为人的行政处罚来纠正错误,预防类似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柔性制裁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制裁方式外,法律还可以采取柔性制裁措施。
柔性制裁是指通过非法律强制力的手段,如教育、培训、咨询等方式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柔性制裁重点在于通过对违法行为人进行重新教育和引导,改变其违法行为的观念和习惯。
例如,对于青少年犯罪,可以采取少年法庭审判,并通过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帮助和引导。
法律的违法和制裁是什么
法律的违法和制裁是什么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法律的违法行为。
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法律体系也应当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违法行为和相应的制裁方法。
一、什么是法律的违法行为法律的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行为上违背了法律规定,不遵守法律的规范与要求。
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各个领域,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对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1. 刑法违法行为刑法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如盗窃、谋杀、诈骗等。
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刑法通过明确犯罪与非犯罪行为的界限,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和制裁方法,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民法违法行为民法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法规定的行为,如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
这些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公平。
民法通过规定合同、所有权、知识产权等各种权益的保护机制,为受害者提供追究责任和获得补偿的途径。
3. 劳动法违法行为劳动法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用工行为,如非法雇佣、欠薪、违法解雇等。
这些行为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违反了劳动法所规定的用工制度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则。
劳动法通过规定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二、法律的制裁方法为了惩罚和纠正违法行为,维护法治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律体系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方法。
1. 刑罚制裁刑罚制裁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警示的方法。
法律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刑罚的适用应当考虑到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
2. 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是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所造成损失的经济追偿。
当违法行为导致他人经济利益受损时,法律可以通过追究侵权人的经济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经济制裁的方式包括赔偿金、罚款等。
3. 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对违反行政法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方法。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讲解
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知识讲解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犯下违法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地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会损害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
一、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例如,偷盗、抢劫、故意伤害、欺诈、贪污、受贿等都是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制,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制定本法。
”可以看出,刑法是国家用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法律。
在刑法中,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必须受到相应惩罚。
一个人如果犯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犯罪行为被认定为触犯了刑法规定,该行为就构成了一种犯罪行为,必须接受刑事制裁。
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指定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附加刑是指对主刑的补充,例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2. 民事责任: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等,该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通过法院判决或者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协议来实现的。
具体包括赔偿金、恢复原状、道歉等。
3. 行政责任:行政法规是指在国家机关和组织内部实施的行政管理规章或决定。
违反行政法规会导致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特别是在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一个人如果犯下了违法行为,应当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首先,应当尽快向有关机关主动投案自首,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法律后果法律制裁(3篇)
第1篇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工具。
在法律体系中,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法律后果是指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法律制裁则是指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的定义、特点、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后果1. 定义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人产生的法律效果,包括法律责任、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等方面。
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违法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特点(1)强制性: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质,违法行为人不得自行决定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2)约束性: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人具有约束力,使其不得逃避或减轻法律责任。
(3)确定性:法律后果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违法行为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了解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公正性:法律后果的设定和实施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违法行为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二、法律制裁1. 定义法律制裁是指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以惩罚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
法律制裁包括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等。
2. 特点(1)强制性:法律制裁具有强制性质,违法行为人必须接受国家机关的制裁。
(2)权威性:法律制裁由国家机关执行,具有法律权威。
(3)惩罚性:法律制裁的目的是惩罚违法行为,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4)预防性:法律制裁具有预防作用,可以警示他人遵守法律,减少违法行为。
三、法律后果与法律制裁的关系1. 依存关系法律后果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没有法律后果,法律制裁就失去了依据。
同时,法律制裁是法律后果的实现手段,只有通过法律制裁,法律后果才能得到落实。
2. 相互转化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民事制裁中的罚款、赔偿等,可以视为违法行为人的法律后果;而刑事制裁中的罚金、没收财产等,则可以视为违法行为人的法律制裁。
3. 补充关系法律后果和法律制裁在实现法律规范的目的方面具有补充关系。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即从概念、产生根据和对应关系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存在依据和实现方式分析了二者的联系。
[关键词]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联系;区别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属于法学基本范畴,也是实现法律运行操作中必须给予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概念,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一)概念不同在法律责任理论中,到底什么是法律责任,长期以来法学界并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责任。
本人较同意下面的观点:“法律责任一词在法学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本义,第二是引申义。
采用本义的法律责任一词”[1],通常被用来描述因违法所导致的某种法律后果(违法是原因,责任是后果),这是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最常见的含义¬——称之为一般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宪政责任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引申义的“法律责任”往往是指与违法行为毫不相干的某些法律后果——称之为特殊法律责任。
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后果说、处罚说、资格说、责难说、义务说等。
[2]比较这几种说法,可以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但这种法律义务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新义务。
法律义务是法律调查行为的有限性,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约束。
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当事人依法或依约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社会成员分内应做之事;其二是当事人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义务,是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产生的后果,前者可谓“第一性法律义务”,后者可谓“第二性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或一般法律责任)法指“第二性法律义务”。
不论“第一性法律义务”,还是“第二性法律义务”,既然以法律义务为依据,它的履行自然具有国家强制性——如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会导致法律制裁,由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但是“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潜在的,是应当为,而“第二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显在的,是必须为。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违法和制裁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违法和制裁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违法和制裁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通过规定行为准则和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违法行为并正确应对可能发生的违法和制裁情况。
一、法律的违法1. 违法行为的概念违法行为是指与法律规定相抵触的行为。
当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时,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情况,如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等。
2. 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刑法违法和民法违法两种。
刑法违法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如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
这些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后,将受到刑事制裁,如处罚金、剥夺自由以及极端情况下的死刑。
民法违法是指违反民法规定的行为,如违约、侵权等。
这些行为在民事程序中将受到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3. 违法行为的后果一旦行为被认定为违法,将产生不同的后果。
在刑法违法中,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包括刑罚和刑事记录。
而在民法违法中,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受害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二、法律的制裁1. 刑法制裁刑法制裁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强制手段,旨在保护社会的安全和利益。
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不同,刑罚的形式也各有差异,例如罚款、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等。
以更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例,可能会导致死刑的判决。
2. 民事制裁民事制裁是指对违法行为的民事赔偿和补偿方式。
当个人或组织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失时,受害方有权要求违法方进行赔偿。
赔偿形式包括财产赔偿和非财产赔偿。
财产赔偿是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来弥补损失,而非财产赔偿则是通过道歉、恢复名誉等方式进行补偿。
3. 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指对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
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将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制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其目的是警示违法行为的持续发生。
结论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是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一环。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2、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浮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为什么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因为有法律责任但由于有免于处罚的情形,如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或超过法定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等,都会在刑事或行政案件中免予承担相应处罚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人民法院有责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等。
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和法律制裁相联系的法律责任,即违法者对自己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本节所讲的法律责任是狭义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如政治责任、道义责任等,有原则的区别。
其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与违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
(2)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的。
法律责任的大小、范围、期限、性质,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
(3)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国家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此项权力。
(4)法律责任的承担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法律责任的认定,首先是将违法构成的要件作为归责基础。
即是说,看一个人或组织是否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必须从它的行为主观、客观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考虑。
没有违法行为的存在,就谈不上追究法律责任。
有些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只要它不违法,就不能认为其行为主体应承担法律责任。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
浅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即从概念、产生根据和对应关系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存在依据和实现方式分析了二者的联系。
[关键词]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联系;区别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属于法学基本范畴,也是实现法律运行操作中必须给予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概念,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一)概念不同在法律责任理论中,到底什么是法律责任,长期以来法学界并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责任。
本人较同意下面的观点:“法律责任一词在法学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本义,第二是引申义。
采用本义的法律责任一词”[1],通常被用来描述因违法所导致的某种法律后果(违法是原因,责任是后果),这是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最常见的含义¬——称之为一般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宪政责任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引申义的“法律责任”往往是指与违法行为毫不相干的某些法律后果——称之为特殊法律责任。
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后果说、处罚说、资格说、责难说、义务说等。
[2]比较这几种说法,可以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但这种法律义务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新义务。
法律义务是法律调查行为的有限性,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约束。
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当事人依法或依约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社会成员分内应做之事;其二是当事人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义务,是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产生的后果,前者可谓“第一性法律义务”,后者可谓“第二性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或一般法律责任)法指“第二性法律义务”。
不论“第一性法律义务”,还是“第二性法律义务”,既然以法律义务为依据,它的履行自然具有国家强制性——如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会导致法律制裁,由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但是“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潜在的,是应当为,而“第二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显在的,是必须为。
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
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责任的存在旨在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确保其不会波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受害者提供维权的渠道。
本文将探讨法律责任的概念、种类以及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国家通过法律对违法行为者进行惩罚、追究责任的制度安排。
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约束,更是一种实际行动上的限制和约束。
法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普遍性、特殊性、必然性、防范性和教育性。
在法律责任的制度下,违法行为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个方面。
1.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法律对犯罪行为作出的制裁措施。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如盗窃、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者将面临法律的惩处,比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2.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引发的法律问题,需通过民事诉讼加以解决。
比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违法行为者需要承担赔偿等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主要以行政处罚的方式体现,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行政制裁,比如罚款、吊销执照等。
三、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违法行为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而法律责任则是对违法行为者进行制裁的措施。
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方面,法律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责任的存在,不仅能够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也能够对违法行为者进行有效的惩戒和教育。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法律责任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违法行为的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行为者的主观故意等。
只有在合理把握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公正、公平的制裁,确保法律责任的准确适用。
总结起来,法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者的一种制裁措施,其种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责任是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正义的重要保障。
法律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违反法律规定后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对于违法行为者,法律责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追究和制裁。
本文将从法律分析的角度对法律责任进行探讨,并就其相关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法律责任的性质。
法律责任是一种行为责任,即个人或组织因为其行为的特定性质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法律中,对于不同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和程度也会有所区别。
比如,在刑法领域,犯罪行为将会受到刑事责任的制裁,而在民事法律领域,违约行为则可能导致民事责任的承担。
其次,我们需要具体分析法律责任的要素和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主体、客体、行为和结果。
主体是指进行违法行为的个人或组织,客体是指违法行为所侵犯的对象或利益,行为是指违法行为的具体行动方式,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所导致的实际后果。
这些要素和构成对于判断法律责任的存在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地,我们需要考虑法律责任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法律责任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违法行为的主观恶意和客观违法性。
主观恶意是指违法行为主体故意进行违法行为,客观违法性是指违法行为与法律规定存在抵触。
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适用条件后,法律责任才能得以启动。
对于法律责任的适用范围,一般包括个人责任和组织责任。
个人责任指的是违法行为主体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组织责任则是指违法行为所属组织或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法律责任的效力和责任的形式。
法律责任的效力主要包括法律责任的制裁性、教育性和预防性。
制裁性是指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者的制裁和惩罚,教育性则是指法律责任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和警示作用,预防性则是指法律责任能起到预防犯罪和违法行为的作用。
责任的形式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不同形式的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法律责任是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
违法案例分析
数据保护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 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 收集、使用、加工、传输、 提供、公开个人信息都应当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 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 序和公共利益。该公司将用 户数据用于商业目的并向第 三方提供数据,违反了该法
规定
教训和建议
教训和建议
违法案例分析
-
1 2 3
4
违法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违法 案例分析,包含 了案例背景、违 法行为、法律分 析、教训和建议 等方面
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数 百万用户和庞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该公司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 监管机构处以罚款和警告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法律分析
01
加强法律法 规意识
公司应尊重用户的 隐私权,明确告知 用户其个人信息被 收集、使用和共享 的方式。在收集和 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时,应征得用户同 意,并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保护用户
数据
02
尊重用户隐 私
公司应尊重用户的 隐私权,明确告知 用户其个人信息被 收集、使用和共享 的方式。在收集和 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时,应征得用户同 意,并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保护用户
落实到位
05
加强行业自 律
公司应加强行业自 律,遵守行业规范 和道德准则。同时, 公司还应积极参与 行业交流和合作, 共同推动行业的发
展和进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个人信息保护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和 个人收集、使用、加工、传 输、提供、公开个人信息都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 原则,并经过个人同意。该 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较轻, 社会危害性不十分严重,触犯民事法律 法规和行政管理规范,应承担法律责任 的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指违反 刑事法律,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事制裁的行 为。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 法规的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 《合同法》等
案例三
1998年7月21日上午,秦玉路到焦作市冰 洋贸易有限司下属的青年路自行车零件门市部 购买零件。他刚踏上台阶准备进入店内,这时 在该门市部购物后外出的李乐和其父李福开走 出店门,李乐不慎撞倒了该门市部设在店门口 的煤火炉,致使炉上的开水锅被撞翻,开水溅 流在秦玉路的双脚上,致其烫伤。原告于1997 年9月4日出院,共用去医疗费2508.5元,住院 期间由其妻陪护照顾。后原、被告因赔偿问题 达不成一致,故原告诉至法院。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 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如:仓库管理员因醉酒导致货物被盗、单位领导 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致使单位失火并造 成严重损失等
故意
主观过错
过失
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的一种心理态度。(拐卖人口、盗窃等) 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心理态度。(酒后驾车)
案例二
1998年1月20日,临时工刘某下夜班 后,到某歌厅玩,吃了水果,喝了一瓶洋 酒,服务小姐催他结账,刘某却说“我没 钱!”被保安人员拖出歌厅。刘某对此不 满,早7时,他拨打110称:“有4名男青 年持刀抢走我人民币7000元、手机一部。” 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以拨打110取乐, 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按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将其拘留。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案例中王某、张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2)王某、张某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 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市声管理法规、 森林法规、环保法规、交通管理法规、治 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什么是法律责?它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法律制裁?它有哪些种类?
/amyhyljt/
(四)法律责任
1、含义
法律责任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 应承担的责任。
违宪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宪法的行为。
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是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 规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的类别
( 2 ) 根 据 违 法 情 节 和 社 会 危 害 程 度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2、法律责任的类别
违宪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五)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 对应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 取的惩罚措施。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违宪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处罚 行政制裁 刑事制裁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规定, 做了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或者拒绝做法 律所要求做的事情,依法应承担法律责 任的行为。
案例一
初中学生孙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 丢东西,居民意见很大,孙某认为是租 房的外地菜贩子所为,于是萌发了报复 “老外地”的想法,曾多次结伙拦劫、 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人民币几 千元。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 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制 裁
违法行为的含义
是某种行为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具有社会危害性
违法行为的分类 /dbw/ 根据违法情节和社会危害
程度
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所违反的法律类别 有责任能力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王某曾因多次盗窃而被判刑3年有期徒刑,刑满 释放后,他不思悔改,一天又潜入三户居民家中, 将一台价值 2700 元的彩电偷回家,并窃得现金 5 万 多元。事后,王某遇到张某,并对张某说:“我又 弄到一台新彩电,你如果要的话,可以便宜一点卖 给你。”张某明知彩电来路不正,却贪图便宜,以 800 元的价格买了彩电。后来,公安机关破案,将 王某和张某抓获归案。
责任能力: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 自己行为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 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 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 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 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三)违法行为的类别
( 1 ) 根 据 所 违 反 的 法 律 类 别
(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1、必须是某种行为,而不是思想问题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社会造成危害
/amyhwzhi/
3、行为人在主观上要有过错
4、行为人必须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行为
作为
不作为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为。
如:殴打、赌博、走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一、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想一想说一说
规定做而不做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属于法律规 定应该履行的义务,而有些人仍然不履行 的行为;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属于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有人在做的行为;
规定不能做而做
(一)违法行为的含义
1、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 违法行为 2、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 /amyhwz/ 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