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论文]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是指高校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所遵循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在现代社会,高校教育管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实践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应强调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设计和管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和成长。
其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需要注重全面发展。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技能和能力。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还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不断学习和进步。
高校教育管理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帮助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实施和贯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建设和实践,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
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
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高校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
尤其是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展开探讨。
一、理念变革在过去的教育管理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校教育管理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和考试为中心。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强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管理不再只是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传统的“唯分数论”向“以人为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方法创新1. 多元化教学方法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强调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
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包括讲授、互动等传统教学方式,还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新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
2. 学生参与式管理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强调学生参与式管理。
过去教育管理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育,缺乏对教育管理的参与感。
在新时代,学生被视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应该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
高校教育管理可以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学生评议教师、学生自治组织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3. 实践教学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教育管理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和组织,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改革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从“教”转向“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强化素质教育高校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连贯、深入地讲解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生视野。
(3)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
三、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程体系质量1. 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课程结构(1)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作者: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月末版》2014年第04期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随着高校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教育推进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历史沿革和教育学的角度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沿革从教育理念层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中外历史上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这是挑战传统教育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论”的宣言。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于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主张“因材施教”;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点,均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既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分析
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分析高校的教育管理则是蕴含着管理效益以及质量的基础。
高校当中学生作为以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为主要的主力军,只有不断的创新高校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新式教育理念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一)高校教育管理观念过于落后。
根据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形式来看,大部分的高校教育管理念还处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当高校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还运用传统管理理念进行解决问题,不愿意进行尝试改变,促使高校教育一直都停留在原地,没有办法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对日后培养社会高级人才是不利于发展的。
而且现阶段的高校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整体的高校教学管理缺乏民主、制度、科学等特点。
(二)高校教育管理形式缺少实效性。
现如今高校当中所运用教育管理理念缺乏实效性质的特点,而且在运用和实施的过程当中流行于形式化,并没有在高校的管理模式当中体现出来,没有对学生启到实效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学校当中的规章制度都是在教学活动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还有很多还在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中没有完全的发挥出管理的动态和效果。
不仅在行了限制,没有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三)管理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
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学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团队建设时,往往不具备合理性和规范性。
一些学校将教育管理工作当作一项简便性工作,没有给予其高度注重,更不用说专业管理团队的建设了。
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和水平十分有限,不能让教育管理工作实现高效性和现代性,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较为滞后的管理素养和水平,将不能迎合对人才竞争社会发展需求,长此以往,必将会引发学校形象受损、学生毕业就业难度大等现象。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质(一)高校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想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相关部门就对高校管理教育制度进行整改了。
略论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
略论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摘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许多来自于不同领域的新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其中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前景理论等理念都给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前景理论新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都给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在大力提倡、探求并实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今天,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应该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增强凝聚力《易经》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点,就是强调人文精神对人的教化和滋养,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可见,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这是源自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其为内核的现代管理思想最早发轫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意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也不是老板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他们认识到在管理中需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和需要,考虑如何增加员工的凝聚力。
因此,在管理中,对人的尊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成功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因此,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深化高教改革,促进高教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
“以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尊重教师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应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做好人才的招揽和使用工作。
应该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运用机制、法制等各种手段,引导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教师,尤其是业务精良的教师在参与办学、治校和治学的各项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的战略,还应营造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的氛围。
有助于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
要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根据本校教学、师资和环境等特点制定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
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一、概述“三全育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教育理念,旨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对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刻回应,又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的有力践行。
全方位育人:强调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倡导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各要素形成育人合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等多元化的教育场景,要求各类课程、活动、服务均蕴含育人功能,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受到积极影响和熏陶。
全过程育人:主张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周期,关注其成长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
这意味着不仅要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显性教育阶段实施育人,还要在新生引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隐性教育环节下功夫,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得到有机融入和深度融合。
全员育人:倡导所有教职员工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育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引路人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校友、企业导师等也都应承担起育人职责,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确保育人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实效性。
具体举措可能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三全育人”实施方案,明确育人目标、路径和评价机制,将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确保其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
边 疆经 济与 文化
THE B ORD 8 O. 0o
( 总第 5 8期)
G n r1 N 5 e e a n 8 .
【 教育纵横 】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
潘 玉 芝
( 温州医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温州 35 3 ) 2 0 5
摘
要 : 高校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工作 理 念 创 新 的 内容 主 要 包括 :工 作 目标 理 念 创 新 , 内容 体 系理 念 创 新 ,
方 式 方 法理 念 创 新 ,工作 主 体理 念 创 新 ,体 制 机 制 理 念 创 新 , 工作 内 涵理 念 创 新 , 工 作 手 段 理 念 创 新 ,工 作
一
、
高校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 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 .实 现高 校学 生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理念创 新 ,是学 生思想 形成 与发展 规律 的本 质要 求 学生 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说 到底 是做 人 的思 想工 作 。改 革开 放 以来 ,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 的建立 和高 等教 育改 革 的全 面推进 ,对 大学 生 的思想观 念 、价 值 观念 、道 德观 念等 产生深 刻影 响 ,这就 必然 对高 校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工 作理 念提 出创 新要 求 。高 校学 生思 想政治 教育 工作 只有根据 学 生不 断变化 的思 想实 际 ,实 现 理念 创新 ,才能切 实有 效地 促进 学生 全面发 展并 实现学 生思 想政治 教育工 作 的 目标 。 2 .实现 高校 学生 思想政 治 教育工 作理 念创新 ,是遵 循学 生思 想政治 教育 工作 规律 的根本 要 求 方 面 ,学 生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要服 从并服 务于 国家对 大学生 的培 养 目标 。当前 ,为 了适 应时代 的发 展和 知识经 济 时代对 人才 质量要 求 的转变 ,学生 思想 政治教 育工作 在坚 持思 想素 质好 、业 务能 力精 等传 统 学生 培养 目标 的基础 上 ,必须切 实地 担负 起促进 学生 创新精 神 和实践 能力提 高 的历史使 命 。为 此 ,高校 学 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应通 过整合 各 种教育 资源 ,运用 科技新 成果 ,努 力确立 符合 学生 培养 目标 、富有 时代 己 的科 学理 念 。只有这 样 ,才 能使 学生 思想 政治教 育工 作真正 收 到实效 ,并达 到服 务 于学生 培养 目标 的 息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
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
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
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也呈现出了新时代的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育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以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一、理念的转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往往偏重于以课程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新时代下,教育管理理念应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2. 强调全面素质提升传统的高校管理往往偏重于学术成绩的衡量,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3. 提倡多元化发展传统的高校管理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和多元化发展。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倡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推动学生向多方面发展。
二、方法的创新1. 实践教学的深化高校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深化。
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创新,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创新能力。
2. 个性化辅导的落实高校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辅导的落实。
通过建立学生档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指导,实施导师制度和学业辅导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高校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更加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浅析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浅析高校教育管理现状作者:刘云娇刘伟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4期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使得高校管理更为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提高保障。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管理问题一、高等教育管理21世纪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人才培养也成为了社会的重中之重。
作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基地自然给高等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只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才能保证培育出社会所需人才。
当前,在我国高校是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就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在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和内部才成长都给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却不能得心应手的接受这些挑战。
所以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和困难就成为了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最为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工作。
二、高等教育管理现状1、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特点1.1高校教育管理多样化发展。
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业同样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集中体现在:学校本位管理、流程管理以及人本管理。
这些管理各有自己的优点。
学校本位管理主要表现在高校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特点;流程管理主要表现在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管理突出人在管理中作用。
1.2现代化的高校教育管理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也广泛运用在高等教育管理中。
当前,OA自动化办公网已经基本覆盖所有高校,很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可以通过OA办公网、QQ群等方式建立了沟通桥提高了高校培育人才的效率和质量。
1.3不断人文化的高校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文化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一面。
在高校同样慢慢开始了人文环境的兴起。
人文化使得高校学生人格得到了提升,使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
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树⽴以⽣为本的学⽣⼯作理念2019-06-29摘要:学⽣⼯作作为⾼校党建和思想政治⼯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的重任。
本⽂分析了如何树⽴已学⽣为本的⾼校⼯作理念。
关键词:以⽣为本;学⽣⼯作;理念⽆论个体或群体,其⾏为必有⼀定的理念作指导,学⽣⼯作更不例外,作为⾼校党建和思想政治⼯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的重任。
实践证明,没有⾼质量的学⽣⼯作,就不可能培养出⾼质量的全⾯⼈才。
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环境影响,⽬前的学⽣⼯作⾯临着重重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很好的正视和有效的应对市场因素和功利取向给当前学⽣⼯作带来的消极⽅⾯的挑战,使得学⽣⼯作尤其是学⽣⼯作⾏为理念滞后于时代的需要和育⼈的需要。
观念是⾏动的先导,解决上述问题,⾸先必须确⽴学⽣⼯作新的⾏为理念,才能使学⽣⼯作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增强⾼校学⽣⼯作的预见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 确⽴以学⽣为本的育⼈理念以⼈为本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校学⽣⼯作者必须把以学⽣为本放在⾸位,才能有效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以学⽣为本,并不是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活动并没有以学⽣为本,⽽是说与时代和市场经济要求相⽐,我们过去践⾏以学⽣为本做得不够、不充分、不全⾯。
从根本上讲,这种不充分是由过去⾼度集权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造成的,这种经济和政治体制很⾃然地就把社会本位的教育⽬的论的价值取向贯穿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
因此,直到现在前苏联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影响还很⼤。
在马卡连柯看来,集体中的纪律正是对每个⼈的权利和可能的发展的充分保障。
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个⼈的⾃由就⽆法得到保障。
对纪律的服从,要求⼀个⼈能够愉快的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这些事情恰恰是社会义务或道德义务所规定的。
冷静的思考,这种理念在纯知识的灌输上影响还不那么⼤,但在学⽣⼯作中培养学⽣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操守上影响就更加的⼤。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评价环境 的机会与 威胁
评价组织 的优势和 劣势
确定组织 的使命和 目的
形成战 略方案
战
战
战
略
略
略
选
实
控
择
施
制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3. SWOT分析——以IBM为例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学校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
v 优势是指能使学校获得战略领先的并进行有效竞争从而实 现自己目标的某些强大的内部因素或特征。如充足的资金 来源,优良的传统,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形象 和较高声誉等。
源、财源和信息源”(学校发展的保障线)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三、挖掘教育资源
学校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遵循三个原则:
•要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反映 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即时代性原则; •要有利于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满足师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要求,即优先性原则; •要根据教师的现有水平和学生的现实水平开发课程, 即适应性原则。
v “轻率地依赖技术是一种债务,而不
是资产。”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四)飞轮和厄运之轮
v “飞轮效应” :“积累和突破”永远 是辩证的统一。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并 不存在“瞬间的奇迹”
v “厄运之轮” :没有冷静地周密地考 虑自己需要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却热衷于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案,总 是在营造一种声势浩大的气氛来“提 高士气”。不断的变革中,他们消耗 了大量的能量,最终导致组织陷入困
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学校战略管理
领导要求 干的工作
合乎规律 的工作
学校能够干 的工作
校长应 该干的
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作者:朱莉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7期朱莉(江苏省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300)【作者简介】朱莉(1976—),女,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招生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
摘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基地,高校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尤其是行政管理体系上的改革,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都存在着问题,不管是服务质量还是管理环境都需要进步。
当前需要高校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出更好的行政管理体系,从而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制度的好与坏,与高校办学质量存在一定关系,所以想要得到整体的提高与进步,对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就是重中之重。
第一步就要树立起以人为本这个现代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弥补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缺陷。
一、以人为本理念对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影响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转变。
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人为发展的基础,这个新的思想理念从某些方面来说,符合现代管理的重要需求,对教育行政管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尤其是对高校来说,树立起以人为本这个理念,不但可以加强行政管理建设,还能完善整个管理制度,从而得到最大的收益,最终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促进高校未来的发展,也会间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树立以人为本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改变(一)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指简单的师生意愿,而是按照科学管理学理论进行改革,并且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方案,它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所以高校想要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就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这个理念。
另外,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其实是基于教育以及指导上面的,所以也会影响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当下很多高校都在向服务型高校转型,而树立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能构建出最适合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
(二)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良好氛围在以往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上,除了服务质量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氛围,略显严肃的管理氛围注定了高校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无论是积极性还是创造性都被限制,所以要贯彻并且落实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有了这个新的理念才能为教育以及管理营造更好的氛围。
略论以人为本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
学 校 的管理 不仅需 要人 性化 管理 、个 性化 管 理 、民主化管 理 、开 放性 管理 ,而 且也 必须 有完 善的规 章制度 ,明确各 个 岗位 职 责 ,使广
大教职 工 自觉 来维护 制度 的公正 公平性 。
只重 视学 校管理 的科 学性 ,将科 学管理视 为 学 校发 展的基 础 ,制 定出严 密的组织 结构 、周 密 的计 划方 案 、严 格 的规章 制度和 明确 的责任分 工 ,却人 为地 漠视 了 “ ”这一 要 素在学校 中 人
学 校是 教师 和学生 生活工 作 的地方 。学校
与其 他 任 何 社会 组 织 一 样 ,都 有 着 自 己的 制
是 为了让 工作 和生活 于校 园这个环 境 中的人更
好地得 到发 展 。然而 ,纵 观当前 学校管理 的状 况 ,我们 不难发 现 ,现 在 很多学 校 比较 注重管
度 、 力 、组织和价值 ,这些 因素结合在一 权
行为。就教 师和行政久员而言 ,他1所面对的 f 】
是一 群有 生命 、有 思想 的个体 ,其职业 性质 就
决 定 了学校 的工 作人 员 和教师 必须 为人 师表 。 如果 不能 为人师 表 ,没 有起码 的师 德 ,就应 严 格按 照学校 所 制定 的规 章制 度进 行处理 ,而不 能以 “ 以人 为本 ”为借 口 ,姑息 迁就 ,继 续 留 在教师 或学 校工 作人 员 的 队伍 中 ,否则 这样 的 规章 制度就 毫无 威慑 性 ,起 不到 管理 的真 正作
人 ”构 成 的管 理 系 统 。人 既 是 管 理 活 动 的 主 体 ,又是管 理活 动 的对象 ,因此 学校管 理 归
根 到底 是对 “ ”的管理 ,必 须关 心 、关注 、 人
漫谈高校教学管理新理念
漫谈高校教学管理新理念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培养人才是三大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其它两个职能是教学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延伸。
教学是(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高校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手段,这就确立了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而教学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学管理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它是规范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运行和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行政化和官僚化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进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转换思路,确立教学管理专业化的新理念。
一、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化的内涵提到“专业”一词,我们就不得不首先将它与“职业”进行区分。
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专业是指“①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者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②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
”从这两个概念来看,职业的概念比专业的概念要广,它们是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但是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职业着重强调的是它是某一行业中的一个具体职位上的工作(即职业=行业+职位),而从事这个具体工作岗位所获得的收入是工作者的主要生活来源,即人们常说养家糊口的来源。
相对来说,这是一种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
而专业强调的是一种规范的职业要求、职业条件和制度,它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个层面,它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我们可以说高校教学管理是一种职业,但是又不能停留于职业这个层面上。
因为教学管理职业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它还具有一定的学科性。
职业社会学专家布朗德士认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主要供人从事于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因此,从业者获得经济回报不是衡量他(她)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摘要: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的科学分析,探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方法。
从而使高校的教育管理适应教育改革浪潮下的新形势,尽快完成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法的改革,实现高校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理念;方法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一)高校教育管理观念落后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观念还停留在按传统经验和习惯进行管理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阶段。
具体表现在部分高校缺少进行教育管理改革的举动。
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甚至宁可进行保守的管理,也不愿意进行大胆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创新,使得教育管理一直原地踏步,无法适应和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对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
教育管理停留在“管”的层面上,不注重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也不注重发挥高校工会等各方面的智慧和作用,无法发挥教育管理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
(二)管理形式缺少实效性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弊病之一就是管理缺少实效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流于形式且尚未完善。
使高校的教育管理仅停留在表面阶段。
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增强教师责任心和教育科研能力。
现有的规章制度虽然在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上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很多制度只是死板的约束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表面行为,无法发挥管理制度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效果,无法激发师生的自主性。
即妨碍了教学的实效性、也无法发挥师生的教学积极性,还会限制师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的安排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
部分高校把教育管理岗位当作安排“闲人”的位置,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
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限,无法使高校教育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目标,在这样一个知识和观念日新月异的时代,落后的管理下的师生素质是可想而知的,无法满足人才竞争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久而久之,会导致高校声誉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
浅析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
浅析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方面持续不断的改革,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理念,无论从方法上还是制度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理念也在现在的高效教育中随处可见,目前,创新教育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学者的关注。
并以此大大地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提高了整个教育水平。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一、高校教育管理在当前背景下的现状1.教育管理方式简单。
教育管理的效果好与坏将直接取决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只要高校有好的教育管理方法,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优质的教学管理效果也会呈现给大家。
可是现在高校里的教学管理方法还是存在有许多问题的,比如教学管理过于简单、方法单一,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
所以高校的教育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在不断的加强教育管理的条件下可尝试将新型信息技术融合进来,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到教学基础设备中,更多地关注创新应用,持续的改进教育管理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恰当运用。
在成立高校之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良好的行为作风,当时的管理方法是推出了学生守则的方式,而学生守则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约束学生的效果,但是学生在长期遵守学校规范之后,也限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天性。
随着科学时代的快速进步,高校的制度一直没有改变,学生在最富有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时期却受到了规则的阻碍,这也将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这里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更多的要归咎于高校教育管理中一直存在着的问题,制度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3.高校教育管理团队需要调整。
高质量、高要求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对高校教育的工作者有着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可是在时间紧凑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却大多数都没有时间去仔细研究教育改革理论,而且长期在一种工作环境下也难有创新精神。
这将导致落后的教育管理方式会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阻碍,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学校的声誉也会变得降低,最终导致毕业学生就业率下降。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docx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孔子传道授业解惑以来,教育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将教育改革摆在了国家发展的第一位。
一方面,随着改革政策的不断提出,高校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改革的考验;另一方面,在社会的进程中,用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走向多元化、综合化。
既具备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变得越来越抢手。
所以,不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高校教育改革都势在必行。
高校应通过改革自身教育管理,采用创新的管理方式,不断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分析近些年来,创新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流行于教育行业。
这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改变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也推动了高校的教育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运用这种教育理念,找到新兴的教育管理策略,从而实现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才培养等多个改革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发现这种现状背后的成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1 管理的现状与思考11 管理理念的落后。
由于我国高校成立时间比较久远,每一所高校都有着特定的管理观念。
由于这种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以及改变传统观念的经费不足,导致高校一定程度上规避教育管理理念改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高校管理层一味规避教育管理观念改革,必定会使教育管理制度落后。
让高校教育管理简单地落在管上面,缺乏因材施教的科学性、民主性。
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也限制了高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同时,我国高校管理手段也比较浅显。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也积极地响应呼声进行改革,但是改革效果甚微,这是由于改革的形式化,没有触及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反而居于表面的改革方式压抑了高校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高校教育管理新理念
【摘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许多来自于不同领域的新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其中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前景理论等理念都给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前景理论
新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都给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在大力提倡、探求并实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今天,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应该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增强凝聚力
《易经》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点,就是强调人文精神对人的教化和滋养,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可见,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这是源自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也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其为内核的现代管理思想最早发轫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意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也不是老板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他们认识到在管理中需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和需要,考虑如何增加员工的凝聚力。
因此,在管理中,对人的尊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成功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因此,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
人为本”,对于深化高教改革,促进高教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
“以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尊重教师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应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做好人才的招揽和使用工作。
应该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运用机制、法制等各种手段,引导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教师,尤其是业务精良的教师在参与办学、治校和治学的各项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的战略,还应营造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的氛围。
有助于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形成。
要实施民主管理和监督,根据本校教学、师资和环境等特点制定出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以尊重和激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制度内化为教师内在的驱动力,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形成凝聚力。
二、柔性管理。
激发内驱力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个概念,也是管理学中的新理念。
刚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
这种管理易流于专制性管理,把人约束成“革命的一块砖”,不是强调工作适应人,而是强制要求人去适应工作,对人的忽视,使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日渐明显,已难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
而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是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较高级的社会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柔性管理富有情感性,以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发和增强教师的内驱力,来实现管理。
在高校教师这个高层次的人群中,五种需要都很明显,尤其是高层次的需要,较其他群体显得更重视。
学校管理者,应该主动、积极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产生安全感。
然后,关注和引领他们高层次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低层次需要容易得到满足,不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而高层次需要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高层次需要具有长久的激励作用。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的是自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个人的目标,同时不断发展自己。
使自己不断成长的那些需要。
因此,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他们施展个人才华空间,创设各种学习条件和进修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做到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
在满足教职工的需要时,还要引导和发展教职工的高级需要,使个人的需要满足同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效率、集体荣誉、事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教师安于、乐于工作和学习,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变被动受刚性管理为主动参与柔性管理。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的理念可以互为阐释。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柔性管理中“人”的教育、引领和约束
的问题,只有在教师需要时合理的,而不是被物质污染了的时候,这种满足才是可以实施的和有效的。
所以,一味的、单纯的柔性管理也是难施行的,需要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相辅相成,刚柔相济才是现代管理的应遵循的准则。
三、前景理论,注重发展力
由心理学家和沃特斯提出的前景理论,是心理学研究应用于经济学的新成果,卡尼曼还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至今,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还不广泛,主要是作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现在,有人把这一理论也运用到管理之中,高校教育管理也可以借鉴前景理论,其中的“确定效应”、“反射效应”和“损失规避”等基本原理,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都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
反射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面对两种都损失的抉择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
而损失规避是说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这三种原理,都解释了人们行动决策的依据是行动的前景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之前,我们谈到的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理论,都强调了对人的重视,对如何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上的作用。
而前景理论可以应用于建立激励机制和创设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重新审视马斯洛提出的需要五层次,尤其是其中的安全需
要,会发现与“确定效应”和“反射效应”有密切关系。
满足教师的需要,使其产生内驱力,也应该是源于使其确定了他们的“好处”。
简而言之,教职工的固定工资与岗位奖金分别发放,一方面,固定工资差别不大,可作为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
岗位奖金有基本线,再根据工作情况拉大差距。
这样,依据“确定效应”与“反射效应”建立的一种工资分配原则,会极大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重视精神性福利,这是指以满足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设置的精神性福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损失规避”的原理就会在教师工作态度或者去留选择上明显体现出来。
高校管理者应该明确地认识到,高校师生个体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教师的发展,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所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着重建构有利于个人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在高校教育管理求创新,求实效的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这个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更新我们的理念。
这样才会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