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理念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改新理念,新课程新方式

新课改新理念,新课程新方式
这 样才能 促进教学 目标的实现 。
生 ,因此 ,实施新课程 要彻底 改革 以往课 堂实施过 于强调 接受学
习、 过分注 重“ 双基 ” 德落实 。 而树 立三维课 程 目标意识 。 三维 目标相 当于空 间直 角坐标 系的三个坐 标 , 者相辅相 成 , 三 共同确定 了人的综合 素质。在三维 目标 中 , 知识具有 奠基性作 用 ,
I 课 研究 【 新】 新 程 I 刨
新课 改新理念 , 新课程新方式
● 陈卫 东
《 基础 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 行 )的颁布 , 试 》 拉开 了 2 世 纪我 国 1
书、 参考 书一直是我 国学校教 育 中的主 要课 程资源 , 而且直 到现在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序幕 。 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 中课堂教学改革都是 关键 ,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课堂教学改革是这次 课 程改革的攻坚战。那么 , 我们 的课堂教 学如何才能较好 的实现这 次课 程改革的 目标 , 培养出高质量的 2 世 纪社会 需要的人才昵? 1 下
新 的课 程标准要 求改变过 去课 本“ 、 、 、 的弊端 , 繁 难 偏 l B” 要精
选 那些学生 终生发展必 备的基础 知识和基 本技能 .在 确定知识难
度 时规定 了某~学段 某一学科 知识的最低 标准 , “ 限” 强调 书 是 下 ,
离开 了知识 的掌握 , 也谈 不上学 生的能力和 素质 , 能力 和素质 是在
知识 的掌握 、 建构 、 内化 和运用 的活动中铸就 的 , 单单有 了知识 、 技 能 不等于 形成 了智慧和 素养 , 而情 感 、 度 、 值观不 是 可以独 立 态 价
本知 识与社会 和科技发 展的联 系 ,强调学生在 学 习时要结合 自己 的生活体验 学习。 学不再 只是 忠实地 实施 课程计 划的过程 , 教 而是 课程 知识的建 构与开发 的过程 , 师生共 同创 新课 程 的过 程。 是 因而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认识论文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认识论文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四川于2009年秋季实施,作为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对于新内容、新教法、新理念、新结构实在有些应接不暇,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积极贯彻课改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10个基本理念:提供发展平台,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差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可以认为,《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将“双基”认定为一个动态发展概念,在继承“双基”这一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摒弃了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机械记忆的负担,增加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算法内容,把统计与概率、微量、导数、数学处理、数学建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数学作为新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改进与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表明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更全面的育人功能,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二、依据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具。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教材则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标而编写的。

在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

数学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改编。

2、应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联系,要把握教材的“度”,不应采取一步到位法,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接触,螺旋上升,实行分层教学。

对语文新课改教学一点认识论文

对语文新课改教学一点认识论文

对语文新课改教学的一点认识在课程改革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学习和领会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积极参与和探索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本文就自己在语文教学实验活动中的一些体会,谈谈我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活动。

新课改的一个最明显的指向,可以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衡量新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在新课改中,我们老师也意识到,学生应该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并且努力落实到教学当中。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存在着偏差。

究其根源,主要是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还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意识,更没有落实“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意识。

因此,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必须走好三步:第一步,在认识层面上,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是在观念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心中装着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有行动上的投入和冲刺。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的“会学”,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第二步,在环境营造上,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尊重,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要从过去的那种“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多元互动的教学境界。

第三步,在实际操作上,要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创新课改新理念论文

在传统教学中创新课改新理念论文

在传统教学中创新课改新理念【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86-01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型素质教育的需要,从09年开始,湖北省正式在在全省范围内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证明,新课程所阐释的理念已完全融入了新一轮的教学课堂之中,但在具体的新课改教学落实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理解和认识。

经过反复研究探讨和实践,我对新课改实施的这几个方面有以下的感想:1精讲实学——正确处理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不管如何变化,教师都有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光荣责任。

新课程不是全盘的否定教师讲,而是反对教师以陈旧的教育理念看待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讲得越少就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先进,这种评价办法有失偏颇。

有的老师上课时该讲的不讲透,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

有关专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我认为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重要学习方式。

我们要支持教师开展“讲”的研究,使“讲”这种常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2有主导才能自主,有了自主才谈得上合作——正确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而言的。

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启发,共创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

然而,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指导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教师激发才能产生和持久。

在课堂上,教师切忌让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有的教师不看具体情况,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有课必用;还有的操作失当,学生对新内容一无所知,教师就忙于组织讨论、表演,七嘴八舌,讨论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华而不实。

更新理念,定位角色,积极融入新课改[论文]

更新理念,定位角色,积极融入新课改[论文]

更新理念,定位角色,积极融入新课改新的时代,新的理念,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更新理念,推动教改,定位角色,实现师生双方的自主创新,积极融入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

历史教师自主创新新课程改革新课改推行将近十年,推动着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接受新理念,更新观念,定位角色,教改中不断探索新路子,积极采用新方法,实现师生双方的自主创新,在追求中不断完善发展。

一、不断汲取最新前沿知识,突破思维定势,实现理论自我更新,应对新时期历史教学文明史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兴起,随后这种新趋势在高等教育中蔚然成风。

目前,文明史观已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得以体现。

并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测试历史试题中日益凸现。

三本高中必修课就是依据文明史观线索编写的,彰显了“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即是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进历史,文明史观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这样就淡化了以往的阶级斗争学说等。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深悟领会新的史学观点,理解文明史观进入正在改革中的中学历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文明史观比较适合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文明史观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如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在导语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像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处理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利于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初中数学在课改中新理念论文

初中数学在课改中新理念论文

初中数学在课改中的新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提倡质疑式的学习心态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放手教室的主导地位,树立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中的主体导向地位,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变教师的主导为参与,形成学生质疑、探究思考、总结分析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去。

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学习新数学知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一旦融入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中就将变成趣味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身边有趣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的知识,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知识的强烈兴趣。

比如:我在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半边破碎了的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图片。

对学生提出疑问:假设是你不小心打碎了实验室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只剩下一部分玻璃),你要到玻璃店重新划一块平行四边形,很显然带着剩下的玻璃去不安全,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很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短暂的相互讨论中学生举起了他们的右手,各抒己见,当然想出的办法还不够,于是我又补充了几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学习,就在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中得以轻松解决。

《新课改 新理念 新要求》

《新课改  新理念  新要求》

《新课改新理念新要求》摘要:新课改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传播知识的工具,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双向驱动的过程,新课改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它要求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教师在课改中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既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协助者。

努力创设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合作的、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师生氛围。

在课改中我是这样做的: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情景,感悟主题思想;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课改;兴趣;情景;参与新课改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传播知识的工具,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双向驱动的过程,新课改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它要求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教师在课改中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既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协助者。

努力创设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合作的、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师生氛围。

在课改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

语文新课改论文

语文新课改论文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方法之一——教学及学习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多样,新课程、新理念,随之而来的当然要有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的重头戏是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胆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不能再用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模式教学。

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得抓好两点:一是学生怎样学;二是教师如何教。

今天,我要在语文教学中展示“创新”教学的教学方法——小组教学。

我担任八年级2班和3班的教学工作,由于农村学生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有口无心地“念着经”,其次学生的知识面太窄,阅读不广泛,家长对名著阅读的认识不到位,相当数量的家长担心名著阅读会误了孩子的成绩。

第三农村学校硬件不足的问题,没有像样的图书室。

第四留守儿童居多,监护人督促不到位,隔代教育溺爱现象普遍,造成学生学习自觉性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从学生七年级开始,抛开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大胆开展小组教学。

构建“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小组,相互竞争和合作,最终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分组,寓教于乐将学生按“区域”分组。

即根据学生的座位分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快乐中完成学习。

分组朗读、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分组“较劲”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习,老师给予一定的鼓励。

这样既能还课堂于学生,又能活跃整个语文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竞争与合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课下小组“帮扶”,整体收益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人数不宜太多,一般四至五个一组即可,让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帮助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进行相应的检测,分优、良、中、差四等进行一定的表扬和惩罚。

学生们在奖惩的驱动下,谁都不愿服输,努力使自己的小组进步。

这样,差生在优生的帮助下,一点点提高语文成绩,而优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从而让全部在这种比拼中,提高整体成绩。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

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出现,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就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新理念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

而在新理念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学习。

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新教学项目制学习强调问题导向、探究导向和合作导向,通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助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发现和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互动式学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三、新课改新课改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的体现,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中,不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更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整合、跨学科、开放和灵活。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知识的融合和交叉,提高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通过跨学科的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通过开放的教学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理念,新变化,新对策论文

新理念,新变化,新对策论文

新理念,新变化,新对策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心中。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成效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新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创新伴随着新世纪的激越鼓点,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中华大地上深入展开。

新的理念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数学新课标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成效就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直面并且应答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反思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浓厚的兴趣犹如飞行器的燃料可以推动着学生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将学习转化为一种主动的行为。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只有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爱上数学课,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地互动,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融入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必能很快地进入新知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通过对大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的实例来得出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方法;从气球膨胀率与高台跳水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等等。

诸如此类通过生活实例为背景引出数学新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创设积极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发展性。

在适当的情境下开展数学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主动学习,并使学生产生一种“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新课改,新理念,展现全新小学数学课堂论文

新课改,新理念,展现全新小学数学课堂论文

新课改,新理念,展现全新小学数学课堂【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课改也应运而生。

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标准逐渐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搞好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领会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一、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的精神目前,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中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执行新课改的标准之前,应首先明确新课改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提出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它剖析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并在理论中研究出了新的教学模式。

具体为:例举尝试题——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第二次尝试。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模式。

由此我们可以将新课改的内涵明确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枯燥单调的数学课堂真正变为孩子们的追求知识天堂,让学生爱上数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新课改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上的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新课改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力求呈现完美的课堂。

如何适应新课改,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从自己的教学体会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多阅读新教材,明确编者意图新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和依据,也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从新教材的编排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新教材更注重教学结构的科学化、学习素材的新颖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

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们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充分理解编者意图,不仅要成为新课改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适应并执行新课改的标准,平时应多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新课改新理念下新型教学感论文

新课改新理念下新型教学感论文

新课改新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感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为此,教师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探索性。

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以抓课堂实效性为原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课堂参与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及认识。

一、分析教材本节课是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三章5·3的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函数的相关性质。

同时也能熟练的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为学生独立完成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推导做好铺垫。

二、分析教学对象本节课在高2012级二班完成教学任务。

本班学生总体学习基础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数学基础。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有些欠缺,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也能走出困境,得到收获。

所以本节课的课堂实施非常顺利。

三、充分利用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本节课按照课程编排内容应为由具体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引申过渡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借助反函数的性质也可以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所以本节课的设想由此而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点评了上节课学生完成函数图像和性质存在的问题和应加强的地方。

然后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存在什么关系?2)能否用指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推导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呢?3)你推导的依据是什么?4)要完成图像与性质的推导还应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你掌握了吗?学生根据这些知识的提问很快的投入到思考讨论之中,通过思考讨论很快给出答案。

新理念、多视角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新理念、多视角下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新理念、多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中教师有角色要转换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生活的联系紧密。

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论文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论文

立足“新课改”创建新模式新一轮课改,给基础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舍得投入、加强科研,实现研究的理智化、特色化、强化校本培训,追求校本教材的特色化才能保证新一轮课改顺畅的进行,进而实现课改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构建新课程下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必须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的新课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探究,使学生成为富有个性、能创新、会终生学习的新时代劳动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形势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展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中作一些尝试,以期待寻求一种适合自我的教学模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障新课改运行通畅(一)理性定位是强化领导意识,引领教师走进课改的关键新一轮的课改,其目标是通过实现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强调自主获取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体位,科目多缺乏整合,而突出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比例匹配。

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发展需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辟、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生活及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满足终身学习要求,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认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解决与主动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目标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从而使其课程在功能上、结构上、内容上、模式上、评价上、管理上得到改变。

新课改数学教师理念转变论文

新课改数学教师理念转变论文

新课改数学教师的理念转变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自身的数学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做大量训练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首先,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

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

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早日完成真正意义下的新课改。

在实施新课改中,避免穿新鞋走旧路,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最好,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让同行间不断提高。

新课改论文:课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

新课改论文:课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

新课改论文:课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新改论: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改的核心理念。

“当今新改到底如何改,关键的是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孩子!”一位资深记者如是说。

“未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要求我们创造的地方。

”一位未学家如是说。

这些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新程倡导的是一种程共建的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因此,第八次改,作为一种师生共建化,它的出台,不仅将要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将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正如著名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言:“程改革就是人的改革。

”程改革就是人的观念改革。

笔者以为,人的思想观念应是抑制新改的最大瓶颈。

当今的新程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思想、新理念。

如何用前瞻的理念,前卫的行动荡涤陈旧的糟粕,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就导致教育的异化!而新程则直逼着我们这些当今的教育者们去慎重反思我们现存的教育观、教学观、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评价观。

显然,不更新上述种种观念,便不可能拥有一个更新的认识,装扮一种更新的角色,当然也不可能内化成一种更新的教育教学行为。

程改革就是育人的方式改革。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是面向过去的教育,那种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智力轻情感、重共性轻个性、重竞争轻合作、重单科轻综合、重绝对知识轻变化质疑、重模拟训练轻科学探究等等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在师生甚至家长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同的育人方式便会塑造迥异的人才模式,现代教育的育人理念,已远不是为将的社会这一“大机器”塑造出一个合适的螺丝钉,而是着力培养和增强孩子在未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已的幸福能力。

程改革就是学习方式的改革。

曾经风靡一时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着的最重要问题。

当今程改革的核心正是针对这样的问题而突出强调科学探究,目的就是指导学生针对面临的问题应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些什么问题,更不是以前人的思想成为他们的记忆负担。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路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路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路【中图分类号】g420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苏州地区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人教版。

新教材无论从纸张板式,还是结构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但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疑点(之前曾撰写(一幅图的商榷)一文,)如新旧教材的矛盾,考点重复、新教材说法含糊等。

特别是教材在一些章节或段落的处理上,让笔者甚是为难,百思不得其教法。

某日,偶然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有关比利时教育专家罗杰斯谈“整合教学法”的文章,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文章提到“整合教学法”的主要模式:前5周“资源”的学习,即学习新的只是和技能。

第6周是整合模块。

在这周内,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体验整合情境,包括各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

同时还提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

既然新教材有欠妥之处,那么就可以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让教师对教材大胆整合!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接受!有了这种理念,仔细研究了下教材,这才发现新的历史课程其精神本身就是强调“整合”。

原教材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编年体排列,而现在主要是“模块”加“专题”的形式。

根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按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文化模块)以及选修六个专题型模块排列,其实质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特别是文科班进行综合复习的时候,继续对课本章节体系进行整合,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内在精神!以下几种整合方式的尝试仅是笔者初步探索和个人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一、对某个章节知识点的整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课本第一目录小标题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感觉欠妥。

细细阅读文章,第一段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新理念
摘要: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规章制度的执行者。

班主任同时也是班级的任课教师。

所以班主任除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组织能力外,还应保持“诚信、爱心、责任”的职业道德。

一名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他必须具备一种亲历亲为、勇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并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使班主任工作日臻完美。

关键字: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教育教育管理
我们都知道,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就像那蒙蒙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要渗透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我觉得,要作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班主任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包括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文化素养是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必备教育教学理论等。

道德修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情感价值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尤其是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成长。

班主任即要当严父、又要当慈母,把爱的阳光雨
露洒向全体学生,还记得吗?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

”这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热爱学生,尤其对部分“双差生”,班主任更要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们,帮助他们努力去开发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天赋与才能。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全体同学,应做每一位同学的知心朋友,用爱心、诚心、真情去唤醒学生;用大公无私的品德,真心诚意的关怀,文明谈吐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还要持之以恒。

二、班主任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水平,是班级管理的保障。

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讲究教育管理的策
略和方法,有较强的教育管理技巧和机智。

首先、要确定班级建设的总目标和原则,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其次,班主任的工作面很大,仅靠班主任一人很难顺利完成,班主任还必须协调好本班科任教师及家长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其间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所起教育功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班主任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再次,建立科学的班级组织管理制度,从体制上来说,一个班的管理应包括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和生活管理三部分。

其中学习是核心,纪律是保障,生活是基础。

班级管理要有健全的班委会组织机构。

班委会的组建应从上三个方面考虑。

班委会是班主任的
左膀右臂,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和特长组成班委会。

要信任班委会,委以重任,锻炼他们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三、对学生要进行爱心教育,也就是情感教育。

班主任要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感情。

班主任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纠正和制止,对出现不同认识的问题要以诚相悦,以理服人。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到相互爱戴,相互关怀。

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例如对于一些活泼过头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打骂”,面带微笑地轻轻打一下,使其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及同学的“面子”,适当的和同学进行小的“打闹”,改变一下历史上对班主任高高在上的形象的定格,适当的降低一下班主任“自我”的统帅位置,会很自然很融洽地接近学生,对学生管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绰号显爱心,对于个别学生在课上的个别行为,我们要及时制止,而且要做到不伤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很舒服的批评下去改正错误。

比如:“小胖,又坐不住了,不行的话就站起来减减肥”。

看似玩笑,但效果可能很好。

四、班级管理民主化,发挥班委的骨干作用。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发挥班干部的骨干作用。

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
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基于此,我非常重视挖掘和培养班干部,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遵循“扶与放”的原则,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把班内的各项工作交给他们负责,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和班风,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干部,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教育目标不要过高,持之以恒,训练实在一点,把教育的要求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从尊重理解开始。

师德真经要落实在课堂上,班主任要具有抓住教育信息,善于转化教育矛盾、冲突,调节好教育行为,以求最佳管理效果。

要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和学习,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魅力。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并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就完全能够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高谦民,黄正平. 小学班主任[m]
[2] 班级管理(小学教育专业)[m]
[3] 韩东才. 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