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 格物致知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23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23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9
3.“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 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选择正确目标的眼光,当选 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就要有勇气尝试和有毅力坚持,这 三者是递进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10
4.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哪一句话表达效果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A句好一些。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的关联词“不是…… 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对比,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 要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5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6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测量.(liàng) 朱熹.(xī) 接触.(chù) 袖.手旁观(xiù) B.彷.徨(fāng) 探索.(suǒ) 遵.照(zūn) 格物至.知(zhì) C.儒.家(rú) 中庸.(yōng) 凳.子(dèng) 丁肇.中(zhào) D.埋.没(mái) 华裔.(yī) 探测.(cè) 不知所错.(cuò)
(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 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8
(3)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不能删掉。“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 观的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生活必须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1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49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PPT课件(共49页)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知识链接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 学》《中庸》两篇,和《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
3.“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 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应 有格物 致知精 神》优 秀PPT课 件(共 49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18张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18张PPT)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你 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2.你觉得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吗?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借鉴课文中 的写法,也写一段演说词,请大家畅所欲 言进行演说,我们比一比,谁的演说更精 彩、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立足于实 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 取得成功。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 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 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 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 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 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 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 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 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 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质课件

课内精读
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 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 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 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 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 光、勇气和毅力。
第22课 《礼记》二则
课外赏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 因为, 传
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 正如古语所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第②段说“《诗经》涉及玉的篇目……比附人品之典 范”,这部分在论证上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证明了《诗经》有些诗篇的写作运用了“比德”方式。 C.选文第⑥段号召我们每个人, 要肩负起建构中华民 族精神的使命, 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D.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 本文的 语言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
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
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__示___例__一__:__“___两__弹__”__元___勋__邓__稼__先___数__十__年__如___一__日__,__进___行___ __了___无__数__次__的___实__验__。__为___证__实__实__验___效__果__,__经___常__率__领__研___究___ __人___员__在__试__验___后__迅__速__进___入__爆__炸__现___场__采__样__,___先__后__成__功___研___ __制___出__我__国__第___一__颗__原__子___弹__和__氢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100%
科举制度的历史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 主要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80%
古代科技成就
介绍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的杰出 成就,如四大发明等,展示中华 民族智慧和文明。
类似主题作品推荐及比较阅读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思想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思想, 与本文有相似之处。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掌握相关知 识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精神。同时,通过本文的学 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水平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基本内容。
心理特征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知识和新事物有 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 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情感表达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培养“格 物致知”精神,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教 育方式的反思和批判,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03
知识拓展与延伸
相关历史背景及文化常识介绍
80%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 地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等观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感谢聆听
问题1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它 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意义吗?
问题2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格 物”方法和案例?它们对作者 的成长和认知有何影响?
问题3
如何理解文章中提到的“科学 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你认为二者在现代教育中应 该如何平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12.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讲授新知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
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
实验得到知识。
讲授新知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 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 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第四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讲授新知 5.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会失败?
这位先生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
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 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
讲授新知
7.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新的知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 是积极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丁肇中的故事。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
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 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 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 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 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7张PPT)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重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 论证方法。(重点)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 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难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导入新课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
课堂小练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 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 的一项是 (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D.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格物致知”语出 《礼记 .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
,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
背景资料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旨概括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 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 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格言警句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1.既然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是“四 书”,而“格物致知”又从《大学》 而来,为什么还说传统的中国教育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 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是什么。
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 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坏以 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在求学过程中如何发扬 这种怀疑求真的精神。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 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 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 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 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 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 探求知识与真理。
解释下列词语
1.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 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
中探求真知。
1.“格物”“致知”的含义? 2.“谁”问题的? 4.“格物致知”的出处、含义?
丁肇中(1936-)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 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 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 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 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 位。
1.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 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 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 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四、字词积累
格 物: 推 究 事 物 的 原 理 。 致 知: 获 得 知 识 。 彷 徨: 比 喻 走 来 走 去 犹 豫 不 决 。 袖手旁观: 比 喻 置 身 事 外 或 不 协 助 别 人 。 不知所措: 不 知 所 措
五、问题探讨
1.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意义: 第一,探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在于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五、问题探讨
3.格物致知精神的本质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层意义包含两方面: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客观地探索事物;二是 探索需要有想象力和计划性,而非消极地袖手旁观。
4.阅读此文后,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培养“格物致 知”的精神?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富有想象力、有计划性地,客观地探索事物。
解 决 问 题 。):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作者为了论证观点,举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 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我们要摒弃只空想、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要克 服想当然的毛病,养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六、文章论证
1、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论证结构: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5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 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 《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 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 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第三部分(13)
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学习 自然科学。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 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 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 精神的意义, 并对中国年轻 一代提出希望。
第二层(3~5):反面论证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 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 世界。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 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 格物致知的含义。
第三层(6~12):正反两方面分析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 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 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受传 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 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 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 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2023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 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 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 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 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 际问题却束手无策。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 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应 提出问题 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有 格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 “格物致知”
贡培 献养 人实 类验
知 精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社精 会神
神 解决问题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
意义,提出希望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朱熹(xǐ)
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 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读细研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 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精读细研 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 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 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 被埋没的原因。
彷徨

激变
xiù
袖手旁观
cuò
不知所措
tǎo
探讨
gé wù
格物致知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mò )埋没 没
( méi )没有
(yìng) 应付 应
(yīng) 应该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儒( rú ) 鸿儒 濡( rú ) 相濡以沫 懦( nuò ) 懦弱 孺( rú ) 孺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传文第五章
践行格物致知,培养实验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总 结为理性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 的目的。文题表明了这篇演讲词要讲述的问题。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积累“缅怀”“彷徨”“不知所措”等易考 词语。
基本知识和学术进展很难突破——要重视实 验精神。
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本篇演讲词的语言风
格及表达效果。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
“大都”指大部分,从范围上限制,
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指多数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不是
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全部,体现了论述性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
“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
问题探究
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 现实意义?
曾经,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 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 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 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为了改变这一现 状,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 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请仔细阅读第6—10段,简要说说这一部分的 演讲思路。
提出观点(第6段)
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分析原因(第7段)
寻找对策(第8、 9段)
得出结论(第10段)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获得。
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证明实验应是积极 的探测。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 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3.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案】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 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 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 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初读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题是?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论题的? 2.“格物致知”出自?意思是?目的是?举了怎样的例子? 3.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4.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哪些弊端?作者是如何验证这些弊端的? 5.“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其真正意义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6.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能否把握文章的结构,并进行层次划分?
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 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字词积累
丁肇(zhào)中 瞭(liào)望 彷(páng)徨(huá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指的是( B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A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三)
3、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 明。
(1)道理论证
——例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 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 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 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 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 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二、合作探究
自由读课文,自主思考,完成下面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常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
意义? 3、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
6. 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 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 )
(一)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通过掌握议论文知识,初步阅读课文,整 理出文章脉络。
思考: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 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 出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你知道吗
明。
(一)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常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即通
过实地探索、实验获得对事物的真知。 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
径是对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不 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 划的探索。
(二)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 意义?
(1)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 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 ”,“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 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
_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 的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丁肇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古代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 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 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 次实践之旅。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 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进 行印刷,后来毕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 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
格言名句
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简介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能物 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 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 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 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 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 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 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作业(一)
1、解释下列词语。
① 格物致知:
② 袖手旁观:
③ 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
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
,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 助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 反面 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 正面 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 反面 更具说服力。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 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 更具说服力。
反面
三、能力提升
1、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 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 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 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 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 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 ,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作业(三)
二、从《主题丛书4 》中《在春晖中学演说 词》《兴趣和沟通》中挑选一篇自己最喜 欢的梳理它的思路。
学以致用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 神,关键是什么?
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 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即“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论点)(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3---12) (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 会根源。
—鲁迅 5、一切推理都从观察与实验中来。——伽利略 6、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六、学以致用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 端?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 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的培养.
2、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
理是( C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C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一、自学目标(预习反馈)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并画出比较生僻的 字词,参考文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识记生 字词。
2、复习议论文基础知识基础上,再次读课 文,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 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理清作者的思路。
(一)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写一写
五、拓展延伸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富兰克林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 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
爱迪生的电灯实验,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 用的制灯材料。
居里夫人的镭也是在不断试验中发现的。
2、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 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 过亲口尝试得到的,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 说。
论据三:巴尔扎克每天坚持用十六七个小时写作,不肯有 丝毫懈怠,一生留下了94部小说。
提炼论点: 做事要有恒心。
作业(二)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
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
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
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2、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 )( 道理论据 )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
( 解决问题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 ( 比喻论证 )( 对比论证 )
(二)
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 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
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
子,其病在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C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D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丁肇中 zhào 瞭望 liào
缅怀 miǎn 华裔 yì
论语 lún
儒家 rú
彷徨 páng huáng 不知所措 cuò
(一)我能行
二、根据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 1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袖手旁观 ) 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所措 ) 3.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一帆风顺) 4.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彷徨 ) 5. 怀念;深情地怀念。( 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