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颈椎过伸性损伤

合集下载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颈椎过伸性损伤症状,尤其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早期症状,颈椎过伸性损伤有什么表现?得了颈椎过伸性损伤会怎样?以及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并发病症,颈椎过伸性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症状:脊髓受压、四肢瘫痪、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尿频、踝阵挛*一、症状1.颈部症状除颈后部疼痛外,因前纵韧带受累,亦多伴有颈前部的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仰伸动作(切勿重复检查);颈部周围有明显压痛。

2.脊髓受损症状病理改变位于中央管周围,愈靠近中央管处病变愈严重,因此锥体束深部最先受累。

临床上表现为上肢瘫痪症状重于下肢,手部功能障碍重于肩肘部。

患者感觉功能受累,临床上表现为温觉与痛觉消失,而位置觉及深感觉存在,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分离。

严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尿潴留等。

*二、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点:1.外伤史其发生情况如前所述,多系来自面颌方向的暴力。

如患者对事故当时情况记不清,可根据患者面颌部有无表皮及皮下损伤进行判定。

2.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感觉分离及颈部症状。

3.X线平片、MRI和CT检查能明确诊断。

*以上是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颈椎过伸性损伤并发症,颈椎过伸性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并发症:颈椎病*一、并发病症颈椎过度伸展常伴有脊髓损伤。

许多作者认为,超伸展时,脊髓可能被椎管后部皱折的黄韧带与前部椎体后缘相互挤压致伤,导致以颈脊髓中央管为中心或脊髓前部的损伤,相应的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症状,颈椎过伸性损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颈椎过伸伤的16例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

颈椎过伸伤的16例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

关 键 词 :颈 椎 过 伸 伤 ; 治疗 ;疗 效 分 析 中图 分 类 号 :1 1 6 8 7 .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用 下 或 由于 颈 椎 的挥 鞭样 动 作使 得 颈椎 过度 仰 伸所 致 颈椎 及 其 支持 结 构 和脊 髓 的损伤 。手 术 治疗 与非 手术 治 疗 是 目 前 治疗 颈椎过 伸伤 的主要 方法 。我 院从 2 0 1 1 年 9月至 2 0 1 3 年 6月 共 收治 1 6例 颈椎 过 伸伤 的患者 , 其 中采 用手 术 治疗 的患 者 1 4例 , 剩 余 2例 采 用 颅 骨牵 引 治 疗 , 均达 到 了较好
体 次 全 切 减 压 、椎 间植 骨 +钢 板 固定 术 。6例 行 颈 椎 后 路 全椎 板 切 除 减 压 侧 块 螺钉 固定 术 . 1 例 使 用椎 体 前后 路 联 合 减
压 内固定术 。2例采用保 守治疗即颅骨 牵引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1 2月 , 6个月,手术病人 的 内植 骨全部达到骨性愈合。 没有发 生铜板 、螺丝钉松动 、断裂拔 钉等情 况。牵引的病人无 坠积性肺 炎、褥 疮、泌尿 系感 染等并发症 的发 生。全部 治疗 患者 的脊髓感 觉与运动功能 比治疗前改善显著 。结论 合理、准确的选择 治疗方法 ,能显著的达到颈椎过伸伤的脊
成 漏 诊 】 ,影 响 及 时 的 治 疗 。
后 ,1 4例 行手 术 治疗 ,两例 行 颅骨 牵 引治 疗 。手术 方 法分 颈 前 路 、颈 后 路 和前 后 联 合 入 路 。8例 患 者 颈 椎 MR I 呈 现
前 路压 迫 , 做 颈前路 椎体 次全 切减压 、 自体髂 骨植骨 、钢板 内 固定 术 。6例 颈椎 MR I 呈后 路 广 泛 黄韧 带 骨 化 ,多 阶段 狭 窄 ,行颈椎 后路 全椎 板切 除减压 侧块 螺钉 固定术 。1 例病 人 的颈椎 前后路 均有 明显 的压迫 , 同时该病 人全身 情况 良好 , 采 用前 后路联 合减 压 内固定术 。2例 患者伴 有严 重 的胸腹联 合伤 , 行 颅骨牵 引 。应用 大剂量 的甲强龙 冲击 、弥可 保对 神 经 进 行 营养 、给予 高 压 氧进 行 治 疗 。牵 引 时 间达 到 3周 以 后 改成 头颈胸石 膏 固定 ,共 3月解 除 。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维普资讯
20 0 7年 3月 第 4 5卷 第 6期
C i ug hnJS r,Mac 0 7 V 1 5 N . rh2 0 , o. , o6 4

专家论坛 .
对 过 伸 性 颈 脊 髓 损 伤 的再 认 识
贾连顺
因颈椎 过度 伸 展性暴 力造 成 的过伸 性 颈椎 脊髓 损伤 , 常被认 为 是 一种 轻 度 或 隐 匿 的颈 椎 骨 关 节 通
这种 损伤 。


损伤机 制 的特 殊性
各种 不 同 形 式 暴 力 都 可 以造 成 颈 椎 骨 折 和 ( 骨折脱位 伴脊 髓 损伤 , 椎 遭 受 过伸 性 暴 力 导 或) 颈
二、 过伸 性颈 脊 髓损伤 的病理 变化特 点 有 学者研 究认 为 , 颈部 超伸 展 时 , 髓 可能 被椎 脊 管后部皱 折 的 、 变 的黄 韧 带 与 椎体 后 缘相 互挤 压 退 致伤, 导致 颈脊 髓损 伤 , 应 的 临床 表 现为脊 髓 损伤 相 中央综 合征 和前 脊 髓综合 征 。为 了验 证 临床观 察和 损 伤机 制 的推测 , 学者 通过 对 尸体 的实验 研 究 , 有 证
致 颈椎 脊髓 伤有 其特 殊性 , 伸 性颈 椎 脊 髓 损 伤 发 过
生在 额面部 猛 烈撞 击物体 或地 面 导致 颈 椎 受到超 出 生理伸 展极 限, 如平 地跌 倒 、 例 高处 坠 落、 物撞 击 、 重 交通肇 事和 体育 运 动 等 。 此 时 , 额部 面颊 部 等 撞 击
颈椎 间盘、 前纵 韧 带 等 结构 足 以抗 衡 张应 力 而 不发
生损 伤 。 由于 前 纵 韧 带 和 椎 间 盘 纤 维 环 承 受 张 应 力, 脊髓 亦 可有 限 的被 拉伸 变长 , 时的硬膜 囊 也具 此 有 一定 的制 约作 用 。有研 究表 明[ 生理 解剖 状况 2J -, 3 下 , 髓可 拉 伸 全 长 1 % , 不 发 生损 伤 。 如 果 该 脊 0 而 伤 者颈 椎 已有 退 变 并 有椎 管 节 段 性 狭 窄 和 ( ) 或 发 育性椎 管 狭窄 , 易使 硬 膜 囊和 脊 髓 嵌 于 前 凸皱 陷 则 椎 管 内后 方 的黄 韧 带 与椎 管前 方的髓 核后 突或 骨赘 形成 之 间 , 这种 对 称性 致压 物作 用 , 以损 伤脊 髓 任 可 何部位 , 只是 较 多集 中到脊 髓 中央 管处 , 以致 引起该 处周 围的充血 、 肿 或 出血 。 如果 脊 髓 实 质 损 伤 范 水 围较大 , 损伤 较 重 , 以不表 现 以脊 髓 中央综 合征 为 可 特 点 的脊 髓损 伤 , 常难 以完全 恢 复 , 通 而临床 易 残 留

过伸性颈椎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

过伸性颈椎损伤病人围术期护理
能 锻 炼 , 果 明 显 。④ 直 腿 抬 高 运 动 ( 动 为 主 , 动 为 辅 ) 效 主 被 。⑤ 步 行 练 习 : 椎 过 伸性 损 伤 病 人 早 期 多存 在 下 肢 乏 力症 状 , 在 颈 应
护 理 人 员 搀 扶 下 活 动, 床 活 动 宁 晚 勿 早 。 术 后 5 d 7 d可 戴 下 ~
3 2 3 脑 脊 液 漏 的观 察 ..
注 意 观 察 病 人 有 无 低 颅 压 症 状 , 头 如
颈托下床活动 , 须有人在病人旁协 助 , 动量以不疲劳为度 。 必 活
35 康 复 指 导 . 颈 部 防 止 受 凉 , 眠 时 枕 头 高 低 适 宜 , 置 恰 睡 位
晕 、 痛 、 压 偏 低 、 心 呕 吐 等 。伤 口负 压 引 流 液 的颜 色 变 为 头 血 恶 透 明清 亮 时 , 考 虑 有 脑 脊 液 漏 发 生 的可 能 , 即取 头低 脚 高 应 ]立 位 , 时 报告 医生 处 理 如 处 理 不 当 , 会 引 起 低 颅 压 性 头 痛 、 同 则
1 2 方 法 .
表 1 3 7例 病 人 入 院 时 、 院 时 及最 后 一 次 随 访 时 F a k 1 级 标 准 评 分 出 rn e 分

3 护 理
34 1 全 身 锻 炼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进行 血压 、 氧 饱 和 度 监 测 , 血
术 后 鼓 励 并 协 助 病 人 进 行 除 头 部 外 的 其 他
情 况 指 导 进 一 步功 能锻 炼 。
参 考 文献 :
[ ] 许 蕊 凤 , 杰 , 桂 芳 , . 卧位 用 于胸 椎 黄 韧 带 骨 化 症 术 后 并 发 1 季 李 等 俯 脑 脊 液 漏 的 护 理 E]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6 4 ( )9 . J. 20 , 1 1 :5 作 者 简 介 曾 宪 娟 ( 9 O ) 女 , 管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 4 0 8 郧 17 ~ , 主 本 工 420 , 阳医 学 院 附 属 东 风 医 院 ; 敏 ( 讯 作 者 ) 作 单 位 :4 0 8 郧 阳 医 学 院 熊 通 工 420 , 附属东风医院。

颈椎过伸性损伤121例临床分析

颈椎过伸性损伤121例临床分析

Ciia a ayi o a e t h cria h p rxe s nijr l cl n ls np t ns、 t evcl y eetni u y n s i o n
M un e a. Nnx dcl n esy icu n 50 4 hn ) A Y a , t 1( i i Meia U i r t,Ynh a 0 0 ,C ia ga v i 7
行保守治疗 、 3例行手术 治疗 无明显恢复外 , 其余病例 均有不 同程度 的恢 复 。结论 颈 椎原发病变 的存在是 导致
颈椎过伸性损பைடு நூலகம் 的基础 ; I MR 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早期检查 诊断的重要手段 , 保守和手 术治疗均有助于损伤的恢复。
[ 关键词] 颈椎 ; 脊髓损伤 ; 过伸性损伤 [ 中图分类号 】 R 5 63 [ 文献标识码 ] A
w s u e o ecnevtet a e tru . o c s n T ep ma les ri e aio r c yeet s niu a pr rot osrav et n op C n l i h r r ins c v a i t s cv a hp r e i j・ s i t h i r m g uo i y l f o e c sh b s e il l f xn o n
3css e r t a e t n rn l A, ,C n ee , 0 1 , 5ad4 ae trra et h u c et n r p ae f e r t n dFa k B ,Da dEw r3 1 , 4 2 7css e et n.T esmi t a b o e m a e n f a t m l a r met o gu
线片有 改变 的为 8 , 6例 主要表现为 :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 颈椎 后纵韧带 钙化 、 颈椎椎体 骨质增生 、 椎体前缘 软组织 肿胀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所有病例 MR 均有改变 , I 以椎 间盘突 出、 黄韧带肥厚 、 纵韧带钙化 、 后 硬膜囊受压及脊髓 水肿、 出血为突出特点。11例患者 中保守治疗 2 , 2 2例 手术治疗 9 9例。有 4例入院时即表现为完全瘫 的患者 , 例 1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导读:本文介绍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1.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过伸性颈椎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其颈髓损伤与外伤程度、年龄、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有关,多数为不完全性损伤。

当脊髓组织受挤压、挫伤后,灰质出血、水肿,脊髓毛细血管损伤,组织液和红细胞渗出增多,致使脊髓供血区域减少。

脊髓损伤后神经变性的基本分子基础是氧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而加重脊髓损伤。

钙离子通道开放,流向细胞内,导致细胞破坏,另外还有神经递质、内啡肽、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改变, 也影响或加重脊髓的损害。

脊髓损伤后8 h内灰质出血,但未坏死,白质出现水肿;伤后12 h白质出血,而灰质开始坏死;伤后24 h白质开始坏死,此时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 其效果甚微。

所以脊髓损伤后的治疗应在8 h内进行。

2. 甲泼尼龙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甲泼尼龙主要是对神经起保护作用,当脊髓神经损伤后神经变性的基本分子基础是氧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当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时 (8 h内)可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减轻损伤后脊髓神经变性,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蓄积,减少神经丝退化,增强神经元的兴奋性和轴突的传递[3]。

甲泼尼龙的药理特性是采用最佳的静脉注射剂量,维持适膜浓度,保护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膜和其他细胞膜。

甲泼尼龙保护神经组织作用时间进程与组织摄取和清除类固醇相平行,半衰期为2~6 h,为保护血液中药物浓度,保护神经细胞,需要重复给药以维持其剂量。

3. 甲泼尼龙的治疗与手术的关系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但对颈椎椎管狭窄、颈髓受压、完全性损伤疗效甚微。

对于后者,我们认为需要通过手术解除致压物或(和)稳定椎体以增加其疗效。

4. 甲泼尼龙应用脊髓损伤后8 h内,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治疗。

剂量、方法、时限完全按照A-SIA的临床用量与方法:30 mg/kg,第1 h,15 min 内静脉输入为冲击量治疗,然后间隔45 min用量改为5.4mg/(kg·h),连续23 h。

骨科基本概念

骨科基本概念

骨科生物力学1.应力:是指单位面积的负荷力。

2.应变:是指结构内的形变以适应外加的负荷. 包括: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3.弹性模量:为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4.应力遮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成分组成一个机械系统时,将会发生载荷、应力和应变重分配现象,具有高弹性模量的成分承担较多载荷,较低者少承担或不承担载荷,应变也相应减少这称为应力遮挡效应.5.蠕变::若应力保持不变,物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称为蠕变6.应力松弛: 当物体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不变,相应的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7.滞后现象: 对物体做周期性的加载和卸载,而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8.骨强度:是指骨组织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9.骨刚度:是指骨组织抵抗变形的能力.10.静力平衡: 骨组织和韧带维持关节稳定与平衡的作用为静力平衡11.动力平衡:肌肉组织维护关节稳定和平衡的作用.12.骨折愈合的力学机制:I期愈合:骨折解剖复位时进行坚强加压内固定,骨折断端就会紧密接触,骨折端的毛细血管和哈弗系统可直接爬过骨折线进入另一端,新生骨沿哈弗系统在骨折线上逐渐沉积,达到直接愈合.局部骨膜缺乏刺激,很少或无外骨痂生长.此方式愈合过程很长,愈合质量很低.II期愈合:通过骨折断端间的肉芽修复,骨痂形成与朔形的自然愈合方式称为骨折II期愈合.此骨折愈合过程于膜内成骨与软骨成骨共同参与,外骨痂丰富.骨科技术的力学原则:1.内固定的力学原则:(1)骨折断端的稳定性。

(2)使骨折断端承受一定的生理性应力刺激。

(3)内固定器械的应力松弛,以减轻或避免内固定器械应力遮挡所致的局部骨质疏松.2.载荷分担与选择性应力遮挡原则:临床上常用的载荷分担与选择性应力遮挡效应的内固定方法为交锁髓内钉与形状记忆环抱器。

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即在骨折断端的一侧进行交锁螺钉交锁,而允许骨折断端承受压应力的动力应变。

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即骨折断端的双侧进行交锁螺钉交锁,从而骨折断端无应力负荷.3.脊柱内固定力学原则:1)载荷分担原则.2)支撑原则3)中和原则.4)张力带原则.5)桥固定原则。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颈椎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颈椎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瘫者约占半数,病死率约15%。

一、颈椎骨折分类(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后经颅骨至齿状突。

主要原因:1、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椎体受到的垂直分力可导致其发生压缩性骨折,水平压力较大时可同时发生脊椎脱位。

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不疼痛,不能活动。

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2、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3、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二、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1、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

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

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搬运技巧: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体两侧,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

或者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

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

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

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因素分析
伤、 高处 坠落 、 骑摩 托 车等 。
1 . 3 临床 表 现
主要 有前 额 、 面部 及鼻 部挫 裂伤 , 上肢 功 能丧失 重于 下肢 功能 丧失 , 局 部压 痛 及 活 动受 限 。7 1例 患
者受 伤后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四肢 或 躯 干 疼痛 , 四肢及 躯 干 麻木无 力 、 痛觉 过 敏及感 觉 障碍 , 腱反 射亢 进及 病 理 征 阳性 等 症状 体征 。
伤[ 1 ] 。该 病 于 1 9 4 5年 由 D a v i s 首 次报 告 [ 2 ] , 此后 国
件骨 折脱 位等 , 还 可显示 患 者伤前 基础 病变 , 如 间盘
退变性、 椎 管狭 窄及 后纵 韧 带 骨化 等 ] ; 鉴 于 MR I
优 良的成像 能 力 , 国 内外 学 者 认 为 其是 颈椎 过 伸 性 损伤 诊断 最佳 方法 _ 6 ] 。 1 . 5 治疗 方法 人组 患者 均行 手术 治疗 , 术前 患者行 牵 引 、 颈 托
1 资 料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入组 患者 共 7 1例 , 根 据联 合 国世界 卫 生组织 年 龄 阶段 标准 : 青 年组 : ≤4 4岁 , 中年 组 : 4 5岁一 5 9岁 ,
1 . 6 统计 方 法 数 据采 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进 行统 计 分 析 。各组
表 1 不 同 年 龄 组 伤 力 的 比 较
根据 外力 大小 及对 脊髓 损 伤 的强度 分为 轻 、 中、 重三 级L 3 ] 。轻度 外力 包 括平地 跌 倒 、 额部撞 击 、 轻 物 砸伤 等 ; 中度 伤力 包 括 下 楼 踩 空 、 山上 滚 落 、 骑 自行
车三 轮 车 、 床 上及凳 子 上 坠落等 ; 重度 伤力 包 括车祸

早期手术治疗颈椎颈髓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早期手术治疗颈椎颈髓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早期手术治疗颈椎颈髓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贾永鹏;王朝阳;彭林;孙军健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5(053)024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过伸性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合理的治疗时间.方法2010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4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中,13例受伤后8~24 h手术治疗,22例受伤后1~3 d内进行手术治疗,10例受伤后3~8 d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经过9~36个月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及ASIA评分变化.结果显示,患者受伤3d内进行手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与3d后治疗相比神经功能恢复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情早期及采取手术治疗对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康复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贾永鹏;王朝阳;彭林;孙军健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五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五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五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骨五科,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2
【相关文献】
1.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J], 邵强;方斌;余建;蔡飞龙;黄轶锋;王勇刚
2.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的治疗策略 [J], 徐跃根;罗远明
3.颈椎过伸致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J], 王长昇;林建华;许卫红
4.早期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引起颈髓损伤35例分析 [J], 纪青;黄捷
5.复方丹参液川芎嗪在颈椎过伸性颈髓损伤早期中的应用 [J], 陈海波;贺宝荣;周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
n a l f i x a t i o n . Al l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e g u l a r l y ol f l o we d u p .J OA s c o r i n g me t h o d wa s u s e d t o e v lu a a t e t h e n e ve r f u n c t i o n
颈 前 路 椎 体 次 全 切 除减 压 联 合 椎 间盘 切 除减 压 治 疗 多 节段 颈椎 病合 并 颈椎 过 伸性 损 伤
孙敬国, 黄科 宇
【 摘 要】 目的 探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 术在多 节段过 伸性颈 椎损伤 治疗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 6例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 伤患者采用分 节段椎 体次全 切除 +椎 间盘 切除减 压 、 植 骨融合 内固定术 治
创伤 外科 杂志 2 0 1 3年第 1 5卷第 4期
J T r a u ma S u r g , 2 0 1 3 , V o 1 . 1 5 , N o . 4

3 3 5・

论 著 ・
文章编号 : 1 0 0 9— 4 2 3 7 ( 2 0 1 3 ) 0 4— 0 3 3 5— 0 3
s i o n o n h y p e r e x t e n s i o n i n j u r y o f mu l t i l e v e l c e r v i c a l s p i n e .Me t h o d s A t o t l a o f 2 6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y p e r e x t e n s i o n i n - j u r y o f mu l t i l e v e l c e vi r c a l s p i n e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s e g me n t a l s u b t o t a l v e r t e b r e c t o m y a n d d i s c e c t o m y 。 f u s i o n a n d i n t e r —

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过伸性损伤
应力 导致椎 弓根 螺钉 松动 、 出或 断裂 。 拔
颈椎 过伸 性损伤
沈 小松 吴洁石 王立邦 王刊 石 赵磊 T涛 包聚 良
颈 椎过 伸性损伤 , 临床上 不少见 , 在 主要 指颈椎 受 到 伸屈 暴 力 的作 用 , 致 的脊 髓 和/ 神 经 根 损 导 或 害 。其 脊髓 损害 的程 度 , 以呈 严 重 的 完全 性 脊 髓 可 损 害, 可 以是 各 种脊髓不 完全 损 害的表现 . 也 轻者 甚 至仅 有柬性 感觉损 害或根 性 损害症状 。加上很 多病 例在 x 线 片 上 只 有 轻 微 表 现 , 至 无 明显 损 伤 迹 甚 象 , 以在临床 上常有漏 诊 J 所 。我院 自 19 9 5年 1月
能出现椎 管 内瘢 痕 形 成 、 侧 血 管 损 伤 、 行 射精 腹 逆 等 。固此 , 为取得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 必须重视 并预 防
可能 出现 的并发 症。
在神经根症状需减压, 且病变节段可逆精移范围、 精 脱 角均 较大 的腰 椎 精脱 患者 , 以预 防单 纯 内固定 后
中最常 见的并发 症之一 。本组疗 效 差 的 l 侧发 生支 架 移位 , 压迫 神经, 再次 手术 取 出。因此 我 们原 则上 提倡 对不 稳 的椎 间隙 , 称植 入 两枚支 架。 另外, 对 神 经 组织 ( 神经 根 、 马尾 、 硬膜 ) 损伤 也 应 警 惕, 组 的 本
1 例在制备骨床时挫伤 神经根, 术后 出现足背伸 力减弱 。除 上述 并发症 外 , 椎体 间支架 融合 术 还 可


本组 3 2例 , 2 男 O例 , 1 女 2例 。年 龄 3 6~7 8 岁, 平均 5 . 。受伤原 因 : 0 5岁 车祸 2 , 伤 7例。 5例 跌 损伤 平 面 ~ 7倒 , 45 0例 , 一 1 { c~1 64例 , 67 c~ 1 例 。神经学 检查 显示 : 完全性颈 髓 损伤 6例, 中央脊 髓损 伤综合征 l , 脊髓 损 伤 综 合征 6倒 , 性 6例 前 束 感觉 漳碍 2侧 , 神经 根 损害综合 征 2例 。 若 以 椎管 矢状径 小 于该 椎 体 矢状径 7 %为 5 标准 , 断发 育性颈 椎管 狭 窄_ , 3 中 2 诊 2 则 2例 ] 2例存

遇到颈椎损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遇到颈椎损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遇到颈椎损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颈椎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部位,它不仅支撑着头部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等重要结构。

当颈椎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遇到颈椎损伤时应注意的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冷静。

一旦发现有人颈椎受伤,周围的人不能惊慌失措,以免造成伤者的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后续的救治。

在现场,不要随意搬动伤者的头部和颈部。

错误的搬动方式可能会加重颈椎的损伤。

如果伤者是在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情况下受伤,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应尽量维持其原有体位。

如果伤者意识清醒,要及时询问其受伤的情况和身体的感觉,比如是否有手脚麻木、无力等症状。

但要注意,询问时不要让伤者频繁转动头部。

接下来,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观察伤者的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如果出现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可以进行心肺复苏,但操作时要避免对颈椎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对伤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家属或现场人员应配合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受伤信息。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确保伤者的体位稳定。

通常会使用专门的担架和固定装置来固定伤者的头部和颈部,以减少移动带来的伤害。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 X 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确定颈椎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对于颈椎损伤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如果是轻度的损伤,可能会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佩戴颈托、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

在保守治疗期间,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

比如,佩戴颈托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不能过紧或过松。

卧床休息时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形成。

药物治疗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增减药量。

如果颈椎损伤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患者和家属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后,并做好心理准备。

手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如四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有改善等。

过伸性颈椎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过伸性颈椎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过伸性颈椎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常伴有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X线多无异常表现,故易被疏漏,影响治疗。

该损伤可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诊断]一、症状额面及鼻部擦伤和皮肤裂伤是最明显、多见的临床表现,系损伤时额面部或鼻部撞击物体或遭受打击所致。

该特征常能提示颈椎损伤的外力作用机制,是判断颈椎过伸性损伤较有价值特征之一。

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不一,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二、体征局部压痛及活动机能受限。

损伤节段椎前压痛明显,而后结构压痛少见。

神经系统损伤多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少数表现为部分和严重脊髓损伤。

脊髓中央综合征典型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手部重于臂部,触、痛觉损害重于深感觉。

严重和部分脊髓损伤无明显的脊髓中央管损伤的特征。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X线表现:颈椎过伸性损伤以软组织损伤为明显,骨性损伤小而隐匿,需仔细观察,以免漏诊。

其主要X线征象有:(一) 伤椎体前下缘三角形撕脱骨折片,需与前纵韧带节段性骨化鉴别。

(二) 损伤节段颈椎间盘和椎前软组织影的变化。

颈椎椎前损伤出血或水肿时,造成损伤处椎前软组织影肿胀,椎间隙增宽。

(三)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及椎管矢状径缩小,损伤多发生于C4~5、C5~6节段。

MR检查是必要的,可明确脊髓损伤程度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致压物的来源和性质。

[鉴别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易漏诊,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详尽病史的采集,常能提供损伤机制;颅脑伤患者,也应设法了解损伤时姿势和暴力。

二、颅面部损伤均应常规摄颈椎X线片,以免因其他部位损伤而掩盖颈椎损伤。

三、侧位X线片必须清晰显示上下颈椎结构。

上颈椎损伤而神经症状表现低位时,需注意观察低.位颈椎有无变化。

伸屈侧位X线片有一定诊断价值。

但必须慎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四、典型脊髓中央综合征,常能提示颈椎过伸性损伤;而其他类型脊髓损伤,必须结合上述各项再作判断。

颈椎损伤患者如何搬运?如何翻身?就看这篇!

颈椎损伤患者如何搬运?如何翻身?就看这篇!

颈椎损伤患者如何搬运?如何翻身?就看这篇!展开全文导语一网打尽!颈椎骨折那些事儿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时,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故而医护人员接诊到颈椎骨折患者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应对和处理,以确保患者安全。

下面,就颈椎骨折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

颈椎骨折的分类有哪些?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缩力而损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损伤。

#前方半脱位后柱韧带完全或不完全性破裂。

完全性者可有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脊椎关节囊破裂和横韧带撕裂。

不完全性者仅有棘上韧带和部分棘间韧带撕裂。

#双侧脊椎间关节脱位因过度屈曲,中后柱韧带断裂,脱位的关节突超越至下一个节段小关节的前方与上方。

大多数病人伴有脊髓损伤。

#单纯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较常见,除椎体压缩性骨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后方韧带结构破裂。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者。

#第一颈椎双侧前、后弓骨折。

#爆破型骨折颈椎椎体粉碎骨折,多见于第5、6颈椎椎体。

破碎的骨折片可凸向椎管内,瘫痪发生率高达80%。

3、过伸损伤#过伸性脱位前纵韧带结构破裂,椎体横行裂开,椎体向后脱位。

#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暴力来自颏部,使颈椎过度仰伸,枢椎椎弓垂直状骨折。

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向后经颅骨至齿状突颈椎损伤患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症状: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

体征:1、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2、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椎骨折病人,常表现为活动受限和后突畸形。

严重者常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颈椎骨折患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1、抢救生命脊柱损伤病人伴有颅脑、胸腹脏器损伤或并发休克时,首先处理紧急问题,抢救生命。

2、复位固定较轻的颈椎骨折和脱位者用枕颌吊带做卧位牵引复位,明显压缩移位者做持续颅骨牵引复位。

牵引重量1-3kg,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颈椎损伤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与意识评估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计意识情况。

颈椎损伤

颈椎损伤

齿状突骨折
1)枢椎骨折占颈椎骨折27%
齿状突骨折占枢椎骨折47% 枢椎骨折时高度注意是否有齿状突骨折
2)齿状突骨折的分型:
I型: 齿状突腰部以上骨折。由韧带撕脱引起 II型: 齿状突腰部骨折。容易漏诊,不易愈合。需CT +矢状面、冠状面重建才能显示 III型:经枢椎椎体骨折
创伤性枢椎前脱位—绞刑骨折
Hangman骨折
1)占枢椎骨折第二位(38%) 颈椎侧位X光可诊断 2)创伤性枢椎前脱位的分型 I型: 无移位骨折,轴向量力引起(稳定性) II型: 轻度移位,轴向+屈曲量力引起(不稳定) III型:移位加重,伴C2-3脱位(非常不稳定)

I型骨折:包括所有的无移位骨折以及侧位X线示无成角和移 位小于3mm的骨折,作者对这类无神经损伤、神智完全清醒的 病人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行屈伸动力位片检查,发现I型都是 稳定的,无额外的移位发生 。在屈曲状态,伸展状态下骨 折有不同程度的复位。

• • •
L2 L3 L4 L5
• • • •
大腿前中部 股骨内髁 内踝 足背第3跖趾关节
足跟外侧 腘窝中点 坐骨结节 肛门周围
S1 S2 S3 S4、5
5、反射功能检查
上肢:肱二头肌(C5) 肱桡肌(C6) 肱三头肌(C7) 下肢:膝反射(L4) 腱反射(S1) 骶神经反射:尿道球海棉体反射 肛门反射
寰枢椎脱位
A型:旋转不稳定型:
开口位X光片:齿状突和环椎侧块间距>2mm 最佳诊断方法:CT寰枢椎薄层扫描
B型: 前后直向不稳定。
横韧带已断裂属不稳定性损伤
儿童环齿间距>5mm
可确诊寰椎横韧带损伤 成人环齿间距>3mm
成属不稳定损伤
C型: 寰枢椎上下直向不稳。由纵向牵引力造

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

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

要] 目 的: 评价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问盘突出 的手术治 疗效果 。方法 : 收入此类 手术治疗 患者 2 l 例, 1 7 例行 颈
椎前路减压 、 植 自体髂骨 、 钢板 内固定术 , 4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 形术 , 早期手术患者 1 2例 。结果 : 随访 4~ 2 6个月 , 除 2例患 者术前 F r a n k e 1 分型 A型无恢复外 , 其余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 脊髓 功能平均提 高 1 . 3级 , 随访 中未见 内固定物松动 、
t e d . 1 7 p a t i e n t s h a d t h e me t h o d o f a n t e r i o r d e c o mp r e s s i o n、 a n t o—g r a f t a n d i n t e ma l i f x a t i o n, 4 p a t i e n t s h a d t h e me t h o d f o p o s t e r i o r o p e n d o o r s . 1 2 p a t i e n t s h a d e a r l y o p e r a t i o n . Re s u 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or f 4 t o 2 6 mo n t h s , E x c e p t t h e s p i n l a c o r d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2 F r a n k e l A c a s e s g a i n e d n o r e c o v e r y, t h e s p i n l a c o d r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o t h e r s i mp r o v e d a t if d e r e n t e x t e n t s ,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s p i n a l c o d r i m・

老年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护理

老年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护理
上 方粘 贴 引 流 管 标 签 , 容 包 括 : 称 、 管 人 、 管 时 间 正 内 名 置 置
伤 口裂开等 问题 , 教会 及鼓 励患者 实施 正 确有 效的 咳嗽 , 加
强 翻 身 、 背 , 1次 。 因 条 件 受 限 无 法 进 行 雾 化 吸 入 叩 21 /
2次/ , d 临时采用无菌废弃空喷雾瓶注入药液进行简 易雾 化。

l 8・ 3
医堂剑 新 2 1 9月 第 7卷第 2 0 0年 7期
M dcln o ̄o f hn .et e.0 0 V 17N .7 e i nv ino ia Soe r2 1 。 o. o2 aI C mb
笔者采用分 时间 、 结合病情进行 教育 。术 日接手术 护士 负责 讲解麻 醉后 注意事项 , 卧位 目的与配 合 , 半 术后 活动 时 间与 方法, 各种引流管 置管 位置 、 义 , 意 正常 引流 量 , 并在 引流 袋
治效果 。
2 35 1 警惕腹腔 内出血 的发生 注意 观察患 者生命体 征 . .. 的变化 及腹 部体 征。观察 引流管引流 情况 , 本组一 例患者 手
术 当 天 短 时 间 内 引 流 管 引 流 出鲜 红 色 血 性 液 4 0ml患 者 面 0 ,
参 考 文 献
[ ]胡松 立, 1 葛海燕 , 云先 , . h 罗 等 夕伤性腹部 内脏伤 的早期诊 断与治
( 文编辑 : 本 尹虹 娇 )
出。为解除患者忧虑 , 告知患者腹 部腹带 包扎完 好无须担 心
老 年 过伸 性 颈 椎 损 伤 的护 理
刘 志 欢
【 摘要】 颈椎过伸性损伤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 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或 由于颈椎的挥鞭样运动使 颈椎 过度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引起重视。伤情较重者大多残留后遗症,尤其是对手部功能的影响较大。颈椎过 D 伸性损伤的主要病理解剖改变位于脊髓中央管处,故又名“脊髓中央管症候群”。 C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当高速行驶的车辆紧急刹车时,额、面部撞击到前方阻挡而致伤。 发病机制:其发生大多见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急刹车或撞车时。此时,由于惯性的
当时情况记不清,可根据患者面颌部有无表皮及皮下损伤进行判定。 2.临床表现 主要是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感觉分离及颈部症状。
D 3.X 线平片、MRI 和 CT 检查能明确诊断。 C D 鉴别诊断:
1.脊髓前中央动脉症候群 因两者可在完全相似的外伤情况下(例如在急刹 车时)发生,也均出现瘫痪,因而易混淆,其鉴别见表 1。
2
此锥体束深部最先受累。临床上表现为上肢瘫痪症状重于下肢,手部功能障碍重 于肩肘部。患者感觉功能受累,临床上表现为温觉与痛觉消失,而位置觉及深感 觉存在,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分离。严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尿潴留等。 并发症:常合并脊髓损伤。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平片 伤后早期 X 线侧位片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最大,应争取获得一张 清晰的平片。典型病例在 X 线片上主要显示:
D 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该伤者颈椎椎管较狭窄,则易使脊髓嵌夹 D 于突然前凸、内陷的黄韧带与前方的骨性管壁之中。尤其是在椎管前方有髓核后 C 突或骨刺形成的前提下,这种对冲性压力最后易集中到脊髓中央管处,以致引起
该处周围的充血、水肿或出血。如中央管周围受损程度较轻,则大部分病理过程 有可能完全逆转痊愈;但如果脊髓实质损伤范围较大,伤情重,则一般难以完全
D 3.后期病例 后期病例指伤后 3 周至 3 个月来诊者。对后期病例的治疗主要 C D 是对颈椎的保护、制动及一般疗法;有手术适应证者,仍需施术切除致压物及扩
大椎管矢状径。 4.晚期病例 晚期病例指伤后 3 个月以上的病例。除有致压物或椎管明显狭
D 窄者需行手术疗法外,一般以肢体(尤其是手部)的功能重建和康复为主。
3
2.脊髓空洞症 病理解剖改变部位两者相似,症状类同,故易混淆。但本 病一般无外伤史,且 X 线平片上椎体前阴影无增宽征,而 MRI 检查时显示脊髓中 央有空洞形成。
3.急性椎间盘脱出症 因急性椎间盘脱出症发生突然,见于外伤后,且伴有 脊髓症状,故需鉴别。髓核脱出时其外伤并不一定严重,甚至一般的咳嗽即可引
D (3)其他特点:大多数病例显示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值,约半数病例可伴有 D 椎体后缘骨刺形成。 C 2.MRI 检查 对椎间盘突出及脊髓受累程度的判定意义较大,对每个病例均
应视为常规进行。 3.其他 CT 检查对骨骼损伤及髓核脱出的判定有一定作用,可酌情选用;
D 并注意有无椎板或其他部位骨折征。脊髓造影在急性期不宜选用。 D 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点: C 1.外伤史 其发生情况如前所述,多系来自面颌方向的暴力。如患者对事故
D 2.手术疗法 不宜在早期进行,除非有明确的骨性致压物者。一般选择伤后
3 周左右手术,此时创伤反应已减退,且病情大多稳定。
C D(1)手术适应证:
①椎管明显狭窄者: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例中约 80%的患者伴有椎管狭窄,但 矢状径小于 10mm 者并不多见。对这类病例如不及时减压,则势必影响脊髓功能 的进一步恢复。
(3)手术注意事项:
D ①术中切勿仰伸,包括麻醉及施术过程中均不应使颈椎过伸,以防加重病情。 C D ②避免牵拉硬膜囊:尤其是后路施术时,对硬膜囊切勿牵拉,以防处于恢复
阶段的脊髓再次损伤。 ③冰水降温保护脊髓:术中,包括颈椎前路及后路减压术时,可用 5~10℃
的冰冷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野,以达到局部降温、保护脊髓的作用。
D 起;脊髓受累以锥体束为主,少有感觉分离现象,MRI 检查有确诊意义。 D 4.其他 除上述疾病外,还应注意与颈椎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及其为主,除一般治疗措施外,还要求注意以下四点:
D (1)颈部的制动与固定:应及早采用颅骨或 Glisson 带行持续牵引。牵引力 C D 线略向前屈,一般为 5°~10°,切勿仰伸。牵引重量不宜过重,1.0~1.5kg 即
D 伸损伤,多见于颈 6、颈 7 水平,以致前纵韧带、纤维环及椎间盘断裂;后纵韧 C D 带亦多撕裂;偶尔有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分离,也可伴有程度不同的神经损伤。
此类损伤可有以下三种结果: 1.无神经损伤 由于后伸损伤,脊髓很少受挤压,特别是当椎管较宽时。
D 2.脊髓前动脉受损 引起动脉血栓形成与四肢麻痹。
D (1)椎前阴影增宽:损伤平面较高时,主要表现为咽后软组织阴影增宽(正常 D 在 4mm 以内),而损伤平面在颈 4~5 椎节以下时,则喉室后阴影明显增宽(正常 C 不超过 13mm)。
(2)椎间隙增宽:受损椎节椎间隙前缘的高度多显示较其他椎节宽,且在受 损椎节前上缘可有小骨片撕下(约占 15%~20%)。
②椎管内有致压物:这种情况较少发生,偶见于合并伤者。如证实有骨片或
4
髓核已陷入椎管、并对脊髓形成压迫时,则需行手术切除。 ③伴有黄韧带肥厚并内陷者:这种情况可从 CT 或 MRI 检查中确定,如证实
其已压迫脊髓时,则应将其切除,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2)术式选择:可分为前路及后路两种减压术式。椎管狭窄及黄韧带病变者
6
疾病名:颈椎过伸性损伤 英文名:superextended injury of cervical spine 缩写: 别名:挥鞭性损伤;脊髓中央管症候群;myelocoele syndrome 疾病代码: ICD:S14.6 概述:颈椎过伸性损伤又可称为“挥鞭性损伤”。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 及车速的不断提高,此类损伤日渐增多,临床经验不足者易将其漏诊、误诊,应
1
上述暴力视其着力点不同,除可造成颈椎后脱位、Hangman 骨折、下颈椎椎 弓根骨折(图 3)、齿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后脱位等各种损伤外,其最严重的后果是 对脊髓的损害。
颈椎在正常仰伸时,椎管内的脊髓及硬膜囊呈摺叠样(手风琴式)被压缩变 短;但如果前纵韧带断裂、椎间隙分离,则可使脊髓反被拉长。此时的硬膜囊具
D 恢复,且易残留后遗症。 C D 此外,这种损伤也易见于类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弥漫性特发性骨
肥大(DISH)综合征或 Marie-Striimpell 综合征这类患者。主要是因为,此类患 者由于病残而使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易发生颈椎损伤,尤其是在饮酒之后, 或因视力差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跌倒时。当患者面部朝前跌跤时,可引起颈椎后
D 作用,司机或乘客的面、颌、额等部遭受来自正前方的撞击(多为挡风玻璃或前 D 方座椅的靠背),使头颈向后过度仰伸(图 1);而瞬间,其头颈又向前屈(图 2), C 因此,也易引起屈曲性损伤。此外,来自前方的其他暴力、仰颈位自高处跌下以 C D D 及颈部被向上、向后的暴力牵拉等均可产生同样后果。 CDD
3.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前髓直接损伤,或因挤压而致中央型脊髓损伤。脊柱
C D 越僵硬,损伤与不稳的程度也愈重,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颈部症状 除颈后部疼痛外,因前纵韧带受累,亦多伴有颈前部的疼痛;颈
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仰伸动作(切勿重复检查);颈部周围有明显压痛。 2.脊髓受损症状 病理改变位于中央管周围,愈靠近中央管处病变愈严重,因
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对损伤平面较高者,应酌情给予氧气吸入或行
气管切开。
D (3)脊髓脱水疗法:按前述的方法及要求进行,在临床上多以地塞米松及高 C D 渗葡萄糖溶液为主。
(4)预防并发症及肢体功能锻炼:应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尿路结石及褥疮 等并发症,加强以手部为主的双上肢功能锻炼与康复。
应行颈椎后路减压、并扩大椎管矢状径。而对椎管内有骨性致压物者,应视致压 物所在位置而决定行前路还是后路切除。伴有椎体后缘骨刺形成者,需选择前路 术式,在切除致压骨、恢复椎节高度与椎管列线的同时,可选用颈椎前路锁定钢 板或 Cage 内固定。对确认有黄韧带内陷的病例,可在颈后路切除减压术后选用
C D D 椎板固定夹、椎弓根钉或颈后路钢板固定(图 4)。
预后:一般病例的脊髓神经功能可大部分恢复,尤以轻症者更为满意,康复后可
C D 不留后遗症。但中央管周围损伤较为严重的病例则手部功能难以完全恢复。伴有
其他损伤、椎管内有骨块残留、椎管矢状径小于 10mm 及延误治疗者,预后大多 欠理想。 预防:无相关资料。 循证医学:
5
CDD CDD CDD C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