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

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颈椎过伸性损伤症状,尤其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早期症状,颈椎过伸性损伤有什么表现?得了颈椎过伸性损伤会怎样?以及颈椎过伸性损伤有哪些并发病症,颈椎过伸性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症状:脊髓受压、四肢瘫痪、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尿频、踝阵挛*一、症状1.颈部症状除颈后部疼痛外,因前纵韧带受累,亦多伴有颈前部的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仰伸动作(切勿重复检查);颈部周围有明显压痛。

2.脊髓受损症状病理改变位于中央管周围,愈靠近中央管处病变愈严重,因此锥体束深部最先受累。

临床上表现为上肢瘫痪症状重于下肢,手部功能障碍重于肩肘部。

患者感觉功能受累,临床上表现为温觉与痛觉消失,而位置觉及深感觉存在,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分离。

严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尿潴留等。

*二、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点:1.外伤史其发生情况如前所述,多系来自面颌方向的暴力。

如患者对事故当时情况记不清,可根据患者面颌部有无表皮及皮下损伤进行判定。

2.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感觉分离及颈部症状。

3.X线平片、MRI和CT检查能明确诊断。

*以上是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颈椎过伸性损伤并发症,颈椎过伸性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并发症:颈椎病*一、并发病症颈椎过度伸展常伴有脊髓损伤。

许多作者认为,超伸展时,脊髓可能被椎管后部皱折的黄韧带与前部椎体后缘相互挤压致伤,导致以颈脊髓中央管为中心或脊髓前部的损伤,相应的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症状,颈椎过伸性损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脊髓损伤的影像诊断

脊髓损伤的影像诊断

脊髓损伤的影像诊断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外伤性脊髓损伤通常伴有脊柱的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脊柱的功能同时受损;非外伤性的脊髓损伤包括炎症性、肿瘤性、血管性和放射性损伤等。

外伤性脊髓损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根据临床体征和常规X线照片作出快捷、初步的定位诊断,而CT及MRI能够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而详细的影像学信息,这无疑对脊髓损伤的定性、定位和损伤的评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脊髓创伤影像学表现1.损伤分期(1)脊髓创伤急性期:急性脊髓创伤常伴随不可逆性脊柱结构破坏,如撕裂伤、横断伤或严重挫伤,也可由内在的可逆性损伤如震荡或轻微挫伤引起,还可以由外来的可逆损伤如脊髓受压引起。

脊髓震荡伤(脊髓休克)产生短暂性神经缺陷,却不能发现脊髓本身形态或微观结构的改变。

最初神经损伤症状可能十分严重,可被认为是神经化学或神经内分泌水平的改变而造成,一般可在24~48小时之内恢复。

颈髓经常最易受累,可能与先前颈椎存在的损伤所致的椎管狭窄或运动度过大有关。

脊髓挫伤是脊髓内在的损伤,具有由坏死、血肿和水肿所致的整体或(和)微观结构的改变。

它能引起可逆性或通常不可逆的神经缺陷。

早期的挫伤只是少数小的中央血肿,之后逐渐扩大并通过周围水肿互相融合。

如果只是轻微的挫伤,则在影像和临床表现上很难相鉴别。

即使是在理想的成像技术条件下,微小的点状血肿也可能很难发现。

脊髓撕裂伤和横断伤是由神经索的失连续性引起的不可逆性损伤。

脊髓十分坚韧很少被撕裂或是断开,即便是在大量骨折错位的情况下。

若在受伤几天之后作检查,则很难区分横断伤和严重挫伤。

严重挫伤之后脊髓发生降解而自溶,典型的这种变化发生于伤后24~48小时,与完全性脊髓破裂表现相似。

与横断伤不同的是,挫伤的患者具有潜在的神经恢复能力。

(2)脊髓创伤慢性期:先前条件较稳定的病人在急性损伤后长时间内也可发展为神经功能缺陷。

这种新的功能缺陷的发展或先前损伤难以解释的病程需要合理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干预。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维普资讯
20 0 7年 3月 第 4 5卷 第 6期
C i ug hnJS r,Mac 0 7 V 1 5 N . rh2 0 , o. , o6 4

专家论坛 .
对 过 伸 性 颈 脊 髓 损 伤 的再 认 识
贾连顺
因颈椎 过度 伸 展性暴 力造 成 的过伸 性 颈椎 脊髓 损伤 , 常被认 为 是 一种 轻 度 或 隐 匿 的颈 椎 骨 关 节 通
这种 损伤 。


损伤机 制 的特 殊性
各种 不 同 形 式 暴 力 都 可 以造 成 颈 椎 骨 折 和 ( 骨折脱位 伴脊 髓 损伤 , 椎 遭 受 过伸 性 暴 力 导 或) 颈
二、 过伸 性颈 脊 髓损伤 的病理 变化特 点 有 学者研 究认 为 , 颈部 超伸 展 时 , 髓 可能 被椎 脊 管后部皱 折 的 、 变 的黄 韧 带 与 椎体 后 缘相 互挤 压 退 致伤, 导致 颈脊 髓损 伤 , 应 的 临床 表 现为脊 髓 损伤 相 中央综 合征 和前 脊 髓综合 征 。为 了验 证 临床观 察和 损 伤机 制 的推测 , 学者 通过 对 尸体 的实验 研 究 , 有 证
致 颈椎 脊髓 伤有 其特 殊性 , 伸 性颈 椎 脊 髓 损 伤 发 过
生在 额面部 猛 烈撞 击物体 或地 面 导致 颈 椎 受到超 出 生理伸 展极 限, 如平 地跌 倒 、 例 高处 坠 落、 物撞 击 、 重 交通肇 事和 体育 运 动 等 。 此 时 , 额部 面颊 部 等 撞 击
颈椎 间盘、 前纵 韧 带 等 结构 足 以抗 衡 张应 力 而 不发
生损 伤 。 由于 前 纵 韧 带 和 椎 间 盘 纤 维 环 承 受 张 应 力, 脊髓 亦 可有 限 的被 拉伸 变长 , 时的硬膜 囊 也具 此 有 一定 的制 约作 用 。有研 究表 明[ 生理 解剖 状况 2J -, 3 下 , 髓可 拉 伸 全 长 1 % , 不 发 生损 伤 。 如 果 该 脊 0 而 伤 者颈 椎 已有 退 变 并 有椎 管 节 段 性 狭 窄 和 ( ) 或 发 育性椎 管 狭窄 , 易使 硬 膜 囊和 脊 髓 嵌 于 前 凸皱 陷 则 椎 管 内后 方 的黄 韧 带 与椎 管前 方的髓 核后 突或 骨赘 形成 之 间 , 这种 对 称性 致压 物作 用 , 以损 伤脊 髓 任 可 何部位 , 只是 较 多集 中到脊 髓 中央 管处 , 以致 引起该 处周 围的充血 、 肿 或 出血 。 如果 脊 髓 实 质 损 伤 范 水 围较大 , 损伤 较 重 , 以不表 现 以脊 髓 中央综 合征 为 可 特 点 的脊 髓损 伤 , 常难 以完全 恢 复 , 通 而临床 易 残 留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位一、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

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

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

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

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

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

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一)、颈脊髓损伤: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① 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② 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

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病人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

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

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

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3.第四颈脊髓损伤:(1) 运动改变:病人为完全性四肢瘫痪。

膈肌受第三至第五颈神经支配,第四颈脊髓节段损伤后,创伤性反应也往往波及到第三颈神经,故病人的自主呼吸丧失。

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探讨

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探讨
O i p t o c a im/ I f t s a h me h n s L U P i i L AO W e b CAI et 。 I a n o, Yu i n e a / i e e o r a o S i e n q a g, t Y Ch n s J u n l f p n a d
的 关 系 结 果 :2例 患 者 中表 现 为 完 全性 四肢 瘫 4例 , 为 混合 型 , 3 均 其脊 髓 信 号 变 化 累及 3个 节 段 以上 3例 , 累
及 1 节 段 1例 : 称 性 不 完 全性 四肢 瘫 1 个 对 4例 , 合 型 1 混 3例 , C型 l , 脊 髓 信 号 变 化 累 及 3个 节段 以上 5 例 其 例 , 节 段 6例 . 个 节 段 2例 . 髓 信 号 无 异 常 1例 ; 2个 1 脊 中央 脊 髓 损 伤 综 合 征 1 2例 , 其病 理 分 型 为 I型 1例 , a 型 7例 . c型 2例 , 合 型 2例 . 脊 髓 信 号 变 化 累 及 3个 节 段 以 上 2例 , 节 段 2例 , 节段 5例 , 髓 信 混 其 2个 1个 脊 号 无 异 常 3例 : 切 脊髓 损 伤综 合 征 2例 . 有 偏 侧 型 颈 椎 问 盘 突 出 , 例 为 a型 , 髓 信 号 无异 常 , 1 为 半 均 1 脊 另 例 混 合 型 . 应 1个节 段 脊 髓 水 肿 ; 对 本组 无前 脊 髓 损 伤 综 合 征 患 者 。结 论 : 性 过 伸 性 颈 髓 损 伤 临 床 表现 具 有 多 急 样 性 . 床 表 现 与颈 椎 基 础 病理 变 化 密 切 相关 , 前 分 析临 床 表 现类 型 和相 应 的病 理基 础 有 助 于 术式 选 择 。 临 术

颈椎过伸性损伤121例临床分析

颈椎过伸性损伤121例临床分析

Ciia a ayi o a e t h cria h p rxe s nijr l cl n ls np t ns、 t evcl y eetni u y n s i o n
M un e a. Nnx dcl n esy icu n 50 4 hn ) A Y a , t 1( i i Meia U i r t,Ynh a 0 0 ,C ia ga v i 7
行保守治疗 、 3例行手术 治疗 无明显恢复外 , 其余病例 均有不 同程度 的恢 复 。结论 颈 椎原发病变 的存在是 导致
颈椎过伸性损பைடு நூலகம் 的基础 ; I MR 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早期检查 诊断的重要手段 , 保守和手 术治疗均有助于损伤的恢复。
[ 关键词] 颈椎 ; 脊髓损伤 ; 过伸性损伤 [ 中图分类号 】 R 5 63 [ 文献标识码 ] A
w s u e o ecnevtet a e tru . o c s n T ep ma les ri e aio r c yeet s niu a pr rot osrav et n op C n l i h r r ins c v a i t s cv a hp r e i j・ s i t h i r m g uo i y l f o e c sh b s e il l f xn o n
3css e r t a e t n rn l A, ,C n ee , 0 1 , 5ad4 ae trra et h u c et n r p ae f e r t n dFa k B ,Da dEw r3 1 , 4 2 7css e et n.T esmi t a b o e m a e n f a t m l a r met o gu
线片有 改变 的为 8 , 6例 主要表现为 :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 颈椎 后纵韧带 钙化 、 颈椎椎体 骨质增生 、 椎体前缘 软组织 肿胀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所有病例 MR 均有改变 , I 以椎 间盘突 出、 黄韧带肥厚 、 纵韧带钙化 、 后 硬膜囊受压及脊髓 水肿、 出血为突出特点。11例患者 中保守治疗 2 , 2 2例 手术治疗 9 9例。有 4例入院时即表现为完全瘫 的患者 , 例 1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导读:本文介绍甲泼尼龙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1.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过伸性颈椎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其颈髓损伤与外伤程度、年龄、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有关,多数为不完全性损伤。

当脊髓组织受挤压、挫伤后,灰质出血、水肿,脊髓毛细血管损伤,组织液和红细胞渗出增多,致使脊髓供血区域减少。

脊髓损伤后神经变性的基本分子基础是氧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而加重脊髓损伤。

钙离子通道开放,流向细胞内,导致细胞破坏,另外还有神经递质、内啡肽、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改变, 也影响或加重脊髓的损害。

脊髓损伤后8 h内灰质出血,但未坏死,白质出现水肿;伤后12 h白质出血,而灰质开始坏死;伤后24 h白质开始坏死,此时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 其效果甚微。

所以脊髓损伤后的治疗应在8 h内进行。

2. 甲泼尼龙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甲泼尼龙主要是对神经起保护作用,当脊髓神经损伤后神经变性的基本分子基础是氧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当大剂量使用甲泼尼龙时 (8 h内)可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减轻损伤后脊髓神经变性,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蓄积,减少神经丝退化,增强神经元的兴奋性和轴突的传递[3]。

甲泼尼龙的药理特性是采用最佳的静脉注射剂量,维持适膜浓度,保护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膜和其他细胞膜。

甲泼尼龙保护神经组织作用时间进程与组织摄取和清除类固醇相平行,半衰期为2~6 h,为保护血液中药物浓度,保护神经细胞,需要重复给药以维持其剂量。

3. 甲泼尼龙的治疗与手术的关系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但对颈椎椎管狭窄、颈髓受压、完全性损伤疗效甚微。

对于后者,我们认为需要通过手术解除致压物或(和)稳定椎体以增加其疗效。

4. 甲泼尼龙应用脊髓损伤后8 h内,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治疗。

剂量、方法、时限完全按照A-SIA的临床用量与方法:30 mg/kg,第1 h,15 min 内静脉输入为冲击量治疗,然后间隔45 min用量改为5.4mg/(kg·h),连续23 h。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因素分析
伤、 高处 坠落 、 骑摩 托 车等 。
1 . 3 临床 表 现
主要 有前 额 、 面部 及鼻 部挫 裂伤 , 上肢 功 能丧失 重于 下肢 功能 丧失 , 局 部压 痛 及 活 动受 限 。7 1例 患
者受 伤后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 四肢 或 躯 干 疼痛 , 四肢及 躯 干 麻木无 力 、 痛觉 过 敏及感 觉 障碍 , 腱反 射亢 进及 病 理 征 阳性 等 症状 体征 。
伤[ 1 ] 。该 病 于 1 9 4 5年 由 D a v i s 首 次报 告 [ 2 ] , 此后 国
件骨 折脱 位等 , 还 可显示 患 者伤前 基础 病变 , 如 间盘
退变性、 椎 管狭 窄及 后纵 韧 带 骨化 等 ] ; 鉴 于 MR I
优 良的成像 能 力 , 国 内外 学 者 认 为 其是 颈椎 过 伸 性 损伤 诊断 最佳 方法 _ 6 ] 。 1 . 5 治疗 方法 人组 患者 均行 手术 治疗 , 术前 患者行 牵 引 、 颈 托
1 资 料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入组 患者 共 7 1例 , 根 据联 合 国世界 卫 生组织 年 龄 阶段 标准 : 青 年组 : ≤4 4岁 , 中年 组 : 4 5岁一 5 9岁 ,
1 . 6 统计 方 法 数 据采 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进 行统 计 分 析 。各组
表 1 不 同 年 龄 组 伤 力 的 比 较
根据 外力 大小 及对 脊髓 损 伤 的强度 分为 轻 、 中、 重三 级L 3 ] 。轻度 外力 包 括平地 跌 倒 、 额部撞 击 、 轻 物 砸伤 等 ; 中度 伤力 包 括 下 楼 踩 空 、 山上 滚 落 、 骑 自行
车三 轮 车 、 床 上及凳 子 上 坠落等 ; 重度 伤力 包 括车祸

MRI在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探讨

MRI在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探讨

MRI在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探讨关键词:mri 脊髓损伤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91-02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精确地、非侵入性的成像检查工具它可以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的病情。

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

常规x线平片和ct扫描只能对骨折和脱位明确诊断,但不能显示脊髓血肿及软组织损伤、挫伤、水肿。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从形态学方面评价脊髓损伤是迄今最先进的检查手段。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mri检查的100例脊髓损伤,分析其mri表现,探讨mri检查在诊断脊髓损伤、选择治疗手段方面的作用。

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15~68岁,平均32岁。

受伤方式:车祸伤44例,摔伤36例 ,其他20例。

损伤至mri检查时间:本组病例均在3天内,其中伤后1~2天66例。

损伤部位:颈椎38例,胸椎32例 ,腰椎25例,骶椎5例。

损伤类型:过屈型56例,过伸型44例。

2.mri检查:使用德国产西门子超导型mri。

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用脊柱表面线圈,常规行se序列t1加权矢状位和横断位成像,tr为500~580毫秒,te为15毫秒;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2加权矢状位和横断位成像,tr为2 000~4 000毫秒。

te为20,80和22,90毫秒。

结果1.mri表现:脊髓信号的强度与椎旁肌肉相似,为中等信号;脊髓信号低于肌肉信号为低信号;反之则为高信号。

脊髓水肿:本组53例次,在t1 wi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wi上呈均匀高信号。

脊髓出血:本组33例次,脊髓内出血的信号强度与损伤时间有密切关系。

本组有66例为伤后12~48小时检查,t1 wi和t2 wi均呈灶性低信号或等信号;34例为72小时内检查,t1 wi信号变为高信号,t2 wi为低信号。

脊髓断裂:本组1例。

硬膜外血肿:本组22例,其他多合并椎体、附件骨折,血肿的信号强度因时间长短而不同。

颈脊髓损伤

颈脊髓损伤

髓节段平面与椎骨平面在颈节是椎骨数
加1,中胸节为椎骨数加2,下胸节为椎骨
数加3,整个腰髓位于胸椎10~12之间,骶
髓位于胸椎12和腰1之间,故当胸椎10~
12骨折时是损伤腰髓,腰2以下骨折时则
损伤马尾神经。
整理课件
5
Denis 提出三柱理论.将人脊柱解 剖学上分三柱:
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和椎 间盘的前 2/3
整理课件
46
体温失调
颈髓损伤时常发生高烧(40℃以上),主要 是植物神经系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 变化丧失调节和适应能力所致。加上瘫痪 平面以下无汗不能排热。防治办法是物理 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澡、冰水灌肠、冬眠 疗法。其次是输液,应用抗菌素等。
整理课件
47
治疗
合适固定,防止继发损伤 综合治疗,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 手术治疗
整理课件
40
褥疮分度
Ⅰ度:表皮无损伤,只是皮肤发红,但解除压迫30 分钟以上发红尚无改善者,此期为急性炎症反应 期。
Ⅱ度:表皮发红、糜烂,有水泡,组织缺损未及真 皮,创面湿润呈粉红色,伴有疼痛,无坏死组织。
Ⅲ度:由真皮达皮下,为 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 有渗出液和感染,但几乎无疼痛,有坏死组织。
发生急剧容积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
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
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
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
差。
整理课件
36
脊髓圆锥损伤
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一腰椎体的下缘, 因此第一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 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 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 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颈椎过伸性损伤

颈椎过伸性损伤
应力 导致椎 弓根 螺钉 松动 、 出或 断裂 。 拔
颈椎 过伸 性损伤
沈 小松 吴洁石 王立邦 王刊 石 赵磊 T涛 包聚 良
颈 椎过 伸性损伤 , 临床上 不少见 , 在 主要 指颈椎 受 到 伸屈 暴 力 的作 用 , 致 的脊 髓 和/ 神 经 根 损 导 或 害 。其 脊髓 损害 的程 度 , 以呈 严 重 的 完全 性 脊 髓 可 损 害, 可 以是 各 种脊髓不 完全 损 害的表现 . 也 轻者 甚 至仅 有柬性 感觉损 害或根 性 损害症状 。加上很 多病 例在 x 线 片 上 只 有 轻 微 表 现 , 至 无 明显 损 伤 迹 甚 象 , 以在临床 上常有漏 诊 J 所 。我院 自 19 9 5年 1月
能出现椎 管 内瘢 痕 形 成 、 侧 血 管 损 伤 、 行 射精 腹 逆 等 。固此 , 为取得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 必须重视 并预 防
可能 出现 的并发 症。
在神经根症状需减压, 且病变节段可逆精移范围、 精 脱 角均 较大 的腰 椎 精脱 患者 , 以预 防单 纯 内固定 后
中最常 见的并发 症之一 。本组疗 效 差 的 l 侧发 生支 架 移位 , 压迫 神经, 再次 手术 取 出。因此 我 们原 则上 提倡 对不 稳 的椎 间隙 , 称植 入 两枚支 架。 另外, 对 神 经 组织 ( 神经 根 、 马尾 、 硬膜 ) 损伤 也 应 警 惕, 组 的 本
1 例在制备骨床时挫伤 神经根, 术后 出现足背伸 力减弱 。除 上述 并发症 外 , 椎体 间支架 融合 术 还 可


本组 3 2例 , 2 男 O例 , 1 女 2例 。年 龄 3 6~7 8 岁, 平均 5 . 。受伤原 因 : 0 5岁 车祸 2 , 伤 7例。 5例 跌 损伤 平 面 ~ 7倒 , 45 0例 , 一 1 { c~1 64例 , 67 c~ 1 例 。神经学 检查 显示 : 完全性颈 髓 损伤 6例, 中央脊 髓损 伤综合征 l , 脊髓 损 伤 综 合征 6倒 , 性 6例 前 束 感觉 漳碍 2侧 , 神经 根 损害综合 征 2例 。 若 以 椎管 矢状径 小 于该 椎 体 矢状径 7 %为 5 标准 , 断发 育性颈 椎管 狭 窄_ , 3 中 2 诊 2 则 2例 ] 2例存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之欧阳文创编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之欧阳文创编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1、过伸性颈椎损伤2、腰椎间盘突出症3、腰椎椎管狭窄症4、颈椎病5、胸腰椎骨折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12月28日过伸性颈椎损伤[定义]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常伴有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X线多无异常表现,故易被疏漏,影响治疗。

该损伤可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诊断]一、症状额面及鼻部擦伤和皮肤裂伤是最明显、多见的临床表现,系损伤时额面部或鼻部撞击物体或遭受打击所致。

该特征常能提示颈椎损伤的外力作用机制,是判断颈椎过伸性损伤较有价值特征之一。

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不一,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二、体征局部压痛及活动机能受限。

损伤节段椎前压痛明显,而后结构压痛少见。

神经系统损伤多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少数表现为部分和严重脊髓损伤。

脊髓中央综合征典型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手部重于臂部,触、痛觉损害重于深感觉。

严重和部分脊髓损伤无明显的脊髓中央管损伤的特征。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X线表现:颈椎过伸性损伤以软组织损伤为明显,骨性损伤小而隐匿,需仔细观察,以免漏诊。

其主要X线征象有:(一) 伤椎体前下缘三角形撕脱骨折片,需与前纵韧带节段性骨化鉴别。

(二) 损伤节段颈椎间盘和椎前软组织影的变化。

颈椎椎前损伤出血或水肿时,造成损伤处椎前软组织影肿胀,椎间隙增宽。

(三)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及椎管矢状径缩小,损伤多发生于C4~5、C5~6节段。

MR检查是必要的,可明确脊髓损伤程度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致压物的来源和性质。

[鉴别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易漏诊,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详尽病史的采集,常能提供损伤机制;颅脑伤患者,也应设法了解损伤时姿势和暴力。

二、颅面部损伤均应常规摄颈椎X线片,以免因其他部位损伤而掩盖颈椎损伤。

三、侧位X线片必须清晰显示上下颈椎结构。

上颈椎损伤而神经症状表现低位时,需注意观察低.位颈椎有无变化。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1.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MP): 冲击疗法 每公斤体重30mg剂量一次给药,15 分钟静脉注射完毕,休息45分钟,在以后23 小时内以5.4mg(kg /h)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本法只使用于受伤后8小时内者。
2.高压氧治疗 3.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后脊髓综合征:脊髓受损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和痛温觉、 触觉存在,但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多数发生于颈椎
过伸性损伤。脊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 性容积减少,脊髓受黄韧带皱褶、椎间盘或 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 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 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
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
多见于青壮年 常导致肢体运动障碍 多伴发于脊柱损伤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 处理上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 对患者会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流行病学
各国均缺乏精确的统计数字 一般估计为20~60/100万人/年 占全身损伤的0.2%-0.5% 年龄高峰为15~40岁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4~3.0/1 病死率约为4.4~16.7%
胸 髓
C5肩部 前外侧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4乳头线 T6剑突 T10脐
T12耻骨上缘
腰 髓
L2大腿内侧 L3膝内侧 L4踝内侧
L5足背
骶 髓
S1足外侧 S2大腿后侧
S3、4、5肛周
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
颈 髓
C3-4 C5 C6 C7 C8T1ຫໍສະໝຸດ 肌力减退膈肌 肱二头肌
伸腕肌 肱三头肌 手固有肌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编辑词条脊髓损伤百科名片脊髓损伤影像学图片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

目录[隐藏]临床症状病理治疗方案分期康复措施预防保健临床症状病理治疗方案分期康复措施预防保健脊髓神经示意图[编辑本段]临床症状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这种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1、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颈椎动态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

颈椎动态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

166
[8] 梁硕, 关 海 山 . 多 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髓 内 M R I T2W I 高 信 号 强 度 比 值 分 级 与 预 后 相 关 性 分 析 [ J ] . 实 用 骨 科 杂 志,2019, 25(7):588-591.
[9] 矫健航,张善勇,陈曦,等 . 胸腰椎骨折分型的发展过程及临床意 义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226-1229.
1 月就诊的 210 例颈肩部不适或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主诉颈肩部不适患者 70 例为第一组,临床体征和症状检查符合但 M R I 检查无异常
患者 70 例为第二组,确诊的 C S M 患者 70 例为第三组,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颈椎动态 M R I 结合临床表现检查,对比三组检查结果。结果:第一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 X 线片检查与 JOA 评分结果比较 第一组患者的前凸角、椎管矢径、椎体 / 椎管矢径均
明显大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且其 JOA 评分结果也明显高于 第二组和第三组,三组观察对象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 < 0.05),见表 1。
表 1 三组患者 X 线片检查与 JOA 评分结果比较(x- ± s)
第三组 70 6.32±0.92 0.87±0.12 5.11±0.63 0.89±0.23
t
14.304
21.882
18.703
4.1
0.000
组别 例数
第一组 70 第二组 70 第三组 70
t P
椎管矢径 /mm 9.81±1.48 8.72±1.66 6.41±1.02
综上所述,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 S M)实施颈椎动态 M R I 结合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脊柱与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脊柱与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我院 MRI检查 的 41例脊柱 、脊 髓损伤患 者 ,部 分病例 有跟踪 加权像高信号 ;脊髓瘘管 1例 ,表现为脊髓 内病灶 软化后形成
随访 ,其 中 ,男 34例 ,女 7例 ,年龄 12岁 ~6O岁 ,平 均年龄 36 的空洞与相邻 的蛛网膜 下腔相 通 ,T,加 权像低 信号 ,T 加权
岁 。外伤部位 :颈 部 16例 ,胸 部 15例 ,腰 部 1O例 。外 伤 种 像高信号并 与蛛 网膜 下腔 相通 ;脊 髓萎 缩 3例 ,病 灶及 其 上 、
类 :坠落伤 18例 ,重物砸 伤 1O例 ,车祸 6例 ,其他 7例。外伤 下段脊髓萎 缩 、变细 ,以颈髓 前后 径 <6 mm,胸腰 段 <5 mm
[摘 要 ]目的 :探讨脊柱 、脊髓损伤 的 MRI影像特征及 临床 价值。方法 :回顾 性分析 41例脊柱 、脊 髓损 伤的 MRI 表 现。结果 :本 组 41例 ,有 15种 MRI表现 :脊 髓肿 胀 ;脊髓水肿 ;脊髓挫伤 、出血 ;脊 髓横 断;硬膜 外血肿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脊髓 压迫 ;脊髓软化或 空洞;脊髓瘘管 ;脊 髓萎缩 ;椎 管狭 窄 ;椎 间盘损伤 ;椎体 骨折 ;椎体脱位 ;韧 带损伤 。结论 : 脊 柱、脊髓损 伤的 MRI影像具有特征性 ,也是所有影像检查技 术 中最佳选择方 法。
至 MRI检查 时间为 1 d~20 a,3例 钛钢 内 固定 术后 检查 ,主 为标准 ;椎 管狭窄 1O例 ,颈 椎椎 管矢状 径 <10 InlTl为绝对 狭
要临床症状有肢体完全 瘫痪 、不 完全瘫痪 、步 态不稳 、腰 腿疼 窄 ,胸腰椎椎 管矢状 径 ≤15 mm 为椎 管狭 窄 ,侧 隐窝 ≤4 mm
维普资讯
· 2720 ·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摘要:目的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受理的20例这类案例,分析案例中伤者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情况。

结果对20例伤者实施伤残等级鉴定,最重等级为一级伤残,最轻的程度为十级伤残,平均为7.9级;损伤程度鉴定例数为2例,鉴定结果为轻伤。

伤病参与程度:伤病同等作用有8例,所占比例为40.00%,外伤为完全作用的伤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10,00%,主要作用有6例,所占比例为30.00%,次要作用有5例,所占比例为5.00%,轻微作用和无作用患者有0例,3例伤者未实施伤病关系分析。

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作为基础的疾病,大多数涉及存在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情况下需要给出伤病参与度。

关键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临床特征法学鉴定原则前言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又被成为无放射性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疾病,是脊髓损伤疾病的特殊类型之一,在儿童、成人当中均会发生。

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例此类案例为对象,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例这类案例,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2例,年龄区间在19岁至74岁之间,平均(50.48±3.27)岁,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在1个小时至6天之间。

其中有13例伤者为交通事故伤,5例伤者为务工过程受伤,1例伤者为殴打伤,1例患者为被牛从背部撞击伤。

1.2临床表现患者在手术上之前均不存在临床症状,患者手术之后发生了颈脊髓病的临床和增长。

采取Franke l对颈脊髓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后发现,(A)级有11例,(B)级有5例,(C)级有3例,(D)级有1例,(E)级有0例。

有12例患者体表不存在显著外伤,4例患者伴随存在面部肿胀情况,3例患者出现头皮创伤情况,1例患者存在右侧颧部、颈部淤肿伴右侧颧骨骨折情况,2例患者出现头皮裂伤、多发面颅骨骨折伴随右侧额叶脑挫裂伤情况。

MRI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MRI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2 结 果
从 表 中可 以看 出 :颈椎 脱 位 方 面 ,三 者显 示 率 一 致 ; 椎 体 骨折 方 面 ,X线 片 显示 明显 差于 C T和 MRI( P< 0 . 0 5) , C T和 MR I 无 统计 学差 异 ( P > 0 . 0 5) ;附件 骨折 方面 ,C T优 于 MRI , MR I 优于 X线 片 , 三者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尸 < 0 . 0 5 ) ; 脊髓损 伤 , MRI 明显优 于 C T和 x线片 ( P < 0 . 0 5 ) ; 软 组织损 伤 : MR I 优于 C T,C T优于 X线 片 < 0 . O 5 1 。
骑车摔 伤 2例 ; 重 物击伤 3例 。所有 患者在 损伤后 1 h一 3 d 进行检查 并收入 院 。
1 . 2 检查方法 x线检查
行 颈椎 正侧 位 片 检 查 。C T检 查 :东 芝 1 6排 螺 旋 C T, 扫 描 参 数 :层 厚 、 间距 均 为 3 mm,1 2 0 k V,2 5 0 mA。 常 规 矢状 定位像 ,行 横轴 位扫 描 。MR I: 飞利 浦 1 . 5 T磁共 振机 , 头颈联合 线圈 ,行 常规 T 1 WI T S E, T 2 WI T S E,T 2 WI S T I R, 层厚 5 m m,间距 5 mm扫描 。

3 讨 论
3 . 1 颈椎 的解剖及损伤机制
过伸性 颈椎损 伤多见 于 中老年人 ,颈椎退 变导致 的椎 管 狭 窄 ,在 同样 过 伸 暴力 作 用下 ,颈椎 极 易 造成 损 伤 。颈椎 下 颈段 因为 活动 度 大 ,是 损伤 的易 发生 部 位 。颈椎 损 伤按 受 力 方 向多 分 为屈 伸 损伤 和 过伸 性 损 伤。从 后 方 来 的暴 力 迫 使 颈椎 向前屈 伸 引起 过 屈性 损 伤 ,通 常 引起 椎体 前 部 压 缩或 粉碎 性骨折 , 后部 韧带损 伤 , 椎 体脱位 , 关 节突骨 折等 。 颈椎 过伸 性 损 伤是 受 自前 向后下 的推 力 ,椎 间盘 及前 纵 韧 带 常 可 引起 撕 裂 ,脊髓 被 椎 管黄 韧 带 与突 出的椎 间盘 相 互 挤压 ,导 致脊髓 损伤 。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

凡脊柱遭受到较大外力,伤后主诉脊柱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患者,均有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能。

如脊柱某一部位有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下肢瘫痪,即可肯定脊柱骨折的诊断。

X线检查是确定脊柱骨折脱位及损伤机制的重要方法,而CT, MRI则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现就其常见类型介绍加下。

1、胸腰椎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1 脊柱的三柱分类学说1983年,Denis根据400多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经验,提出三柱分类概念。

三柱分类即将胸腰椎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的前1/2,椎间盘的前部;中柱包括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2、椎间盘的后部;后柱包括椎弓、黄韧带、椎间小关节和棘间韧带。

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当前柱遭受压缩暴力,产生椎休前方压缩者为稳定性,而爆裂性骨折、韧带损伤及脊椎骨折-脱位,因其三柱均遭损伤,则属不稳定性。

1. 2 临床表现由于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个体特征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有相当大的差异,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伤史:如高处坠落、重物击打、交通事故等;(2)局部剧痛,不能起立或翻身,搬动时疼痛加剧;(3)骨折部位明显有压痛及叩痛;(4)腰背部活动受限、肌痉挛;(5)腹胀、腹痛、便秘等。

系由后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致肠蠕动减弱;(6)神经损伤症状。

指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1. 3 诊断除仔细询间病史、查体外,尚须作必要的检查,方能对损伤程度及预后作出合理的估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1)X线摄片。

可显示有无骨折脱位及其程度、范围、部位,脊髓是否受压等;(2)CT检查。

可显示骨折部位及移位方向,了解中柱损伤情况及椎管受压、阻塞状况;(3)MRI检查。

不但能清楚显示脊椎骨折,而且能显示脊髓损伤的程度、范围;(4)同位素骨扫描。

对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肿瘤,继发病理骨折者,有助于明确诊断。

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研究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减压后植骨融合固定手术,前路手术12例,后路手术6例,其中有9例为早期手术。

结果:随机访问3-30个月,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分级较手术前提高1.5级左右,早期手术患者提高约2级。

结论:对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椎过伸性损伤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因老年人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对制动耐受性及综合能力降低引起的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的疾病,其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1]。

如今颈椎过伸性损伤主要以常规治疗方法为主,但是会留下严重脊髓神经障碍,甚至会造成死亡[2]。

本文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减压后植骨融合固定手术,前路手术12例,后路手术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髓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颈椎过伸性损伤诊断标准。

患者年龄在6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 2.5)岁。

患者致伤原因:平地跌伤9例,交通事故4例,坠落受伤患者4例,重物致伤1例。

从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h至6h,受伤3h内入院8例,受伤3h-6h入院患者10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受伤后出现颈部疼痛现象,颈椎活动受到限制。

18例患者中颜面软组织损伤者6例,脊髓中央综合症患者4例,前脊髓综合症4例,脊髓完全损伤2例,脊髓半切损伤1例,脊髓震荡伤1例。

脊髓损伤按照脊髓损伤协会损害()分级。

1.3影像学检查患者术前采用常规性颈椎线及检测,18例患者同时进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意义作者:贾宁阳,王晨光,陈雄生,周许辉,宋滇文【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脊髓伤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对本组78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片、CT、MRI不同的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椎前阴影增宽57例(73.1%),其中36例损伤节段前间隙增宽或伴颈椎前缘撕脱骨折,局限性增宽占17.5% ,弥漫性占82.5%退变性和发育性椎管狭窄63例。

CT平扫显示椎体前后缘明显退变骨赘形成37例,椎间盘变性突出21例。

MRI的特征性表现为椎间盘和前纵韧带损伤61例(78.2% )。

椎体前血肿及水肿57例, 64例表现脊髓不同程度受压或损伤。

根据影像学变化,提出影像学诊断根据。

[结果]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影像有明显特征性变化,包括骨和前纵韧带、椎间盘及相应节段的脊髓存在特征性变化;脊髓损伤与影像学表现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可能表现典型急性脊髓中央综合征,但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

[结论]影像学变化特征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为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断及其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颈椎;过伸性脊髓伤;影像学表现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imaginological evidences of hyperxtensive injury of cervical spine and to evaluate its use in clinics.[Method]Seventy eight patientswith hyperextension injury at cervical spine by different cause were estimated by radiograph、CT and MRI.Fifty seven cases(73.1%) appeared with widen of soft tissue of anteriorspine, including focal type(17.5%) and diffused type(82.5%). Thirty six cases showed avulsion fracture of anterior edge in the cervical spine. Sixty three cases showed de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al spinal stenosis,twenty one cases appeared integral vertebral canal. No contrast CT scan showed osteophyte of thirty seven case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s degeneration and protrusion of twenty one cases.Sixty one cases(78.2%) with both disc and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njury showed by MRI, fifty seven cases showed haematoma and oedema at the anterior of the vertebral body. Sixty four cases accompanied with different spinal cord injury.[Result]Obvious imaging feature for hyperextension injury of cervical spine,including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intervertebral disc and spinal cord were found.There exists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imaging appearance. Clinically it showed typical central syndrome,but mostly showed us neuron-functional disturbance of different degree.[Conclusion]Combining of imaginological apperarance including radiograph,CT,MRI can provide evidences for diagnosis ofhyperextension and help to treat acute hyperextension cervical injury.Key words:cervical spine; hyperextension injury;imaging appearance过伸性颈椎损伤是颈椎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机制,既往已有许多报导。

研究发现,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病理变化及影像学表现有许多特殊性,其临床功能障碍状况差别较大,过伸性颈椎损伤可能较多表现椎间盘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偶有骨损伤,可以表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

回顾本组78例,提出讨论重新认识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诊断治疗选择。

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67例,女11例,男女比为5∶1。

最小27岁,最大74岁。

平均57.2岁,其中26~30岁2例,31~40岁3例,41~50岁14例,51~60岁39例,61~70岁14例,71~78岁6例。

1.1 病程损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7 h,最长21 d,其中6~8 h以内3例,8~24 h 9例,24 h~7 d 15例,7~14 d 29例,15~21 d 22例。

超过21 d的陈旧性损伤不包括本组之列。

1.2 损伤原因(1)平地跌倒,头面部撞击物体或平地伤38例。

多系夜间行路不稳所致;(2)高处跌落,头面部撞物体致伤18例;(3)交通肇事17例,汽车肇事如紧急刹车,或汽车撞击骤停,额面部撞击物体;(4)体育运动伤5例。

1.3 损伤与病变节段C3、45例,C3~54例,C4、523例,C4~611例,C5、624例,C5~78例,C6、73例。

1.4 临床症状颈椎过伸性损伤主要表现:(1)颈部疼痛,活动受限78例,尤其以转颈时疼痛明显56例;(2)额面部皮肤擦伤62例,其中31例额面部有皮肤裂伤,40例皮肤擦伤;(3)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4例,锁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1例,尺骨骨折1例,踝部骨折2例。

1.5 治疗根据颈椎损伤情况和神经功能状况,本组全部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包括: (1)过伸性损伤暴力,包括脊髓功能不同程度障碍,影像学表现明显脊髓压迫征象;(2)有明确颈椎骨性损伤和椎间盘损伤,且有确切不稳定表现;(3)在临床观察过程中,神经功能恢复缓慢或不再继续恢复,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2 结果2.1 神经功能状况(1)致伤后发生一过性短暂肢体或躯干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7例并1~2 h内开始恢复;(2)典型脊髓中央综合征,即上肢运动功能较下肢重,膀胱功能障碍39例;(3)单侧上肢运动功能丧失并以手部运动障碍为主,下肢肌力减退或轻度运动功能不同程度障碍16例,非典型Brown-Sequra征12例;(4)损伤阶段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和括约肌功能完全障碍4例。

2.2 影像学表现2.2.1 X线片表现本组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屈伸侧位及开口位X线片并测量椎管矢径。

侧位X线片表现:颈椎椎前阴影增宽57例次,其中36例损伤节段前间隙增宽或伴颈椎前缘撕脱骨折(图1)。

局限性增宽阴影不超过2个椎体18例,弥漫性增宽39例(图2)。

退变性和发育性椎管狭窄63例,其中整个椎管发育狭窄21例,其余为退变性节段性狭窄C3、4 2例,C4、5 11例,C5、6 17例,C6、7 5例,C3~5 1例,C4~6 5例,C5~7 2例。

表现颈椎退变性椎间隙变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椎管矢径均值<11 mm(图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9例次(图4),其中局灶型6例,混合型2例,连续型1例;颈椎关节不稳(半脱位)5例。

表现动态伸屈侧前后椎体位移>3.5 mm。

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3例,均为一侧关节突关节交锁,其中C4、5 2例,C5、6 1例。

2.2.2 CT表现本组CT扫描48例。

限于CT平扫,对骨性结构显示清楚,但对椎间盘和韧带、脊髓等软组织影像缺乏特征性表现。

椎体前后缘明显退变骨赘形成37例。

椎间盘变性突出21例(图5)。

2.2.3 MRI 表现本组全部施行MRI检查。

椎体前血肿及水肿57例,表现为椎体前方条状纵行的T1WI等或高信号、T2WI高信号(图2)。

椎体损伤和轻度移位4例,T1WI像上椎体呈不均匀片状高信号(图7)。

前纵韧带撕裂及颈椎椎间盘损伤61例次,前纵韧带损伤表现为相邻椎体前缘间纵行的条状低信号受压、移位或中断(图8)。

损伤节段椎间盘损伤主要表现椎间盘信号紊乱,髓核界限模糊,椎间前间隙增大;椎间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向前或后突出(图6),压迫前纵韧带和脊髓,椎间盘退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赘形成74例次,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38例,矢状面和横断面MRI表现为突出和损伤的椎间盘组织陷入硬膜囊及脊髓表面,致脊髓形态和信号改变。

脑脊液中断消失26例,表明突出物已构成损伤节段狭窄,表现为T2WI损伤的椎间盘呈片状不均匀,边界不清楚。

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受压、水肿及蛛网膜下腔消失和硬膜外出血38例;MRI表现为T2WI髓内出现高信号,沿中央管上下呈棱形或条状信号增高(图3)。

3 讨论3.1 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与影像特点颈椎的骨性结构具有负担载荷功能,其纤维性结构包括韧带、椎间盘、关节囊等。

颈椎前纵韧带承载大部分张力载荷,保证颈椎正常生理活动同时,有效维持各节段的平衡与稳定,颈椎椎间盘主要负责载荷,吸收振荡、减缓冲击。

生物力学上主要对抗压缩力,将所承受的载荷不同方向分布,受力破坏首先经椎间盘传递。

因此,颈椎遭受外力作用时应是联结骨关节的韧带组织的损伤,其次才能导致坚硬的骨性组织的损伤。

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系指外力造成颈椎过度向后伸展,而引起的一系列较有特征的颈椎骨关节、韧带及椎间盘与脊髓的损伤,过伸性颈椎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

过伸性颈椎损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机制[1],该损伤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