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评课意见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评课意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评课意见

《太阳系大家族》评课意见
本课“导入”环境非常成功,先是用课件引导学生对同一地点白天与黑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白天与黑夜产生的原因等知识;课件展示丰富的图片,同时伴以说明与解释。

本课的内容较多,删繁就简,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来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在模拟实验中,组织学生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来模拟。

在模拟实验中,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并做好记录。

学生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详细,汇报时很热烈。

可以说学生从模拟实验开始一直到课堂结束还在观察。

这种持续观察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的观察的毅力,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这节课通过模拟实验,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太阳系的介绍,包括太阳的特征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太阳系的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培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学生可以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2.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并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太阳系的信息。

2. 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科学态度: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对太空探索产生兴趣,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2. 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建立学生操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大小关系。

2. 能够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构建模型。

【教学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举例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太空的探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为本课时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征,了解太阳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观察到太阳有哪些特征?太阳是什么东西?学生:太阳很亮,有火焰,是一个大圆球。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和行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型,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对太阳系的兴趣,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难点:理解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观察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讲解:详细讲解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加深对太阳系结构的理解。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太阳系模型,展示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关系。

4.总结:通过提问法,检查学生对太阳系构成和各行星特点的理解程度。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太阳系大家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重点关注学生对太阳系构成和各行星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太阳系其他可能性的思考。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排序;2. 掌握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并能够描述其相对大小、星球面貌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似和差异;3. 培养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太阳系行星的排序及其基本特征;2. 太阳系行星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与对比。

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辨识并描述行星的特征;2. 培养学生对行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模型、实验装置、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开始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什么?有哪些行星?太阳系中有其他的天体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 介绍太阳系的行星(15分钟)利用课件或大幅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

先从离太阳最近的水金地火开始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行星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和表面特点等。

然后按照离太阳的距离远近,继续介绍土天海冥。

Step 3: 探究太阳系行星的特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并描述该行星的特征,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使用课前准备的模型、图片和实验装置等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行星。

Step 4: 行星排序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将行星进行排序。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排序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一起讨论最终的排序结果。

Step 5: 行星对比分析(15分钟)让学生将每个小组的行星信息整理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个行星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并进行展示。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

并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难道地球上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Step 7: 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各个行星的共同点和特点,并概括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及反思

《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一、说教材:《太阳系大家族》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二篇课文,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解开宇宙神秘面纱。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太阳系的成员和组成,了解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初步认识宇宙。

二、说学情:本课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大多数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初步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知识,但知识缺乏整合,只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前置性的预习即可,本节课需要特别用心的地方是四季成因和探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就学习技能而言,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科学兴趣浓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就可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4、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5、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6、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系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五、说教法和学法1、充分放手倡导自主本课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始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本课的相关知识,还掌握了大量的课外资料,使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大大增加,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教学“四季成因”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拐杖的作用,适时给予点拨,学生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归纳、总结,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四季的成因。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一节以太阳系为主题的自然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太阳系的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太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了解不够系统。

此外,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和科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认识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太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各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宇宙探索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动画等手段,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宇宙探索的氛围。

2.新课导入: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太阳系的组成,重点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4.案例分析:分析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与反思

2.太阳系大家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系的各种信息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地球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提问:月球围绕谁在运转?转一周多长时间?地球又围绕谁在运转?多长时间转一周?(教师板书)2.导语:(出示课件)看似地球好孤单呀,它在围绕太阳运转,其实不然,在太阳周围还有好多的星体,它们构成了太阳系的大家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好吗?(板书课题)二、了解太阳系大家族1.在了解太阳系大家族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星体的概念:(课件出示)恒星、行星、卫星2.试着用星体的名称来说明,谁围绕谁在运转?生回答:行星围绕恒星在运转,卫星围绕行星在运转。

(课件出示)3.现在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先看一段影像介绍,看完后说说关于太阳系你知道些什么?(放录像、学生观看、倾听)4.学生汇报太阳系的构成: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教师板书)5.教师依次介绍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课件演示)。

三、太阳系大家族1.资料交流: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太阳系的资料,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

2.集体汇报交流,补充知识。

四、游戏巩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游戏:八大行星站排。

发出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名牌,在短时间内迅速依次站排,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2.思考:如果让水星和海王星比赛围绕太阳跑一周,你认为谁最快?为什么?学生回答:水星会胜利,因为它离太阳最近,绕一周时间会短;天王星离太阳最远,绕一时间会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日地运动1、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

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斜射着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太阳系》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太阳系》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研讨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本堂课。

一、【教材分析】探索宇宙作为小学阶段关于地球和宇宙的最后一个单元,在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主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特点及其运行规律。

二、【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后,再去深入地了解太阳系。

他们已具备了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来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但对太阳系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整合,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前置性的预习。

三、【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特点及其运行规律。

过程方法:在收集资料、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太阳系的组成;在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用一定材料建构太阳系模型。

情感目标:1.在探究中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并逐步培养其信息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我们应为学生搭建迈向目标的台阶,而这些台阶的搭建便是本课重难点的攻破。

教学重点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相对直径数据表建构太阳系模型。

四、【教学流程与整合点】这是教学流程图,分四大环节来完成。

下面,就从这几点来谈谈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运用。

(一)教学流程图教学内容(二)教学环节设计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对于太阳、地球、月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表示出三个天体的大概位置。

从而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在太阳周围,你还知道有哪些天体吗?此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太阳系的前概念,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整合点一:用微视频和思维导图软件解决太阳系组成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太阳系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太阳系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特点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详细组成和行星的特点,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进行具体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太阳系模型或图片。

3.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例如:“白天出来照亮我们的星球,晚上躲在云后面休息,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揭示谜底——太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

同时,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状。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太阳系的特点。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太阳和行星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太阳系的整体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了解不多,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认识更少。

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较强,但对复杂的天文现象还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探究太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文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难点: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认识,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答案。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分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整体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

3.各行星特点的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行星,通过观察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所选行星的特点。

4.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介绍: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具,介绍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及反思

太阳系大家庭教案及反思

3.1《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1课。

之前的教材对日、地、月系统有一些阐述,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

在聚焦部分,本课通过问题“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来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接下来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

探索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

一是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

二是了解太阳,让孩子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关于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

三是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

学情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太阳系有所了解,但是之前的了解很多学生只是信息非常的琐碎,本课通过学生的广泛搜索、收集资料和集中研讨,让孩子对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深入了解太阳系中的一些天体等。

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

3.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索宇宙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4.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5.保持关注天文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难点: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资料、学习单等。

教师:班级汇总图、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聚焦1.回顾太阳、地球、月球三球的关系和主要特点,明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太阳系大家庭》,板贴班级汇总图3.提问:“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学生根据他们的原有认知进行回答,引发学生间的交流和思考。

二、探索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

(1)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太阳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太阳系大家族(2)教案与反思202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太阳系大家族(2)教案与反思2022

2.太阳系大家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恒星、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卫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太阳系。

2.阅读资料,提取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信息;小组合作,绘制太阳系大家族思维导图。

3.感受太阳系大家族的神奇性和规律性,通过前后对比思维导图,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教学难点】行星公转周期与离太阳距离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白纸、阅读资料、活动记录单、思维导图记录单、水彩笔。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3min)1.展示图片:学校→厦门→福建→中国→地球→地月系→太阳系。

2.讲解: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来自太阳系这个大家族中。

3.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太阳系这个大家族。

4.板书:太阳系大家族。

二、运用思维导图,揭示“太阳系大家族”前概念(7min)1.提问:关于太阳系这个大家族,同学们已经知道些什么?2.提出任务:以“太阳系大家族”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太阳系大家族”思维导图。

4.交流、汇报:投影展示小组的思维导图。

5.讲解:太阳系大家族有几类成员,它们分别又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一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三、讨论交流,认识太阳系的组成(23min)(一)认识恒星(3min)1.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太阳。

2.提问:太阳在太阳系大家族中有什么特点?3.思考、回答: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火星等成员都围绕它转;自身能够发光发热。

4.讲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成员都围绕太阳运转。

我们把像太阳这样,能够自身发光的球状天体叫做恒星。

(太阳资料:太阳是太阳系的唯一一颗恒星。

太阳内部正发生着剧烈的氢核反应,内部温度高达2000万℃,表面温度约5000℃。

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

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2023秋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太阳系大家族》(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2023秋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1《太阳系大家族》(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在太阳中的相对位置。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五、练一

11.太阳系大家庭
一、选择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土星
2.下列描述的是金星相对于其他颗行星的特点的是()。

A.运行速度最快
B.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C.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
D.体积和质量最大
3.右图是()它是八颗行星中光环最突出和明显的行星。

A.木星
B.土星
C.金星
D.天王星
4.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B.地球上重 40 牛顿的物体,月球上也是 40 牛顿
C.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D.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
5.目前,科学家在探知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存的生物是()。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学反思
《太阳系大家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系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构成。

让学生观察太阳系的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系的构成,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小行星带和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小行星带和彗星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生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地描述太阳系的构成。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太阳系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部分环节时间过长,导致课堂节奏较慢,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本节课通过练习题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检验了学生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宇宙、恒星的基本知识,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教学难点:太阳系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各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行星的外观特点,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行星,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系大家族》评课意见
本课“导入”环境非常成功,先是用课件引导学生对同一地点白天与黑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白天与黑夜产生的原因等知识;课件展示丰富的图片,同时伴以说明与解释。

本课的内容较多,删繁就简,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来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在模拟实验中,组织学生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来模拟。

在模拟实验中,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并做好记录。

学生的观察很细致,记录很详细,汇报时很热烈。

可以说学生从模拟实验开始一直到课堂结束还在观察。

这种持续观察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的观察的毅力,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这节课通过模拟实验,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