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4:《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历史背景与文化知识拓展•思考探究与讨论交流•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训练•课堂互动环节设计课程介绍与目标《六国论》背景及作者简介《六国论》背景简要介绍《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
作者简介介绍苏洵的生平、成就和代表作品,突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引导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六国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理解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和文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六国论》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文本解读与赏析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写作意图和现实意义。
提出并论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主张。
第二部分分析六国灭亡的教训,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实质。
引言简述《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洵的相关情况,引出文章主题。
第一部分阐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文章结构梳理关键语句解读“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揭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事秦,导致国力日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形象地比喻了赂秦行为的愚蠢和危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覆辙,不要被强敌的积威所挟制。
03善于用典,富有文采文章多处运用典故和历史事实,既增强了论证力度,又使文章富有文采和内涵。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写作目的。
2、教学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领会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国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那么,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 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
2、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
但边患并未消除,辽和西夏屡屡侵扰。
为求苟安,北宋每年都要向辽和西夏纳币输绢,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苏洵写了《六国论》,借六国赂秦而亡的史实,批评北宋对辽和西夏的赂贿求和政策,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学生分组朗读,教师指导点评。
(四)文言知识讲解1、重点实词(1)弊在赂秦:弊病。
(2)六国互丧:相继。
(3)率赂秦耶:都。
(4)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5)暴霜露:暴露。
(6)洎牧以谗诛:等到。
(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8)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真题4:《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六国论公开课优秀完整教案
魏国位于中原地区东部,是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魏国实 行的是“变法图强,谋求统一三晋”的策略。魏国的文化 注重实用和功利性,同时也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04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忠诚、信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体现
忠诚观念
在六国论中,忠诚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分析各国之间的合作与背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忠诚的内 涵和重要性。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如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忠诚的价值。
燕国
燕国位于北方,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相邻。燕国实行的是“ 固守北疆,抵御外侮”的策略。燕国的文化尚武崇文,注 重忠勇和节义。
韩国
韩国位于中原地区,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韩国实行的 是“变法图强,谋求中原霸权”的策略。韩国的文化深受 中原文化影响,注重礼仪和法治。
赵国
赵国位于北方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实行的是“胡 服骑射,强化军事”的策略。赵国的文化尚武崇文,注重 军事和骑射技艺。
课后作业布置
针对性作业
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 的实际情况,布置具有针对性的 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分层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 需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践性作业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 如实验、调研、案例分析等,让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意义。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 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01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 论点,然后分别论述,最后总结 。
02
写作特点上,文章逻辑严密,条 理清晰,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
真题4:《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真题4:《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篇一: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学步骤]三课时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及其历史背景阐述《六国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六国兴衰的原因1.2 教学内容解读《六国论》的题目含义,明确“六国”指的是哪六个国家分析《六国论》的篇章结构,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六国论》原文,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论述角度和论证方法讨论:六国兴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些原因的?第二章:六国之亡2.1 教学内容分析六国亡国的原因,如:内乱、外患、政治腐败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六国衰败的必然性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六国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亡国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第三章:齐国之霸3.1 教学内容分析齐国崛起的原因,如:地理优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等探讨齐国能够称霸的原因,如: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智的外交政策等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齐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齐国称霸的论据讨论:齐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四章:楚国之衰4.1 教学内容分析楚国衰落的原因,如:政治腐败、内乱不断、战略失误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历史事实,揭示楚国衰败的必然性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楚国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楚国衰败原因的分析讨论:楚国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六国兴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看法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第六章:秦国之强6.1 教学内容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商鞅变法、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探讨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如:战略眼光、法家思想的支持等6.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秦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秦国统一的论据讨论:秦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七章:三家分晋7.1 教学内容分析三家分晋的原因,如:晋国内部矛盾、外部压力等阐述三家分晋对六国局势的影响,如:实力对比的变化、战略格局的调整等7.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三家分晋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三家分晋的分析讨论:三家分晋对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八章:赵国之兴衰8.1 教学内容分析赵国兴衰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策略等阐述赵国在六国中的地位变化,如:从崛起到大衰败的过程8.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赵国兴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赵国兴衰原因的分析讨论:赵国的兴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九章:魏国之崛起与衰落9.1 教学内容分析魏国崛起的原因,如:改革、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阐述魏国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战略失误等9.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魏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魏国崛起与衰落的分析讨论:魏国的崛起与衰落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十章:六国论的启示10.1 教学内容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如:六国兴衰的原因、三家分晋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等10.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2 教学内容《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度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使得这篇文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
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
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
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
(省略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章节背景/导入通过对《六国论》教学的开展,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该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 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 分析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策略。
3. 探讨六国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4. 理解六国论对中国古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
让学生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所代表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情况。
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分析和总结各国的国家利益和争霸策略。
2. 六国论主题演讲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关于六国的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a. 国家的政治和外交策略b.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友好、争夺和联盟c. 在六国论中如何实现国家利益和争霸的方式3. 文献分析和讨论选取六国论中与某一国家相关的片段,让学生在小组内深入分析。
要求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并探讨这些证据所反映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策略。
4. 辩论及总结将学生分为两个辩论小组,一个小组支持六国争霸的正面影响,另一个小组反对六国争霸的负面影响。
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提出观点、辩护论据,并进行辩论。
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总结讨论的结果,并观察辩论对于他们个人观点的影响。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的参与度。
2. 六国论主题演讲的表现和内容的完整性。
3. 文献分析和讨论的参与度和分析能力。
4. 辩论的表现和辩论的质量。
5. 最后的总结和讨论的思考深度。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六国论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租借相关电影或纪录片,观看与春秋战国相关的影视作品。
他们还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六国争霸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性,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六国论在中国古代外交与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结束语:通过六国论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外交和国际关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六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策略。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六国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介绍《六国论》的作者韩非及其地位。
2. 简要介绍《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衰的原因。
【教学活动】1. 播放与《六国论》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国家兴衰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国家兴衰原因的理解。
【作业】1. 阅读《六国论》的开篇部分,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2. 准备对国家兴衰原因的个人见解,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解析《六国论》中的主要论点。
2.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举例和论证来支持观点。
【教学活动】1. 分组阅读《六国论》的不同部分,讨论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2. 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
3. 分析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作业】1. 阅读《六国论》的某个部分,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 准备对作者观点的批评性思考,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第三章: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六国论》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背景。
2. 分析历史事件对《六国论》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历史事件对《六国论》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看法。
【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2. 准备对历史背景对《六国论》的影响的个人见解,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第四章:作者观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韩非的观点和立场。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作者观点的能力。
《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1.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2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艰难。
诵读、质疑、探索法。
2 课时。
一、作者简介:苏洵 (1009—1066),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有《嘉祐集》。
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二、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三、解题:六国:韩、魏、楚、赵、燕、齐。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 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故意捉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猜一猜,苏轼行了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四、时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彻底收归中央,造成为了军事上的衰势。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
2. 背景介绍:《六国论》是韩非子针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一篇论文。
3. 主要内容:韩非子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交织,以及君主无能和士人腐败。
他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拔贤能、法治等对策。
三、教学重点:1. 《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六国论》中的法家思想。
2. 将《六国论》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六国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
背景介绍:《六国论》是韩非子针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一篇论文。
主要内容:韩非子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交织,以及君主无能和士人腐败。
他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拔贤能、法治等对策。
教学重点:《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六国论》中的法家思想。
将《六国论》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和主要内容。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六国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韩非子及其代表作品《六国论》。
二、讲解(20分钟)1. 作者简介:介绍韩非子的生平事迹和法家思想。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六国 论》的基本内容、作者观点和写作背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六国 灭亡原因,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情感目标则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介绍《六国论》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六国灭亡原因及作者观点;通过案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 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并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 果。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报告 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
角色扮演:模拟六国使者谈判场景
角色分配
学生分组扮演六国使者, 每组负责一个国家的利
益。
谈判准备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 教版高二必修)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 • 课堂总结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六国论背景及作者简介
六国论背景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所写的一篇重要论文,通过对六国灭亡原因 的分析,阐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该论文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对于了解古代政治、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题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具 有挑战性的探究题、创新题等,引 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2024版六国论优秀教案(通用)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极的学习态度,共同探讨更多有趣的话
题。
下一讲预告
• 下一讲我们将继续学习古代历史散文的相关知识,探讨《阿房宫赋》等经典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我们还将 进行课堂互动和答疑环节,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提问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回答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则存,分裂则亡”。通过论述六 国灭亡的教训,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 和平,避免分裂。
学生提问
如何理解六国论中的“弊在赂秦”?
回答
“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国为了苟安一 时,不惜以土地、财物贿赂秦国,结果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助长了秦国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个人成长 六国论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成长也具有 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 发展。
05 艺术手法与表现 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间的文化、 政治、经济等方面,凸显各国 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运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 历史的循环和现实的困境。
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不 同立场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增 强故事的戏剧性。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形象地比喻六国以土地贿赂秦国的行为如同抱薪救火,自取灭亡。
写作风格与特点
逻辑严密
文章从引言到结论,逻 辑清晰,层层递进,使 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表 达深刻的道理,使文章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感
染力。
善于用典
文章多处运用典故和历 史事件,既丰富了文章 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六国论》,了解战国时期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2. 分析《六国论》对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思辨、逻辑分析以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简要介绍战国时期六国的基本情况,如秦国、齐国、楚国等的位置和特点。
2. 模块一:《六国论》的背景与作者(1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了解《六国论》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份和重要性。
b. 分组讨论结果的总结,学生将关注点和发现的内容进行汇报,以促进全班间的互动交流。
3. 模块二:《六国论》的主要内容(20分钟)a. 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进行重要信息的记录。
b. 学生进行课文分析,通过阅读和讨论,找出各国的优势和劣势,并记录下来。
c.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归纳出各个国家的特点,讨论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4. 模块三:《六国论》的思想启示(15分钟)a. 学生讨论《六国论》中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并试图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b. 小组展示和全班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模块四:《六国论》的影响与启示(20分钟)a. 学生回顾中国历史,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思考《六国论》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各自的角度分析《六国论》所带来的启示和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c.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小组的共识和个人的观点。
6. 模块五:思考和总结(10分钟)a.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回答《六国论》对于个人的启示和思考。
b. 学生进行全班分享,展示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三、教学手段与资源1. 多媒体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六国论》的相关内容和文字。
2. 板书:用于梳理课程的内容、学生的讨论和总结。
3. 分组小组讨论和小组分享: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四、评估1. 教学期中反馈: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六国论》的读后感或者思考问题,提供个人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目前的疑惑。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六国论》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六国论》的作者、时代背景。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5 教学内容介绍《六国论》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文本解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分析《六国论》的文意,体会其思想内涵。
2.2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其论证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4 教学内容解读《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其论证方法。
第三章:观点辩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辩论,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能够就《六国论》的观点展开辩论。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置身于古代辩论的场景中。
3.4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六国论》的观点展开辩论。
第四章:拓展阅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六国论》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2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拓展阅读材料。
4.3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4 教学内容推荐与《六国论》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
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六国论》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六国论》的主要观点,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共同探讨。
5.4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六章:分组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组讨论的基本技巧,能够就《六国论》的观点展开深入讨论。
6.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轼;2. 分析并掌握《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3.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4.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苏轼生平、时代背景、《六国论》的成文背景;2. 文本解析: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3. 主要观点梳理:六国失败的原因、对待人才的态度、君主与臣子的关系等;4. 论证方法分析: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5. 历史思考:六国灭亡的启示、现实意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2. 难点:古文词汇、句式的理解,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深度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及其作品《六国论》;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答课文中的问题;3. 文本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4. 观点阐述: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六国失败原因的看法,并与课文观点进行对比;5. 论证方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方法;6. 历史思考: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六国灭亡的启示和现实意义;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六国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六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对《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程度;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3.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观点的独特性、论证的合理性等。
七、教学策略1.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 案例分析:以六国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观点;3. 小组合作: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六国论》原文及注释;2. 相关历史资料:六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的生平介绍等;3. 教学辅助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 ù秦 率shuai 赂秦耶 小则获邑y ì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u 霜露 暴b ào 秦之欲 洎j ì牧 殆d ài 尽 当t āng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 àng 食之不得下咽y ān 为wei …所…三.研习新课1.诵读第1段。
提问:(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
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
e智力孤危(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第一段的哪一句?明确:“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明确:a“三国各爱其地……良将犹在”。
b,这是一个假设论证,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
c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也说明六国有打胜秦国的可能。
4.诵读第4段。
提问:(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明确:“恐”:恐怕,这里也是假设论证,表现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明确:上段末句是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
5.诵读第5段。
提问:(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中的“天下”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明确:a、“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当时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b、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明确: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明确: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
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
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
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附板书赂秦力亏,破灭之道第一段弊在赂秦故曰: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1、得与失的对比——弊在赂秦第二段 2、难与易得对比至于颠覆赂者灭亡3、有限与无厌得对比理固宜然4、引古人名言印证,比喻论证1、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反面2、燕国:以荆卿为计,始速祸——正面赵国:牧以谗诛,用武不终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段 3、齐人勿附,刺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良将犹在。
第四、五段:提出策略,借古讽今教学后记:《六国论》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学习它论证的结构。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第一课时给学生疏通了文意,并积累了重点文言字词,在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也是这次公开课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个课时,可以让学生懂得《六国论》的写作结构,并能运用到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去,同时,文中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分层论证、假设论证、事实论证等,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我个人认为,这节公开课的优点在于结构清晰,知识点全面,但同时也存在几个问题,比如,课前设计的问题不够通俗易懂,不能一步到位,在逻辑上的衔接不够好;板书太多,应该设计得更加简略;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