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观幸福感计分及解释
主观幸福感综述
![主观幸福感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49565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0.png)
文化视野主观幸福感综述徐杏玉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多年前已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本文对国内外主观幸福感文献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回顾了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结构、测量和理论,最后对主观幸福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C4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363-02一、主观幸福感定义什么是幸福?这是自古至今人们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学术界对幸福的界定有多种标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以外在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标准认为幸福来自于观察者价值判断,而不是基于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
许多人把他人在某方面取得的成就或是否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作为标准来衡量幸福。
苏格拉底认为幸福和智慧密切联系,智慧是幸福产生的源泉;Tatarkiewica则将“成功”看作幸福的标准。
2.以内在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Bvudbern(1969)通过调查发现,人们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相互独立,当积极情绪相比消极情绪占得优势,则会体验到较强的幸福感。
赫拉克利特反对把肉体快乐作为判断幸福的指标,认为应注重内在体验。
3.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Shin和Johuson(1978)认为幸福是评价者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作主观性的整体评价。
这种概念属于本文所讨论的主观幸福感(Subeject Well—Being,SWB)范畴。
当代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自Wilson(1967)发表的《自称幸福的相关研究》。
Wilson(1967)认为快乐源于内在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满足到什么程度才能带来快乐感依赖于个体的适应或期望水平。
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Shin和Johuson(1978)提出的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相一致,即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状态相符合,而产生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
Diener进一步指出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维度。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1章 主观幸福感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1章 主观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e65458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4.png)
20
外部因素
2. 金钱:金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个确定的阈限。在阈限之内,金钱 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超出这个阈限后,金钱对主观幸福感就不会产 生大的影响,或根本不产生任何影响。
21
外部因素
2. 金钱:金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个确定的阈限。在阈限之内,金钱 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超出这个阈限后,金钱对主观幸福感就不会产 生大的影响,或根本不产生任何影响。
等
36
其他评估方法
➢ 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 被试在调查期间一直佩戴可穿戴设备,通过该设备主试可以随机呼 叫被试,被试需要在他们被呼叫时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情。 优点: 受记忆扭曲和错误记忆的影响小; 可以获得一个人真实的生活体验;
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试的即时活动和即时体验。
人 (Gudmundsd性别、年龄、文化等。
布兰奇弗劳和奥斯瓦尔德 (Blanchflower&Oswald,2008)在一项包 含60个国家的跨地区研究发现: ➢ 个体的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增长呈U形曲线变化,在35-50岁区间
生活满意度最低。 ➢ 对于40-80岁个体而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始终保持随年龄增长的趋
好地调动你的积极情绪,提高主观幸福感; ➢ 低强度的活动与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程度相关; ➢ 中等强度的活动则与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疼痛严重程度有关;
如何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1. 积极改善人际关系 2. 悦纳自己,相信自己 3. 坚持运动,保持健康 4. 培养个人爱好
如何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新编21世纪心理学 系列教材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fdb3f3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a.png)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
主观幸福感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对其生活和处境的看法和感受,
取决于自己对新情况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形成一种主观意识的基础”。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由若干因素组成,其中最
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不断
衡量自己在社会中的实现度、成就度和受尊重度;自我形象是指一个
人对自己在身体上、情绪上和价值观上的表现有何种理解和认可;社
会关系是指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如何受到社会价值、规则和习俗的影响以及受欢迎度。
主观幸福感测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手段,以了解每个个体的自
身感受,识别自身幸福感和负性情绪等;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识
别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中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
感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此外,除了问卷调查,主观幸福感测评还可以采用仪器设备进行
大样本测评,以了解大规模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主观幸福感理论结
构中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得根据
数据结果提供有效的干预与关爱机制。
另外,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
工作、家庭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测评准则,通过不同样本设
置和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オ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了
解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具体结构,更准确的推断主观幸福感构成因素,
并以此引导和改善个人情绪及心理状态。
[课件]主观幸福感PPT
![[课件]主观幸福感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742269cf84b9d528ea7a8a.png)
8
三、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
定值理论、动态平 衡理论、适应理论
目标取向论、 社会比较论
稳定论
文化常模理论、 文化目标理论、 人格-文化交互 理论
认知比较论
文化差异论
其他
应对方式论
社会联想论、人 格特质论
自我决定论、活动幸福论、幸与不 幸相连论等
9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人口统计学变量
社会支持 其他因素
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1 常用的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
•
• •
•
•
•
( 1) Andrews & Withey 在 1976 年编制的人脸量表,是一种单 项目评定的非文字型量表。 ( 2) Campbell 在 1976 年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包括总体 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 ( 3) 美国国立统计中心的 Fazio 在 1977 年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由 6 个分量表组成,分别评价构成主观幸福感的 6 个因子: 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 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 焦虑) 。 ( 4) Kamman & Flett 在 1983 年编制的情感量表,是以被试近期 内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其主观幸福感。 ( 5) Ed Diener 等人在 1995 年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内 容包括: 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积极 情感; 消极情感; 外在准则; 自我体验。 从总体看,这五种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施测时均具有较好的信度 与效度(姜永杰, 2007),其中 Campbell 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 和 Diener 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问卷》使用率较高。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b7384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b.png)
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
包括生活满意感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方面。
主观幸福状态就是个体对生活总体的满意,多的积极体验和少的消极体验所体现。
作为心理学令门术语,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基本特点是:①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
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③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SWB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
虽然这三个维度存在共同变化的倾向,但有时变化又可能不一致。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相对独立,其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个人在积极情感上的得分并非必然地预不出他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反之亦然。
生活满意度是SWB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什么人幸福指数最高?越来越关注幸福感,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见面后问的常常就是:这些年过得幸福吗?我们都希望获得幸福,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一个创业的人,事业有成就觉得幸福;学者认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体没大病、不孤独,就觉得挺幸福。
因此,找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什么是幸福8月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邢占军先生,他在幸福感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告诉记者,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
邢占军说,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
其次是快乐感: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
主观幸福感量表
![主观幸福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fbe2e3a2ddccda38366baf81.png)
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由三部分组成,即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
①Campell (1976)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1],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前者由8个情感项目组成,后者则由一个满意度项目组成,两者的得分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
该量表情感指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43,与生活满意度单一测题的效标相关系数为0.55。
② Bradburn(1969)编制的情感量表[1],共有10个项目,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项目各半,积极情感项目间的相关为0.19~0.75,消极情感项目之间的相关为0.38~0.72,积极情感项目和消极情感项目之间的相关小于0.10,重测信度在0.76~0.83 之间,与单个整体幸福感测题的相关为0.45-0.51。
③ Diener(1985)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包含5个项目,采用七级评分。
其信度效度指标较好,应用十分的广泛,已有不少研究中使用此量表[2]。
(一)幸福感指数量表您目前体验到的情感如何?请在适当的分数上画圈。
1.沮丧的 1 2 3 4 5 6 7 有奖励的2.无望的 1 2 3 4 5 6 7 充满希望的3.无用的 1 2 3 4 5 6 7 有价值的4.厌倦的 1 2 3 4 5 6 7 有趣的5.孤独的 1 2 3 4 5 6 7 多朋友的6.空虚的 1 2 3 4 5 6 7 充实的7.痛苦的 1 2 3 4 5 6 7 快乐的8.生活未给予我任何机会 1 2 3 4 5 6 7 生活对我太好了你对生活总体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如何?哪一数值最接近你的满意度或不满意度?十分不满意 1 2 3 4 5 6 7 十分满意(二)情感量表下面我们讨论一些问题,我们想了解你最近的感受。
在过去的几周里,你是否感到…….?请在合适的答案上画圈。
1 对某事特别热衷或特别感兴趣?是否2 感到坐立不安?是否3 因为别人对你工作的赞扬而感到骄傲?是否4 十分孤独或远离他人?是否5 由于完成了某项工作而感到愉快?是否6 心烦?是否7 仿佛处在世界的颠峰(有飘飘然的感觉)?是否8 忧郁或非常不幸福?是否9 事情在按你的意愿发展?是否10 由于某人的批评而感到不安?是否(三)生活满意度量表下面这些项目你可能赞同也可能不赞同,请选择合适的分数,说明你对下面每一项的赞成的程度如何。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4192ab69dc5022aaea00d3.png)
1
2
3
4
SUGGESTION
1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2.年龄对SWB的影响 Okma等人对l8~90年龄段的个体研究发现,SWB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有人发现大学生的SWB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有比较积极的 情感体验和高的生活满意度。在对我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SWB测查 中,发现青年人群在评估SWB的多个维度上,均不同程度的高于老 年组 。
4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简介
主观幸福感
SWB由两个部分构成: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
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
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 概括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 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 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9Βιβλιοθήκη 拓展Part4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对SWB的影响 根据人们体验幸福感的信息来源不同,可将社会文化分为个人 取向文化和集体取向文化。 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之间的相关在前者中比后者明显。 在个人取向的文化中(如欧美国家),个人较注重自身的主观体验, 倾向于区分自己与他人,直接表达个人态度和内心感受的行为 受到鼓励,和自我相关的情感如自尊,与SWB关系尤其紧密。 而在集体取向的文化中(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体必须和外界社 会规则保持一致,个人的主要目的不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而是 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个人理想往往是所属群体的理想,个人 的感觉、情绪、思想不被看作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在集体取 向的文化中,有关自我的情感取向对决定生活满意度显得不那 么重要。
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课件
![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49d2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4.png)
"幸福型汉堡"
• 生活幸福的人,享受 当下所从事的事情, 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 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 意的未来。
•
11
• “当我提到快乐的时候,我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 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 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 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 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 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 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 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 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 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 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 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5
• 5.柏拉图的幸福论 柏拉图认为智慧是识别幸福与否的基础,因为有智慧的 人才能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什么是高尚的快乐, 什么是低贱的快乐。关于幸福,他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 思辨的境地,而是进一步将幸福的内容提升到国家的层 次。所以,在柏拉图的幸福论中,幸福被推崇为整个国 家的目的所在,而非个人或某个阶级的幸福。他在“理 想国”中说:“立法者的目的不在于使这个国家里的任 何一个阶级比其他阶级更幸福,幸福应该属于整个国 家。”为了整个国家的幸福,公民们必须团结起来,各 司其职,各修其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幸福有用的 人。柏拉图有关快乐、痛苦、道德、智慧与幸福的关系 启发了后来许多的思想家。
8
• 泰勒: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必须同时包含意 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 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 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他的点点滴滴。 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力的某些时刻,而是 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 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6add28d64028915f804dc2f9.png)
不同的研究者均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或部分存在 年级差异的结论,但是具体存在何种年级差异则有争议。
13
4.2 社会支持因素
• 孔风(2012)、严标宾(2006)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 意度以及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随着社会支 持的增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随着增加(吴丹伟, 刘红艳, 2005)。辛 自强和池丽萍(2001)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个体快乐有很强的预测作 用,而且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也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水平。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报告人:牛 羊 2015-01-06 1
主要内容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及测量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一、主观幸福感的界定
主观幸福感( SWB)指评价者 根据自定的标准对 其生活质量的整体 性评估。SWB是 一种主观的、整体 的概念,同时也是 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是衡量个人生活 质量的重要综合性 心理指标。
• 全宏艳和周婧诗(2009)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除开放性外,外向性、 宜人性、谨慎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相关。外向性性格 者活泼,善于与人沟通,乐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较多的积 极事情,故体验较多的积极情感,也就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 学者安芹(2005)通过测量研究得出外向性对快乐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而神经质者常处于压抑,焦虑不安等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因体验较多 的消极情绪从而具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 姚小燕(2013)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
姜峰和郭燕峰(2010)的研究认为热恋中的大学生性别之间的总体幸福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6aeff3c2bb4cf7ec4afed0e6.png)
大学生幸福感一、幸福感概述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目前,有一种新的观点,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合并成一个维度—情感平衡度,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
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
在情感体验中,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积极情感高于消极情感。
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这部分人的比例在10%左右。
闫荣双的研究中,神经质和外倾分别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正相关,而其他三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因此,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都集中于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和外倾之间的相关关系。
国内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正相因素。
自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较强,高自尊的个体对自我持肯定的正向评价,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点,对自我较为满意,自我接纳与和谐程度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因此幸福感体验较高。
低自尊的个体则与之相反。
但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不具普遍性,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中,高自尊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
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概论
![主观幸福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284a63fe4733687e21aa61.png)
主观幸福感概论何瑛什么是幸福?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这是东方和西方、古人和今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 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
人们从哲学、语言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 、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我们只有对幸福的本质了解之后, 才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的有关方面, 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
但按照重要性来说, 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的影响作用。
在不同的领域里,人们所使用的术语不同: 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
这些术语含义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
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对幸福的理解, 有多种看法,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标准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 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
如Coa n 认为, 拥有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就是快乐,并不考虑主观状态。
A ri st ot l e “价值”看作判断标准, T at ar ki e w i ca 则将“成功”作为标准。
因此,许多人只要看到别人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或者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说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这样, 一个人在不同的评价者眼中,其幸福程度是不同的。
实际上, 古代的哲学家就是以他们自己认定的标准来评价别人幸福的。
如: 两千多年前,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幸福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https://img.taocdn.com/s3/m/9ddcbf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2.png)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f Diener(1984)所提出,主观幸福感为个体依据自我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包含情感与认知两大维度。
与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Well-BeingSCaIe,简称PWBS)并列为我国目前最常衡量幸福感的量表。
我国学者邢占军(2002)修正为中文版,共20条目。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维度Diener将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成两大维度,包含:(一)情感:意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二)认知:意指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如: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计分方式将受试者感受、反应及认同程度为评定指标,采用5点量表级分方法。
其标准为,T,表示很不同意;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点不同意;’4'表示有点同意;〃5〃表示同意;表示非常同意。
其中第4、5、6、9、10、11、13、15、17、18、20题为反向计分。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条目1 .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出路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2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从生活中领悟到了许多哲理,这使我变得意志坚定、更有能力。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3 .我确定的生活目标多数能够给我以激励,而不是泄气。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4 .我经常感到自己每天只是在得过且过。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5 .我不清楚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6 .我经常感到自己躯体一些部位特别不舒适。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7 .与旁边的人相比,我很满足。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8 .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感到满意。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9 .我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烦心。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幸福和满意度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幸福和满意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fced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1.png)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幸福和满意度人类幸福和满意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幸福与满意度不仅是个体的内心体验,也是人类社会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探讨了幸福与满意度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从主观幸福感、需求层次理论、社会认同以及积极心理学等角度解释心理学在幸福和满意度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主观评价自己内心感受的整体体验,通常包括积极情绪和满意度的综合评估。
根据心理学研究,主观幸福感受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约为40%。
人们天生具有一定的幸福基因,这决定了个体在相同环境下对幸福感的差异。
不过,环境因素也对主观幸福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个体可以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二、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它解释了人类的需求是如何影响幸福感和满意度的。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个体才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研究表明,满足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能够提高个体的满意度,而满足较高层次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因此,对于个体来说,不仅要关注物质的满足,还要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认同感。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幸福感和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个体感到自己与群体的联系和融入感越强,幸福感和满意度就越高。
社会认同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互动和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个体与同伴的良好互动、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能够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同时,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提升也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演示文稿
![主观幸福感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2ecf154431b90d6c85c73c.png)
特
点
1.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整体生活质量的重 要指标之一,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 2.主观性:指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 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因此, 测量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3.相对稳定性: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 当时情绪状态与情境的影响,但研究却证实主观 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性。
主观幸福感的 维度与测量
维 度
• 正性情感 • 负性情感 • 认知维度
Gurin和Veroff的直接询问被试是否感到快乐; Cantrir采取“自我安置等级法”:让被试者自己 确立最好的生活标准和最坏的生活标准,然后评 定自己目前生活状况所处的位置; Brabdurn设计了“情感平衡量表”; Kamman和Flat分别设计出测量情感频率和强度问 卷; Diener等编制了“生活满意感问卷”。
5.动力平衡理论 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生活事件水平和平 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它们都建立在稳定的 个人特点之上。 任何事件对主观幸福感都有三种可能的 影响:使主观幸福感提高、降低或保持平衡 水平。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机制
• • • • •
生理机制 心理机制 社会比较机制 动机机制 稳态机制
生理机制
报告班级:2010级应用心理学 报告组:邓文航、薛鹏达、李璐、 程雪薇、 张妮 2011.10
什么是幸福?
如何得到幸福?
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 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 理状态。 • 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 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 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 一次的满足。 • 幸福是一个人在梦想的实现以后 表现出来的一种成就感。
• 自我决定
主观幸福感计分方式
![主观幸福感计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62c24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7.png)
主观幸福感的计分方式主要有两种:
1、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个维度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
例如,将生活满意度的得分权重设为50%,将积极情绪的得分权重设为30%,将消极情绪的得分权重设为20%,然后将三个维度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一个综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
2、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得分进行反向计分,然后将这三个维度的得分相加,得到一个综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简介: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Well 一BeingSchedule(Fazio,1977)] 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
本量表共有33 项,其中1、3、6、7、9、11、13、15、16 项为反向评分。
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国内段建华(1996)对
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362 名大学生。
前18 项得分
男性75
女性71
研究表明本量表比其它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效能好。
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 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 个因子进行评分。
这6 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
施测时间建议:约10-15 分钟
应用评价:
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48和0.78 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
间隔3 个月后重新测查了其中的41 名学生,发现重测一致性为0.85。
GWB总分与专家面谈后对抑郁评估之一致性在0.27-0.47 之间;与
3种焦虑量表(PEI,PSS和CHQ)的一致性分别为0.41,0.40 和0.10;与3种抑郁量表(HQ,Zung和MMPI )的一致性为0.35,0.28 和0.21;它与PEI抑郁量表的一致性更高一些(0.50)。
研究表明本量表比其它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效能好。
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 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 个因子进行评分。
这6 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姓名 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 年龄 _____
一、你的总体感觉怎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好极了
2、精神很好
3、精神不错
4、精神时好时坏
5、精神不好
6、精神很不好
二、你是否为自己的神经质或“神经病”感到烦恼(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极端烦恼
2、相当烦恼
3、有些烦恼
4、很少烦恼
5、一点也不烦恼
三、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绝对的
2、大部分是的
3、一般来说是的
4、控制得不太好
5、有些混乱
6、非常混乱
四、你是否由于悲哀、失去信心、失望或有许多麻烦而怀疑还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做(在过去
的一月里)?
1、极端怀疑
2、非常怀疑
3、相当怀疑
4、有些怀疑
5、略微怀疑
6、一点也不怀疑
五、你是否正在受到或曾经受到任何约束、刺激或压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相当多
2、不少
3、有些
4、不多
5、没有
六、你的生活是否幸福、满足或愉快(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非常幸福
2、相当幸福
3、满足
4、略有些不满足
5、非常不满足
七、你是否有理由怀疑自己曾经失去理智、或对行为、谈话、思维或记忆失去控制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一点也没有
2、只有一点点
3、有些,不严重
4、有些,相当严重
5、是的,非常严重
八、你是否感到焦虑、担心或不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极端严重
2、非常严重
3、相当严重
5、很少
4、有些
6、无
九、你睡醒之后是否感到头脑清晰和精力充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天天如此
2、几乎天天
3、相当频繁
4、不多
5、很少
6、无
十、你是否因为疾病、身体的不适、疼痛或对患病的恐惧而烦恼(在过去一个月里)?
1、所有的时间
2、大部分时间
3、很多时间
4、有时
5、偶尔
6、无
/ 十一、你每天的生活中是否充满了让你感兴趣的事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所有的时间
2、大部分时间
3、很多时间
4、有时
5、偶尔
6、无5、偶尔
十二、你是否感到沮丧和忧郁(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所有的时间
2、大部分时间
3、很多时间
4、有时
5、偶尔
6、无
/ 十三、你是否情绪稳定并能把握住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所有的时间
2、大部分时间
3、很多时间
4、有时
5、偶尔
6、无
十四、你是否感到疲劳、过累、无力或筋疲力竭(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1、所有的时间
2、大部分时间
3、很多时间
4、有时
5、偶尔
6、无
/ 十五、你对自己健康关心或担忧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不关心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关心
/ 十六、你感到放松或紧张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松弛0 1 2 3 4 5 6 7 8 9 10 紧张十七、你感觉自己的精力、精神和活力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无精打采0 1 2 3 4 5 6 7 8 9 10 精力充沛十八、你忧郁或快乐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非常忧郁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快乐十九、你是否由于严重的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
而感到需要帮助
(在过去的一年里)?
1、是的,曾寻求帮助
2、是的,但未寻求帮助
3、有严重的问题
4、几乎没有问题
5、没有问题
二十、你是否曾感到将要精神崩溃或接近于精神崩溃?
1、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
2、是的,在一年以前
3、无
二十一、你是否曾有过精神崩溃?
1、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
2、是的,在一年以前
3、无
二十二、你是否曾因为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在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精神病科病房或
精神卫生诊所治疗?
1、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
2、是的,在一年以前
3、无
二十三、你是否曾因为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求助于精神医生、心理学家?
1、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
2、是的,在一年以前
3、无
二十四、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普通医生(真正的躯体疾病或常规检查除外)?
1、是
2、否
二十五、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脑科或神经外科专家?
1、是
2、否
六、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护士(一般内科疾病除外)?
1、是
2、否
二十七、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律师(常规的法律问题除外)?
1、是
2、否
二十八、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警察(单纯的交通违章除外)?
1、是
2、否
二十九、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牧师、神父等各种神职人员?
1、是
2、否
三十、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婚姻咨询专家?
1、是
2、否
三十一、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社会工作者?
1、是
2、否
三十二、你是否因自己的一些问题寻求过其它正式的帮助?
1、是
2、否三十三、你是否曾与家庭成员或朋友谈论自己的问题? 1、是的,很有帮助
2、是的,有些帮助
3、是的,但没有帮助
4、否,没有人可与之谈论
5、否,没有人愿意与我谈论
6、否,不愿与人谈论
7、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