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的学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草经集注》的学术成就
《本草经集注》的学术成就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一名《本草集注》。为南北朝时代内容保存完整的唯—本草著作。由梁代陶弘景所撰约成书于永明十年一永元二年(公元492-500年)之间。是我国南北朝时具有代表性的本草学著作。它上综《神本草经》、《名医别录》,集魏晋·六朝药学之大成:下为《新修本草》、《蜀本草》等所据。是唐、宋修订本草之范本。在我国药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陶弘景,字通明,晚号芋阳隐居,故后世亦称为陶隐居,丹阳陵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殁于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享年八十五岁。自幼好学,尤笃信道家养生之说。长而成为通儒,被聘诸王待读。中年隐居,兼信佛教,并“自誓受五大戒”,是—个“儒冠、道服、僧人鞋”三教兼容一体的人物,但其中心思想,仍以道教为主体。
陶弘景不仅精通儒道,而且对天文、地理、历算、占卜及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因其祖父皆通医术,故弘景亦继其家风对医术、本草,亦造诣颇深。陶氏除《集注》外,在医药方面,尚著有《效验方》五卷;《补阙肘后百—方》三卷。其后者尚流传于后世。陶氏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集注》全书共七卷,内容甚为丰富,书中“以神农本草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药物按自然属性,分成七类,即“玉石、草木三品合三百五十六种”;“虫兽、果、菜、米三品,合一百九十五种;有名无实三品合一百七十九种”。
《集注》于隋唐时代,是一部比较流行的本草书籍,在《随书·经籍志》与《唐书·艺文志》中皆录有其名,自《新修本草》颁行以后,则因其兼融了《集注》而被其取而代之,《集泣》因而运渐淹没,故
宋代医药学家,已是只知有陶弘景修本草—事,竟不知所撰之书为何名。明代李时珍到更把《集注》当成《名医别录》,不能不是—大误解.因此,对于《集注》的药学成就,历代匠家甚少论述,近世学者亦未有详评,今特略择几项,予以探讨。
一、整理前代本草匡正世俗陋习
自从《本经》成书以来,历经汉魏,六朝,时五、六世纪,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本草学的内容也有较大的扩九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不仅《本经》中的药物在应用中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新发现和应用的药物也有较大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少新的药学著作,诸如《胎胪药录》、《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雷公药对》、《相君药录》等,尤以《名医别录》,更是历代医家相继总结而成,但是由于当时的书籍,全靠书写传抄,筒帛转录,不免造成许多差讹。以《本经》为例,不仅在卷数上,有二卷、三卷、田卷、五卷。八卷等多种传本,而且在药物数目上也有595、431、319等多种不同。在编写体例与内容上力。七在“三品混糅,冷热外错……且所主治。互有多少等混乱情况。本草药性,乃医家赖以治病的根本。陶氏认为,古代先贤,莫不深研本草,熟诸药性。然而分见到世俗的一些庸医和市利之徒,则以药谋利害人。陶氏对此深恶痛绝,他在序例中极力抨击,谓日:“今庸医处治,皆耻看本草,或侍约旧方、或闻人传说或遇其所忆,便揽笔疏之,俄然戴面,以此表奇。其畏恶相反,故自寡味,而药类违僻,分两参差,亦不以为疑脱”。书中还揭露了当时药中的一些混乱状况,如不重视地道药材,不讲究依法采治。真假无辨,剂量不准等弊病,深感“以此治病,理难即效。为了匡正这些陋习时弊,特详搜各种本草,把当时流懒各种《本经》和《名医别录》等本草著作,进行综合)据三品药性,详加辨别拿晰谓“苞综诸经,研括烦省”,并结合当时的医藉方术及自己亲身经验,加以详细注释,撰成《集注》三卷,大书分作七卷,使《本经》、《别录》所载医家所用药品,井然有序多便于阅用。陶氏撰辑《集注》。体例严谨如全书首列序录,次分七类,书中正文参采用朱书《本经》、墨书{别录}、小字注文,亦多注明文献来源妒使历史功过,各有所归,具有较高的文献
学价值。这些体例亦为后世本草所沿用,正是由于陶氏的精心撰辑,使《本经》、《别录》、《集注》才至于长存世间.尽管这些原著早在唐宋时代已经失散,但由于《集注》成为后世修订本草的重要依据,其全部内容仍力后世谐家本草所保存。今天我们仍能品名本草中读到—千五百年前以至两千多年前的《集注》,《本经)、从中了解当时幻药学发展概况,这不能不归功于陶弘景的精心整理.
二、阐述本挚药性发展用药理论
中药的药性理论,在《本经》中已有系统的总结,但其内容仅限于秦汉时期的概括。—定言词过于简古,不便后人学习与应用;再者历经汉魏六朝的实践争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药性理论亦有新的发展,有待于加以总结。《集注》序录中,首先对《本经》序例。十三条加以注释,同时又将《本经》以后的药性和用药理论仁了全面的总结.在药性及应用理论方面,《集注》在以下几方面有较大发尾。
1、详述三品药性;药性有三品的划分,是《本经》药性的最高概括;眦把它列为序例之首,同时也是《本经》编辑的体例,《集注》既对《本经》原文详加注释,同时腕当时实践加以发挥,如《本经》谓上药“主养命”,陶氏进而指出“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气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岁月长服,必获大益”。《本经》谓下品药“主治病”,陶氏则又指出:“倾损中和,不可恒服,疾愈则止”.《本经》谓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使,而陶氏则曰:“今合和之体,不必偏用,自随人患苦。参而共行”.
2、重视性用量合参。《本经》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陶氏进而指出:“又有分剂称两,轻重多少,皆须甄别.若用得其宜,马病相合,入口必愈,身安寿延,若冷热乖戾,真假非类,分两违,汤丸失度,当差反剧,以至殆命”.可见陶氏既重视气味全参,亦注意到剂量与服用方法,这无疑是对临床用药理论的发展.
3、注意毒药的应用方法,《本经》谓“毒药疗病,先起如果米,病去即止,不去倍之,……”.陶氏则具体补充了“一物—毒,服一丸,如细庥;二物—毒,服二丸如大麻;……六物一毒,服六丸如梧子”的
具体用量。同时指出“毒中又有轻重,如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芜花辈邪。凡此之类,皆须量宜。”可见陶氏对毒药的认识和毒药的应用不仅注意方中毒药比例及用量的多少,而且注意到毒性有强弱的不同类别.更应审察其用量.
4、全面强调辨证用药。《本经》谓“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各随其所宜”。陶氏进而强调“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坏风俗.并各不同”。这里除了强调“寒热补泻’药性的应用外,还注意到患者的性别年龄老少,情志苦乐及地土风俗等因素,实为后世辩证用药的大纲。同时对后世“药性皆偏论”,以及唐宋’脏腑寒热虚实标本辩证”理论也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集注》对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理论及药物服用方法,药性与药剂的关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三、总结本草成就提高采制配伍
《本经》成书以后。不仅药物数量有很大的发展,治疗经验也不断累增多;而且药物的采制、鉴别以及应用配伍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集注》对这些成就的总结也是比较全面的,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作了较大的贡献。首先在堵药采治方面,陶氏提出了,“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若用药不择产地,则“气力性理,岂得相似,所以治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集注》于每药之后均注明了出产的地域,说明陶氏对此的重视,同时也为后世创立“地道药材“的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采药时月方面,陶氏总结了“根物多比二月、八月采,谓春初津润始萌,未衔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则枝叶就枯,又归流于下,令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其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耳的规律。这里既指出了按时节采收的具要求,而且揭示了按时采收的原理。这些论述是非常宝贵的,一直指导着后世药物采集的实践在药物的真伪鉴别防面,陶氏也是非常重视的。在《集注》卷上序例中,他批评当时匠人“真伪好恶莫测“,指出药书之中“巧伪百端,皆非宰实”,“以此治病,理难即效”故他在《集注》各药的注文中,多记有辩药的内容,如辩消石之法,谓“强烧之紫青烟起,……是真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