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

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

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本文把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分为传统管理、理论形成、现代管理理论、后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论述了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溯源,并对管理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管理学在概念引进、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学理论的传统管理阶段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突出特点是经验型管理。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是《国富论》。

他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有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理论形成阶段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学者更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其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现代管理理论是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不断发展的。

它通过对组织和管理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科学管理理论1.1 理论概述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

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认为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1.2 原则和方法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原则包括任务分工、工时标准化和奖励制度等。

它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1.3 影响和局限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忽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行为科学理论2.1 理论概述行为科学理论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它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2.2 人际关系和动机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和员工的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

2.3 影响和局限行为科学理论的浮现使管理者更加关注员工的情感和动机,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过于简化员工行为的复杂性和忽视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三、系统管理理论3.1 理论概述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份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3.2 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系统管理理论提出了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实现组织的协调和高效运作。

3.3 影响和局限系统管理理论的浮现使管理者更加关注组织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四、战略管理理论4.1 理论概述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它强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组织内部资源的配置。

4.2 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了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的方法,以匡助组织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实现竞争优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于20世纪初提出。

泰勒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如分工、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他认为,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工作过程,可以提高工人的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理论(Behavioral Management Theory)行为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人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人的心理需求对工作动力和满意度的重要性。

他们强调了员工参与决策、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

3. 系统管理理论(Systems Management Theory)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成。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德鲁克和赫伯特·西蒙等人提出了系统思维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管理领域。

他们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整体系统的目标,并通过协调和优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提高组织绩效。

4.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的绩效取决于其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杰弗里·佩尔和理查德·斯科特等人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并指出组织需要与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所需的资源。

他们强调了组织间的合作和联盟对于提高绩效的重要性。

5. 知识管理理论(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知识管理理论关注组织如何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利用知识资源。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强调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行为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德鲁克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应该关注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卡尔·韦尔斯提出。

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

5. 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五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来确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目标。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6.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六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圣吉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产,应该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的重要性。

二、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具备变革管理的能力。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变革策略和有效的变革实施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理论综述1. 介绍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规划和控制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涉及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

本文将综述管理学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并讨论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2.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强调通过系统地分析和改善工作过程来提高效率。

该理论主张通过精确测量工作任务和时间来优化生产力,并强调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密切合作。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生产线上应用广泛。

3.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关注个体和团队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传统观念下以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结构。

然而,人们意识到个体行为、动机和人际关系对于组织成功至关重要,因此行为科学理论强调了员工参与、动机激励和沟通等因素的重要性。

4. 环境适应理论环境适应理论认为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中的变化,以确保其生存和成功。

这一理论由理查德·赫茨伯格和尼克拉斯·特量提出,他们认为组织需要灵活地应对变化,并及时采取改变策略,以便保持竞争力。

5.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于知识管理的理论强调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该理论侧重于通过捕获、共享和利用知识来增加组织创新能力。

它强调组织内部学习、知识流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 变革管理理论变革管理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变革过程的一门学科。

该领域涉及到系统性地规划、实施和监管变革项目。

变革管理理论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抵制和提高变革的成功率。

它强调有效的沟通、参与和培训的重要性。

7. 其他管理学理论除了上述提及的理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管理学理论值得关注,如领导力理论、团队建设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管理学领域,并为组织提供了不同的工具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

8. 结论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思路探讨

管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思路探讨

管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思路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学也在不断地进步着,新的理论和思路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管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思路进行探讨,以期对读者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系统化管理思想系统化管理思想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理论,它通过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整合,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其主要思想是,将组织看做一个系统,该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所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来实现发展。

系统化管理思想要求管理者充分了解组织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二、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协同作用,实现价值的增值。

其主要思想是将企业的各个环节看作一个价值链,通过对这个链条的精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价值。

价值链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对目标客户进行清晰的定位,还要求企业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参与管理是一种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决策的管理方式。

其主要思想是,企业应该将员工看做企业的重要资源,并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能力,让员工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参与决策和管理。

通过全员参与管理,可以让企业更加富有创新性和竞争力,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管理方式。

其主要思想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获取各项业务数据,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

数字化管理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又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五、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是一种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的管理方式。

其主要思想是,企业应该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激发员工对创新的热情和创造力,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推动企业创新。

创新管理要求企业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和开放的创新思路,同时要搭建好有效的创新管理平台,来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管理学最新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管理学最新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管理学最新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管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

本文将对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1.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在数字化管理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方法,如数据驱动决策、智能供应链管理等,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2.可持续发展管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管理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创新管理包括组织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多个方面,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环节。

如何激发员工创新潜力、构建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都是当前管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4.全球化管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全球化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门议题。

全球化管理涉及跨文化管理、国际市场拓展、全球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要求企业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挑战。

二、管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跨学科融合未来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跨学科融合。

管理学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进行深度融合,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跨学科融合能够为管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管理学不断创新和发展。

2.人文关怀未来管理学的发展将更加关注人文关怀。

管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组织运作和效率提升,更应关注员工的幸福感和成长。

人文关怀管理强调关爱员工、尊重个体,注重员工的自我实现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源,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效率,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

泰勒提出了“一人一岗位”的原则,强调科学分析和测量工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2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以提高工作绩效。

该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激励和人际关系的概念。

3.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由卡尔·韦尔斯提出,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该理论强调整体观念,管理者应该关注组织内外的环境因素,并通过协调各个子系统来实现整体目标。

4. 资源依赖理论(20世纪70年代)资源依赖理论由杰弗里·佛尔曼提出,他认为组织的成功与其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有关。

该理论强调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管理者应该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以获取所需资源。

5.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它强调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共享和应用。

知识被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者应该注重知识的获取和管理,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 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需要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管理者应该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决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趋势。

管理者应该考虑组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将成为未来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向。

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

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

自20世纪初以来,行政管理理论在不断地变迁和发展。

这一变迁可以追溯至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也与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行政管理理论的变迁,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和原因。

一、科学管理时代20世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科学化管理”,即工作任务的科学分析和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在工业生产领域获得了很大成功,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行政管理领域,这一理论对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提出了要求,促进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行政学时代20世纪中叶,行政学成为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官僚制度理论,认为官僚制度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对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为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促进了行政管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三、组织理论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组织理论成为行政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

西蒙提出了“满意模型”,认为管理决策是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强调了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态度对决策的影响。

这一理论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出了组织问题的新视角,促进了组织行为和组织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四、新公共管理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成为行政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机制和效率导向,提出了政府治理的新范式,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促进了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对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五、社会学习时代21世纪初,社会学习成为行政管理领域的新兴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认为组织应该具有学习型能力和创新型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这一理论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促进了行政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网络治理时代21世纪后,网络治理成为行政管理领域的新兴理论。

网络治理强调多参与、多治理和网络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治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21世纪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新趋势5200字(论文)》

《21世纪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新趋势5200字(论文)》

21世纪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新趋势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二、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因素 (2)(一)产业战略观 (2)(二)企业理论观 (3)三、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3)(一)人本理论 (3)(二)激励理论 (4)(三)知识创新理论 (5)四、总结 (6)参考文献 (7)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速,企业管理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进行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市场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在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战略管理理论时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社会需求、经济发展趋势等相关理论综合企业管理,形成企业管理理论,以便更好的管理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企业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企业管理理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从以人为本、激励、知识创新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化,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关注人的心理、及其驱使的行为等对组织效率、目标影响的行为科学理论开始在西方出现并流行。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通过在霍桑工厂的实验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的概念,企业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员工满足度应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人们开始认为,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其行为与组织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要提高组织的效率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除了生产方式的改进,重视对人的管理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环节,必须通过行为规范、组织条例、规章制度等硬性条款来规范人的行为。

此时开始,管理及管理创新开始找到了人的心理维度,以前的理性人假设不能完全描述企业中员工的状态。

美国管理大师哈默(1990)’提出“企业重组”(BPR)的概念。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为组织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以实现高效的组织管理和运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一、科学管理1.1 科学管理的起源科学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弗雷德里克·泰勒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过研究工人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科学地规划、组织和控制工作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1.2 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它强调标准化、专业化和效率化的管理方式,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3 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灵便性,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员工参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组织需求。

二、行为科学管理2.1 行为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中期兴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他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员工行为的研究,提出了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

2.2 行为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行为科学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通过激励和参预,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满意度。

它强调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员工参预的重要性,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2.3 行为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员工的变化,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三、系统管理3.1 系统管理的兴起系统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

他提出了系统管理的概念,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份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开始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效率转向如何适应环境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许多多新的管理理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

可以说,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丛林已经枝繁叶茂。

本文以经典的管理学理论发展为基础,对21世纪管理学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了管理学的阶段性发展进程。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经典理论阶段性发展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in 21st century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main topic of business management began to shift from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rganization to adapt to the areas of the environment, many new theories have emerged since the 1980s, it can be said,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flourish. Based on the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collated and summarized some new theory of 21st century. And investigate the ph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nagement.Keywords:Management theory, classical theory, phased development process引言: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产生了。

管理学的早期管理思想总结

管理学的早期管理思想总结

管理学的早期管理思想总结管理学的早期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这个时期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学的起源。

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思想被提出和发展,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管理学的早期管理思想的总结,总结了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

1. 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工业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的,他在工业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主张,管理者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工人。

他还强调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实现最高效率的生产。

科学管理理论的成功展示了管理者如何通过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有效利用资源来提高生产力。

2. 行政管理理论(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ory)行政管理理论由法国工程师埃米尔·韦伯(Henri Fayol)提出,该理论侧重于组织和管理的原则。

韦伯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五个基本职能: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他还提出了14个管理原则,包括分工、权责一致、一致性和纪律等。

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有效运作。

3. 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人际关系理论是由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和他的同事于1920年代和1930年代在西方电器公司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工作环境对工人行为和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与物质奖励相比,人际关系和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更为重要。

这个理论挑战了科学管理理论中机械性的观点,提出了关注员工需求和合作的思想。

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使管理学的研究重点从生产效率转向了人的角色和需求。

4. 管理者角色理论(Managerial Roles Theory)管理者角色理论由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提出,他观察和分析了当时管理者的行为。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摘要:管理学是管理实践的升华。

管理活动自从人群出现便存在了,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管理学伴随时代的发展也走过了100年的岁月。

本文对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列举了新世纪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近况。

关键词:管理学范式发展以泰勒(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的原理》(1911)以及法约尔(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作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刚到100年。

在这近100年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实践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管理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

虽经历百年发展,主流管理学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管理学距离成熟学科的标准还相去甚远。

一、研究范式理论的新发展管理学研究中所指的范式是由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学家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其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

他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范式是一个时代提供给社会参与的在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方面被普遍认识的科学成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科学范式是科学研究中广为接受的范例,包括科学定律和理论科学仪器的制造和使用技术,这些范式发挥模范作用据以形成特定而一贯的科学研究传统。

自管理学“诞生”之日起,人们对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一直存在争议,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

研究对象的不统一,使管理学研究具有前范式特征。

在进入一个位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后现代转向”时期,管理学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是走向统一还是愈益疏远,妄下结论未时尚早,需要拭目以待。

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

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

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现代管理理论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

从传统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管理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从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发展历程1.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开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强调工作分工和绩效考核。

1.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由埃尔顿·梅奥提出。

该理论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倡导人性化管理。

1.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强调整体性管理和系统化思维,注重组织的动态平衡和创新能力。

代表性理论有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哈姆尔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二、发展趋势2.1 全球化管理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全球战略视野。

2.2 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创新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2.3 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管理已成为管理的新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发展趋势3.1 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方向,企业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上实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是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建立开放的组织结构和灵活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

3.3 创客文化管理创客文化管理强调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项目管理,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活力。

四、发展趋势4.1 多元化管理多元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趋势,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组织文化。

4.2 敏捷管理敏捷管理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式,企业需要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快速的决策机制,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引言现代管理理论是指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组织需求,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主要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其核心观点是将工作分解为简单的任务,并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确定最佳工作方法。

这一理论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 行为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他们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受到组织氛围和领导风格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员工参与决策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3.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和利奥·伯纳德。

他们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影响整体绩效。

这一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全局思维,注重组织内外部的相互作用。

4.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观点,如战略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这些理论不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组织需求。

三、发展趋势1. 灵活性和创新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市场环境和组织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未来的管理理论将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2. 数据驱动决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未来的管理理论将更加重视数据驱动的决策,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3. 跨文化管理全球化使得组织面临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客户。

未来的管理理论将更加注重跨文化管理,培养全球化的管理人才,提高组织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管理的重要议题。

21世纪管理理论创新趋势研究(1)

21世纪管理理论创新趋势研究(1)

21世纪管理理论创新趋势研究(1)一、管理理论开展历史回眸人是社会动物。

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

因此,可以说从开始有人类社会起就有了最初的管理活动。

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开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开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公布的第一部法典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

它们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养。

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开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方案、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

最有代表性的是亚当。

斯密发表的?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开展有着重大奉献,其中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而这段时期的大量的管理实践也为现代管理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

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

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解决的问题。

此时,泰罗的科学管理应运而生。

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根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

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那么、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该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时间研究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成为该理论的代表作。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强调人的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并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系统理论(20世纪50年代)管理系统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系统,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成,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该理论由卡尔·韦尔斯等人提出,强调组织的目标、环境、技术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是综合各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等。

该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创新和变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发展趋势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更广泛的竞争和合作机会。

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差异,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2. 技术创新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者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3. 灵活性和创新趋势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管理者需要具备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以推动组织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管理者需要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同时,管理者需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 多元化和包容性趋势多元化和包容性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趋势。

综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综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综述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系统地用于指导企业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一般可概括为三个重要的阶段 :经典战略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

影响企业竞争的变量急剧增加且各变量的变化明显加快, 从而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较低,企业战略的目的不是保持优势,而是主动放弃原有的优势,并不断创造新优势,这才是企业长期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利润率的主要途径. 企业需要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战略以保持自己的生存.动态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创建、集成与再配置组织内部与外部能力的能力。

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及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

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第一,“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 第二,“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路径,并在三个关键要素基础上来构建他们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观点体现在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思想之中。

穆尔把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 这种经济联合体的涵盖范围很广, 包括企业的一系列微观关系, 既有垂直关系, 包括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又有水平关系,包括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关系,也包括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观要素, 诸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

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学方法论的最新发展趋势综述摘要:自从人群出现便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也便随之诞生。

管理思想方面的论述在东西方都有许多记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化全球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也在不断催生着新的管理学方法论。

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管理学方法论研究也相应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管理理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然而我国关于管理学方法论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发展状况也与国外有显著差别[1]。

本文对国内外管理学方法论的最新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并得出启示性结论。

关键词:管理;管理方法论;管理学最新研究;发展趋势从古至今,管理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

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管理是否能够高效进行直接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成败,一个组织的高效管理往往能使组织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见管理在组织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东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了源远流长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然而我国真正把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所以我国应努力加快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 建立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仍有许多路要走,现对东西方管理学方法论进行评述。

一、西方管理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评述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 其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的目标。

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 在管理学形成之后,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 3 次比较大的变革, 形成了 3 个重要的历史阶段[2]。

(一)第一阶段为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是建立在“物本主义”基础上的古典管理理论, 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

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韦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管理,研究方法以工业工程方法为基础,泰勒及其追随者鲜明的体现出这个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新发展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开始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效率转向如何适应环境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许多多新的管理理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

可以说,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丛林已经枝繁叶茂。

本文以经典的管理学理论发展为基础,对21世纪管理学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了管理学的阶段性发展进程。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经典理论阶段性发展引言: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但假定泰勒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以及法约尔的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走过仅百年而已,一百年来,管理学作为一门最新的学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学习者,著作文献的数量呈指数上升,显示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现今的21世纪,人类文明更加需要管理学。

21实际的管理学已经形成了由组织行为学理论,组织结构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三大主导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理论网络,包括决策理论,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知识管理和创新等前沿领域都以企业绩效作为核心。

以“资源观”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和社会网络等制度理论,则是由管理学延伸出来的两个重要方向。

一管理学思想回顾与评述(一)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1.管理的科学化与行为化--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在20世纪初,泰勒等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

泰勒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观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使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

达到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倡导者个人经历的限制。

法约尔等人对泰勒的管理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补充,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专项组织结构,管理原则的合理化,以及管理者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兴起。

行为科学学派认为:组织成员是社会人,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组织应该采用新型的领导理念。

行为科学学派专注于对人的社会性的分析,同时构建了一系列著名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麦格雷格的X-Y理论等。

2.管理的知识化—从社会人到知识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

此时,知识成了组织和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管理进入了知识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

20世纪80年代一号,他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

这些专家来自根据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进行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波特提出了战略分析的“五力模型”,以及更具影响力的三种发展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彼得圣吉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

(二)对原有管理思想理论的评述1.关注运营效率,成本和质量,忽视创新。

科学管理产生的根本动机就是改善原来组织运营的低效率。

科学管理的巅峰之作---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都在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将成为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在经典的管理学体系指导下,管理者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已经无形中扼杀了员工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2.关注控制,忽视员工的自我管理和创造力。

在传统的模式下,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正在逐步消失。

工业经济时代所创立的管理学体制十分强制,韦里克和罗宾斯都将其设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但控制就意味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回路。

知识型员工具有更高的素质,他们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严格的控制就会显得多余。

同时,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严格的控制将会阻塞他们对组织的创造性意见。

3.关注组织内,忽视组织间。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着力强调的是组织内部运营的效率,很少关注组织间的问题。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之需要关注如何优化内部的运营流程就可以实现绩效的提升。

事实上,在企业不断融入“价值网络”的今天,利益相关者的发展规划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注重稳定,束缚变革和创新。

原有的管理学理论体系限制了组织的进步与变革,限制了组织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今天的组织不应该地址变革或鼓手过去,需要几只,灵活性和高度敏感性。

而传统的管理却致力于确保人们以以往的方式行事。

二 21世纪管理学新的理论发展与评述(一)现代管理学的价值困境进入21世纪,管理领域的现状与过去相比似乎无太大的改观,正如明茨伯格的评价:尽管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管理者和研究者们仍然对于领导的本质没有实质性的理解。

Bedeian通过对管理学25年来的相关论文的研究和考证,发现管理学研究者过度追求复杂变量,而忽视了人的行为因素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结论与管理实践的相关度不高,也不关注政策实行者对于研究成果的理解和采用。

Miller,Vaughan和Beverly 等人认为,管理学仍旧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缺憾:制度上缺乏自我批判的机制;概念含糊不清,无法统一;流于时尚,存在着诸多更加严谨学科无法包容的矛盾。

McGrath也认为,尽管管理学教育和研究呈繁荣趋势,但由于对学术合法性的过分强调,史研究者们过于看重其他传统核心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对于管理学的支撑作用,从而忽视了针对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涉猎的基本问题以及对管理实践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的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价值体现以及管理研究至于管理实践的价值体现已经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

如Khurana所说:如果管理学的研究主体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框架,方法,从而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却无法真正关注实践中管理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这种说法本身就使得管理学面临着风险。

Whetten,Felin和King在2009年提出,组织中常常会出现从心理学或社会学中借鉴理论或概念的情况,他们提出了一些与理论相关的意外结果和超理论的挑战,并强调了理论借鉴的原因与途径。

他们采用了案例的方法,通过组织中两个重要理论的借鉴,详细地说明了纵向理论和横向理论借鉴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肯定了跨学科发展和跨学科方法的重要意义。

他们指出,在组织研究中合理的借鉴理论关键是要将组织看做是社会行动者,强调组织社会形态和组织社会情境的独特性。

(二)21世纪管理学面临的问题理论前沿1.21世纪管理学面临的问题(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向转以知识与信息为主传统的资源。

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

但有人说,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

假定这一说法成立,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否应该放弃,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又应该如何?90年代风行欧美的组织改造理论与实践,似乎是先知先觉者的先行行为,然而确实有其历史的背景和未来的呼唤。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

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

现在不也有许多管理者在号称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似乎在寻找一种未来的范式吗?(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加速。

发展的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

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

然而使组织真正成为有学习能力,有超然思维的有机体又谈何容易。

21世纪中有哪些组织能真正成为这样的组织,从而保持不败的地位呢?(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

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现在开始探讨未来的管理伦理也许会给从今天走入未来的管理者以莫大的帮助。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是充分越是丰富,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

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

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管理学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

(6)组织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谋求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利益。

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21世纪的人们将更多地体会世界的渺小、地球的可爱,人们将更多地超越自己的国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意义上,人类是一个整体,他们将没有国界,人类的经济行为将从全球的长远角度来考察。

如果说过去的20世纪的那些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时还仅仅从比较利益、突破市场壁垒、谋求更大利益的角度出发,那么21世纪的跨国企业也许应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福利的增长而设想,这是否是天方夜谭?(7)组织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21世纪也要发展,然而20世纪的人们在发展时竭泽而渔,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候反常等等,这一切给21世纪的发展带来困难,人们不禁要大声地问:人类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吗?21世纪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支撑这个社会经济支柱的企业也应有自己的答案。

企业首要的是生存,就像人类一样,然后才能有发展。

21世纪中企业应以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相一致,这应该是未来管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8)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

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

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如大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薄的问题,小至一个企业拓展新市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