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新版)湘教版
3.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 使用简洁的关键词和短语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和分类。
- 用图表或图形来展示地形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4. 艺术性和趣味性:
- 设计有趣的图形或图案来表示不同地形,如山地可以用山形符号表示。
- 使用颜色和字体变化来增加视觉吸引力,如使用不同颜色的字来表示地形分类。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世界的地形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地图册:提供一系列世界地形分布图,包括地形类型和特点的详细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
2. 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和行为,我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如果发现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或困惑,我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测试:在课堂结束前,我会进行一次小测试,以评估学生对世界地形的分类、特点和分布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结果,我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如果有学生测试成绩不理想,我会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点的不足。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形分析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地形分析的应用。
地理初一上湘教版世界的地形教学案
地理初一上湘教版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教学目标1、明白得地势、海拔、相对高度等差不多概念,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了解五种陆地差不多地势的特点及其分布,熟悉各种地势的“世界之最”,在地图中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并记住要紧山脉名称及其分布。
了解海底地势结构。
3、联系当地地势特点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进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1、五种陆地差不多地势的特点及其分布。
2、世界两大山脉带,海底地势结构。
教学方法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几幅图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等世界闻名的地势区,同时教师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的高度与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的高度相渲染,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到世界陆地高低不平,相差太大了!教师及时导出:不仅世界陆地相差专门大,确实是海底也是高低不平的。
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世界的陆地地势和海底地势。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陆地地势1:自主学习读教材第27、28页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地势?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势分为哪五种?(2)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注意:它们差不多上指垂直距离)在地图中标注的高度应是海拔依旧相对高度?什么缘故?(3)课文中A、B、C三点的海拔各是多少米?你会运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吗?(海拔和相对高度是描述某地高度的两个最差不多的概念)(4)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盆地具有如何样的特点?【学法指导】五种地势特点的比较应从海拔、相对高度和地表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读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势图,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
它们各有哪些闻名山脉组成?各自又呈什么走向?个性化修改分布在哪个大洲?(6)在填充图册上填出下列山脉名称: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了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地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世界地形的认识尚不全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掌握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世界地形分布图、地形图阅读方法等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图片、图表和实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形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及其特点,呈现各地形区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地形区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各地形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组汇报,总结各地形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巩固(5分钟)练习题:请学生阅读地形图,判断各地形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讨论:请学生思考世界各地形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一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和理解地形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地形的好奇心。
-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陆地地形:- 五大基本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 各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2.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 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
3. 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的构成要素:等高线、颜色分层、图例等。
- 如何通过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
【教学重点】- 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
【教学难点】- 地形图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世界地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地形的初步认识。
2. 讲授新课(20分钟)- 陆地地形:- 介绍五大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 海底地形:- 介绍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和形成原因。
- 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海底地形的动态变化。
- 学看地形图:- 讲解地形图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 展示实际地形图,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地形类型。
3. 师生互动(15分钟)-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地形类型,总结其特征。
-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地形图上的不同地形,通过身体语言展示其特征。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同步优选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教学设计授课时间:问题二:1.认识陆地地形的特征?2.认识海底地形的类型?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地带。
高原:分布面积较广。
平原:河流的中下游,主要由河流冲击而成。
学生总结。
完成问题二:1高低起伏地形形态复杂。
2.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洋中脊。
同桌相互交流,评价彼此掌握知识情况。
知识具有条理性,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合作探究承转:认识了陆地地形名称以及海底地形名称和分布。
问题:根据教师提供的世界地形图,探究下列问题。
1.各大洲的各自地形特点?2.海底的地形特征?3.探究海底地形的各自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并给予点评。
合作交流,完成问题:1.亚洲: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非洲: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欧洲:地形比较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大洋洲: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平原为主北美洲:地形比较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南美洲:地形比较复杂,以平原高原为主南极洲: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2.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3.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洋盆: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突出重点知识以及对难点知识的挖掘和掌握。
形成感性认识,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一、教案主题: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分布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地形的分类、分布及特点。
2. 难点: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2. 教学新课:讲解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定义和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如亚洲的平原、非洲的高原、欧洲的山地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世界地形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小论文。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地形知识。
六、教案主题: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分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2.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2. 难点: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2. 教学新课: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如亚洲的平原、非洲的高原、欧洲的山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小论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世界的地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并能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的地形特征,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地形的兴趣,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七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地形的概念和分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要素,你们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
3. 教师:很好。
那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吗?请举例说明。
4. 学生举手回答。
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
2. 教师: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地形。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3. 学生观察并思考。
第三环节:讨论与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形进行讨论。
2. 教师:现在,请你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你们选择的地形。
你们可以讨论这个地形的特点、地理位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3.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
(例子:小组A选择了山地)学生A1:我们选择了山地,它的特点是地面高度较高,地势陡峭。
学生A2:对,山地通常有很多山峰和峡谷,非常壮观。
学生A3:而且山地的交通不便,因为山地地势陡峭,道路建设困难。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
湘教版世界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分布和海洋分布;掌握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能够识别世界主要地形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利用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2. 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3.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识别。
三、教学难点1. 地形类型的划分和特征;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地形模型等教学工具;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吗?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识别世界主要地形区。
3. 课堂讲解:讲解各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利用地形模型,直观展示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亚洲的青藏高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识别的地形区及其特点;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绘制世界地形分布图,加深对地形区的认识;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地理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世界不同地形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
2. 结合地理知识,邀请当地地理专家或旅行社导游,进行地形区的实地考察和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区的特点和魅力。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五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1.2.学会识别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
1.3.了解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其特征。
1.4.了解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及其分布规律。
2.技能目标:2.1.能够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2.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3.能够阅读和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简图。
3.过程与方法目标:3.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地形知识的能力。
3.2.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陆地地形1.1.介绍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1.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海底地形2.1.介绍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
2.2.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学看地形图3.1.教授如何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包括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图的优势和不足。
3.2.练习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形图片和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2.创设情境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如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地形知识。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展示不同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地形?”。
2.讲解新知2.1.详细讲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3 世界的地形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5)
流
与
展
示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
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一.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二.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
了解海底地形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习的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世界地形图”从中找出世界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熟读名称,记清位置。
板
书
小组评价与反思
教学
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法与教具
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预
习
与
检
查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
引入新课:
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讲授新课:
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课题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4、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5、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四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别并描述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如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如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沟、海岭)。
-学会使用地形图,识别等高线、颜色表示法等常见地形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类型及特征。
2.地形图的识别和应用。
【教学难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教学准备】1.世界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模型、PPT课件。
2.互动教学工具(如投票器、答题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描述所看到的地形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解(20分钟)陆地地形展示世界地形图,介绍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陆地地形类型。
结合实例(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讲解各种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提问互动: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地图上指出不同类型的陆地地形。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陆地地形,讨论其形成原因和对当地环境、经济的影响。
分享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陆地地形的类型和特征。
强调地形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检查学生对陆地地形的掌握情况。
导入新课:介绍海底地形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是否对海底地形有所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海底地形展示海底地形图,介绍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沟、海岭等海底地形类型。
3.2世界的地形 教案(表格式)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平面。
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0刻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简单来说就是两地海拔的差。
起算点可以是任一地点。
学生:完成练习读图进行计算:高度(米)1400 A1200 1000800 B600 400 2000 -200①A、B 、C 、D 、E 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A:1220米 B:620米 C:220米 D:300米 E:50米 ②A、B 两点和D 、E 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A 、B 相对高度:1220-620=600(米) D 、E 相对高度:300-50=250(米)拓展:教师展示题目:已知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的高度为592.5m, 华润大厦的高度为392.5m,求两座大厦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592.5-392.5=200米【设计意图】帮助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定义,并且能够进行基本的 运算。
(3)陆地五种地形教师讲解: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教师:展示图片带领学生认识地表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学生:认真观看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分析不同的地形海拔高低和 地面起伏的特点。
师生一起总结:20008002001400E2600 3200(米)DC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共同点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低(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小高原 较高(500米以上) 外围陡,内部和缓 山地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较大,沟谷较深地面崎岖不平丘陵较低(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 、B 、C 、D 、E 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 地形类型?【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展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更加轻松掌握五种地 形类型。
后用表格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带领陆地地形的分布特点,识别世界著名的 地形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及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延伸,也是对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开始。
本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形的基本概念,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形的认识还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地形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世界的地理分布了解不多,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引导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能通过地图分析,了解世界地形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世界地形的分布情况。
2.难点: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讲解世界地形的分布情况。
2.地图分析法:分析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地形的分布情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地形分布图、地形类型图片、相关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地形的多样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地图上的这些地形吗?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2.呈现(10分钟)讲解世界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地球的面貌教学设计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世界的地形第1课时陆地地形海底地形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运用对比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海拔与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
运用阅读地图或绘制地图的方式了解世界主要山脉带、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海底地形的分布。
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
(区域认知)2.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区域认知)4.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1.区别世界五种陆地地形的形态特征。
2.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布。
难点: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填图法、实地考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自青藏高原的卓玛却说珠峰的高度只有4 000多米。
这是怎么回事呢?海拔概念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甲的海拔是1 500米,乙的海拔是500米,丙的海拔是-500米相对高度概念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甲、乙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甲、丙的相对高度是2 000米2.陆地五种地形的特征教师: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那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哪些?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展示五种陆地地形的景观图片,完成下表。
点拨:描述地形类型特征从海拔和地面起伏两个方面着手。
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表示地面高度的方式;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海底地形及分布以及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认识世界地理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的地形类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浅。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地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形类型,掌握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分布,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的地形类型、地形特点及分布。
2.难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地形吗?它们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地方?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的地形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三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会使用地形图,并能识别不同的地形类型。
3. 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看地形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2. 地形图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地球地形图。
2. 海底地形图。
3. PPT课件。
4.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地形,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学方式:观察法、提问法二、陆地地形(10分钟)1. 教师讲解陆地地形的种类,如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这些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观察法、互动法三、海底地形(10分钟)1. 教师讲解海底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这些海底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观察法、互动法四、学看地形图(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识别地形类型、如何判断高程等。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尝试阅读地形图,说出自己发现的地形类型和特点。
教学方式:讲解法、实践法、互动法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地形图,要求学生阅读地形图,识别不同的地形类型。
2. 学生互动: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发现和收获。
教学方式:实践法、互动法【板书设计】1. 教师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式:板书设计、总结法【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了解五种根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根本概念。
2、五种陆地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课采取比拟法,因为有比拟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拟。
【教具】:
多媒体、地图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七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分布、大小以及洲界限,那么,外表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是平坦还是上下起伏呢〞学生:上下起伏的,〔其它答复〕。
教师:恩,是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干点和看法,但上下起伏是对地表形态最好的形容。
那么我们首先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看看世界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
〔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世界的地形是不是上下起伏以及多种多样的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起的,有的是凹陷的,我们就把这些地球外表上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今天教师将带大家去探秘世界的地形。
〔板书:第三节:世界地形〕
刚刚教师已经提到什么是地形,有哪位同学记得吗〞学生:是地球外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教师:这位同学答复得非常棒。
地形就是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一定要记住是地表各种各样的上下起伏的形态。
〔边讲边板书:一、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各样上下起伏〕
地表的上下起伏是在陆地上能看见的,但是还有一些被海水淹没,存在于海底的,因此我们把地形总体分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二:陆地地形〕我们先来看看陆地地形是怎么区分的,人们根据高度和形态特征的差异将陆地地形分为了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边讲边板书: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刚刚说到了,人们是根据高度来区分陆地地形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地形的上下呢〞同学们先想想,我们人也有上下,我们平时是怎样来表示我们自己的身高呢〞
学生:用尺子量、比高矮……
教师:同学们的答复都很正确,用尺子量出来的高度就是绝对身高,是你的真正的身高,是确定的,而和别人相比出来的身高那么是相对于别人的相对身高,是不确定的,这就与和你比身高的对象有关。
在地理上,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地形的上下。
〔便板书边讲述〕
高度表示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要注意是垂直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点之间的高差
随后把第一PPT放出来,让同学们算算A、B两点的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让学生懂得怎样算。
然后再把第二幅小动物的身高比例的图挂出来,让同学们来帮助小动物比身高以及他们之间的绝对身高,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小鹿、骆驼和小鸭的绝对身高是多少,那么他们对于其他小动物的相对身高又是多少呢〞动动你们的小脑瓜算算,这样有给同学们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有一个真实的概念,让同学们加深对绝对身高和相对身高的理解。
我们知道了如何表示地表的上下,那么五大陆地地形又具有怎
么样的上下形态特征呢〞接下来我就带同学们来看看五形,运用比拟法区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地形类型特征,然后把PPT 上的表格填好。
我们先来看平原,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他们对平原特点的看法,然后进一步对对同学们所说的进展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他是很平坦的,地面起伏小,也就是说平原部的相对高度很小,同样的,在绝对高度上,平原的海拔也是较低的。
我们在看看高原,它也是相对平坦的,地面起伏较小,相对高度较小,而从高原的这幅图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高原边缘陡峻。
那么从两幅图我们不难发现,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高原和平原顶部都是比拟平坦的,而
不同点在于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高,边缘崎岖。
也就是说区分平原和高原就看海拔的上下。
之后又放出山地和丘陵的图片,根据图片分析山地地形的相对高度比拟大,地表崎岖不平,海拔比拟高,而丘陵也有上下起伏,地表也是崎岖不平的,不过丘陵的起伏没有山地起伏大,除此以外,丘陵海拔要比山地低。
通过联系比拟,我们就可以知道山地和丘陵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就在于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而丘陵海拔较低,起伏相对较小,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
最后放出盆地地形,他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用的脸盆有一定的相似度,它是中间低四周高的一个复合型地形,中间可以是平原也可以是丘陵,但是海拔都比四周的山地或高原低很多。
学习了五大陆地地形,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特殊的地形区,请同学们看书本35页的阅读,在地图上找出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过盆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然后看谁答复PPT上的问题最快。
学完了世界之最,我们再来看看世界的两大山脉带的分布,一个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在太平洋东岸有由北美洲的落基山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带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山系就是有多条山脉带组成的山脉系统。
而安第斯山脉那么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在太平洋西岸是有日本群岛、岛和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岛屿山体组成了太平洋先山脉。
另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是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欧洲的阿
尔卑斯山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组成。
大家要在书上记好笔记。
看完了陆地地形,接下来教师将继续带着大家去探秘海洋。
以前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对海洋知之甚少。
随着科技的开展,人类在20世纪初创造了“回声探测仪〞,以及各种探测技术,慢慢的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
我们来看PPT上或书上的海底地形图,可以看出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那么现在跟教师来学习记忆它的特点及位置。
在图上指出大陆架向海洋延伸的局部,这局部成为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同时,它是和我们人类密切的海底地形,在这里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像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在这里还分布着鱼场等。
继续向海洋深处走,将会有一个陡坡迎接你,叫大陆坡,大家注意它名字里面的坡字,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很陡,是大陆坡的特点是坡度很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在这里水深急剧增加。
下了这个陡坡之后,在你面前即将出现的是一条深沟,它叫做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跨过这条深沟,你将会看到海底地形的主体局部,洋盆,整个海底地形大致就像一个脸盆,而洋盆是盆底,比拟平坦。
在大洋的中部,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大洋中脊,在这里火山活动比拟强烈。
最后再指一遍图,让同学回忆,并复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最后进展知识的梳理。
板书设计:
课题世界的地形
一地形:地表固定性物体上下起伏形态总称二陆地地形
1.五种根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绝对高度〔海拔〕: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两地点垂直高度差
3.地形比拟:
4.特殊的陆地地形
世界之最
两大山脉分布带
三海底地形
〔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