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
简析宠儿中黑人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构建
简析宠儿中黑人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构建[摘要]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托尼# 莫里森的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其享誉全球的巨作5宠儿6 更是解释了莫里森在确定女性主体意识方面所做的深刻探索。
文章以塞思一家祖孙三代为线索, 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 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关键词] 黑人女性; 奴隶制; 主体意识On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Establishment of Black Femele Characters in Beloved DU Yu- hang(Quanzhou Economy Trade College, Fujian 362000, Quanzhou )[ Abstract] As the first blackwoman tow i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oni Morris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American Realism for her effective words and consummate writing techniques.Morrison makes a wider exploration in sub jectivity consciousness establishmen t of black women in her world wide novel Beloved. Based on three generations of Sethe’s family, this paper exhibits the course of the establishmen t of black female’s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from sleeping to awakening and from spontaneity to consciousness.[Key words] black women; slavery;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在美国女性主义出现之初, 美国黑人女作家就开始为深受美国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美国黑人女性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
黑人女性的身份解读_评托妮_莫里森的小说_宠儿_
2008年8月第27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 on Aug .2008Vol .27No .8 收稿日期:2008-04-01作者简介:王春凤(1980-),女,黑龙江伊春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英语系教师。
黑人女性的身份解读———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王春凤(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摘 要:《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巅峰之作。
它揭露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被废除前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从女性主义和种族的视角对文中四位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进行分析,可以窥见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
关键词:身份;种族;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08-0123-03 一、概述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 2s on )(1931—)自1970年发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之后,便文思泉涌,一发而不可收笔。
《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沥青娃娃》(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相继问世。
其中《宠儿》被认为是她最成功的作品。
1993年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进一步奠定了她作为一位杰出的美国小说家的地位。
《宠儿》是莫里森的力作,自一问世,便轰动文坛,获全国书评界提名。
除获得普利策奖以外,它还获得全国图书奖及罗伯特・肯尼迪奖。
《宠儿》讲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黑女奴塞丝在携女逃亡途中遭到追捕,为了不使自己的女儿重新沦为奴隶,她毅然扼杀了自己的幼女。
18年后,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以自己的出现日夜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
本文从女性主义和种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宠儿》中的四个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的分析,来揭示《宠儿》中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及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和黑人文化出路问题的探索。
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_评美国女性主义小说_紫颜色_
全操纵在男人手中, 所以语言是男人制造的, 它传达男人的价 值。 在父权制社会中, 语言本身就是对妇女构成压迫, 它一直 使妇女处在沉默状态中, 这即是所谓的女性 “失语症” 。 一位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西丽惨遭继父奸污, 生下的两个 孩子被继父抢走失踪, 她本人又被迫陷入一场没有爱情的婚 姻。生活的苦闷和心事重重使得她只有通过与上帝交流, 给 上帝写信, 才能倾诉自己的悲哀与困惑。她在写给上帝的信 中划掉 “我是” 改成 , “我曾经是一个好女孩” 这一下意识的行 , 为本身就表明了她对自我及女性主体的否定。 女主人公西丽几十年如一日无言地生活在暴力中, 幼年 时被继父强暴后被告知,除了上帝, “ 你最好什么人也别告诉, 否则会杀了你妈妈” 西丽的声音被来自外部的力量压制了, 。 她不敢讲话, 否则即意味着被谋杀。后来她被当作牲口似的 卖给丈夫某某先生。而某某先生之所以在考虑再三后, 才勉 强同意娶相貌丑陋的西丽为妻, 只是因为他的孩子们需要一 个母亲, 而他也需要一个会持家、 干重活的女人, 并且他还可 以免费得到一头牛。 当他高高骑在马上, 继父则在一旁抽烟, 而西丽面对阳光站在门口。在他的命令下左转右转, 好让他 看清楚。 那情景与买卖牲口或旧日的奴隶买卖并无二致。 而 在这场交易中西丽没有反抗的余地, 没有任何讲话的机会。 男人是语言的主体, 而她则沦为沉默的客体。结婚的当天就 被丈夫的儿子打得头破血流。 而在这之后新主人的强权暴力 真正将西丽彻底物化了。由于性与语言受到压制, 与之联系 密切的女性主体也受到否定和破坏, 因此亟需重新建立女性 主体, 找回女性失落的声音。 二、 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西丽在上帝面前才敢吐露满腔的痛 苦, 但西丽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愚笨。 她注意观察, 大胆揣 却毫不隐讳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西丽从给上帝写信到给远在 非洲的妹妹写信, 从倾诉自己的困惑与恐惧到叙述自己对人
论《他们仰望上帝》中珍妮黑人女性身份的构建
论《他们仰望上帝》中珍妮黑人女性身份的构建作者:金秋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美国经历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美国男性的地位和白人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美国黑人女性的权利没有任何提高。
美国黑人女性背负着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所以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独具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赫斯顿《他们仰望上帝》的女主人公珍妮经过三次婚姻重塑自我意识,阐述了黑人女性从被动接受命运安排到最后自我实现的过程。
女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对生活的感悟,找到了自我价值,完成了对自己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黑人女性身份;黑人女性主义引言佐拉·尼尔·赫斯顿曾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领军人物,并被称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
但是她黑人女作家的身份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当时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致使她生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死后又长期被埋没。
本文旨在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理论,探索赫斯顿的代表作品《他们仰望上帝》中女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构建自己黑人女性身份的过程。
《他们仰望上帝》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
社会变革和民族运动兴起的时代,美国男性和美国白人女性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美国黑人女性作为被分离出的群体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赫斯顿察觉到了这个社会现实,引领了探究美国黑人女性生活和自我实现过程的潮流。
赫斯顿选取了一个典型的黑人女性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描写了她冲破压迫,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黑人女性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而不是依靠婚姻和男人。
一、珍妮模糊的自我意识16世纪起,黑人作为奴隶被卖到北美的种植园,他们被剥夺了自由成为白人种植园主的私人物品。
尽管后来奴隶制度被废除,种族歧视并没有消除,美国黑人仍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根据美国法律,有“一滴写原则”,就算黑人血统已经很轻很轻了,但只要确定有黑人血统,那法律上就是黑人。
在作品《他们仰望上帝》中,珍妮是一个白黑混血儿,她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这也就预示了她在自我意识寻找过程中要历经坎坷。
《宠儿》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建构
《宠儿》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内容摘要:小说《宠儿》通过对女主人公塞丝反抗白人主导文化,赢得内容内部的理解和互助,以及努力促成黑人和白人的和谐相处,最终建构了自己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反抗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宠儿》是著名的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长篇小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绚丽夺目、充满魔力的非凡之作,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志在讨论托妮?莫里森是如何通过对女主人公塞丝的塑造来建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
《宠儿》以美国废奴前后的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女黑奴塞丝一家的故事。
塞丝有着悲惨的家史,她母亲是来自非洲的第一代黑奴,在被辗转贩卖的过程中多次被强奸,母亲的所有的孩子都被扔了,只剩下塞丝一人,后来她母亲被人吊死。
1850年左右,13岁的塞丝贝卖到肯特基庄园主加纳的“甜蜜之家”中,作为老黑奴贝比?萨格斯获得自由时的补缺,贝比是由其儿子黑尔以五年的星期天的劳动赎出的。
次年,塞丝嫁给了黑尔,四年中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女儿即是宠儿。
1855年夏,塞丝一家想逃离“甜蜜之家”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投奔已经获得自由之身的贝比?萨格斯,但黑尔行动暴露遭扣,不知就里的塞丝在送走两个儿子之后返身寻找丈夫不成,反遭白人青年的侮辱和殴打,这一切被关在厩楼上的黑尔看在眼里,强烈的刺激把他像根树枝一样折断,他的精神崩溃,从此不知去向。
拖着身孕的塞丝只能继续逃跑,途中在一个白人姑娘爱弥的帮助下于一渡船中产下了最小的女儿丹芙。
几经周折,塞丝终于抵达辛辛那提蓝石路124号安顿下来。
28天后,“学校老师”追捕而来,情急之中塞丝为了女儿不再像她那样吃苦受难,亲手锯死刚刚会爬不到两岁的女儿宠儿,锯伤了儿子,并曾以向刻字工卖身“十分钟”为代价为女儿的墓碑刻字。
从此,124号鬼魂出没。
塞丝的两个男孩约在十三四岁左右离家出走。
1873年,曾同为“甜蜜之家”奴隶的保罗?D来到124号,成了塞丝的情人,鬼魂被撵走了。
但几天后,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从水中走出来”,“宠儿”奇迹般的复活使保罗?D 的行动自动失效,这个复活的宠儿举止怪诞,对丹芙,尤其是塞丝有着莫名其妙的亲昵和依恋,保罗?D因被疏远冷落而再次离去。
从虚幻的_镜像_中走出_仁慈_主_省略_洛伦斯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建构之路_王秀银
2011.1下半月\·欧美文学·作品评析及其它·安昌光高跃吉等从虚幻的“镜像”中走出———《仁慈》主人公弗洛伦斯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建构之路王秀银周昌云摘要:托妮·莫里森的最新力作《仁慈》描写了北美殖民地初期美洲新大陆上各色奴隶的艰难生活。
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着重分析小说中黑人主人公弗洛伦斯的成长历程,揭示莫里森为黑人女性苦心建构的自我身份建构之路。
关键词:镜像理论;弗洛伦斯;自我身份建构一、引言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在2008年11月推出了最新力作《仁慈》,该书被评为“2008年度十大最佳图书”之一[1]。
女性自我身份的构建一直是莫里森小说中不变的主题之一,《仁慈》再次继承了这一主题。
本文通过分析黑人女主人公弗洛伦斯的心理历程,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莫里森在新作中再次为女性苦心铺设的身份建构之路。
二、虚幻“镜像”中扭曲的灵魂拉康在著名的论文《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中提出了镜像理论,它被认为是整个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拉康指出意识的确定发生在婴儿产生俄狄浦斯情节之前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儿能对镜中的映像发生独特的兴趣并把镜中的映像误当成自己,并终生追求这个完美的镜像,这就是“镜像阶段”。
镜中的映像并非婴儿真正的“自我”,但这个虚幻的“镜像”能对婴儿产生一种终身伴随的决定力量。
镜子是一种隐喻和象征,还可以指水、母亲或他人的目光等。
“镜子”是先于“我”的一套机制,与世界本体论结构密切相关。
可以理解为一种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我们得到关于认知自身的映像。
[2]正是这个虚幻的“镜像”导致弗洛伦斯在后来的成长中养成一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她把自己定格在被抛弃的位置,同时她抛弃了自己精神和肉体上的独立、自由,成了一个真正被束缚的奴隶。
在前往雅各布农场的路上,弗洛伦斯为自己能有一件薄外套御寒而欣喜不已,当一个过路的陌生女人命令弗洛伦斯站起来把仅有的薄外套和木鞋脱下给她的时候,严寒中颤抖着的弗洛伦斯竟无言的顺从了,这种甘愿被人欺负的行为象征着弗洛伦斯的自我被“异化”的开始。
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 —《宠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2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3 《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4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5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6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7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8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9 英汉形合意合的对比性研究及其对翻译的启示10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11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3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14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分析15 对意象翻译的初步研究1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17 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18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19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20 从《自我之歌》,看美国梦对惠特曼的影响21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22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23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24 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25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26 从《霍华德庄园》到《印度之行》:论福斯特联结梦的破灭27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28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29 论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对主语翻译的影响30 西游记神话人物称谓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31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32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电影片名翻译33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34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35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36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37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38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的分析3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40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41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42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43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44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翻译45 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懦弱性格46 迷信思想起源研究47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48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49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50 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51 On Symbolism in Hemingway's Cat in the Rain52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53 英语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4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55 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56 论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应用及翻译57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58 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59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60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61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62 对英文广告中模糊语言美学功能的理论探究6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探究数字化时代下的微电影营销64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glossar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65 科学家的困惑——从生态伦理角度浅析《弗兰肯斯坦》66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67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68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69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70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71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72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73 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74 中英文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75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76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7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78 英汉典故及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7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0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81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82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83 浅析跟单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措施84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春节”和“圣诞节”85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8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87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88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89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不称职母亲90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91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9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93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9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vers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95 《简爱》的女性主义视角解读96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97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98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简•爱》两种中文译本的比较99 从哈姆雷特心理变化轨迹浅析其性格发展阶段100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101 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102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103 大学校名的命名原则与翻译策略--以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名为例104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105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片对比106 从《店员》解读作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心理107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108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109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110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111 论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中霍莉的漂泊人生112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113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1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5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116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117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118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19 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力120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121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122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2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4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125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126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127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128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12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130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131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132 试析德莱塞对《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非道德描写133 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34 论安东尼•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135 《金色笔记》中女性主义的误读开题报告+论文( )136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比较研究137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翻译138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叙事策略分析139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140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1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42 Views on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143 借代和提喻的对比研究144 浅谈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145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146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147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148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149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150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51 《道连葛雷的画像》之艺术的道德性152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153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154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155 论女同性恋成长小说--简析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156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的研究157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158 英语习语汉译的策略探讨159 《红字》的悲剧成因分析160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16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62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163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164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165 浅析英汉宗教死亡委婉语的异同166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167 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68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169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170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171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72 《诗经》中修饰性叠词的比较研究173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174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175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76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177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178 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179 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180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181 论海勒《约塞连幸免于难》的黑色幽默的荒诞与反讽182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183 从“信”“达”标准分析英译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误译184 从语境角度分析英语歧义185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186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187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88 《洛丽塔》男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分析189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190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19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192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193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194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95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196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197 论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198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19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200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从_宠儿_看托尼_莫里森的黑人女性身份重建
从《宠儿》看托尼·莫里森的黑人女性身份重建王 妮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6-0199-02在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对她的评论是“以其赋予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
”事实的确如此。
1987年出版的《宠儿》,就是一部黑人奴隶饱受奴隶制摧残的血泪史,而其中对黑人女性的双压迫更是作了深层次的剖析。
正如莫里森本人所提到的:“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进入到那些不是黑人、不是女性的人所不能进入的一个感情和感受的宽广领域。
”(鲁亚斯,243)本文拟从身份的角度,解读莫里森在《宠儿》中对黑人女性身份的关注,通过对残酷的奴隶制对黑人女性的压迫,明确奴隶制才是黑人女性身份缺失的根本原因,同时,探讨莫里森站在黑人文化的高度,通过对黑人历史的重忆,黑人女性母性的肯定和尊重,以及小说中黑人社区力量的加入,确定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身份的重建。
“文化身份认同”是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黑人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从经济因素上将,美国黑人与殖民地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
和不发达国家的人民一样,黑人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饥饿、没有文化和疾病的痛苦。
他们被束缚在耕地上、城市和半城市的贫民窟中,并且忍受着文化的匮乏和异族统治的心理反应。
正因为如此,美国黑人一开始就可以理解为以殖民地被殖民者的形式存在的。
他们被奴役的状况跟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同时发生,也正是美国国内殖民主义的一个前提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虽然没有在非洲建立一个殖民主义帝国,但却把殖民主义制度带回国,在南方各州实行了起来。
能够区分美国黑人和纯粹的殖民地黑人的唯一因素是,他们的环境仍在“故乡”祖国,看似接近于主要的族群,实则不是。
因而,对于美国的黑人来讲,寻找自身的文化身份就显得非常的艰难,而这,正是莫里森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以丹芙为例
斗 争 中 团结 起 来 ,为 自己 的权 利奋 战建 构具 有积 极 性 和创 造 性 的 黑 人 女性 主体 。 黑 人 女 性 主 体 性 的缺 失 在 奴 隶 制下 .黑 人 妇 女 被 视 为 白人 统 治 者 的 私人 财 产 和 生 育 机 器 . 们 被 剥 夺 了选 择 配 偶 的权 利 和 做 母 亲 、 儿 的 权 她 女 利 . 失 了命 名 权 和 受 教 育 权 。长 期 的性 别 主义 、 族 主 义及 丧 种 阶 级 压 迫 使 黑 人 女 性 处 于 社 会 的 边 缘 .被 迫 在 夹 缝 中 艰难 地 求 生 存 ,成 长 成 被 压 抑 和 扭 曲 的 自我 .遭 遇 了 严 重 的 身 份 危 机 , 渐 丧 失 了 自我 意 识 。 如 莫 里 森 在 书 中所 述 :任 何 一 个 逐 正 “ 白人 , 只要 他 脑 子 里 突 然 闪过 的一 个 什 么念 头 , 会 夺 走 你 的 就 整 个 自我 。 仅 是 要 奴 役 、 戮 或 者 残 害 你 , 要 玷 污 你 。 污 不 杀 还 玷 得 如 此 彻 底 , 你 都 不 可 能再 喜欢 你 自己 。 玷污 得 如 此 彻 底 , 让 能 让 你 忘 了 自已 是谁 , 且 再 也 不 能 回想 起 来 。” 而 《 L 的背 景 是 17 年 的 美 国重 建 时 期 。1 6 年 林 肯 总 宠J ) 83 83 统 的《 解放 黑 奴 宣 言 》 发 表 标 志 着 非 裔 美 国 黑 人 在 法 律 意 义 的 上 结 束 了被 奴 役 的 身 份 , 作 为 一 种 意 识形 态 , 隶 制 话 语 却 但 奴 顽 强 地 生 存 于 后 奴 隶 制 时 代 。 白人 对 黑 人 长 期 的 野 蛮 的文 化 掠 夺 , 黑 人 完 全 丧 失 了话 语 权 , 化 了 黑 人 民族 的 价 值 观 , 使 淡 削 弱 了黑 人 的 民族 意 识 。性 别 歧 视 和 种 族 制 度 对 黑 人 女 性 造 成 的身 体 的伤 害 和 心 理 的扭 曲 .使 她 们 难 以从 惨 痛 的 过 去 中 解 放 出来 , 无法 获得 心 灵 上 的真 正 的 自由 。 面对 苦 难 的过 去 和 残 酷 的现 实 ,黑 人 女 性 所 期 待 的是 获 得 人 身 自由后 心 灵 世 界 的完 整 和 独 立 。 这 个 争 取 自由的 曲 折 而 漫长 的历 程 中 , 人 在 黑 女 性 经 历 了无 数 的坎 坷 与 痛 苦 。莫 里 森 在 小 说 《 宠儿 》 中突 破 传 统 文 学 经 典 中黑 人 女 性 的刻 板 模 式 ,塑 造 了一 系 列 个 性 鲜 明 的黑 人 女 性 形 象 ,揭 示 了种 族 歧 视 和 性 别 歧 视 下 黑 人 妇 女 的复 杂 精 神 世 界 , 极 建 构 了黑 人 女性 的 主体 意 识 。 积 二 、 芙 的 主体 性 的 建构 丹 丹 芙 是 一 个 聪 明 、 羞 、 于 内 省 并 且 敏 感 的 女 孩 , 是 害 善 她 小 说 中最 充 满 希 望 的 角 色 。 为 塞 丝 仅存 的孩 子 , 芙象 征 着 作 丹 未 来 。 正 是 从 丹 芙 的身 上 我 们 看 见 了非 裔 美 国人 边 缘 化 的社 会身份的瓦解。 虽 然 只 有 十 八 岁 ,但 丹 芙 的行 为 却 没 有 实 际 年 龄 那 么 成 熟 。 实 上 , 的 内 心 很 脆 弱 , 蓝 石 路 1 4 外 面 的 世 界很 恐 事 她 对 2号 惧 。丹 芙 的 痛 苦 是 她 的 孤独 感 。悲 剧 之后 , 丝 沉 浸 在 痛苦 的 塞
贝尔_胡克斯黑人女性传统建构观_赵思奇
完整 。 正是鉴于传统的重要性以及胡克斯对这个问 题的独特贡献 , 本文将她的黑人女性传统建构观作为 研究对象 , 以丰富对胡克斯思想以及她黑人女性主义 批评重要性的全面了解 。 一 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将建构传统作为一项重大工 程 , 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 亚 · 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起 , 此后的英美白人女 性主义者们就从未放弃过这方面的努力 , 她们基本 延续伍尔夫的思路 : 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和作品 ; 对 很多被曲解和被贬低的作品给予重新解释和评价 。
① bell hooks , remember ed r ap tur e :t he w ri ter at w or k , N ow Y ork : Henry Hol t and Com pany , 1999 , XIII . ② bell hooks , remember ed r ap tur e :t he w ri ter at w or k , N ow Y ork : Henry Hol t and Com pany , 1999 , XII .
统之中从表现形式上丰富了黑人女性传统的多样当然就胡克斯而言她同样重视写作她极其推崇黑人女前辈尤其是托尼莫里森当她的导师胡克斯所强调的建构黑人女性传统实质是在们因为担心研究一个当代黑人女作家会让胡克斯建构黑人女性独特的身份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建日后在就业市场上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而不支立过程中可以使黑人女性作为一个统一有力的发持胡克斯将论文选题定为研究莫里森最先发表的头声主体进行文化表述这样的努力是黑人女性自我两部小说时胡克斯毅然决定冒这个险她认为既可意识觉醒彰显自我身份所必需的
DO I : 10 . 15991 / j. cnki . 411028 . 2011 . 03 . 001 第 51 卷 第 3 期 河 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5 月 Jo urnal of Henan Univ ersity ( Socia l Science)
《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建构研究
摘要:托尼?莫里森作为女性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对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压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作品《秀拉》中,莫里森分析了造成女性悲惨处境的原因,同时也对黑人女性如何建构自我身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秀拉》;黑人女性;建构自我身份托尼?莫里森在《秀拉》中塑造了伊娃、秀拉和奈尔三位性格鲜明且极具代表性的反叛者形象,寄希望于颠覆夫权统治,消解传统保守的黑人女性形象,激发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但是,黑人女性在自我价值认同的路上已经迷失太久,重构黑人女性的价值体系之路无比漫长。
首先,黑人女性要树立自我认同意识。
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被剥夺了言说自己需求的权利,在社会中丧失了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家庭中又成为男性权威的陪衬。
随着自身价值的泯灭,她们开始无尊严、无自我地苟活,这也注定了其悲剧地位。
海伦娜是传统黑人女性的代表人物,她语言得体且举止稳重,却容忍丈夫的一切,视种族欺凌为理所当然之事,甚至急于巴结讨好白人。
汉娜性格多疑,对男人挑剔,且一刻也离不开男人的关注。
甚至连脾气倔强、性格刚烈的伊娃也教育黑人女性要爱男人。
[1]由此可见,长期生活在压迫歧视下的黑人女性群体已经内化了父权社会的男性价值观,她们对自我的建构完全取决于所依附的夫权婚姻,将自我定位为男性的附属物,通过充当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实质上,黑人女性的自我已经泯灭,言说自己需求的权利早已丧失殆尽,这也预示了她们日后被男性伤害的厄运。
因此,要想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女性必须认可自身,拒绝将男性的利益凌驾于自身的需求之上,舍弃攀附于男性的生存之道。
秀拉就强烈抗拒这种传统的女性生活,她离开底层,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拒绝结婚和承担女性的家庭责任。
她离经叛道的行为与黑人社区的传统格格不入,但这种撒旦式的叛逆却标志着秀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实践女性权利,她将自身视为不依附他人的个体存在,肯定女性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黑人女性的自我建构之路指明了方向。
《爱》中的黑人女性L的流散身份建构
《爱》中的黑人女性L 的流散身份建构孙媛,王静(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摘要】对于后殖民时代的流散族群来说,文化身份不是一个本质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建构和再建构的动态的认同过程。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就是一部描述20世纪美国非裔流散群体,尤其是女性流散群体身份的迷失与建构的小说。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以小说中的黑人女性L 为代表的流散主体在流散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要面对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在多重压迫下,以L 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只有固守民族文化,捍卫女性独立,才能完成对流散身份的建构,从而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
【关键词】黑人女性;流散身份建构;后殖民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8)06-0074-04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的情节是围绕着一个叫做比尔·科西的人物展开的。
他是一位富有的黑人,拥有一家坐落在海边的酒吧旅馆,这座旅馆在种族隔离时期专门招待黑人客人。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留心、克丽斯汀、朱妮尔、凌霄、梅、维达和L 在不同程度上痴迷于柯西的人格魅力,但是柯西却使他周围的一些女性遭受了不同的创伤和绝望。
而L 则是众多黑人女性中少数能够维护本民族文化、反抗男权的勇敢女性的代表,在种族、性别、阶级的多重压迫下,L 固守自我,维护女性主体性,重新建构了完整的流散身份。
一、流散与流散身份从词源学角度来讲,流散这个词源自于希腊语“diasperien ”,其中,“dia-”有“穿过”之意,而“-sperien ”意指“播种”。
流散可以被视作是对于那些在迁徙、移居或流放过程中被迫离开故土的群体的一种命名方式。
流散曾经充斥着流放、迷失、断裂、无能和痛苦等含义,但自从20世纪下半期以来,伴随着现代世界的迅速发展,流散的意义变得颇为广泛,不仅指犹太人的经历,而且还包含许多其他远离故土遍布各地的群体或族群的生活经历,并成为一种用来描述扩散的一种方式。
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以《秀拉》中同名主人秀拉为例
感 是 深 深 的植 根 于 她 们 所 遭 受 的种 族 与 性
别 的 双 重 歧 视 的 , 她 们 不 仅 要 承 受 来 自于 白人 社 会 的 种 族 歧 视 和 压 迫 , 还 要 承 受 来 自 于 黑 人 男 性 的 1 3 , E 别 歧 视 压 L e _ ,由 J l : l = 可 见
是莫里森在 1 9 7 2年 出 版 的 第 二 部 小 说 , 作
品 描 写 了 桀 骜 不 驯 的 黑 人 女 性 秀 拉 在 其 短 暂 的一 生 中 , 以 一 种 令 人 瞠 目的 方 式 摒 弃
传 统 观 念 的束 缚 , 大 胆 追 求 自我 的 艰 辛 历 程 。作 为 黑 人 女 作 家 , 莫 里 森 从 独 特 的 视 角 再 现 了 生 活 在 社 会 边 缘 的美 国黑 人 女 性
败 的结果分析可能 的原 因和由此所带来 的启示 。
[ 关键词 ] 秀拉 ; 黑人 女性 ; 身份构建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7 0 7 7 ( 2 0 1 5 ) O 1— 0 0 1 3—0 3
立 ”。 “ 对 于 生 活 在 美 国 社 会 边 缘 的 黑 人 女 性 而 言 , 身 份 认 同 与 定 位 始 终 是 困 扰
意 义 上 的 黑人 大 家 庭 一 黑 人 社 区 。
种 认 同 感 中 , 个 体 的 主 体 性 才 得 以 建
[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1— 2 1 [ 作者简 介] 李爽 ( 1 9 8 7一 ) , 女, 山东 济南人 , 曲阜 师范大学翻译 学院 2 0 1 3 级研究生 ,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 究。
重构黑人女性主体
重构黑人女性主体---兼论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立场前言一、关于托妮〃莫里森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洲裔黑人女作家,她的获奖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1),同时表明一个新的文学种类——黑人女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托妮〃莫里森原名琪洛〃安东尼〃沃福特(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2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雷恩小镇,母亲是教堂唱诗班的领唱,父亲是讲述黑人民间传说和鬼故事的高手,父母的艺术才能对莫里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53年和1955年,莫里森分别以优异成绩获得霍华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
她先是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霍华德大学教英语,然后在兰登书屋下属的辛格出版公司做教科书编辑,1967年任兰登书屋高级编审。
1971年起,她相继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授课,1987年开始任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戈尔教席教授,讲授写作至今。
莫里森婚姻不幸,1958年与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育有二子,六年后即离异,一直独身。
莫里森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教书和写作之中,一共创作了八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s,1970)、《秀拉》(Sula, 1973,又译《苏拉》)、《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柏油孩子》(Tar Baby, 1981)、《宠儿》(Beloved,1987,又译《娇女》、《爱娃》)、《爵士乐》(Jazz, 1991)、《乐园》(Paradise,1998,又译《天堂》)和《爱》(Love,2003)此外主要还有剧本《做梦的埃梅特》(Dreaming Emmett,1986),文论集《在黑暗中弹奏》(P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1993),童话诗《大盒子》(The Big Box,1999)等作品。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模式和潮流的西方女性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理论热”进入中国。
并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被深深地植入中国当今文艺理论批评的话语体系中并逐渐成形。
近来,国内批评界对美国黑人文学作家的关注日益加剧。
同时,也有少量研究黑人女性主义特征文学作品的文章见诸报刊。
但是这些作品仍然停留在“经典女性主义”层面上,大多把作品与作者的生物身份——女性联系在一起,强调其与男权对抗中的女性之主体性,并以此对黑人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女性主义”分析。
然而,如果仅仅把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归为简单地与男权对抗的问题,就大大忽略了其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同时,也在挑战着其所归属的西方主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黑人女性作家在其创作中往往强调的是其作为女性身份的复杂性与多重性,她们反感并拒绝使用所谓的西方白人女性主义话语来表述自己的经验。
对她们而言,一个女人的社会身份不仅仅是女人,她还隶属于某个阶级,来自于某个民族,并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
继而在种族、文化、阶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于性别经验中进行探索,并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
这种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引入种族加性别的新式理念,为我们研究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现状,从而为国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提供借鉴。
本文概要介绍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史并分析其对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贡献。
一20世纪60年代,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深入和发展,这场为女性谋求平等和权利的斗争成为了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护身符,她们在建立“姐妹共同体”(sisterhood)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黑人女性或其他少数裔女性在种族、信仰等等上的差异。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文学史上陆续出现了获得普利策、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奖项的黑人女性作家,如沃克、莫里森等。
但是,这些日益取得的巨大成功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所主控的批评界的境遇却经历着忽视、贬低、指摘甚至谩骂,即便在当时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世界中也没有任何的发言权或一席之地。
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构建
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构建作者:曹霞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早期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体现了美国黑人女性积极构建自我身份的强烈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面临的双重压迫。
本文分析了两位主人公的悲剧根源,提出了在多元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是黑人女性生存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黑人女性自我身份构建寻求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这标志着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已登上了世界文坛。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从未在美国其他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黑人女性形象。
她以女性的视角和黑人的视野,向我们揭露了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真正心声。
她在继承黑人丰富文化和优秀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国黑人女性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既有痛苦、压抑和迷惘,又有冲动、反抗和觉醒。
在莫里森的多部小说里,许多女性人物均展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其早期的两部小说尤为突出。
在《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年幼的佩科拉和青年女性秀拉均来自美国底层社会,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压迫下依次经历了迷失、反抗、内省的坎坷成长历程,这一历程对研究黑人女性主体构建很有价值。
本文分别对这两个女性的主体迷失、找寻和构建关系作对比解读。
1 迷失的佩科拉托妮·莫里森于1970年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史无前例地用了文学作品中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年仅12岁的黑人小姑娘做主人公。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年仅12岁的佩科拉一年间的遭遇。
1941年,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成年人的冷漠之中的佩科拉懵懂地察觉到自己生活的困境缘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孩,她渴望改变自身而取得众人的欢心。
于是她开始向上帝祈祷,盼望着拥有一双像秀兰·邓波儿一样的蓝眼睛,她想,只要有了蓝色的眼睛,父母便不会在她面前打斗吵闹,同学老师也会投来赞许的眼光。
文化传承中的黑人女性主体建构
文化传承中的黑人女性主体建构作者:李洁茹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中麦姬、母亲和迪伊是遭受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三位非裔美国女性。
被男性和白人群体双重边缘化的麦姬的是被“他者”化了的典型;具备主体意识的美国劳动黑人妇女—母亲捍卫了非裔美国家族文化;大女儿迪伊是黑人自由女性主义的代表。
尽管如此,后殖民语境下三位非洲裔美国女性仍存在身份认同危机。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黑人女性;女性主体;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051-03一、前言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强调的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都是针对白人女性的,黑人妇女仍然属于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底层群体①。
“后殖民女性主义揭露父权制和殖民主义话语把第三世界妇女建构为它者,使她们在历史上受到双重的压制、掩盖和擦抹;她们坚持差异性的原则,批判资本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同质化,包括西方女性主义表现出的这种同质化倾向;她们把种族和性别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集中地提出了第三世界妇女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特殊性问题”②。
《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Use,1973)是美国杰出的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艾丽斯·沃克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In love and trouble:stories of Black women,1973)中的一篇。
该小说以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黑人文艺运动为背景,叙述了一个黑人家庭中的母亲与其大、小女儿对象征传统美国黑人遗产的百纳被的不同态度而引发的冲突。
目前为止,对该小说的探讨涉及民族文化继承、身份认同主题、人物塑造、叙事角度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学派也纷纷从中找到佐证的材料。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研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通过分析遭受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的三位黑人女性--麦姬、母亲和迪伊的形象与性格,揭示了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在家族文化继承中的建构及在白人话语权占优势地位的美国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齐泽克幻象视阈下激进黑人主体身份的重构——以《秀拉》为例
[收稿日期]2020-07-20[作者简介]王紫薇(1996-)ꎬ女ꎬ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ꎬ研究生ꎮ齐泽克幻象视阈下激进黑人主体身份的重构以«秀拉»为例王紫薇(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ꎬ甘肃兰州730000)㊀㊀[摘㊀要]深厚的奴隶史和与非洲母族文化的断联使得美国黑人在本质上是创伤和空白的ꎮ黑人对创伤记忆的逃避和对建构完整主体的渴望使他们抛弃了黑人传统和历史转而与白人文化为主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认同ꎮ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运作机制的模仿ꎬ黑人形成了以父权制为主的社会体系ꎬ通过压迫黑人女性以及与欲望客体发生认同来建构完整但却异化的主体ꎮ根据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理论ꎬ黑人女性因其 替罪羊 的属性被看作是能够穿越意识形态幻象的征兆ꎮ通过刻画征兆般的秀拉与异化的黑人社区之间的对抗关系ꎬ莫里森在«秀拉»里解构了意识形态幻象并指出黑人应重返创伤实在界并获得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力量ꎮ[关键词]创伤记忆㊀主流意识形态幻象㊀替罪羊机制㊀«秀拉»㊀征兆[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20)06-0042-05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20.06.010㊀㊀作为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代表ꎬ托尼 莫里森一生笔耕不辍ꎬ先后出版了十余部小说和评论文集ꎮ她的作品扎根于美国黑人文化ꎬ集中探讨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压迫下黑人群体在自我身份建构上的被动和迷茫ꎮ莫里森认为黑人群体应重返创伤记忆ꎬ认同社会的对抗本质并建立具有积极意义的黑人社区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幻象的同化ꎮ对于美国黑人而言ꎬ长达三百多年屈辱的奴隶史切断了他们与非洲大地的联系ꎬ剥夺了他们语言和文化的根基ꎮ而白人意识形态的长期压迫使他们的自我意识错位和迷失ꎬ主体面临分裂和异化的危机ꎮ美国黑人群体可以说从根本上而言是创伤性的ꎮ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淫下ꎬ黑人一方面被剥夺主体意识转而去寻求主流价值观认同ꎬ另一方面他们拒绝回忆痛苦的过往经历ꎮ 除非迫不得已ꎬ他们不想记得ꎬ他们不想提及ꎬ因为他们害怕ꎮ [1]除此之外ꎬ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ꎬ白人通过制度和精神暴力来修改社会记忆框架ꎬ使人们忘却这段不光彩的历史ꎮ因此ꎬ由于主流社会的压迫和黑人的自我逃避ꎬ北美黑人的创伤历史被湮没在主流话语中ꎮ对创伤记忆的拒绝导致了黑人群体的失声和身份异化ꎬ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黑人群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可能性ꎮ在莫里森的作品中ꎬ类似这样的创伤性社区比比皆是ꎬ它们无一例外都拒绝创伤历史ꎬ而且认同于主流意识形态ꎮ黑人群体如何走出身份异化的深渊并拥抱创伤的历史成为莫里森小说中永恒的主题ꎮ通过构建反叛的女性角色并探讨她与所处异质化的黑人社区之间的对抗关系ꎬ莫里森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幻象并为黑人群体提供了与主流文化对抗的可24能性ꎮ作为莫里森第二部作品ꎬ«秀拉»可以说是莫里森探讨黑人社区如何重新建构主体身份的经典之作ꎮ小说聚焦于秀拉的自我成长以及她与黑人社区 底部 之间的对抗关系ꎬ塑造了一个征兆性的叛逆女性形象ꎮ通过打破黑人社区所维持的同一的意识形态幻象ꎬ秀拉迫使黑人群体面对被掩盖的创伤从而获得重生ꎮ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幻象理论的指导下ꎬ本论文试图分析«秀拉»中黑人社区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ꎬ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征兆性的秀拉的带领下穿越意识形态虚伪同一的幻象从而重获真实身份的ꎮ一㊁迷失幻象 创伤化的黑人社区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拉康以无意识为主的精神分析理论ꎬ齐泽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创新式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幻象理论ꎮ他指出在后现代批判语境中ꎬ意识形态不再仅仅是马克思所理解的统治阶级为掩盖自己特殊利益而塑造的虚假意识ꎬ而更多表现为社会存在本身ꎮ通过将拉康无意识概念引入进意识形态理论ꎬ齐泽克认为 意识形态是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的幻象ꎮ 根据拉康的三界理论ꎬ现实是大他者符号化的结果ꎬ而且它永远已经被象征秩序所象征化和结构ꎮ [2]换句话说ꎬ主体所进入的现实是被符号秩序所预定的现实ꎬ其运行正常与否有赖于主体无意识对其 客观性 的认同ꎬ而这种无意识认同就是意识形态幻象框架所要建构的结果ꎮ但由于大他者符号化操作永远不可能成功地完全 覆盖 真实ꎬ因而符号化现实的结果背后总会留有未被符号化的真实对抗ꎬ而这种拒绝符号化的真实对抗本质就是创伤性的不可能的实在界ꎮ因此ꎬ为了维持社会现实的统一ꎬ为了掩盖大他者本质上的不一致性ꎬ意识形态幻象就需要将社会本质上的对抗性缺口ꎬ即创伤的实在界缝合进符号化的现实中ꎮ齐泽克认为ꎬ幻象通过构造有机统一的虚幻现实来掩盖社会对抗性的本质ꎮ一言以蔽之ꎬ现实内含无法被符号化的创伤性实在界和社会对抗的本质ꎬ意识形态幻象的作用就是对实在界所造成的裂缝和缺口进行弥补 通过符号化将创伤性的实在界转化为某种外在因素干扰ꎮ通过 替罪羊 式的嫁接ꎬ意识形态幻象维持了社会现实的同一性ꎮ在美国多元文化的背景下ꎬ以白人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黑人身份构建的影响要复杂得多ꎮ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而言ꎬ与非洲大陆所代表的母系文明的断联和在奴隶制中所遭受的创伤使得黑人处于文化断根的主体空白状态ꎬ只有通过认同于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获得身份ꎮ对于美国主流文化而言ꎬ黑人可以被看作是意识形态幻象用来缝合社会内在对抗的替罪羊ꎮ黑人身份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建构ꎬ其创伤性的本质被主流意识形态幻象改写和缝合ꎮ在内部迷失和外部异化的双重作用下ꎬ黑人主体消极接受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ꎮ除此之外ꎬ黑人群体对创伤历史的逃避使得他们主动借助意识形态幻象来缝合过往创伤记忆并建立黑人群体有机统一的虚假现实ꎮ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认同ꎬ美国黑人群体掩埋了创伤过往ꎬ磨灭异己 身份ꎬ从幻象 框架那里获得完满统一的现实ꎮ在主流意识形态幻象的建构下ꎬ黑人群体模仿主流意识形态运行机制ꎬ即通过塑造替罪羊ꎬ建构有机统一幻象来掩盖自身匮乏创伤的本质ꎮ«秀拉»中的 底部 社区从本质上可以被看作创伤性黑人群体的缩影ꎮ在小说开篇ꎬ莫里森便指出 底部 的由来是白人老爷给黑鬼奴隶开的一个玩笑ꎮ在玩笑里ꎬ白人暗中颠倒事实ꎬ玩弄文字游戏来压迫黑人并获得肥沃的土地ꎮ而底部居民则因为这个充满权力压榨的黑色幽默而被迫住在环境恶劣的山上ꎬ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ꎮ因此 底部地区是一个遭受了集体创伤的社区ꎬ是一个受损的社会肌体ꎮ [3]它从诞生到毁灭都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暴力和黑人群体饱受压迫的创伤事实ꎮ在这样一个创伤环境下ꎬ底部居民通过逃避创伤ꎬ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来构建有机同一的虚假幻象ꎬ其具体表现为对黑人女性的压迫和对白人认同的渴望ꎮ在«秀拉»中ꎬ底部社区根本上是一个父权制社会ꎮ尽管它包容不同类型的女性ꎬ但其首要前提是女性要做好母亲㊁妻子和情人的角色ꎮ只要黑人女性作为替罪羊的根本身份没有改变ꎬ只要她还处在幻象 框架里ꎬ黑人群体就依旧可以生活在幻象建构的虚假现实中ꎬ维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一ꎮ小34说中的女性角色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挑战了黑人社区建构的幻象ꎬ但她们依旧服从于建构黑人社区统一性的最大幻象 父权制ꎮ在小说里ꎬ伊娃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ꎬ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一大家子人ꎮ她任意的发号施令ꎬ屋里的一切都由她安排ꎮ但在这种呼风唤雨的本质下ꎬ伊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父权主义者ꎬ 她渴望一名男子来帮助她ꎬ爱惜她..她在日常生活中也奉行一种 爱男人 的观念ꎮ [4]因此ꎬ尽管伊娃的所作所为看似反叛ꎬ但其思想却臣服于意识形态幻象ꎮ除去利用父权制来构建统一的社会现实ꎬ底部社区还通过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来建构主体形象ꎮ在拉康的幻象公式中ꎬ破碎的主体在意识形态的质询下ꎬ通过欲望客体a建构了同一的现实ꎮ齐泽克认为这个欲望客体a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建构出来以填补实在界创伤的幻象客体ꎮ 它诱发人的欲望ꎬ使得分裂的主体在欲望ꎬ追逐这个客体的幻象关系中 [5]获得一种完满的虚假感ꎮ在«秀拉»里ꎬ白人组织的隧道工程就充当了建构黑人统一主体的幻象客体ꎮ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下ꎬ隧道代表着黑人渴望建构同一主体的幻想ꎮ 他们用手遮挡着刺眼的光ꎬ目光略过这片自一九二七年以来始终凝聚着他们希望的地方ꎮ那里曾经有过许诺ꎬ但遥遥无期ꎮ [6]在幻象客体的帮助下ꎬ黑人与主流意识形态幻象发生认同ꎬ他们忽视创伤过往ꎬ闭口不谈真正造成他们困境的奴隶制以及其衍生的物种族主义ꎬ转向对幻象客体的追逐ꎬ试图寻找一种同一的完美感和认同感来逃避被异化和奴役的悲惨事实ꎮ通过建立替罪羊机制和幻象客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认同ꎬ底部社区构建了属于黑人的意识形态幻象ꎮ这个幻象与主流意识形态幻象同源ꎬ它们都试图掩盖黑人创伤历史ꎬ拒绝真实的社会对抗ꎮ在意识形态幻象的作用下ꎬ黑人主体面临着异化和噤声的悲惨命运ꎮ因此只有穿越幻象ꎬ 重新接受过去并将创伤纳入到意识中来 [7]ꎬ黑人群体才能真正超越主流意识形态幻象的控制ꎬ以对抗性的姿态存在于社会中ꎮ二㊁穿越幻象 征兆性的激进女性形象深厚的奴隶史和与本族文化的断联使得美国黑人在精神层面上处于失根空白的创伤状态ꎮ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压迫下ꎬ黑人无法也不愿回忆自己的创伤历史ꎮ相反ꎬ他们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认同ꎬ利用意识形态幻象来为自己构建一个完满统一的虚假现实ꎮ他们就像生活在蜘蛛网上的蜘蛛ꎬ 只想着该怎么织下一圈网 唯恐自己会掉下去 它们看不见自己背上的钴蓝色ꎬ对奋力穿透他们身体上每个角落的目光一无所知ꎮ [6]在意识形态幻象建构的虚假现实中ꎬ黑人的存在是消极被动的ꎮ他们完全认同于主流意识形态ꎬ接受意识形态幻象的替罪羊 模式ꎬ通过将创伤本质转移到弱小他者身上来建构自己同一完美的主体形象ꎮ黑人男性在面对白人压迫ꎬ无法通过幻象客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认同时ꎬ他们便会转向自己群体中更为弱小的女性ꎬ试图通过压迫女性来获得一种同一感ꎮ因此ꎬ小说中裘德对奈儿的求婚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失败后的挫折感ꎮ综上所述ꎬ正如黑人是主流意识形态幻象用来掩盖社会真实对抗的他者ꎬ那么黑人女性则是黑人用来掩盖其创伤本质的替罪羊ꎮ当黑人主体与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实现认同时ꎬ黑人女性就充当了被问罪的他者ꎬ用她的服从和认同来缝补同一的社会现实ꎮ这种利用替罪羊来构建完满现实的意识形态幻象在莫里森看来是自欺欺人和自我异化的ꎮ黑人只有穿越意识形态幻象ꎬ拥抱创伤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黑人社区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ꎮ齐泽克认为要穿越意识形态幻象就是发现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ꎬ即对创伤实在界和社会真实对抗的掩盖ꎬ并把这种本质的短缺转嫁给他人ꎮ而对征兆的阐释可以使人们摆脱对意识形态的服从从而穿越幻象ꎮ在意识形态幻象领域里ꎬ征兆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内在崩溃点ꎬ它是意识形态普遍性中的特殊ꎬ是 实存秩序中的内在例外/排除之处ꎬ即厌弃物ꎮ [8]通过对征兆的排斥ꎬ意识形态幻象得以维持同一ꎮ而阐释征兆㊁穿越幻象的本质恰恰是对这种结构性脱序的 没有部分的部分 的认同ꎬ是将这种特殊的内容认同为真正的普遍性从而实现对现实同一性的批判ꎮ在黑人构建的意识形态幻象里ꎬ黑人女性可以被看作是征兆ꎬ她们的特殊性使得她们一方面建构着统一的现实ꎬ另一方面则具有将这层幻象穿透的力量ꎮ在«秀拉»里ꎬ通过塑造征兆性的女性形象秀拉ꎬ莫里森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ꎬ指出在完满统一的44现实背后是黑人被压抑和掩盖的深层创伤以及黑人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可能性ꎮ在小说里ꎬ匹斯家的女性在某种意味上都挑战了幻象框架ꎬ但她们对它无意识的认同使得其本质上依旧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ꎮ秀拉不一样ꎬ如果说伊娃和汉娜的反常是被男人抛弃后的被迫选择ꎬ那么秀拉则是自己主动抛弃男人ꎬ对父权社会规定的秩序不屑一顾ꎮ在小说开篇ꎬ秀拉就是与众不同的ꎬ家中外祖母和母亲对于男性的开放态度使秀拉从小就没有被父权社会的框架所拘束住ꎬ而且她十三岁那年经历的接二连三的创伤性事件也使她对于社区建构的完满现实产生了怀疑:她发现母亲并不爱她ꎬ只是出于对幻象框架的无意识遵从ꎻ男孩 小鸡 的死亡使她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性ꎮ在创伤性事件的打击下ꎬ秀拉质疑社区所构建的完满现实ꎬ并试图超越幻象 框架找寻真正的自我ꎮ同其他依靠婚姻来维持自己的主体建构的女性不同ꎬ秀拉勇于面对创伤真实的自己ꎬ她在性爱中找到的不是依靠而是 不幸和体会深切痛苦的能力 [9]ꎬ是那个被意识形态幻象所缝合的创伤本质ꎮ因此ꎬ小说中秀拉是征兆性的女性形象ꎬ她渴望穿越幻象找寻真正的自我ꎮ笔者认为秀拉对真实自我的寻找在本质上更像是对被意识形态幻象所掩盖的创伤实在界的追寻ꎬ她也因而具有了穿越意识形态幻象的征兆性力量ꎮ秀拉叛逆的行为不断摧毁着社区的意识形态幻象构建ꎬ例如她同白人男性睡觉ꎬ不参加宗教活动等ꎮ这一系列的行为都给黑人社会的父权幻象予以沉重的打击ꎬ被压抑的创伤企图冲破幻象构建的虚假现实ꎮ出于对实在界的恐惧ꎬ社区依旧采取替罪羊机制来维护同一的虚假现实ꎮ通过意义的回溯ꎬ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幸都归罪在秀拉身上ꎬ认为她是魔鬼的化身ꎮ在对秀拉污名化的过程中ꎬ黑人男性(父权制)起到了极大作用: 给她贴上最后标签的是男人们ꎬ让她画押认罪的总是他们ꎬ正是他们指责她犯了不可饶恕的罪ꎮ [6]出于对幻象的维护ꎬ社区的人们孤立秀拉ꎬ并希望通过她的死获得更美好的未来ꎮ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ꎬ秀拉的死并没有带来他们期冀的未来ꎬ相反生活变得更加困难ꎮ意识形态幻象所应允的一切美好幻景都 无法打破那个歉收和苦涩的岁末冰冷的钳制ꎮ [6]正是由于征兆性秀拉的死亡ꎬ社区赖以生存和与之发生认同的意识形态幻象最终无法掩盖住创伤性的实在界ꎬ人们终于意识到意识形态幻象无法构建他们所期冀的完满现实ꎮ当贫穷㊁不平等待遇㊁自然灾害这些过度接近创伤性实在界的客体出现时ꎬ维系黑人社区同一的幻象失去其诱惑力ꎬ人们也由于过度接近实在界而面临崩溃ꎮ在打破维系主体和现实同一性的幻象客体隧道后ꎬ底部人们感受着来自创伤记忆的冲击: 没有补的牙ꎬ被削减的煤炭贷款ꎬ无人过问的胸口的疼痛 雇主侮辱性的语言和令人措手不及的孩子气的恶意ꎮ [10]在破碎的幻象里ꎬ底部居民重返实在界ꎬ并面临旧有符号秩序的死亡以及新的主体的诞生ꎮ小说末尾ꎬ奈儿的哭泣象征着黑人社区的重生ꎮ这里奈儿代表传统的黑人女性ꎬ她身上背负着在主流意识形态压迫下黑人生存的压力ꎮ奈儿原本是秀拉的密友ꎬ她们幼年时形影不离ꎬ是彼此眼中完满的自己ꎮ但成年后的奈儿却认同了主流意识形态幻象ꎬ甘愿成为父权制社会下 替罪 的他者ꎬ用自己的顺从来弥补和缝合社会的真实对抗ꎮ小说中ꎬ奈儿压抑的创伤以灰毛球的方式显现ꎬ而奈儿对其的忽视正是与社区对创伤历史的压制不谋而合ꎬ他们都企图在遗忘创伤的基础上拥抱意识形态幻象所应允的未来ꎮ于是当征兆性的秀拉出现并撕破幻象后ꎬ人们终于意识到幻象背后所压抑的对抗和创伤性内核 一圈又一圈盘旋的伤痛ꎮ [11]因此ꎬ小说末尾灰毛球的破裂以及奈儿的哭泣意味着社区的人们终于肯接受过往历史并意识到主流意识形态替罪羊机制 的虚伪和暴力性ꎮ正是这种对创伤历史的认同以及对意识形态运作机制的了解ꎬ许多像奈儿这样意识到自己力量的黑人成为一种征兆ꎬ这为黑人群体日后的社会对抗以及反对意识形态霸权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ꎮ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受白人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黑人文化的双重压迫下ꎬ黑人女性一方面构建着同一的虚假现实ꎬ另一方面则具有将意识形态幻象撕毁的征兆性力量ꎮ通过刻画叛逆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ꎬ莫里森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 替罪羊机制 ꎬ并同时指出黑人应重返创伤实在界与过去发生认同ꎮ在她看来ꎬ只有回归本族文化并接受被压迫的创伤历史的黑人才具有勇于直面社会对抗的力量ꎮ54三㊁结语在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中ꎬ齐泽克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真实统一的社会是由意识形态幻象所建构的虚假现实ꎬ而真实的社会本质上是断裂ꎬ充满创伤和对抗的ꎮ因此ꎬ意识形态幻象的作用就是对创伤的实在界的缝合ꎬ以期构建完满的社会现实ꎮ对于美国黑人来说ꎬ深厚的奴隶史以及与传统非洲文化的断联使得黑人在本质上是空白创伤的ꎮ因此ꎬ为了掩盖创伤历史和建构同一的现实ꎬ美国黑人与以白人文化为主的主流意识形态幻象认同并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幻象ꎬ其具体表现为运用替罪羊机制来掩盖创伤本质ꎬ以及与欲望客体来建构同一主体ꎮ但从本质上来说ꎬ与主流意识形态幻象发生认同的黑人本身还是创伤和身份迷失的ꎮ因此ꎬ在小说«秀拉»中ꎬ通过聚焦创伤化的黑人社区 底部 与激进的征兆性黑人女性角色秀拉之间的对抗关系ꎬ莫里森认为黑人群体只有认识到创伤性的过往才能构建新的主体并实现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的可能ꎮ除此之外ꎬ通过塑造征兆般的新黑人女性形象秀拉ꎬ莫里森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幻象所使用的替罪羊机制并赋予黑人女性以帮助黑人群体穿越虚假现实的征兆性力量ꎬ从根本上提高女性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地位ꎮ[参考文献][1]李雪梅ꎬ罗㊀毅.身体界域外的黑人女性[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ꎬ2019ꎬ(1):78-83.[2]DavidE.Jamesꎬ张登峰.摇滚电影:1964年以来三部故事片的类型化编排[J].文学与文化ꎬ2019ꎬ(1):26-39.[3]苏㊀杭.塞尚的 实现主义的还原 以乔纳森 克拉里的塞尚研究为中心(上)[J].当代美术家ꎬ2019ꎬ(2):32-35.[4]王守仁ꎬ吴新云.性别 种族 文化 托尼 莫里森与美国20世纪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1999.30.[5]莫㊀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2012.127.[6]托尼 莫里森.秀㊀拉(胡允桓译)[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ꎬ2005.53-71.[7]朱红伟ꎬ陈江海ꎬ杨文宇等.九江城市河湖水系演变及形态重构研究[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C].2019.[8]苏明荃.从文学作品到电影改编 论«宠儿»中的文化霸权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ꎬ2019ꎬ(4):100-103.[9]黄㊀晴.身体㊁空间㊁重构 解读莫里森新作«孩子的愤怒»[J].陇东学院学报ꎬ2019ꎬ(4):27-31.[10]郑光锐.非裔美国小说不可靠叙述与泛互文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9ꎬ(1):25-32.[11]毛艳华.莫里森«秀拉»对女性主体身份的反思[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ꎬ2019ꎬ(1):43-48.[责任编辑:王雪炎]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用福柯身体理论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余启华(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摘要: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民俗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其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以独特的黑人女性视角和书写策略,对黑人女性主体身份构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方面,它反对父权制给女性身体带来的摧残、分裂,辨析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向往情感上带来的幸福补充理性上的僵硬;另一方面,它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黑人种族精神的弘扬为内在机制,建构黑人女性主体身份。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福柯身体理论;主体身份01引言左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这一代表性不仅体现在赫斯顿能够突破时代的种种限制,取得了超越其所属时代的成就,而且体现在她对“新黑人女性”的阐述上。
赫斯顿是一位优秀的多产作家,她发表的著作主要有:4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山之人》(1939)和《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一部自传《道路上的尘埃》(1942);二部民俗学著作《骡子与人》(1935)和《告诉我的马》(1938);另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及散文50多篇。
爱丽丝·沃克认为赫斯顿是把“黑人作为完整、复杂、没有被缩小的人”[1] (P.85)来塑造的第一位作家。
其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描绘了南方农村黑人的生活,通过主人公珍妮性别意识的萌芽、身体“被操纵”、“被蹂躏”问题的凸显,呈现父权制文化霸权的实质,从而呼吁构建黑人女性的主体身份。
小说中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并非珍妮个体私事,而是与其所属的时代一同进步。
通过三段婚姻,珍妮逐步走向成熟,成长为新黑人女性,完成主体身份建构。
这一发展趋势是符合所属时代发展要求的,当时哈莱姆文艺复兴倡导启蒙黑人的觉悟,肯定并维护黑人自我意识,歌颂具有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黑人形象。
下面结合福柯的身体理论具体分析文本中黑人女性——珍妮身体被操纵、被蹂躏、被摧残、被凝视的现象,以及如何摆脱这种被男性操纵的身体,从而完成了黑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
福柯是当代法国一位重要的学者,吉尔·德勒兹曾评价:“福柯曾标志着一个时代,他也会永远标志着这个时代。
”[2](P.4)但是,“要读懂福柯,一定要了解尼采,福柯自称为尼采主义者”。
[3](P.23)福柯在《尼采、谱系、历史》中第一次提出身体的概念。
从柏拉图贬低身体——认为身体欲望是苦难和罪恶的根源,发展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身体与意识二元对立,再到尼采的身体一元论——身体就是权力意志本身,身体逐渐被重视。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说他“试着基于某种有关肉体的权力技术学来研究惩罚方式的变化, 从中解读出权力关系与对象关系的一部共同历史。
”[4](P.25)在家庭关系中,这种对身体的控制表现为身体被男性驯服,从而变成父权制的附庸。
传统的二元对立认为意识第一位,意识独立于肉作者简介:余启华(1991-)女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研究。
体而存在,对此福柯持批判态度,并在《规训与惩罚》中分析话语权力塑造身体,将身体置于权力知识机制中,成为一种文化的表征。
身体是由话语赋予意义,话语又是身体规训的权力体现。
《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存在命运的关健,最直观的指向就是女性存在的物质形态——身体,体现着身体是话语控制和权力规约的对象。
1.身体被摧残:拨开“爱的迷雾”福柯认为,身体是由话语赋予意义。
在《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通过珍妮的祖母表述了美国传统社会对黑人女性的定义:“依我看,黑人妇女是世界的骡子。
”[5](P.16-17)众多黑人女性就是在这种定义中,让身体成为父权制文化的载体,逐渐迷失自我主体地位,沦为被压迫的对象。
祖母南妮对珍妮的爱深深地打上了父权制的烙印。
16岁那年春天,珍妮在树下观看蜜蜂在梨花间采蜜,小说中这样描写道:“她看见一只带着花粉的蜜蜂进入一朵梨花的圣堂,成千的姊妹花萼躬身迎接这爱的拥抱,梨树从根部到最小的枝桠狂喜的战栗,凝聚在每一个花朵中,处处翻腾着喜悦。
原来这就是结婚”![5](P.13)珍妮因此受到启发,认识到爱与婚姻当是如此:自由而平等。
这场景也唤醒了珍妮内心深处对爱情与婚姻的憧憬。
此后不久,珍妮在家门口与一位黑人男青年接吻。
这件事为祖母所不能容忍,迅速为其挑选了一位富裕的男子——洛根·基利克斯,珍妮对他无任何好感。
但是,南妮告诫珍妮:“我不愿被人用作干活的老牛和下崽的母猪,也不愿女儿这样。
”[5](P.18)由此可见,黑人妇女长期处在社会最底层,极度渴望在可靠的婚姻中得到安全与保障。
这种将黑人女性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是合乎男权文化语境的。
最终,珍妮受到来自祖母内化了的父权制观念的话语控制,向祖母妥协,也就是向父权制妥协,走进第一次婚姻生活。
第一次婚姻中,毫无生机的生活禁锢了珍妮的身体,使其沦为丈夫的“一头骡子”。
珍妮的丈夫是一个物质至上主义者,在他眼中珍妮仅仅同房产、地产一样,是他全部财富中的一部分,他的存在就是对物质的占有,婚姻也不过是他占有珍妮的凭证。
这与珍妮热切期盼的爱情、婚姻生活是矛盾的。
但是,珍妮并没有屈从于这种命运,而是反抗洛根的男权主义思想。
她说:“你和我结婚并没有抬举我,你要是觉得是抬举我了,我并不感激你”。
[5](P.34)这更是激起了洛根的控制欲。
他进一步用言语威胁珍妮:“你今天早上少跟我顶嘴,珍妮,不然我要揍你一顿”“我要拿那把斧子进去劈了你!你最好还是住嘴!”[5](p.34)男女角色的分工在相当程度上确立了男性在家中的主导地位,加之受白人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影响,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反抗往往暴力相向。
肉体上的惩罚,体现着父权制对女性身体的干预、支配与控制。
事实证明,把女性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是不可靠的。
珍妮这一次并没有妥协,力图摆脱“骡子”躯体而离家出走,笼罩着父权制“爱的迷雾”也因此被打散。
2.身体被凝视:挣脱男权话语“陷阱”福柯身体理论让我们看到,女性身体与权力紧密联系,女性被凝视、被束缚的身体是父权制操纵的结果。
无论是贵妇还农妇,黑人女性都跌进男权话语“陷井”里,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这种附属地位决定了黑人女性自我的丧失,同时这种自我的丧失又加强了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
珍妮通过冲击黑人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和摆脱男权话语“陷阱”,走上建构女性主体地位的征途。
第二次婚姻中,正所谓“夫贵妻荣”,随着丈夫乔的发迹,珍妮跃升为“贵妇”形象,得到了市民的尊重。
但是,乔依然对她实行严格控制,剥夺珍妮的话语权。
当市民们提议要求市长夫人发言时,乔却说:“我的妻子不会演讲。
我不是因为这个娶她的。
她是个女人,她的位置在家庭里”。
[5](P.46)这体现了男性霸权对女性话语行为的控制。
对于身体,福柯认为“权力总是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
[ 4](P.27)在商店里乔让珍妮用包头巾把头发包起来,避免别的男人看到珍妮的头发而想入非非。
由此可见,女性经常被男性观看。
“在福柯著名的‘凝视’模式中,监视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被监视者的身体、行为等,可以称之为‘看’与‘被看’”。
[6]“看”的发起者是男性,是主动的,处于主体的地位,而“被看”的对象是女性,是被动的,处于从属地位,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里。
乔把珍妮看作个人私有财产,站在店里是给他个人看的,不是给别的男性看的,因此要求其用包头巾把头发包起来。
无论是被个体男性观看,还是被群体男性欣赏,女性都摆脱不了行为被控制、身体被束缚的命运。
最后,珍妮意识到婚姻的实质:绝对顺从。
她开始缄默不言。
然而乔却变得变本加厉起来,有一天他竟然因为一顿不可口的饭打了珍妮一阵耳光,打得珍妮耳朵嗡嗡响。
这一暴力行为使珍妮身体疼痛,心灵绝望,她开始自我分裂,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
表面上,屈服了,因为她沉默地做着乔希望她做的一切,但在内心里,她却有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样的身体不再是洋溢着动物精神的身体,洋溢着权力意志的身体,洋溢这超人或者精神分裂症理想的身体”。
[ 7](P.65)珍妮的身体被打量、行为被约束、话语被剥夺,日积月累,珍妮与乔的矛盾激化。
当乔以珍妮的年龄来掩饰自己对衰老的恐慌时,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珍妮力求挣脱男权话语陷阱,众目睽睽之下摧毁了乔的自尊,发起对男权的挑战。
也正是因为这次对男权的冒犯,珍妮挨了一顿暴打。
家庭暴力最终导致了他们婚姻关系的彻底破裂,也成为乔的催命符。
在乔死后,珍妮基本挣脱男权话语“陷阱”,她扯下并烧掉头上的包头巾,让浓密的头发垂下来,把头发编成了一根粗粗的辫子,甩动着直垂到腰际,从而走向身心自由。
3.身体被解放:成为“讲故事的人”自父权制确立以来,女性就成了男性管理与控制的对象,男性利用各种手段力图把女性塑造成他们所期待的形象。
与第三任丈夫提•凯克在一起的时候,珍妮才摆脱这种困境,得以真正认识自己。
在大沼泽地,她跟着提•凯克学下棋、钓鱼、打猎,谈天说地,做了一些她以前从未做过之事。
白天与男性一起下地干农活,晚上聚在一起狂欢,所有活动珍妮都能参加。
她“可以听,可以笑,如果她愿意还可以说”。
[5](P.144)正所谓,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珍妮和提•凯克也有相处不融洽的时候,他们之间也发生过矛盾冲突。
珍妮的朋友特纳太太具有种族主义思想,讨厌黑人,甚至要求珍妮与提•凯克保持距离。
尽管珍妮并不认同特纳太太的观点,提•凯克还是十分介意。
当特纳把她的弟弟介绍给珍妮认识,他再也不能容忍并且打了珍妮耳光,以显示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
这说明,即使在相对平等的婚姻中仍然避免不了男性对女性施暴行为,使女性身体备受伤害。
黑人女性在自我主体身份构建的征途中困难重重。
最后,珍妮出于自卫开枪打死得了狂犬病的提•凯克。
由此可见,爱情已不再是妨碍珍妮建构主体身份的障碍。
通过对爱情的超越,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珍妮建构了自我主体身份。
小说最后给珍妮安排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向好朋友讲叙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别人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传达给仍被束缚的女性。
正所谓,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珍妮拥有身体被摧残、被凝视的经历,才使得她不断挣扎、反抗、实现自我、确立主体身份。
从这一点可以说,珍妮是时代的先行者,是黑人妇女建构主体身份的先驱,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黑人女性进行了一次妇女解放的启蒙。
她的朋友费奥比听完了讲述后,称道“光是听你说说我就长高了十英尺,珍妮。
我不在对自己感到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