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流沙”中的艰难越界:《流沙》和《越界》中的混血女性身份建构
“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
点出发 ,对华裔美 国文学 的教 学与研究
作 出探讨 ,并提 出有 意义 的几点建议 。
引起 的文化交叉重合地 带。越界是指跨 越族 裔 、国籍 、疆域 、文化的界 限,是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主要特 点之一 。作家 的 生存 现实和族裔经 验决 定了文学视野 中 的诸种越界 。因为错 位 ,所 以越界 ,然
的把握 和处理 ,以更高 的眼界驾驭 、驰 骋于华裔美 国文学 的疆 域之 中。
见 闻,因此也 使旅行者 跨越了心理思维 这个抽象 的界域 ,而使 过去 固守 的思想 有 了游移改变 的可能 l 。华裔 美 国文学 中的越界 并非只是地理 上的指涉 ,空 间
上 的移动 在文学作 品中 ,更有指涉心理 空间 的意味 。 在一个 号称 全球化的时代 ,
的华人 文学相异 的成 长空间与独特 的美
学 内涵 。因此 ,应注重 解读华裔美 国文 学作品 中的美学 “ 界”。 越
的越界 ,研究 目的 的越界 。学 者们尝试 把华裔美 国文学纳入不 同的学科研究之 内 ,扩宽 了研 究的视野 。与海 外华文文 学一样 ,华裔 美国文学用饶 苋子教授 的
越界涵盖 了研究方法 的越 界 ,研究视角
华裔 美国作家在 内的海外 华人作家更 多 地 出入 于不 同民族 、国家的文化空 间 , 做 多种可 能 的越界 正是 他们拥有 多种 资 源 的文化生存 状态 的产 物 ] 。这决定 了 华裔美 国文学 的可读性 是非常强 的 ,其
美 学 呈 现 出 一 种 动 态 的 、开 放 的 状 态 ,
人文社会科字
RE NW E HEH KE NS UI XUE
‘ 界 ’ 成 长 ‘ 越 ’式
— —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教学 与研究管窥
建构“第三空间”的非裔美国女性漫游者——解读内拉·拉森的《流沙》
丈学与$!化&'主持人语:21世纪以来,流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信息流动、资本流动、人口城乡流动和全球流动的加速,也引发了社会科学的“流动性转向”,激发了文学研究对流动性的 密切关注。
文学流动性研究在欧美文学批评界已初具规模,但中国学者对流动性的研究相对 匮乏。
本组稿件聚焦美国文学对流动性的独特表征:舒进艳的文章从流动性的性别和族裔角 度探 裔美国文学中的 流动和 流动 和 的文从流动性的文和角度探美国主义戏剧中的汽车流动性及带的社会 的文章从社会流动性角度 20世纪60 文化主义 动引起的族裔 流动对白人中产阶级的。
三篇文章共同展示出文学不仅见证和记录了流动性变迁,而且参与和影响了流动性, 文学流动性研究的 义。
("英)建构“第三空间(的非裔美国女性漫游者**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16ZDA197)阶段性成果。
① Janet Wolff. The Invisible Fl neuse: Women and the Literature of Modernity, Theory Culture Society , 1985(3), pp. 37-46.② 张祥亭:《论〈嘉莉妹妹〉的空间书写与女性意识建构》,《文艺争鸣>2018年第11期,第186页。
——解读内拉•拉森的《流沙》舒进艳内容提要:《流沙》中的 了一个游走于白人与黑人世界的J ”, 和不流动的 本文以 文的非裔美国性研究对象, 人性在城 中社和地方之间的流动 性, 美国城 程中黑人性通过 J”以适应既定的城市空秩序,通过 界与行动突破性别和种族 的禁锢,从 了美国城 的种族生产与跨国空间生产。
关键词: 性漫游者《流沙》瓦尔特•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首次给波德莱尔笔下盖伊式的闲逛者冠以了 “Fl neur ”的称号。
詹妮特•沃尔夫则用“Fl neuse ”指代进行城市体验与漫游的女性,论证了现代文学 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城市体验。
重写华人历史从《扶桑》和《中国佬》看移民和华裔的身份认同
223
这种抵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真正爆发,黑人民运的兴起也唤起了美国 华人族群意识的觉醒,亚裔学运动(Asian American Studies Movement)也 在60年代后期开始,哺1重新书写美国华人历史是亚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美国华裔文学领域内也相应地出现对美国华人历史 的描述,赵健秀的等小说都试图表现作者对于华裔苦难历史的了解,向美国公 众揭示父辈在美国的种种境遇。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分别从家族父 母辈的经历来反映美国华人的奋斗和挣扎,<中国佬》尤其通过历史意味较浓 的叙述方式,刻写了祖父等男性家族长辈如何进入美国,辛勤劳作、忍受歧视、 噤声不言的经历。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挖掘华人历史的小说或文学创作很多, 如徐忠雄的《家园》、赵健秀《唐老亚》、伍惹明的《骨》等。美国华裔文学对 早期华人历史的重写既意味着要打破华人在美国历史上的沉默,同时也表明了 华裔作家为自己寻找根源的冲动,这种冲动源于他们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危机, 虽然在美国出生并自视为美国公民,却得不到主流社会的承认依旧被视为外国 人,在家中又不愿做中国人,没有归宿感的华裔青年便转而去寻找他们作为美 国人的证明。祖父辈在美国历史上所作的贡献需要重新挖掘,他们参与了美国 每一个时期重大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他们当之无愧是美国的建设者之一。
《流沙》中的空间书写与身份追寻
《流沙》中的空间书写与身份追寻
纳拉·拉森是美国黑人文学中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对混血儿生存现状和精神危机的关注赢得了国内外批评家的欣赏。
《流沙》是拉森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混血儿追寻其身份的辛酸之路。
前人曾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流沙》进行过研究,分别讨论了作品中的身份、种族或者性别问题。
本文利用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以及霍米·巴巴提出的“第三空间”的概念,基于文本细读,通过分析主人公所处的物质空间及心理空间,研究其对身份的追寻。
论文第一部分讨论了不同物质空间中的不同权力主体及其对主人公的影响。
然后,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研究其在追寻“理想世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认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是权力主体带来的外界压力和作为一个混血儿对其种族和身份抱有的不确定态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本文认为,主人公对身份的追寻反映了她对理想世界,或者说“第三空间”的渴望。
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所有的二元对立都被消解,混血儿们能真正获得身心的自由。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流沙》主人公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空间来研究作品中的身份问题。
同时,本文也为类似的“跨种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内拉·拉森小说中的混血儿黑人女性“陷阱”主题研究
内拉·拉森小说中的混血儿黑人女性“陷阱”主题研究作者:马莲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6期摘要:《流沙》充满了对19、20世纪美国社会中对混血儿黑人女性的歧视的控诉。
来自于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压迫让这些混血儿黑人女性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深渊。
哈莱姆文艺复兴为作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愿望提供了大的背景。
本文通过对流沙中细节的分析反映出了黑人混血儿的悲惨命运,控诉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为这些黑人混血儿的身份所挖出的陷阱。
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我们相信读者能够理解这一时代小说所反映的共同的主题,即对平等的人权的呼吁。
关键词:混血儿;黑人女性;悲惨命运;社会压迫1.背景简介1.1哈莱姆文艺复兴哈莱姆文艺复兴,又称黑人文艺复兴,20世纪20年代到经济危机爆发这10年间美国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黑人作家所发动的一种文学运动。
它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1.在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尊心大为提高的情况下,一些黑人青年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并要求在文学艺术中塑造“新黑人”的形象—一个不同于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型的、有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形象;2.在报刊上广泛开展了“是艺术还是宣传”的讨论,大多数作家都认为必须加强黑人文艺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
这一运动的主要领袖艾兰·洛克曾说:“美是最好的牧师,赞美诗比布道更有效果。
”结果,有一些黑人作家在运动中趋向极端,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也有少数作家强调“黑人艺术”的特点,用自然主义笔触宣扬哈莱姆区黑人“特殊情调”的生活,他们就被称为哈莱姆派。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提高了黑人文学艺术的水平,从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和小说家,对促进黑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黑人民族的自尊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作者生平简介内拉·拉森是一名著名的小说家。
内拉·拉森出生于内力·助行架,同时在黑人社会和白人社会生活过的她对于美国社会的民族歧视的社会现状有很深刻的认识。
离散视域之下移民女作家逃与寻的困境——以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为例
离散视域之下移民女作家逃与寻的困境——以聂华苓《桑青
与桃红》为例
何海峰
【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5)3
【摘要】《桑青与桃红》揭示出20世纪离散的华人陷入一种逃离——寻路,终又
找不到出路的循环宿命之中。
桑青/桃红虽一直在“逃亡”的路上,但始终不懈地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以身体的迁徙对抗男权社会禁锢以及异质文化的排挤。
一直“在路上”虽可以理解为可悲的“逃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是积极的“寻找”,
逃离与寻找本就是一体两面,充满辩证精神。
此外,藉由探析桑青/桃红的分裂精神状态,我们也得以进一步辐射海外华人对文化属性的困惑与焦虑,他们摆荡在中国文化
与居留国文化之间,文化身份暧昧且边缘。
而离散作家以“边缘”身份消解“中心”主流文化的文学创作则启示我们必须跳脱国族主义的狭隘视野,以一种多元包容的
心态来思考海外华文作家的身份属性和创作意义。
【总页数】6页(P68-73)
【作者】何海峰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7.5
【相关文献】
1.离散美学研究r——重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2.国族寓言与女性主体建构: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离散和流亡主题
3.从安娜与桑青看东西方"自由女性"的嬗变——莱辛《金色笔记》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之比较分析
4.离散主体的精神诗学——重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5.鬼话离散: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志怪互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拉·拉森笔下女性黑白混血儿的认同危机和身份构建
一、引言内拉·拉森(1891—1964年)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一生所撰写的两部小说在当时都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
1928年出版的《流沙》获得了奖给“有突出成就的黑人”的哈蒙基金会文学二等奖;《越过种族线》1929年出版后,拉森得到了古根海姆基金会创作基金资助,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
美国著名学者、20世纪美国现代黑人思想的奠基人杜波伊斯认为,《流沙》是“切斯纳特以后美国黑人创作的最好作品”[1];美国著名白人学者卡尔·范·维克顿称赞《越过种族线》讲述了一个具有挑衅性的故事,并且写作手法非常精湛。
由于受出身和经历的影响,加之当时美国社会冒充白人现象的盛行,拉森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黑白混血儿,且都是女性,作品侧重揭示她们的身份认同危机和身份构建的心路历程,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提出强烈抗议。
二、美国黑人文学中的黑白混血儿形象黑白混血现象和黑白混血儿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个非常敏感的种族问题。
随着第一批非洲自由黑人被贩卖到北美为奴,当地便出现了黑白混血儿居民。
此后,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制度的更迭,黑白混血儿越来越普遍。
尽管最初的黑白混血儿有一部分源自白人和黑人平等的性关系甚至婚姻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说,早期黑白混血儿的大量存在同美国的奴隶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森所说:“南方人种混血现象必然大量存在,因为南方白人与少数种族之间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而奴隶主则很容易占有处于仆人地位的女奴。
奴隶制的存在注定了混血的发生。
”[2]正因为如此,美国黑人作家常常利用黑白混血儿题材,揭露蓄奴制所造成的无数悲剧。
黑白混血儿通常被描写成人种混杂内拉·拉森笔下女性黑白混血儿的认同危机和身份构建张德文(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内拉·拉森的《流沙》和《越过种族线》被誉为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
浅谈《流沙》中海尔嘉的形象
浅谈《流沙》中海尔嘉的形象作者:唐琪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内拉·拉森的小说《流沙》讲述了身为黑白混血儿的女主人公海尔嘉·克兰流浪于黑白文化之间的故事,展现了混血儿女性在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的桎梏下寻找自我的艰辛。
从他者理论的视角解读此作,可以看出,在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的双重打击下,混血儿女性丧失了主体地位,被客体化、边缘化、工具化,丧失自我沦为他者。
在文化的矛盾与性别歧视的冲突之下,海尔嘉作为具有双重意识的混血儿女性,无法挣脱丧失主体成为他者的悲剧命运。
此作能够引发读者关于种族与性别问题的思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混血儿这一少数群体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流沙》;他者;形象作为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创作基金黑人女性作家,内拉·拉森(Nella Larsen)及其作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拉森出生于由黑人父亲和白人母亲组成的家庭。
幼时拉森的父亲离世,不久后拉森的母亲与一名白人男性再婚。
新家庭成员对身为黑白混血儿的拉森十分不友好,导致拉森成年后性格敏感,终生在流浪中寻找“归属感”。
获得哈门文学创作基金二等奖的《流沙》(1928)是拉森基于自身经历创作的小说。
作品从非裔中产阶级女性视角出发,展示了海尔嘉在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下寻找自我时所遭遇的困境。
本文尝试从他者视角出发,通过对海尔嘉个人形象的研究,探究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社会黑白混血儿女性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美国当时社会环境的矛盾,揭示美国社会中黑白文化的价值矛盾与性别冲突。
“他者”(Other)在“主体”(Subject)或“自我”(Self)的确立过程中被建构出来的,自我以外的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之为他者。
从西方哲学源头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他者”的概念,到笛卡尔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确立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又经过胡塞尔在“唯我论”的基础上提出“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e)将“他者”对于“自我”建构的重要性确立,可以看出,西方古典哲学中的“他者”是被排挤、被打压的,始终处于边缘、从属地位。
影绰的彼岸——《过河》中女性身份认同可能性研究
那么 ,是什么使 《 过河 》中女性 身份认 同具有
了可能性 呢?
首先 , 女性在经济上 的独立性 为女性身份认 同 的可能性奠定 了根本基础 。 、
条件之一 , 便是 “ 妇女参与公共劳动和家务劳 动的 社会化 ,有赖于现代化大工业的高度 发达 ” 。‘ u
1 8 7 0年 ,英 国的工业生产 约占全世界工业生
次女性解放运 动。 1 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第 一代女 权主义诉求妇女在教育 、 立法 、 经济上与男性 平等 ; 从2 0 世 纪初 到 2 O世纪 6 0年代 ,世界上经历了两 次世 界大 战 ,西方所 建构 的全球殖 民体 系迅速 瓦
解, 女权主义在这个大动荡 的时期风起 云涌 , 出现 了激进主义女权主义 、 马克思主义女权 主义 、自由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 坚守着人道的批 判传 统 , 承 袭 了现实主义的主要创作 方法 , 与贝内特 、 威 尔斯 并称 为 “ 现实主义三杰” 。著有长篇小说 《 福 尔赛
世家》 《 现代喜剧 》和剧本 《 银匣 》等 。高 尔斯 华
绥对 艺术美 有着独特 的追求 , 他认 为艺术是最 自由
《 过河 》中的故事 发生 于 2 0世纪初 ,延续 了 《 福尔 赛世家 》 的犀利和细腻文风 , 它是对文 明的
深度怀 疑和反抗 , 对社会公正 的诉求 , 对人性的召
作者简介 :彭婷 ( 1 9 8 8 一) ,女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英国文学。
29
唤, 对爱情 的渴望和对于生命价值的追 问。在 《 过 河 》中, 高尔斯华绥塑造 了截 然不 同的两种女性形 象: 一类是在主流文化下 迷失 自我 、 陷入生存 困境 的女性形象,另一类是那些寻求 自我 、 抵制男性主
叙事中的“她者”
叙事中的“她者”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相关概念界定 (3)(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4)二、“她者”的理论框架 (6)(一)“她者”概念的历史演变 (7)(二)女性主义的视角下的“她者” (8)(三)他者理论在叙事中的应用 (9)三、叙事中的“她者”类型与特征 (11)(一)叙述者的“她者” (12)(二)叙述角度的“她者” (13)(三)叙述者的他者 (14)四、叙事中的“她者”功能与作用 (16)(一)建构故事世界 (17)(二)塑造人物形象 (18)(三)推动情节发展 (19)(四)表达主题思想 (20)五、叙事中的“她者”与主体性建构 (21)(一)女性主体的建构与解构 (22)(二)他者对主体性的影响 (24)(三)主体间性的呈现与探究 (25)六、案例分析 (26)(一)文学作品中的“她者”叙事 (27)(二)影视作品中的“她者”表现 (29)(三)网络文学中的“她者”叙事特点 (30)七、结论与展望 (31)(一)研究总结 (33)(二)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3)一、内容简述“叙事中的“她者””探讨了在文学叙事体系内女性角色的构建与演变,以及这种构建如何反映社会对其的认知、期望与局限。
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文学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语境,分析女性角色在叙事话语中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遭遇的命运以及自身的反思与抗争。
从刻板印象的“温柔贤淑”到更为多元化的“觉醒力量”,“她者”的身份在叙事中不断被再造,也折射出女性在社会中的不断追寻自身认同和解放的过程。
本文力求以文学作品为镜,反映女性在叙事语境中的复杂性与意义,进而引发对性别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建构的深层次反思。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她者”(the Other)概念通常指向那些处于主流社会和叙事中边缘地位或“他异性”的个体或群体。
该术语源自哲学和文化批评,特别是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一、简述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展现了华裔女性的独特经历,还反映了华裔社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
在这些作品中,华裔女性往往被塑造成为边缘人的形象。
这种边缘性不仅源于她们在种族和文化身份上的差异,还涉及到她们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社会职业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性文学作品,探讨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边缘人形象,并分析这些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本文还将讨论如何在文学研究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边缘人形象,以及这一形象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1. 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
在文学领域中,女性角色的刻画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尤其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女性地位及其边缘化问题成为了众多作品探讨的核心主题之一。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华裔女性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边缘人形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华裔女性在许多作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她们在家庭、社会和职场方面都遭受着不平等待遇,这使得她们更容易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以任璧莲(GishJen Wei)的小说《典型华裔美国女孩成长之路》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梅锦的故事,揭示了华裔美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以及边缘化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华裔女性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
由于历史原因,华裔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华裔女性往往难以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进而容易陷入迷茫和边缘化的状态。
以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该书通过讲述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两代人的故事,展示了华裔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边缘化问题。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独特性。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高质量言情小说 文笔好n刷都不嫌烦的那种
高质量言情小说文笔好n刷都不嫌烦的那种3、玖月晞写有旅行冒险小说《他知道风从哪个地方来》彭野,一个即使没有手表也能知道时间的男人,一个在草原上识别八十八个星座的男人,一个拥有神射手般枪法的男人,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屈能伸的男人,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男人。
程迦,一个在荒野中落单却淡定坐在车顶抽烟的女人,一个帮着羞涩小伙子尼玛大胆示爱的女人,一个中了枪也一声不吭的女人,一个因为彭野而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女人。
里面的两个主人公都特别喜欢!《因为风就在那里》主人公骆绎(客栈老板)和周遥(学霸地质系女学生)蛮好看的!老板是个厉害的人呦,帅!他像山一样冷峻,仿佛不懂得爱情。
而她微笑的样子,却让人想起了爱情。
风马旗飞扬,转经筒滚动,亚丁的客栈遗世而独立。
她来寻找大山的秘密,他一样也在寻觅着一个真相。
她于他,是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是麻烦。
他于她,是亟待探索的富矿,也是危险。
然而越危险,却越想接近。
那样蜿蜒的山脉,为什么一定要攀登呢?因为,山就在那里啊。
那样寂寞的旅途,为什么一定要跋涉呢?因为,路就在那里啊。
那样危险的人,为什么一定要爱上呢?因为,他就在那里啊。
校园商战《若春和景明》这篇小说有点像t大的《打火机和公主裙》女主人公杜若(杜若春)家境贫寒,学习优异,刚开始上大学时有些土,慢慢地经过大学的磨练,变得有魅力又很吸引人,又有学识正好和男主人公的专业一致;男主景明就是爷,被宠爱长大,但是学习非常聪明。
景明傲慢对杜若,杜若以偏见回应,最终放下傲慢与偏见,看到对方的赤子之心,爱上对方的灵魂!都市(军人)言情《白色橄榄树》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我闺蜜,她就是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结果却深陷其中,好长时间心情都不美丽,哈哈哈~看到她这样我笑得合不拢嘴嘻嘻我简直太坏了!这本小说讲述的是军人李瓒和记者宋冉之间的爱情故事,李瓒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红海行动电影中的维和军人。
面对战争给东国这片土地带来的苍夷,他毫不犹豫的就请示希望去往更前线的地方。
深陷“流沙”中的艰难越界:《流沙》和《越界》中的混血女性身份建构
深陷“流沙”中的艰难越界:《流沙》和《越界》中的混血女性身份建构《流沙》(Quicksand)和《越界》(Passing)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黑人女性作家内拉·拉森(NellaLarsen)的两部代表作。
本文从身份构建理论切入,探讨拉森小说中黑白混血女性这一特定时期特殊群体身份构建的困境及失败的原因。
《流沙》中的赫尔佳试图摆脱女性定义的束缚以及种族歧视下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构建兼具黑人性和白人性的身份;《越界》中的克莱尔冲破狭隘的种族和性别身份的界限,无所顾忌地穿梭于黑白两个世界;艾琳虽身为黑人中产阶级所推崇的“淑女”,却内化白人的价值观,抹杀自己真实的种族身份,依赖于岌岌可危的婚姻来维持身份和社会地位。
两部小说均以悲剧收尾,表明了混血女性流动身份建构的失败。
这一失败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观念使然,也是黑人女性自身对这些观念的内化所造成。
拉森一方面强烈谴责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黑白混血女性通过越界“漂白”走出生存困境这一出路。
拉森所持的多元身份观对后世非裔美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拉森及其成就,国内外对拉森本人及《流沙》和《越界》两部作品的研究情况。
概述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意义以及全文的结构。
第二章重点分析小说中三位混血女性在充满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社会建构可行的文化身份所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构建混血身份失败的原因。
首先,白人文化霸权导致他们丧失文化遗产。
其次,白人种族歧视下的黑人女性刻板印象剥夺了她们的人性,阻碍她们建构有效的文化身份。
最后,父权制将女性定位在特定的身份中。
女性完全依赖婚姻获取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境地导致她们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第四章为结论部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拉森多元身份观及其对后世非裔美国文学的影响。
于荆棘中走出的西方女性——从《荆棘之城》中看女性权利的缺失与抗争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于荆棘中走出的西方女性——从《荆棘之城》中看女性权利的缺失与抗争张珏 南京师范大学摘 要:《荆棘之城》是英国当代作家萨拉•沃特斯创作的维多利亚三部曲之终曲,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塑造的两位女主人公生活在女性主义意识开始觉醒的维多利亚时期,作家通过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和同性恋情的描写,再现了女性主义萌芽时期西方女性权利的缺失,以及女主人公在该时代背景下对自由权利的争取。
细读该部作品,通过作家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描写,使读者反观现实社会,赞颂坚强独立的女性品格,在男女平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键词:《荆棘之城》;女性主义;同性恋情;女性权利作者简介:张珏(199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138-02一、引言当代英国女性作家萨拉•沃特斯被认为是现今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其重要作品常以女性爱恋为主题。
她凭借其所作的 维多利亚三部曲——《轻舔丝绒》、《半身》、《荆棘之城》,不但获取多项文学奖项,更是得到了主流评论界的高度赞扬。
《荆棘之城》(Fingersmith ,2002)作为维多利亚三部曲的终曲,因其巧妙的节奏、曲折的情节,在出版后不久即被翻拍成BBC热门影集《指匠情挑》,并在2016年被改编成韩国爱情悬疑电影《小姐》,同样受到了众多关注与好评。
《荆棘之城》这一作品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间扑朔迷离的身世和情感纠葛展开故事情节,她们交错的人生与暗生的情愫,让读者透过曲折离奇、不断切换的叙述视角被带入到作家所创造的阴谋与爱情、欲望与反抗的冲突之中。
目前,国内的很多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小说的叙述策略和该历史时期的女性同性恋思想上,较少关注到作品背景时代即女性主义萌芽时期。
本文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发掘作者所塑造的女主人公面临了当时时代的哪些女性权利的缺失,经受压抑后又是如何觉醒主体意识并反抗,构建起女性自身的主体性。
评内拉·拉森《冒充白人》中的越界主题
说 中融 人 了许 多她 自己的个 人 经历 , 想法 , 观点 以及 信仰 , 括 她 12 包 98年 的 第 一 部 小 说 《流 沙 》以及
12 99年的第二部小说 《 冒充 白人》 。小说都点点滴
滴 的记 载 了拉森 的生 活 经历 , 包 括 了对 于 女性 在 也
越界 即跨越 肤 色 界 限 , 美 国黑 人 文学 传 统 中 是 的一个重 要 主题 。 尤其 在 哈 莱姆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 对
新 黑人 小说 家来 说 , 它具有 多重 意义 。首先 , 打破 它 了尘封 已久 的 白人 种族 血统 纯 正 的神 话 , 美 国黑 是 人 针对 建立 在肤 色基础 上 的 因种族 歧 视提 出 的一 种
占统 治地 位时 , 深肤 色 的黑 人在 意 识 上 就开 始 产 生
美 国主流社 会 , 进黑 人与 白人 间的交 流 与理解 , 增 这
反抗 情绪 。然而 内拉 ・ 森 与众 不 同 的地 方 就在 , 拉
时黑人 便 不 惜 代 价 冒充 成 白人 , 人 白 人 的上 流 挤
社会。
收稿 日期 :O O 5 2 2 1 —0 — l 作者简 介 : 媛 (9 2 ) 女 , 梁 1 8一 , 吉林长春人 ,吉林 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英语语 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 向: 国黑人文学。 美
更 统一 的 自我 , 而更 好地 实现人 身价 值 。最后 , 从 它
反 映 了美 国黑人 主 流 的一 种 强 烈愿 望 , 即渴 望 融 人
成 白人 , 是 因为她体 内仍 有 白人基 因 , 以她才 想 正 所
在 白人 和黑人之 间寻 求平 等 的权 利 。
种族越界与双重意识:解析拉森《流沙》
意识,他 们 像 白 人 隔 着 面 纱 看 黑 人 那 样 看 自 己。”④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双重意识必然导致 人的双重 人 格,“人 的 意 识 的 分 裂,永 远 冲 突, 无法汇合成单一的意识,受到这种意识支配的 人会身不由己地做出与人生意义相悖的行为, 造成巨大 的 精 神 痛 苦 ”⑤。 黑 人 双 重 意 识 的 形 成首先是美国奴隶制时代的产物,也是种族偏 见和种族歧视消解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思 想意识等现实环境直接作用下所产生的后果。 双重意识的形成是严酷的生存法则使然,也是 黑白文化 对 立 关 系 作 用 的 结 果。拉 森 在 《流 沙》中所揭示的黑人双重意识或双重人格所表 现的主要冲突就是源于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 冲突。黑人在双重意识中难以妥协的种族意识 观主要表现在宗教、教育和生存环境三个方面。
一、双重意识中的种族意识冲突
来自非洲的黑人从一开始就被白人视为另 类,随 后,种 族 歧 视 的 法 律 剥 夺 了 他 们 作 为 “人”的基本尊严。因此,他们一直遭受到白人 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文化上的排斥。 杜波依斯把黑人在这种社会环境里所形成的心 理归纳为双重意识。他认为双重意识“是一种 奇特的感觉……总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观察自 己,以另一个世界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的灵魂,而 那个世界又是以满带嘲弄的蔑视和怜悯来看待 黑人。黑人总是感觉到自己的双重性———一面 是美国人,另一面是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 两个不可调和的奋斗目标,两个在黑人头脑里 不停冲撞的理想;黑人靠自身的顽强力量才使 自己的身 体 未 被 撕 裂 开 来 ”③。 非 裔 美 国 人 在 日常生活里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已在三百多年的 奴隶生涯中消磨殆尽,杜波依斯的定义正好揭 示了他们的独特心理特征。小亨利·路易斯· 盖茨(HenryLouisGates,Jr.,1950-)也认为: “黑人没 有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自 我 意 识,只 有 双 重
泰国顶住狂流
泰国顶住狂流
李闳;色他.,万
【期刊名称】《信使》
【年(卷),期】2000(000)001
【总页数】1页(P29)
【作者】李闳;色他.,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身份建构的希望与虚妄——论王尚义小说《狂流》中的女性形象 [J], 司方维;
2.身份建构的希望与虚妄——论王尚义小说《狂流》中的女性形象 [J], 司方维
3.商业还是政治:左翼电影如何成为“摩登”——以《狂流》为中心 [J], 石娟;
4.从《狂流》的创作和批评谈193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转向 [J], 曲婧
5.左翼电影的趣味策略及其生成语境——以《狂流》为例 [J], 谢雅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娘惹与峇峇》中华人身份的迷失与重构
《娘惹与峇峇》中华人身份的迷失与重构段波【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5)4【摘要】方北方的《娘惹与峇峇》通过叙述马来西亚父、子、孙三代华人家庭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控诉了殖民主义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思想、文化所造成的严重毒害。
在殖民文化影响下,以娘惹为代表的华族社会内部形成了畸形的、扭曲的殖民文化观,这种畸形殖民文化观念挤压并扭曲了华人本土文化。
作为对殖民主义文化的反抗策略,小说展望通过加强华文文化教育,从而使华人摆脱殖民思想文化的牢笼。
%Fang Beifang’s Nyonyas and Babas accuses the colonialismof its poisoning influence upon Malaysian Chinese thoughts and culture and criticizes the western colonialism. Under the sweeping influence of colonialism, Peranakans in Chinese society develop an internalized and twisted colonialist ideology,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colonialist ideology of Chinese Malaysians made Chinese culture so extruded and twisted that Chinese Malaysians completely forget their Chinese identity, becoming culturally rootless orphans suffer-ing aphasia. As a reaction against colonialism culture, the novel envisions a great revival of glorious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by strengthening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so that the Chinese can libe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colonial cage.【总页数】5页(P58-62)【作者】段波【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相关文献】1.峇峇娘惹——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研究 [J], 梁明柳;陆松2.从峇峇娘惹看南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J], 陈恒汉3.峇峇娘惹文化与闽南文化交融r——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解析 [J], 余丽;俞晓牮4.从娘惹服饰看峇峇娘惹族群的文化认同 [J], 陆诗晴5.浅析马来西亚华人的族群认同——由峇峇娘惹文化所想到的 [J], 杨丹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陷“流沙”中的艰难越界:《流沙》和《越界》中的混血女性
身份建构
《流沙》(Quicksand)和《越界》(Passing)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黑人女性作家内拉·拉森(NellaLarsen)的两部代表作。
本文从身份构建理论切入,探讨拉森小说中黑白混血女性这一特定时期特殊群体身份构建的困境及失败的原因。
《流沙》中的赫尔佳试图摆脱女性定义的束缚以及种族歧视下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构建兼具黑人性和白人性的身份;《越界》中的克莱尔冲破狭隘的种族和性别身份的界限,无所顾忌地穿梭于黑白两个世界;艾琳虽身为黑人中产阶级所推崇的“淑女”,却内化白人的价值观,抹杀自己真实的种族身份,依赖于岌岌可危的婚姻来维持身份和社会地位。
两部小说均以悲剧收尾,表明了混血女性流动身份建构的失败。
这一失败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观念使然,也是黑人女性自身对这些观念的内化所造成。
拉森一方面强烈谴责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黑白混血女性通过越界“漂白”走出生存困境这一出路。
拉森所持的多元身份观对后世非裔美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拉森及其成就,国内外对拉森本人及《流沙》和《越界》两部作品的研究情况。
概述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意义以及全文的结构。
第二章重点分析小说中三位混血女性在充满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社会建构可行的文化身份所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构建混血身份失败的原因。
首先,白人文化霸
权导致他们丧失文化遗产。
其次,白人种族歧视下的黑人女性刻板印象剥夺了她们的人性,阻碍她们建构有效的文化身份。
最后,父权制将女性定位在特定的身份中。
女性完全依赖婚姻获取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境地导致她们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第四章为结论部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拉森多元身份观及其对后世非裔美国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