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一支。

它是以江汉地区为中心,在原始宗教、巫术、神话的沃土中发展起来的一支由楚人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开放而多元的南国文化。

原始楚文化以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及神巫性、浪漫性的总体特征,不断对文学加以渗透,形成了南楚文学的独特风格,为后世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处尚未开发的荒僻的江汉之滨的楚民族,其创业的历史是十分艰苦的。

他们的先祖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创业艰辛,又长期遭受中原诸夏的歧视和侵伐,甚至到了战国时代,孟子还称其为“南蛮駚舌之人”,把它划在中国之外。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就导致了楚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定向趋势:一是“僻陋在夷”的屈辱感,一是别于中原诸夏的独立感。

前者激发了楚民族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后者促使他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走自己的路,从不把自己与中原诸夏混同起来。

基于以上两点,形成了楚文化不拘礼法、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在屈原和庄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

在屈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厚的宗国感情,对理想与美政的深情呼唤和九死不悔的韧性追求,以及他那峻洁纯美、砥踢不懈、傲岸不屈的人格,正是楚文化这一精神的完美写照和突出显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把代表楚文化的屈原作品和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加以比较,准确地指出了屈原作品与《诗经》的差异,并对其“异乎经典”表示不满。

但这一点恰恰是屈原的贡献,是与儒家礼法文化的相异之处。

屈原以“诡异之词”“谲怪之谈”来表现“猬狭之志”,这构成了其作品的基调,使他的作品不仅“惊采绝艳”,而且富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这一切恰是不拘礼法、卓绝不屈的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

楚辞文化是这样,庄子的散文也是如此。

他对现世的功名利祿视之如敝屣,他笑傲权贵,强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与世俗处的自由逍遥生活,这一切都显示了楚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

莆田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莆田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莆田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年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目前慢阻肺死亡率极高,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烟是该病最大的诱因。

B . 2018年温州马拉松赛从世纪广场出发,贯串三个城区,全景式展现温州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参赛者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参赛体验。

C . 6岁的小明脸部总是情不自禁地抽动,有时候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这是由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

D . 日前,一青年凭借非主流农民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不论是开着拖拉机还是在泥泞稻田里干活,他都穿西装打领带,如芝兰玉树般优雅帅气。

2. (2分) (2019高二上·厦门期中) 下列跟小说话题有关的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叙事的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老人与海》就属于全知视角,叙事人对老人的行为和心理都了如指掌,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局都清清楚楚。

B .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而其视角是全知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无论是林冲还是李小二的视角都是全知的。

C . 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它是某一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炮兽》中人与大炮搏斗的情景就是典型的场景描写。

D . 揭示人物的性格是小说场景的功能之一,空间——场景会显示出人物的身份、地位、趣味、性格等,《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就揭示了其主人封建保守、思想僵化的特点。

3. (2分) (2020高一上·芜湖期末) 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__________。

莆田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莆田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莆田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敬辞谦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 今日亲自聆听诸位专家的高见,感觉茅塞顿开,不胜欣喜。

B . 某人去外地出差,当地一位老同学执意请他到家里吃饭,这人推辞不掉,说:“那我就领情了。

”C . 某学生的作文得到一位著名作家的赞赏,这位同学回信说:“感谢您的错爱,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D . 这份《教学用具管理条例》,校长办公室发给各位老师钧裁。

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2. (3分) (2020高三下·六安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方圆”为喻,表现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这一高尚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绘在高峻的山峰上,仰着头,屏住呼吸,用手抚胸,对天长叹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站在低处不如登到高处眼界开阔的道理。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3. (2分)(2020·模拟) 下图是东北某杂志对两个题目问卷调查的结果,请你分析图表,得出结论,并简要地写出你的感想。

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感想均不得超过20字,句末标点不算。

①结论;②)感想: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作为乡村基层的里甲制度逐渐流为一种形式。

国家将缴纳赋税的职能交给民间社会自行办理,由此形成了明清的“基层社会自治化”。

而且,地方政府往往也因人力、财政上的困难,而难以有效地组织地方上的公共工程、福利机构和教育设施等,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的组织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很大程度上依靠乡贤。

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习总书记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徳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国有德而兴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一家庭一社会的内化与践行。

善是人之为人之本。

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

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

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

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

仁爱主义、集休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

善的培养、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

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

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共为仁之本与。

”孝是徳之本、教之源。

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尊敬、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

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責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

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

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

所谓“黄天无亲,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

精编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精编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莆田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

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

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

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高一 语文 出卷人: 审题人: 一、论述类阅读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9分)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舟发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对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

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 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装…………………………订…………………………线………………………………………………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建省莆田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莆田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次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

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

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

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

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

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

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

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

一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

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

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的“民胞物与”。

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和“德”,它们实际上都是事物的规律。

“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

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

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

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莆田励志学校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

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

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

2019-2020学年莆田华侨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莆田华侨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莆田华侨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

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

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

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

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

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检测卷 命题人: 审核人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一支。

它是以江汉地区为中心,在原始宗教、巫术、神话的沃土中发展起来的一支由楚人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开放而多元的南国文化。

原始楚文化以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及神巫性、浪漫性的总体特征,不断对文学加以渗透,形成了南楚文学的独特风格,为后世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处尚未开发的荒僻的江汉之滨的楚民族,其创业的历史是十分艰苦的。

他们的先祖 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创业艰辛,又长期遭受中原诸夏的歧视和侵伐,甚至到了战国时代,孟子还称其为“南蛮駚舌之人”,把它划在中国之外。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就导致了楚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定向趋势:一是“僻陋在夷”的屈辱感,一是别于中原诸夏的独立感。

前者激发了楚民族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后者促使他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走自己的路,从不把自己与中原诸夏混同起来。

基于以上两点,形成了楚文化不拘礼法、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在屈原和庄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

在屈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厚的宗国感情,对理想与美政的深情呼唤和九死不悔的 韧性追求,以及他那峻洁纯美、砥踢不懈、傲岸不屈的人格,正是楚文化这一精神的完美写照和突出显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把代表楚文化的屈原作品和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加以比较,准确地指出了屈原作品与《诗经》的差异,并对其“异乎经典”表示不满。

但这一点恰恰是屈原的贡献,是与儒家礼法文化的相异之处。

屈原以“诡异之词”“谲怪之谈”来表现“猬狭之志”,这构成了其作品的基调,使他的作品不仅“惊采绝艳”,而且富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这一切恰是不拘礼法、卓绝不屈的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

楚辞文化是这样,庄子的散文也是如此。

他对现世的功名利祿视之如敝屣,他笑傲权贵,强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与世俗处的自由逍遥生活,这一切都显示了楚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

屈原和庄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他们那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坚守独立人格的节操,可以说垂范中国历史士林,形成一种优良的传统,并升华为中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______…………………………………………装…………………………订…………………………线………………………………………………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楚文化形成以后,一直对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影响,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

汉朝统一天下以后,采取熔北南文化于一炉而治之的文化政策,以楚文化为表率的南方文化,终于同北方中原文化融合,成为水平比它们更高、范围比它们更广的汉文化了。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楚文化的个性从此消失,实际情况是楚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一起,转化为全国的共性凌驾于区域的个性之上的汉文化了。

(摘编自殷义祥丹枫《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由于地处荒僻的江汉地区,加之长期受歧视和侵伐,楚文化显得相对封闭而独立。

B. 楚民族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最终使楚文化形成了不拘礼法、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

C. 屈原作品中表现的宗国感情、理想追求和傲岸不屈的人格是楚文化精神的完美写照。

D.楚文化先前受到中原文化的排斥和否定,但其形成以后,对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着重论述了楚文化的来源,并揭示其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B.文章引用孟子对楚民族的说法,证明中原诸夏长期以来对其存在歧视的事实。

C.文章重点论述了楚文化的精神,并以屈原和庄子作品为例对其精神进行阐释。

D.结尾论述到文化共性和个性,意在阐明文化融合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民族文化心理中有别于中原诸夏的独立感,是由其特殊的历史地位造成的。

B.屈原作品异乎经典的表现告诉我们,文化应该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独立之精神。

C.楚文化与其他文化一起转化成层次更高的汉文化,表明融合能让文化得以提升。

D.文章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一种文化,应追溯其源头,认清其个性,分析其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女匪孙方友民国十几年的时候,豫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女匪。

队伍里多是穷苦出身的姑娘,而匪首却是位大家闺秀。

至于这位小姐是如何沦入匪道的,已无从考究。

她们杀富济贫,不骚扰百姓。

打舍绑票,也多是有钱人家。

女匪绑票不同男匪,她们大多是“文绑”,极少动枪动刀。

先派一位精明伶俐的女匪徒,化装一番,潜入富豪之家当女仆,混上半年仨月,看熟了道儿,定下日期,等外围接应一到,便轻而易举地抱走了人家的孩子。

然后托中人送书一封,好让主家准备钱财。

这一年秋天,她们又抱了陈州一富商之家的独生子。

那富商是城里的首富,已娶了七房姨太太,方生下这一后嗣。

七夫人很有学识,见娇儿被绑,悲痛欲绝,几经思索,便给女匪首写了一封信:我愿意长跪在您面前哀求,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把孩子安全地还给我,免除我的痛苦。

我以一个母亲和你同属女性的身份,请你三思你所做的事对我全家造成的伤害。

我要回孩子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来换回我的儿子,请你告诉我你的条件。

女匪首看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很是欣赏,一时来了兴致,便回信一封:我不愿跪在任何人的面前,我也不愿别人跪在我的面前。

我只请求你看在上帝的面上,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安全地送给我,免除我的人生之苦。

我以一个女性的身份,请你理解你我命运的不同!一哲人说:谁都希望不跟着命运走,到头来,命运却又主宰着那么多人!由于命运之神把我推上了匪道,因而我需要生存和向一切富人报复的愿望比要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强烈!我愿意为你保全你的儿子,请你拿出三千大洋来,于本月×日在我随时通知你的地点换回你的儿子!为保险起见,请不要告诉任何人!那夫人接到女匪首的信,颇为惊讶!她万没想到女匪首竟也如此知书识礼,文采照人!她产生了见见那才女的心情,当下准备三千大洋,等到匪首的通知,亲自坐船去了城东的芦苇荡里。

女匪首并不失约,等观察四下无动静后,便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一只小船上。

大红斗篷,迎风招展,于碧绿的青纱帐中,犹如一朵硕大的红牡丹,映衬出眉目的秀丽和端庄。

七夫人惊愕片刻,才发现那个曾在她府上当过丫环的女匪正逗着她的孩子玩儿,她那颗悬挂的心才落了下来,忙让人亮出大洋,让女匪首过钱。

女匪首笑笑,打出一声呼哨,芦苇荡里旋即荡出一叶小舟,上面有女匪二,各佩枪刀,接过大洋过了数,又箭般地驰进芦苇荡的深处,淹没在一望无际的绿色里。

这时候,只见女匪打了一下手势,两船靠拢。

那女匪递过孩子,交给夫人。

可万没想到,孩子竟不愿找他的生身母亲,又哭又号,紧紧地搂抱住了女匪的肩头。

夫人惊诧万分,痛心地流下了泪水,对女匪说:“万没想到,你们首先绑走了孩子的灵魂,令我战栗!”女匪首大笑,说:“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个女人向他施舍母爱,他都将会得到温暖!尊敬的夫人,这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常言说:生身没有养身重!你想过没有,当你抱走你儿子的时候,我的这位妹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夫人抬起头,那女匪正在伤心地抹眼泪,好似有着和她同样的悲哀!夫人感动了,对女匪首央求:“让这位妹子还回我府当丫环吧?”女匪首望了夫人一眼,说:“由于她已暴露了身份,我认为不太合适!你若想让你的儿子乐乐地回去,夺回那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在我们这里住上几日!”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4.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5.结合文本,简析女匪首这一形象。

(6分)6.小说结尾写“七夫人秀眉紧蹙,迟疑片刻,毅然上了匪首的小舟”,探究这一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当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时,一定没有想到,这幅描绘东京汴梁繁华画卷的作品,会历经近千年的岁月沉淀,最终成为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艺术传奇。

然而,对于这样一份絹质脆弱的艺术珍品,如何能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多地满足群众了解和观赏的渴望,让古老的艺术煥发生机。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历经时光打磨的国宝再次煥发光彩,故宮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手,借助8K超高清数字技术、4D动感影像,让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将《清明上河图》打造成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让游客变为画中人,走入汴京的众生百态。

《清明上河图3.0》展馆位于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占地1625平方米,共有巨幅互动长卷、孙羊店沉浸剧场、虹桥球幕影院等三个展厅和一个宋人文体验空间,从各种维度最大化地营造观展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我们运用全球领先的8K超高清互动技术来展现画卷,通过结合实物布景、舞台设计,将音乐、表演、全息影像和动捕剪影融合,交织互动,亦真亦幻。

”风凰卫视主创团队介绍,观众可以在各个音乐章节的串联中,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北宋都城汴京的众生百态,成为画卷中的人物,在宋代的人文雅韵中唤醒文化的记忆。

(摘自《文化+科技,让古老艺术活起来》《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日)材料二:在第十四届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馆内,以文化之名,融合了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哈尔滨馆尤为引人注目。

在本届文博会上,哈尔滨馆的冰屏、机器人和石墨烯服装等高科技含量文化产品和“文化+科技”内容,在一众展品中格外受到关注。

漫天的火树银花、神奇的冰雕雪塑,在如梦似幻的“冰屏”上被完美呈现。

据了解,这块冰屏和平昌冬奥会上“北京八分钟”惊艳世界的冰屏是同种技术,由于其特殊的通透性,画面就像悬浮于玻璃之上,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

很多朋友对2017年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的精彩演出记忆犹新,帮助演员们抵御严寒的石墨烯材料保暖衣也来到了文博会现场。

这款衣服上下连体、接近肤色,既保暖又不影响美观,引起不少爱美女士的围观。

“这不是《铁曱雄心》中的‘深海巨鲨’吗?”据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蕴洲介绍,该公司依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哈工大卫星研究所、哈工大航空宇航实验室等,在机器人领域有着深层次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发明设计了搬运机器人、智能家庭服务平台、格斗机器人等多类机器人系统,“未来,我们将以服务型机器人为切入点,重点推出更加智能的第二代机器人,让科技融入普通百姓生活。

”(摘自《“文化+科技”奏出新交响》《哈尔滨日报》2018年5月14日)材料三:文化与科技的高度结合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创产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过去以演出业、出版业、旅游业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以高科技与互联网融合的高端产业,成为我国未来文化创意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