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1 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新主体和要素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界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形成和发展,直至协同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后助力其升级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 这是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不矛盾,而是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延伸发展,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反映了当今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新趋势。
通过高校与其他相关单位比如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有影响力学术组织的交流、结盟或联合,构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科技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协同创新要求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实现跨一级学科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打破传统科研组织之间的壁垒,反映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化、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世界上各个科技强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各级各类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涌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
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起步并缓慢推进,经历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结合阶段后,发展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之相对应,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鼓励产学研各方特别是高等学校探索建立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6篇
2020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总结篇四:中国经济挥手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的特征表现为:行业投资负增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外部环境恶化、成本压力系统性上升,钢铁制造进入长期的微利时代,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
作为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宝钢正在思考涅槃之路,企业发展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创新驱动,因此制定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三大转型战略推动企业转型。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落实国家与上海市的政策精神,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积极发挥企业在国家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宝钢“双创”工作开展情况(一)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关情况宝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创新转型的方向,“一体”以钢铁产业为主体,“两翼”是精品智慧制造和构建钢铁生态服务体系。
宝钢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同时,宝钢在信息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国内较早开展云计算、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建成上海市最大的IDC中心——“宝之云”。
因此宝钢具备建设精品智慧制造的条件。
未来几年,宝钢将结合国家要求及自身需求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同时选择钢铁制造核心环节——热轧工厂(宝钢股份1580mm热轧产线)作为智能工厂的试点,重点在物流自动化、热轧生产过程微数据感知、多源异构数据实时互联、新一代热轧控制模型等工业大数据先进应用、基于知识自动化技术的生产计划排程、工厂智能仿真可视化、能源介质综合管控与优化等七大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热轧产线的智能管控、智能预测预警、智能生产计划排程、业务协同多目标智能优化,提升产线制造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制造成本。
新型马氏体耐热钢G115的蠕变性能研究
从目前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一次能源仍然以 煤炭为主,因此,提高煤电转化效率、发展清洁煤 发电技术,以及建设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 是实现节能 减 排 目 标 的 关 键[1]。对 于 火 力 发 电 机组来说,提高蒸汽参数可以显著提高机组的热 效率,降低煤耗及温室气体排放[2]。宝钢自 1999 年以来,致力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钢的研制,至 2013年,以宝钢为代表的国内厂家已具备向主蒸
ZHAIGuoli (ResearchInstitute,BaoshanIron& SteelCo.,Ltd.,Shanghai201999,China)
Abstract:G115isjointdevelopedbyChinaSteelResearchInstituteandBaosteelwhichis appliedin600-650℃ ultrasupercriticalboilertube.UsingG115hotextrudetube,creeptests werecarriedoutunderstress130MPaandtemperaturerespectively625℃,650℃ and675℃.By thecomparisonofcreepcurvesunderdifferenttemperature,thecreepperformanceofG115tubeis moresensitivetotemperature.Thesteadystatecreepratesofcreepspecimenaregreatlyincreased byenhancingthecreeptemperature.Microstructureanalysisofrupturedcreepspecimensunderstress 130MPatemperature650℃ and675℃ havebeencarriedout,thefracturemechanism ofcreep specimenunderthesetwotemperaturearemainlytheappearanceofcreepholesongrainboundary anddecreaseofthemartensitelathdensity.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第一篇: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合科技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促进集团公司做优做强——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隆重召开xx-06-05【摘要】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并且参观、考察了实验室,体现了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资委监事会武保忠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翁宇庆院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王晓齐副会长,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白英副局长,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胡世辉副司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司简明副司长,中国金属学会王天义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王崇愚院士、朱静院士,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张海南、樊政炜,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袁雷锋处长,国资委监事会杨宝钢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迟京东副秘书长、姜尚清副主任应邀出席大会。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子企业党政负责同志、新组建的钢铁研究总院干部和职工代表近300人参加大会。
宝钢战略分析
宝钢战略分析作者:赵春阳钱峰李思琦一、宝钢战略选择分析:做大还是做稳2007年,宝钢最新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
为此,宝钢确立了“一二一”的战略思想。
一条主线:围绕“规模扩张”这一未来发展的主线。
两个转变: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
一个落脚点: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
宝钢设定了如下的具体目标,力争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进入世界500强200名以内。
宝钢设定这样的战略目标,不禁引起了我们两方面的思考:第一,宝钢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建设精品基地为主导的稳健经营策略,这次为何突然向“精品+规模”转变?即宝钢面对“做稳”还是“做大”的战略选择时,为何更倾向于“做大”?第二,宝钢目前只有2000万吨的规模,到2012年实现8000万吨,相当于要在5年内再造3个宝钢,宝钢为什么如此急于扩张?采取这样的激进快速规模扩张战略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规模经济驱动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的大型化。
随着炼铁、炼钢和轧机设备的大型化,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在扩大。
由于单体设备的不可分割性,任何生产设备和生产活动只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和费用最低化。
通过规模整合,集中资源,能够实现生产装备的大型化和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减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规模企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主要是因为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人才和资金的积累,从而更有条件引进新技术,改进管理体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公示
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公示
依据国家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评审办法》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评审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科技情报机构合作会议评审,拟授予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6项,2016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14位。
现公示(按拼音排序)如下: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先进工作者
为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现由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情报学会网站等
对以上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为自即日起10日内。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须以真实身份向当地省科技情报学会书面提出。
欢迎社会各界对此次评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奖评审办公室
华东地区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评审办公室
2016年8月22日。
宝钢对标案例
对标找差,我们在行动———各专业室落实对标找差措施信息来源:宝钢新闻中心日期:2011-9-9 9:10:28 点击数:2092机械备件室:在对标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全面梳理各项成分指标,研究最优成分配比方案,形成采购标准进行推广;另一方面细化采购价格,使价格核算更为精细、准确。
同时,开展招标采购,优选供应商,对检修作业和安装方式进行优化。
通过一整套“组合拳”的实施,使烧结矿炉篦条采购成本直线下降。
耐材辅料室: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形成适用范围广泛的吨钢耐材成本计算公式,剖析成本改善的空间。
如不锈钢事业部100吨电炉耐材的吨钢耐材成本经对标计算,高于理论最低成本,有较大的挖潜空间。
通用备件室:通用备件室轧辊采购团队通过建立行业交流机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性价比的采购理念,突出寻找直接差距和间接差距,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化工油脂室:降本是我们今年对标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方面与战略供应商探讨新的定价模式,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寻源和开发供应商的力度,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上升。
通用材料室:除了跟同行对标,还能跟谁对标?通用材料室广开门路,在零星物料上走出了一条跟市场对标的路子。
零星物料品种规格杂、市场产品质量差异大、用途广,在采购和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但它有一个独特的市场属性,即很多零星物料都是工民两用型的。
针对这个特点,通用材料室对零星物料进行梳理和汇总,筛选整理出800余项材料,组织开展零星物料市场调研比价。
工程材料室:我们通过建立“价格—成本”模型,并将对标工作与全员业绩改善工作结合起来。
针对采购物料主材为大宗商品、通用工程物料等的特点,建立多维标杆体系:不仅跟同行比,还跟公开市场比、跟合作施工单位比、跟钢厂出厂价格比;不仅比显见的采购价格,还比全寿命价值、比采购和管理方式。
逐步推动和完善了螺纹钢、钢板、型钢的策略性采购方式和低压电缆、控制电缆的集批招标采购等采购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今年,已节约工程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
基于PIDAS的厚板轧制工序数字化与应用探索
2020年第6期宝钢技术21基于PIDAS的厚板轧制工序数字化与应用探索孔伟,王全胜,刘晔(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1999)摘要: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工业过程的数字化路径,促进了流程工业的数字化和数据应用探索。
围绕宝钢股份厚板5m产线PIDAS系统的构建及应用,讨论了轧制工序的数据归一和同步原则,展示了数据系统架构的成果。
介绍了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工艺技术改进、设备应用的结合案例,印证了大数据技术对轧制理论与实际结合和过程质量控制有强大的辅助作用,展示了PIDAS数据系统在轧制工序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轧钢;大数据;应用探索中图分类号:TG334.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716(2020)06-0021-05doi:10.3969/j.issd.1008-0716.2020.06.004Research on digit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olling process on PIDAS data platformKONG Wei,WANG Quansheng and LIU Ye(Research Institata,Baoshan Iron&Steel Co.,Lta.,Shanghat201999,China)Abstroch:With thc hevelopmeer of informdtiod and commcnications techdolopy,refeceC th ns ICT tlhdoNdy,the digitai path of indcstriai processcs hns beec.1x1、n■Shl.1d partichlas,thc hevelodmeer of big data a nd cNnt computineprovines solutions foe digitization and data anpNcation g thc process mandfacturine1This articic combidcs thc constuiction and dppNcdtiod of PIDAS system Us Baosted5m Hecvy PNtc Proncction Lidc,dischsses thc pridcipN of date dorm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 f thc process ig thc mili,shows thc remarVanN achievemeers of thc system pchiahcv.Thc aVicie intronuccs anplication cescs related te thc big date analysis anplication in qualite contvlliiiy,process improvinc and nlipmalt anplication, provincs that big dta has hua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c combination betweectheoro and prodaciny and process codtrol,shows thc anplication CUcts of PIDAS system in process1Key words:sted rolUna;big dta;reseerch and anplication钢铁行业正面临着由工业制造的信息时代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智能化时代)的转变[「2]。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圆满召开2017年档案工作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公司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集团科学管理档案,
开展档案工作的情况,指出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足 为集团完整系统保存史料,为集团留下真实足迹,为
和下一步改进建议。
企业和员工快速、完整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遵循
张基娇主任作《全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安全、合规、真实、完整、高效”原则建立档案工作评
以及关停并转类企业档案处置工作。
传承力度,确保人员不空档、不断档;持续健全完善
中国宝武档案学会秘书长艾涛作了《中国宝武 档案信息化系统,按照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要求,逐
档 案 学 会 2017 年“ 讲 理 想 、比 贡 献 ”竞 赛 活 动 布 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系统全覆盖和统一运行管理;持
置》。活动要求各级档案部门积极推荐档案创新人 续强化档案过程管理,注重对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
(艾涛秘书长) 出 了 具 体 要 求 。 指
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主任卢斌作了《中国宝武 出,一是按照中国宝武副总经理张锦刚关于“开拓档
档案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在宝武联合重组 案管理新局面”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国宝武的新战略
大背景下,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适应新形势要求,依据 和面临的新形势,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
(企业部分)解读》。重点围绕企业档案目标和体制、 价体系。二要围绕提升档案管理可持续性目标,做
制度建设,档案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前中央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持续加强与档案法规对接,健全
企业大力开展治理僵尸企业、压减法人户数(下称治 档案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不出轨、不脱节;持续
压)的要求,着重介绍了中国宝武治压工作开展情况 做好适应档案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化工作,加强知识
才,发掘档案工作亮点,通过竞赛平台,进一步焕发 检查指导,加强督查和自查,确保档案工作受控;持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国际一流材料科学创新高地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国际一流材料科学创新高地文/林世爵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市,于2017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是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科研平台。
实验室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50亿元,目标定位为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招聘委员会和产业化委员会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担任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匠㿋廩勞俱㹊낉㹔37作为首批建设的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材料科学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布局建设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经过三年多的砥砺耕耘,实验室创新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在材料科学及相关重点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致力于聚集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秉着“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与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学所等科研机构,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建立人才双聘机制,形成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和跨学科辐射效应的国家级研究队伍。
大型企业如何成为创新引领者——构建中央研究院模式的一流研发体系
文/石书德石书德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师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努力发展创新能力,以期摆脱创新追随者的身份,跃迁到创新引领者的行列,成果却不甚喜人。
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组织不完善。
要进入行业技术领域的前沿位置,企业需要构建起一个能够支撑未来技术研究与当前发展需求的研发体系。
然而,在目前的研发体系下,市场上可商业化的创新即使不是企业研究组织的全部工作,也占大型企业如何成为创新引领者据了绝大部分。
这种只关注今天的做法虽然可能会使企业在当前获得比较好的盈利,但是不为明天做好准备,很难在未来获得较强的竞争能力,也就不可能诞生出创新引领型企业。
通过对西门子、GE 、思科、IBM 等企业以及国内一些大型央企的调研,笔者发现,中央研究院模式的研发体系(以下简称“中央研究院模式”)能帮助企业平衡未来技术研究和当前发展需求,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某种——构建中央研究院模式的一流研发体系程度上能够解决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这一创新困境。
什么是中央研究院模式中央研究院模式是指由“中央研究院+事业部研发机构”组成的研发体系。
在公司层面成立独立的研究院,集中从事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前瞻性研究和当前事业部需要的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研究,保留事业部研发机构继续从事面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研发,二者通过合理的运行机制实现协同合作,共同组合形成层次清晰、分工合理、紧密衔接的企业研发体系。
很多国际领先的跨国公司在市场竞究院+的模式,GE 是最典型的例子。
GE 的全球研究中心(G E G l o b a l Research )是名副其实施、能源、医疗、交通运输等各事业部都分别设置有研发机构,主要开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活动。
中央研究院模式之所以受到很多大型企业的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独特优势。
传统的研发体系大多属于事业部分散研发模式。
在各个事业部设立研发中心,同时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
事业部直接面向市场,以创造经济利润为目标导向,这种天然的属性决定了设置于其中的研究院很难兼顾长远发展与短期市场需求,甚至可以说,事业部研发中心并不具备进行基础前瞻性技术研究的土壤。
宝钢战略分析
目录一、宝钢简介 (4)二、 PESTG分析 (4)三、关键外部因素(IFE矩阵) (7)四、关键内部因素(EFE矩阵) (9)五、 SWOT战略分析 (11)六、波特五力模型“铁矿石谈判聚焦”专题 (13)七、竞争态势矩阵(CPM) (17)八、 BCG矩阵 (20)九、 IE矩阵 (24)十、 QSPM矩阵 (25)十一、战略调整措施 (27)一、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006年12月1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
这是目前全球钢铁企业中的最高长期信用等级,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最高等级。
在全球钢铁企业中,能够取得“A-”的企业仅有宝钢和韩国浦项。
在六家取得“A-”及以上信用级别的中国企业中,宝钢是唯一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国内优秀企业中继续处于领先水平。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宝钢集团公司以2006年销售收入226.634亿美元居第307位,在进入500强的钢铁企业中排第6位。
这是宝钢连续第四年跻身世界500强。
宝钢实施钢铁精品战略,将建成中国汽车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不锈钢,家电用钢,交通运输器材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钢铁精品基地,建成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
宝钢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除钢铁主业外,还涉足贸易、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煤化工、钢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多元产业。
宝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已形成了近20个境外和国内贸易公司组成的全球营销网络,与国际钢铁巨头合资合作,广泛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宝钢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宝钢(Baosteel)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宝钢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它的主要业务涵盖了炼钢、轧钢、矿山开采和物流等方面。
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电等多个行业。
目前,宝钢的经营现状稳定且良好。
根据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宝钢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稳定的盈利增长。
公司的总收入从2024年的约326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约343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约为5.15%。
净利润也从2024年的约14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约17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约为20.13%。
这些数据表明,宝钢的业务运营良好,能够实现持续增长。
宝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规模生产能力:宝钢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投入,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生产体系,并拥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公司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生产线,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和交付。
这使得宝钢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
2.高品质产品:宝钢注重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技术创新。
公司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宝钢的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产品。
这使得宝钢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保持竞争优势。
3.供应链管理能力:宝钢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团队。
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供应链协同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宝钢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宝钢积极响应并采取行动。
公司致力于降低能耗和排放,并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宝钢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赢得了市场和社会的认可。
然而,宝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竞争压力。
首先,钢铁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波动大。
宝钢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次,宝钢还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科技成果——烧结过程热质传递机理模型及余热利用技术
科技成果——烧结过程热质传递机理模型及余热利用技术技术开发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成果简介针对钢铁烧结工序烟气量大、显热利用率低等问题,构建了烧结过程热-质耦合数值模型,开发了烧结工艺质-热耦合仿真软件和质-热平衡分析计算软件,阐明了烧结过程混合料散体多相反应机制及热-质耦合传输机理,分析了烧结过程中SO2、NOx等污染物的产生规律,开发了烧结过程余热利用技术,优化了烧结工艺,为烧结工序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相比传统冷风烧结工艺,高温烟气循环烧结与余热利用技术通过烟气循环回收部分烧结机高温烟气,来替代常温空气,作为烧结助燃气体。
该技术既能回收部分高温烧结废气余热,又可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污染物处理成本。
应用情况该技术已获得成功的推广和应用。
北科大研究团队先后与宝钢中央研究院和中科院过程所合作,已在宝钢不锈钢公司、宁钢公司和河钢集团邯钢有限公司等单位成功改造了数套烧结机,改造完成的烧结机运行状况良好,节能效益显著,说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
市场前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炼铁工序,其中烧结过程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余热利用等突出劣势。
烧结能耗约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12%,烧结过程会产生和排放大量的烧结废气和冷却废气,烧结60%的热能被主烟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带走。
此外,烧结废气中含有多种复杂的环境污染物,如粉尘、SO2、NOx、重金属等。
随着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探究开展烧结过程热质传递机理及污染物产生机制,研发新型环保烧结工艺技术,以实现铁矿烧结烟气的减量排放和过程节能,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已成为共识。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包括循环风机、阀门、管道改造等费用,约需1500-2000万元。
投入运行后可减少烧结能耗并减少烟气污染物末端治理等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可达每年800余万元。
成果亮点1、该技术基于机理模型,优化烧结工艺并进行参数调控,有助于精准的工程设计和操作运行,已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
基于CFD方法的宝钢1号高炉冶炼过程模型
基于CFD方法的宝钢1号高炉冶炼过程模型李云涛;宋文刚;毛晓明【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宝钢1号高炉(1BF)的多相流冶炼过程模型,对高炉内部多相物质的流动、质量转递和热传递行为同时进行模拟.该模型开发了具有层状结构的软熔带模型,能够细致呈现炉内软熔带形状和位置.倒V字形软熔带决定炉内煤气流二次分布,其状态受到高炉入炉焦比显著影响;不同焦比条件下软熔带状态变化规律较为合理.模型计算得到的气相和固相温度分布结果与1BF 典型工况特征一致;炉喉处气相、固相的温度差接近100 K,在炉内高温区间的气固相最高温差达到493 K;煤气流分布模拟结果反映了宝钢开放中心、兼顾边缘的高炉操作特点.模型可根据高炉布料制度来调整径向O/C比和粒径分布,研究布料制度对软熔带影响,为高炉操作制度优化和高炉“黑匣子”炉内冶炼可视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期刊名称】《宝钢技术》【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6页(P54-59)【关键词】高炉;CFD;多流体模型;数值模拟;软熔带【作者】李云涛;宋文刚;毛晓明【作者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1900;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上海20094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12高炉是一个滞后、变量多的非线性系统,炉内现象复杂且不可见,是公认的复杂冶炼反应器之一[1-2]。
高炉数学模型以冶炼过程热力学、动力学和冶炼过程传输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学建模等方法低成本模拟高炉内的主要现象,有效预测高炉的操作指标,对提高炉内冶炼过程认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冶炼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2-4]。
杨永宜等[5]基于Ergun方程建立了风口回旋区和高炉下部的初始煤气流分布的双流体模型;毕学工等[6]对复杂高炉现象进行简化,开发一维全高炉模型,对风温、喷煤时高炉炉况及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日本八木顺一郎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基于多流体理论的高炉数学模型研究,用多相流和相间双向相互作用来描述发生在炉下部的现象,炉内物质通过相应流动机制来加以区分[7-9]。
大型企业集团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在 二级公司层 面 : 二级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的总 体部署和要求; 负责编制本公司科技发展规划; 负责开展科技项目立项 论证及申报; 负责有关科技项 目的牵头实施 ; 协助科技项目的验收; 负
责新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 负责所属专业技术标准的起草、 修订和提升等。 二级公司应健全完善以 “ 公司为研发项 目决策主体, 技术专家委 员会为研发项 目 评审主体 , 研究院为项目 研发和科技管理主体, 生产部
门为项目实施和成果转化主体, 其他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 以研发项目 为载体, 基层技术人员广泛参与, 外部资源为补充”的技7 I 0 新组织体 系, 细化和落实各项科技管理制度 , 确保技术创新体系运转顺畅。 二级公司应构建完善研兖总院、专业研究院、企业研发资源三级 研发体系, 按照 “ 集中 精 集 中”的模式处理好研究总院、专业研 究院和企业研发资源的关系。 在科技管理职能方面, 研究 总 院负责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年度 科技计划的拟定与组织实施 , 科技创新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 科技创 新成果及人员的相关考核 , 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以及与企业外 部科研机构及社会院校的协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等。专业研 究院负责本专业板块的国家、行业重大科研、开发等科技项 目的立 项申报与论证 , 本专业板块科技项 目的跟踪管理、监督实施以及定期
量, 在公司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支撑作用。重点攻克关系企业发展的 基础 陛、战略陛、综合 } 生 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 研究促进各个板块主营 业务发展的先进适用技术, 解决公司运营中的技术难题等。 在专业保障层面: 为了保证各级科技项 目评审及咨询工作的公平、公正, 在集团公 司层面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集团 科技项目管理的具体 清况, 完善决策咨询体系。 企业决策咨询专家库的建立应由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负责, 以 树立其权威I 生 。各二级公司职能部门负责按照具体要求组织推荐人员 参加。专家库可以几方面人员组成, 由集团内部各个行业领域内的管 理人员、研发人员、i 2i ,, 1 " 人员等具有大量实干经验的一线专家, 和集 团公司外部各种专业机构 、科研院所专家组成, 充分利用企业 内部和 社会外部两种资源。 咨询专家参加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 参与对公司科技项 目的 立项审查、中期评估和结项验收等工作, 为公司科技工作提供专业决 策咨询等。 例如宝钢集团, 就是如此建立了一套运转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 宝钢设有技术创新委员会领导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 负责审定技术创新 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奖等。委员会下设专家咨询, 由研究院管理专 家库, 井设规划委员会, 负责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咨询和技术评审。规划 发展部作为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执行机构负责整合外部资源, 组织、 策划、协调、集成战略合作, 对 口政府。包括组织国家8 6 3 、9 7 3 计划 的组织 申报工作, 负责与战略合作伙伴及钢铁联合研究基金的合作项 目。子公司和中央研究院是技7 R 仓 惭 的研发主体和共享平台。中央研 究院不仅在重| 的板带技术、钢管条钢、不锈钢、特钢等领域设立专 门技术中心, 同时注重共j 生技术的研究, 设有炼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设备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在基础保 障方面 , 设有情报中心、实 验保 障中心、分析测谢 开究中心等。 通过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建设, 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构架基 本形成。这个构架是组织结构、方法、过程和资源的有机结合, 是企 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开展的平台, 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管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宝钢“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下的营销采购研发体系模式创新
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宝钢“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下的营销采购研发体系模式创新宝钢是国内领先的冶金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管理现代化的创新。
近年来,宝钢以“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为核心,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生产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这一模式下,宝钢的营销、采购和研发体系进行了重大创新。
首先,在营销方面,宝钢采用了分散式的销售模式。
每个基地拥有独立的销售团队,负责本地区的销售工作。
这样的分散式销售模式有利于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不同基地的市场特点进行精准的销售策略制定。
同时,宝钢还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销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销售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整合分析,进一步提高了销售效率和精准度。
其次,在采购方面,宝钢采用了集中采购模式。
宝钢在全国各地设有多个采购中心,负责集中采购原材料、设备和服务等。
这种集中采购模式有效地整合了采购资源,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宝钢还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采购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了采购效率和质量。
最后,在研发方面,宝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了研发体系的模式创新。
宝钢建立了以总部为中心,各基地为支撑的研发体系,形成了整体协同创新的格局。
总部负责战略研发和核心技术研究,各基地则负责应用研发和技术改造。
这样的研发体系模式既保证了总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又充分发挥了基地的创新潜力,实现了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宝钢在实施“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下,还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宝钢建立了全面覆盖的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各基地的生产运营、企业管理和营销采购等,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
这为宝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决策支持,推动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总的来说,宝钢“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下的营销采购研发体系模式创新,有效地提升了宝钢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通过分散式的销售模式,宝钢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基地的市场需求;通过集中采购模式,宝钢实现了采购成本和质量的控制;通过研发体系模式创新,宝钢加强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对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研究院从崛起之日起就已成为世界发明创造的核心机构,成为技术创新、原始创新的主体之一。
它们不仅是新技术的需求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最先捕获者、新技术发展的倡导者、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出资人和发明者。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以宝钢中央研究院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其功能定位、创新战略和运行机制,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大企业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自1999 年以来,上海宝钢组建创立了中央研究院,旨在主攻未来3-5 年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谋求创造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其高端产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未来若干年内跻身世界500 强。
课题组剖析了建立以来宝钢中央研究院的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对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技术创新战略、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一、明晰的机构定位(一)机构的功能大企业建立研究院,是公司生产规模与产品技术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趋势。
这种内在需求决定了它的功能职责:(1)必须解决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大企业只有拥有知识产权,别人难以模仿、并在市场上创造高附加值的专利技术与高端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必须解决企业未来的技术进步。
做好前瞻性研究,攻克未来3-5 年的超前技术、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3)必须使技术创造价值。
即让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持续性超额利润流。
宝钢中央研究院正是以第一、第二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产品开发机构;以第三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大学和社会科研院所,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特功能与地位。
(二)机构的定位宝钢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年产钢200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世界钢铁企业排名第五,被国际钢铁权威咨询机构WSD 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未来宝钢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核心技术开发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对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研究院从崛起之日起就已成为世界发明创造的核心机构,成为技术创新、原始创新的主体之一。
它们不仅是新技术的需求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最先捕获者、新技术发展的倡导者、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出资人和发明者。
《宝钢中央研究院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以宝钢中央研究院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其功能定位、创新战略和运行机制,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和一些大企业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自 1999 年以来,上海宝钢组建创立了中央研究院,旨在主攻未来 3-5 年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谋求创造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其高端产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未来若干年内跻身世界500 强。
课题组剖析了建立以来宝钢中央研究院的创新战略与运行机制,对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技术创新战略、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一、明晰的机构定位(一)机构的功能大企业建立研究院,是公司生产规模与产品技术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趋势。
这种内在需求决定了它的功能职责:(1)必须解决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
大企业只有拥有知识产权,别人难以模仿、并在市场上创造高附加值的专利技术与高端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必须解决企业未来的技术进步。
做好前瞻性研究,攻克未来 3-5 年的超前技术、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3)必须使技术创造价值。
即让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持续性超额利润流。
宝钢中央研究院正是以第一、第二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产品开发机构;以第三功能职责,明显区别于大学和社会科研院所,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特功能与地位。
(二)机构的定位宝钢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年产钢 2000 万吨,销售收入突破 1100亿元,世界钢铁企业排名第五,被国际钢铁权威咨询机构 WSD 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未来宝钢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核心技术开发基地。
宝钢中央研究院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确定自己的功能定位:一是战略制定者;二是核心技术开发者;三是技术经济创造者。
譬如在战略制定上,研究院深入研究世界上最大钢铁企业、竞争对手韩国浦项的技术动向、发展趋势极其核心竞争力的详尽资料,然后通过宝钢与之‚系统对标‛,不仅使宝钢员工看到了差距,感受到压力,而且认识了对手,了解了自己,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科技策划和目标确定的‚操作指导书‛。
该院 2000 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指南》及其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科研条件规划》,业已成为集团研制发展战略,攻克未来超前技术、核心技术的主要依据和方向。
(三)机构的体系在集团内部,随着中央研究院建立,基本形成由中央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生产手段或设备开发中心、产品质量中心构成集团科技创新体系。
其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确定如下:第一、中央研究院。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和主体,主要职责是从事战略研究,开发具有全局性的超前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并加速形成成果转化机制和技术储备。
中央研究院内部,再根据不同行业、研究的需要,设立若干信息情报机构、技术开发部门或实验室,具体实施研究院的功能职责。
第二、产品开发中心。
由二级公司或事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和集团创新发展战略,开发新产品,或与研究院联合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品。
第三、生产手段开发中心。
为提高产品商品化速度,开展产品精细化研究,研究院和二级开发机构内部拥有一批 CAD/CAE/CAE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拥有国际先进的适应各行业、各专业技术开发的生产研制手段。
这部分资源将在集团内沟通共享。
第四、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作为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履行成果评价功能职责。
各集团研究院或专门机构都设有质量检测中心或专业试验室,承担新技术、新产品的评价功能,使开发出的成果符合国际市场的安全、性能、结构要求,同时符合消费者需求。
为完善集团科技研发系统,宝钢中央研究院还不同程度建有国际化的科技开发网络、国内乃至国际人才网络和全球范围的信息情报网络,使超前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及其创新产品开发的资源组合更具全球化背景与特色,成为实施创新赶超战略的支撑手段。
二、创新的赶超战略(一)战略的确立宝钢集团 20 世纪 80 年代就选择以引进技术为主的二次创新战略。
集团把引进日本新日铁先进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大大缩短了我国钢铁行业工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进入 90 年代后期,集团从引进技术为主转型为自主创新为主,探索如何在‚巨人的肩膀‛再跨出自主创新的一步,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越式追赶或赶超战略。
在确立自主创新的赶超战略中,宝钢中央研究院体现了以下鲜明特点:在指导思想上,十分强调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融合,以有限资源确定有限目标,注重对我国市场最需要、行业发展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开发。
在创新体制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产、学、研结合,构建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并实行技术创新链与产业发展链的对接。
在创新模式上,一方面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强调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集成,重点要加速开发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高端产品,以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宝钢中央研究院非常重视开展技术、产品开发主攻方向的聚焦工作。
他们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对标‛、国外技术发展趋势与自身技术分析,确定自己技术、产品的赶超目标与主攻方向。
几年来,他们成功研制的 IF 钢、X 系列管线钢、耐侯钢、非调质型塑料模具钢等拳头产品,以及‚纯净钢技术‛、‚滚动法渣处理技术及装置‛、‚油井管水淬工艺‛、‚RH 整套过程模式技术‛,不仅开发成功 60 多项适应市场需求、以产顶进的新产品,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而且先后创造了 128 项专利、136 项技术秘密,形成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赶超世界先进钢铁连铸技术上跨越了重要步伐。
(二)战略的实施宝钢中央研究院以自主创新、主攻核心技术为自己崇高使命,但处于建院初级阶段,不可能象发达国家成熟研究院那样运筹帷幄,因此从实际出发,侧重近期,兼顾中长期,实行统筹全局、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完善机制的策略手段。
宝钢研究院在这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1、以‚先期介入‛模式,开发产品核心技术。
所谓‚先期介入‛,即研发工作所采取‚逆向思维‛的操作方式。
以开发汽车钢板为例,研究院在汽车制造厂进行车型开发初期即主动介入,有针对性地参与汽车板材的研发工作,其目的是‚为用户创造效益‛,目标是‚降低用户成本,确保板材质量‛,同时也有利提高宝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先期介入‛意义还在于‚引导消费‛,即引导市场和用户参照企业产品标准来设计、调试模具及工艺,能最大限度为发挥宝钢优势,及时、有效占领市场制高点。
近几年来,研究院坚持‚先期介入‛上海大众、通用、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的新车型选材,取得显著成效。
如通过与上汽、交大合作开发帕莎特 B5 轿车覆盖件新材料,解决了对零件成型综合应变和安全裕度分析、板材气孔、合理开裂和涂装印等问题,为该车国产化认证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与安汽合作研究,使奇瑞车使用宝钢高强度钢板占总重量 43.59%,车身减轻 18.25 公斤,成为国内目前使用的高强度钢板比例最高的轿车。
还参与完成一汽大众 A6 轿车 26 个自制件、A4 轿车 29 个自制件中 17个零件的材料认证,使 2003 年A6 轿车自制件的认证全部通过,实现了宝钢向国内高档车的供料。
2002 年宝钢汽车板销售突破 120 万吨,2003 年进一步达到150 万吨。
与此同时,宝钢中央研究院倡导‚科研创造市场‛,以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容量。
他们认为,开发具有核心技术的主导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核心技术价值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他们依据‚产、销、研‛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快汽车用钢、电工钢、管线钢、高强度集装箱用钢、塑料模具钢等一系列重点新产品开发,逐步成为宝钢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技术支撑力量。
经科研人员自主创新、集群开发,他们不仅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成功开发 X70 管线并战胜国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国际的招标大部分份额,而且瞄准大众、通用等战略用户,使汽车一系列用钢品种开发基本实现与国际同步,达到了国际国际钢铁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
2、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技术成果转化价值。
宝钢研究院认为,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开发水平高低,最终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看其能否实现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商业应用。
多年来,中央研究院坚持以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为目标,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如宝钢参与开发成功的 IF 纲、芯棒钢、彩电用电等 42 项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型高炉炉壳钢、氧气球罐钢等直接应用于宝钢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压力容器钢、S 级钻杆等 50 项新产品实现以产顶进;X 系列管线钢、耐侯钢、石油管、船板、造币钢等 11 个系列产品均可替代进口,标志着宝钢在迈向钢铁精品基地目标上前进了一大步。
为增强科研人员市场竞争意识,促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们还出台了多项‚技术贸易‛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推销技术,锻炼、提高参与技术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梅钢 RH 工程的国际招标竞标中,宝钢科研人员借助集团整体优势,击败了新日铁、NKK 公司,获得 RH 一整套过程控制模型技术输出贸易合同,实现了宝钢从卖产品到卖技术的企业档次升级。
‚钢管水淬生产技术及装置‛这一自主创新成果在宝钢应用后,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到天津无缝钢管公司,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在强化成果转化机制中,研究院还确保‚研发—生产—销售—‛和‚研究—设计—工程—产业化‛两个主渠道畅通无阻,促进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实践中,研究院与集团内技术工程公司(BSEE)、通信计算机软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形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合作互动机制。
在研究院与 BSEE 共同努力下,BSEE 钢渣处理装置实现了高负荷条件下连续运转,A、B、C、D 渣全系列处理能力,形成 5 项技术专利、7 项秘密,并在技术贸易中取得较高的商业化应用价值。
填补国内空白的全氢罩式炉技术、钢管水淬生产技术及装置、薄带连铸等自主创新成果在商业应用后,更标志着宝钢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输出技术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3、走联合创新之路,培育技术创新持续能力。
宝钢研究院坚持‚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内部支持体系与社会化支持体系相结合,以提升自主创新和开发未来核心技术,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
为此,他们瞄准当代最新技术,启动‚薄带连铸产业化关键技术‛、‚喷射成形技术研究‛、‚针状焦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