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
《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5篇第一篇:《我与地坛》(最终版)教案《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3)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之情;(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2)象征手法的分析与运用;(3)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象征手法的深入理解;(2)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地坛”在文中象征着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经典语句,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巩固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与某个地方”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教师推荐其他关于描写地方的作品,如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不同作者对地方的描写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坛,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发言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个人思考,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篇1一、地位与作用:《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
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年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
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
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怀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以作者与母亲在地坛公园的往事为线索,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2.2 课文主题分析:本文以地坛为背景,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在地坛的种种往事,表达了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以象征手法为主线,地坛象征生命的源泉,母亲象征无私的爱,通过讲述地坛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沧桑和母爱的永恒。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1.2 分析和欣赏作者对母爱的描绘和赞美。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2.2 深入剖析作者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1.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背景、主题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1.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分享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方法3.2.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2.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剖析象征手法和主题。
3.2.3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教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肯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汲取。
1、理解、体会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尝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构造。
2、传达怎样的简单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争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局部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
贝多芬也正因此坚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表达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史铁生。
(多媒体,像)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快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其次局部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局部1.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它等待我诞生双腿)2.单独去地坛时,可不是挂着这般绚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句子。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观察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3.于是我们经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之间肯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
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绚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
(荒凉,不衰败,坦然)朗读写荒凉的句子:四百多年来拘束坦荡分析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照旧有生气,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知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漂亮,活,义无反顾)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悟出了什么了启迪?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从前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坚韧的生命力依旧安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凉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考的残疾青年来说,确定有所启发。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地坛是北京市的一座古老祭祀场所,境内有寺庙、宫殿、神坛等建筑物,是明清时期皇室祭祀天地神明的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古老文化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地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景区和文化遗产。
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将地坛这一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开展相关教学探究活动。
本文将从《我与地坛》这一角度,阐述地坛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够了解地坛的历史渊源、相关文化知识和意义;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感受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内容(1)地坛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
(2)地坛建筑群的设计和特点。
(3)地坛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4)实地观察和调查。
(5)图文阅读和文化思考。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其他方式,引入地坛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基本信息。
(2)知识讲解介绍地坛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地观察安排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4)文化思考在归来后,安排阅读相关文献或图片,让学生思考地坛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并引导学生可以用图文、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地坛的看法和认识。
(5)总结评价针对学生参与度、思考水平和表现形式,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表现优异的积极性。
二、教案教学设计本教案教学设计基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
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2)通过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内容(1)阅读《我与地坛的缘分》。
(2)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3)语言表达。
3.教学过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学《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并预习相关课文知识。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本特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对地坛的描写,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
(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接受。
(2)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和文本特点。
2. 分析并欣赏作者对地坛的描写,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深入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命运的接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做好笔记。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作者对地坛的描写,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课文,运用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3. 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命运的接受,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范文6篇我与地坛教案第一课时,供大家参考。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3)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2)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手法;(3)将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我与地坛》的内容,回顾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2)提问: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4. 写作实践:(1)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或地方的文字;(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我与地坛》中的名句;2. 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以及写作技巧;3. 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内容、手法运用等方面。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2.反复阅读景物描写和哲理语句,理解文中语言;3.感悟自然美,热爱自然和生活;教学重点:景物描写和往事回忆教学难点:对人生、生命的思考教学方法:阅读法、批注法、炼字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这样的演绎,史铁生更加典型。
这节课我们走进《我与地坛》。
二.情境任务:主题班会“浅谈人生”,请从课文《我与地坛》出发,畅所欲言。
活动一:阅读第一部分,概括“我”的状态,“地坛”情况(阅读、批注法,信息提取能力)“我”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大工作,找不到出路,迷惘倔强,逃避现实,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古园的形体被肆意雕琢,但保持着一些谁也改变不了的东西,譬如落日,雨燕,冬雪,以及镇静的松柏。
满园弥漫着沉静的光芒,荒芜但不衰败。
活动二:如何理解“我总是到那古园去,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鉴赏、探究3、7自然段,分析概括能力)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了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形体被人肆意雕琢,但有些东西无人改变,柏树苍幽,野藤自在,蜂蝶飞舞,蚂蚁活跃,瓢虫展翅,露珠滚动。
外形沧桑的古园保持了蓬勃的活力,剥去浮夸,威严,高大,繁饰,依然沉静淡泊,一切生命欣欣向荣。
启示:人的思想、意志任谁也无法改变,生命上天交给每个人的事实,怎么活是需要一生解决的问题。
作者从对“为什么要来到世上”的质疑中豁然走出,开始思考“怎样活”。
地坛救赎了作者,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
活动三: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母亲形象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情。
(阅读、鉴赏,分析,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能力)母亲理解我又担心我,知道我需要时间又不知道需要多久以及尽头会是什么,焦灼迷茫又不动声色,默默陪伴静静等待。
她痛苦惊恐,聪慧坚韧,用祷告祈求自我安慰纾解内心,用提示恳求嘱咐引导儿子,多年后理解母亲苦难与伟大的我痛彻心扉,自愧难当,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和深切的思念。
高中教学:《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1.1.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与理解1.2.2 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1.2.3 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理解2.1 课文朗读2.1.1 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1.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2.2 课文理解2.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2.2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3.1 重点词语学习3.1.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1.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3.2 句型学习3.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句型。
3.2.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4.1 文章结构分析4.1.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
4.1.2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4.2 修辞手法分析4.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4.2.2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和指导。
5.2 拓展5.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对文章进行拓展思考。
5.2.2 教师对学生的拓展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互动6.1 小组讨论6.1.1 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主旨意义。
6.1.2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提供帮助和提示。
6.2 角色扮演6.2.1 学生分组扮演文中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6.2.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七章:写作练习7.1 写后感7.1.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7.2 分享与讨论7.2.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小组讨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
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
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一、自读要求: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难度又比较大,因此教学中设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文。
三、教学用时:2课时(总2课时)四、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入题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
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文章比较长。
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
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1、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
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__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
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
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们课文中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部分,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命运的关注。
简单介绍地坛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主旨大意、识别作者的写作意图;(2)用已学句型完成故事叙述;(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感受文化意蕴和探究文化之美;(2)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含义;(3)培养责任感,爱护环境。
2. 教学重点、难点2.1 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大意;(2)通过阅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2.2 难点(1)感受文化意蕴;(2)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了解地坛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习地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2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大意;(3)开展小组讨论,展开分享和互动;(4)开展主题讲解,强化教学内容;(5)完成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 教学流程与时间安排4.1 整体流程活动环节计时安排(分钟)具体内容1. 课前导入 10 分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2. 阅读文本 20 分钟阅读、分析文本结构3. 小组讨论 15 分钟展开分享和互动4. 主题讲解 10 分钟强化教学内容5. 阅读理解 15 分钟完成阅读理解4.2 详细活动安排1. 课前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关于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 阅读文本(20分钟)学生分别阅读《我与地坛》一文,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分析文本结构,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文化内涵,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动。
4. 主题讲解(10分钟)老师就地坛及其中概念、方位等进行主题讲解,并强化教学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坛及其中涵义的价值。
《我与地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与地坛》。
(2)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拟人、比喻等。
(3)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和历史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与地坛》。
(2)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对地坛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家乡和历史的了解,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我与地坛》。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启发,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家乡或历史的文章。
(2)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与地坛》。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继续进行与家乡或历史相关的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对家乡和历史的了解和尊重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我与地坛》文本。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
我与地坛教案(精选9篇)我与地坛篇1刘星河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理解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的情味。
3、品味评价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
4、通过学习,培养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地坛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2)在理解文意、分析思路、揣摩语言等方面释疑解难。
2、难点:(1)理解文中母亲给作者的生存的启发。
(2)领会本文饱含感情,又充满哲理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读导入1、(听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他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最强音。
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厄运、奋起拼搏成为生活强者的人很多。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近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等。
还有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暗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以及他的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地坛有什么了解?它对作者有什么特殊意义?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荒芜”、“沉静”等,理解其内涵。
三、课文解析1.解析课文第一段,分析作者对地坛的描述,感受地坛的荒凉与神秘。
2.解析课文第二段,分析作者与母亲的互动,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关爱与付出。
3.解析课文第三段,分析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四、课文赏析1.赏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园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路,路的两旁种着银杏树,树冠遮天,路面铺满厚厚的落叶”等,体会其意境美。
2.赏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地坛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母亲象征着关爱与付出”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3.赏析课文中的哲理,如“生命就像这园中的草木,无论经历多少苦难,都要顽强地生长”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感受。
2.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哲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1.在解析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赏析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对《我与地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我与地坛》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
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
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
(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
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
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
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
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四、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
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
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
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
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
却已经来不及了。
(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
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
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
“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
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五、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
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
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
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六、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