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幼儿园《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

幼儿园《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数学》第七章《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 使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3. 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难点:区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片。

2. 学具:模拟人民币卡片、购物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关注人民币,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起源、作用等。

3. 认识人民币: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4. 区分人民币:通过PPT展示,让幼儿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 货币计算:以购物为例,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如:找零、计算总价等。

6.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简单的货币计算理财意识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拟购物游戏,计算所需支付的钱数及找零。

示例: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一瓶矿泉水(2元)、一包饼干(5元)、一个苹果(3元)。

请计算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以及他找回多少钱。

答案:小明需要支付10元,找回1元。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人民币,了解货币的流通和作用,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6. 板书设计的简洁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如购物场景。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货币的认知》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认识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了解它们的面值及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对金钱的正确认识,树立合理消费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PPT、计数器、购物场景图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人民币实物、计数器、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孩子们观察场景中出现的各种人民币。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人民币吗?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值吗?”2. 讲解人民币知识(1)教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教师通过PPT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面值及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张10元,他想买一个5元的小汽车,他需要支付多少钱?”(2)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计数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孩子们独立完成。

(2)教师对孩子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你们知道除了人民币,世界上还有哪些货币吗?”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人民币2. 板书内容:(1)人民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人民币计算:2元+3元、5元2元、10元+20元等。

“双减”背景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案例一、作业简介(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是学生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新授课学习后为学生设计的一组作业。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后,教者进行一些巩固练习和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课内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学会有序思考。

课后有必要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运算和换算,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使用对象本作业的使用对象是一年级小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人民币之后使用。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以及“认识人民币”等知识。

因此,在此基础上完成作业,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三)作业目标1.巩固解决购物中实际问题的两种策略:尝试-调整、有序罗列。

2.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每种人民币的认识,深化对10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以及计算。

3.经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感受单位换算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作业内容课堂作业※基础题数学书第59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批改。

)自我评价:请你根据自己的表现来评一评,看看能获得几颗。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换算能力,为后面活动做准备。

巩固所学的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尝试和罗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来评一评,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接下来顺利进行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提升题1.同桌合作,模拟兑换(1)用1元可以换成几角,有几种换法?动手换一换。

(2)商店马上要营业了,用10元换1元和5元的零钱,有几种换法?用你桌面上的学具和同桌换一换。

设计意图:巩固之前所学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并为接下来模拟购物活动中的付钱和找钱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商店正式营业,迎来了它的第一位顾客,看看他买了什么吧!(播放视频)4人小组,分工合作,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再进行交换角色进行买卖。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启蒙数学》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认识人民币及其基本单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知道1元等于100分。

2.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 培养幼儿的货币观念,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1元等于100分,以及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不同面值,能够识别和运用人民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实币种(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教学挂图,幻灯片。

学具:模拟人民币卡片,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购物游戏,让幼儿观察、触摸人民币,引导幼儿说出人民币的特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使幼儿理解1元等于100分。

(3)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学会识别不同面值人民币。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利用幻灯片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讲解解题思路,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学生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对正确答案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基本单位:元、角、分2. 不同面值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3. 1元=100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元=()分,5元=()角。

2. 答案:(1)100分、50角(2)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管家”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教案《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我们的货币》,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通过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图案、颜色和数值,使学生能够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简单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特点,能够正确辨别各种面值。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交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辨别和使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PPT、购物场景图片。

学具:学生用人民币仿真钞、购物清单、小书包。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1)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货币元素。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图片中的钱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讲解知识点(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图案、颜色等。

(2)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特点。

3. 实践活动(1)发放学生用人民币仿真钞,让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面值的辨别练习。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4. 例题讲解讲解简单的购物问题,如:“小明去商店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15元,小明给售货员2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5. 随堂练习(1)发放购物清单,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练习。

(2)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面值、图案、颜色(2)人民币的辨别方法(3)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的人民币,分类并记录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和家长一起进行购物游戏,使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交易。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银行,了解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一、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3. 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熟练掌握换算关系;2. 培养学生识别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3.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特别是1元=10角,1角=10分的理解;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能力及简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PPT课件、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3)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识别并学会简单计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互相展示人民币,并说出其面值;(2)进行人民币换算练习,巩固换算关系;(3)设置购物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人民币图案,标注面值;2. 写出人民币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3. 根据教学过程,适时更新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5分、1元=100分);(3)应用题: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5元的水杯和一包2元的饼干,他需要支付多少钱?2. 答案:(1)5分、2角、1元、5元、10元;(2)1元=10角;(3)小华需要支付7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人民币,了解其发行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生活认知》第四章《生活中的货币》第一节《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等,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操作,使幼儿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货币。

2. 培养幼儿识别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能力,能准确区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3. 培养幼儿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识别和换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购物场景图、PPT。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在购物时,我们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支付吗?”引出人民币的概念。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10分钟)(1)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人民币的颜色、图案、面值等。

(2)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识别和换算人民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模拟人民币和购物卡片,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识别和换算人民币。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颜色、图案。

(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用模拟人民币进行购物游戏,练习换算和支付。

2. 答案:(1)描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和面值。

(2)正确完成购物游戏,进行换算和支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认识人民币(1)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认识人民币(1)docx

一、填一填。

1、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元、2、单位是元的人民币分别有1元、20元、()元、()元。

3、单位是角的人民币分别有()角、()角、()角。

4、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最小面值的人民币是()。

5、1元 =()角,1角 =()分。

二、直接写出得数。

40+7= 13-7= 7+6= 58-50=12-6= 16-8= 15-7= 14-9=9+5= 8+4= 7+60= 65-5=三、填“元”“角”“分”。

1、一块橡皮的价格是8()。

2、一本《新华字典》的价格是9()。

3、一个书包的价格是85()。

4、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5()。

5、一本“数学课本”的价格是4()5()。

四、解决问题。

1、食堂吃了8袋大米,还剩9袋。

原来一共有多少袋?2、鸡有15只,鸭有9只。

鸭比鸡少多少只?一、填一填。

1、12比7多();5比8少()。

2、5元一张的人民币,可以换()张1元的。

3、50元一张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元的。

二、直接写出得数。

11-3= 64-60= 8+9= 74-4=47-7= 12-5= 13-8= 30+6=8+30= 80+4= 14-9= 17-8=三、在○里填“>”、“<”或“=”。

5角○5分 2角○20分 5元○70角3元○30角 1元○100分 40角○3元四、填一填。

1元=()角 40角=()元1元2角=()角 24角=()元()角 76角=()元()角45.00元=()元 4.50元=()元()角4.05元=()元()分五、解决问题。

1、小林家养了15只兔和9只羊。

(1)兔比羊多几只?(2)羊比兔少几只?2、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 (2)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 (2)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教材来源: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主题:认识人民币适合对象:一年级三班学生作业性质:课外作业设计者:李曼/荥阳市第九小学一、作业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找出人民币的使用场景3.了解人们使用人民币的故事。

二、作业设计本次作业以手抄报的形式完成,是单元学习后的知识延伸,主要涉及一下三个内容:1.将课本105页的人民币样币剪下来,每种样币的一个粘贴到手抄报上,并写出面值。

2.画出或拍照一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要出示物品的价格,并写出付钱找钱的计算过程。

3.写出或画出你听过的关于人民币的故事或人民币的变化过程。

三、评价标准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本次手抄报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公开展示,学生欣赏完所有作业后,根据评价标准中的量表来进行规范的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评价的平均分为最终结果,最后教师将评价的结果记录在册。

这样的评价不会因为老师的个人喜好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相对公平。

评价维度设计规范,给学生作业完成设定好目标。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第一部分粘贴填空内容较为容易,学生只需要粘贴和填空即可,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为粘贴不够完整或重复较多,书写不规范等情况,但是完成度较高。

第二部分画图和计算较为复杂,画图中布局、设计、涂色等对学生的美术功底要求较高,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也可以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减少画图的难度。

而人民币的计算也是认识人民币的难点之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忘记计算等情况。

第三部分画图或书写要求较高,是将人民币的认识融入故事或图画当中,是对知识的延伸,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根据班级家庭情况,这部分内容可能完成度不高。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在作业布置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些评价标准,会更好的指导作业完成的质量,同时请美术老师或有美术功底的家长给学生介绍一些手抄报的布局、涂色等专业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认识人民币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认识人民币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认识人民币单元作业设计案例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面值、种类、辨识方法等。

2.培养学生的人民币识别和计算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基础题(1)判断下列各图所示的人民币面值,并标注在图下方。

(2)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写出相应的面值。

(3)用数字表示下面的人民币面值。

2.提高题(1)请根据以下信息,判断这些人民币面值分别是多少:a. 一张人民币可以换5个一元硬币。

b. 一张十元人民币可以换2张五元人民币。

c. 一张二十元人民币可以换5张五元人民币。

d. 一张五十元人民币可以换2张二十元人民币和一张十元人民币。

e. 一张一百元人民币可以换2张五十元人民币。

f. 一张五百元人民币可以换10张一百元人民币。

g. 一张一千元人民币可以换2张五百元人民币。

(2)请用数字表示以下物品的价格:a. 一个文具盒9元5角。

b. 一支钢笔8元7角5分。

c. 一本笔记本7元1角。

d. 一个书包32元8角。

e. 一副眼镜25元6角7分。

(3)请计算下列各组的人民币总值:a. 5个文具盒和3支钢笔的总价是()元()角()分。

b. 6本笔记本和4个书包的总价是()元()角()分。

c. 7副眼镜和5个文具盒的总价是()元()角()分。

d. 10支钢笔和8本笔记本的总价是()元()角()分。

e. 9个书包和6副眼镜的总价是()元()角()分。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认识人民币篇一授课教师: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刘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9.实践应用1元钱能买什么?10元钱能买什么?三、拓展创新1. 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m. 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2.谈话升华。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5.1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1)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数学》第七章《货币的认识与使用》第一节,内容主要围绕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等基本特征,以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各种人民币,知道它们的面值和特征。

2. 培养幼儿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等基本特征;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人民币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购物场景图、教学课件。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小书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场景中出现的各种人民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10分钟)(1)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讲述人民币的颜色、图案、面值等特征。

(2)通过互动问答,帮助幼儿巩固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5分钟)结合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案例,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模拟人民币和购物清单,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模拟购物活动。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种类:纸币、硬币(2)人民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3)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及特征(4)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准备一套模拟人民币,进行家庭购物活动。

物品名称金额付款方式2. 答案:(1)模拟人民币购物活动(2)示例:牙刷 10元 1张10元人民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购物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六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币值、面额、颜色等,并通过实践情景使幼儿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区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 培养幼儿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额的区分及换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简单购物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PPT、购物场景图、购物清单。

2. 学具:人民币仿真币、购物卡片、购物篮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人民币这一概念。

2. 讲解(10分钟):(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币值、面额、颜色等。

(2)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并学会区分。

3. 实践(10分钟):(1)分发人民币仿真币,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组织“小小购物员”活动,让幼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

4.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购物清单,让幼儿分组进行购物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知识(2)人民币的面额及换算(3)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购物清单,并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答案:购物清单及购物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人民币的使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额的区分及换算。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第二章人民币的面额与识别,介绍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和数字,学习如何辨别真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知道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人民币真伪的识别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真伪识别。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额与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真假人民币样本、放大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人民币纸币、硬币、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讨论购物时使用的货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

2. 教学新课(10分钟)(1)讲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展示不同面额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它们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真假人民币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讲解识别真假人民币的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识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基本概念2. 人民币的面额与识别3. 真假人民币识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家中的人民币,尝试辨别真假,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观察人民币的图案、颜色、数字等方面,判断真假。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购物,使用人民币支付,体验货币的流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部分学生在真假人民币识别方面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其换算关系;2. 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换算;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识别及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购物场景图片、换算卡片、PPT;2.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购物中需要使用人民币的地方;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购物时使用人民币的经历。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观、材质、图案等;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并说出面值;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幼儿掌握。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换算例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换算过程,其他幼儿评价、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换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幼儿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人民币基本知识:外观、材质、图案;常见人民币面值及颜色;人民币换算关系;购物场景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应用题: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3元5角的玩具,他给了售货员5元,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 答案:填空题答案:1角=10分,1元=100分;应用题答案:小华应该找回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人民币的使用;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进来,与幼儿一起完成购物任务,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换算;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识别及使用;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货币的初步认识》,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等基本知识,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使幼儿对人民币形成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其含义。

2. 培养幼儿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提高他们的货币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换算。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识别和基本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PPT课件、购物场景图。

学具:每组一套人民币样品、练习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吗?他们在使用什么货币呢?”(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本,引导幼儿观察。

(2)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面值、颜色、图案等。

(3)通过例题,让幼儿学会人民币的换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人民币识别和换算的题目。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种类、面值、颜色、图案。

(2)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的5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答案:(1)略。

(2)5元+3元=8元;10元2元=8元;2元+5角=2.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

(2)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超市购物,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使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人民币》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人民币》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认识人民币》单元整体作业设计01 项目设计的理论分析1. 教学目标理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

在设计"生日派对策划"这一教学项目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项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熟练地认识和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其兑换方法。

在实际的策划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预算的计算和人民币的兑换,这都需要对人民币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项目学习,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

(2)核心素养:这个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应用意识和推理意识。

数感,是指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和把握数的特性。

在"生日派对策划"项目中,学生需要进行多种数学计算,以兑换和计算人民币,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强大的数感。

应用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用数学工具。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将学习到的人民币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策划活动中,从而锻炼他们的应用意识。

推理意识,是指学生能够逻辑思维和推理,以解决问题。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合理安排预算,思考如何有效使用有限的资金,这都需要他们进行推理和思考。

(3)情感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对人民币产生尊重和爱护的意识,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

教学目标理论是我们设计"生日派对策划"项目的基础。

我们将基于这些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中达成学习目标。

(2)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应用意识和推理意识。

在"生日派对策划"项目中,我们特别强调三种核心素养的培养:数感、应用意识和推理意识。

这三种素养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他们未来数学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教学目标】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并明白人民币的功能。

3.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等价兑换货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1角=()分 20角=()元60角=()元 3元=()角(3)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人民币”。

(出示课题)二、教学新授1.教学例3:认识大额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同桌交流,说说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

生集体识别)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我们祖国的尊严!生:我看见人民币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屏幕展示,边辅以说明: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50元的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的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

你们看,这里山环绕着水,水映着山,多美的景色啊!10元的背面是壮观的长江三峡!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认识人民币
适合对象:一年级三班学生
作业性质:课外作业
设计者:李曼/荥阳市第九小学
一、作业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找出人民币的使用场景
3.了解人们使用人民币的故事。

二、作业设计
本次作业以手抄报的形式完成,是单元学习后的知识延伸,主要涉及一下三个内容:
1.将课本105页的人民币样币剪下来,每种样币的一个粘贴到手抄报上,并写出面值。

2.画出或拍照一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要出示物品的价格,并写出付钱找钱的计算过程。

3.写出或画出你听过的关于人民币的故事或人民币的变化过程。

三、评价标准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本次手抄报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公开展示,学生欣赏完所有作业后,根据评价标准中的量表来进行规范的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评价的平均分为最终结果,最后教师将评价的结果记录在册。

这样的评价不会因为老师的个人喜好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相对公平。

评价维度设计规范,给学生作业完成设定好目标。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
第一部分粘贴填空内容较为容易,学生只需要粘贴和填空即可,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为粘贴不够完整或重复较多,书写不规范等情况,但是完成度较高。

第二部分画图和计算较为复杂,画图中布局、设计、涂色等对学生的美术功底要求较高,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也可以以照片的形式展现,减少画图的难度。

而人民币的计算也是认识人民币的难点之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忘记计算等情况。

第三部分画图或书写要求较高,是将人民币的认识融入故事或图画当中,是对知识的延伸,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根据班级家庭情况,这部分内容可能完成度不高。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在作业布置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些评价标准,会更好的指导作业完成的质量,同时请美术老师或有美术功底的家长给学生介绍一些手抄报的布局、涂色等
专业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使用人民币,了解付款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珍惜人民币的意识。

《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说明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知识。

人民币本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常用的交易媒介,本应人人都会使用,都特别熟悉,但是现在却成为学生最陌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

这一切的改变,主要是交易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造成的。

现在人人都在使用手机支付,孩子的过年红包都慢慢变成微信红包,网上支付的兴起造成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同时家长也越来越限制学生自主使用人民币的情况。

课本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其中的数学思想却是为后来学习各种单位换算进行铺垫,不得不学。

《认识人民币》的这次课外作业,是一次新的作业尝试。

以往的作业都是做题,动手实践的作业较少,此次作业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动心,调动多种感官来完成。

首先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些人民币在生活中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需要学生多观察多了解来帮助认识各种面值。

然后是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让学生能回想或参与人民币的使用上来,知道“付款”、“找回”等概念的含义,同时能够根据场景还原成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最后是拓展人民币的知识或故事,人民币不仅仅是货币,还包含着老一辈人的记忆和货币的发展历史,其中的情感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挖掘,帮助孩子建立珍惜人民币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